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何雨×罗晓翔×任克强:南京城市现代化的路径

唐莉维、葛丁超 群学书院 2024-01-29

背景图来源:微博 @ YouKnowCYC



2023年35日下午,群学书院联袂梅园经典共读小组将举办读书沙龙,围绕《城市现代化路径研究:以南京为例》一书,邀请本书作者、江苏省社科院的何雨老师和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的罗晓翔老师、南京市社科院的任克强老师,在万象书坊以线下对谈的形式,探究现代化的理论脉络和南京的发展现状
本文为沙龙发言纪要,由梅园经典共读小组志愿者唐莉维、葛丁超整理。


活动现场



读书沙龙纪要

南京城市现代化的路径

文 | 唐莉维、葛丁超



沙龙对谈环节


许金晶:

党的二十大之后,如何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特点成为关键议题,梅园经典共读小组也希望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成果以较为通俗的方式介绍给广大书友。理解“现代化”概念的缘起和现代化的理论谱系有助于我们进入此次沙龙的核心主题。可否请老师们从各自的研究方向分别对中西不同语境下的现代化理论谱系,以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一个介绍?


雨:

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我们对现代化问题的探究与重视度不断增加,事实上,实现现代化也是建国后不断推进的发展目标。就现代化概念流变及相关理论发展而言,我们首先要区分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的理论。


现代化理论是一个相对狭义的范畴,主要指20世纪50年代以来,也就是二战以后以欧美学界为主要研究阵营形成的现代化研究成果。该阵营代表学者有美国当代著名国际政治理论家塞缪尔·亨廷顿、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英国学者刘易斯、还有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教授阿历克斯·英格尔斯等人。相关学者的关注点集中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和变化机理问题。基于这一欧美视角,相关经验理论中形成了诸多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在帕森斯看来,可以通过五个行为模式变量来考虑现代化问题,贝克用“民族国家”概念来界定现代化的发生场域,美国经济学学者刘易斯着重从经济变化的角度理解现代化,罗斯托则是从经济成长阶段理解现代化,亨廷顿强调现代化的政治因素,英格尔斯则是强调市场行为。不同思想家的现代化理论有不同的侧重点、差异和变化。早期的现代化理论主要通过归纳法来总结先发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自的关注侧重点,比如理性精神、官僚体系、科学技术、现代经济体系等要素。现代化的理论则是一个广义的范围,马克思、韦伯、涂尔干等经典理论家的理论都可以纳入这一谱系,这一理论关切的是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乡村到城市的结构性变革和社会转型问题。


亨廷顿


我国现代化发展也经历了一波三折的过程。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受朝鲜战争刺激,国防现代化是最先提出的现代化目标。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在内的“四个现代化”的最初形态;三大改造完成后,外部威胁有所缓解,于是,“四个现代化”提法变成了“三个现代化”,即,工业、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现代化。新的提法删掉了“国防现代化”和“交通运输现代化”,增加了“科学文化现代化”。六十年代初,外部环境再度恶化,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性再度彰显,于是“三个现代化”再次变为“四个现代化”。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提议,在196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周恩来总理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版本的“四个现代化”中,“科学文化现代化”的提法,转变为“科学技术现代化”,并一直延续到今天。除了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构想,建国后到改开前,关于现代化的推进战略,主要表现为“两步走”。跟“四个现代化”的不断调整、完善一样,这一期间形成的“两步走”的现代化推进战略,也是不断调整、完善的。最早的“两步走”战略,形成于1956年8月,主席认为,先“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实现初步工业化”、“再用几十年的时间,接近或赶上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国家”。1957年,在目标不变的情况下,两个阶段的实现时间明确为“10-15年”和“40-50年”。1975年1月,周恩来在四届人大会议上重申“两步走”战略,并再次明确时间,即,第一步15年;第二步“本世纪内”。虽然这一“两步走”战略并未实现,但却成为改开后“三步走”战略的源头。经过小平同志之手,通过对“两步走”战略内涵的改造,使之成为“三步走”的前两步,其时间边界依然是以2000年为分水岭。


80年代宣传画


进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五个方面的鲜明特征,即,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五大特征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基调,即具有人类文明新形态价值的后发追赶型现代化。“追赶”是中国式现代化在道路探索上的限制性前提条件,而“后发”则限定了我们现代化的历史情境。


何雨


任克强:

