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概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1
点击查看 : ★ 专 栏 文 集 推 荐 ★ | |
《恭迎十方佛菩萨诞》 |
编者按:《印度佛教思想史》是2017年12月河南佛教学院首届研修班课程之一,随顺河南佛教学院因缘,2018年-2019年3月继续开课。为方便学生学习,把部分资料发布到平台上。愿有缘阅读到文章者,珍惜学习佛法的因缘,在菩提路上亲近善知识,趋向解脱,离苦得乐! 行愿 合十 2019.3.3 |
《印 度 佛 教 思 想 史》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印度,在佛教诞生前,印度宗教文明是怎样的?《印度佛教思想史》课程,我们已学习以下内容,请点击阅读:《印度佛教思想史》专辑1 第一章 印度的宗教文明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概说与大乘佛教的真价值 第一课3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佛教起源的史学背景——古印度的宗教文明 第二课1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佛教起源的史学背景——古印度婆罗门教的思想 第二课2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婆罗门教的“业感轮回说”第二课3 第二章 人间佛陀的一生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人间佛陀一生的启示—“无意义的苦行,当远离” 第三课2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人间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与十二因缘顺逆观 第三课3 【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日】——人间佛陀大慈悲,出家入世度众生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人间佛陀的足迹—古仙人道 第四课1 第三章 早期佛教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佛教世间正见与出世间正见 第四课2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佛陀的中道正法,人间佛教之特色 第四课3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佛经的结集·小乘与南传上座部佛教之区别 第五·2 第四章 佛教僧团的分化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僧团分化的原因 一、提婆达多破僧和合 二、第一次结集与佛陀遗命“小小戒可舍”问题 三 、阿育王与佛教国际化的弘扬传播 第三节 部派佛教思想大义 一、佛陀观 二、舍利与舍利塔 三、释尊法身 四、生死与轮回 五、一念见谛与次第见谛 一、一念见谛与次第见谛 1、一念见谛的顿悟派 2、次第见谛的渐修派 二、见灭得道与见苦得道 三、慧解脱阿罗汉与俱解脱阿罗汉
第五章 大众部与有部的教义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大众部与有部的特质 第三节 南传佛教论藏《阿毗达摩》 1、南传阿毗达摩 点击链接:南传佛教论藏《阿毗達摩》 2、《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简介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A Comprehensive Manual of Abhidhamma) 英编者:菩提比丘Bhikkhu Bodhi 中译者:寻法比丘Bhikkhu Dhammagavesaka 第一章 心之概要(Cittasangahavibhaga) 节一:赞颂(thutivacana) Sammasambuddham atulam Sasaddhammaganuttamam Abhivadiya bhasissam Abhidhammatthasangaham 礼敬独一无二正等正觉者 胜妙正法及圣僧伽已, 我当说示阿毗达摩概要; 涵盖阿毗达摩诸法之手册。 