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州味道|一夕小敷山下梦

湖州发布 2023-12-10


播音:王然、汇哲


全文3392字,阅读约15分钟

《湖州味道》特邀作者:施国琴

投稿邮箱:963458800@qq.com



风从一排排错落的红色砖瓦房蜿蜒而来,山下的几株桑树叶子轻轻摇曳,此时,一汩水流、三两声哞叫,还有一串火车轰鸣声划过耳际。这是小敷山三十多年前常有的景致。


敷(旉)山又名福山,俗呼敷山头。湖州城西南的道场山、康山、大青山、大西山诸山合围成开口朝向东北的山麓冲击平原。源于霞幕山北麓的妙西港,因其水自蘖山出,故号黄浦,俗亦名黄蘖涧。汇合了山间的诸多溪涧,北流至妙西,折向东北穿平原至郭西湾汇入东苕溪。妙西以下中下游河床渐趋平坦,阡陌纵横,漾荡棋布,草塘漾、金鸡漾、夹山漾一路成串,最大的漾是福山(敷山)漾,周长3.2公里,水面面积达1200亩,漾边还散布着数处小山,福山(敷山)、杨家山、南北基山等。


小敷山,长得并不出众,与周边的康山、霞幕山、道场山、金盖山、仁皇山相比,它显得那么矮小、贫瘠。但或许因为它那温柔喜气的名字,这座小山拥有着深邃的文化底蕴,历代到访的贵客,一次次成就了其巍峨。



唐代湖州,是风景秀丽、地灵人杰、富庶繁华之地,这对于政坛失意的杜牧而言,无疑是疗伤的上佳场所。


杜牧


杜牧曾三写《上宰相求湖州启》请求出任湖州刺史,一直到大中四年(850)秋,终于得到好友兼宰相周墀的批准,彼时杜牧写下快诗《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捧诏汀洲去,全家羽翼飞。喜抛新锦账,荣借旧朱衣。”其欣喜若狂,洋溢诗行!


然而,杜牧在湖州停留的时间(850年秋-851秋)十分短暂,许多愿望被搁置,但是有一件事,他一直挂心,那就是去小敷山凭吊一位让他十分敬慕的忘年交沈下贤。


《四库全书》录沈亚之传奇小说《湘中怨解》


沈下贤,即沈亚之,约为唐德宗至文宗(781—831)时人,李贺盛赞“吴兴才人”。沈亚之父祖己不可考,然其时吴兴沈氏是名门望族。


沈亚之的诗风独特,人称“沈下贤体”,李贺、杜牧、李商隐、贾岛等均有模仿。他的传奇小说,凄艳怪媚,更是一绝。鲁迅是二十世纪沈亚之研究的第一人,曾赞其“以华艳之笔,叙恍惚之情”。


《吴兴备志》:李贺杜牧李商隐俱拟沈亚之诗


更令许多士子兴叹的是,沈亚之的武功造诣也十分了得。大和三年(829),平李同捷叛乱中,“谏大夫因令亚之为书檄之。书成,亚之题帛引弓,射书于常山帅。帅得书,以期请降……”这弯弓射书一举,颇似古代射书救聊城的鲁仲连!


然而才华超拔又如何?大和三年(829),沈亚之被贬为虔州南康尉。大和五年(831)之后,也就是沈亚之五十岁后,历史上就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真正应了佛家语——“不可思议”。


沈亚之自己写过敷山《村居》诗:“有树巢宿鸟,无酒共客醉。月上蝉韵残,梧桐阴绕地。独出村舍门,吟剧微风起。萧萧芦荻丛,叫啸如山鬼。应缘我憔悴,为我哭秋思。”彼时敷山村居生活清冷萧瑟,寂寥无人,诗人孤独惆怅的心思徘徊其中,其不得志的人生也浓缩在了诗歌之中。


大中五年(851),杜牧寻访到小敷山的时候,旧居前已是荒草萋萋,苍苔满径,他不由感慨道:“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径苔芜不可寻。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那一年距离沈亚之离世才十多年,才子生前如此落寞,身后如此凄清!悲从中来!人生恍兮!


那一天,杜牧在小敷山下歇宿,他怀念着与沈亚之在长安的那段唱和的日子。那一晚,月色如佩,泉水环鸣,梦中贤士缓缓而来,衣袖飘袂,谈笑风生,一如从前。造化弄人,与此诗时隔一年,杜才子也离开了人世。并且与沈亚之一样,也在知天命的门槛上,令人痛惜。时不利兮,骓不逝!且将清韵留人间!“斯人清唱何人和”,退守自己的艺术世界,不亦快哉!