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我想从三个方面来展开。


第一是介绍一些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问题的代表人物。在经济方面,《中国式现代化论纲》作为洪银兴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我推荐大家关注和阅读。中国科学院的学者何传启从中国现代化的总体层面着手,定期发布《中国现代化报告》,值得大家关注。还有从中国社会的转型角度来看待现代化的过程,比如从乡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从封闭到开放,为此,李培林等学者提出了“转型社会”概念,还有北京大学的罗荣渠教授从历史学的角度对世界各国现代化不同进程展开研究,产出了较为出色的成果。


第二是从政策层面简要介绍。当前我们主要结合“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来推进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共同富裕的实现也同现代化的目标联系在一起。就江苏而言,当前江苏省委对于江苏省的现代化指标设置较为关注,打造了六个试点地区,比如江北新区、江宁区、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市、江阴市和溧阳市。此外,江苏也在积极就中国式现代化在江苏实践的南京样本来总结实践经验,比如南京江北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推进的自由贸易实验,还有无锡的江阴这一百强县的发展经验和溧阳的生态文明建设案例等。


第三个是关注西方的现代化理论。我是学社会学的,社会学理论对于现代化发展谱系的梳理是从孔德开始,比如滕尼斯从社区到社会、涂尔干所提的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等,还包括经典三大家韦伯、涂尔干和马克思的理论。我们可以参考相关教材了解理论谱系,如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杨善华的《西方社会学理论》等。而对帕森斯理论的批判则构成了后现代理论对现代化理论的批判,其中包括福柯、布迪厄、哈贝马斯等人的理论。


任克强(右)


罗晓翔:

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说,讨论中国式现代化,可能会更多关注中国社会的自身传统与历史转型问题。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核心命题,中外学者也进行过长期讨论。代表性的观点之一,是日本学者最先提出的唐宋变革说,认为这是中国“近世”的起点。但按照这一逻辑,唐宋以后的中国社会就陷入了停滞状态,中国最终未能完成近代转型。另一种观点是视明清为一转型期,尤其强调16世纪以后的社会变迁。在国内有“资本主义萌芽”讨论,在欧美学界体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前近代”概念的普遍运用与研究范式转变。除此之外,当然还有大家更为熟悉的一种历史解读,即将鸦片战争视为中国传统与近代的分水岭。可以说,我们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总体认识,离不开对社会转型、近代化等问题的持续思考。


但当我们讨论中国问题的时候,是否真能在比较视野和本土经验之间找到平衡点,这又是另外一个难题。不难看出,无论是唐宋变革说,还是资本主义萌芽说、前近代化说,仍是以西方历史经验作为一种普适的参照系,来反观并评价中国历史的变与不变、发展与停滞、先进与落后。美国学者柯文之所以倡导“中国中心观”,就是为了改变这种“欧洲中心主义”的研究范式。我想“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术讨论,也是要我们在理解中国历史变迁的基础上,对中国经验进行一种理论总结。既要有比较视野,也要认识到非西方发展模式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同时,在一个更长的历史维度上,理解中国式近代化的必然性。当然,这对学者而言是有极大挑战的。


罗晓翔


许金晶:

何老师和罗老师老师从社会学和历史学的角度上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成果,共同之处在于两位老师著作的特点都着重展开对南京现代化进程的分析。现在让我们的视角聚焦到南京这个城市上,三位老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研究讨论一下南京自身的特质,及其对南京历史发展的影响。


罗晓翔:

我的书《陪京首善:晚明南京的城市社会与都市性研究》中想要表达的观点,确实来自我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标题中使用“首善”一词,既指明代南京的陪都身份,也想暗示一个“中国式理想城市”的模型。从比较视角来看,很多学者认为中国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的。因为在西方历史上,城市必须是自由、自治的,是建立在商业基础上,自下而上发展出来的。相比之下,中国城市多为行政中心,是自上而下设计出来的。中国城市没有自治权、没有市民共同体,因此不具备城市性。但这显然是西方视角下的解释。中国人如何理解城乡区别与城市性呢?中国人心目中的理想城市是什么样的呢?这些问题大家似乎都不大关注。这就是《陪京首善》这本书的基本问题。


明代的南京先为国都,后为陪都,是一个高级别的行政中心,也是典型的自上而下设计出来的城市。但这恰恰成为了城市发展的优势与动力。在高标准的城市建设下,南京在城市治理、基础建设方面明显优于低行政层级的中心城市。