节二:四究竟法(catudha paramattha) Tattha vutt’abhidhammattha Catudhaparamatthato Cittam cetasikamrupam Nibbanam itisabbatha. 此中叙述记载于, 阿毗达摩诸法义, 于究竟法共有四, 心、心所、色、涅槃。 助读说明: 于究竟法(paramattho):根据《阿毗达摩论》,谛(sacca,真实)有两种,即:世俗谛(sammutisacca)与究竟谛(paramatthasacca)。世俗谛是指世俗的概念或观念(pabbatti)和表达方式(vohara)。它包括组成我们世间还未受到分析的种种现象,如:有情、人、男人、女人、动物,以及看似恒常不变的事物。于《阿毗达摩论》的观点,这些现象并没有究竟实质,因为它们所代表的事物,在实际上并不是不可再分解的究竟法。它们的存在方式是概念化与不真实的。它们只是由心构想而成(pari-kappana)的产物,并非基于其自性而存在的究竟法。 反之,诸究竟法是基于它们各自的自性(sabhava)而存在之法。这些法是:最终存在而不可再分解的单位;由亲身体验、如实地分析而知见的究竟法。此等实际存在之法不能再分解为更小,而是已分析至最小最终的单位,是组成种种错综复杂的现象的成份。由此它们被称为究竟法(paramattha);这名称是源自parama(究竟;最上;最终)与attha(真实法;事物)。 什么是概念? 概念(巴利语:paññatti):也叫施设,假名,制定,所制,指示,名字,观念,主意,规则。如“地”、“山岳”、“屋子”、“人”等,虽然这一切不同的事物在究竟上是不存在的,但能依作为(究竟)法的影像而成为心的所缘。它们被称为概念是因为它们被(有情)依这或那方面而想像、计算、明了、表达与识知,这种概念因所知而得其名。 概念有两种:意义概念(attha-paññatti)和名字概念(nāmaattha-paññatti)。前者是通过概念所表达的意义,后者是表达该意义的名字或名称。例如:识知具有某种体形与性格、遍体生毛、具有四只脚的家畜是“狗”的观念是意义概念;“狗”这名称是名字概念。意义概念是所知概念;名字概念是令知概念。 一、所知概念(巴利语:paññapiyatta-paññatti):是通过概念所表达的意义,也叫意义概念(attha-paññatti)。它们能被(有情)依这或那方面而想像、计算、明了、表达与识知,这种概念因所知而得其名。所知概念与意义概念相同,如“地”、“山岳”等词是依元素的变化而命名。“屋子”、“马车”、“货车”等词是依材料的组成而命名。“人”、“个人”等词是依五蕴而命名。“方向”、“时间”等词是依月亮等的运行而命名。“井”、“山洞”等词是依没碰撞而命名。“遍相”等词是依各自的元素与心智的修习而命名。虽然这一切不同的事物在究竟上是不存在的,但能依作为(究竟)法的影像而成为心的所缘。 1、地、山岳等被称为“形状概念”(saṇṭhānapaññatti),因为它们相等于事物的形状。 2、屋子、马车、村落等被称为“组合概念”(samūhapaññatti),因为它们相等于事物的组合。 3、东、西等被称为“方向概念”(disāpaññatti),因为它们相等于方向。 4、早晨、中午、星期、月等被称为“时间概念”(kalāpaññatti),因为它们相等于时间的单位。 5、井、山洞等被称为“空间概念”(ākāsapaññatti),因为它们相等于没有可触及物的空间。 6、遍相等被称为“相概念”(nimittapaññatti),因为它们相等于通过禅修而获得的心之影像。 二、令知概念:由于其令知而名为概念,也称名字概念。它有六种: 1、真实的(直接)概念:当以“色”、“受”等词宣称在究竟上存在之法时,它被称为“真实的(直接)概念”。 2、不真实的(直接)概念:当以“地”、“山岳”等词宣称在究竟上不存在之法时,它被称为“不真实的(直接)概念”。因为是它们由心想像构成的世俗法。虽然这些概念是基于究竟法而有,但它们所代表的东西本身不是究竟法,因为它们不是拥有自性地存在。 3、通过真实的不真实概念:如“拥有六神通的人”,因为神通是究竟真实的,但“拥有者”只是由心想像构成。 4、通过不真实的真实概念:如“女人的声音”,因为声音是究竟存在的,但女人则不是如此。 5、通过真实的真实概念:如“眼识”,因为眼净色及依靠它而生起的识都是究竟存在的。 6、通过不真实的不真实概念:如“国王的儿子”,因为国王及儿子两者都不是究竟存在的。 节三:四种心(catubbidha citta) Tattha cittam tavacatubbidham hoti: (i) kamavacaram;(ii) rupavacaram; (iii) arupavacaram; (iv) lokuttarab ca ti. 当中先说心法有四种:一、欲界心;二、色界心;三、无色界心;四、出世间心。 一、相(lakkhana),它的特相; 二、作用(rasa,亦作味),它所执行的任务(kicca)或所获得的成就(sampatti); 三、现起(paccu-patthana),它呈现于(禅修者的)体验的方式; 四、近因(padatthana),它直接依靠的近缘。 五十四欲界心(kamavacaracittani) 十二不善心(akusalacittani)
