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所之概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点击查看 : ★ 专 栏 文 集 推 荐 ★ | |
《恭迎十方佛菩萨诞》 |
编者按:《印度佛教思想史》是2017年12月河南佛教学院首届研修班课程之一,随顺河南佛教学院因缘,2018年-2019年3月继续开课。为方便学生学习,把部分资料发布到平台上。愿有缘阅读到文章者,珍惜学习佛法的因缘,在菩提路上亲近善知识,趋向解脱,离苦得乐! 行愿 合十 2019.3.3 |
《印 度 佛 教 思 想 史》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印度,在佛教诞生前,印度宗教文明是怎样的?《印度佛教思想史》课程,我们已学习以下内容,请点击阅读:《印度佛教思想史》专辑1 第一章 印度的宗教文明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概说与大乘佛教的真价值 第一课3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佛教起源的史学背景——古印度的宗教文明 第二课1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佛教起源的史学背景——古印度婆罗门教的思想 第二课2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婆罗门教的“业感轮回说”第二课3 第二章 人间佛陀的一生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人间佛陀一生的启示—“无意义的苦行,当远离” 第三课2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人间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与十二因缘顺逆观 第三课3 【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日】——人间佛陀大慈悲,出家入世度众生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人间佛陀的足迹—古仙人道 第四课1 第三章 早期佛教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佛教世间正见与出世间正见 第四课2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佛陀的中道正法,人间佛教之特色 第四课3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佛经的结集·小乘与南传上座部佛教之区别 第五·2 第四章 佛教僧团的分化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僧团分化的原因 一、提婆达多破僧和合 二、第一次结集与佛陀遗命“小小戒可舍”问题 三 、阿育王与佛教国际化的弘扬传播 第三节 部派佛教思想大义 一、佛陀观 二、舍利与舍利塔 三、释尊法身 四、生死与轮回 五、一念见谛与次第见谛 一、一念见谛与次第见谛 1、一念见谛的顿悟派 2、次第见谛的渐修派 二、见灭得道与见苦得道 三、慧解脱阿罗汉与俱解脱阿罗汉
第五章 大众部与有部的教义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大众部与有部的特质 第三节 南传佛教论藏《阿毗达摩》 1、南传阿毗达摩 点击链接:南传佛教论藏《阿毗達摩》 2、《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简介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A Comprehensive Manual of Abhidhamma) 英编者:菩提比丘Bhikkhu Bodhi 中译者:寻法比丘Bhikkhu Dhammagavesaka 第一章 心之概要(Cittasangahavibhaga) 本章诠释与分别了八十九或一百二十一种心。这一章涵盖的范围与《法聚论》的“心之生起”相同,只是方式不同而已。《法聚论》以分析论母的第一组三法为始,所以先依善、不善与无记分析诸心,再于这些分类里依欲界、色界、无色界及出世间分析诸心。反之,《阿毗达摩概要》则先依界分析诸心,然后再依品德的素质作第二层的分析。 请点击查看: 第二章 心所之概要(Cetasikasangahavibhaga) 本章内容:依遍一切心、杂、不善与美列举了所有的五十二心所。然后再以两种方法分析诸心所:一、相应理(sampayoganaya),以心所作为分析的重点,探讨每一个心所能与什么心相应;二、摄理(sangahanaya),以心作为分析的重点,探讨有那一些心所能与每一心组成一体。这一章也是以《法聚论》的第一章的分析法为根据。 节一:序文 Ekuppada-nirodhaca ekalambana-vatthuka Cetoyutta dvipabbasa dhamma cetasika mata. 与心同生亦同灭,所缘依处皆相同, 心相应法五十二,其等称为心所法。 助读说明 心相应法(cetoyutta dhamma):《阿毗达摩概要》的第二章专只讲解第二种究竟法,即:心所(cetasika)。诸心所是与心同时发生的名法,它们通过执行个别专有的作用来协助心全面地识知目标。心所不能不与心同时生起,心也不能脱离心所而单独生起。虽然这两者在作用上互相依赖,但心被视为是最主要的,因为诸心所必须依靠心才能协助心识知目标,所以心是识知的主要成份。心与心所之间的关系就有如国王与大臣。虽说“皇上来了”,但国王是不会单独来的,而时常都有随从陪伴。同样地,每当心生起时,它决不会单独生起,而必定有心所陪伴。 在“心所之概要”里,阿耨楼陀尊者先把诸心所列入各自的种类(节二至九)。过后他会再从两方面分析诸心所。其一名为“相应理”(sampayoganaya);这方法以心所作为出发点,再探索每一个心所能与那些心相应(节十至十七)。第二种方法名为“摄理”(sangahanaya);此法以心作为出发点,再探索每一个心能与那些心所搭配(节十八至廿九)。 与心同生亦同灭:第一首偈以一切心所共有之相鉴别它们: 1.与心同生(ekuppada); 2.与心同灭(ekanirodha); 3.与心缘取同一目标(ekalambana); 4.与心拥有同一依处(ekavatthuka)。 这四相阐明了心与心所之间的关系。如果只提及“同生”,该定义即会(错误地)把与心同时生起的心生和业生色法列为心所。然而,这些色法并不是全部都与同生的心同灭,而多数维持十七个心识剎那之后才灭。所以,为了把它们除外,故举出“同灭”之相。 再者,有两种色法——身表和语表——与心同生同灭。然而这两种色法并不能缘取任何目标;这点区别了色法与名法(心与心所)。一切名法都缘取一个目标,而且俱生的心与心所必定缘取同一目标,但色法则完全不能缘取任何目标。这即是为何提及第三相:缘取同一目标。 最后,在有色蕴的欲界和色界里,心与心所拥有同一个依处色,即五根之一或心所依处。这是心所的第四相。 十三通一切心所(abbasamanacetasika) 节二:七遍一切心心所(sabbacittasadharana) Katham? (1)Phasso, (2) vedana, (3) sabba, (4) cetana, (5) ekaggata, (6) jivitindriyam, (7) manasikaro ca ti satt’ime cetasika sabbacittasadharana nama. 如何?一、触;二、受;三、想;四、思;五、一境性;六、名法命根;以及七、作意:这七心所名为遍一切心心所。