城市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和消费需求。单凭土著人口的自然繁衍,城市规模的扩张会极其缓慢。但由于明初南京“徙实京师”政策,城市人口迅速扩张,这些移民也很快完成了城市化的转型,成为土著。加之南京又有大批精英阶层、官僚、文人和士大夫,所以它能够成为全国范围内的大都会。总之,明代南京的城市发展是得益于其政治地位的。这个自上而下设计出来的行政型城市并不是一个死气沉沉、毫无活力的城市。相反,对于时人而言,这样的城市正符合他们对理想城市的想象。这是中国式的城市观,也是中国式的城市化。《陪京首善》一书就是试图阐释这一点。



《陪京首善》书影


何雨老师书中谈到政策问题,也与我书中的内容有相似之处。我们都在思考“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关系。我认为,无论在过去还是当下,中国城市发展的理路与西方社会都是存在差异的。仅仅认识到差异还不够,重要的是对差异产生的原因极其影响进行更为合理的阐释。


任克强:

就南京的介绍来说,叶兆言的《南京传》也是很有代表性的著作。在我们国家,顶层设计的作用是较为突出的,在顶层设计上也积累了诸多经验。南京也是一个行政力很强的城市,就何老师提到的城市首位度而言,我认为它代表了行政资源的划分问题。


《南京传》书影


接下来我主要从三个层面来谈一谈:


首先,我们可以从深化改革的层面来看,南京现在每年进行“一区一特色”建设,每个区要选择一个改革项目来重点落实,比如建邺区要建设的是重要金融中心核心集聚区,鼓楼区是将物业与养老相结合,推进养老服务创新,玄武区的特色是多层次科创平台建设。还有“一部门一课题”,南京有几十个委办局,每个部门都要结合部门特点来进行一项改革推动,包括审批服务、营商环境,以及外来人口管理服务、物业服务,等等。还有“一社区一案例”,比如我们单位挂钩联系的社区就探索以专业志愿者来引领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第二个是城市首位度的问题。南京建设成为首位度高的省会城市,以争取更多资源的集聚,在这方面南京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最后是高质量发展。现在各级政府从省到市到区,最关注的就是高质量综合考核。高质量发展涉及到方方面面,由组织部牵头,机关工委考核作风问题,目前已经形成一套指标体系,具体划分为不同层次。在这个过程中,南京的行政管理和服务能力在不断提升。


就城市形象和体验来说,南京这一城市的包容度较强,对比南京和苏州,明显能感受到两地的不同城市气质。比如姑苏区是老城区,是苏州市委、市政府的所在地,类似于南京的玄武区。就苏州来说,其城市更新、人才驿站的设置都强调和市民生活的融合度。南京的行政指导和规划感则更强。回到何老师的书里,我觉得南京在“住有所居”这方面也比较友好。房价和城市规模都适中,整体上给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比较强。南京的很多政策总是给人以稳重的感觉,这也许也是一种行政力比较强的城市的特点之一。


活动现场


许金晶:

下面我们请何雨老师来为这一环节进行总结发言,也是谈谈南京在历史沿革、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等方面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是如何影响南京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布局。


何雨:

说到南京的优势禀赋,我认为南京是一个被低估的城市,主要有几个层面的表现:


首先,南京的历史价值、历史贡献是被低估的。一提到南京,首先涌现出来的更多的似乎都是负面评价,比如形成了所谓的“短命王朝”。但当我们仔细品味这一评价的另一面时会有新的发现,即南京为走投无路的中原文化或叫做正统文明提供了庇护,使得华夏文明得以延续。在这个衣冠南渡的过程中,南京不仅涵化、保存和包容了北方中原文化的正统文明,同时也在与地方文明的融合中形成了新的江南文明。之所以将之定位为东南虎踞,这大概是由于南京的首要功能不是经济功能,而是军事政治功能。对于历史上的王朝来说,国家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割据分裂,而经济实力强就容易产生地方势力割据,可见划分地理行政区某种程度上是为了起到“制衡”作用,通俗说来就是“掺沙子”的作用。今天在看江苏省的地图时,我们会发现省会南京并不在江苏的地理中心,之所以这样,就是为了制衡过于强大的江南地区的经济。在此背景下,南京要建设中心城市、提高首位度,它的发展战略肯定跟杭州、武汉、郑州不一样。这两年江苏省支持南京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南京都市圈,我觉得这是它发展的正确方向。如果按照一般意义上的杭州模式去提升中心首位度,南京是无法达到这个位置,也很难改变这种格局。南京的发展需要考虑城市能级和城市首位度,但是它终究不会简单参照其他城市而走行政区扩张式的发展道路。近两年来,南京的发展格局也逐渐打开,发展雄心得以调动,总体发展势头保持在适中水平。这也跟南京看似“保守”的特点有关,虽然这一界定的潜台词是南京的制度创新力不足,但反过来看,也可视为优点。创新意味着风险,制度创新面临的是政治风险。虽然江苏的创新力有所不足,但江苏的学习和模仿能力较强。我们规避了制度创新可能产生的风险,直接继承了已有的创新发展方式。我们不能期望南京的发展速度跃升至全国第一、第二,这是违反南京城市性格的。南京更像一个马拉松选手,它不能成为短跑选手。


