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州味道|宋韵湖州⑦宋代湖州铜镜的逆袭之道

湖州发布 2023-12-10



播音:王然、汇哲


全文4937字,阅读约15分钟

《湖州味道》特邀作者:张凰

投稿邮箱:963458800@qq.com


◎清金廷标《仕女簪花图》 故宫博物院藏


在乾隆朝湖州籍宫廷画家金廷标的笔下,一位杏脸桃腮、皓齿朱唇、身段婀娜的仕女正对镜理妆。她为了取得良好的照镜角度,不禁起身而立,双目注视着桌上的铜镜,同时,左手缓缓地往云鬓上插玉簪。揽镜自照、对镜簪花(钗)是中国古代侍女绘画的一大主题,铜镜,成为画中不可或缺的陈设,也是后来人想象中国古代富贵之家女子闺阁生活的一种细节支撑。


◎北宋王诜(传)《绣栊晓镜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金工用青铜铸造镜子,大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记载:“金有六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鉴”即铜镜,“燧”指的是“阳燧”,即凹面镜,“齐”字通“剂”,意思是说根据不同的器皿,青铜器的铸造有六种不同铜、锡、铅等金属调配的剂量,鉴燧类的含锡(包括铅)量为百分之三十三点三。其中青铜的颜色随含锡量的增加逐渐由黄变白,硬度也随之增加。鉴燧要经磨制,面呈灰白之色,却不怕刚脆,故含锡量最高。


◎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宋摹) 故宫博物院藏


虽然“青铜时代”到战国便已结束,但是铸造青铜镜子的工艺却沿袭下来。铜镜在汉代已经风行全国,成为女性的生活日常必需品。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著童蒙教材《急就篇》中有“镜奁梳比各异工”之句,表明铜镜与妆奁已经成为彼时家居日用。而今家喻户晓的汉乐府长篇叙事诗《木兰辞》在结尾描述木兰换上女装后“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铜镜在诗中是表现木兰女性特质的典型意象。晋六朝以来,妇女皆有佩镜子的风气,至唐代女子嫁妆中镜子则成了必需品。


◎汉四乳四螭镜


 ◎唐早期十二生肖纹铜镜


宋以前,铜镜根据工艺,分为一般工艺镜和特种工艺镜两种。一般工艺镜即一次翻模成型、铸造而成的铜镜。这种铜镜的纹饰有几何纹、禽兽纹、花叶纹等。特种工艺镜即经过特殊制作、加工而成的铜镜,具有相当高的工艺技术水准与审美层次,如鎏今、金银错、金银平脱、镶嵌、彩绘等等。尤其是镶嵌工艺的大量使用,美观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正仓院藏唐平螺钿圆镜 


  ◎正仓院藏唐黄金琉璃钿十二棱镜


由汉至唐,这些制作精良装饰繁复的铜镜,无论就其工艺、造型审美而言都已达制作技术的巅峰,然而,伴随着盛唐气象的中落,连年的征战,社会长期动荡不安,手工业的发展一度停滞,铜镜制作技术发展到南宋,可说是近曲终雅奏,已近衰落。


◎正仓院藏唐漆背金银平脱八角镜


就在晚唐和五代十六国的战乱之中,浙江地区却迎来了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转机。社会的稳定、水利的兴修和耕作面积的扩展,为两宋时期高水平的商品经济和发达的文化艺术奠定了基础。大运河沟通了南北商贸,位处太湖流域,又紧邻钱塘江流域,并有陆路商道联系皖南的湖州,得天独厚,拥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的各种优势。市民阶层,正在悄然形成。当铸镜业整体的工艺美术水准下滑的时候,湖州铸镜却显得格外热闹。彼时由文人士大夫领衔的极简主义美学渗透到各个手工艺领域,陶瓷、漆器、刊刻、铸造无不受其影响。

 

