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亨利·德·雷尼埃诗4首

法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亨利·德·雷尼埃(Henri de Régnier,1864-1936)法国后期象征主义诗人。1884年写了第一首诗《平静》。在风格上,他起初受巴那斯派影响,出版了诗集《翌日》(1885)。因喜爱魏尔伦、马拉美的作品,不久即转向象征主义;写出《古传奇诗集》(18B7—1890),《乡村迎神赛会》(1697)。晚年所作更加注重传统格律,内容则以讴歌自然为主。1912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Henri de Régnier, (born Dec. 28, 1864, Honfleur, Fr.—died May 23, 1936, Paris), foremost French poet of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20th century.


Born of an old Norman family, Régnier began to prepare for a career as a diplomat, but while studying law in Paris he cam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Symbolist poets and published his first volume of poems, Lendemains (“Tomorrows”), in 1885. Other volumes followed: Les Jeux rustiques et divins (1897; “Games—Tough and Divine”), Les Médailles d’argile (1900; “Clay Medals”), and La Sandale ailée (1906; “The Winged Sandal”).


In 1896 Régnier married Marie de Heredia, daughter of an eminent poet, José María de Heredia. She later became a poet in her own right, publishing under the name of Gérard d’Houville. Influenced by his father-in-law, Régnier abandoned his earlier free and relatively uncontrolled writing style in favour of more classical forms. For his themes, however, he continued to draw on the concerns of the Symbolists. He also wrote a number of novels, generally evoking a time and place in the past, particularly 14th- and 18th-century Italy and France: La Double Maîtresse (1900), La Peur de l’amour (1907; “Fear of Love”), La Pécheresse (1912; “The Sinner”), and Le Voyage d’amour (1930).







女 诗 人 毕 肖 普
和 莱 维 托 夫 的 创 作

伊丽莎白·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1911—1979) 出生于马萨诸塞州沃瑟斯特市,父亲在她8岁时去世,随后母亲被送往精神病院。毕肖普的外祖父母抚养着她,后来,她回到父亲的富裕家庭,但是,她并不开心并得了慢性哮喘。在姨妈的教导下,毕肖普开始熟悉了丁尼生、卡莱尔、勃朗宁等诗人的作品,在瓦尔纳特希尔学校,毕肖普曾经学习过音乐,同时也是在这所学校,毕肖普的一些诗被发表在学生刊物上。1929年,毕肖普入读瓦萨学院,在学习了一段音乐后,转入英语专业,在校期间她在文学上很活跃。作为一名美国诗人,毕肖普的诗作并不很多,她的第一部诗集《北方与南方》出版于1946年,获得了休顿米弗林诗歌奖。她的第二部诗集《诗歌:北方与南方—寒冷的春天》出版于1955年,为此毕肖普获得1956年的普利策奖。1969年,她的第四部诗集《诗歌全集》出版,并使她获得了国家图书奖。1983年《诗歌全集:1927—1979》在毕肖普身后出版。
《在候诊室里》叙述了快要7岁的自己和姨妈去牙医诊所看病,在候诊室里以及翻阅《国家地理》杂志时的所见所闻以及稚嫩而沉重的思考。诗人写道,自己在翻阅杂志时看到:

一座火山的内部,
黑黑的,满是火山灰;
然后它就开始溢出一股一股的火焰。
……
一个死人悬挂在一根长杆上
标题写道“长猪”。
脑袋尖尖的婴儿
被用绳子一圈一圈地捆扎着;
赤裸的黑人妇女
脖子上被用金属丝一圈一圈地捆扎着
像电灯泡的颈线。
她们的乳房令人恐怖。
然后作者写道:
我开始思考:再有三天
你就7岁了。
我这样说是为了不再
感到自己正在从这个圆圆的、旋转的世界上掉落下来
掉进冰冷的、蓝黑色的空间中去。
但是我感到:你是一个我,
你是一个伊丽莎白
他们当中的一员。
为什么你应该也是他们中的一个呢?
我不敢看我到底是什么。
经过一番深刻的反思之后,作者在诗歌结尾写道:
接着我回到了候诊室。
战争还在继续。外面,
马萨诸塞州,沃瑟斯特市,
是夜晚、雪后的泥水和冰冷,
时间依然是1918年的2月5日。