助读说明 五十二心所:《阿毗达摩论》所分析的五十二心所可分为四大类(见表2-1): 1.七遍一切心心所; 2.六杂心所; 3.十四不善心所; 4.廿五美心所。 通一切心所(abbasamanacetasika):首两组心所──七遍一切心心所和六杂心所──总称为“通一切”。直译其名为“与其他共有”。对于美心来说,不美心是“其他”(abba);对于不美心来说,则美心是“其他”。首两组的十三心所是美心与不美心两者“共有”(samana),而它们的品德则视其他与之共存于一心的心所而定,尤其是与之相应的“根”或“因”(hetu)。在善心里它们即是善;在不善心里它们即是不善;而在无记心里它们也即是无记。基于这一点它们称为“与其他共有”,在品德上则会变更。 遍一切心(sabbacittasadharana):七遍一切心心所是“一切心”(sabbacitta)“皆有”(sadharana)。这些心所执行识知过程中最基本且重要的作用,缺少了它们心就根本不可能识知目标。 一、触(phassa):巴利文phassa(触)源自动词phussati,意为“去碰”,但不应把触理解为只是色法在撞击身根。事实上它是一个心所,通过它心得以“接触”目标,而启动了整个心路过程。对于诸巴利注疏所采用的四种鉴别法,触的特相是“接触”;作用是撞击,即导致目标与识撞击;现起是识、依处与目标集合生起;近因是出现于诸门之境。 二、受(vedana):受是感受及体验目标的心所。巴利文vedana并不是指感情(感情是涉及许多不同心所的复杂现象),而是纯粹对某种体验的感受;此感受可以是乐、苦、或舍。受的特相是“被感受”;作用是“体验”或享用可喜所缘的可喜之处;现起是令相应名法愉悦;近因是轻安。其他心所只是间接地体验目标(所缘),但受则直接与完全地体验它。 三、想(sabba):想的特相是体会目标的品质;作用是对它作个印记,以便再次体会相同的目标时能够知道“这是一样的”,或者其作用是认出以前已体会过的目标;现起是通过以前已领会过的表征分析目标(abhi-nivesa);近因是所出现的目标。它的程序可比喻为木匠通过自己在各种木材上所作的记号,而认出它们的种类。 四、思(cetana):巴利文cetana与citta(心)是源自同一词根;它是实现识知过程的目的之心所,由此它称为“思”。诸注疏对思的解释是:它组织各相应法以对目标采取行动。其特相是意愿的状况;作用是累积(业);现起是指导互相配合;近因是相应法。它就有如一位大弟子,不单只自己背诵功课,也确保其他弟子都有背诵功课;所以当思开始对目标作业时,它也指挥其他相应法执行各自的任务。思是造业的最主要因素,因为所采取的行动之善恶即决定于思。 五、一境性(ekaggata):这是心与目标结合为一境。虽然它在禅那里作为禅支时才变得显着,诸阿毗达摩论师认为在一切心里,即使是最基本的心,它也有令心专一的能力,执行把心专注于目标的作用。其相是不散乱;作用是统一相应法;现起是平静;近因是乐。 六、名法命根(jivita):命根有两种,其一是维持相应名法之命的名命根,另一者是维持色法之命的命根色。只有名命根才是心所。其特相是维持相应名法;作用是令它们发生(于生、住、灭);现起是维持它们存在;近因是应受维持的名法。 七、作意(manasikara):此巴利文的直译意义是“心的造作”。作意是令心转向目标的心所;通过它目标得以呈现于心。其特相是“指引”(sarana)相应法朝向目标;作用是把相应法与目标连接起来;现起是面对目标;近因是目标。作意有如船的舵,控制船的方向以朝向目的地;或有如马车夫,指挥已驯服的马(相应法)朝向它们的目的地(目标)。应分别作意与寻两者:前者把相应法转向目标,后者则把它们投入目标。作意是一切心不可或缺的识知因素;寻则是并非不可缺少的特有心所。 节三:六杂心所(pakinnaka cetasika) (1) Vitakko, (2) vicaro,(3) adhimokkho, (4) viriyam, (5) piti,(6)chando ca ti cha ime cetasikapakinnaka nama.Evam ete terasa cetasika abbasamanati veditabba. 一、寻;二、伺;三、胜解;四、精进;五、喜;六、欲;这六种名为杂心所。如是当知这十三心所为“通一切”。
助读说明 杂(pakinnaka):这组六个心所与遍一切心心所一样,在品德上是可以变更的,即其品德决定于与之相应的其他心所。它们与遍一切心心所的差异是:它们只出现于某些种类的心,不是一切心。 一、寻(vitakka):在讨论禅那时已介绍过寻,即五禅支的第一个。寻把心投向目标。其特相是把心投向或导向目标;作用是全面地撞击目标;现起是把心导向目标。虽然注释里没有提及它的近因,但可知目标即是它的近因。 一般的寻,只是把心投向目标。然而,通过培育定,寻则能变成禅支。其时它名为“安止”(appana),即把心安止于目标。寻亦称为“思惟”(sankappa),且分为“邪思惟”(micchasankappa)与“正思惟”(sammasankappa)两种。后者是八圣道的第二道分。 二、伺(vicara):伺也是禅支之一,其特相是重复地省察目标;作用是重复地把相应名法置于目标;现起是把它们钩住目标;近因是目标。 三、胜解(adhimokkha):直译巴利文adhimokkha则是“把心放开,让它进入目标”;由此译为胜解或决意。其特相是确定(目标);作用是不犹豫;现起是确定或决定;近因是须要抉择之事。基于它对目标不可动摇的决心,它被形容为石柱。 四、精进(viriya):其特相是支持、奋斗、或激起力量;作用是支持或稳固相应名法;现起是不放弃;近因是悚惧或逼迫感(samvega)或精进事,即任何能够激起精进之事。有如在一间老旧的屋子加上几支新柱子,以防止它倒塌,或有如作为后援的生力军令国王的军队击败敌方,精进亦能支持所有的相应法,不令它们退减。 五、喜(piti):在解释禅那时已有提过,其特相是“令欢喜”(sampiyayana);作用是令身与心清新,或遍布(胜心生色至)全身;现起是(身心)喜悦;近因是名色(译按:或目标;或目标+依处+触)。 六、欲(chanda):在此欲是指欲行动(kattu-kamata),即要实行某件事或要获取某些成就。应分别此「欲」(chanda)与属于不善的贪(lobha)或贪欲(raga)。后两者肯定是不善;但前者则不定,当它与善心所配合时,即能作为追求良善目的的善欲。其特相是欲行动;作用是寻找目标;现起是需要目标;近因是所希求的目标。它可比喻为把心之手伸向目标。 节四:十四不善心所(akusalacetasika) (1) Moho, (2) ahirikam,(3) anottappam, (4) uddhaccam, (5) lobho, (6) ditthi, (7) mano, (8) doso, (9) issa, (10) macchariyam,(11) kukkuccam, (12) thinam, (13) middham, (14) vicikicchaca ti cuddas’ime cetasika akusala nama. 一、痴;二、无惭;三、无愧;四、掉举;五、贪;六、邪见;七、慢;八、瞋;九、嫉;十、悭;十一、恶作;十二、昏沉;十三、睡眠;以及十四、疑:这十四种名为不善心所。