◎宋汝窑青瓷水仙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九花瓣式漆碟 温州博物馆藏


◎南宋刊刻《锦绣万花谷》 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


◎“湖州真石家二叔店照子 ” 铭文铜镜。新昌博物馆藏。宋人为避太祖赵匡胤祖赵敬名讳,改镜子为照子。


北宋时期,因与西夏、契丹辽的对峙,政府对铜禁管理相当严格。落到实际商品生产环节,宋代铜镜中铜的成分要比汉唐时的占比小,加之工匠在铜镜研磨技术上进一步突破,因此成本低,更容易满足百姓日用所需。在湖州、饶州、临安各地纷纷涌现各家铜镜铺子,铜镜这种旧时的王谢堂前燕,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

那湖州铜镜是如何在激烈的商品竞争中脱颖而出呢?湖州铜镜一改汉唐以来华丽精美的风格,以其朴素典雅的造型和高性价比的实用性引领时代潮流而闻名于世。从已出土发现的湖州铜镜来看,造型多莲花、葵花瓣造型及方形,镜背光素带钮,并刻有铭文。从现代人的角度审视这种功能性占据绝对地位的造型,从视觉上突破了从战国至汉唐以来积累的铜镜造型的审美经验,达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效果。这堪称湖州铜镜的一场逆袭。

 

◎“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铭文铜镜,直径13厘米,1981年浙江嵊县四明公社板坑村出土,嵊州市文物管理处藏。六出葵花镜,小环钮,右侧长方框内铸有“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牌记。


从出土的湖州铜镜数量及分布地区来看,仪凤桥畔应是当时湖州铜镜制造业的中心。


◎“胡州仪凤桥相对阻石家”铭文铜镜,直径17.2厘米,浙江诸暨嘉定元年(1208)董康嗣妻周氏墓出土,诸暨博物馆藏。八出菱花形,圆钮,镜背一侧铸长方形框,内有竖行“胡州仪凤桥相对阻石家”铭文2行。


仪凤桥,横跨霅溪。霅溪由东西苕溪交汇而成,霅溪,北流入太湖,借助大运河,通江达海。东西苕溪,又分别联系着通往钱塘江流域和皖南的通道。宋人吴潜曾作词《卜算子》云:“苕霅水能清,更有人如水。秋水横边簇远山,相对盈盈里。”穿桥而过的霅溪水清澈,最宜冶炼铸铜。鼎盛之时桥畔作坊林立,各家旌旗相望,铸造声、打磨声此起彼伏。依桥傍河成市,也是两宋时期湖州市镇发展格局的一个特点。仪凤桥的镜市与鲊市,骆驼桥的丝市,米行街临湖桥的米市,都已具备现代专业市场的雏形,商品则沿水路行销全国各地。石家念二叔铸镜总号便位于仪凤桥畔,近在浙东浙西,远至四川、福建、内蒙古都有分号。除了内销,出口也占据湖州铜镜不小的比例。石家铸镜经市舶司,随着各国之间的贸易商船流向朝鲜、日本、越南等地。外销的湖州铜镜与外销瓷器一样,都根据境外消费者的需求定制,镜背大都有飞天蝶纹,蜻蜓纹、草花纹,这与内销流行的光素镜背截然不同。南宋时,除了私人铸镜作坊兴盛,官方也办起了铸镜局,似有抢一杯羹之嫌。官铸的镜背一般有“湖州铸鉴局炼铜”和乾道三年、四年铸鉴局等牌记铭文,今天出土不多,也很珍贵。


◎明《永乐大典》载湖州府城图,红色线框内为仪凤桥所在。


能让湖州铜镜成为品牌的除了自身具备的高性价比,另外一个因素便是镜背不同于汉唐铜镜的铭文。铜镜铭文古已有之,汉镜如“长乐未央,长毋相忘”、“富贵昌,宜侯王,乐未央”、“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唐镜如“镜发菱花,净月澄华”、“藏宝匣而光掩,挂玉台而彩见,鉴罗绮于后庭,写衣簪乎前殿”、“光正随人,长命宜新”。但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为了能在激烈的商品竞争中引起消费者注意力,湖州最为著名的石家铸镜将姓氏、店址、计量、真伪通通以铭文的形式直接刻在了镜背上,其效果不亚于当今商品的品牌LOGO,广告效应一目了然:为提示顾客谨防假冒,会刻上“湖州真石家二叔店照子”以示正宗;因推崇祖传之制,彰显年代久远以吸引顾客,会刻上“湖州承祖石家十郎青铜照子”;或指示店址,方便顾客前来购买便会刻上“湖州仪凤桥南酒楼相对石三真铜照子”;因南宋铜镜常以重量计价,铭文也会标明重量,明确计价,如“每两二百足”。


