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月书10本 | 最可取的心境是谨慎悲观

云也退 云也退 2023-02-17




5书10本:

最可取的心境是谨慎悲观



10


鲁迅的都市漫游:东亚视域下的鲁迅言说

/ (日)藤井省三 著


潘世圣 译



藤井先生幼年即仰慕鲁迅的人格和作品,成年后一次次去寻访大先生的足迹,但通读全书,觉得大先生在世的年头惜乎还是太短,没能再多走几个地方。

 

日本人是极善于写“概论”的,这可能跟他们从小就接受一种“平淡训练”有关。本书作者并未表现出很大的野心,他所携带的满满的崇敬,既未给他的行文增加多少感情色彩,也未引导他不断地深挖鲁迅和他住过的城市的关系;他是谦虚而克制的,尽量以鲁迅自己的文章来说话,这些被他选出的文章,往往包含了那种独特的鲁迅式的棱角显露。

 

比如关于《伪自由书》力关于内山完造,鲁迅说了一句“他卖书只是为了赚钱,他不出卖人的血。这一点是那些自以为自己是人但其实连狗也不如的文人们需要好好学习的。”藤井对此点评说:“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内山完造的信赖是何等深厚”,没了,这可真有点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意思。



 



09


《小猎犬号航海记》

/(英)查尔斯·达尔文 著


陈红  译


这是一份真正的“科考报告”,达尔文没有刻意为他的经历、发现和观点添加多少提升阅读感受的东西,想来如果他在撰写此书时,曾经考虑过“读感”的话,他也会觉得自己记下的事情本身已然足够精彩了。这让我想到读斯坦因的亚洲考察笔记的感觉;而相比之下,皮埃尔·洛蒂的那些异域探险,就显得作者更加“会写”了。

 

很难一鼓作气读下去,然而书中那些美丽的彩插是极好的增补,如同沿途的风景一样,随时可以停下来看看。我喜欢那些古生物骨骼的照片和图画,它们提升我对文字的耐心,体会到在每一个专有名词的背后,都是一番不辞辛苦的创造。作为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的达尔文,其实将个人性情完全隐藏在了他所发现的东西的背后,真乃一种可敬的本色。



 



08


罪恶之城的骑士:雷蒙德·钱德勒传

/(英)汤姆·威廉斯  著


陶泽慧  译


说一本处女作不像处女作,是对它的作者很高的褒奖。汤姆·威廉斯的这本书就得到了这样的褒奖。这本书是比较标准的传记写法,钱德勒的性困惑,他的谋生欲望,他从短篇写到长篇的过程,他的成名之路,都不能说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他的文字是模仿什么人,受到哪些作家的影响,也没有出乎意外的地方。

 

我觉得它的主要价值,一个在于说清楚了钱氏硬汉小说的核心理念,即“在洛杉矶,受人欺负的总是那些平凡的人”到底是怎么来的,另一个就在于对钱德勒的文风特征做了较好的剖析。洛杉矶在1920年代以来真实的样子迫使他写这类小说,在这之下,就都是写作技术的长期磨练了;但是他那种简练文句,很多时候就是通俗电影台词的风格的对话,在这本书的解析下呈现出了意义。钱德勒为那些天资一般而且需要为谋生操劳的写作者树立了一个榜样,让他们在写出一本自己的《漫长的告别》之前更多一些耐心。



 



07


历史的回归:21世纪的冲突、迁徙和地缘政治

/(加拿大)珍妮弗·韦尔什  著


鲁力 译


特朗普式民粹主义的成功,“取决于他能够利用几十年积累起来的怨恨和恐惧的能力,而常规政治已被证明是无法理解这些怨恨和恐惧的,更不用说去解决。”在这本《历史的回归》中,有很多像这样极有现实意义的真话。作者并没有说出如何对付眼下的危机,可是她的揭示本身具有强力的警醒作用。

 

