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声音: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性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 | 来点评

医脉通 医脉通精神科 2019-06-30


医脉通导读


《来点评》栏目立足于领域前沿研究,并邀知名专家/一线临床医生分享精彩见解,旨在为国内精神科同仁搭建桥梁,实现研究成果向临床实践的转化。


本期《来点评》,我们邀请到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安翠霞主任医师以及包头市精神卫生中心 董智恒主任医师,针对一项评估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国内焦虑性抑郁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研究进行点评。


抑郁症患者常合并焦虑:据估计,国内有68.9%的抑郁症患者合并焦虑障碍。共病焦虑不仅降低抗抑郁治疗反应,推迟治愈,降低临床治愈率,还可升高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此外,共病焦虑症状还常常导致抑郁症患者总体功能的进一步受损。


事实上,抑郁症自身与功能受损的相关性已得到了众多研究的探讨。例如,抑郁症患者的社会致残(social disability)风险为一般人群的23倍,而功能受损反过来也可加重抑郁的严重程度,甚至对于已获临床治愈的患者也是如此。


在这一背景下,2018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王刚教授等发表了一项研究,旨在针对合并显著焦虑症状及功能损害的国内抑郁症患者,评估常用SSRI类抗抑郁药艾司西酞普兰的疗效及安全性,尤其关注了治疗对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这是一项开放标签的多中心、单臂、前瞻性研究。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期间,研究者于国内10个研究中心纳入合并功能受损(Sheehan残疾量表[SDS]评分≥9分)及焦虑症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4分)的成年抑郁症患者261名,接受艾司西酞普兰10-20mg/天,治疗8周。采用SDS、简明幸福与生活质量满意度问卷、蒙哥马利-艾森贝格抑郁量表(MADRS)、HAM-A及抑郁症状学快速问卷-自我报告量表(QIDS-SR)对患者进行多维度评估,并关注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s)。


研究中,功能治愈定义为SDS总分≤6分,抑郁治疗有效定义为MADRS总分较基线下降≥50%,抑郁症状学治愈定义为MADRS总分≤10分,焦虑症状学治愈定义为HAM-A总分≤7分。共208名(79.7%)患者完成了8周的治疗。


症状改善


治疗8周后,全分析集(FAS)患者的平均(SD)MADRS总分自基线时的29.1(6.64)下降至10.0(8.43)。


如图1,基于MADRS的抑郁有效率及症状学治愈率随时间的推移而稳步升高,第8周时分别为74.2%和61.7%。

 

图1 基于MADRS的有效率及临床治愈率


治疗8周后,全分析集患者的平均HAM-A总分由基线时的25.6(7.01)下降至8.0(7.42)。61.3%的患者实现了焦虑症状学治愈。


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


相比于基线,患者的平均(SD)SDS、简明幸福与生活质量满意度问卷总分均显著改善,分别自基线时的17.4分(5.87)和39.3分(14.43)改善至第8周时的7.6分(6.71)和61.6分(15.80)。各随访时间点与基线相比的P值均<0.0001。

 

表1 基线及各随访时间点各测量指标平均分(SD)


第8周时,59.2%的患者实现功能治愈,48.1%的患者同时实现功能及抑郁症状学治愈。


功能与症状改善的相关性


基线SDS评分与抑郁评分(QIDS-SR)显著相关(回归系数=0.40582,P=0.0005):基线QIDS-SR总分每增加1分,SDS增加0.4分。

 

表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基线SDS总分与其他基线症状评分的相关性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研究结束时,功能治愈与第2周及第6周的HAM-A评分的降低(OR=0.984,P=0.0446;OR=0.967,P=0.0001)及第8周的MADRS评分的降低(OR=0.951,P<0.001)显著相关。


安全性及耐受性


25.7%患者报告了≥1次TEAEs。最为常见的TEAEs包括恶心(5.8%)、腹泻(2.3%)及头晕(2.7%)。大多数TEAEs为轻到中度。4例患者报告了严重TEAEs,其中2例自杀未遂,1例自杀死亡。


由此可见,在合并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中,艾司西酞普兰(10-20mg/d)在减少抑郁症状、改善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且未报告新的安全性问题。


文献索引:Wang G, You X, Wang X, et al.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escitalopram in an 8-week open study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J]. Neuropsychiatr Dis Treat. 2018 Aug 14;14:2087-2097.