助读说明 一、痴(moha):痴是无明(avijja)的同义词。其特相是心盲目或无智(abbana,不能透彻地知见究竟法的真实性);作用是覆蔽或不能彻知目标的真实性;现起是没有正见或心昏暗;近因是不如理作意(ayoniso manasikara,即作意目标为常、乐、我、净等)。应知这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源。 二、三、无惭(ahirika)与无愧(anottappa):无惭的特相是不厌恶身语恶行(或无耻于恶行);无愧的特相是不害怕恶行。它们各自的作用是无耻地为恶和无惧地为恶;现起是不退避于造恶;各自的近因是不尊重自己和不尊重他人。 四、掉举(uddhacca):掉举(散乱)的特相是不平静,如被风吹起涟漪的水;作用是令心不稳定,如风吹动旗幡;现起是混乱;近因是对散乱之心起不如理作意。 五、贪(lobha):贪是第一个不善因,包括一切自私的欲念、渴求、执着与执取。其特相是执着目标;作用是粘着目标,如肉粘着热锅;现起是不能舍弃;近因是认为导致束缚之法有乐味。 六、邪见(ditthi):此见是指错见。其特相是不明智(错误)地分析事物;作用是错误地认为(行法是常、乐、我、净);现起是错误的理解或相信;近因是不愿见圣者(ariya),等等。 七、慢(mana):慢的特相是骄傲;作用是自称自赞;现起是虚荣;近因是与见不相应的贪。它好比发了疯。 八、瞋(dosa):瞋是第二个不善因,包括了一切及各程度的反感、恶念、生气、烦躁、恼怒、怨恨。其特相是凶恶残暴;作用是怒烧自己的依处,即它所依靠而生起的名色法;现起是毁坏(身心或自己与他人的福祉);近因是(九或十种)瞋怒事(aghatavatthu)。 九、嫉妒(issa):其特相是嫉羡他人的成就;作用是不喜他人的成就;现起是厌恶(不能忍受看到)他人的成就;近因是他人的成就。 十、悭(macchariya):其特相是隐秘自己已得或当得的利益;作用是不能忍受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利益;现起是躲避(与他人分享自己所得)和吝啬;近因是自己的成就。 十一、恶作(追悔,kukkucca):恶作是追悔已造之恶(或当行而未行之善)。其特相是事后追悔;作用是追悔已造(的恶),以及没有实行(的善);现起是忆起时感到后悔;近因是已造的恶及未行的善。 十二、昏沉(thina):昏沉是心的软弱或沉重。其特相是缺乏精进;作用是去除精进;现起是心的消沉;近因是不如理地作意无聊或怠惰。 十三、睡眠(middha):睡眠是心所沉滞的状态。其特相是不适业;作用是闭塞(识门);现起是昏昏欲睡;近因与昏沉的一样。昏沉与睡眠必定同时发生,且与精进对立。昏沉有如心的病;睡眠则有如心所的病。这一对是五盖之一,由寻心所对治。 十四、疑(vicikiccha):在此疑是指宗教上的疑;在佛教的角度来看即是不能相信佛、法、僧三学(以及对过去世、对未来世、对过去世与未来世、对缘起有疑心)。其特相是怀疑;作用是起动摇;现起是犹豫不决及有多种立场;近因是不如理作意。 廿五美心所(sobhanacetasika) 节五:十九遍一切美心心所 (sobhanasadharana) (1)Saddha,(2)sati,(3)hiri,(4)ottappam,(5)alobho,(6)adoso,(7)tatramajjhattata,(8)kayapassaddhi,(9)cittapassaddhi,(10)kayalahuta,(11)cittalahuta,(12)kayamuduta,(13)cittamuduta,(14)kayakammabbata,(15)cittakammabbata,(16)kayapagubbata,(17)cittapagubbata,(18)kayujjukata,(19)cittujjukataca ti ekunavisat’ime cetasika sobhanasadharana nama. 一、信;二、念;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瞋;七、中舍性;八、身轻安;九、心轻安;十、身轻快性;十一、心轻快性;十二、身柔软性;十三、心柔软性;十四、身适业性;十五、心适业性;十六、身练达性;十七、心练达性;十八、身正直性;以及十九、心正直性:这十九种名为遍一切美心心所。 助读说明 遍一切美心心所(sobhanasadharana):诸美心所可再分为四组。第一组是十九个遍一切美心心所,是一定出现于一切美心的心所。随后的三组美心所则是可变动的附随心所,并不一定须要出现于一切美心。 一、信(saddha):第一个美心所是信,其特相是(对当信之事saddheyya vatthu)有信心。作用是澄清,有如清水宝石能够使到混浊的水变得清澈;或启发,如出发越渡洪流。现起是不迷蒙,即去除心之不净,或决意而不犹豫。近因是当信之事,或听闻正法等等(须陀洹的素质)。 二、念(sati):巴利文sati的词根意为「忆念」,然而作为心所,它是心于当下能够清楚觉知(其目标),而不是纯粹只是回忆过去。其特相是对目标念念分明而不流失;作用是不迷惑或不忘失;现起是守护或心面对目标的状态;近因是强而有力的想(thirasabba)或四念处(见第七章、节廿四)。 三、四、惭(hiri)与愧(ottappa):惭的特相是对恶行感到厌恶,愧的特相是对恶行感到害怕;两者的作用都是不造恶;现起是退避诸恶;各自的近因是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佛陀称此二法为世间的守护者,因为它们制止世间陷入广泛的不道德。 五、无贪(alobha):其特相是心不贪求目标(所缘)或心不执着目标,如水珠不粘住荷叶;作用是不执着;现起是无着;(近因是目标,或依处 + 目标 + 触,或如理作意。)应明白无贪并不只是指没有贪念,而是也包括正面的品德,如:布拖与舍离。 六、无瞋(adosa):其特相是不粗野或不对抗;作用是去除怨恨或去除怒火;现起是可喜可爱;(近因是目标,或依处+目标+触,或如理作意。)无瞋也包括慈爱、温和、和蔼、友善等良好品德。 当无瞋显现为慈爱或慈梵住(metta)时,其特相是促进有情的幸福;作用是愿他们幸福;现起是去除瞋恨;近因是视有情为可喜可取。应分辨此慈爱和它的近敌,即:自私的爱。 七、中舍性(tatramajjhattata):直译此心所的巴利文即是“位于中间”。这是舍心的同义词,不是舍受,而是心平衡、无着与平等的态度。其特相是平衡心与心所;作用是防止过多或不足或去除偏袒;现起是中舍地旁观心与心所,如马车夫中舍地旁视平稳前进之马;(近因是相应名法,或依处 + 目标 + 触,或如理作意。) 对有情保持中舍的舍无量心是中舍性心所。它不分别偏袒地对待一切有情,平等地看待他们。不应混淆此舍与其近敌:“由于无明而生起的世俗舍(不懂得分别)”。 接下来的十二个遍一切美心心所是六对,每一对都有一个关于“名身”(kaya),另一个则关于心(citta)。在此名身是指诸相应心所整体,而基于它们“整组”才称为“身”。 八、九、身轻安(kayapassaddhi)与心轻安(citta-passaddhi):这两种轻安各自的特相是平静心所与心的不安(daratha);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的不安;现起是心所与心的安宁冷静;近因是心所与心。它们对治导致烦躁的掉举与恶作。 十、十一、身轻快性(kaya-lahuta)与心轻快性(citta-lahuta):这两种轻快性各自的特相是去除心所与心的沉重(garubhava);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的沉重;现起是心所与心不沉重;近因是心所与心。它们对治导致沉重的昏沉与睡眠。 十二、十三、身柔软性(kaya-muduta)心柔软性(citta-muduta):这两种柔软各自的特相是去除心所与心的僵硬性(thambha);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的僵硬性;现起是(心所与心对目标)无对抗;近因是心所与心。它们对治导致僵硬的邪见或我慢。 十四、十五、身适业性(kaya-kammabbata)与心适业性(citta-kammabbata):这两种适业性各自的特相是去除心所与心的不适业性(akammabbabhava);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的不适业性;现起是心所与心成功取某所缘为目标;近因是心所与心。它们对治导致心所与心不适于作业的其余诸盖。 十六、十七、身练达性(kaya-pagubbata)与心练达性(citta-pagubbata):这两种练达性各自的特相是心所与心健全;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之疾病;现起是心所与心无残缺;近因是心所与心。它们对治导致心所与心不健全的无信等等。 十八、十九、身正直性(kayujjukata)与心正直性(cittujjukata):这两种正直性各自的特相是心所与心的正直性;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的欺骗性;现起是心所与心不狡诈;近因是心所与心。它们对治导致心所与心不正直的虚伪、欺诈等等。 节六:三离心所(virati cetasika) (1) Sammavca, (2)sammakammanto, (3) samma-ajivoca ti tisso viratiyo nama. 一、正语;二、正业;三、正命:这三种名为离。
