下半年,你能不能珍惜一下那些“有的选”的人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海边的西塞罗 Author 海边的西塞罗
比如“资本家”、比如莫言、比如张学友。
一直等到7月4日,才来写这篇2022年上半年的总结,似乎有点奇怪。
去年就关注本号的老读者应该还记得,去年每个月我都会写一篇月度总结,并给它们起了法国共和历的名字,什么风月、雨月、花月、雪月之类的,并配上了维瓦尔第的《四季》作为配乐。有读者还挺喜欢我这种月度回眸的写法,今年没有,还有人私信问我——小西,你为啥不坚持这个系列了,挺好的。
我停写月度回眸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我觉得今年再这样写有点残忍了。
一个人,想要感觉时光的流逝、季节的变化,前提条件是他得出门,做些有趣、有意义的事,见些有趣、有意义的人。
可是刚刚过去的2022年这个上半年,我不多说大家也明白。国内很多地方的读者都遭遇了疫情封控管理——我上海的朋友被关在家里了大约三个月,辽宁有些地方的朋友现在还被封着。即便是我所在的城市,其实没有爆发疫情,我的小区也陆陆续续大约有半个多月的时间没法出门。
即便是出门又怎样呢?餐馆、饭店没法堂食,很多公共设施不开放,想出省需要跟所在单位报备,如果你想出个稍微远点的门,三四天不回来,社区的电话马上会打给你,问你为什么不参加小区的核酸检测了,再这样会被赋黄码……
当然,谢天谢地,我好歹没在某省的某些村镇银行存钱,不然不仅钱取不出来,码还直接红了,到任何地方都可能直接被搁那儿了。
总之一切信息,都在告诉你,待在家里哪儿也别去,似乎是合乎当下的一种行为模式。
所以今年这个上半年,我不知道您如何,反正我是哪里也没去成,就天天把自己关在屋里写文章,任岁月在窗外默默流逝。
这是一件有点伤感的事,尤其是对我这样一个一年至少想出门旅行一次的人来说。于是我停写了“岁月如歌”。呆在家里的日子今天像昨天、明天像今天,不像唱歌,倒更像是念咒。真不适合在这个题目下做记录。
但是还是写点东西吧,毕竟2022年,这个对我们来说很艰难的上半年总算过去了,我想写一点自己的感想,做一点祈愿,祈愿不一定都能实现,但好歹,若干年后,再翻看时,我能记起自己曾这样想。
珍惜曾经的增长时光
昨天《林院长,您自己为“爱国”把钱花光了么?》一文中,我写了一点自己刚毕业时财务上的困窘。有位前段时间刚报完志愿,在知识星球上问过我相关问题的女生就来问我,说:“小西,不会吧,你复旦大学出身,怎么毕业后才挣这么点钱呢?”
我笑了笑,跟她说,我给你讲个笑话吧:
说有个哈佛毕业生,参加完毕业典礼后在校门口拦下了一辆出租车。司机问他去哪儿,他就兴奋的回答说:我是哈佛9x届的毕业生,我想看看这个社会将为我提供什么样的机会!
司机闻言就回过头来,笑着把手神给他:幸会,学弟!我是哈佛8x届,欢迎你来认识这个社会。
当然,这笑话意在讽刺美国社会经济增长的停滞,连哈佛的毕业生都找不到工作了。
美国社会学者罗伯特·戈登写过一本书,叫《美国增长的起落》,我之前曾在去年的一篇月度总结《果月回眸:我们该怎样面对“大停滞”》一文中推荐过它。
我觉得这本书写的非常耐读,因为将经济学与历史学相结合,既有对历史的生动叙述,也有对经济现象的深入分析,两门学问互相结合之后的,作者向读者说明了一个非常惊人的道理——美国人所天然认定的那种经济必然增长、日子必然越过越好、哈佛出身的学生一定有个好工作的想法,其实是错误的。1870年至1970年的颠覆式经济变革及其创造的辉煌不可再现。美国的生产率增长已经开始放缓,不平等加剧、教育停滞、人口老龄化、大学生就业困难和联邦政府债务不断增加,都将进一步阻碍生产率增长,并同时成为生产率增长的阻碍。
简单的说,美国人要为接下来的苦日子做好准备,要有心理准备,接住学长伸来的那只手。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善意、及时的提醒。
由此我想到一则旧闻。
去年大约也是这个季节,《中国青年报》对全国马上就要毕业找工作的第一批00后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就业调查。
根据收到的2700份问卷调查,有20%的00后大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月薪能过万。而67.65%的00后大学生预计,毕业10年内,自己会年入百万。
记得这个新闻发出后,好多人说现在的00后对未来过于乐观了。这当然是一个事实,但我觉得,我们要想一想为什么00后会对未来有这么过于乐观的预期。中国过去的30-40年中,确实是经历了一波极高速的增长的,我们这一代80、90后,在读小学、中学时可能还接受过一点增长来之不易、环境需要珍惜的教育,但到了00后,他们可能就像笑话中那个“哈佛毕业生”一样,把光明未来的许诺当成了一种必然。
这种时候,我们是否会遭遇与《美国增长的起落》所说的美国社会曾遭遇那种“急刹车困境”?
