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佛教出世观】——执着五蕴之苦与灭苦之法
编者按:
有人问:什么是五蕴?为什么执着五蕴就是苦?离苦的方法是什么?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摘抄以前所写的“人间佛教出世观——执着五蕴之苦与灭苦之法”,仅供有缘阅读文章者参考。
祈愿佛陀正法久住,一切有情离苦得乐!
行愿 合十
一、五蕴的含义
“人间佛教出世观”主张第一种要出离的世间,是“五蕴世间”。
在《阿含经》中,我们可以看到佛教所讲的世间有三种:
(一)器世间;(二)众生世间;(三)五蕴世间。
佛教重点是分析最后一种,即“五蕴世间”。因为佛教认为,由于人们对五蕴世间的无知,及不正确的了解,人们就生起不正确的认识,执著五蕴是我、是我的,于是生起了贪,苦也就随之而生起。
例如:中译《杂阿含1307经·赤马天子经》说到五蕴就是世间。
佛陀说:“我今但以一寻之身,说於世界、世界集、世界灭、世界灭道迹。赤马天子,何等为世间?谓五受阴。何等为五?色受阴、受受阴、想受阴、行受阴、识受阴,是名世间。”(注1)
从这一段经文中可以看出佛教分析的是五蕴世间,而不是器世间。所以“出世”是指出离五蕴的烦恼世间。
那么,什么是五蕴呢?《佛光佛学大词典》说:五蕴,梵语pañca-skandha,巴利语pañca khandhā。又作五阴、五众、五聚。“蕴”是积聚、类别之意,即类聚一切有为法之五种类别。简述如下:
1、色蕴(梵rūpa -skandha ),即一切色法之类聚。(注2)
2、受蕴(梵vedanā -skandha ),苦、乐、舍、眼触等所生之诸受。
3、想蕴(梵saṃjñā -skandha ),眼触等所生之诸想。
4、行蕴(梵saṃskāra -skandha ),除色、受、想、识外之一切有为法,亦即意志与心之作用。
5、识蕴(梵vijñāna -skandha),即眼识等诸识之各类聚。
又《三藏法数》解释五蕴如下:
1、色蕴: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诸根和合积聚,故名色蕴。
2、受蕴::即领纳之义。谓六识与六尘相应,而有六受,和合积聚,故名受蕴。而六识、六尘、六受者,即眼识受色尘、耳识受声尘、鼻识受香尘、舌识受味尘、身识受触尘、意识受法尘也。
3、想蕴: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故名想蕴。所谓六想者,谓意识著色想色、著声想声、著香想香、著味想味、著触想触、著法想法。
4、行蕴:行即迁流造作之义。谓因意识思想诸尘,造作善恶诸行,和合积聚,故名行蕴。
5、识蕴:识即了别之义。谓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种之识,於诸尘境上,照了分别,和合积聚,故名识蕴。
从上述五蕴的含义中就可以清楚的了知,五蕴与我们身心的关系。
二、执著五蕴之苦
佛教对五蕴的详细分析其目的就是为了消灭苦。佛教认为众生之所以痛苦是因为对五蕴——色、受、想、行、识的执著。
例如:南传《相应部·转法轮经》、《中部·谛分别经》和南传《律藏·大品》都说到:
“比丘啊!此是第一苦圣谛: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与不喜欢的(人或物)相聚是苦,与喜欢的(人或物)相离是苦,所求不得是苦。总之,对五蕴的执著就是苦。”(注3)
佛教作为一个宗教的最终目的是要为众生解脱一切的苦痛,所以早期佛教经典中多处记载佛陀所宣讲的教法都只有“苦和苦灭”。如南传《相应部·阿耨罗度经》第3册第119页、《中部·阿梨咤经》第2册第140页中佛陀说:
“阿耨羅度,无论过去还是現在,我只宣讲苦和苦灭。”(注4)
三、灭苦之法——正见
由于众生对生命的无知,对五蘊世间生起不正确的认识于见解,,认为五蘊是我、是我的、是我所,因此心中生起执着,贪欲由此而产生。佛教称这种错误的认识和见解为“我见”。所以,五蘊是“我见”生起的客观对象。因此,佛教认为,苦产生的根源是无明,也就是对五蘊沒有正确的了解。由于思想观念的偏差而导致见解错误,所以佛陀说,要树立“正见”——正确的人生观。
在《相应部·迦旃延经》第2册第17页中,佛陀的弟子迦旃延来问佛陀,
“什么是正见?”