节四 八贪根心(lobhamulacittani) Tattha katamam kamavacaram Somanassasahagatam ditthigatasampayuttam asavkharikam ekam. Somanassasahagatam ditthigatasampayuttam sasavkharikam ekam. Somanassasahagatam ditthigatavippayuttam asavkharikam ekam. Somanassasahagatam ditthigatavippayuttam sasavkharikam ekam. Upekkhasahagatam ditthigatasampayuttam asavkharikam ekam. Upekkhasahagatam ditthigatasampayuttam sasavkharikam ekam. Upekkhasahagatam ditthigatavippayuttam asavkharikam ekam. Upekkhasahagatam ditthigatavippayuttam sasavkharikam ekam. Imani attha pi lobhasahagatacittani nama. 当中属于欲界心的是什么? 1.悦俱邪见相应无行一心。 2.悦俱邪见相应有行一心。 3.悦俱邪见不相应无行一心。 4.悦俱邪见不相应有行一心。 5.舍俱邪见相应无行一心。 6.舍俱邪见相应有行一心。 7.舍俱邪见不相应无行一心。 8.舍俱邪见不相应有行一心。 这八类心名为贪俱。 助读说明 不善心:分析不善心时,《阿毗达摩论》首先依最显著的“根”(mula,hetu)把它们分类;在此的三不善根是贪(lobha)、瞋(dosa)、痴(moha)。根据《阿毗达摩论》,贪与瞋是不共存的:它们不能共存于同一心。由此,以贪作为主根的心名为“贪根心”;这类心共有八个。以瞋作为主根的心名为“瞋根心”;这类心共有两个。作为第三不善根的痴根存在每一个不善心里。由此贪根心与瞋根心里也都有痴,作为潜在之根。尽管如此,在有些心里,也有痴是不与贪瞋俱行的;这类心共有两个,称为“痴根心”。(见表1-2) 贪根心(lobhamulacittani):分析三类不善心时,《阿毗达摩论》以分析贪根心为始,因为在提及不善根时,都是先提及贪。巴利文lobha(贪)包括一切不同程度的贪,从极强的欲望或贪婪,至极其微细的喜爱或执着。依据三个成对的原则,贪根心可分为八种。第一是视与其相应的“受”(vedana)是悦受或舍受;第二是视其心是否与邪见相应;第三是视其心是有行或无行。从这三个因素所变化出来的心一共有八种。 悦俱(somanassasahagata):巴利文somanassa源自su(愉悦)与manas(意);因此直译其义则是“愉悦的意境”。悦是一种感受,专指心的乐受。一切心都与某种受相应,而此受则可能是身或心的感受;是乐,或苦,或舍受。悦受是心的感受,不是身的感受;是乐受而不是苦或舍受。此受与这种心“俱行”(sahagata)是因为它与心不可分离地交织在一起,有如二河之水会合之后,融为一体而不能分别。 《阿毗达摩论》解说四种贪根心为悦俱,另外四种贪根心则是“舍俱”(upekkhasahagata)。在巴利圣典里,upekkha一词常用以代表殊胜的舍心或平等心,即不会受到不平等或偏爱动摇的心。然而,在此这一词纯粹用以代表“舍受”,即心不倾向于愉悦或不乐的感受。舍受与感受目标两端的乐受和苦受相反,它以中庸的方式感受目标。由此舍受也称为「不苦不乐受」(adukkhamasukha vedana)。 邪见相应(ditthigatasampayutta):依受(悦俱或舍俱)把贪根心分为两类之后,那些心又可依据是否与邪见相应而再分类。巴利文ditthi意为“见”;除非加上前缀词“正”(samma),它即是指邪见(miccha ditthi)。与贪根心俱行的邪见是(不正确的)深信、信仰、意见或观念。这邪见可以提供此心理论上的肯定,因而加强它的执着;或者这邪见也可以成为执着的对象。邪见一共与四种心相应:两个悦俱,另两个舍俱。另外四种贪根心则是邪见不相应(ditthigata-vippayutta);这种心的贪在执行其作用时,并没有受到邪见的肯定。 “无行”或“没受到怂恿”(asankharika):第三个分别贪根心的原则是有没有受到怂恿。