等着日子越过越好的年轻人,未来会不会迎头撞上一堵墙?
他们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焦躁情绪?
这种焦躁引来的戾气,将怎样发泄,向谁发泄?
这都是让人不得不焦虑的事情。
由此我又想到了另一件事,一则今早刚刚看到的新闻:
珍惜那些有的选的人
已经年至六旬的香港歌手张学友,刚刚发了一段祝福视频,庆祝7.1香港回归纪念日:
结果这段视频在微博上惹了大祸,一堆年轻的“小粉红”觉得他的歌颂不够有力度、表情疑似“被迫营业”,且通篇只谈香港,不谈祖国。于是围攻、谩骂他不爱国、是“死港D”,“有本事滚到英国去,别在中国待”。
于是张学友不得不再发了一纸声明,说自己绝没有围攻者所谩骂的意思。身为一代歌王,这纸声明写的相当之谨慎、恳切,甚至有点卑微,张学友甚至自称是“蚁民”,“求放过”的求生欲简直呼之欲出。
我看了这纸声明之后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从严格意义上讲,小粉红们说张学友“有本事滚到英国去”这个喷法是有问题的。
因为以张学友的身份和地位,人家本来真的“有本事”能“滚”到英国去——记得1996年时,他跟苦追了多年的爱人罗美薇登记结婚,就是在英国伦敦么。那会儿正赶上香港回归祖国前的一波港人外流,很多人都猜测说张学友此举是不是也是在为“跑”做准备。
多说一句,在日常闹分手、翻车的娱乐圈,张罗这一对能相守三十多年,也算是个爱情神话吧。
可是后来的事实是,张学友还是留在了香港,继续写歌、唱歌、拍电影,为促进香港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做了贡献。
当然,你可以说,他当年不走,是因为待在香港能继续发展事业,有钱捞。可是我觉得,张学友这个选择,至少可以说是“故土难离”(这份感情,他在最新的那个视频里表达的也非常充分、得体)。
而这份“故土难离”的感情,再拔高一点说,是什么?其实就是爱国么!
所以原本有得选的张学友的这个选是真诚而不容易的。至少,他总比那些口是心非,“骂美国是工作,在美国是生活。”一边骂着日本即将完蛋,一边却被曝光“文章发表于日本”的“离岸爱国主义者”强些吧?
张学友,本来是真的有本事“滚”的,但他没有“滚”,七一还发了祝福视频。而那些喊着要他“滚”的人,很多倒是真的悄无声息的已经“滚”去了海外。还剩下一批跟风起哄的家伙,不知里面有多少人心底里其实也巴不得要“滚”,只是实在没那个“本事”而已。
两相对照,到底谁爱国?谁不爱呢?
这是怎样的魔幻剧情?这是怎样无耻的庸众?
此时此刻,我只能张学友老师的一个表情包,表达对这些喷子的鄙夷……
当然我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过于纠结,作为一篇半年的回顾文章,我想谈一点更提纲挈领的东西——我想说的是:我们是不是应该更珍惜一下那些明明“有本事”、“有的选”,却依然愿意与我们同在的人?
是的,这半年以来,我们在互联网上听到了一些越来越尖刻、越来越极端的声音:
什么“抵制境外资本(文化)的渗透、入侵”,什么“资本家就该挂路灯”、“00后改造职场”;还有网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定期兴起的“揪斗公知”运动。
而与此同步的,我们真的也就看到很多外资悄无声息的关闭了他们在华的工厂,转投越南、印度等地。
很多民企老板在“收缩战线”“准备冬眠”,关掉了自己的公司,辞退了自己的员工,将资产变现过自己的小日子。
还有罗翔、张文宏、缪晓辉、甚至莫言等等“公知”大V,都在网络喷子的揪斗下的、越发噤若寒蝉,不敢发声。
可是这样做,到头来,又会对谁有好处呢?
