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黔西北记忆(166)“天渠”高流现生机

云上毕节 2022-03-30

▲视频来源:新华社


七星关区生机镇的“高流”大沟,1958年始建,1964年大部分建成通水,1966年全线建成通水,宛如从天际流淌而来的清泉滋养了高流的土地和人民54年。


▲高流大渠
▲镇江大渠

▲峨峰岩大渠

▲卫星“天渠”(罗大富 摄)


▲半边山大渠

▲长岩大渠

▲孙家堰大渠(本组动图及图片除标注外均来自“微七星关”“云上七星”)


这条源远流长的“天渠”穿越了半个多世纪的漫漫时光,如今依然生机勃勃,奔流不息,它的作用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依然无可代替。从它诞生之时起,就把自己与山川大地融为一体。


▲生机“天渠”视频来源:云上毕节抖音号(剪辑:张绍强)


水流过高山,山因之而灵秀,水流过大地,地因之而葱绿。它生于石崖,自然有岩石般的坚固,岁月不侵,风雨难蚀,从而固化为一段历史的标本,给后人以无限的启迪和激励……




最早知道生机的这条“高流大沟”,是1966年国庆节之后的一个晚上,清水铺区公所召开干部大会,听全国劳模、生机公社高流大队党支部书记许天珍作报告,讲述他参加北京国庆观礼的盛况。那时,我母亲在清水铺区当区妇联主任,我在清水铺上小学。因为好奇,就跟着大人们去了。于是就知道了这条大沟,知道它属于生机公社;而生机公社,当时则属于清水铺区。


▲《生机公社摄影原稿集》节选 (王振翔  拍摄  来源: 微七星关)


如今几十年过去,我还清楚地记得许天珍当年作报告时的情景。会议是由一位姓刘的副区长主持的,许天珍坐在他的旁边,桌子上摆着他从北京带回来的《毛泽东著作选集》四卷本,新出的,红色塑料外壳。许天珍记性特好,在作报告之前,没有人教过他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完全由他自己想到那里就说到那里,质朴又真实,时常引发出一片笑声。对这位到过北京、上过天安门、见过毛主席的农民,我是万分的崇敬和仰慕。虽然我才是个小学生,却胸怀英雄情结,抱负远大。


▲《生机公社摄影原稿集》照片节选 (王振翔  拍摄  来源:微七星关)


后来我母亲被调整为清水铺国营饭店售票员。那几年的冬天,年年都会有许多敞篷的老解放牌汽车沿着川滇公路驶来,停在饭店门口打尖(吃饭)。一到冬天,车上满是冻得瑟瑟发抖的农村干部,眉毛胡子上挂着白霜。下了车,8个人围成一桌,吃上一盆白菜豆腐汤,跺跺冻得发麻的双脚,又上车赶往高流,参观这条著名的大沟。那时别说高流生产大队,就是生机公社,也是不通公路的,这些从各地赶来参观的人,只能乘车到当时的耿官公社一带,然后再步行几十里山路才能到达目的地。


▲《生机公社摄影原稿集》照片节选  (王振翔  拍摄  来源: 微七星关)


我第一次去生机是在1970年的冬天。那时,全国各地的学校都有“宣传队”,清水铺小学也不例外。宣传队里有一个节目,是学校的几位老师合编的一个小剧,是表现生机“高流大沟”的,其中有两句唱词至今还完整记得:


悬崖峭壁上

打大沟啊打呀打大沟

劈山引水

良田啊灌呀灌良田


▲《生机公社摄影原稿集》照片节选  (王振翔  拍摄  来源: 微七星关)


因为这台剧目,学校组织我们去生机公社演出。时间临近深冬,极冷。我们是步行去的,路上走了四个多小时。晚上的演出在生机小学进行,灯光昏黄,舞台效果极差。但在那个年代没有任何娱乐,这种水平的学生儿戏也引来了不少观众,还有不少掌声和笑声。


▲《生机公社摄影原稿集》照片节选  (王振翔  拍摄  来源: 微七星关)

第二天返程途中去参观高流大沟,没人接待,也没人解说,就是学校老师领着学生们在沟沿上走了一段。我们眼里只是一条从悬崖上开凿出来的水渠,水渠里清流汩汩。虽然也觉得路很悬,崖很陡,但少不更事,为了表示自己的英雄气概,故意壮着胆子在沟沿上小跑。对于我们这些懵懵懂懂的学生,这次参观只是满足了少年人的好奇心,关于这条大沟对于高流、对于生机的意义,是理解不了的。




