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七十四 生活习俗(十一)

2017-04-03 陈秉荣 保德新青年

编者语:《保德民俗》一书是县政协文史资料,陈秉荣先生著,从现在开始不定期编发保德民俗。


(5)油炸食品


保德的油炸食品,以油糕为大宗,油糕不仅是改善生活的常食,也是喜庆事筵,节日饮食中约定俗成的主食,故有“饺子饭中王,油糕挡百阵”的说法。


油饼、油条也为日常食品,食时配粉汤或鸡蛋汤。


还有一种“油蛤蟆”,是将白面加鸡蛋、泡灯粉、盐、葱花、花椒面,澥成软面,手揪小块入油锅,炸至金黄色则成。


油花是一种面茶茶点,有两种,一种即是常见的长麻花。另一种是用面捏成各种小花,如:梅花、莲花、葫芦、麻叶、花兰、海贝等,下油锅炸熟即可。



糖麻叶也是保德常见的油炸食品,制作方法是:一半起面,一半死面和在一起,然后,擀两张厚面片,在一张面片上抹上一层较厚的糖泥(米面加红糖做成),再将另一张面片盖在上面,切成长方形小块,中间划一刀,翻作麻叶,从中间向外抻一下成菱形,下油锅炸熟,再在糖锅挂糖即成。馓子也是茶点,平时很少食用,在红白肆筵中有时食用。正规做法是将面和成软面,抹上油醒面,面醒好后,将面搓成手指粗的长条盘入盆中抹上油再醒。然后拿一根面条边拉细边缭绕在两根张开的长筷上,下入油锅后,先抻面,再扭一下,炸至金黄色即可。


农村的简易做法是:用鸡蛋和面,将面团擀成厚片,再切成长方形小片,中间划三刀,入油锅炸至金黄色即可。


(6)方便食品


农村的方便食品,主要是炒面,也是旧时的主食。


将黑豆、高梁、玉米炒熟,混和一起,磨成面即成,有的人家还要将红枣加入,称之为枣炒面。


如今生活提高了,人们基本不再吃炒面了。方便食品有挂面,方便面等。



二、米饭


米饭分为干饭和稀饭两大类。干饭为捞饭和稠粥,稀饭为稀粥和各种和子饭。米有糜米、谷米、软米、大米之分,吃干饭多用糜米、大米、软米、吃稀饭多用小米。


捞饭:将糜米或大米用水泡过,入开水锅内,煮至米烂,用笊篱捞入盆中,捂一会儿即可,食时配大杂烩菜。米汤为饮品。


米饭可蒸制,也可焖制,统称捞饭。


靠近河曲的村庄,每逢夏天有吃酸捞饭的习惯,即将糜米用浆水浆酸制成捞饭。酸捞饭米粒光滑,酸中带甜,耐饥解渴。



稠粥可分为软米粥和硬米粥两种。软米粥可分为红粥和浆米粥,硬米粥可分为甜粥和山药粥。


红粥:将软米(即黄米)提前泡好待用。在冷水锅内放入红枣豇豆和少许碱面,水沸后,用冷水点住,再沸再点,点两三次后,豆浆发红,即将软米下入,煮至六七成熟,改用文火慢慢焖熬,焖熬时要经常翻搅,使粥受热均匀,不致夹生。焖熟后,粥呈粘稠状,既粘且筋,香甜可口。既是家常食品,又是丧葬时的特色食品。


腊月初八吃的“腊八粥”,也是红粥,只不过加了些小麦、杂豆、花生米之类的成分而已。


浆米粥:将软米用浆水浆酸,和红枣一起下锅,经过煮熬焖等程序,制成酸甜可口的稠粥即为浆米粥,是夏令食品,五月端午,民间多以此粥代替粽子。热吃凉吃均可。如果将粥在粽叶上蒸一下,更是味道独特,清香爽口。


甜粥:用谷米焖制成的稠粥,不添其它原料和作料。食时配烂酸菜或红干菜即可。


山药粥:用米和山药块一起焖制而成,成熟后加入盐,油煎葱辣子即可,食时配烂酸菜或红干菜。


稀饭有许多吃法。小米熬粥叫甜稀粥,小米和黄豆片熬粥叫钱钱饭,靠兴县一带村庄,喜食钱钱饭。小米和豆子熬粥叫豆子饭,豇豆、绿豆、扁豆、芸豆、小豆、黄豆都可熬饭;在豆子饭内加入菜叫菜饭;小米和山药条熬粥叫山药和子饭;甜稀粥中拌入面圪瘩叫面和子饭;甜稀粥中撒入黑豆面叫黑豆糊糊。

(续)

保德民俗相关文章: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七十三 生活习俗(十)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七十二 生活习俗(九)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七十一 生活习俗(八)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七十 生活习俗(七)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九 生活习俗(六)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八 生活习俗(五)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七 生活习俗(四)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六 生活习俗(三)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五 生活习俗(二)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四  生活习俗(一)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三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二 生育保育习俗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一 生育保育习俗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 生育保育习俗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九 生育保育习俗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八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七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六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五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四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三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二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一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九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八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七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六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五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四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三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二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一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九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八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七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六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五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四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三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二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一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九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八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七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六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五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四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三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二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一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九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八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七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六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五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四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三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二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一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九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八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七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

陈秉荣 || 保德民俗

【保德民俗】第一辑 人生礼仪

【保德民俗】第二十二节 年末岁尾话“腊八”


作者简介:

陈秉荣先生1941年生于保德县石塘村,早年曾任公社书记,后历任县文化局长、档案局长等职。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他致力于地方文化研究,在方志、民俗、民间文艺等方面颇多建树。他是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山西分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中国地方志学会会员、忻州走西口研究会理事。他学识广博,研究领域宽泛,堪称是保德传统文化的半部活词典。几十年来,他如同一位勤勉的老农,不计寒暑,不避风雨,默默地耕耘于大山深处。除主编完成《保德县志》以外,他还校点重印了《保德州志》,创办了《保德文化》杂志,出版了民歌集《大河采风》、散文集《定羌杂识》,手中还存有《保德农业合作史稿》《金瓶梅方言》等书稿。他为挖掘整理保德文化遗产,传承保德文明付出了大量心血。年近古稀,他孜孜不倦,执笔写下了这部三十万字的《保德民俗》,为保德又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