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进入的城堡,若即若离的卡夫卡
本文为论坛发言纪要,由吴思瑾记录整理。
难以进入的城堡
若即若离的卡夫卡
文 | 吴思瑾
主旨发言
刘健:今天很荣幸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卡夫卡与他的《城堡》。今天的我其实不是以卡夫卡研究者的身份,更多的是以卡夫卡读者的身份来做一个分析。
我的题目是《若即若离的卡夫卡:试论〈城堡〉》。我选取了三个德文版的《城堡》的封面,这三张封面都展现了一种不确定性、去中心化的感受,这也是我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因此我也把我的题目放在了右下角,变成了一个去中心化的标题。
《城堡》德语版封面与标题
关于作品,我想先引用沙龙预告中的内容,我认为非常精确,也非常有卡夫卡语言风格地,简练而直白地总结了《城堡》的内容:“《城堡》的故事梗概十分简单,一个外乡人K,意欲进入城堡,却始终不能如愿。”还有一句是评价卡夫卡“语言透彻、清晰,一个离奇的故事却在他的笔下展现出了真实性,这种矛盾造成的张力正是卡夫卡的魅力之一。”此外,我还想引用一下德国哲学家阿多诺的《卡夫卡札记》中一篇论文的内容,阿多诺是这样评价卡夫卡的:“卡夫卡如此受到欢迎,算是不愉快中的慰藉了。他的流行将他贬低为人类现状或永恒问题的问询处,熟视无睹盲目地去除了实为作品根基的丑闻。这样的情况让人反感、不敢苟同甚至不屑于参与评论。卡夫卡梦寐以求要被人们遗忘,却得到了其不幸变体,不幸地得到了相反的结局,即得到了错误的名声。而正是这一点让人们执着于解开他这个谜团。”阿多诺认为对卡夫卡的各种研究、阐释是“西西弗斯的徒劳”,他的作品有着“漩涡般的力量”。
从上述三个引文可以看出对卡夫卡的评价有几个共同点,那就是卡夫卡的作品首先是似乎难以理解的,但这并没有阻止众多的批评家进行阐释,更为难以理解的是我们甚至很难分辨出这些阐释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而阿多诺本人甚至对这些各种各样的尝试持以贬斥的态度,他认为这样的阐释几乎是对卡夫卡的侮辱。我们该如何理解像卡夫卡这样外表看似简单,而内涵又让人琢磨不透的作品?
我想从一个读者的角度,跟大家进行一个探讨。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我认为卡夫卡有三个面孔,一个是平凡的卡夫卡,这样的一个面孔是就他的生平,他活着时的作品以及他当时的影响力。第二个是难懂的卡夫卡,这个形象取决于他作品本身带给我们的真实的阅读体验。最后一个,迷人的卡夫卡则是从卡夫卡在世界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思想效应出发进行评价。
平凡的卡夫卡:盛名之下的普通人
卡夫卡一生并不长,他生于1884年,1924年就去世了。他出生于布拉格的一个中产阶级的商人家庭,还是一个犹太人。他生前主要在波西米亚王国工商保险机构驻布拉格办事处工作,做着平淡无奇的工作,过着平淡无奇的人生。我们可以把卡夫卡跟三位与他同时代的、同样是犹太裔的哲学家、理论家卢卡奇,本雅明、阿多诺进行一个对比。后三位在当时的德语世界乃至全世界中,都是众星捧月式的学术明星。对比之下,卡夫卡在世时的人生显然是平淡无奇的,和日后对他是一个伟大艺术家的评价毫不相干。同时有另一个现象,在日后的卡夫卡研究中,卡夫卡的传记,卡夫卡的书信集,卡夫卡的手稿乃至卡夫卡作品的出版史,都会成为国际卡夫卡学研究界的盛事。
我们如何理解这样一个巨大的反差?一般来说,重要作家的生平研究、书信研究,都会成为作家作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说歌德,鲁迅等等。但是卡夫卡的研究又具有比较特殊的意义,一方面他的生平是如此的平淡无奇,而另一方面他的作品又如此的诡谲,因此众多研究者便从他的生平中探寻阐释的可能。
不管是普通读者还是专业研究者,都会有意无意地从卡夫卡的生平履历中去寻找解读他作品的钥匙。那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去切入《城堡》的解读,首先要去了解卡夫卡的生平中哪些关键的元素与他的作品会息息相关。
我认为要探究他的作品与其生平的关系,需要提到三个重要的人:他的友人马克思·布罗德,他的父亲赫尔曼·卡夫卡以及他始终未真正结为夫妻的的未婚妻菲利斯。
布罗德与卡夫卡的作品能成功面世有着重要的关系。卡夫卡的遗嘱是要求他的所有的未发表的、未完成的作品都不能发表,甚至要毁掉。然而他的好友布罗德却与卡夫卡的父亲签订了一个协议,基本上把卡夫卡所有的作品都发表了,这相当于背叛了卡夫卡的遗嘱。这个背叛遗嘱的故事,也成为了米兰·昆德拉这部《被背叛的遗嘱》散文集的题目,他也把这个题目作为文学论述的一个起点。卡夫卡生前的作品都是以短篇的小说为主,而造就卡夫卡名气的长篇小说都是他去世后出版的,并且都是残章,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卡夫卡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非职业性、非名利性、私人性。
