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哪些抑郁症患者更难治愈?更晚治愈?——来自STAR*D研究的启示 | 来点评

医脉通 医脉通精神科 2019-06-30


医脉通导读


《来点评》栏目立足于领域前沿研究,并邀知名专家/一线临床医生分享精彩见解,旨在为国内精神科同仁搭建桥梁,实现研究成果向临床实践的转化。


本期《来点评》,我们邀请到了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 翁小娟主治医师鞍山市精神卫生中心 印文娜主任医师,针对一项探索抑郁症未能治愈及治愈所需时间相关因素的研究进行点评。


抑郁症患者的治疗反应异质性很强。虽然相当一部分患者可在1-2个抗抑郁药疗程后得以临床治愈,但也有很多患者存在残留症状,10-30%的患者在足量足疗程的治疗下仍迁延为慢性。另外,最终实现治愈的患者中,治愈所需要的时间也存在很大差异。


一项发表于Depress Anxiety.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者对来自抑郁症序贯治疗研究(STAR*D)的大型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析,旨在探索与抑郁未能治愈及治愈所需时间相关的临床因素。STAR*D研究旨在评估全科及精神科专科治疗中基于量化的抗抑郁治疗的疗效,共纳入了3,606名18-75岁满足DSM-IV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


本项分析中,治愈定义为16项抑郁症状快速自评量表(QIDS-SR)总分≤5,治愈时间定义为基线至首次达到治愈的复诊的时间间隔。其他转归测量工具包括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17)、抑郁症状问卷(IDS-C30,评估非典型及内源性抑郁特征)、健康调查简表(SF-12,评估精神健康功能状况)、工作及社会适应量表(WSAS,评估工作及社会功能)等。研究者使用治愈回归模型对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受试者的平均年龄为41.4岁,62.5%为女性。大部分患者抑郁为中重度(HAM-D17≥23),73.1%的患者既往有过至少一次抑郁发作,当前抑郁发作的中位时长为8个月(四分位距3-25个月)。14.7%的患者最终未能治愈。


图1 随着时间的推移,治愈的可能性降低(Mojtabai R. 2017)


如图1,对于获得治愈的患者而言,治愈的可能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换言之,治疗时间越长,仍未治愈的患者治愈的可能性也逐渐降低。


多变量分析进一步提示:


 ▶ 与未能治愈及治愈所需时间更长同时相关的因素包括:基线时抑郁更严重,躯体状况更差,抗抑郁治疗依从性更差。


 ▶ 未能治愈的相关因素还包括:无业,受教育程度低,本次抑郁发作时间长。


 ▶ 治愈所需时间更长的相关因素还包括:在精神专科接受治疗,精神健康功能较差(SF-12),角色功能受损更严重(WSAS)。


上述结果尤其强调了治疗依从性与躯体健康状况对于抗抑郁治疗转归的重要意义:若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差和/或躯体健康状况不佳,其未能治愈的可能性更高;即便治愈,所需要的时间也更长。


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因素均可人为加以改善,如建立初级保健医生与精神专科之间的良好协作等。此举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还可同时关注患者的躯体及精神健康需求。


文献索引:Mojtabai R. Nonremission and time to remission among remitters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Revisiting STAR*D[J]. Depress Anxiety. 2017 Dec;34(12):1123-1133.


(专家按姓氏笔画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这个研究数据来自于STAR*D研究,真实可靠。研究结果很实用,给我们一线临床工作带来了一些启示。


如研究所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发现,如果患者的抑郁程度更重,其服药依从性相对可能更好,但达到临床治愈的时间可能就更久。而若抑郁症患者还伴有其他躯体疾病,其治疗依从性和疗效就会受到影响,那么达到临床治愈的时间也会更久,甚至无法达到临床治愈。


除此之外,我们也发现患者的照料者对抑郁症治疗的认可度也会影响疗效。若家属能够协助患者接受治疗,则患者达到临床治愈的可能性更高,时间更短。患者身处的周围环境也会影响抑郁症患者达到治愈的可能性和时间。若患者时常感受到压力和冲突,那么未治愈时间也越长。


根据以上考虑,我们在接诊抑郁症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考虑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患者及家属的文化程度、对疾病及药物治疗的认可度,尽早建立治疗联盟,还要关注患者本人的身体、生活、工作、人际关系状态,适时给予一些心理疏导和干预。



本项基于STAR*D研究的分析显示,与抑郁未能治愈及治愈所需时间更长同时相关的因素包括:基线时病情严重、躯体状况差及抗抑郁治疗依从性差。该研究进一步强调了关注抑郁症患者躯体状况,以及保证抗抑郁治疗依从性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依从性差和共病躯体疾病均可人为加以改善,如建立初级保健医生与精神专科之间的良好协作等。


本人在多年临床实践中观察发现,导致抑郁症无法实现临床治愈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服药依从性差。① 担心抗抑郁药长期服用的副作用。患者对药物普遍有错误认知,认为长期服用会成瘾、伤害肝肾功能、引发体重增加及性欲问题等。② 对疾病的认识不充分。患者及家属把抑郁症等同于普通性格问题,觉得是患者自己想不开,不理解是一种需要干预的疾病。③ 有病乱投医。患者及家属习惯相信各种宣传广告,多方救治,经常更换不同科室医生,相互比较,中西药互相更换,导致疾病迁延不愈。