2016年11月15日上午重上高流大沟,才觉得这条大沟的开凿,实在是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是高流人民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向大自然发起的一场争战:


“高刘大队山连山,眼望大河喊口干

屋头没得三碗水,家中缺粮又少穿。”


这首歌谣就是当年高刘村的真实写照。穷则思变,高刘人民以数条生命和多年的血汗为代价,硬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一条水渠,把清泉引到自己的家门口,喝上了清泉水,吃上了大米饭,极大程度地改变了自身的命运,“高刘村”也因此改为“高流村”


▲村民在高流大沟上进行巡护(韩贤普  摄影)

这条水渠长12公里,翻越了7座山,其中有2公里挂在悬崖绝壁上,开凿极其艰难:陡峭的绝壁,坚硬的岩石,手不能抓、脚不能落,“连麻雀都飞不上去。”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人的腰间拴着绳子,从崖顶上吊下来,悬在空中,一锤一錾打出炮眼,再用炸药一点一点地炸,直到人能够下脚站立,才能从岩石上继续开沟凿渠。


▲生机镇高流村村民进入溶洞,对高流大沟进行巡护。(韩贤普  摄影)


站在高流大沟边沿远眺,前方的山峦已属于邻居四川省的地界,山脚是湍急的赤水河。在大沟经过的峡谷下方,横跨着一座高速公路大桥。桥的周边,就是这个叫作“高流”的村子了。


▲如今,涓涓流淌的“天渠”(来源:毕节故事)


“高刘”这个村名,是因为过去这里的村民多为高姓和刘姓而来的,但如今都把“高刘”写“高流”了。把“高刘”改成“高流”,在无意间成为“天渠”的生动诠释:天渠横空,天渠之水必然“高流”。


村民在高流大沟上进行巡护(韩贤普  摄影)


这里是与四川接壤的赤水河河谷地带,偏僻蛮荒,当年以贫穷出名。谁曾想到,当初连乡村便道都无法修通的地方,如今会有厦蓉高速公路贯通?!


村民在高流大沟上进行巡护(韩贤普  摄影)


而今,随着坝上水库的建成使用,村里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但高流大沟里的清清泉水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灌溉良田外,还为村里规模化发展的柑橘、蔬菜等产业提供了水源保障,一如既往地滋养着这片土地。


▲险峻的高流大沟(图片由刘燎提供)



重访高流大沟的这天下午,由民革毕节市工委、毕节乌蒙演艺集团、毕节艺术摄影协会等单位组成的慰问团在生机中学开展以“弘扬英雄生机精神,加快脱贫攻坚步伐”为主题的慰问演出,有100余位年龄在70岁以上,当年参与修筑各条水渠的老英雄到场。


▲弘扬英雄生机精神(刘燎  摄影)


在操场上,我和4位当年修建“高流大沟”的老人聊了起来。修大沟时,这几位个个都负过伤。其中一位摘下帽子让我看他的头顶:没有一寸头皮也没有一根头发,只有连片暗红的疤痕。他说,这是当年被碎石击中的,头皮被揭去了一层,但保住了性命。



我问:“当年们舍生忘死地修大沟,吃住在工地,从早干到晚,一天能有多少报酬?”他们说:“男劳动力一天记10个工分,女劳动力一天记8个工分。10个工分折算为现金大约5角钱左右,折算成粮食大约6两左右。”


▲“天渠”护理(罗大富  摄影)


如此微薄的报酬,还要承担着伤残甚至付出生命的风险,但他们义无反顾,持续多年,久久为功,最终凿通了大沟。这种牺牲精神和坚定的意志,让他们无愧于“英雄”的光荣称号。



因为写过关于高流大沟的短文,有幸认识了当年的修渠英雄许天珍的后人。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于2020年9月下旬再次来到了高流大沟。在这条大沟的山背面,我看到了另一条“高流大沟”。


▲“天渠”护理(罗大富  摄影)


这条大沟是1953年动工,1956年通水的,长14公里。中间也有一段从悬崖峭壁上经过,由于当时忙于用水,有一段是用渡槽连接通水的。后来因为水源地下沉,这条大沟就废弃了。当地群众自发地将一些地段的杂草和灌木丛砍开,让我们能够清楚地辨认出已经被流沙填满了的沟渠。沟边原来立有石碑,现在基座完好,但石碑却只有下半截,上半截倒在了不远处的地埂下边。


碑记对修渠的事情有简略的记载,但因石碑残缺,无法得窥全貌。这条沟的发现,让生机人兴修水利的历史提前了3年,也为生机人民为改变自身的命运,战天斗地,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增添了新的佐证。