诗歌表现了对于战争的恐惧,对于现实中黑人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反思。它的视角是一个小姑娘的视角,现实的不公和战争的恐惧在一个小姑娘的眼中显得更加尖锐和刺眼,引人深思。
在诗歌《小习作》中,诗人描写了一场暴风雨的情景。诗人写道:
想想那场风暴吧,在天空中艰难地游荡
像一条寻找地方睡觉的狗,
听听它的咆哮。
接着,诗人把暴风雨中的林荫大道和棕榈树比喻成“一把一把的歪扭的鱼骨架”。暴风雨结束时,诗人写道:
现在暴风雨退去了,就像一个个
小小的,灰暗的战场
每一个都在“战场的另一个部分”。

想想一个睡在划船底部的人吧
船拴在一个红树林树根上或者一座桥墩上;
想想他没有受伤,只是受到了一点干扰。
诗人写到了暴风雨的狂暴,也写到了暴风雨之下人的冷静和淡定。显然,诗人在诗里写出了人的精神,突出了人在狂暴自然面前的精神力量。
诗歌《鱼》叙述了诗人捕到了一条大鱼,最终又将之放生的过程。诗人写道:
我捕到了一条巨大的鱼
在船边抓起他
半露出水面,我的鱼钩
紧紧地扎进他的嘴角。
他没挣扎。
他刚才也压根没挣扎。
诗人接着写了鱼饱经钓钩之苦:它的下唇挂着五个鱼钩,鱼钩已牢牢地长进它的嘴里;它的身上还有几根被挣断的渔线。诗人把那五个鱼钩比作“一个五根毛的智慧之须,在他那生疼的下巴上拖曳着”,最后诗人写道“然后我放走了那条鱼”。诗中,作者以男性代词“他”指代那条鱼,从某种意义上,诗人俨然将鱼视为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对它的遭遇寄予深深的同情。虽然诗中作者只是描写了鱼被抓住后遍体的伤痕,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伤痕联想到人类对它的摧残。诗人最终放掉那条鱼显然是同情心战胜了征服欲,也体现出诗人对于人类肆意摧残自然物类的野蛮与自我中心主义的反思。
黛妮丝·莱维托夫(Denise Levertov,1923—1997) 出生于英国的埃塞克斯郡,父亲是一名德国籍的俄裔犹太人,后移居英国,母亲来自北威尔士的一个煤矿小村庄。莱维托夫幼年就对写作表现出很高的热情,曾经用文字描写过自己成长过程中犹太人、德国人、威尔士人和英国人的尴尬身份。莱维托夫未受过正规的教育,在父母的指导下接触和阅读文学作品。12岁时,莱维托夫曾将一些诗作寄给艾略特(T.S.Eliot,1888—1965),得到了后者的热情鼓励。17岁时,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首诗,二战时,她是一名护士。1947年,她与作家米切尔·古德曼(Mitchell Goodman,1923—1997)成婚,随后移居美国。她曾经在多所大学教授文学课程。她的诗风清新、精当而平易,同时也受到一些诗人的影响,但是她不承认自己属于任何一个诗歌流派。
在诗歌《快乐》中,诗人写道:
我喜欢寻找
不能立刻找到的
东西,但是藏在

另一种性质的东西里面,
静静的,很独特。
玻璃般的鸥鸟的毛,隐藏在

白色的纸浆里:鱿鱼的骨头
我抽出来然后放着
一根挨着一根地放在滴水板上—

磨得很尖俨然是为了迅疾地,刺穿
心脏,但是脆弱,这些东西
掩饰了式样。或者是一个水果,曼密苹果,

包裹在粗糙的棕色果皮里,果肉
如同玫瑰琥珀,果籽:
果籽是一块木头的核,刻有花纹而且

光亮,胡桃木颜色,形状
就像一个巴西坚果,但是很大,
大得足够充满
一只饥饿的手掌。

我喜欢草那富有汁水的茎部,它长
在那片更粗糙的、卷在一起的叶子中
还有那奶油黄色的微光

就在那细长的笛子上,牵牛花从那笛子中
开放出一片幽蓝和凉爽,在一个炎热的清晨。
诗人一开始就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趣味的独特理解,对于生活中那些点点滴滴的事物和感受有一种深刻的体味和思考。诗人珍爱羽毛、鱼骨头、水果、果核、花草这些生活中普通平常的东西,也从这些事物身上能够找到一种独特的乐趣,体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和生活本身的朴素理解和热爱。诗歌结尾“一片幽蓝和凉爽”与“炎热的清晨”相对照,隐含着作者对于现代后现代社会人们沉于物欲追求,疏于精神体验和感受,从而陷于焦虑绝望心态的反思。诗歌中所透出的清幽与宁静的气息,无疑使读者感受到了对另一种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莱维托夫的另一首诗《囚徒》写道:
尽管路最终转弯了
转向死亡那普通的门,
我们敲门,准备
进入,门开了
为我们很轻易地开了,
然而
这所有的漫长旅程
我们将会带着铁镣走过,
靠着知识的苹果为生
苦辣而且长满了蛆虫。