具有多层面含义的“行”(sankhara)这一词在此是专指怂恿、煽动、激起(payoga)或采取某种“方便或方法”(upaya)。这怂恿可以是来自他人或自己;可以是身、语或纯属意识的怂恿。当他人通过身体行动激使我们生起某心,或进而依该心行动时,该煽动即是属于“身”。当他人采用命令或劝说的方法时,它即是属于“语”。当我们通过思虑或意志压制内心的抗拒,而刻意激起某种心时,它即是属于“意”。没有受到怂恿或以某种方法刺激,而自动生起的心称为“无行”。有受到怂恿或以某种方法刺激,而后才生起的心称为“有行”(sasankharika)。对于贪根心,有四种心是无行或自动;另四种心是有行或有受到怂恿。 《阿毗达摩要义》举出八个假设的例子,以各别说明八种贪根心: 1、某人不思业报地享受饮食。 2、有个人被同伴说服之后,不思业报、愉快地观看电影。 3、有位女士欢喜地穿上新衣,但知执着新衣会令贪根心生起。 4、有位女孩知晓业力果报,但在同伴的邀请下,愉快地倾听现代歌曲。 5、有位男孩稍有执着地吃只加盐的白饭,但并没有感到喜悦与对业报的认识。 6、有位女孩有件新衣,在她母亲说那是件漂亮的衣之后,她才懂得欣赏它,但并没有感到喜悦与对业报的认识。 7、在思及业报之后,某人以中舍的感受喝咖啡,但还是鉴赏它的味道。 8、有位女士对业报有认识,但在女推销员的怂恿之下,不情愿地买了一件新衣。 表1-2:不善心
节六:二痴根心(mohamulacittani) 11. Upekkhasahagatam vicikicchasampayuttam ekam. 12. Upekkhasahagatam uddhaccasampayuttam ekam. Imani dve momuhacittani nama. Icc’evam sabbatha pi dvadasakusalacittani samattani. 舍俱疑相应一心。 舍俱掉举相应一心。 这两种心名为纯粹涉及痴。 如是总结所有十二不善心。 节七:不善心之总结 Atthadha lobhamulani Dosamulani ca dvidha Mohamulani ca dve’ti Dvadas’akusala siyum. 贪根心有八, 瞋二及痴二; 如是不善心, 共有十二种。 十八无因心(ahetukacittani) 节八:七不善果报心(akusalavipakacittani) (1) Upekkhasahagatam cakkhuvibbanam; tatha (2) sota-vibbanam, (3) ghanavibbanam, (4) jivhavibbanam; (5) dukkha-sahagatam kayavibbanam; (6) upekkhasahagatam sampaticchana-cittam; (7) upekkhasahagatam santiranacittab ca ti. Imani satta pi akusalavipakacittani nama. (一)眼识与舍俱行,(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亦如是;(五)身识与苦俱行;(六)领受与舍俱行;(七)推度与舍俱行。此七心名为不善果报心。 助读说明 无因心(ahetukacittani):巴利文ahetuka意为“无根”或“无因”,用以代表没有称为hetu(“根”或“因”)心所的心。这类心一共有十八种;它们没有任何贪瞋痴不善因(不善根),也没有任何可善可无记的无贪、无瞋、无痴三美因(美根)。由于“因”是帮助心稳定的因素,所以无因心比有因心较弱。属于这类的十八心可分为三组:不善果报心(不善异熟心)、善果报心(善异熟心)、唯作心。 不善果报心(akusalavipakacittani):第一组无因心包含了七种不善业的果报心。这些心本身并非不善;在业力方面它们是无记的(abyakata)。「不善」在此是指它们是由不善业产生的果报;所以「不善」一词并非形容这些心本身,而是形容产生它们的业。 眼识(cakkhuvibbana):在不善果报和善果报两组无因心里,它们两者的首五种心是依靠眼、耳、鼻、舌、身五净色(pasada)而生起的五识。这十种心总称为「双五识」(dvi-pabcavibbana)。 眼识依靠眼净色(cakkha-pasada)而生起。其作用只是直接与立刻地看及识知颜色。五识的其他四识也依靠各别的净色而生起;它们的作用也只是纯粹识知各自的目标,即:听声音、嗅气味、尝味道、感受触觉。对于不善果报心,其目标是不可喜的(anittha)。然而,由于首四种目标(色、声、香、味)对首四种净色的撞击力弱,所以俱行的受是舍受。反之,对于不善果报身识,其目标对身根的撞击力强,所以俱行的受是苦受(dukkha)。 