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名师孙四周:还 原 祖 冲 之 ——我是如何在中学讲割圆术的
本文刊于《教育研究与评论》2017.5
开号宗旨:为数学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研究的平台,既关注高中数学解题研究,也关注教法和学法研究。
文卫星,上海市特级教师。践行“生态课堂”,做到“两尊重”----即尊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两个度”----思想(哲学或数学)高度和文化厚度。
一、概说
中国人讲数学文化时,基本不会错过祖冲之的圆周率及割圆术。但是,“讲什么”以及“怎么讲”却是人人言殊。任何一个数学文化的教学,都存在着目标定位与方法选择的问题。有的人把文化当做知识,有的人当做政治,有的当做趣味故事,有的当做数学题目……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并呈现出不同的课堂形态和教学产出。
在此,先给出我所见过的讲解圆周率的方案,以作比较之用。
方案1(当知识教的)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求出圆周率7位小数的精确值,领先于世界1000多年。然后介绍世界各国求取圆周率的年代和成就,形成历史性的对比。
方案2(当政治教的)告诉学生,我们祖国有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很值得我们骄傲与自豪。而且祖冲之又编制了新的历法《大明历》,是世界公认的科学伟人,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就是以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我们要像祖冲之那样,爱我们的国家爱我们的民族,努力学习,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方案3(当趣味故事教的)讲祖冲之如何克服守旧势力的干扰求出了圆周率,他没有计算器,甚至连算盘都没有,使用的是筹算。他把算筹摆满了3个房间,克服了千辛万苦,为祖国赢得了这个巨大的荣誉。
方案4(当数学题教的)讲祖冲之是怎样求取圆周率的,在那里需要用到哪些知识以及当时如何处理。
上面的方案算是有代表性的,实践中被使用的可能远不止这些。它们各有所长,但都不是我所满意的。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先很厉害”,并不能对他们的发展起到多大的作用,如果不能让他们自己变得“更厉害”的话。下面我从现象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然后给出一个我设计的教学方案。
二、现象学的视野
上面方案,都是把“祖冲之求出圆周率7位小数的精确值”当做确定无疑的知识递给学生的,所不同的仅仅是传递的方法。如果把它当做一种现象,则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也不是这么没有疑问。
祖冲之的原始成果是给出“盈数3.1415927”和“朒数3.1415926”,然后说“正值在盈朒二数之间”。也就是说,他给出的是一个范围并不是一个值。根据刘徽所说(也是祖冲之所相信)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当多边形的边数增加时,他得到的是一个递增数列,认定它有下界很正常,但是靠什么认定有上界呢?仅仅是直观估计吗?这恰是为历代研究者所忽视的问题。
1 边长不可能是测量出来的
按照现在广泛流传的说法,“祖冲之设了一个直径为一丈的圆,在圆内切割计算,一直切割到二万四千五百七十六边形……”这里给人印象最深的字眼是“切割”两个字,大多数人也认为祖冲之是画出了24576边形后进行计算的(科学史界对祖冲之割圆的边数有不同说法,从1536到49152都有,此处从华罗庚说)。而真实情况不可能如此,祖冲之的成就绝非来自“实际的切割”.即使他真的切割到24576边形,度量出来的边长也将毫无价值.分析如下:
直径为1丈的圆,周长将约是3.1415926丈。在等分成24576份以后,每一份的长度(弧长)等于0.00012783173丈,即大约0.04261厘米。这是弧长,多边形的边是这条弧所对的弦,弦的长度还要小于这个弧长,因此必然小于0.5毫米。对于画在地面上的0.5毫米线段,即使用现在的仪器来测量,精确性也没法保证。
况且,人不可能在现实中画出一个“真的”圆来,画出来的只能是近似的圆;画圆的场地不可能“真的”是平面,只能是大致平整的;用以画圆周的线也不可能没有宽度,一定是有宽度的;在“等分”圆周的过程中,误差不可能控制在小数点后8位……,诸多的不可控因素,使得“割圆24576份”显得毫无操作的可能.
还有一点必须注意,中国古代没有人研究过等分一个角的技术,因此每次分割都只能去等分弧,而“等分”的方法也只能是测量.假设所画圆周的“线宽”是0.2厘米,则在等分成24576份以后,分点都已经不好表示,“弦长”也已经比圆周的“线宽”还小许多.即使祖冲之精益求精,把上面的每一项都做到极致,根据当时的测量水平,测量出的数据也将没有丝毫价值.
所以,祖冲之不可能真的把圆分割到24576等份,再去测量它的内接多边形的边长.
2 祖冲之的成果只能来自于迭代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把刘徽的工作翻译成今天的数学语言.刘徽分析用到是面积,为了学生理解上的方便,我们把它简化成边长。除了少计算了面积以外,内容上没有任何本质的改变.