其次,南京的城市性格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从总体来看,历史上的中国在经济政策上表现为重农抑商,但凡事总有例外,江苏就是一个“重农不抑商”,甚至“重农重商”的区域。这是因为江南地区是政权粮食安全、政府税赋的重大来源地,必须要“重商”。当然,江苏的商业精神有自己的特点,即更加注重诚信、更加注重实体、更加注重可持续。人们常说“无奸不成商”,但“商”分为两块,一个叫“行商”,另一个叫“坐商”。“行商”是流动的贸易,注重的是商品的流通性,往往无法保障商品的质量;“坐商”不然,这是一种经营场所固定化的经商方式。江苏的商业性格更多的是受到“坐商”传统影响,讲究诚信。只有保障品质,生意才能长久兴旺。总体来看,商业少了投机取巧,便多了脚踏实地,一点点地往前走。正是脚踏实地的经商特点使得江苏虽然在“高峰”上存在不足,但在“高原”上优势明显,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涌现出一批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这也反映在南京的城市发展上,比如尽管前几年南京发展指标的压力较大,但还是坚定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特别是缩减化工领域的体量,这使得南京的环境治理颇有成效。此外,江北新区近年来打造“基因之城”、“芯片之城”的目标也是取得了累累硕果。2022年,江宁区的财政收入达到了202.96亿元,位居第一。江北新区从2015年设立至今,在近五年间,它的GDP增量相当于再造了一个玄武区。习总书记为南京提出了“强富美高”、“两争一前列”的发展期盼,李强总理强调南京要提高首位度。如果顶层设计能够顺利落实,南京执行力强的城市特点就能够充分体现。


南京鸡鸣寺、玄武湖鸟瞰


最后我想说,罗荣渠提了一个观点,他说现代化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这句话是有情境的,特别对于我们这种国家来说,它需要主动作为,主要借助一系列的政策手段,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工具来完成。原生性现代化与后发性现代化有什么区别?像西方国家的制度文明有优势,它们强调法治,法治具有稳定性、连续性,但其局限在于缺乏灵活性与变通性。对于我们来说,现代化的建设更加注重=实践逻辑,而实践逻辑的最主要工具就是政策。我曾经说过,政策的本质就是歧视,通过歧视,引导人们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政策也是利益,有人得到,就有人失去,互为损益。政策的出台并不容易,但是我们国家作为后发国家为什么要借助于政策来促进发展?因为政策具有灵活性,响应及时,而且执行高效,具有突出的顶层设计效应。但政策在颁布以后也具有不稳定性,需要不断完善,来推进制度的现代化。


活动现场


读者问答环节


许金晶:

我们讨论现代化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于人的现代化。如马克思所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具体到南京来说,它深厚的历史文化极点、较好的科教文卫基础,甚至获得“世界文学之都”的称号。老师们认为这些方面的优势如何转化为南京市民的现代化生活资源?


雨:

南京的种种资源禀赋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市民行为及其精神面貌,它繁荣的文化给予我们更为文明的生活。南京也还有很多宝贵的资源等待我们去挖掘,比如孙海彦老师所在出版社的“南京学研究”项目为系统梳理南京城市文化的积淀提供了文献资料。


任克强:

人的现代化首先关乎人的素质的现代化。目前,南京高校毕业生选择留在南京升学或就业的比例还有待提高,我认为造成这一局限的主要原因是南京的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缺乏足量的高层次岗位,这还需要城市不断发展和成长,需要引进和培育更多的头部企业。同时,城市的软实力对于吸引人才也非常重要,南京有着“世界文学之都”“中国书店之都”等称号,城市也有着较好的包容性,但新兴的引领性的产业还有待发展。身处南京的优秀青年可以抓住时代的机遇,并通过自我的现代化来促进南京的现代化。


