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江国华:未满十八岁禁入KTV并非过度保护 | 学者评论
然而,立法有其自身逻辑与法理。就其性质而言,《未成年人保护法》既是人权法,也是未成年人的福利法。作为人权法,其基本逻辑是“在平等保护基础上的未成年利益最大化”,而福利法的基本逻辑即“在国家亲权法理上的国家监护制度。”就其内容而言,《未成年人保护法》构建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格局,不仅将未成年人保护定位为一项国家责任,也设定为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的一项共同的社会责任。基于国家责任,《未成年人保护法》设定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和“普惠型儿童福利”两项基本原则。基于社会责任,该法则设定了“近距离责任”原则。
KTV等娱乐场所禁入条款出现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章,属于“社会保障”之范围。根据“近距离责任原则”,KTV等娱乐场经营者、消费者、监护人等均负有及时“制止、劝阻、报告”之责任。未成年人的身体和心理都尚未发育成熟,对潜在危害尚不具备完全的判断能力,因而需要“有能力的人”切实担负起保护的责任。毕竟KTV等娱乐场所是成年人的世界,往往鱼龙混杂,为避免未成年人沾染不良习性,需要设置禁入条款,体现国家亲权的“强制性”。
基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之原则,《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保护对象设定为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那么,该如何理解其与《民法典》《刑法》等相关法的年龄差问题呢?
一般而言,人的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并非同步。性认知属于自我认知的范畴,是基于人对自身性别和身体的了解而形成的知识。性别认知一般在三岁左右即初步形成,至14周岁基本成型。因此,《刑法》规定性同意年龄为14周岁是具有科学依据的。但社会认知源于社会实践,尽管在18岁之前未成年人通过有限的社会活动能产生一定的社会认知,但绝大多数未成年人都没有“进社会”,尚不具备完整的社会认知。KTV等娱乐场所是一个浓缩的成人社会,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潜在威胁已超出其认知范围,为防止未成年人可能遭受不良风气的侵袭,立法禁入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而违法犯罪认知与社会现象认知也并非同步。犯罪属于最为严重的违法行为,年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大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应当具备相应的辨认和控制能力。因此,《刑法》将16周岁设定为完全刑事责任年龄并无不妥。但是,对于KTV等娱乐场所的形形色色,大多未成年人非但不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而且基于青少年特有的好奇心理,很可能在仿效中不自觉沾染陋习。
《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是一般的未成年人而非特定的未成年人。国家监护不因部分未成年人“能够自己养活自己”而放弃,正如同国家亲权不因自然亲权(监护人)存在而缺席。从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看,即便是“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仍不具有成年人的成熟心智,相较成年人仍属于弱势且容易受到伤害,因此,依然属于未保法的保护对象。基于法的整体性理解,“视为完全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适用KTV等娱乐场所禁入规则,是“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和“普惠型儿童福利”的内在要求。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与未来,保护未成年人就是保护国家未来。守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国家的责任、社会的责任,也是每一个成年人的责任。
此前报道:
《金泽刚:14年后孩子才找到,收买孩子的犯罪是否“过期” |学者评论》
《陈国栋:别让敷衍了事的 “问责” 蒙混过关 | 学者评论》
《冉克平:“劝和不劝离”不应折损法定离婚自由 | 学者评论》
《张荣芳:突破传统劳动保护框架的时机已经到来 | 学者评论》
《何红锋:政府紧急采购须审慎选择供应商 | 学者评论》
《季立刚:处置村镇银行风险须以法治化方式实施 | 学者评论》
《马长山:减少司法裁判文书公开并非应对舆情良方 | 学者评论》
编辑 | 王菁
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我,长按最下方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