福山的“历史的终结”论不出意外地成为这本书议论的起点和参照系。历史并没有终结,1990年前后自由民主在世界范围内的胜利,现在看起来只是一种幻象。这本不厚的书涵盖了所有突出的问题,从阿拉伯之春的结果,到贫富分化加剧,到资产所有权的不平等,到社会凝聚力的松弛。托马斯·皮凯蒂的著作被反复引用,比如,他强调继承和积累的财富决定了当今世界每个人的福祉,也就是说,流动性减弱、阶层固化等等我们熟悉的说法都是铁一样的事实。在过去和现在之间寻找联系,是学者的本分,但韦尔什似乎还是很想表示,历史并没有真正倒退,如今丛生的问题证明了历史发展的复杂,等等。总的来看,她对民主的未来持“谨慎悲观”态度。



 



06


《民族的重建——1569-1999

/(美)蒂莫西·斯奈德 著


潘梦琦  译


东方跟西方实在是太不一样了。在政治学意义上,欧洲就是“西欧”和“东欧”两分,东欧,往好听了说是一些“血性”民族的聚居地,但血性这种东西,在大大小小不同人群“犬牙交错”的分布之中,其最大的意味就是冲突、排挤、倾轧、杀戮。

 

这本书所说的事情,是极其细碎的。想起这种细碎感能让人头皮发麻,就好比想象把混在一起的红豆、绿豆、黄豆、黑豆分开是一桩如何艰巨的工作一样。像加利西亚、沃里尼亚、特兰西瓦尼亚这种地理概念,意味着过多的彼此不同的人聚集在过于狭小的土地上,“火药桶”只是对巴尔干的一个最方便的称呼,事实上在波兰—乌克兰边界,在高加索,在立陶宛,到处都是混合之后易燃的火药;更不用说在民族、经济、土地等等因素之上还叠加了宗教。单是“利沃夫”这么个地名名称的几度变迁,就缩影了无数人在颠沛流离中洒下的血泪。

 

这本历史—政治学专著几乎具有一本人类学著作的那种气质,作者对“物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表现出了无畏的叙述勇气。深读这本书的一个收获,是你能对斯大林这种容易被贴标签 强力人物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他所强行推进的民族迁徙,就像用一把冷酷的铁耙子整治一团历史形成的危险的乱麻。



 



05


北宋种氏将门之形成

/曾瑞龙



这是一本很小的书,研究的也是一个小题目,但胜在有巧。北宋“重文抑武”,尽人皆知,对辽作战,对西夏作战,到最后抗金,都是负多胜少,说到宋代,最令人遗憾的地方就在这里。然而在这个整体不利于武将的朝代里,做一个武臣又是什么样的体会?

 

此项研究的意趣就由此而来。而另一方面,北宋数得出来的名将——杨业和狄青,他们的事迹也已经广有人说了,而种氏一族都做了些什么就算“冷知识”。曾瑞龙在书中,当先就说到北宋选将之难:囿于体制,出任边将的人大多是些贪懦之徒,或是不在军中、只画方略的文官,于是像种师衡这样带兵有方,还能用一点智谋的人就备受赞誉了。作者说,在史料中的确见不到多少种师衡作战不利的事迹,欧阳修等把他和狄青并提为国内多年来涌现出的良将,然而这种称誉多少都带着一声叹息,他们都清楚这良将数量实在是太可怜了。

 

结论也很清楚:在大风气下,对国家再忠诚的武将也无法保持旺盛的作战欲望。种师衡以下的两代种门将军都想着调回京师当文官,他们对自家的祖辈——在真宗一朝很吃得开的名士种放——的悠游一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向往。这本言简意赅的小书,可以很好地拼嵌到我们对宋朝的了解之中。



 



04


莱布尼茨、牛顿与发明时间

/(德)托马斯·德·帕多瓦 著


盛世同 译


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如何的一回事,时间如何开始,如何计算,如何在计算时间的时候想到它的开始,如何处在作为一种建构的时间之中,让心思超越其外。为这些问题付出脑力和笔力,是需要一些“抓手”的。这本书所用的抓手非常好:牛顿和莱布尼茨的故事,他们的工作决定了今天我们在钟表上看到的一切,然而从他们当年的研究和权衡中,我们也能了解那些曾经的“备选方案”,那些未被采纳的可能。