助读说明 离:这三种属于美心所的离是刻意远离语言、行动与事业上的恶行。对于世间心,只有当有机会造恶,而刻意克制自己不犯时,离心所才会生起。在没有机会造恶的情况之下不造恶,那并不是远离,而是纯净的德行(sila)。 诸论师把离分别为三种:一、自然离;二、持戒离;三、正断离。 一、自然离(sampattavirati)是由于省思自己的社会地位、年纪、教育程度等等,而在有机会造恶时不造恶。例如在考虑了被捉到时于自己的名誉有损而不偷盗。 二、持戒离(samadanavirati)是由于持了戒而不造恶。例如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或服用麻醉品。 三、正断离(samucchedavirati)是与出世间道心相应的离,它完全根除了造恶的倾向。 本书中提到的三离心所是正语、正业、正命: 一、正语(sammavaca):正语是刻意远离恶语: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废话)。 二、正业(sammakammanta):正业是刻意远离身恶行:杀生、偷盗、邪淫。 三、正命(samma-ajiva):正命是刻意远离邪命,如:买卖毒品、麻醉品、武器、奴隶、以及供屠宰的动物。 此三离各自的特相是不犯语恶行、身恶行、邪命;作用是远离语恶行、身恶行、邪命;现起是不造语恶行、身恶行、邪命;近因是信、惭、愧、知足等等。它们是心对恶行的厌恶。 节七:二无量(appamabba) (1) Karuna, (2)mudita pana appamabbayo nama ti. 一、悲;二、(随)喜:这两种名为无量。
助读说明 无量:有四种对诸有情的态度称为无量,因为它们能以一切有情作为对象,所以有无量的潜能。此四无量心是慈(metta)、悲(karuna)、喜(mudita)、舍(upekkha)。它们又名为四梵住(brahmavihara)。 虽然四无量心是对待有情的理想态度,但只有悲与(随)喜两者被列入无量心所当中。这是因为慈是无瞋心所的一种呈现方式,而舍则是中舍性心所的一种呈现方式。无瞋并不一定会呈现为慈,而是也能以其他方式呈现。但当慈生起于心中时,它一定是无瞋心所。平等对待众生的舍无量心与中舍性心所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一、悲(karuna):其特相是欲拔除他人的痛苦;作用是不忍见他人之苦;现起是不残忍;近因是(以如理作意)见受尽苦难的有情没有依归。当能去除残忍时此悲即已成功,若导致悲伤则已失败。 二、(随)喜(mudita):其特相是随喜他人的成就;作用是不妒嫉他人的成就;现起是去除厌恶(他人的成就);近因是见到他人的成就。当能去除厌恶时此喜即已成功,若导致同欢同乐则已失败。 节八:一无痴(amoha) Sabbatha pi pabbindriyena saddhim pabcavisat’imecetasika sobhana ti veditabba. 连同此慧根,当知这廿五种为美心所。
助读说明 慧根(pabbindriya):巴利文pabba是慧,或如实知见诸法。在此称它为根是因为对于如实知见诸法它占了主要的地位。在《阿毗达摩论》里,慧(pabba)、智(bana)、无痴(amoha)三者是同义词。慧的特相是透彻地如实知见究竟法的自性相;作用是如照亮目标的油灯一般;现起是不迷惑;近因是如理作意(译按──《清净道论》第十四章、段七:“由于佛陀说有定者能如实知见诸法,慧的近因是定”;《殊胜义注》英、页一六二:“慧的近因是不迷惑,有如一位很好的森林向导。”)
节九:总结 Ettavataca: Teras’abbasamanaca cuddas’akusala tatha Sobhana pabcavisati dvipabbasa pavuccare. 如是: 通一切十三,不善有十四, 美(心所)廿五,故说五十二。
心所相应理(cetasikasampayoganaya) 节十:序文 Tesam cittaviyuttanamyathayogam ito param Cittuppadesupaccekam sampayogo pavuccati. Satta sabbattha yujjanti yathayogampakinnaka Cuddas’akusalesv’evasobhanesv’eva sobhana. 以适当之法,随后当解说, 各个心所法,与何心相应。 七遍一切心,杂宜则相应, 十四唯不善,美只与美(心)。 通一切心所(abbasamanacetasika) 节十一:分析 Katham? (i)Sabbacittasadharana tava satt’imecetasika sabbesu pi ekunanavuti cittuppadesu labbhanti. Pakinnakesu pana: (ii)Vitakko tava dvipabcavibbana-vajjita-kamavacaracittesuc’eva ekadasasu pathamajjhanacittesu ca ti pabcapabbasacittesu uppajjati. (iii)Vicaro pana tesu c’eva ekadasasudutiyajjhanacittesu ca ti chasatthi cittesu jayati. (iv) Adhimokkho dvipabcavibbana-vicikicchasahagata-vajjita-cittesu. (v)Viriyam pabcadvaravajjana-dvipabcavibbana-sampaticchana-santirana-vajjita-cittesu. (vi)Piti somanass’upekkhasahagata-kayavibbana-catutthajjhana-vajjita-cittesu. (vii) Chando ahetuka-momuha-vajjita-cittesulabbhati. 如何? 一、首先,七遍一切心心所出现于所有的八十九种心。 在杂心所当中: 二、寻生起于五十五种心,即:除了双五识之外的所有欲界心,(54-10=44);以及十一种初禅心。(44+11=55) 三、伺生起于六十六种心,即:上述五十五种和十一种第二禅心。(55+11=66) 四、胜解生起于除了双五识和疑相应心之外的一切心。(89-11=78) 五、精进生起于除了五门转向心、双五识、领受心和推度心之外的一切心。(89-16=73) 六、喜生起于除了忧俱心、舍俱心、身识和第四禅心之外的一切心。(121-2-55-2-11=51) 七、欲生起于除了无因心和两个痴根心之外的一切心。(89-20 =69)
助读说明 寻:双五识是最基本的心,只拥有七个遍一切心心所,而没有作用较为复杂的其他心所。由于这十种心的简单性质,所以寻不包括在内。寻也不包括在所有高过初禅的广大心与出世间心,因为它已在禅修时被弃除。对于十一种初禅心,见第一章、节卅二及其助读说明。 伺:在第二禅里有伺,但不存在于更高层次的禅那。 胜解:它不包括在疑相应心里,因为当受到疑困扰时,心无法作出任何决定。 精进:它不包括在五门转向心、二领受心和三推度心之内,因为这些心还是相当弱与被动(见第一章、节八至十)。 喜:喜一定与悦受(somanassa)俱行,但悦俱的第四禅心则没有喜。 欲:这是欲采取行动或达到目的之欲,而两个痴根心则太昏暗得毫无有意的行动。