卡夫卡与他父亲的关系也是后世众多研究者非常钟爱的一个切入点。他们经常会提到这样一个故事:卡夫卡在1919年写了一封长达百页的致父亲的信,卡夫卡在其中写道:“你最近曾问我,我为什么说怕你?……你则是一个真正的卡夫卡,强壮、健康、食欲旺盛、声音洪亮、能说会道、自鸣得意、高人一等、坚韧沉着、有识人之名、相当慷慨,当然还有与这些优点相连的所有缺点与弱点,你的性情以及有时你的暴躁使你犯这些毛病。”这些都成为从父权角度解释卡夫卡作品与卡夫卡性格的例证。
更有趣的一个关系,是他与他的未婚妻菲利斯的关系。从世俗的角度来看,在卡夫卡的爱情生活中,我们可以给他打上一个“渣男”的标签。他1914年订婚,同年解除,1916年又订婚,1917年再次解除。我认为这样的一个感情纠葛同卡夫卡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是有关系的。有意思的是,在他与未婚妻的爱情关系中,其实还夹杂了重要的中国元素,更精确的说,是南京元素,同南京著名的美食家袁枚有关。
袁枚有一句诗:“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卡夫卡在1912年11月24日的日记中,同时也是致他的未婚妻菲利斯的一封信中提到了这首诗。卡夫卡为什么要提到这首诗?从我们中国读者的角度来看,这首诗我们会理解为袁枚在向我们在展示他的幸福的生活,他在夜间读书,家中有小妾对他表示关心。然而卡夫卡对这首诗的理解是不同的。他在信中是这样写的:“这位读书人想要忘却世俗的生活,他想要在夜间获得一点自自己的空间,去进行他的文学阅读和他的文学的创作。然而他的女友不让他进行这样的一个活动,剥夺了他的自由空间。”
卡夫卡多次在通信中提到了这首诗,甚至还在下面写过一个评论:“我经常想,对我来说,最好的生活方式即带着我的书写工具和台灯,住在一个大大的,被隔离的地窖的最里间……请不要不理睬我这个地窖居民!”
卡夫卡借用了袁枚的这首诗来表达他在世俗生活和艺术追求之间的纠葛和矛盾。借此推测,卡夫卡对以家庭为中心的世俗生活有一种排斥性,但同时他对世俗生活仍有向往,所以他始终处在这样一种来回的割舍之间,这也可以解释他与菲利斯多次的订婚又解除的关系。如果以卡夫卡的经历去分析卡夫卡作品中众多女性形象以及她们与主人公的爱情关系,我们会豁然发现这两者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里面的很多爱情故事,都夹杂了一些不纯的目的,或者说这些都是一种暧昧不明的爱情。
难懂的卡夫卡:剖解《城堡》
既然我们都认为《城堡》这部小说是难以理解、非常多元,甚至是过于开放的,那么我如果在这里去阐释、去论证某种观点,意义并不大。我更想跟大家一起来去探讨一下,卡夫卡的《城堡》难懂的原因何在。虽然我们无法从非常严谨的学术角度去给出《城堡》一个确定的含义,但是我们可以用文学研究的方式去剖解《城堡》难懂的原因。
《城堡》与卡夫卡的一篇短篇小说《在法的门前》非常相似,都是主人公想进而进不去,不论是去进城堡还是去进法的门。对于卡夫卡这样一个本性纠结,而且在文学创作中又充满了各种元素纠葛的作家来说,我们去看他写作的过程,可能比我们看他的写作成品还要重要。我们可以用文学研究的方式去分析这部小说的叙事结构,可能最好的一个方法就是结构主义的叙事学。这个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理论家热奈特,他提出了一个概念: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前提,就是我们认为文本是一个意义与符号的整体,而且整体的各个部分是相互关联的。由此他提出,我们如果分析一个文本意义的构建方式,需要进行两个步骤,首先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也就是按照叙事学的不同的分类、不同的范畴,对文本进行分解,然后根据主题意义或者某一个情节和内容的线索,对作品进行重构。其实用大白话讲,这就是我们在基础语文教育中经常用到的两个词: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这两个词可以看作是对结构主义叙事学的一种简化。
用这样的方式重构之后得出的,是一个三角形的一个结构,我们是否可以重构出这样一个有结构性的意义?按照刚才的方法,我们可以把《城堡》的二十章以主题的方式做一个分解和概括。在分解的过程中,我们就已经在进行一定的重构了。
通过对章节内容的概括,我们对小说的时间线有了一个更清晰的概念。
从线性叙事的角度来看,小说似乎不复杂,就是一个“K一直想进入城堡而不得”的简单的线性叙事的小说。问题是,是什么造就了我们在阅读和理解《城堡》时的困惑?原因在于,《城堡》看似是一个线性叙事小说,然而整个事件的缘起、目的以及各个元素事件之间的联系,即小说人物的动机或者说是叙事的驱动力都是否定性的、不确定的。因此整个小说事件的联系以及事件本身就变成一个否定性的、封闭的,而且是自我指涉的系统。
所谓自我指涉的系统,即如果不用人类的常识去理解这部小说,它确实是一个自洽的故事。但如果人们从已经获得的知识,与对文学作品、对社会、对世界的理解,去试图给作品归纳出一个意义时,我们就会受到这部作品对我们的否定。回归热奈特所说的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前提,即文本是一个意义与符号的整体,各个部分是有相互关联的前提,那么卡夫卡的《城堡》在此不成立。
那么,是不是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理论不足以去理解卡夫卡,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理论?
