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文章选读集三(新关注的师兄入)

青袍笔记 2022-11-03

历史文章选读集一(新关注的师兄入)

历史文章选读集二(新关注的师兄入)

历史文章选读集三(新关注的师兄入)

清明节快到了,多念大乘经典超度化解历代宗亲的怨气

背诵经典是第一层的功夫;持咒念佛是第二层的功夫

强大的习气背后有一股冤亲债主的力量在推动

凡是来找你麻烦的那个人就叫提婆达多,提婆达多常在左右

八识田中,叫做无量无边种种业的银行,统统存在里面 

超度若让亡者得益最大的无非是念佛,比起诵经殊胜的多

不可以东拜一个师父,西拜一个师父

你每天想要去改变别人,保证你活得痛不欲生

众生为什么一个人一个相貌呢?

我自认是坏人中最坏的一位,我应替一切人拜佛

出家人每天上供下施,维护了看不见的法界的平衡

凡是秘密传教的一定有问题啊,不要去相信他

修行要消两种业,从转化色身和超度冤亲债主下手

你只要不被妄想牵着走,就叫做修行

妄想的念头打死了,法身也就现前了

破戒的人佛有办法救他,破见之人诸佛没有办法救

佛法本来稀有难得,能受持金刚经更是稀有难得

修行人切莫用贿赂鬼神的心态

见相就有无量差别;见性就平等一如 

因缘一到时,焦急和欢喜都一样可以开捂

你肯面对真相就不会遭遇假相,这个是修行人的根本

清明节快到了好好念经忏悔各种业

这辈子不要占别人的便宜,无论钱财上还是感情上

我们这个觉性不需要文字的

用根不用识;称性不着相

德是内证的,花钱也买不到

法华经浅释01:天地间所有一切,没有一样不是妙的

有断证的功夫,能以观照破见思烦恼.是观行级的菩萨

很多人的不顺是口业造成的

法华经浅释03:那一个法门可以治你毛病,那一个法门就是第一

执着恶法是病,执着善法还是病。一切都不分别,心才能定得下来

清明到了,为什么要祭拜祖先

法华经浅释02:无论任何修学佛法的人都一定要谦、恭、和、敬。

两三年不间断熏习,利根的人就有入处,就有悟处

一切法里头不起心不动念,那就是舍识用根

法华经浅释04:讲一些公案给大家听,来证明法华经妙法的妙处

万事万物要有个好的缘起

掌握现在才有未来,期望了未来就会失去现在

法华经浅释05:唯有莲华才真正可以比喻妙法。因为莲华是花果同时,表示即权即实

般剌密帝法师把楞严经送到我们中国来的苦心

觉得自己很优秀也是痛苦的根源

法华经浅释06:鸠摩罗什法师到中国的因缘

现前一念心我们不难体会,但是现前一念心的理体不容易体会

观察自己家族的业力,就能知道自己的命运是如何

你的我执、法执还在,你就还没有入门

我们现在被物质享受绑架了

在古时候凡是学佛的不管学哪一宗,没有不读《楞严》的

法华经浅释08:没有定力就会起瞋心,看人看事都觉得不顺眼

一切现象都是我们的牢狱

解怨结是佛门很重要的功课

我觉得修定最好的办法是背经,背经书就是修定

真心和妄心

修不净观减少世俗欲望

因为你有时间观念,你就会老

法华经浅释11:我们对于佛法有真正的大信心,我们也就是菩萨摩诃萨

言行上多把好处让给别人,就是观音菩萨法门的修持法

用这一个名号是唤醒自己本性里面的释迦牟尼佛

用一辈子来修持心量变大,成长福报

菩萨所修的就是利益一切众生,自已所得到的是清净平等慈悲

有心就有业,无心就无业

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来跟一切众生结欢喜的善缘

法华经浅释14:功德生时烦恼灭,烦恼生时功德灭

如何向观世音菩萨求子

完全为众生的是正;有一念为自己都是邪

法华经浅释15:作为一个人之最基本条件是持五戒

干活喜欢偷工减料,就是欠了天了

佛学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法华经浅释16:作功德即修福;听经诵经及研究佛法则名为修慧

坚持三年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你什么福报都会有了

我们一定要孝亲,一定要爱国,一定要懂得本末这个顺序

法华经浅释17:若人悭贪不舍,亦不行布施,则永远不能了生死

钱财是多了,但业障增长了有没有看到?

佛菩萨现身是随我们众生根性的

法华经浅释18:宁可修行死,莫为偷安活

念法华经能开发内心的富贵庄严

法华经浅释19:万劫不离一念心,时间的长短无非分别在心

有时亲人给你关爱越大,障碍就越大---要学会冤亲平等

记住:同学们当中有过失是不可以说的,无论是当面无论是背后

法华经浅释20:切记修行者要仗自力---佛陀本无种,众生当自强

《金刚经》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一切现象都是我们的牢狱

要学得佛的那个法门在日常生活当中确确实实能做到,做得很圆满

要修出一种清贵的气息出来

现了神通一定就走,这是佛法里面是一种规矩

抑郁症和其他疾病灾难一样,是业报

护法神有两种

世间稍微聪明一点的人都喜欢博学多闻,因此心不能专,志不能一

南怀瑾讲关于治疗抑郁症的故事

法华经浅释23:一般众生无论到那一个境地上,亦有他的执着

能有个好环境来学佛,也是自己过去生种的福报

老师责备学生也是为了爱护他,对不爱护的学生一定是当宾客看待

学点佛法可以摆脱抑郁症

法华经浅释24:定力就是不被一切境界所转,对善恶境均不动于心

这些祖师也靠诵佛经的力量来度化人,诸位切莫轻看

没有吃亏的人,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法华经浅释25:你生死的问题不清楚,你的大事就没有完成

彭鑫博士:怎么治疗抑郁症?