节十二:总结 Te pana cittuppada yathakkamam: Chasatthi pabcapabbasa ekadasa ca solasa Sattati visati c’eva pakinnakavivajjita. Pabcapabbasa chasatthi’tthasattatitisattati Ekapabbasa c’ekunasattati sapakinnaka. 诸心种类的次序是: 六十六、五十五、十一、十六、七十及二十不与(个别第一至第六)杂心所相应。 五十五、六十六、七十八、七十三、五十一、六十九与(个别第一至第六)杂心所相应。
助读说明 第一行总结列出不与各个杂心所相应的心的数目,第二行则是与各个杂心所相应的心的数目。应注意在把两行的数目对加时,若有涉及出世间心禅那层次的分别,其总数即是一百二十一;若是不相关,其总数则是八十九。 不善心所(akusalacetasika) 节十三:分析 (i)Akusalesu pana moho ahirikam,anottappam, uddhaccab ca ti cattaro’me cetasika sabbakusalasadharana nama.Sabbesu pi dvadas’akusalesu labbhanti. (ii)Lobho atthasu lobhasahagatesv’evalabbhati. (iii)Ditthi catusu ditthigatasampayuttesu. (iv)Mano catusu ditthigatavippayuttesu. (v)Doso, issa, macchariyam, kukkuccab cadvisu patigha-sampayuttacittesu. (vi) Thinam, middham pabcasu sasankharikacittesu. (vii) Vicikiccha vicikicchasahagatacitteyeva labbhati ti. 一、于不善心所当中,痴、无惭、无愧、掉举四者名为遍一切不善心心所。它们出现于所有十二不善心里。 二、贪只出现于八种与贪俱行之心。 三、邪见只出现于四种与邪见相应的心。 四、慢只出现于四种与邪见不相应的心。 五、瞋、嫉、悭及恶作只出现于两种瞋恚相应心。 六、昏沉与睡眠只出现于五种有行心。 七、疑只出现于疑相应心。 助读说明 遍一切不善心心所:这四心所出现于一切不善心里,因为每一个不善心都涉及某种程度对恶行之危害的盲目(即:愚痴)、无惭、无愧、以及潜在的掉举(散乱)。 邪见、慢:这两种心所只出现于贪根心,因为它们都涉及某种程度对五蕴的执着。然而这两者呈现相对的本质,由此它们不能共存于同一心。邪见生起于错误地识知,即不依真实相分析诸法;我慢则生起于自我评估,即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不如、或与别人同等。邪见肯定存在于四种与邪见相应的贪根心;慢则不一定会存在于四种与邪见不相应的贪根心,虽然它不会生起于其他心,但这些心生起时它不一定也跟着生起。 瞋、嫉、悭及恶作:这四种心所只出现于瞋恚相应心。与瞋恚同义的瞋肯定出现于此二心,其他三个心所则不定,只依据情况而生起。后三者都有厌恶之相:嫉对他人的成就感到不快;悭不愿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事物;恶作则是追悔已造之恶或未造之善。 昏沉与睡眠:这两种心所令心沉重与软弱无力。由此它们不能生起于自动或无行心,因为那些心敏锐又活跃。所以这两个心所只出现于有行的不善心。 节十四:总结 Sabbapubbesu cattaro lobhamule tayo gata Dosamulesu cattarosasankhare dvayam tatha Vicikiccha vicikicchacitteca ti catuddasa Dvadas’akusalesv’evasampayujjanti pabcadha. 遍一切不善有四,三个只在贪根心, 四个现于瞋根心,两个只在有行心, 于疑相应心有疑。十四不善心所法, 以及十二不善心,相应之法共有五。
美心所(sobhanacetasika) 节十五:分析 (i)Sobhanesu pana sobhanasadharana tava ekunavisat’ime cetasika sabbesu pi ekunasatthi sobhana-cittesu samvijjanti. (ii)Viratiyo pana tisso pilokuttaracittesu sabbatha pi niyata ekato’valabbhanti. Lokiyesu pana kamavacara-kusalev’evakadaci sandissanti visum visum. (iii)Appamabbayo panadvadasasu pabcamajjhana-vajjita-mahaggatacittesu c’eva kamavacarakusalesuca sahetuka-kamavacarakiriyacittesu ca ti-atthavisati-cittesv’eva-kadaci nanahutva jayanti. Upekkhasahagatesu pan’ettha karuna mudita na santi ti keci vadanti. (iv)Pabba pana dvadasasubanasampayutta-kamavacara-cittesuc’eva sabbesu pabcatimsa mahaggata-lokuttaracittesu ca tisattacattalisa cittesu sampayogam gacchati ti. 一、于美心所当中,首先,十九遍一切美心心所存在于所有五十九种美心。 二、三离心所必定都出现于每一种出世间心。对于世间欲界善心,它们则只偶而且个别地出现。(8+8=16) 三、无量心所时而不定地生起于廿八种心,即:除了第五禅之外的十二广大心、(八种)欲界善心、以及(八种)欲界有因唯作心。然而,有些人说悲与随喜不存在于舍俱心。 四、慧与四十七种心相应,即:十二欲界智相应心,以及所有三十五广大与出世间心。
助读说明 三离心所:在出世间道心与果心里肯定有三离心所,它们即是八圣道分的正语、正业、正命。但对于世间心,它们则只有在刻意远离恶行时才会出现。由于刻意远离恶行时,其心对造恶的机会必定是清楚的,所以世间离心所只能出现于欲界善心,而不能出现于缘取禅那似相为目标的广大心,也不能出现于没有远离作用的欲界果报心。它们也不会生起于阿罗汉的大唯作心,因为阿罗汉已完全根除了造恶的倾向,所以没有远离造恶的需要。 对于诸出世间心,三离心所必定(niyata)存在。在道心里它们是八圣道分的其中三道分,各自执行断除造语恶行、身恶行及邪命的倾向的作用。在果心里,它们出现为道完成其作用之后的清净语、业、命。 由于恶语行、恶身行及邪命各有不同的范围,所以在世间心里三离心所是不能共存的,若其中一个存在,另两个必定不存在。再者,离心所亦依照所远离的恶行种类而生起:若所遇到的是杀生的机会,那么所生起的正业只属于远离杀生;若所遇到的是偷盗的机会,那么所生起的正业只属于远离偷盗。然而,在出世间心里,所有三离心所必定同时出现(ekato)。而且每一者都完全地(sabbatha)执行其任务,即:正语断除一切造语恶行的倾向;正业断除一切造身恶行的倾向;正命断除一切实行邪命的倾向。 无量心所:亦能各自成为慈与舍无量心的无瞋与中舍性心所存在于一切美心,反之,悲与随喜心所则只在相符的情况之下才会生起:悲心所在悲愍苦难的众生时生起;随喜心所在随喜他人的成就时生起。 在此所提到的十二广大心是善、果报与唯作的首四禅心。这两个无量心所(以及慈无量心所)不能生起于第五禅心,因为在禅那的层次,它们必须与悦受相应,而在第五禅里悦受已被舍受替代了。有些导师不认同这两个心所能存在于欲界舍俱心。但作者用了「然而,有些人说……」此形容词,显然他并不认同那些人的看法。 慧:慧的性质依它在什么心里生起而有所不同。无论如何,除了智不相应的欲界心之外,一切的美心都有某种程度的正见。