有另外一个可能性,那就是后结构主义。
在1969年的文学风格研讨会上,罗兰·巴特做了题为《文本及其意象》的演讲,提出了一个与热奈特结构主义叙事学迥然不同的文本理念。他说:“直到现在,我们还把一个文本视为带有果核的水果(比如说,一枚杏子);文本的形式是果肉,文本的内容是果核。不过,最好还是把文本看作一颗洋葱,由很多层洋葱皮构成(或者说,由很多层次和系统构成)。洋葱的身体最终并没有核心、秘密、不可削减的原则,除了包裹着它的一层层洋葱皮,便不再有别的东西。洋葱皮裹住的,正是洋葱自身表层的统一性。”按照罗兰·巴特的理解,文学作品就是一个洋葱的结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城堡》是一颗洋葱,《城堡》是不是符合洋葱的模型?
我认为是也不是。我在一开始提到的,我们可以把《城堡》理解为一种去中心化的作品,去中心化显然是符合洋葱的模型的。但《城堡》的叙事结构不仅体现了洋葱的叙事去中心化,更多的是体现了一种抗拒性和否定性的叙事方式。
如果试图去分析、去建构,以读者的角度去建构《城堡》的一个意义,我们就会遭遇一个基本的人类性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我在这里引用了高更的一幅画,想去提醒各位一个道理。在分析任何一个小说或者影视作品,常见的是它的开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交代人物背景。这样一个非常简单并且司空见惯的文学模式,在卡夫卡的《城堡》这里却遭到了否定。
我们在阅读、思考的时候,会遇到一系列常识性的理解问题。比如他是谁,他从哪里来?他为什么需要城堡?或者说他为什么非要去城堡?城堡是什么?城堡在哪里?为什么不能不去城堡吗?为什么非要去城堡?为什么他非要是土地测量员?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试图像侦探那样一次或多次地阅读作品,甚至去搜索相关的学术论文,但我们不会得到肯定的回答,我们得到的是更多的抗拒。我在这里想强调的是,我们如果带着这些问题去探索,我们得到不一定是疑惑,而是可怕的否定与抗拒。
仿佛整个作品都在告诉你,不要读。就像卡夫卡的的遗嘱一样,不要读,不要去理解。
1992年波兰拍摄动画片《弗兰兹·卡夫卡》剧照
举一个例子,在小说开头,K在旅馆受到了所谓城堡官员的质疑,城堡官员打电话去问城堡。这里有一段这样的描述:“对方的报告看来很简短,因为施瓦策气冲冲地马上就把听筒放了下来。‘我早就说过了!’他嚷道,‘根本不是什么土地测量员,而是个卑劣的、招摇撞骗的流浪汉,很可能比这更糟糕,更叫人气愤。’······这时,电话铃再次响了起来······‘那么是个误会吗?这太叫我感到难堪了。主任亲自打的电话?真奇怪。那怎么叫我对土地测量员先生解释呢?’”