很多人信佛是迫不得已的信,无路可走了才来试一试的

我们有愿而没有心。只要你存这个心,都是招一切障碍的根源

法华经浅释26:三世诸佛的目的就是教化众生令发菩萨心,使之成佛

法华经是修清净最好的经典,不仅能开智慧,还能圆满世俗种种愿力

出家的弟子接受在家人供养,一定要给人说法才合法

法华经浅释27:真正修道者,不会怕别人比自己好

永明延寿禅师念法华经一万三千部,阎罗王在地府都顶礼他的画像

背诵是三学等运三慧齐修---不是叫你背文字,而是借这个做自己修心的功夫

法华经浅释28:在末法时期能来此学佛听经者,如黄金一般罕有

要做一个真修行人,唱诵和参禅这两样都要会

求学的态度就是这八个字: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法华经浅释29:不要把念佛看得那么容易,一旦业障障住时你想念也念不出来了

环保酵素使用方法分享

要进入修行,就要舍弃应酬、无效的社交等不必要的东西

我学佛学了三年,才肯跪下来拜一拜啊

法华经浅释30:如果有人对于其他法门功夫用不上,可以修念佛法门

尽一切处,都是佛的法身

当你没有信心时,就要记得回归到地藏法门来

初学的时候,解就是行;老参的时候,行就是解。

法华经浅释31:能听过妙法莲华经的人不容易找到,犹如优昙华那么罕见

《金刚经》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一切现象都是我们的牢狱

要学得佛的那个法门在日常生活当中确确实实能做到,做得很圆满

要修出一种清贵的气息出来

现了神通一定就走,这是佛法里面是一种规矩

抑郁症和其他疾病灾难一样,是业报

护法神有两种

世间稍微聪明一点的人都喜欢博学多闻,因此心不能专,志不能一

南怀瑾讲关于治疗抑郁症的故事

法华经浅释23:一般众生无论到那一个境地上,亦有他的执着

能有个好环境来学佛,也是自己过去生种的福报

老师责备学生也是为了爱护他,对不爱护的学生一定是当宾客看待

学点佛法可以摆脱抑郁症

法华经浅释24:定力就是不被一切境界所转,对善恶境均不动于心

这些祖师也靠诵佛经的力量来度化人,诸位切莫轻看

没有吃亏的人,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法华经浅释25:你生死的问题不清楚,你的大事就没有完成

彭鑫博士:怎么治疗抑郁症?

很多人信佛是迫不得已的信,无路可走了才来试一试的

我们有愿而没有心。只要你存这个心,都是招一切障碍的根源

法华经浅释26:三世诸佛的目的就是教化众生令发菩萨心,使之成佛

法华经是修清净最好的经典,不仅能开智慧,还能圆满世俗种种愿力

出家的弟子接受在家人供养,一定要给人说法才合法

法华经浅释27:真正修道者,不会怕别人比自己好

永明延寿禅师念法华经一万三千部,阎罗王在地府都顶礼他的画像

背诵是三学等运三慧齐修---不是叫你背文字,而是借这个做自己修心的功夫

法华经浅释28:在末法时期能来此学佛听经者,如黄金一般罕有

要做一个真修行人,唱诵和参禅这两样都要会

求学的态度就是这八个字: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法华经浅释29:不要把念佛看得那么容易,一旦业障障住时你想念也念不出来了

环保酵素使用方法分享

要进入修行,就要舍弃应酬、无效的社交等不必要的东西

我学佛学了三年,才肯跪下来拜一拜啊

法华经浅释30:如果有人对于其他法门功夫用不上,可以修念佛法门

尽一切处,都是佛的法身

当你没有信心时,就要记得回归到地藏法门来

初学的时候,解就是行;老参的时候,行就是解。

法华经浅释31:能听过妙法莲华经的人不容易找到,犹如优昙华那么罕见

佛法要以做到为主。你能做到多少就得到多少

今天要想挽救这个世界从不妄语救起,直心是菩提心的根本

法华经浅释32:凡是成功的人,皆有克制功夫

看不起身边的师父,仰慕远方高僧和风景,是我们凡夫的毛病

读佛经乃至古人的注疏不要受他的拘束,才能看到真正的东西

含藏识只有三句话可以解决:发好心,说好话,做好事

法华经浅释33:妙法莲华经乃是至高无上法中之王;佛说此经去权智而说实智

学佛后,切莫求什么事情都顺利。

喝水或见到水时,请念护生咒

七处征心之二:执心在身外

法华经浅释35:学佛法不可有分别心,无论任何法师说法,都应虚心地听法

功德天,黑暗女

学佛的两大重点:是庄严自己,同时让更多的眷属庄严

禅净密互融互通的修法

七处征心之一:执心在身内

法华经浅释34:那些人乐于诵经、学佛及助印经典,故得智慧

你有没有学佛的童子功?

七处征心之三:执心潜眼根

法华经浅释36:人若能保持无漏,定会成佛。无漏即驾上白牛车

修道是在灵性上下功夫,不是努力累积知识

七处征心之四:执心分明暗

法华经浅释37:人有业障才有烦恼,应消除业障,修忍辱行

学佛需要多回归到原始经典----经论是法,注解是人说的

七处征心之五:执心则随有

法华经浅释38:精进分身精进,心精进。拜经、念佛、打坐、持咒是身精进。

楞严讲解(01)楞严经就如同小部的大藏经,禅净律密都包括在里面

父母不要折损孩子的福报

七处征心之之六:执心在中间

法华经浅释39:修道人必须具足择法眼,明辨是非,择善而从

楞严讲解02:我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