节十六:总结 Ekunavisatidhamma jayant’ekunasatthisu Tayo solasacittesuatthavisatiyam dvayam Pabba pakasitasattacattalisavidhesu pi Sampayutta catudh’evamsobhanesv’eva sobhana. 一十九美法,生于五十九, 三于十六心,二于廿八种, 当知慧心所,生于四十七。 如是依四法,美只生于美。 节十七:定与不定附随法(niyataniyatabheda) Issa-macchera-kukkucca-virati-karunadayo Nanakadaci mano ca thina-middham tatha saha. Yathavuttanusarenasesa niyatayogino Sangahab ca pavakkhamitesam dani yatharaham. 嫉、悭、恶作、离、悲等(即:随喜)及慢只偶而且个别地生起。配成一对的昏沉与睡眠亦如此。除了上述(十一)心所之外,其余的心所都是定附随法。我今当说它们的组合。
助读说明 在五十二心所当中,有十一个被称为“不定附随法”(aniyatayogi),因为它们并不一定会生起于能与它们相应的心。其余四十一种心所则被称为“定附随法”(niyatayogi),因为它们肯定生起于能与它们相应的心。在随后诸节,阿耨楼陀尊者将会依据每一心的心所组合分析一百廿一心。此分析法名为“摄理”(sangahanaya)。 心所摄理(cetasikasangahanaya) 节十八:序文 Chattims’anuttare dhamma pabcatimsa mahaggate Atthatimsa pi labbhanti kamavacarasobhane. Sattavisaty’apubbamhi dvadas’ahetuke ti ca Yathasambhavayogena pabcadha tattha sangaho. 三十六心所,于出世间心; 于广大心中,共有三十五; 三十八心所,于欲界美心; 于不善心中,共有二十七; 于无因心中,则有一十二。 依生起方式,组合共五种。 出世间心(lokuttaracittani) 节十九:分析 Katham? (i)Lokuttaresu tava atthasu pathamajjhanikacittesu abbasamana terasa cetasika appamabbavajjita tevisati sobhana-cetasika ca ti chattimsa dhamma sangaham gacchanti. (ii)Tatha dutiyajjhanikacittesuvitakkavajja. (iii)Tatiyajjhanikacittesu vitakka-vicaravajja. (iv)Catutthajjhanikacittesu vitakka-vicara-pitivajja. (v)Pabcamajjhanikacittesu piupekkhasahagata te eva sangayhanti ti. Sabbatha pi atthasu lokuttaracittesu pabcakajjhana-vasena pabcadha va sangaho hoti ti. 如何? 一、首先,在八种出世间初禅心里,有三十六种心所前来聚合,即:十三通一切心所和二十三美心所,两个无量心所除外。 二、同样地,在出世间第二禅心里,上述的心所都包括在内,除去寻。(35) 三、在出世间第三禅心里,则除去寻与伺。(34) 四、在出世间第四禅心里,则除去寻、伺与喜。(33) 五、在出世间第五禅心里,则与前者一样,但是是舍俱(舍受替代悦受)。(33) 如是于八种出世间心,依五禅而有五种组合。
助读说明 出世间初禅心:关于出世间禅,见第一章、节卅一至卅二。 两个无量心所除外:悲与喜无量心所不能出现于出世间心,因为它们必须缘取有情的概念为目标,而道心与果心则缘取涅盘为目标。于第二项至第五项去除的心所,应知于不同层次的出世间禅那,是由于去除了较粗显的禅支所致。 节二十:总结 Chattimsa pabcatimsaca catuttimsa yathakkamam Tettimsa dvayamicc’evam pabcadh’anuttare thita. 个别有三十六、三十五、三十四,以及最后两者三十三。如是于出世间有五类。 广大心(mahaggatacittani) 节廿一:分析 Mahaggatesu pana: (i)Tisu pathamajjhanikacittesutava abbasamana terasa cetasika viratittayavajjitadvavisati sobhanacetasika ca ti pabca-timsadhamma sangaham gacchanti. Karuna-mudita pan’etthapaccekam eva yojetabba. (ii)Tatha dutiyajjhanikacittesuvitakkavajja. (iii)Tatiyajjhanikacittesuvitakka-vicaravajja. (iv)Catutthajjhanikacittesuvitakka-vicara-pitivajja. (v)Pabcamajjhanikacittesupana pannarasasu appamabbayo na labbhantiti. Sabbatha pi sattavisatimahaggatacittesu pabcakajjhana-vasena pabcadha va sangahohoti ti. 一、对于广大心,首先,在三种初禅心里,有三十五种心所前来聚合,即:十三通一切心所和廿二美心所,三离心所除外。然而悲与随喜应个别组合。 二、同样地,对于第二禅心,上述的心所都包括在内,除去寻。(34) 三、对于第三禅心,则除去寻与伺。(33) 四、对于第四禅心,则除去寻、伺与喜。(32) 五、对于十五种第五禅心,则没有无量心所。(30) 如是,于所有廿七种广大心,依五禅而有五种组合。
助读说明 三种初禅心:即是善、果报与唯作。 三离心所除外:三离心所不能存在于广大心,因为在禅那中,禅修者不能刻意远离造恶。 悲与随喜应个别组合:悲缘取遭受苦难的众生为目标;喜则缘取获得成就或快乐的众生为目标。悲显现为悲愍;喜则显现为随喜。由此,基于它们缘取不同的目标,且显现的方式相异,这两者不能同时出现于同一心。它们可以个别与心相应,但也能够两者都不与心相应。 节廿二:总结 Pabcatimsacatuttimsa tettimsa ca yathakkamam Battimsa c’eva timsetipabcadha va mahaggate. 个别有三十五、三十四、三十三、三十二、三十。于广大心有五种组合。 欲界美心(kamavacara-sobhanacittani) 节廿三:分析 (i)Kamavacara-sobhanesupana kusalesu tava pathamadvaye abbasamana terasa cetasika pabcavisatisobhanacetasika ca ti atthatimsa dhamma sangaham gacchanti. Appamabba viratiyo pan’ettha pabcapi paccekam eva yojetabba. (ii)Tathadutiyadvaye banavajjita. (iii)Tatiyadvaye banasampayutta pitivajjita. (iv)Catutthadvaye banapitivajjita te eva sangayhanti. Kiriyacittesu pi virativajjitatath’eva catusu pi dukesu catudha va sangayhanti. Tatha vipakesuca appamabba-virati-vajjita te eva sangayhantiti. Sabbatha pi catuvisatikamavacara-sobhanacittesu dukavasena dvadasadhava sangaho hoti ti. 