罗晓翔

现代化是一个和城市化密不可分的过程,但是现代化、城市化和现代性、都市性的概念是有所区别的。《陪京首善》的副标题是晚明南京的城市生活与都市性研究,“化”和“性”有何区别?我认为现代化、城市化往往伴随着诸如人口、城市数量、工业发展水平等硬性指标的衡量,似乎存在一定的发展路径,论述现代化的程度需要详实的数据支撑,现代化的发展路径更多仍然以西方经验为参照。而现代性、城市性则与个体的体验相关,不同区域的人群对于现代性的感受和阐释可能是更加多元化的,需要人们对现代人身份的自我认同,也需要人们对于城市生活规则的遵循和都市认同。所以城市化和城市性不一定同步,现代化和现代性也不一定同步。社会现代化了,人不一定马上就具有现代性。城市扩大了,人来到城市了,但他们的生活与行为方式也不一定能在短时间内都市化。


就什么是南京的城市文化来说,我也没有一个好的答案。我觉得城市文化可能代表着文明化的程度,就是人的行为的文明化和现代化。刚才许老师说的南京被称为文学之都,但我在跟别人介绍自己是南京人时,这个概念不会成为我的下意识反应,或是说这个定位没有内化到我的城市认同中。但做为南京人,我能感觉到城市环境、秩序、治安、公共设施与服务、人的素质在不断提高,这些是我对城市认同的基础。


许金晶:

我就“世界文学之都”称号进行一些补充。我认为如今天举办这一共读沙龙等阅读活动,也是南京得以成为“世界文学之都”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世界文学之都”的评奖报告中对如群学书院一般的南京数百家致力于阅读普及的读书会进行了介绍。我个人作为梅园经典共读小组的创始人或运营者,对“世界文学之都”这一称号的体悟较强。我认为周末的线上沙龙或线下沙龙都属于文学之都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读者一:

《城市现代化路径研究:以南京为例》这类专著或是蓝皮书的写作和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书在写作上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何雨

我们可以做以下区别,即学术研究、政府工作报告和研究报告这三种类型。《城市现代化路径研究:以南京为例》,主要是源于近年来承接的南京相关职能部门的委托课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书。本书的理论部分重在学术,后续的章节分析则是以研究报告性质来呈现。研究报告和学术研究成果有很大区别,学术研究成果对学理性要求较高,对案例分析有深度要求,而研究报告更注重于面上的覆盖性,是基于对当前情况的分析研判的基础来提出建议和对策。另外,政府的工作报告需要由职能部门落实和执行。


此外,我本身也是一个智库工作者,智库工作和政府工作在术语表达上有所区分,比如智库工作提的建议称为对策,政府出台文件称为政策,对策跟政策区别何在?二者都属于“策”,即解决问题的路径、手段和措施。区别在于对策仅仅意味着采取一个方法,内容较为宽泛,没有强制性的约束力。而政策的关键词是“政”,以政府的公权力为基础,依托公权力进行实施有国家的暴力机关作为后盾进行支持,具有强制性。


任克强

我主要从事内参报告和公文工作,我认为各级公文的可操作性比较高,表述风格和内容较为稳健,每一句话都富含深意。我个人认为公文的特点在于比较注重实效性和精准性,对创新性的要求稍低。


何雨:

我来进行一点补充。我们通常认为政府公文里只强调政策,研究报告或是政府工作报告脱离了学术和理论,其实不然。事实上,每一个政策背后都是多重理论关怀,是多重理论关怀的碰撞与融通。对策的提出可以基于某一种特定的理论立场,例如说基于自由派立场主张市场经济和自由竞争,基于保守派则是强调公平和对底层的保护等,这可以理解为学者们基于不同的理论关怀所提出的不同对策。但是对于政府而言,不可贸然采取单一理论关怀视角下的对策,否则政策的实施就会出现偏差。进一步说,政策在更大的程度上就是回归到我们的中庸传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中庸不是要当老好人,而是要平衡不同理论关怀背后的冲突,及其对不同关怀背后的利益进行平衡。



者二:

马克思·韦伯和马克思等都共同关注到了人在进入现代社会时面对的负面影响,比如异化、理性的铁笼等,如何理解人们在进入城市化过程中面对的负面影响?