 

这本书写得已经十分好了,导言中有一句话最激动人:“本书将展示,精准到分的钟表是如何在17世纪末首次进入市民家庭并给人类背上包袱的。”但仍然有很多地方让我们感到脑力有不逮。因为时间实在是世上最抽象的东西,比牛顿曾经研究过过的太阳光和重力更为抽象。在读此书中关于水钟、沙漏、擒纵器等等的描述时,都是费力的,书中的文字,距离它所试图把握的东西始终有些远,这是这个题材固有的难度。

 

牛、莱二人也不是那种故事很多的人,尤其是莱布尼茨,完全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他本来就很枯燥,缺少血肉性情的感觉;得有充分的耐心才能欣赏两个纯智性头脑的碰撞。

 


 



03


《月亮虎

/(英)佩内洛普·莱夫利 著


郭国良 译


《月亮虎》是十分高品格的小说。这本1987年布克奖获奖之作,确实跟《英国病人》有很多相似:二战的背景,科考背景的主角战地落入情网,等等,然而它并不像翁达杰那样,追求铺展到极致的戏剧冲突——它甚至通篇都挑不出一个可以放上封扉的“金句”。

 

主人公西尔维娅,大多数时候她并没有刻意地进入“戏”里,她早早地就在和哥哥戈登相处的童年里打造出了喜欢自然、博学沉思的性格,在好奇于每一样东西的历史的同时把自己投入进去:“我的身体也记载了一段比较不带个人色彩的历史;它铭记爪哇人、南方古猿和早期哺乳动物以及飞的、爬的、游的奇特生物。”小说家尽力让主人公丰富的经历看上去并不是出自小说家之手。她做到了,很成功,但也会让普通读者却步。

 

故事情节难说是“扣人心弦”的,却自有一种由日常氛围慢慢累积起来的厚重。战地和考古的体验都不是谁都能有的,但女作者放进了大量毫不特殊的事件和心情,比如生孩子或者看别人生孩子时的心理活动。还有让人难忘的咬文嚼字,比如她说“后果”的拉丁语原词跟农学有关。



 



02


《摩灭之赋

/(日本)四方田犬彦 著


蕾克 译


被无数次握过的门把手、照相机快门、开关按钮,表面会有一层金属脱落;或者硬糖在嘴巴里面融化,碰到牙龈、牙床、被舌头卷走又放下,形成的尖角怕是要扎破口腔内壁;或者治牙时牙被打磨的那种无法用文字描述的感觉……看这种玩味,知道是日本人写的无疑了。就是“摩灭”这个词,也和“侘寂”之类的一样,是别有一功的日本制造。它无疑比“磨灭”的意义宽广得多,并因“达摩”、“摩顶放踵”等联系而带上了一种涉及佛教的意味。

 

然而必须说一声,四方田先生的了不起,在于他的感受力不是只能触及细微。号称细腻入微的谷崎润一郎最大的缺点——絮叨,被包装成了日本特色,但絮叨在四方田这里不见踪影。比如他在玩味治牙的时候,并没有一味地想象牙本身的情况,而是一会儿把牙同头发、指甲等做对比,一会儿又联想那些发生了摩灭情况的家具器物,是否有牙的感觉;每一联想不但准确,而且点到为止。

 

他的细微是和相当宽阔的鉴赏力相连接的,不落窠臼也不掉书袋。日式“漫笔”很多人模仿,四方田却能做到只要他想转换,立刻就能把漫笔变成文化批评,变成专题游记,等等。书中关于吴哥窟的那一篇尤其,就把历史概况和当下见闻熔于一炉,成为对“摩灭”主题的一种特写性的诠释。



 



