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放下手机,逃离操纵你的“二手生活”

姜斯佳 现代快报读品周刊 2022-12-25

早上起床,你睁眼后的第一件事是按亮手机屏幕,看看有没有未读消息;吃早饭的同时,你习惯性地刷起了微博/抖音/豆瓣,各种讯息扑面而来,你一条接一条地刷下去,没太尝出早餐是什么味道;上了地铁,你被挤在人堆里觉得不适,戴起了耳机听音乐或者播客转移注意力,而你周围的人也大多和你一样;午休的时候,你在点外卖还是去大众点评推荐的餐馆之间犹豫不决;下班后,疲惫的你为了治愈自己,看了几个VLOG,看别人旅行、养猫、烹饪美食,感觉就好像自己也过着一样充实的生活;回到小小的出租屋,你的娱乐方式是用1.25倍速看最近上了热搜的电视剧,或者呼朋引伴一起打游戏,讨论明星网红的八卦;临睡前,你觉得似乎有点空虚,于是点开了某位读书/电影博主的干货总结视频,用5分钟就把一本书或一部电影的重点讲得清清楚楚,简直事半功倍;你觉得今天好歹学了点新东西,于是心安理得地再次打开了社交软件,躺在床上刷手机直到陷入沉睡……


每一天,我们都在互联网上过着这样的“二手生活”。那方小小的电子屏幕提供给我们越来越多的消遣方式,可我们却越来越容易觉得无聊。我们关心远方,在网上热烈讨论国家大事、社会议题,却对眼前的现实视而不见,逐渐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感。现代人的生活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姜斯佳/文




“二手生活”:

被手机操纵的人生


什么是“二手生活”?界面文化的一篇相关文章认为,这个词的大意是一种被他人经验填满,自我经验逐渐单一的生活。相对而言,“一手生活”则是指那些通过自己动手获得新的经验和体验的过程,比如种花、做饭、徒步等等。

 

从人类逐渐远离自然,建立城市开始,这种“二手”的生活形态似乎就已经注定。生活在前现代农耕社会的人有天空、土地、动物作伴,与一大家子的老幼亲属聚居;现代城市居民的日常活动范围或许比过去的农夫要大,但身处的空间却单调得多——办公室的格子间大同小异;地铁恪守着时间表,在地下隧道里日复一日地穿梭;住所或许会有些个性,但对手头不太宽裕的人而言,也很难在有限的空间里做吃饭、睡觉以外的事;很多背井离乡在大城市打拼的青年人,身边甚至没有人可以搭话谈心。

 

现代城市人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的东西,只能通过屏幕提供的娱乐来补给。有人认为这样的生活无可厚非,看短视频、直播、电视剧和综艺的时候,人们可以代入和共情,似乎在别人的故事里活了一千次,开拓了眼界。但事实上,无论故事多么波澜壮阔,牵动出何等激荡的情绪,我们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屏幕。对肉身所处的现实世界而言,我们的身体和大脑真正做出的动作只有打开与关闭,接收和遗忘。大部分时候,我们还没来得及细品内容,就滑到了下一个。《景观社会》一书认为这种“二手生活”是一种有意识的表演和作秀的“景观”,人们沉迷于这种“景观”,就逐渐丧失了自己对本真生活的渴求。

 

“生活空间越小,人生就越容易失控。”韩国弘益大学的刘贤俊教授揭开了这个有点残酷的真相。在这位教授看来,家是休息的地方,是一个实体存在,但空间并不是:“空间是人们脑海里创造的概念,人们可以感受到线下现实世界里的空间存在;同样也可以在线上网络世界里进行空间体验。”低收入的蜗居一族们,因为所处的线下空间过于狭窄,不得已被推挤到了线上空间,线下空间慢慢被富人占据。网络费用越发低廉,电视也变得更便宜、尺寸更大。这也印证了布热津斯基的“奶嘴乐”理论:全球化造成贫富悬殊,这个世界上,将有20%的人占有80%的资源,而80%的人会被“边缘化”。而温情、麻醉、低成本、半满足的通俗娱乐卸除了“边缘化”人口的不满,让20%的精英阶层得以高枕无忧。

 

当我们说要警惕“二手生活”时,更多是在担忧过度的依赖会让人变成他人经验的附属。例如阅读,很多人在对一本书产生兴趣后,首先想到的不是去买一本书逐字逐句地读,而是去网上搜索讲解这本书的音频和视频,这样的二次咀嚼无疑会打破读者的原生体验,久而久之,会让人忘了自己也有阅读、思考和选择的能力。

 

一个世纪以前,英国著名小说家赫胥黎就在他名留青史的小说《美丽的新世界》中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人们会渐渐爱上工业技术带来的娱乐和文化,从而不再思考。尼尔·波兹曼在1985年所著的畅销书《娱乐至死》中,也曾阐述:“我相信电视创造出来的认识论不仅劣于以铅字为基础的认识论,而且是危险和荒诞的。为什么?因为电视再次创造了幻象。”他同时还强调“注意力是一个人最值钱的东西”。