一开始K的土地测量员的身份受到了否定,而随着城堡的电话,他的身份又被肯定了。这是好像是一个欲扬先抑的典型文学手段,然而之后K的身份以一种隐晦的方式再次被质疑了。
小说第二章提到巴纳巴斯带来了克拉姆的信,信中开头是这样说的:“尊敬的先生,如您所知,您已被聘用,为伯爵大人效劳。“这显然是一份聘用书。用常理去推测,如果K是以土地测量员的身份来到城堡的话,应该是有任命书的。但这个假设在小说文本中没有得到任何的支持,如果我们按照常理来看,不管是有口头的聘用邀请或者一个书面的非正式的文件,它都应该在K的身份被否定的时候就拿出来,然而小说的整个过程中都没有拿出来这样一个证明。因此主人公最基本的身份其实是受到质疑的,而且这个质疑是通过文本本身的自我否定去达成的一个否定的结构。
我们可以从叙事学的角度把这个命名为一种不可信的叙述者。《城堡》的叙述者似乎一直在说一些不负责任的话,他前面所说的好像是事实,然而后面否定的语言同样出自同个叙事者之口,对这些文本事件不停地进行或是明确或是隐晦的动摇。《城堡》就一直处在这样一种稳定与动摇交织的叙事结构之中。
再看一个例子。K初次见到他的助手,“现在,他们站在那里,向他行礼致敬。K此时回忆起自己服兵役的日子,回想起那些欢乐的日子,他不由得笑了。‘你们是谁?’他问,然后又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您的助手。’他们回答。‘他们是您的助手。’客店老板低声证实道。‘怎么?’K问,‘你们是我的老助手,是我让你们赶来的助手,是我所盼望的助手?’他们回答说是。‘那好,’K过了一会说,‘那好,你们来了。’——‘还有,’K又停了一会说,‘你们来的太晚了,你们实在太懒散。’——‘路也实在太远了。’其中一位说。‘路太远了,’K重复说,‘但我碰到了你们,见你们从城堡里来了。’——‘对。’他们说,但没做其他任何解释。‘测量器具在哪儿呢?’K问道。‘我们没有测量器具。’他们回答。‘就是我托你们带来的那些测量器具。’K说。‘我们没有测量器具。’他们重复道。‘天哪,你们真是些能干的家伙!’K说,‘你们对土地测量一点也不懂吗?’——‘不懂。’他们说。‘可是,如果你们是我的老助手,你们应该懂得啊。’K说,随后把他们推到了屋里。”
我们如果还是试图用刚才叙述学的角度,对这些文本进行归纳,还是会看到一些不停动摇的一些信息。首先这里好像是顺嘴提到了一句,K曾经是军人,似乎是一个对他的角色建构非常重要的信息,然而这个信息没有再出现,当然我们可以解释说小说是一个断章。但是我有一个推测,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好莱坞式的爆米花电影和非常规整的电影叙事,受到了通俗小说的规训,我们会认为前面出现的后面一定会用到,然而卡夫卡的作品一直不停地在告诉我们这样的想法是不一定对的。
我们可能会质疑为什么他不认识他的助手?这两个助手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推测可能助手是从城堡来的。但是我们刚才看到K的土地测量员身份是到了城堡之后才被任命的一个事实,我们不由得对助手也会有一个质疑。如果再往下推测,一个更合理的解释出现,就是K确实是像施瓦策所说,是一个卑劣的招摇撞骗的流浪汉。如果真的是这样话,那么城堡为何还要任命K,而不是驱逐他?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我们抓住一个逻辑的线索向下推,会发现线索这条线是无尽的,或者这条线会突然断裂。如果从整个文本混乱的结构中再捋出一个新的线索,结果还是如此。
总体来说,《城堡》就是由叙事结构上的相互对抗组成的。这对于读者来说不太友好,但是对于文学研究来说,它却有一个积极的影响,即所谓的合理解释与牵强附会之间的界限不再那么明晰了。你可以从《城堡》发散出多种多样的解释,每一种解释似乎都是成立的,似乎又都是毫无根基的,我们得到的结果是无意义或者是意义的杂多。
我在这里仅是展现了《城堡》的叙事结构有多样可能性的原因,那么它到底有多少种可能性?我想在座的听众都有自己独特的阅读见解,而米兰·昆德拉,他就描述了他小时候读《城堡》的一种体验,他说:“这本书后来再没有像当时那样使我兴奋,尽管它包含的广泛的知识,对于当时的我是难以理解的,我仍然感到眼花缭乱。”卡夫卡的朋友马克思·布罗德是一个犹太宗教研究者,所以他对卡夫卡作品的很多阐释都是向犹太教方向去引导的,他认为《城堡》是犹太人寻找家园的隐喻。美国学者考夫曼,他在一本存在主义的专著中写卡夫卡是存在主义的先驱。他认为卡夫卡介于尼采和存在主义各家之间,卡夫卡能够描绘出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所说的人被“抛入”世界的一种状态,萨特的无神世界以及加缪的荒谬世界。我们中国德语界的老前辈,也是著名的卡夫卡研究者和翻译家叶廷芳先生,他认为父子之间的冲突是卡夫卡作品中最占适配地位的主题。中国文学界还有一个对卡夫卡情有独钟,研究颇深,也受他影响颇深的女作家残雪,她对《城堡》的理解则是着重于城堡的意象性。她认为城堡“似乎是一种虚无,一个抽象的存在,一个幻影,谁也说不清它是什么,奇怪的是它确确实实的存在着,并且主宰着村子里的一切日常生活。在村里的每个人身上都体现出它那纯粹的、不可逆转的意志,K对自己的一切都是怀疑的、没有把握的,唯独对城堡的信念是坚定不移的。”
我无法去判别每一种阐述是对是错。可能每一种阐释都是对的,都是有道理的,但又都不是完整的。我在这里引用曾艳兵教授的一个结论,他说:“我想,在我们了解和熟悉了所有相关的阐释后,或许会恍然大悟:原来进入城堡根本不需要钥匙,并且,这里原本就不存在钥匙。‘城堡’或许就是一个没有谜底的谜语。“我想,如果我们再继续探讨城堡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很多的答案。
