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囊腺瘤
肝内胆管囊腺瘤是一种肝脏极少见的良性囊性肿瘤,容易发生癌变。起源和组织发生于异位形成胆囊的胚胎组织或迷走错构瘤样胆管,异位卵巢组织。肝内胆管囊腺瘤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瘤囊内95%为黏液,类似于胰腺和卵巢来源的黏液性囊腺瘤。胆管囊腺瘤多为肝内孤立性肿块,也可为多发,临床上以单发、多房性肿块常见。肿块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肝实质分界清楚。小囊之间为纤维组织分隔,囊内可见息肉或乳头状隆起。肿块与胆管相通者极少见网。肿块压迫胆管时可出现肝内胆管扩张。
定义
罕见的良性或癌前性囊性肿瘤,单房或多房,可以发生于肝脏内(常见部位)或肝外的胆管系统以及胆囊
三.病因及发病机制
肝内胆管囊腺瘤的病因目前仍未明确,可能继发于肝内胆管病毒感染后的慢性炎症反应。也有研究者认为:其发生原因可能与口服避孕药有关。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肝内胆管囊腺瘤组织来源假说可能有以下几种:
1.由肝内胆管细胞发展而来。
2.由肝内胆管先天性囊肿发展而来。
3.内胆管细胞在炎性增生和囊性扩张后转变为肿瘤细胞。
四.病理
1.可能起源于原始胆管组织异位巢
2.壁和分隔可见不同程度的结节状改变与增厚
3.向囊肿内突出的乳头状瘤
4.囊腔内充满黏液性、浆液性、化脓性、坏死性或血性液体
5.囊腺瘤有细小的分隔钙化
6.囊腺癌有厚的、粗糙的壁和分隔的钙化
7.多房性囊性肿瘤,具有边界清晰的厚包膜,内含浆液性、黏液性、胆汁性、出血性或混合性液体
8.可能出现息肉样突出和分隔
五.临床表现和特征
肝内胆管囊腺瘤无早期症状,常在检查时意外发现。其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类:
1.当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对周围器官产生压迫时,可出现腹痛、腹胀、腹部肿块、厌食、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
2.当肿瘤压迫或阻塞胆管,表现为黄疸,并可能继发胆管炎,表现为发热、黄疸、腹痛三联征,或因胆汁引流不畅继发脂肪泻。
3.肿瘤压迫门静脉时,可出现门静脉高压的表现。
4.肿瘤自发破裂,囊液或血液流入腹腔,可继发腹腔感染、急腹症,甚至败血症。总之,肝内胆管囊腺瘤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主要继发于肿瘤所在部位压迫而导致的症状。
5.通常见于中年女性,表现为右上腹痛、黄疸和上腹部包块。
6.典型为单发肿块,常为多房;但有时为单房
7.肿瘤包膜完整
8.切除后可以复发;具有转变为囊腺癌的潜在可能性
9.腹胀伴可触及的肿物(90%)
10.腹痛、梗阻性黄疸、恶心、呕吐
11.大小:直径为1. 5〜35cm不等
12.分布
(1)肝内胆管(IHBD): 83%;肝外胆管:13%;胆囊:0.02%
(2)肝右叶:55%;肝左叶:29%;同时累及两叶16% 13.发病高峰为41〜50岁之间;男:女=1 : 4
14.并发症
(1)恶性变成为囊腺癌:侵犯包膜
(2)破入腹腔和(或)腹膜后腔
六.超声表现
1.肝脏常增大,肝内孤立、较大(平均直径为10 cm)、境界清楚的囊性肿物,内含多个囊腔,囊内充满低回声囊液,囊壁厚,境界清晰,内为无回声区。
2.内部分隔+肿瘤结节或乳头状突起表现为强回声,分隔厚薄不均,内壁不整齐
3.囊壁和分隔的钙化与液平面
4.复杂性液体:无回声区+内部回声(囊性+出血性)
5.有后壁和后方回声增强效应。
6.有时可见包块与肝内胆管相通,胆管扩张。
七.鉴别诊断
1.主要与胆管囊腺癌鉴别,大体形态学特征相仿,有报道认为附壁结节及其血流丰富及周围侵犯是恶性的表现。
2.肝囊腺癌:肝囊性病变可有分隔,囊壁薄层不均伴乳头样物突出的混合密度肿块,并伴有囊性变。
3.肝包虫病:有流行区域,典型特征为囊中囊。
大家都在看
胎儿彩超软指标:半椎体
胎儿侧脑室增宽的诊断思路
右室双出口的产前超声诊断
超声新手福利:完全性葡萄胎
充分理解胎儿三血管气管切面
超声典型病例:卵巢成熟畸胎瘤
超声经典教程 双主动脉弓畸形 右心发育不良
产科超声筛查,各指标测量及标准范围数值查询表
干货必备:胎儿正常超声表现及测量值,你知道吗?
小心,前方陷阱!(Attention, there is a trap ahead)
胎儿右室双出口 Ⅰ 型( Fetal double-outlet right ventricle,DORV)
再谈胎儿右室双出口 Ⅰ 型( Review fetal double-outlet right ventricle,DORV)
胎儿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Hypoplastic left heart syndrome in the fetus,HLHS)
胎儿双主动脉弓病理所见(Autopsy findings of double aortic arch ,DAA)
胎儿孤立的轻中度侧脑室增宽(Isolated mild to moderate ventriculomega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