(专家按姓氏笔画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该研究选择的患者人群为焦虑性抑郁患者,这部分人群在临床上有一定代表性,并且由于焦虑症状的存在,往往影响患者抑郁的恢复。该研究在评价指标上不仅有症状的评估,还有功能的评估,其结果表明,第二周HAM-A的改善与最终SDS的改善相关,表明早期焦虑症状的缓解会改善患者的功能结局,提示我们在治疗早期应当关注焦虑症状的变化。


另外,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应答率以及治愈率也呈现升高趋势,表明了长期治疗的重要性。在治疗初期,医患之间需要建立很好的治疗联盟,增加治疗依从性。综上,该研究对于临床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临床上经常遇到焦虑性抑郁患者,其治疗的难点在于早期对治疗的过度担心,一是害怕药物副作用,二是对自己疾病诊断以及预后的担忧。这部分患者对于药物副反应尤其敏感,所以治疗伊始,要对其进行充分告知,包括可能存在的副反应以及出现后的处理方法、副反应持续的时间、药效出现的大概时间等。可以通过短期合并应用苯二氮䓬类药物,在抗抑郁药物起效之前迅速缓解患者的焦虑,从而使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药物选择上,应考虑使用具有抗焦虑作用的抗抑郁药物。


功能恢复对于抑郁症患者,尤其是焦虑抑郁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功能恢复包括自我料理、角色功能、消遣娱乐等功能的恢复,如果功能受损,即使在缓解期,也会导致压力源以及加重抑郁症状,造成疾病复发。抑郁症患者只有功能康复,彻底缓解,才能获得更好的预后、改善生活质量(QoL)和减少医疗费用。而焦虑症状的存在,不仅增加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同时造成治疗疗程的延长、较低的缓解率、更高的自杀率以及更明显的功能损害。


对于功能受损的患者,在制定治疗策略时需要首先制定治疗目标,那就是消除症状,恢复功能。根据治疗目标制定治疗策略时,需要考虑患者的个体特点,包括躯体因素、家族因素、既往治疗史、经济因素、心理需求、需要解决的社会心理因素等等。在药物的选择上,优先考虑疗效好、具有抗焦虑作用的抗抑郁药,一举两得;其次要考虑药物对功能的影响最小化,尽量少的影响患者各个功能的康复。最近的meta分析显示,对于伴有明显焦虑的抑郁症患者,艾司西酞普兰疗效以及耐受性都比较好,并且改善患者的功能,可以考虑优先选择。



抑郁症具有高发生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常伴有社会功能的损害。约有50%的抑郁患者伴有焦虑或共病焦虑。伴有焦虑的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增高,对治疗的应答延迟,达到临床治愈的时间更长,更易出现残留症状及功能恢复受损。因此,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在临床中更应引起医师的重视。


目前,大量的临床证据证明,SSRI、SNRI类药物对伴有焦虑的抑郁症患者疗效较好,被推荐为一线用药。而SSRI中又首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但是同时评价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疗效及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的研究较少。


本研究采用开放、多中心、单臂的研究方法,对261例合并功能受损的焦虑性抑郁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发现艾司西酞普兰在减少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改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功能的恢复与抑郁焦虑症状的缓解呈正相关,与治疗的时间呈正相关。这与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一致的。多数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在第3-4周显著起效,6-8周达到症状消除,社会功能随症状的缓解逐渐恢复,且随着治疗的持续,社会功能愈来愈好。


在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伴有焦虑的抑郁症患者时,我的体会是:


① 从小剂量逐渐缓慢加量,可减少用药初期的药源性焦虑、激越的发生,同时合并小剂量的苯二氮䓬类药物快速控制焦虑症状,但一般不超过4周。


② 艾司西酞普兰的最佳治疗剂量为15-20mg/日,应在第2周末或者第3周达到最佳剂量,同时合并小剂量的舒必利消除消化道不适引起的焦虑,增加依从性。


③ 治疗期间要定期监测QTc间期,肝功、肾功等。


④ 治疗应严格遵循指南中的全病程治疗,巩固期至少6个月,维持期至少2年,进一步消除残留症状,促进功能恢复,防止复发。因为残留症状和功能受损是抑郁症复发的高危因素,尤其是残留焦虑和躯体症状时,影响社会功能恢复。同时功能受损又会加重焦虑,二者相互作用,更易使抑郁症复发。所以功能恢复对于焦虑抑郁患者至关重要。