迷人的卡夫卡:他在此处,他不在此处
我下面想谈卡夫卡为什么这么写?或者卡夫卡为我们所呈现的文学的理念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卡夫卡如此令人着迷?关于卡夫卡文学风格的的判定,正如卡夫卡的作品解读,众说纷坛,比较受欢迎的观点是认为卡夫卡是表现主义的先驱以及认为卡夫卡是超现实主义的先驱。
我在这里简单大胆地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卡夫卡既不是表现主义,也不是超现实主义。卡夫卡不属于我们所知的文学史的任何一个分区,卡夫卡就是一个基点。
为什么卡夫卡不是表现主义?德国有一个著名的纪录片《自我的呐喊》,总结了表现主义在绘画、文学、电影、建筑等方面的成就和艺术风格。这个纪录片的名字就已经很好说明了表现主义的要义:一种由于对自我的困惑和生存危机所引起的向外输出、寻求关注的呐喊。通过卡夫卡作品否定性的叙事我们可以感受到,卡夫卡以及他整个的文学创作都是不在主动寻求关注,所以卡夫卡的作品完全不是一种表现主义式的、自怨自艾的呐喊与求关注。
那卡夫卡是不是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的一个特征就是要超越现实,在叙事中引入一些非现实性的元素。比如说飞翔的电脑,说话的蝙蝠等等这种比较简单的超现实的意象。但回到刚才所分析的《城堡》叙事结构,城堡的意象都是现实的,整个文本的叙事方式和叙事内容都是现实主义的。即便城堡十分神秘,但并没有人认为城堡是像科幻小说《三体》中的三体那样的。为什么《城堡》难懂?是因为文本的连接方式超越了现实主义的范畴,但也不是超现实主义,同时也不是后现代的虚无主义。
虽然《城堡》的意义是否定性的,但我认为它并不是一种虚无主义的、无所谓的态度。
那么,我认为它是什么?再次借用阿多诺在《卡夫卡札记》中提到的一个概念:卡夫卡的作品是一种无客体的内在性。”他的书写与表达是不面向客体的,而是面向纯粹的内在。他说:“卡夫卡不以臣服颂扬世界,而以无力来反抗世界。在无力面前,力量只得揭开本来面目,而卡夫卡正是以此为原点进行创作的。”
注意,卡夫卡所表现的否定性的力量,强调的是抗拒性,而非对抗性;卡夫卡强调的是否定性,而非批判性。我认为卡夫卡作品中这种否定性的维度类似于禅宗中的“空”,既不是有,也不是无。卡夫卡的否定既不是承认,也不是否认,而是一种对二元对立关系的根本性的扬弃。
我认为这是一种波澜不惊的洞察,是身在此岸与超然于世的同一。不要期待他对你的启迪,因为他似乎永远在重复着他遗嘱中的那句话,不要看我!也不要宣称你理解(aneignen,德语,同具“占有”之意)了卡夫卡,因为他的作品没有内核,在此意义上他也没有外壳,因此不存在所谓窥见其内涵这样的动词。最后,也不能说卡夫卡与文本外世界有着种种暗合,如果有人从中有所得,那是康德意义上无目的性的快乐。他不是问询处,更非灯塔,他只是自己笔下隐秘的城堡,是笔下无名的“失踪的”K。你看不看,他都在那里。但你看了,也未必看得见,他不做“审判”,也不给出“判决”。他不断变形,他若即若离。
评议与谈
江雪奇:非常高兴可以在这里和大家共读《城堡》。刚才刘老师已经基本介绍了卡夫卡的出身与家庭环境,卡夫卡的作品以及个人经历,也说明了《城堡》的情节以及《城堡》为什么难懂的原因,我就做一些小小的补充吧。
大家都知道卡夫卡出生在布拉格,然后就有一个问题,卡夫卡到底是哪国人?有人说卡夫卡是捷克人,因为布拉格现在是捷克的首都。有人说卡夫卡是奥地利人,因为当时的奥地利还是奥匈帝国,一个非常庞大的国家,一个二十一世纪人很难想象的联合体。它没有一个主体的民族和文化,说坏了是有四分五裂的倾向,说好了是具有多元性与包容性。当时的捷克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而布拉格是这一个部分的首府。在过去捷克人还没有民族意识的时候,现在捷克的土地上,上层人讲的是德语。城市里的人,工匠、贵族、僧侣,他们往往会讲德语。农村人讲捷克语,讲捷克语的人是没有什么民族意识的,讲德语的人就理所当然地觉得自己是这片土地的主人。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捷克语的民族意识渐渐占了上风,人口结构也不可避免地改变了,讲德语的人反而变成了少数。
在卡夫卡所生活的那个年代,布拉格成为了在捷克语的汪洋之中的一个说德语的孤岛。由此,卡夫卡属于一个少数群体。在语言上的孤独之外,由于他的犹太信仰,卡夫卡又成为了那些讲德语的人之中的少数派。更有意思的是,即使是当时的犹太人,他们因为多少受着民族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会投身于认同德意志民族或者捷克民族,于是这些犹太人在在身份选择的问题上会显得特别激烈、狂热。说到这里大家就可以理解,卡夫卡在他所生活的那个环境中,是一个异类中的异类。因此,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他的作品中的一些基本的调子。
在国家环境、社会环境之外,还有必要提一下他的家庭环境。卡夫卡的父亲是一个出生在一个贫苦环境中的犹太人,凭自己的本事逐渐走上了中产阶级的道路,于是他就非常的自信。卡夫卡一直生活在一个非常具有地位的父亲的阴影之下,他的童年经历我们也可以做一些想象。刚才刘老师也提到了,卡夫卡作品中的女人往往显得比较冲动,男人反而是有些回避的那一方。很多人会问,卡夫卡是不是无性恋或同性恋,后来的研究者就对这个问题做出了不同的答复,也尝试从这个角度去阐释他的作品。