《景观社会》

 [法]居伊·德波 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重新发现“附近”:

建构周边“小世界”


在人类学家项飚看来,互联网上的“二手生活”导致城市人衍生出了某种两极分化的思维模式:我们要么通过电子屏幕关注外面宏大的世界,关怀整个人类宇宙星球,要么在放下手机的短暂间隙关心个体的自我,却忽略了二者之间的“附近”,忽视了我们周边的日常生活。例如年轻人一门心思地向往“外面的世界”,只关心如何考上外省、外国的学校,自己身边的世界只是要抛弃、要离开的地方。“渴望超越是好事,生命的确会变得辽阔,但超越之后,人往往容易变得自大,对遥远的事情过分关心,反而忘记回溯,缺乏回观自省。我们为什么会焦虑,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对今天没有清晰的认识,总觉得自己现在所处的地方不对,和自己认为的有差距。”

 

当“附近”消失,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化为外卖软件上的“五分钟内送达”,人们对即刻满足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平时五分钟不算什么,但外卖晚了五分钟却不能忍受,甚至要发飙骂人给差评。项飚担心这会造成某种新的野蛮化,人们被“即刻”裹挟的时候,也就丧失了培养同情心的时间。

 

此外,“附近”的消失还让年轻人对世界的理解变得抽象,终日在互联网上旁观种种社会事件,接收二手的信息又无法参与其中,不了解事件背后的复杂奥妙,我们的道德评判很容易变得情绪化、极端化。项飚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这几乎成了一种范畴崇拜,好像整个讨论变成了拿着范畴放烟花,这边红色,那边蓝色,非常热闹,但也很消耗,放烟花的那一刻你觉得非常有能量,但是烟花只持续 5 秒钟,生命可能会持续近 100 年,烟花之后的那些夜晚该怎么办?”

 

互联网诱惑我们过上一种放弃附近生活,每日纠缠于遥远道义的道德游戏。如果我们不想被这些抽象的符号裹挟,就要从真实的一手经验出发,建构起自己周边的“小世界”。“小世界”有两层含义,一是志同道合、能互相扶持的朋友,二就是物理空间的“附近”。我们可以去了解周边那些理发的、卖菜的、搞卫生的人,了解自己的生活空间是怎样构成的;去踩在真实的土地上,感受季节的变化;去坚持一个长期的计划,让时间的流逝有迹可循;去选择不做什么,只单纯地感受周围的环境;去收获一些真实的快乐,哪怕它无足轻重……当我们对周边的世界有了比较客观的认知,就会对自我有比较明确的界定,也就会变得淡定和从容。


《十三邀》中许知远对话项飚



另一种抚慰:

在纸质书中安置自己


当然,人不能完全抛弃“二手生活”,因为我们无法通过亲身经历去获得所有的一手经验。好的书籍也可以算作某种“二手生活”,但它们是人类经验提炼出来的精华,是我们进一步思考当下生活的引路者。疫情之后,这种优质的“二手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阅读一本上万字的书,我们得以从铺天盖地的即时性新闻和短消息中抽离出来,冷静地反思自己的生活,也妥当地安置自己焦躁的内心。

 

阅读纸质书的体验也可以是带来抚慰和刺激的一手经验。在《书情书》中,德国作家布克哈德·施皮南以感性细腻的笔法,讲述了爱书之人对于纸质书的迷恋。一本纸质书就是一座微型建筑,读一本书就像一次空间探索,我们在拿到一本新书时,会注意到它独特的尺寸、重量、装帧、排版和气味,而目录就是探索这个空间的认知地图。相比之下,一本电子书就如同全部内容都印在一卷卫生纸上,既没有厚度, 长度也不确定。读者把握不了全局,也就难以构建认知地图,无法形成空间记忆,它所承载的内容自然不易提取。

 

如果说一本纸质书本身是一座微型建筑,那么读这本书时,我们的身体往往处在一个大型建筑中,这个空间对记忆一本书也非常重要。我们轻易就能回想起自己读一些佳作时的场景,也许是在书房下午三点的阳光中品读普鲁斯特,又或者躺在校园的草坪上读马尔克斯,再或者是在拥挤的地铁车厢里旁若无人地读刘慈欣。

 

我们还可以把空间记忆进一步扩大,读一本纸质书,得去实体书店买,网上购买则需要取快递拆包装,又或者从图书馆借;阅读过程中纸质书便于放置在不同环境中;读完之后则会放在书架上或者某个实体空间里。与一本纸质书相处的过程,会同多个空间形成交互,这不也是重新发现“附近”的一种尝试吗?