这些跨国企业、民企老板,“公知”大v们,他们其实是有的选的人。你说人家“资本渗透”,人家的在华工厂可以关。你在网上叫嚣“资本家挂路灯”,人家的生意可以不做,当个富家翁足矣。你说莫言们说的哪句话不符合了网络喷子们的心意,被无限上纲上线。他们可以真的“莫言”,再不说了。这就像喷子们骂张学友“有本事滚去英国”——骂急了,张学友真的有这个本事“滚”一样。
可是这样做的代价,要由谁来承担呢?
外资和民企的工厂关了,失业的是底层工人。
莫言们在公共领域莫言了,看不到文章,受不了启发与激励的是普罗大众。甚至张学友真“滚”去了英国,他的影响力,也将不复我们所有。
这些代价,难道不是最终要由我们这些没的选的普罗大众来付么?
当然,那些煽动这些网络戾气的人,他们是不在乎这些的,因为他们其实也是有的选的人。这片韭菜田被枯损了、耗竭了。莫言们莫言了,学友们学乖了,工人们失业了,粉红们嗓子喊哑了。他们可以白眼一翻,继续打着“爱国”的大义名分,再去找别的由头、别的韭菜收割。
可是那些被他们毁坏的共识,我们无从修复。
我们这些普罗大众,当我们的工作机会会越来越少,发声渠道会越来越窄,甚至再听一首《遥远的她》都不可得时,我们能怎么办呢?
“民族和国家,都是想象的共同体”,这是美国著名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给出的著名论断。
我希望那些天天打着“爱国”旗号打东打西的人好好体会一下这个论断——请善待那些原本有的选,却依然愿意陪我们待在同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中的人们。请珍惜我们这个来之不易的共同体。
什么是爱国?这才是爱国!
珍惜那个最朴素的真理
文章写到这里,本来就可以结尾了,可是我觉得,作为一篇半年总结的文字,这样收尾太丧气了。所以我想写一个更光明的结尾。
也是今天看到的一则新闻,说上海封控这段时间,其实也有些意外之喜。比如由于疫情封控,这座“魔都”居然上演了真实版“人类消失后的世界”,野生动物数量在过去几个月有所增加。尤其是一种被称为“貉”的动物,过去我们只能在“一丘之貉”这种成语中见到它。
可是现在它们成群大摇大摆地在上海小区里出没,夜间在绿化带里穿行,捡食厨余垃圾,或跟流浪狗、流浪猫抢食——根据复旦大学研究团队给出的最新数据显示,上海已确认有貉存在的社区超过了150个,预估全上海貉的数量在5000只以上。
我看了这个新闻以后感觉挺讽刺的,我们总说要环保,要做些什么来“保护动物”,但却没想过,其实对动物来说,他们最期望的可能是我们什么都不做。你看上海这几个月,人类退场以后,自然是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恢复生机的,俨然一片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景象。
足见无为而治、不折腾,是这个世界的天道至理,无论对自然、还是对这社会,都是。
许个愿吧——但愿下半年,我们能像这些穿梭在魔都的貉们一样,活的自由自在,想去哪儿去哪儿,想干啥干啥。
更愿我们的舆论氛围,不再是人退兽进,让理性、有良知的声音多一点。
就把这些,作为一个半年总结吧。写的有点杂,愿您能看懂、喜欢。
2022年的上半年过去了,我并不怀念它,因为说实话,这段日子大家过的真的都不容易。
辛苦了,原苦难的日子不再来。
下半年,希望我们更多的学会珍惜,珍惜那正在消逝的增长时光、珍惜一些最朴素的天道至理。最重要、也紧迫的是,请珍惜那些虽然有的选、却依然愿意与我们同在的人们。
如果他们最终都选择了沉默或者离开,对我们这些无可选择的人,将不是一个好消息。
全文完
今天的配乐,是张学友的《一路上有你》,我特别喜欢里面一句歌词——“你知道吗?爱你不容易。”
是的,若你真正去爱,无论爱一个人、爱一个国、还是爱一份工作,都不容易。
这半年来我写的挺勤奋的,从1月1日到6月30日,共更新原创稿157篇。确实写的有点太拼了,下半年稍微收一收。
衷心感谢读者们的一路支持与相伴,一路上有你,多谢了。
3. BBC纪录片《文明》全9集
4.BBC纪录片《从太空看地球》
5. BBC纪录片 《中国新年:全球最大庆典》
10. BBC纪录片《护齿真相》
11. BBC纪录片《酒的真相 》
464.情愿不自由,便是自由了 | 量子多体中的呐喊与彷徨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