一、对于欲界美心,首先,于欲界善心,第一对(善心)有三十八种心所前来聚合,即:十三通一切心所和廿五美心所。然而(两个)无量心所与(三个)离心所应个别组合。 二、于第二对(善心)亦如此(包括上述三十八心所),除了智。(37) 三、于智相应的第三对(善心)亦如此(包括上述三十八心所),除了喜。(37) 四、于第四对(善心)亦如此(包括上述三十八心所),除了智与喜。(36) 对于四对唯作心,上述的心所亦以类似的方式个别与它们组合,除了离心所。(35-34-34-33) 同样地,对于四对果报心,上述的心所亦以类似的方式个别与它们组合,除了无量心所与离心所。(33-32-32-31)如是,于廿四欲界美心,以成对的方式,总共有十二种组合。
助读说明 第一对:在这篇所说的成对是组成一对的有行与无行心。由于它们的心所组合并没有差异,所以把它们作为一起分析。 (三个)离心所应个别组合:由于各个离心所所涉及的范围不同,即言语、身行、职业,所以在每一心最多只能有其中一个存在,视所刻意远离的恶行而定。由于离心所只在刻意远离恶行时才会生起,所以它们并不一定会出现于这类心。 除了喜:第三与第四对心是舍受俱行心,所以除去了只能与悦受(somanassa)相应地生起的喜(piti)。 唯作心:唯作美心只出现于阿罗汉心中。这些心没有离心所,因为阿罗汉已断除了一切烦恼,所以不需要刻意地远离恶行。 果报心:欲界果报心没有无量心所,因为果报心只取欲界法为目标,而无量心所则取有情的概念为目标。离心所亦不包括在内,因为欲界果报心不会刻意远离恶行。
节廿四:总结 Atthatimsasattatimsa dvayam chattimsakam subhe Pabcatimsacatuttimsa dvayam tettimsakam kriye. Tettimsa pakebattimsa dvay’ekatimsakam bhave Sahetukamavacarapubba-paka-kriya mane. 对于欲界有因善、果报、唯作心,生起于(第一对)善心的有三十八(种心所),三十七两次(于第二与第三对),以及三十六(于第四对)。对于唯作心,(于第一对)三十五,(于第二与第三对)两次三十四,以及(于第四对)三十三。对于果报心,(于第一对)三十三,(于第二与第三对)两次三十二,以及(于第四对)三十一。
节廿五:美心之间的差别 Na vijjant’ettha virati kriyasu ca mahaggate Anuttare appamabba kamapake dvayam tatha. Anuttare jhanadhamma appamabba ca majjhime Viratibanapiti ca parittesu visesaka. 于此,离不见于唯作或广大心;无量不见于出世间心;这对(离与无量心所)亦不见于欲界果报心。 于无上(即:出世间心),诸禅支是分别的基础;于中间(即:广大心),无量(与禅支是分别的基础);而于有限(即:欲界美心),离、智与喜是分别的基础。
助读说明 《阿毗达摩义广释》补充:对于“有限”或欲界心,(悲与喜)无量心所也是分别的基础,因为它们分别了可以有无量心所的善和唯作心,以及肯定没有无量心所的果报心。 不善心(akusalacittani) 节廿六:分析 (i)Akusalesu pana lobhamulesutava pathame asankharike abbasamana terasa cetasika akusalasadharana cattaro ca ti sattarasa lobhaditthihi saddhimekunavisati dhamma sangaham gacchanti. (ii)Tath’eva dutiye asankharikelobhamanena. (iii)Tatiye tath’eva pitivajjitalobhaditthihi saha attharasa. (iv)Catutthe tath’eva lobhamanena. 一、于不善心,首先,贪根的第一个无行心,有十九法前来聚合,即:十三通一切心所加四遍一切不善心心所则有一十七,再加贪与邪见则成一十九。 二、贪根的第二个无行心亦如是(有上述十七心所),再加贪与慢。 三、同样地,贪根的第三个无行心有十八法,有贪有邪见但无喜。 四、贪根的第三无行心亦有十八法,有贪与慢。 (v) Pabcame panapatighasampayutte asankharike doso issa macchariyamkukkuccab ca ti catuhi saddhim pitivajjita te eva visati dhamma sangayhanti. Issa-macchariya-kukkuccanipan’ettha paccekam eva yojetabbani. (vi) Sasankharikapabcakepi tath’eva thina-middhena visesetva yojetabba. 五、于第五个无行心,即与瞋恚相应之心,有二十法前来聚合,即:上述(十七法)除了喜,但再加上瞋、嫉、悭、恶作四法。然而,于此的瞋、嫉、悭、恶作应个别组合。 六、于五种有行心,亦各自有上述相同的组合,差别只在于再加上昏沉与睡眠。(21-21-20-20-22) (vii) Chanda-piti-vajjitapana abbasamana ekadasa akusala-sadharana cattaro ca ti pannarasa dhamma uddhaccasahagate sampayujjanti. (viii)Vicikicchasahagatacitteca adhimokkhavirahita vici-kicch-sahagat-tath’eva pannarasadhamma samupa-labbhanti ti. Sabbatha pi dvadas’akusalacittuppadesupaccekam yoji-yamana pi gananavasena sattadha va sangahita bhavantiti. 七、于掉举相应心中有十五法,即:除了欲与喜之外的十一通一切心所,以及四遍一切不善心心所。 八、于疑相应心中亦有相近的十五法,但无胜解,而有疑。 如是,于十二欲界不善心,依不同的附随法,总共有七种组合。
助读说明 贪根心:贪根的第一和第三无行心必定与邪见相应;由于后者是舍俱,所以无喜。第二和第四无行心可能会与慢相应,但却不一定。于是当慢不存在时,它们各自只有十八及十七心所。 瞋恚相应心:这种心包含了十二通一切心所、四遍一切不善心心所,以及另外四个瞋组的心所:瞋、嫉、悭与恶作。最后三者不能共存,且可能都不出现于此心。 掉举相应:两个痴根心里并没有欲,因为它们不能有有目的的行动。在疑相应心里,疑替代了胜解,这两者是不共存的。