我们品尝其他的食物,生活
像一个善心的农家姑娘,
在我们经过时为我们端上——
但是我们的嘴巴已起了皱纹,
舌头上也沾上了灰渍。
……
现在的灰灰的苹果
从有毒的土壤中生长出来。我们是囚徒
必须吃掉自己的份额。尽管带着铁镣走过所有的漫长道路,
毕竟,
我们来到死亡的普通的大门口,时光
微笑着,那种普通的
很久以前的微笑。
诗人将我们这些普通的世人比作囚徒,囚禁于知识的牢笼里面茫然无知地前行。这正是后现代社会的真实写照。人们吞食着“知识的苹果”,沉溺于知识、科学、技术所编织的神话中,片面地追求物质利益的实现和自以为是的对世界的控制和操纵,忽视了生活本身的真谛和意义,使人失去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属性。诗人巧妙地使用苹果这个意象来指代知识、科学和技术,讽喻了人类对于后者的迷恋完全是对《圣经》中禁果的偷食,人类也必将为此付出堕落并失去乐园的代价。而时光则会恒久不变地对人类愚蠢的举动发出嘲笑,这一意象更暗示出这种悲剧,与其说是现代后现代人类的悲剧,倒不如说是人类永远在不断重复的悲剧,是人性的悲剧。




推荐阅读:

阿米亥诗10首

品特诗7首

洛尔娜·克罗齐诗8首

图维亚·鲁伯纳诗14首

叶莲娜·亨里霍芙娜·古罗诗10首

尤金·奥尼尔诗6首

扎加耶夫斯基诗10首

阿米亥诗歌15首

阿米亥诗33首

弗拉迪米尔·霍朗诗16首

米罗斯拉夫·霍卢布诗4首

伊希·沙切克诗4首

布劳提根《悉尼绿色大街的布鲁斯》

安妮·米开尔斯《双河湖》

安德拉德《白色上的白色》

穆罕默德·达维什诗30首

米洛斯拉夫·赫鲁伯诗14首

弗丽德里克·迈吕克诗7首

加瓦兹·加弗里诗3首

杰顿·凯尔门迪诗4首

纪伯伦《论孩子》

布罗茨基《我坐在窗前》

曼德尔施塔姆《哀歌》17首

聂鲁达《疑问集》

佩索阿诗5首

罗伯托·朱亚罗兹诗9首

本·琼森诗3首

郑浩承诗3首

查尔斯·西米克诗3首

大卫·圣约翰诗4首

托马斯·哈代诗12首

查尔斯·西米克诗14首

艾吕雅诗10首

黛博娜·艾泽诗13首

米罗斯拉夫·赫鲁伯诗3首

托马斯·默顿《沉默中》

瓦尔兹娜·莫特《访客》

达尔维什诗5首

艾吕雅诗17首

查尔斯·西米克诗18首

赫塔·穆勒诗9首

穆罕默德·达维什诗4首

苏珊娜·罗伯茨诗4首

瓦尔兹娜·摩尔特诗3首

西尔维亚·波恩《突然一击》

伊凡娜·米兰科维诗3首

索德格朗诗13首

黛博拉·艾泽诗26首

道格拉斯·邓恩诗6首

塞弗尔特诗6首

加西亚·马尔克斯诗3首

法罗赫扎德诗3首

罗伯托·胡亚罗斯诗5首

路易丝·格鲁克组诗3首

乔治.鲍威林诗12首

玛格丽特·罗斯诗10首

布尔·辛莱尔诗10首

迈克尔·翁达杰诗6首

塞弗尔特诗4首

约尔根·加斯里尔维斯基诗3首

奈兹瓦尔诗4首

瓦特·兰德《Istrovewithnone》

米沃什诗13首

萨福情诗选34首

琵雅·塔夫德鲁普诗3首

斯地格·拉尔松诗2首

西奥多·罗特克诗6首

卡特琳娜诗2首

安娜·哈尔贝里诗3首



淡日滾残花影下 软风轻送玉楼西 天涯心事少人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