《沈下贤》一诗,映照出一个时代、两颗诗魂。一位是唐诗殿堂级人物,一位是唐代优秀的传奇小说家,他们的故事,瞬息间拔高了小敷山,把它托举成一个文化坐标。



白驹过隙,光阴流转,四百年多年过去了。小敷山又迎来了一位尊贵的主人。


“敷山之美,我幸有之,子贫而贤,我以成子。”“我诚不敢望敷山之美也,而不敢不成曹君之义。”


戴表元


元时,吴兴富儒曹元购得敷山赠予贤士姚式,这样一段知遇佳话,被“东南文章大家”戴表元记录在了《敷山记》里。


至元二十一年(1284),戴表元与赵孟頫在钱塘江畔邂逅相遇,两人一见如故,在《招子昂饮歌》中戴表元欢快感慨“与君相逢难草草, 与君相逢苦不早。”或许真应了如今的俗语“喜欢一个人,爱上一座城”,自此以后,湖州大地留下了许多戴氏的足迹,“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便成了后世湖州最鲜明的代言。


戴表元《剡源集》第2册《敷山记》


贤士姚子敬,即姚式,号筠庵,生卒年不详。姚式与赵孟頫、牟应龙、钱选、萧和、张复亨、陈慤、陈康祖,被后世并称为“吴兴八俊”。


姚式跋赵孟頫《水村图》,此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姚式早年曾跟随吴兴硕儒敖继公学习经义,与赵孟頫为同学。赵孟頫的《松雪斋集》卷三《送姚子敬教授绍兴 》载“结交三十年,每见意自新” 的诗句,也印证了他们相识少时,往来频繁。赵曾言,“我友子姚子,风流如晋人,白眼视四海,清言无一尘 ”, 又说 “姚子敬天资高爽,相见令人怒 ,不见令人思 ”,可见赵孟頫对姚式的敬佩,以及两人关系的亲密。今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赵孟頫《致子敬教授札》录文如下:“孟頫承惠字令取文书付仲深,即已面嘱王都目矣。不肖数日便还,非远行也,然冀善保不宣。孟頫再拜。子敬教授仁弟足下。”


姚式跋赵孟頫《谢幼舆丘壑图》,此图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


元 高克恭 墨竹坡石图


故宫博物院藏高克恭《雨竹坡石图》,赵孟頫书诗一首,其中有“天下几人能解此,萧萧寒碧起秋风”之句,高克恭自署“克恭为子敬作”。


赵孟頫 《致子敬教授札》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至元二十七年(1290),戴表元承姚式之邀来敷山游玩。那年冬,戴表元又受曹君“姑为我记之”之请,挥毫写下了这篇如今频现于高中学子案头的文章《敷山记》。


“敷山者,西于吴兴十有馀里,山中卷外截,水罄折行平原茂樾间。左右之徐山、杼山,挟敷山而蹲。敷山之前,苍峭亘连,圭起虡伏,望而知为美壤也……”


宋灭元兴后,江南儒士阶层求仕之途被斩断,许多南士常怀归隐之念。而敷山,树林茂密,左徐山,右杼山,“挟敷山而蹲”,实在是一个可以远离政治,筑室读书,啸傲田园的好地方。


“吾亲年高,他日倘幸以为寿藏,而筑室读书于其侧,耕渔以给口,藏修以养体,咏歌以舒志,洋洋乎曹君之赐,吾事毕矣。”


的确,对姚式来说,敷山可修墓,可读书,可耕渔,可藏修,可咏歌,可让他保有一颗完整的灵魂。


千古清丽文章《敷山记》,见证了一段意蕴丰富的知遇与成全,无论是对于曹元、姚式、戴表元,还是寂寂无言的敷山。曹元,于姚式而言是一种“义”的成全;敷山,于姚式而言,是一种“美”的成全;戴表元,于曹元而言,是一种“善”的成全……