佛陀回答道:
“对所生者只是苦生,所灭者亦只是苦灭,无有惑疑,此智不由缘他而生。迦旃延,这就是正见。”(注5)
有了正见,就要如实的观察五蕴,如《杂阿含36经》说:
“若善男子知色是无常、苦、变易,离欲、灭、寂静、没,从本以来,一切色无常、苦、变易法知已,若色因缘生忧悲恼苦断,彼断已无所著,不着故安隐乐住,安隐乐住已,名为涅槃;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上述经文就是佛陀教导弟子们观察五蕴是无常,无常就是苦。如果能够观察到五蕴是无常、是苦,那就能灭苦,趋向解脫,证得涅槃道果。
注释:
(1)CBETA,T02, no. 99, p. 359, a10-b21.《别译杂阿含306经》的《赤马天子经》(CBETA, T02, no. 100, p. 477, b24-c23),《增壹阿含经》的《马血天子》(CBETA, T02, no. 125, p.756, a6-c15),南传《相应部》(第1册第60页)的《赤马天子经》和南传《增支部》(第2册第55-8页)的两部《赤马天子经》。
(2)《佛光佛学大词典》電子版。
(3)南传《相应部》第5册第421页,南传《中部》第3册第250页,与南传《律藏·大品》第1册第10-12页。
(4)南传《相应部·阿耨罗度经》第3册第119页、《中部·阿梨咤经》第2册第140页说:有一位比丘名为阿梨咤,错误地认为:“我知世尊如是说法,行欲者无障碍。”当佛陀知到后批评他,并说:“比丘们,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所讲授的只是苦和苦灭。”
(5)《相应部·迦旃延经》第2冊第17页。
————————————————
版权所有,请尊重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未经作者同意,不得更改,违者必究!
相关其它阅读:
【山门常衍,勿忘世上苦人多】——纪念一代高僧妙湛老和尚圆寂二十二周年
【护教】失实失范失德的清华大学蒋劲松副教授,何时停止煽动佛门内斗?
【评论】遗骸崇拜伪舍利借佛敛财,辱佛欺祖诓众生依法严惩——关于“真容寺梦老舍利的声明”解读
【评论荟萃】花儿正在绽放,谁来为她站岗?——幼儿园虐童案的启示
重磅 | 《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护教】请宝鸡市统战部、民宗局慎重对待“第三届佛教义学研讨会”函
【护教】请宝鸡市统战部、民宗局慎重对待“第三届佛教义学研讨会”函
学诚会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新时代中国佛教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佛学论文:
【问佛访道】人類於感官現量和意現量是怎樣來認知世界的,其認知的心路過程如何?(一)
【问佛访道】人类于现量和意现量是怎样来认知世界,其认知的心路过程如何?(二)
【问佛访道】人类于现量和意现量是怎样来认知世界,其认知的心路过程如何?(三)
佛菩萨诞
忆佛念佛:
佛经导读:
【佛经导读】——《地藏经》的宗旨
【佛经导读】-《地藏经》缘起与概说
【佛经导读】八支圣道导向苦止息,三转四谛证无上菩提——《转法轮经》导读
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 —《慈经Mettà Suttaṃ》导读
东方医王大愿妙难量,护佑众生消灾降吉祥——《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导读
信愿行具足往生弥陀净土,花开见佛菩萨众倒驾慈航——《阿弥陀经》导读
【佛经导读】不无空非说缘起,照天耀地菩提心——《金刚经》导读之一
【佛经导读】正直捨方便,但说无上道—《法华u经·方便品》导读之二
【佛经导读】化盲从信仰为智慧,从烦恼苦痛中解脱—《卡拉玛经》导读
吉祥人生,安祥生命——《吉祥经》导读
【修慈】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慈经》讲座之三慈的功德利益
【吉祥人生,安祥生命】系列讲座之—恭诵《吉祥经Maṅgala Suttaṃ》
云水随笔:
【随笔】莫道出家容易得,皆因累世种菩提——给禅修道友的一封信
【佛在人间】释尊说法和佛经结集处——王舍城(Rāja-gha)
杂文荟萃:
行愿法师: 建寺安僧风范千古,不舍众生乘愿再来——悼念常应法师
佛教历史:
【佛史】部派佛教之南传上座部纲要书《清净道论》——《印度佛教史》课程十
【佛史】部派佛教与南传佛教传承及大乘佛教萌芽——《印度佛教史》课程九
【佛史】佛教在印度的发展,佛经结集与僧团分化——《印度佛教史》课程八
【读史】悟了什么?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印度佛教史》课程六
【读史】人间佛教导师佛陀生日是初八还是十五?——《印度佛教史》课程五
【读史】古印度本土民族、文化、信仰、修行与佛教——《印度佛教史》课程三
【读史】雅利安文明与印度佛教产生的背景——《印度佛教史》课程二
清净声呗:
【禅韵】Island of the Self心中岛屿——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异洲不异依
【问佛访道】赞佛功德殊胜行,自利利他皆吉祥—称赞佛陀十大名号
护教护法:
辱僧鞭尸谁之过?——由“万贤法师在闽南o佛学院校友群骂人”引发的思考
是欺师灭祖还是佛门阿Q? ——读净旻法师《评议印顺法师‘大乘非佛说’》
佛印:学习能忍法师“‘印老大乘发展论’论理中的十点思考”感悟
【护教】向钱看何惧千夫指,昧良心顽抗反投诉——宝应县佛协强拆静修6庵、害死大士庵尼师与宁国寺僧人实名举报信
台湾《弘誓》145期专辑: 內斗內行,外斗外行的「批印」风潮
法华义辩:
【评论荟萃】宁可千年不开悟,不可一日被人误一一评索达吉堪布讲《六祖坛经释》误人误己误祖师
佛门 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