刘徽从圆的内接正六边形开始,每次都把边数加倍(如图1,2),即正6、12、24、……边形逐次加倍,传说他得到徽率(3.1416)时一直切割到192变形。他为什么不是直接作一个192边形,而是从六边形开始逐次加倍呢?其中的玄机将在下文中揭晓.
为便于解析,我们画出下面的局部图(图3).其中O是圆心,AB是某个内接正多边形的一边,是弧AB的中点,和是边数加倍后的正多边形的两条边.
一个递推数列,又不能求出通项公式,还能怎么做呢?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迭代:先由正六边形算正12边形,再由12边形算正24边形……,
回过头去再看,我们发现刘徽不是直接作出192边形而是从正六边形开始逐次加倍,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割圆是假,迭代是真”.“割圆”只提供了一种思想,实际上无法在具体的圆上实施,能够实施的只有迭代.同样地,祖冲之也只有“迭代”这一条路,别无选择.
今天我们用计算机计,可以很轻松地模拟祖冲之的迭代过程,得到下面的表一(保留到小数点后8位):
表一:前12次迭代
迭代次数 | 正多边形的边数 | 圆周率的值 | 备注 |
0 | 6 | 3.00000000 | 径一周三 |
1 | 12 | 3.10582854 |
逐 渐 递 增
看 不 出 上 界 |
2 | 24 | 3.13262861 | |
3 | 48 | 3.13935020 | |
4 | 96 | 3.14103195 | |
5 | 192 | 3.14145247 | |
6 | 384 | 3.14155761 | |
7 | 768 | 3.14158389 | |
8 | 1536 | 3.14159046 | |
9 | 3072 | 3.14159211 | |
10 | 6144 | 3.14159252 | |
11 | 12288 | 3.14159262 | |
12 | 24576 | 3.14159265 |
由表一可以看出π值逐渐增加,且在第11次迭代的时候进入了祖冲之所说的范围,第12次时仍在范围内,此时的边数为24576.
问题是,祖冲之能不能完成这些迭代呢?完成这个迭代,最高级的计算就是开平方,而这项技术完全在祖冲之的掌握之中.中国古代的《周髀算经》中就已经记载了具体数字的平方根,也就是说那时就有了开平方的意识.《九章算术》中更是详细介绍了开平方的方法、步骤,用的是中国古人最拿手的“出入相补原理”。而且在世界上首开先河,用了十进制来表示小数.刘徽在为《九章算术》做注的时候,又绘制了彩色的图解.“析理以词,解题用图”,详尽入微,形象直观.所有这些,作为皇家数学家、又是当时最高水平的数学家的祖冲之自当了然于胸.
总结一下:开平方的技术、十进制表示小数、割圆术的思想、筹算的本领、自由思考的环境……,祖冲之赶上了那个“需要伟人也产生了伟人”的好时代.
3 上界的由来
回头再看表一中的圆周率变化规律,发现在迭代到第11次的时候首次超过3.1415926;到第12次的时候,值仍在增加,而且末两位从“62”增大到“65”,幅度不算小.如果就此认定它不会超过“70”,理由很不充分,必须继续迭代.
表一续:第12-15次迭代
迭代次数 | 正多边形的边数 | 圆周率的值 | 备注 |
12 | 24576 | 3.14159265 | 稳 定 |
13 | 49152 | 3.14159265 | |
14 | 98304 | 3.14159265 | |
15 | 196608 | 3.14159265 |
令人惊奇的是,此后每一次得到的值都是3.14159265,结论已经很明显。
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记住,电脑不同于人脑。电脑只会根据人的指令一直计算下去,人脑却会及时调整。比如在第12次算出3.14159265后,第13次算出的值仍然是它。注意到迭代总是用上一次的值代入求出下一次的值,人脑可能会断定下一次还是这个值,并且一直会“重复下去”。这样就不会再有第14、15次迭代了。
于是可以作这样的推测:祖冲之在第12次迭代得到3.14159265后,发现增幅仍然较大,无法下结论。于是再一次迭代,而此时,奇迹出现了——数据稳定在3.14159265上。
结论:祖冲之的迭代必须且只需进行到第13次,相对应的多边形边数是49152.
当然对于49152边形,如果从“作图等分圆周”的角度讲,也是无法操作的.但是作为迭代,则纯粹是摆弄算筹,对祖冲之而言毫无障碍,仅仅需要一点耐心而已.
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发现值“永远稳定”在同一个值以后,祖冲之并没有一口咬定圆周率就等于这个数(3.14159265),而是给出上下界(盈朒数)做出估计说“正值在盈朒二数之间”。为什么他不给出一个“精确值”而只给出一个“估计值”呢?因为每次迭代都是取的近似值,对此他有真切的体会。即使后来数值“稳定”了,也难以保证这就是“正值”。祖冲之认识的深刻性确实远超于常人,但是如果不是亲历了迭代的全过程,很难想象这样的认识该从何而来。
Step3 告诉学生,是个无理数。让他们明白,所有的测量与实验都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值。数学可以在实验中受到启发,可以在现实中得到推动,但是数学不是实验的科学。不论你铺豆子的水平有多高,不论你测量的技术有多精,那都不是数学本身。那么,该怎么来求的值呢?