◎“湖州石十郎真炼铜无比照子”铭文铜镜,直径19厘米,浙江上虞上浦乡梅坞村出土,上虞博物馆藏。八出葵花镜,镜背有“湖州石十郎真炼铜无比照子”铭文。1993年福建三明岩前村南宋壁画墓出土一件圆形铜镜,与此镜相同“湖州石十郎真炼铜无比照子”长方形牌记,另外还有“炼铜照子每两一百二十文足”,标明镜的价格。


 

◎“湖州仪凤桥相对阻石家”铭文铜镜,直径17.2厘米,浙江诸暨嘉定元年(1208)董康嗣妻周氏墓出土,诸暨博物馆藏。八出菱花形,圆钮,镜背一侧铸长方形框,内有竖行“湖州仪凤桥相对阻石家”铭文2行。


日本民艺运动之父柳宗悦在《民艺的性质与界限》提出了“民艺”的五个显著的特点:是为一般民众的生活而制作的器物;迄今为止是以实用为第一目的而制作的;是为了满足众多的需要而大量准备着的;生产的宗旨是价廉物美;作者是工匠。从这五个显著特点来说,以宋代湖州铜镜为代表的的手工艺品,堪称中国“民艺”的滥觞。宋以前,中国大部分手工艺品制作精良,不计工本,或作为祭祀用的礼器,或服务于皇室与统治阶层的贵族、官僚、地主包括他们的墓葬。百姓之器用,实用功能具备,物美则谈不上。如果以宋为分界线,那么宋以前的工艺美术发展由统治阶层推动,至宋,则由消费市场开始主导。


其实,在手工艺器物上刻上自己的名字,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自春秋战国时起便有,这就是“物勒工名”的传统。《吕氏春秋·孟冬记》中就提到,“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情。”物勒工名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早期阶段手工业生产管理模式的具体反映,对提高手工业产品质量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优秀的手工业商号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广泛信任的品牌,原有严苛行政压力下被动的“物勒工名”就转变为市场竞争环境中积极主动的留下独有的标志,以便跟其他同类产品区分开来,于是,商标就这样诞生了。今天现代人追求品牌的消费主义理念与南宋铜镜铭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冶铸》 明崇祯十年涂绍煃刊本1637年


湖北鄂州博物馆对铜镜铸造工艺进行了多年仿制,综合前人已有的成果,将铸镜流程依次概括为五步:制模翻范,晾干与焙烧泥范,冶炼铜合金,用铜水浇注镜范,铜镜脱模后的加工。据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开面成光则水银附体而成,非铜有光明如需也。”意思是脱模的铜镜能发光,并不是因为铜本身有这么好的光照效果,而是因为表面附着了水银。

 

 ◎ 北宋苏汉臣《靓装仕女图》,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由图可见,古代铜镜能清晰照出人物两鬓、眉毛,甚至毫毛都能在镜中清晰可见,完全能满足女子照容的需要,比起现代玻璃镜,并不逊色。


铜镜因其金属特性,久用表面会因氧化而变得昏暗无光,古人称为“昏镜”,需要重新磨拭才能光亮。唐朝诗人贾岛在《黎阳寄姚合》云:“新诗不觉千回咏,古镜曾经几度磨。” 同时期的湖州诗人孟郊在《结交》一诗中以铜镜为本体,比喻君子结交之道:“铸镜须青铜,青铜易磨拭。结交远小人,小人难姑息。铸镜图鉴微,结交图相依。凡铜不可照,小人多是非。”服务于铜镜使用的手工艺者——磨镜客应运而生。磨镜客作为游走于街巷的自由职业者活跃在古典小说之中,最为传奇的磨镜客形象当属唐传奇《聂隐娘》中的“磨镜少年”:“忽值磨镜少年及门,女曰‘此人可与我为夫’。白父,父不敢不从,遂嫁之。其夫但能淬镜,余无他能。”现实中,磨镜客作为 一种职业,在南宋城市生活中随处可见。宋代吴自牧《梦梁录·诸色杂货》就描绘了当时南宋都城临安城内的热闹景象,各种手艺人走街串巷好不热闹:“若欲唤锢路钉铰、修补锅铫、箍桶、修鞋、修幞头帽子、修补魫冠、接梳儿、染红绿牙梳、穿结珠子、修洗鹿胎冠子、修磨刀剪、磨镜,时时有盘街者,便可唤之。”这样的磨镜客,一定也曾从仪凤桥畔出发,穿过衣裳街,走过骆驼桥,一根扁担行走于江湖。