▲许天珍旧照(来源:毕节故事)


许天珍的后人为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历史资料,让我对什么是“生机精神”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有一篇1970年《人民日报》增刊的报道,其中这样写道:


……生机公社广大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十几年来兴修的十九条引水沟,条条过悬崖,有的悬崖高数十丈。在这悬崖陡壁上施工,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广大贫下中农,毫不畏惧。共产党员许天珍在修高刘大沟时,从悬崖上摔下来。当他苏醒过来,立即勉励大家不要怕困难,要继续施工。他到公社医院后时刻挂念着工地。伤未痊愈,他坚决要求出院。领导上让他回家休养,可是他出院后没有回家,又跑到工地和同志们一起战斗。当水沟打到柴弯时,从崖顶上垮下一块长三十丈、宽八丈的大石头,拦住了施工去路,而且崖上还悬着一块石头,眼看要掉下来。在这关键时刻,许天珍和另一个共产党员刘光荣,高呼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用绳子拴在腰上,一步一步往崖顶爬,打炮眼炸掉了悬在崖顶的石头,又炸开落下来的巨石,为施工扫清了道路……


▲村民在高流大沟进行巡护(韩贤普  摄影)


在对“英雄生机”的宏大叙事中,有过一次对“生机精神”的总结和提炼的会议,与会人员各抒己见,都有道理。但我想,不论怎样提炼,“不畏艰险,不惧牺牲”,都应当是“生机精神”的核心部分。许天珍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关于“天渠”的相关链接:

2020年11月6日

毕节市七星关区史志办

收到了一份珍贵的礼物

市民徐冰雪无偿捐赠其丈夫王振翔的

《生机公社摄影原稿集》

和当年参与修渠

干部群众的采访手稿

话不多说

先来看看这些珍贵的照片

▲徐冰雪(右)无偿捐赠



▲《生机公社摄影原稿集》照片节选  来源: 微七星关


手稿部分内容节选

▼▼▼

▲《生机公社摄影原稿集》照片节选  (来源: 微七星关)


▲毕节两分钟之绝壁挖渠人(来源:毕节市委宣传部)


【千年之变·新时代的贵州人】凿出天渠创生机(一)劈山引水拔穷根

内容提要:贵州,是一个山地高原占国土面积87%的省份,与山斗,打破封闭与阻隔,是贵州许多地区脱贫路上绕不开的考题。最近,我们的记者了解到,在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有一条当地干部群众于1956年、在悬崖绝壁上凿出的“生命之渠”。这条水渠,在6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在服务着当地群众的生活所需与产业发展。这条渠,为什么非修不可,在哪个艰难的年代,当地干部群众又是怎么样把渠修出来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关注绝壁天渠的故事。

卫星天渠,是生机人用钢钎、錾子凿出来的第一条水渠,它的建成,改写了生机的命运,也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崭新的生机。此后的数十年时间里,当地干部群众又先后修建起了其他九条引水大沟,把荒地变成了良田。

【千年之变•新时代的贵州人】凿出天渠创生机(二)舍我其谁勇担当

内容提要:继续关注系列报道《凿出天渠创生机》。在昨天的报道中,本台记者探访了毕节市生机镇1956年开凿的第一条绝壁天渠“卫星天渠”。在这个“第一”的鼓舞下,此后十余年中,周边的干部群众也相继开始在绝壁上开路,从石缝中引水,总长上百公里的九条大沟,彻底改变了“滴水贵如油”的贫瘠,让生机镇从此有了“生机”。



【千年之变•新时代的贵州人】 凿出天渠创生机(三)初心未改使命在


内容提要:继续关注系列报道《凿出天渠创生机》。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干部群众从上世纪50年代起陆续开凿的十条天渠,改变了曾经的贫困面貌,更化为了一座座精神丰碑,继续鼓舞着今天的干部群众,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冲劲,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劲,夺取脱贫攻坚战的最后胜利。



作者简介




游子,本名游孟宪,贵州毕节人,现居七星关。1983年开始写作,断断续续坚持了近四十年,各类文体均有涉猎,散文随笔居多,已出版多部个人专著。现任毕节市文联兼职副主席,市作家协会主席。


特别鸣谢“贵州新闻联播”、“云上七星”、“微七星关”,并对韩贤普、向昆鹏、徐渠、刘燎等所提供的帮助和支持致以诚挚的谢意!


作    者:游孟宪

编   辑:吴  芳编   审:邹江川监   制:叶光良   总监制:朱光伦

更多新闻

看完记得

点亮下方“赞”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