因此,对于合并功能受损的焦虑、抑郁患者,在制定临床治疗策略时考虑:①在控制抑郁症状的同时,要兼顾焦虑症状,同时关注对社会功能的影响。②严格的全病程治疗,选药时应尽可能要求起效要快,对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均有肯定疗效且副反应尽可能少的药。综上所述,优先推荐艾司西酞普兰和文拉法辛。


  往期回顾  

共病惊恐障碍可增加抗抑郁治疗的不良反应

产前暴露于抗抑郁药与儿童行为问题的风险

二胎时代,子女数量对父母抑郁风险的影响

美国现役军人的抗抑郁药治疗依从性

哪些残留症状与抑郁症复燃关系密切?

抑郁症残留症状的预测因素

抑郁急性期治疗:艾司西酞普兰 vs. 度洛西汀

领导的态度影响抑郁员工的出勤情况

C反应蛋白新应用:预测抑郁症状严重程度

SSRIs是否升高白内障患病风险?

更换抗抑郁药:哪类药物最受欢迎?

重视躯体症状,降低抑郁焦虑障碍的复发风险

关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

抑郁发作的前驱症状知多少

Meta分析:SSRI是否影响女性骨密度?

抗抑郁疗效不佳?养只宠物吧!

抗抑郁药治疗或可缩短癌症患者住院时间

抗抑郁药是否升高女性乳腺癌风险?

躯体症状突出?务必警惕抑郁症可能

艾司西酞普兰对血压心率的影响

中国循证: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共病焦虑

良好的基层医疗体验:开启抗抑郁治疗的钥匙

纠正自我参照加工:抗抑郁药起效机制之一?

冠脉搭桥术后患者使用SSRIs的出血风险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国内抑郁症患者:汇总分析

抗抑郁药早期无效:是否值得继续等待?

SSRIs是否降低老年女性的骨密度?

抑郁症患者自行停药的常见原因及高危因素

基于人格特质,预测抗抑郁药治疗效果?

及早关注高危因素,预防老年抑郁及睡眠问题

5-HT转运体结构与SSRI的作用机制

体育锻炼助力抑郁治愈:当下开始为时未晚

Cochrane系统评价:抗抑郁药治疗惊恐障碍

基于DNA甲基化状态预测艾司西酞普兰疗效

重视抗抑郁药的情感及行为副作用

吸烟与抑郁:一项全球性研究的启示

中国研究:抑郁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SSRIs助力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

抗抑郁药起始治疗不依从,得不偿失

氯吡格雷联用SSRIs:合理选药,规避风险

柳叶刀抗抑郁药荟萃分析:国内专家观点

心血管病伴抑郁:规律服用抗抑郁药的重要性

打消疑虑:老年人使用抗抑郁药不升高血糖

基因携手临床指标,预测抗抑郁药疗效

妊娠期抗抑郁治疗与后代孤独症风险

聊聊抗抑郁药那些「不可描述」的事儿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国内卒中后抑郁患者

多汗:抗抑郁药容易忽视的副作用

「夜猫子」注意:熬夜或损害SSRIs疗效

刻不容缓!关注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

针灸治疗抑郁:传统医学遇到新挑战

失眠:惊恐障碍的高危因素

抗抑郁药禁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

抑郁症、抗抑郁药与体重增加

深部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的全球性研究

孕期服用抗抑郁药,会影响母亲哺乳吗?

抗抑郁药的肝脏安全性:一项回顾性研究

长期使用SSRIs是否升高青光眼风险?

Meta分析:抗抑郁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长期SSRIs治疗可延缓MCI进展为AD

抑郁症疼痛症状:双通道药物疗效一定更好?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哮喘共病抑郁症」的启示

火眼金睛:识别急诊中的惊恐发作患者

当抑郁患者存在精神病性症状

惊恐障碍:SSRIs与苯二氮䓬孰优孰劣?

全球焦虑障碍治疗现状及启示

预防抑郁症复发:哪些抗抑郁药表现更好?

产后抑郁对产妇及后代的深远影响

艾氯胺酮:难治性抑郁患者的新希望?

治疗急性抑郁:SSRIs和TCAs哪家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