◎清徐廷琨《春节磨镜图》局部 大英博物馆藏


那磨镜客磨镜又用什么材料呢?西汉 《淮南子》一书所说,是用“玄锡”作反光涂料,再用细毛呢摩擦的结果。后来磨镜药是用水银和锡粉做成的。后人研究,“玄锡”就指这种水银混合剂。可见我国优秀治金工人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掌握了烧炼水银的新技术。


从采矿到冶炼到铸造,还有后续服务,一面铜镜,体现了一条完整的手工业生产产业链。宋代湖州铜镜的风格特征与品牌效应并未因元朝的到来而终结,相反一直延续至明清。明中期谢肇淛著《西吴枝乘》记:“镜以吴兴为良,其水清冽能发光也。”又有《乌城县志》记:“薛,杭人而业于湖,以磨镜比用湖水故也,浙人至今珍薛氏镜,且有专以磨镜为业者,持小铁片如拍板样,于里巷中拍之,声琅琅然。”


◎“胡州仪凤桥相对阻石家”铭文铜镜,直径17.2厘米,浙江诸暨嘉定元年(1208)董康嗣妻周氏墓出土,诸暨博物馆藏。八出菱花形,圆钮,镜背一侧铸长方形框,内有竖行“胡州仪凤桥相对阻石家”铭文2行。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红尘滚滚,朱颜已逝,董周氏妆台上的那面菱花镜已与故人长眠,想必她的家人也是希望她能在镜中芳容永驻吧。古代匠人手中的镜子,不仅具备实用功能,历史更赋予了它精神层面的特殊意义:在汉代童蒙教材《急救章》中铜镜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角,在唐太宗眼中,明镜可以知兴替、知得失,在德清诗人孟郊的文字里,君子用它来比拟人物、譬喻德行,在湖州画师金廷标的笔下,仕女用来映照妆容、寄托相思。一切关于铜镜的历史,都犹在镜中。



往期推荐

上下滑动

湖州味道①|湖州味道②|湖州味道③

湖州味道④|湖州味道⑤|湖州味道⑥

湖州味道⑦|湖州味道⑧|湖州味道⑨

湖州味道|湖州味道⑪|湖州味道⑫

湖州味道⑬|湖州味道⑭|湖州味道⑮

湖州味道⑯|湖州味道⑰|湖州味道⑱

湖州味道⑲|湖州味‍道⑳|湖州味道㉑

湖州味道㉒|湖州味道㉓|湖州味道㉔

湖州味道㉕|湖州味道|湖州味道㉗

湖州味道㉘|湖州味道㉙|湖州味道㉚

湖州味道㉛|湖州味道㉜|湖州味道㉝

湖州味道㉞|湖州味道㉟|湖州味道㊱

湖州味道㊲|湖州味道㊳|湖州味道㊴

湖州味道㊵|湖州味道㊶|湖州味道㊷

湖州味道㊸|湖州味道㊹|湖州味道㊺

湖州味道㊻|湖州味道㊼|湖州味道㊽

湖州味道㊾|湖州味道㊿|湖州味道51

湖州味道52|湖州味道53|湖州味道54

湖州味道55|湖州味道56|湖州味道57

湖州味道58|湖州味道59|湖州味道60

湖州味道61|湖州味道62|湖州味道63

湖州味道64|湖州味道65|湖州味道66

湖州味道67|湖州味道68|湖州味道69

湖州味道70|湖州味道71|湖州味道72

湖州味道73



来源:湖州发布制图:张弛虹编辑:陈雯

防控提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