刚才刘老师也谈到了卡夫卡的遗嘱,他本来是不太想让自己的手稿问世的,所以也有学者在质疑他到底是真的不想,还只是想故作姿态。他的好朋友替他出版了他本来想要销毁的大部分手稿。我们现代人很有可能会问,如果卡夫卡在天有灵,他会愿意看到自己的手稿被出版吗?他会不会像很多心思敏感的现代人一样,觉得好像是自己的朋友圈全部被人偷窥了,这也无法有定论了。
关于卡夫卡的《城堡》,有一种观点认为城堡的原型就是他原先工作的那家保险公司。这家保险公司的建筑也是在城里面,看起来也很像一座城堡。他当年的工作据说是做得非常好,有学者研究过他的工作记录档案。其实卡夫卡做的很多事情并不止于脱离实际的文学工作,反而也包括了保险这种非常容易涉及到与人冲突的工作。从我们目前所知的来看,卡夫卡还是一个非常热心于下层阶级的利益的人,他曾为受伤的工人争取到了理赔。可以说他是一个在现实中也很具备能力、非常有人性的人,想必也见识过了很多人间的酸甜苦辣吧。
很多人说卡夫卡的作品难懂,但其实这个难并不是难在语言上,卡夫卡写作的德语用的是非常简单的德语。当我被人问,初学德语的人读什么文学作品原著比较好时,我一般就会推荐卡夫卡。卡夫卡的语言简直可以说是德语作家里面最简单的,他喜欢用最白描、最直接、最没有修饰的语言来写一些复杂的情节,因此卡夫卡难懂绝不是在于语言上。
其实我是怀着一种作为同行的校对的心态去读译林的这版《城堡》,发现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翻译版本,我甚至可以感受到译者在有意地让译文对中国读者更好消化一些。里面有些是用德语读起来很简单的句子,但要把意思完全精准地表达成中文,就会显得非常绕口,就会显得不那么简单了。与此同时,我就想跟大家讲一个真实的笑话,卡夫卡的《城堡》在国内有很多个译本,其中有译林这样优秀的译本,也有非常可笑的译本,有一个译本几乎每一句都是驴唇不对马嘴,却在网站上得到了很高的评分,用户纷纷评论:我感受到了大师语言的深度,我读出了大师语言的戏剧性与荒诞性等等,更有甚者写出了蛮长的书评。其实只要有中学语文水平的人就可以看出来,那个译本是根本读不明白的,连故事的情节都没讲清楚,这个事情其实也很有卡夫卡式的荒诞。
刚才刘老师提到,卡夫卡应该归为什么派别?可不可以把他划为表现主义,可不可以把他划为超现实主义?我个人觉得都是可以的,因为卡夫卡与这两个主义都有共通之处。比如说表现主义的作家们的一种倾向就是表现对工业化、城市化,对现代社会各种弊端的抗拒。在《城堡》里,我们是可以读到的这一点的。另外,《城堡》中所呈现的迷醉梦幻的感受也与超现实主义非常相近。但是我觉得没有必要强行把卡夫卡划为哪个主义,因为他是非常多面的,如果只把他划为某一个流派,卡夫卡的很多东西并无法被包容其中。
卡夫卡还是一个非常具有适应性的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卡夫卡在日记里面写道:“早上宣战了,下午我去上游泳课。”仿佛以一种非常淡然的心态去面对大时代的动荡变局。前面提到,卡夫卡是一个德语作家,是一个生活在孤岛中的布拉格犹太人,但其实他也是会捷克语的。他曾经说过,德语虽然是我的母语,但是捷克语总是能够打动我的心。所以在奥匈帝国解体之后,他还是继续留在布拉格,而且继续在原来的单位工作,甚至还得到了升迁,因为他原先的正宗的日耳曼人上司无法在捷克人的国家里待下去了。晚期作为捷克公民的卡夫卡,在签名中甚至不写德语,而是写成对应的捷克语的名字。
卡夫卡是游走在多个文化中的人,他最后的那些年还考虑过移民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因为当时的欧洲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犹太人不管到哪里,总会有一种被排斥的感觉,但是这些计划都没有实现。卡夫卡的一生就彷佛游荡在几个文化之中,没有自己的故乡,没有自己的故土。他是一个流浪者。
刘健:非常感谢江老师的补充。刚才我一直在使劲点头,因为我看到几个我们南大大一的学生也在。如果想接触德语文学,想选一个语言难度较低、但思想程度较高的入门读本,我非常建议看卡夫卡的作品。我自己也是在大一,还不太会德语的时候看了卡夫卡,我当时的感觉是我写我也行,当然这是一个非常浅薄的看法了。我想表达的是,卡夫卡的写作是非常高级的一种方式。德语文学有两种非常典型的派别,一种是卡夫卡的这种简洁的写作方式,另外一种就是像托马斯·曼的繁复的写作方式,句句带有引用,句句带有影射,一种人文主义的、古典性的知识分子的作品。
刚才江老师提到卡夫卡的身份,我想到法国理论家德勒兹把卡夫卡归为一种“小文学”。我觉得这是对卡夫卡作品非常精确的评价,卡夫卡游离于任何我们已知的文学传统体系之外,所以我们在文学史上很难去定义卡夫卡和他的语言风格。
关于卡夫卡死后作品被发表这个事,如果把我代入到卡夫卡,我也会觉得像是别人窥视了我的朋友圈一样。也因此我们可以在卡夫卡的作品里,看到他的私人性,他的读者不友好性。这个其实也是在向我们展示了文学的另一个可能,即当你的写作是不面向客体而面向自身的时候,它就会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瑰丽风景。
提问精选
问题1:请两位老师介绍一下卡夫卡的《城堡》和其他作品在中国的翻译引进和传播脉络,如果想比较系统地阅读卡夫卡,是否有翻译版本推荐?另外,卡夫卡受中国文化影响较深,能否介绍和点评一下他富于中国文化元素的一些代表性作品?