01


《人树》

/(澳大利亚)帕特里克·怀特 著


胡文仲 李尧 译

《人树》是怀特作家生涯的转折点。这个一向落落寡合的同性恋者,在伦敦和悉尼之间首鼠两端的移民,稍微受挫就要自我厌弃的幼稚病患者,通过这部小说彻底成熟,并找到了自我。和书中主角斯坦·帕克一样,他每天忙于对付那一不注意就要蔓生的杂草,对付时时需要修缮的破旧农庄,喂一群总是喂不饱的小狗;只是作家的身份,迫使他必须去体会土地的意义,去形成心中的热情,再用最合适的文字来升华它。

 

过去读《人树》,觉得这是最好的乡土小说,峻拔阳刚,斯坦身上有狂野的资质,但却受限于文明社会的各种要求,以及绕不过去的自然规律。现在重读,对于那场让斯坦找到上帝的大雨的印象更深了。这个上帝,我觉得是一个指导他去领略澳洲的自然美的神灵,是一个引路人,引导他去相信生活一定有意义。斯坦对自己的感觉也是摇摆的:时而卑微,时而傲妄,夹杂着日常的各种咒骂;可是到了末尾,他终于相信万物平等、众生大同,这条支持有神论的真理酬报了他,酬报了他这些年的辛苦和迷茫。

 

揭示出平凡之下的不平凡,让朴素的生活放出光来。《人树》做到了这些。奶牛死了,牛犊难产,棚屋坍塌,邻居的指指点点,妻子努力压抑住的物质欲望和难以压制的妒忌心,这些都是怀特亲身经历过的事情;然而斯坦干完活后的那种满足之强,更是作家希望端给读者看的。后期怀特的文风更加曲折、晦涩,相对而言,质朴简练的《人树》可以让你直抵人物的真实。



 


往期回顾


在荒诞中重读加缪和萨特 | Naive咖啡馆vol.07

看书 | 没有掘过墓的人,哪能前往死海之滨

祝复工安康,复健顺利,复读的无怨无悔:春书10本

小说与疫病:当文学穿过灾难之门

看书 | 知识分子一旦坐下,他的声音就将越来越小

看书 | 吉姆佩尔,有头脑的傻瓜或无罪而忏悔的人

看书 | 抓紧空气:赫贝特的诗

看书 | 《客居己乡》:匈牙利犹太人的死与生

10月10本书 | 裹紧衣袖,等待寒冬

9月10本书 | 幸好,还有一些并不只是交付“干货”的书

看书 | “灵魂三问”后的第四问

看书 | 梅耶荷德的献祭

看书 | 《甜蜜巴士》:指引我人生路的那个养蜂人

8月10本书 | 祝贺自己,无论我活多少年

看书 | 用刀尖挑起钻石的手艺

歌德诞辰270周年:他是如何成为完人的?

迟到的7月10本书 | 原子弹和化疗来自同一种力量

有些人的祖先在乱交,有些人的祖先在搞艺术

想象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直到你笑出声来

看书 | 维也纳欢迎希特勒,历史是无情对无脑的胜利吗?

看书 | 以色列的总理们,一些特别的人做着特别的事

看书 | 四季是一场终极的怀旧

至爱书 | 美国山川风物四记

6月10本书 | 永远不要杀你不准备吃的东西

关于犹太-以色列,我的四本压仓底的书

5月10本书 | 总的来看,读书还是比爬珠峰安全一些

看书 | 从今往后,再也没有为理想而发起的战争了

谁最懂言辞,谁就能上六里庄当禅师丨见书

4月10本书 | 有百度则无百年,用仇恨留住你的青春

3月书 | 比高级黑更高级的黑

2月书 | 他们在相互纠葛的世界里 挑战世道的不公

看书 | 12月的10本书:既不做玩世不恭者,也不悲天悯人

11月11本书(下)| 刀落鞘,鸟归巢

11月的11本书(上)| 需要多少热情来阻止一本书的流传

看书 | 一个人就是一张摆不平的桌子

10月的11本书(下)| 伟大的作者从不说多余的话

9月11书(上):一个政体可以承载多少嘲讽的目光

至爱书 |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10月的11本书(上):一个女人对自己的凌迟

9月11书(下)| 给苦命的恋情增加一点点优雅

8月11本书 | 强者抽刀向更强者,却原是自己的亲妈

人性的善良天使,或撒加的两副面孔

看书 | 美国人的西部经验:在自然读书会上的讲话

看人 | 伍迪·艾伦,最纯种的犹太人

看书 | 任性地活下去,就是你的圆满

看书 | 一匹马走进酒吧,和一个我喜欢的翻译故事

7月11书:“他们不知道自己没有资格与苦难相处”