二、抑郁症共病躯体疾病引发抑郁症患者无法临床治愈,尤其是老年抑郁症患者多伴有多种躯体疾病,常常合并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痴呆等问题;抑郁症常与甲状腺疾病、慢性疼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共同发生,炎症性疾病如糖尿病及肥胖也与抑郁症有关。抑郁症共病这些躯体疾病可导致抗抑郁药治疗应答不佳甚至无效,进而导致预后较差。


三、家庭社会资源缺乏,患者受教育程度低,接受心理治疗效果差,病前合并人格问题增加了抑郁症患者临床治愈的难度,导致了这些抑郁症患者常无法实现临床治愈。


抑郁症患者对抗抑郁药治疗不依从会造成诸如复燃/复发风险提高、入院及急诊风险次数增加且时间延长、症状更重、应答及治愈率更低,而且医药费也可能更高。临床医生可从以下三方面提高患者依从性:① 通过科普宣传及医生详细解释提升患者及家属对抑郁症的正确认知,消除其病耻感;② 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前向患者及家属正确告知抗抑郁药物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何科学的预防不良反应及用药的利弊分析;③ 规范抑郁症治疗,避免治疗的差距过大,造成患者盲目四处就诊。


另一方面,及早发现抑郁共病躯体疾病有助于医生针对性地选择抗抑郁治疗手段、采用心理治疗及辅助药物增效治疗。特别是对于老年抑郁患者躯体检查至关重要,需要建立联络会诊医学,及时治疗患者的躯体疾病,从而提升抑郁症的治疗临床治愈率。  


  往期回顾  


年龄越大,抑郁症病程越倾向于不良

中国声音: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性抑郁

共病惊恐障碍可增加抗抑郁治疗的不良反应

产前暴露于抗抑郁药与儿童行为问题的风险

二胎时代,子女数量对父母抑郁风险的影响

美国现役军人的抗抑郁药治疗依从性

哪些残留症状与抑郁症复燃关系密切?

抑郁症残留症状的预测因素

抑郁急性期治疗:艾司西酞普兰 vs. 度洛西汀

领导的态度影响抑郁员工的出勤情况

C反应蛋白新应用:预测抑郁症状严重程度

SSRIs是否升高白内障患病风险?

更换抗抑郁药:哪类药物最受欢迎?

重视躯体症状,降低抑郁焦虑障碍的复发风险

关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

抑郁发作的前驱症状知多少

Meta分析:SSRI是否影响女性骨密度?

抗抑郁疗效不佳?养只宠物吧!

抗抑郁药治疗或可缩短癌症患者住院时间

抗抑郁药是否升高女性乳腺癌风险?

躯体症状突出?务必警惕抑郁症可能

艾司西酞普兰对血压心率的影响

中国循证: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共病焦虑

良好的基层医疗体验:开启抗抑郁治疗的钥匙

纠正自我参照加工:抗抑郁药起效机制之一?

冠脉搭桥术后患者使用SSRIs的出血风险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国内抑郁症患者:汇总分析

抗抑郁药早期无效:是否值得继续等待?

SSRIs是否降低老年女性的骨密度?

抑郁症患者自行停药的常见原因及高危因素

基于人格特质,预测抗抑郁药治疗效果?

及早关注高危因素,预防老年抑郁及睡眠问题

5-HT转运体结构与SSRI的作用机制

体育锻炼助力抑郁治愈:当下开始为时未晚

Cochrane系统评价:抗抑郁药治疗惊恐障碍

基于DNA甲基化状态预测艾司西酞普兰疗效

重视抗抑郁药的情感及行为副作用

吸烟与抑郁:一项全球性研究的启示

中国研究:抑郁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SSRIs助力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

抗抑郁药起始治疗不依从,得不偿失

氯吡格雷联用SSRIs:合理选药,规避风险

柳叶刀抗抑郁药荟萃分析:国内专家观点

心血管病伴抑郁:规律服用抗抑郁药的重要性

打消疑虑:老年人使用抗抑郁药不升高血糖

基因携手临床指标,预测抗抑郁药疗效

妊娠期抗抑郁治疗与后代孤独症风险

聊聊抗抑郁药那些「不可描述」的事儿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国内卒中后抑郁患者

多汗:抗抑郁药容易忽视的副作用

「夜猫子」注意:熬夜或损害SSRIs疗效

刻不容缓!关注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

针灸治疗抑郁:传统医学遇到新挑战

失眠:惊恐障碍的高危因素

抗抑郁药禁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

抑郁症、抗抑郁药与体重增加

深部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的全球性研究

孕期服用抗抑郁药,会影响母亲哺乳吗?

抗抑郁药的肝脏安全性:一项回顾性研究

长期使用SSRIs是否升高青光眼风险?

Meta分析:抗抑郁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长期SSRIs治疗可延缓MCI进展为AD

抑郁症疼痛症状:双通道药物疗效一定更好?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哮喘共病抑郁症」的启示

火眼金睛:识别急诊中的惊恐发作患者

当抑郁患者存在精神病性症状

惊恐障碍:SSRIs与苯二氮䓬孰优孰劣?

全球焦虑障碍治疗现状及启示

预防抑郁症复发:哪些抗抑郁药表现更好?

产后抑郁对产妇及后代的深远影响

艾氯胺酮:难治性抑郁患者的新希望?

治疗急性抑郁:SSRIs和TCAs哪家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