Step4 介绍中国的割圆术(希腊阿基米德也用过)即刘徽的工作。让学生领会到割圆术的原理好操作步骤。
Step5 放手让学生使用割圆术求圆周率。期间有老师的引导与启发,学生完成上面所分析的构造数列及迭代计算工作(此处过程略)。
Step6 体会割圆术与实验法的区别。认识到数学是让世界变简单的学问,也是给人以精神的自由并让人的价值得以体现的学问。
四扩展性的数学研究活动:一组新的表达式
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以外,还可以让一部分能力强的学生进一步完成深入的研究工作,体验一下科学研究的乐趣。
祖冲之的圆周率计算,达到了一个辉煌的顶峰.即使以地球到月亮的距离为半径作圆,用盈朒二数的中间值(即3.14159265)去计算周长,误差也只有大约2.67米.如果单从应用的角度看,即使在现代航天飞行中,其精确度也已经够用.
但是,所有的实验、测量和近似计算都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值.因为是一个超越数(林德曼,1887),它不可能是两个小数(不论多少位)的比值.人类不停地研究值,不仅是为了应用上的需要,还有精神上的需要,即通过认识自然来体现人的存在和人的价值.比如“证明是超越数”,主要体现的是认识论价值而非实际应用的价值.这个目标只有在给出了的表达式后,才能实现.因此,表达式的出现是圆周率研究上又一次质的飞跃.
世界上第一个给出表达式的是法国数学家、举世公认的代数学之父韦达,他的公式是:
以后又有欧拉、莱布尼兹、高斯、勒让德、拉玛努杨等多位数学家分别给出了的表达式,看看这些人的名字你就可以想见它的意义,的每一个计算公式都牵扯到数学的多个门类和多种技巧.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但凡新建立的数学学科,只要有可能,总会首先用自己的理论把研究一番(比如概率论和计算机学科等).可以说,的研究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数学发展水平.中国的圆周率研究曾经领先于世界1100多年,但是没有一个中国人提出的新表达式,这多少有点愧对古人.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现在就可以给出的表达式,而且给出无数多个(定理2及推论).
结语数学文化不仅仅是那些有形的符号、概念、公式、定理等,还有凝聚于其中的思想和方法。如果我们把它当做固定的成果来继承,则我们就是承载者或曰负荷者;如果我们把它当做鲜活的现象来对待,则我们就是探究者或曰(再)发现者。牛顿说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因为他把前人的成果当做可以踏步的阶梯,而不是扛在肩上的宝藏。学生学习数学文化,应该使他们的视野更开阔、胸怀更远大、步履更从容,而不是相反。在现象教学的框架下,数学文化是认识的客体而不是膜拜的对象。在学生的活动中它们将重新在人的智慧里闪光,并在学生的生命长时间里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郁组权著中国古算解趣,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8.
[2]钱宝琮著,中国数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1.
[3]沈康身著,九章算术导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5.
[4][美] 莫里斯·克莱因著 张理京,张锦炎,江泽涵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1
河北名师殷玉波:基于数学文化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素材的选择及运用
2016年全国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一等奖:“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教学设计实施与反思
江苏名师孙四周:现象教学与HPM----全国第七届HPM大会报告
《降次——一元二次方程复习》——杭州市初中数学核心组寒假微课学习八年级第26课
浙江名师任伟芳:问题链数学教学研究的缘起、实践与愿景——唐恒钧教授访谈录
江苏名师缪林:自我修正促进师生共进----“两直线交点”教学修正及体会
行到水穷处,做看云起时----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3卷评析
能力立意驭繁致简 素养落实龙跃云津----2019年天津高考数学理科卷赏析
江苏名师渠东剑:素养视角下的2019年高考数学江苏卷分析
江苏名师渠东剑:素养视角下的2019年高考江苏卷分析江苏名师渠东剑:素养视角下的2019年高考数学江苏卷分析
江苏名师缪林:基于提升数学素养的高三数学复习----“数列综合运用”教学案例及感悟
有为的青年教师何睦:高中数学章节起始课教学价值的实现----基于教学实际的视角
有为的青年老师何睦:高中数学章节起始课的研究----以“不等关系”教学为例
有为的青年教师何睦:有效的高中数学章节序言课教学----基于樊亚东老师录像课“不等关系”的研究
全国优秀教师(正高级)石志群:数学理解,理解什么?--“理解的数学教学”刍议
促进全面发展,落实评价体系,引领教学改革----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试题评析
不用法向量求二面角大小的简捷方法----原文刊载《数学通讯》2013.11-12
云南“万名校长培训项目”讲座连载:人数学课中多些文化气息--21年前发表《中学数学》,被人大《中学数学教与学》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