至爱书 | 《从巴黎到耶路撒冷》

6月11书 | 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瞪眼

看书 | 普鲁斯特和普华永道是不一样的

至爱书 |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至爱书 | 《象棋的故事》:哪来的什么“自由的颂歌”?

至爱书 | 《受害者》:犹太人的头脑风暴

5月10本书:有个帝国江河日下,有个半岛沧海横流

看书 | 再见,菲利普·罗思

看书 | 帕慕克先生的礼拜X午睡时刻

4月的11本书:亲爱的,留住一切是有难度的

看书 | 你是文艺青年,你要学会加戏

看人 | 高尔基150岁:托尔斯泰家门口的流浪汉

看书 | 时间不中止,就像地名不会消失

看书 | 契诃夫说要把奴性一点一滴挤出去……然后呢?

看书 | 让他活着,就是杀死他的最好方式

看书 | 平行世界里那只悬而未决的猫

看书 | 叔本华:你若安好,那还得了?

厌世才能传世:9本新书和较新的书

怎样的帝王将相值得被书写?

就像昆德拉说的,要抵抗一切抒情的企图

斯文·赫定今天153岁生日,他用人生诠释了狗的天性

普通读者 | 基布兹里的爱与自由

光荣与浪漫,都属于存在主义的法国

看书 | 11本新书,我选的,以及波兰人的三驾马车

看书 |“一个人功成名就后,才可以做回真正的自己”

看书 | 赵松评《自由与爱之地》:如何触及以色列的灵魂

看书 | 干什么都是行当,包括干那些专门让人消失的事

看书 | 下半年的这些书,让我觉得没有比出版更伟大的事业了

看书 | “我们对狗开枪”

至爱书 | 《死亡的时代》

看书 | 自恋始于照镜子:浅交往为何盛行于我们的时代?

天生一个雷马克,腰缠万贯的流亡者

看书 | 在纳粹时期的德国,文学作品都在描绘生活的美好

福克纳120周年记:今天,你必须像个健身者一样走进约克纳帕塔法

诺奖作家库切:自律、孤僻,并在羞耻感中艰难生活 | 检书

当躲闪成了艺术,当没出息上升为境界,石黑一雄就成功了

看书 | 让我遗忘你,非洲

福克纳的花瓶和痰盂,现在都是奢侈品

这本狄更斯读过500遍的书,饱蘸着愤怒和理想主义 | 检书

看书 | 人们只有在不彼此需要的时候,才会是幸福的

再丧也丧不过波德莱尔 ——《恶之花》首版160年记

看书·特别版 | 你来到这世界,你要看看以色列

看书 | 孤独的更新版,仍是孤独

看书 | 互联网拉开的代沟太宽,精卫都表示要放弃了

18世纪最后的五年里,法国人把婚姻变成了消遣

看书 | 虽不比雨果风华绝代,但这个沉闷阴郁的胖子却是法国真正的国宝

看书 | 请问上帝,鸟头侏儒是怎么回事?

看书 | 上半年的这些书,让我觉得出版依然是一门很伟大的事业

看书 | 巴格达大学高考政治主观题:萨达姆和美国人,哪一个更可恨?

看书 | 黑人如何写黑人 ——从《土生子》到《地下铁道》

看书 | 没人想说一说这世界真正的安排

云也退:他的书揭示了蓝翔如何通往哲理之境,只怕你不会读

看书 | 李敬泽《青鸟故事集》:偏僻的想象或可能的艺术



本文系原创

首发《经济观察报》

图片来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