刘健:关于许老师提的第一个问题,给大家推荐一篇很短的论文,就是刚才提到的曾艳兵教授,2003年的时候他在《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卡夫卡研究在中国的短篇论文,非常详细地梳理了卡夫卡从被引进中国到二十世纪末的传播脉络。大体来说,我们对卡夫卡的引进是从短篇开始,而且第一个翻译卡夫卡并且获得认可的人就是李文俊老师,他应该算是我们的先驱了。关于作品推荐的话,除了译林出版社以及其他出版社的各种单本作品,推荐叶廷芳老先生的卡夫卡全集,包括了书信集、日记、短篇、中篇以及之前没有出版的一些材料。
第二个问题正好是我研究的主要方向,德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其实卡夫卡受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挺多的,但是这在他作品中的表现并不是特别直观。我们能找到的非常明确的与中国相关的作品,应该就是一个叫《中国长城建造时》的短篇,以及它后面出版时,夹杂的一个草稿《往事一页》,可以把它视为《中国长城建造时》的一个前传。
另外卡夫卡的一些作品出现了比较隐晦的中国元素。比如《在法的门前》,里面的守门人带有达达式的小胡子,其实它是影射了当时欧洲人对东亚的理解。以及在其他的短篇小说中,比如说《在流放地》,有一些关于中国用竹筷子的非常简单的影射。我认为卡夫卡的生活受到的中国文化的影响更多一些。关于卡夫卡跟中国的联系,我还是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卡夫卡与中国无用的文学》,作者是夏可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前年出版的,里面有非常详实的史料和文本分析。
江雪奇:关于对卡夫卡作品的翻译版本推荐,我觉得那些好的出版社出的版本基本都是比较可靠的,像译林的米老师的译本是比较好的。另外我记得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老师有出过卡夫卡的全集,这些都是出自行家之手,是可以信赖的。不好的翻译也是有的,就像我刚才提到的一版,翻译得并不上道,但是读者顾及卡夫卡的大名,觉得自己看不懂了,不是译者的问题,而是自己的智商不够,还是纷纷地打好评,所以读者朋友们也是自己要去学会甄别翻译的好坏。
问题2:刘健老师在解读卡夫卡的作品时,说他的作品强调抗拒性而非对抗性,强调否定性而非批判性。请问刘健老师,卡夫卡的这种特点是到他后期的作品像《城堡》这些作品才能得到体现,还是他比较早期的一些作品就已经展现出这种特点?
刘健:其实我刚才在想,对于卡夫卡如此短暂的一生,我们是否要区分早期、中期和后期。在《变形记》里,小说的第一句话就让所有的读者放弃了去思考或者去追问,为什么那个人变成了一个甲虫?他一直也没有告诉我们,他抗拒去告诉我们,甚至主人公所有的家庭成员以及他本人都没有去追问这个问题,我们就逆来顺受地接受了这么诡异的一个设定。这可能是卡夫卡的一个特点,我觉得这点在他的长篇小说中是比较明确的,比如《诉讼》以及《失踪者》。
问题3:《在法的门前》这篇短篇,两位老师可以讲讲吗?有什么寓意?