领受心(sampaticchanacitta):当目标撞击五根门之一,例如:颜色撞击眼根时,首先生起的是令心转向该目标的转向心。随后生起的是看该颜色的眼识;这「看」的动作只维持一个心识剎那。紧接而起的是「领受」眼识刚看过的目标之心。这即是领受心;它是由产生该眼识的同一个业所产生。 推度心(santiranacitta):这是另一个无因果报心;它紧随领受心之后生起。其作用是推度或检查刚受到五识与领受心识知的目标。领受心与推度心只在五门心路过程里生起,而且都是属于过去业的果报。 节九:八善果报无因心(kusalavipakahetukacittani) (8) Upekkhasahagatamcakkhuvibbanam; tatha (9) sota-vibbanam, (10) ghanavibbanam, (11) jivhavibbanam; (12) sukha-sahagatam kayavibbanam; (13) upekkhasahagatam sampaticchana-cittam;(14) somanassasahagatam santirana-cittam (15) upekkha-sahagatam santiranacittabca ti. Imani attha pi kusalavipakahetuka-cittaninama. (八)眼识与舍俱行,(九)耳识、(十)鼻识、(十一)舌识亦如是;(十二)身识与乐俱行;(十三)领受与舍俱行;(十四)推度与悦俱行;(十五)推度与舍俱行。此八心名为善果报无因心。 助读说明 善果报无因心(kusalavipaka-ahetukacittani):这组的八种心是善业的果报。在命名上一组时,“无因”(ahetuka)一词被省略不提,因为一切不善果报心都是无因的;根本就没有“有因”的不善果报心。然而,如随后可见(本章节十四),善果报心是可以“有因”的,即拥有属于无记业的美因或美根。为了区别“无因”与“有因”善果报心,在命名时即采用“无因”一词。 这组的其中七种心与不善果报心相符。不善果报心因不可喜所缘而生起;反之善果报心则因可喜(ittha)或极可喜(ati-ittha)所缘而生起。这组的首四心与前一组的一样,同是舍俱。然而,由于身根的目标的撞击力强,所以与善果报身识相应的受是乐受(sukha)。 在善果报无因心当中,还包括了一个在不善果报心里找不到相符的心,此心即是“悦俱推度心”。由不善业产生的推度心永远是舍俱的;反之,由善业产生的推度心则有两种:其一是对中等可喜所缘生起的舍俱推度心;另一个是对极可喜所缘生起的悦俱推度心。由此,与前一组七种心不一样,这组拥有八种心。 节十:三无因唯作心(ahetukakiriya-cittani) (16)Upekkhasahagatam pabcadvaravajjana-cittam;tatha (17) manodvaravajjanacittam; (18) somanassa-sahagatam hasituppada-cittabca ti. Imani tini pi ahetukakiriyacittani nama. Icc’evam sabbatha pi attharas’ahetukacittanisamattani. (十六)舍俱五门转向心,(十七)意门转向心亦如是(舍俱);(十八)悦俱(阿罗汉)生笑心。这三种名为无因唯作心。如是总结所有十八无因心。 助读说明 无因唯作心(ahetukakiriyacittani):剩余的三种无因心并非果报心;它们是属于「唯作」(kiriya),意即只是实行其作用,而与业毫无关系。这种心并不造业,也不是业的果报。在诸唯作心当中,有三种是无因心,其余的是有因心。(见本章下文) 五门转向心(pabcadvaravajjanacitta):当外在目标撞击五根门之一,在相符的五识(如:眼识)生起之前,另一心必须先生起,该心即是五门转向心;其作用是转向(avajjana)呈现于五根门(dvara)之一的目标。此心并没有看、听、嗅、尝、触该目标;它纯粹只是转向该目标,以使五识之一能够随后生起。 意门转向心(manodvaravajjanacitta):这种心能够生起于五门心路过程或意门心路过程。在这两种心路过程里,它实行个别不同的作用。当它在五门心路过程里生起时,它称为「确定心」(votthapanacitta);其作用是确定或鉴别五识之一刚识知的目标。在五门心路过程里,它随推度心之后生起;在推度心检查该目标之后,它再鉴别之。 在意门心路过程里,此心则实行另一种作用,即:转向呈现于意门的目标。当它扮演这角色时则名为“意门转向心”。 生笑心(hasituppadacitta):这是阿罗汉专有的心;阿罗汉也包括佛陀与辟支佛。其作用是致使阿罗汉对欲界的事物微笑。根据《阿毗达摩论》,能令阿罗汉微笑的心有五种,即:四个(悦俱)欲界唯作心(见本章节十五),以及在此提到的无因生笑心。 节十一:无因心之总结 Satt’akusalapakani pubbapakani atthadha,Kriyacittani tini ti attharasa ahetuka.七不善果报,善果报有八,三是唯作心;如是无因共十八。 (请继续看下文)