节廿七:总结 Ekunavis’attharasa vis’ekavisa visati Dvavisapannarase ti sattadh’akusale thita. Sadharana ca cattaro samana ca dasa’ pare Cudds’ete pavuccanti sabbakusalayogino. 十九、十八、二十、廿二、二十、廿二、十五:如是不善心的组合有七种。故说有十四心所必定与一切不善心相应,即:四遍一切不善心心所和十通一切心所。 无因心(ahetukacittani) 节廿八:分别 (i)Ahetukesu pana hasanacitte tavachandavajjita abbasamana dvadasa dhamma sangaham gacchanti. (ii)Tatha votthapanechanda-piti-vajjita. (iii)Sukhasantiranechanda-viriya-vajjita. (iv)Manodhatuttika-ahetukapatisandhiyugalechanda-piti-viriya-vajjita. (v)Dvipabcavibbane pakinnakavajjita te yeva sangayhanti ti. Sabbatha pi attharasasu ahetukesu gananavasena catudhava sangaho hoti ti. 一、对于无因心,首先,生笑心有十二通一切心所前来聚合,除了欲。 二、它们也出现于确定心(意门转向心),除了欲与喜。(7+4=11) 三、喜俱推度心包含了所有(通一切心所),除了欲与精进。(7+4=11) 四、三意界心和一对无因结生心(两个舍俱推度心)包含了所有(通一切心所),除了欲、喜与精进。(7+3=10) 五、双五识包含了所有(通一切心所),除了杂心所。(7) 如是,于十八无因心,依(附随法的)数目分别,总共有四种组合。
助读说明 确定心(votthapana):此心即是意门转向心;在五门心路过程里它的作用是确定目标。 喜俱推度心:这是一种善果报心,缘取极可喜所缘为目标,包含喜是因为它与悦受相应。此心和随后提及的心都没有精进心所,因为这些无因心软弱且被动。 三意界心(manodhatuttika):这是五门转向心(pabcadvaravajjana)与两种领受心(sampaticchana)的总称。 一对无因结生心(patisandhi):这是指两个舍俱推度心。在第三章、节九会解释它们作为结生的作用。 节廿九:总结 Dvadas’ekadasa dasa sattaca ti catubbidho Attharas’ahetukesu cittuppadesu sangaho. Ahetukesu sabbattha satta sesa yatharaham Iti vittharato vutto tettimsavidhasangaho. 十二、十一、十、七:如是十八无因心的组合有四种。 所有的无因心都有七(遍一切心心所)。其余(即:杂心所)则依种类而定。如是依三十三种方式解说(心与心所的)组合。 节三十:结论 Ittham cittaviyuttanam sampayogab ca sangaham Batva bhedam yathayogam cittena samam uddise. 既知附随心所之相应与组合,且依它们与何心结合,解说它们的类别。
助读说明 附随心所之相应:这是指每一种心所能与不同种类的心相应;关于这点的说明,见节十至十七。 附随心所之组合:这是指依照所包含的心所组合去分析诸心;关于这点的说明,见节十八至廿九。 且依它们与何心结合,解说它们的类别:作者鼓励学佛者依心所属于何心去归类诸心所。例如:七遍一切心心所属于一切八十九心所有,因为它们生起于一切心。寻属于五十五心,因为它们生起于五十五种心。依它们所属的心,诸心所又可以采用界、本性、相应等等的方式分类。 Iti Abhidhammatthasangahe Cetasikasangahavibhago nama dutiyo paricchedo. 《阿毗达摩概要》里,名为“心所之概要”的第二章至此完毕。 回 向 偈 愿以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以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愿以此功德,回向诸有情。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安乐国。 参考资料 1、《汉译南传大藏经》元亨寺汉译南传大藏经编译委员会[编],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民国79[1990] http://www.neixue.org/tools/zanging/20081209/320.htm/ http:/ishare.iasksina.com.cn//4645001html?from=Isnot 2、中文电子大藏经 htp://ccbsntu.edu.tw/BDLM/en/home.jsp?language=enCBETA(ChineseBuddhistTextAssociation),CBETA ChineseElectronicTripitaka, 2009, Taipei 3、罗喉罗·化普乐著,顾法严译《佛陀的启示》慧炬出版社,台北,1979 4、印顺法师《印度佛教思想史》,正闻出版社,台北,1988 5、圣严法师《印度佛教史》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97 6、吕澂著《印度佛学源流略讲》 7、平川彰著《印度佛教史》 8、庄春江著《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 9、印顺法师《印度之佛教》正闻出版社,台北,1988 10、渥德尔著《印度佛教史》 11、那烂陀长老著(Naradamahathera),学愚法师译《觉悟之路TheBuddha and HisTeaching》斯里兰卡(SriLanka) http:/dhamma. neibucon/index-0htm 12、霍韬晦著《佛教哲学》,法住出版社,香港,1999 13、觉音造,叶均译《清净道论》,中国佛教文化硏究所,北京,1991 14、杨惠南著《佛教思想发展史论》,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93 15、木村泰贤著,欧阳瀚存译,《原始佛教思想论》 htp/s200251net/books/sfi/sfsx00lhtm 16、水野弘元著,释惠敏译《佛教教理研宪》中华佛教研宄所论丛(23),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00 17、水野弘元著,如实译《原始佛教的特质》htp/s005t/books/ysfilysfjd0OI. htm 18、水野弘元著,如实译《原始佛教》,普门文库,台北,1984 19、净海法师著《南传佛教史》,慧日讲堂,台北 20、杨郁文著《阿含要略》 wwwiced.org,http:/s92002.5lnet/index7htm 21、任继愈《中国佛教史》。 22、菩提比丘《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网络资料。 |
———————————
版权所有,请尊重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未经作者同意,不得更改,违者必究!
点击阅读:
【走进佛史,亲近佛陀,离相似法,除外道见】:《印度佛教思想史》专辑1
《沙门果经》导读:出家修行截断生死轮回,入于圣流直证沙门道果
【走进佛史,亲近佛陀,离相似法,除外道见】:《印度佛教思想史》专辑1
【被虏僧说法,令饿马垂泪】:马鸣菩萨与《佛所行赞》——《佛教梵呗源流追寻》二
【慎重申明】别辜负妈妈的爱!——见妈妈爱我,没妈的恶意恶毒者“嫉妒恨”投诉原创,实可哀悯!
【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日】——人间佛陀大慈悲,出家入世度众生
师友们,一起托钵去——朝礼澳洲南传 Bodhinyana Forest Monastery 觉智寺
【致最爱的人】轮回里,谁是你的情人?——多珍重,别再轮回了!
忆佛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