刘健:《在法的门前》很有意思,被放在了《诉讼》里,但是我觉得它的内容非常像《城堡》。关于寓意,我觉得可能对它的解释跟刚才《城堡》一样,各家都说的有理,我个人的解读可以用李宗盛的一句歌词来表达,“想得却不可得,你奈人生何。”
江雪奇:补充两句,《在法的门前》确实是很像《城堡》。《城堡》的K是土地测量员,《在法的门前》的主人公叫从乡下来的人,其实在德语里这两个词在构词有点像,土地测量员这个词从德语的构思来说,也可以解释为一个不知自己是谁的乡下人,有些高傲的乡下人。另外《在法的门前》和《城堡》的情节上也有相似之处,一个从外面来的人,他非常努力的然而非常徒劳地寻求着一个掌握着权力的人的认可。至于具体的解读,我觉得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问题4:请问《判决》的主题该如何理解?
刘健:我觉得能提到《判决》,可能这位书友是一个资深的卡夫卡研究专家,如果他指的是那个非常短的短篇,而不是《诉讼》。这一篇是比较冷门的,也是比较卡夫卡式诡异风格的作品。至于如何理解作品,我举一个例子吧。德国文学专业大一的文学课上,有一个推荐读物,一本一百多页的书,叫《判决以及用十个文学理论分析》。其实这十个文学理论都没有给出任何一个阐释。他们做的事情就是去分析,从不同的角度,从心理学角度,从社会历史角度,或者从结构主义叙事学角度,去分析《判决》的意义构成以及叙事方式。这也是我一直试图向大家说明以及推荐的一种方式,就是我们要去分析它到底是怎么来的,它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可能要比去分析这个作品到底讲了什么更有意思。
总结致辞
许金晶:2013年的时候,我在南京的金陵读书会上组织了《城堡》共读沙龙,做了一个非常稚嫩粗浅的演讲。我今天在沙龙举办之前,在朋友圈和群里面做了一个分享,我的点评也是说“不悔少作”。我们梅园经典共读小组今年下半年推出了“思虑二十世纪”之“二十世纪文学”系列共读沙龙,大家看到这些经典距离我们都有一段时间了,短的几十年、长的上百年,但是我们今天去共读这些经典时,仍然能感受到这些文字,与我们当下的现实、当下的中国与当下的世界,有一种紧密的共鸣感和联系感。
我们举办卡夫卡的《城堡》共读沙龙的初衷也是如此,希望大家能在一个小小的读书沙龙的议程设置中,去重读《城堡》,去感受到一种实时的共鸣。
我最近为了准备这场沙龙,也把《城堡》重读了一遍。我在这本书里做了很多的批注,都是将近十年前写的。其中有一点批注,就是K既反感于官僚机制,但是同时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得不寄生于城堡的官僚机制、不断跟其发生关联,这样的记述,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为之产生共鸣。
然后我也想沿着我给两位老师提出的问题再做一些补充。我作为一个书评人,同时也是一个读书会的运营者,一直在关注国内的出版动态。我有一个写作的志愿是希望在2028年,改革开放五十周年之际,能够出版一个改革开放五十年的一个阅读史。从1978年到2028年这五十年,每一年选择一本代表性的当年出版的书籍,每一年选择一个当年的出版相关的重要人物,每一年再选择一个跟阅读出版相关的重要事件。后面大家回过头来看,在2022年的一个值得成为中国的阅读出版中的关键词或者关键性书籍的选择上,我相信卡夫卡是一个重要的选择。今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贝贝特出版的德国学者莱纳·施塔赫的一个三卷本的《卡夫卡传》,可以说是现在的卡夫卡研究学界中的关于卡夫卡最好的一个传记,也给大家做一个重要的推荐。
对于我们每一位读书人,每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人,很多时候当我们对现实、对社会、对各种各样的话语与现象感到无力的时候,或许阅读与写作,就是我们与现实对话的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最后希望我们这样一个旨在阅读经典,旨在推广优秀的学术论著,旨在在社会公众当中建立起一个阅读共同体的组织,能够一直延续下去。也希望对我们梅园经典共读小组一直报以关注、支持和参与的众多嘉宾老师和广大书友,能够一直与我们一起,把经典共读、学术共读和严肃共读延续下去,感谢大家。
THE END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梁漱溟文化思想 |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 严晓星:漫谈金庸 |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徐新对话刘成 |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 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 叶檀读者见面会 |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 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 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 四姝昆曲雅集: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 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 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 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 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8) | 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 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 《生活的逻辑: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谢辰生口述》 | 《袍哥》| 《年羹尧之死》| 《朵云封事》|《两性》|《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东课楼经变》| 《旧影新说明孝陵》| 《光与真的旅途》| 《悲伤的力量》| 《永远无法返乡的人》| 《书事》 | 《情感教育》 | 《百年孤独》 | 《面具与乌托邦》 | 《传奇中的大唐》 | 《理解媒介》| 《单向度的人》| 《陪京首善》|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 《诗经》| 《霓虹灯外》 |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 《拉扯大的孩子》 | 《子夜》 |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 | 《骆驼祥子》 | 《朱雀》 | 《死水微澜》| 《通往父亲之路》 | 《南京城市史》(新版) | 《被困的治理》 | 《双面人》 | 《大名道中》 | 《笺事:花笺信札及其他》 | 《九王夺嫡》 | 《乡土中国》 | 《白鹿原》| 《冯至文存》 | 《在城望乡》 | 《海阔天空》 | 《遗产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