时光疾驰,转眼二百年过了,小敷山迎来了一位外籍客人。当他寻访到小敷山的时候,激动地跪坐于地,泪流满面。


此人就是被明“后七子”领袖王世贞盛赞“宏词第一科”“才高倾一时”的才子徐献忠。


福山下收割后的田野


华亭徐献忠为何要来小敷山?答案就隐藏在他那本以福山(即小敷山)命名的文章里。


徐献忠


据《福山阡志》(《长谷集》十五)载,自徐献忠曾祖辈始,三世单传,其父患子嗣不蕃,嘱其访墓地山中。正德十四年(1519),徐父抚松居士下世后,因为“风气不蓄,不敢虚治命”,一直没有下葬。八年后才卜葬于吴兴的福山。


“越鸟南枝,自有性灵。钟鼎尊重,终不换我自在山林也。”


徐献忠《长谷集》第8册《福山阡志》


文人的清高与傲骨,让徐献忠难以圆融官场,回归山林才是归途。徐献忠想到了有“一抔土”之恩的小敷山,想到了山水清远、世风淳朴的吴兴。而家乡的倭寇之乱,加速他“移家霅上”的决定。


史载,嘉靖二十三年(1544)徐献忠毅然决然辞了奉化令,移家至吴兴,隐居于离小敷山不远的九霞山,还笑称自己是“九霞山长”。


“呜呼!封树虽仅安,而越在异土,今置果橒于墓旁,世为湖人守之,而乌程之情诚不能捐弃,思念及之,五内崩裂,惟有金石铭志庶图不朽,惭无名迹可污。”(《福山阡志》)


“惟有金石铭志庶图不朽”,其情之诚,其志之坚,为之感动。


吴兴,给予徐献忠是一段“九霞山长”怡隐生活;徐献忠交给吴兴的是《吴兴掌故集》《长谷集》《水品》的相继问世,完成了一次吴兴文化高峰性构建。


当年杜牧凭吊沈下贤一雅事,也被徐献忠悉心记录在了《吴兴掌故集》中:“福山,旧俗名小敷山,《谭志》名福山,与旉山相联接。唐人沈下贤名亚之居此。见杜牧《沈下贤》诗,今为先人抚松居士墓。”



如今,敷山渐平,昔日风光早已不在。“惟有金石铭志庶图不朽”,文人的执念所产生的魔力,真的难以估量。沈亚之、杜牧、姚式、曹元、戴表元、徐献忠等一位位风流人物的形象永远屹立在小敷山上!


于是,当人们想起“小敷山”的时候,涌上心头的便不只是遗憾伤感之辞吧。





往期推荐

上下滑动

湖州味道①|湖州味道②|湖州味道③

湖州味道④|湖州味道⑤|湖州味道⑥

湖州味道⑦|湖州味道⑧|湖州味道⑨

湖州味道|湖州味道⑪|湖州味道⑫

湖州味道⑬|湖州味道⑭|湖州味道⑮

湖州味道⑯|湖州味道⑰|湖州味道⑱

湖州味道⑲|湖州味‍道⑳|湖州味道㉑

湖州味道㉒|湖州味道㉓|湖州味道㉔

湖州味道㉕|湖州味道|湖州味道㉗

湖州味道㉘|湖州味道㉙|湖州味道㉚

湖州味道㉛|湖州味道㉜|湖州味道㉝

湖州味道㉞|湖州味道㉟|湖州味道㊱

湖州味道㊲|湖州味道㊳|湖州味道㊴

湖州味道㊵|湖州味道㊶|湖州味道㊷

湖州味道㊸|湖州味道㊹|湖州味道㊺

湖州味道㊻|湖州味道㊼|湖州味道㊽

湖州味道㊾|湖州味道㊿|湖州味道51

湖州味道52|湖州味道53|湖州味道54

湖州味道55|湖州味道56|湖州味道57

湖州味道58|湖州味道59|湖州味道60

湖州味道61|湖州味道62|湖州味道63

湖州味道64|湖州味道65|湖州味道66

湖州味道67|湖州味道68|湖州味道69

湖州味道70|湖州味道71|湖州味道72

湖州味道73|湖州味道74|湖州味道75
湖州味道76|湖州味道77





来源:湖州发布
制图:沈一冰编辑:陈雯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


蔷薇花语

拍摄于:长兴县龙山街道

南太湖号拍客:黎子

投稿方式

即日起,您可以通过进入“南太湖号”APP的“悦湖”菜单栏,找到“拍客”版块,进行投稿(照片或短视频)。除了赢取积分,您的作品还有机会登上湖州发布和爱湖州微信哦!


南太湖号推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