延伸阅读


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

王尧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以大量科学研究为基础,揭示出一个惊人真相:行为上瘾的生理机制与药物上瘾相同——沉迷于电子游戏时,你的大脑看起来就和海洛因吸食者的大脑一样。本书将会说明商业公司利用哪些原理设计出诱人上钩的高科技产品,并且会指导我们摆脱行为上瘾、重获生活掌控权,也帮助孩子远离上瘾、健康成长。


《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

项飚 吴琦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两代学人,跨越北京、牛津、温州、杭州、上海五地,历时三年完成了这场谈话。从项飙教授的个人经验切入,追索一系列超越自我的问题,其中涉及对中国社会半个世纪以来的变化、知识共同体、全球化与民粹主义、人类学方法论等题目的思考。这本书提供了一份对话实录,也给出了一种审视问题、 思维操练的方法——在自我泛滥的潮流中,如何给自己定位,在全球化的年代,如何创造性地建设身边的小世界,在思想受困的社会,如何回答宏大的命题。


《书情书》

[德]布克哈德·施皮南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这是写给天下爱书人的一本小书,一阙献给书的恋歌。新书、旧书、美丽的书、破损的书、正确的书、淘来的书、试读本、初版书、公共图书馆、私人藏书、旧书店、书架……“我想在这本书里讲一讲,假如有一天离开了纸质书,我的生活将失去些什么。在讲述中,我既不求全面,也不想挖空心思去搜罗各种新鲜的理由为纸质书做辩护,而宁愿将更多的笔墨奉献给那些和书籍相关的最美妙最平凡的东西。正因为太熟悉,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我们才能意识到它们。”





编辑:姜斯佳


 © copyright 读品周刊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大读家


树才 | 卢山 | 小海 周晓虹 | 荆歌 虹影 | 蒋韵 | 阮仪三 | 康震 | 张欣 | 东西 | 张新科 | 韩东 | 汪朗 | 陈彦 | 大头马 |程永新 | 苗怀明| 梁鸿 |南帆 | 俞律 | 胡学文 |邵丽 | 程杰 |吕德安 | 许钧 |冯骥才 |王尧 | 万玛才旦 |王彬彬 |黄子平 | 田晓菲 | 赵本夫 | 贾雷德·戴蒙德 |夏维中 | 路内 |赵敦华|杨雨|迈克尔·伍德 |戴建业 | 蒋广学 |于坚 | 徐风|张维为 |高峰 |李良玉| 张生 |何袜皮 | 贾樟柯 |黄荭|范金民|臧棣|李修文 |陈应松| 潘向黎 | 西蒙·范·布伊|多米尼克·西戈 | 严歌苓 | 格非 | 许子东 | 鲁敏 | 马原 | 叶舟 | 葛剑雄 | 韩青辰 | 张纪中 | 叶兆言 | 闻人悦阅 | 刘震云 |  白先勇 | 阎连科 |池莉 | 张怡微 朱德庸 | 韩松 | 马伯庸笛安 | 李洱 | 梁晓声 | 王大进 | 孙甘露 |包慧怡 | 郭爽 | 刘晓蕾 | 孙频 | 孙惠芬 | 祝勇 | 班宇 | 毛尖 | 吴俊 | 陈楸帆 | 蔡骏 | 叶弥 | 黄菡 | 刘亮程 | 迟子建 | 徐则臣 | 顾彬 | 刘东 | 


理想国


小林:记录生活寻常,拼出世道人心 | 桨声灯影里的“南京叙事” | 战地记者焦翔:我眼中的中东之殇 | 你在他乡还好吗?当代都市青年心理健康指南 书单|愿我们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向北方,向着光明的方向书单|文明与病毒之间,只隔一个航班的距离张清华:解梦,探知人性的秘密 |麦舟的朋友圈:一位考古学家的日常 |  张道一:孔子见老子,带了一只雁 | 清宫档案 | 乾隆帝的一天 |  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么你只有想到什么,才能挖到什么 | 袁凌:在别处,书写时代留下的刻痕 |  杨筱艳:《山海情》背后的南京小学英语老师 | 扶霞·邓洛普:给西方人写中国菜谱 当代未婚青年,开始独立思考婚姻大事 | 李静睿:喜欢有点俗气的爱恨情仇和跌宕起伏 | 张炜:苏东坡身上保存了“真正的人”的全部元素 |  何同彬X郭爽:远行人,能否带我们“走出孤岛” l 读家对谈| 《红楼梦》私人阅读:拓宽“红学”边界 |阎连科:如果说《她们》拓宽了现代性别的理论,我会很不安 | 吴钩:不去唐朝,我只想穿越到宋朝 | 初浪给后浪的十二堂传统文化课|编舟记:“苏版”中国好书的诞生 



现在公号新的推送机制不再以时间排序,而是以用户的阅读习惯来系统安排。
希望大家多标注我们公号为“星标”,多点击一下文末的“在看”“点赞”,以及转发或留言。
安静地陪伴就是最长情的爱,何况有书香氤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