何雨:

理论家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偏向,特别是充满情怀的理论家。当我们使用“理性的铁笼”或是“异化”等概念时,其中已包含理论立场。作为研究者,确实需要持有一定的立场。我想补充探讨的是城市性和都市性、城市化和都市化之间的区别。就城市化问题来说,我们常用的指标有户籍、常住人口城镇化等指标性描述,但这一关注点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而都市性强调了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更具有文明的意味。无论是马克思、韦伯还是涂尔干,都有诸多对于现代性的理论关怀,并且提出了世界向前发展时可能存在的阴暗前景。问题在于我们今天应该如何走出这一发展困境,比如说自由和安全之间如何达成平衡。世界上不存在尽善尽美和十全十美,任何东西都是一个尺度的问题,我们要在对问题的评估中获得平衡。平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我对平衡的长期发展态势持乐观态度。我最近一直强调文明跟文化的不同,我觉得文明是文化的公约数,文明是文化的最大公约数。文化存在多样性,但是我们要在这些文化中寻得交集,这些交集是所有文化中的精髓聚集而成,追求作为文明的真善美。当前我们对于现代化的评估尚且缺乏文明向度的关怀,我们对于现代化的理解过于工具化了,只是看到现代化的技术理性。这也回到我们提到的人的问题,人的现代化的核心是人迈向文明化,迈向文明化的背后需要权利(right)来支撑,而非权力(power),是个体得权利得到保障,而不是敌强我弱的斗争性逻辑,因此我们要推动我们的社会包括南京迈向文明化。我们要获得长期的真善美的熏陶,就要从我们个体做起,从我们小圈子做起,以自己的微薄力量来让这个社会文明起来,或者说为这个社会的文明化贡献我们的微薄力量。


读者三:

我相信在座的大部分应该都是在校学生,所以我感觉他们更在乎的是我们如何在当下的规则下或说是路径下寻求到最好的发展。


何雨:

第一是要锁定心中的目标,所谓最好的发展,实际上有不同的标准和路径,我想人应该选对自己心中认可的目标。第二是现在内卷的激烈让社会充满焦虑,但我们需要直面和排解这种负面情绪。第三个是多读书,读书一是能够拓展我们的视野,二是能够平抑我们的焦虑,三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的过程可能会遇到暂时的困难,但是长期来看,可以说不负如来不负卿。


克强:

首先就是要有目标导向,用目标激励自我。其次就是手段选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同时需要自我评估个人的兴趣和所长,分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扬长避短。其次是要致力于做一个厚道、靠谱的人。学会做个厚道、靠谱的人,让和自己相处的人感到放心开心。


晓翔:

大家都说现在的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存压力剧增,但实际上社会发展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成功的渠道已经更加多元化了。既然大家生在这个时代,就应该利用时代提供的给你们的机会。认清自己的能力,扬长避短,坚持下去,最终总会有所收获的。




《城市现代化路径研究:以南京为例》

何雨 著

南京出版社2022年11月第1版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当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任重而道远。本书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南京现代化之路的丰富实践,以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南京智慧与南京样本。





THE END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梁漱溟文化思想 |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 严晓星:漫谈金庸 |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徐新对话刘成 |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 叶檀读者见面会 |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 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 四姝昆曲雅集: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 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 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 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8) | 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 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生活的逻辑: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谢辰生口述》 | 《袍哥》《年羹尧之死》《朵云封事》|《两性》|《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东课楼经变》| 《旧影新说明孝陵》| 《光与真的旅途》| 《悲伤的力量》| 《永远无法返乡的人》《书事》 | 《情感教育》 | 《百年孤独》 | 《面具与乌托邦》 | 《传奇中的大唐》 | 《理解媒介》| 《单向度的人》| 《陪京首善》|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 《诗经》|  《霓虹灯外》 |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 《拉扯大的孩子》 | 《子夜》 |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 | 《骆驼祥子》 | 《朱雀》 | 《死水微澜》| 《通往父亲之路》 | 《南京城市史》(新版) 《被困的治理》 | 《双面人》 《大名道中》 | 《笺事:花笺信札及其他》 《九王夺嫡》 |  《乡土中国》 | 《白鹿原》| 《冯至文存》 | 《在城望乡》 | 《海阔天空》 | 《遗产的旅行》| 《城堡》 | 《被遗忘的一代:第四代导演影像录》 | 《了不起的盖茨比》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何雨×罗晓翔×任克强:南京城市现代化的路径

唐莉维、葛丁超 群学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