回 向 偈 愿以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以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愿以此功德,回向诸有情。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安乐国。 参考资料 1、《汉译南传大藏经》元亨寺汉译南传大藏经编译委员会[编],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民国79[1990] http://www.neixue.org/tools/zanging/20081209/320.htm/ http:/ishare.iasksina.com.cn//4645001html?from=Isnot 2、中文电子大藏经 htp://ccbsntu.edu.tw/BDLM/en/home.jsp?language=enCBETA(ChineseBuddhistTextAssociation),CBETA ChineseElectronicTripitaka, 2009, Taipei 3、罗喉罗·化普乐著,顾法严译《佛陀的启示》慧炬出版社,台北,1979 4、印顺法师《印度佛教思想史》,正闻出版社,台北,1988 5、圣严法师《印度佛教史》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97 6、吕澂著《印度佛学源流略讲》 7、平川彰著《印度佛教史》 8、庄春江著《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 9、印顺法师《印度之佛教》正闻出版社,台北,1988 10、渥德尔著《印度佛教史》 11、那烂陀长老著(Naradamahathera),学愚法师译《觉悟之路TheBuddha and HisTeaching》斯里兰卡(SriLanka) http:/dhamma. neibucon/index-0htm 12、霍韬晦著《佛教哲学》,法住出版社,香港,1999 13、觉音造,叶均译《清净道论》,中国佛教文化硏究所,北京,1991 14、杨惠南著《佛教思想发展史论》,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93 15、木村泰贤著,欧阳瀚存译,《原始佛教思想论》 htp/s200251net/books/sfi/sfsx00lhtm 16、水野弘元著,释惠敏译《佛教教理研宪》中华佛教研宄所论丛(23),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00 17、水野弘元著,如实译《原始佛教的特质》htp/s005t/books/ysfilysfjd0OI. htm 18、水野弘元著,如实译《原始佛教》,普门文库,台北,1984 19、净海法师著《南传佛教史》,慧日讲堂,台北 20、杨郁文著《阿含要略》 wwwiced.org,http:/s92002.5lnet/index7htm 21、任继愈《中国佛教史》。 22、菩提比丘《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网络资料。 |
———————————
版权所有,请尊重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未经作者同意,不得更改,违者必究!
点击阅读:
【走进佛史,亲近佛陀,离相似法,除外道见】:《印度佛教思想史》专辑1
《沙门果经》导读:出家修行截断生死轮回,入于圣流直证沙门道果
【走进佛史,亲近佛陀,离相似法,除外道见】:《印度佛教思想史》专辑1
【被虏僧说法,令饿马垂泪】:马鸣菩萨与《佛所行赞》——《佛教梵呗源流追寻》二
【慎重申明】别辜负妈妈的爱!——见妈妈爱我,没妈的恶意恶毒者“嫉妒恨”投诉原创,实可哀悯!
【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日】——人间佛陀大慈悲,出家入世度众生
师友们,一起托钵去——朝礼澳洲南传 Bodhinyana Forest Monastery 觉智寺
【致最爱的人】轮回里,谁是你的情人?——多珍重,别再轮回了!
忆佛念佛:
清净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