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存款利率下调带动银行业利好,转债行情正当时

蒋飞,李相龙 蒋飞宏观研究 2023-09-13

核心观点

5月8日,银行股全面爆发,中国银行、中信银行等涨停,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大行和多数股份制银行也涨幅较大,我们认为银行股受青睐的原因一方面是当前市场已长期处于资产荒状态,银行股的低估值和高股息率成为机构“争抢”的优质资产;另一方面得益于年初以来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次导火索就是上周的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事件,可以说负债端成本的再次下降,彻底带动了银行业的利好。


我们在周报《存款利率调降,债市或将继续走强》中指出,银行继续下调存款利率,其会导致银行存款资金流向收益较高的债市,将会利多债市,且对可转债同样也是一种利好。因此,虽然当前可转债指数已走到中高位,但随着经济苏复持续,A股分化式行情仍在,叠加债市资金正流向加大,可转债投资仍有配置机会。


在4月底发布的报告《五月债券投资分析》中,本月我们将个债配置数量增加到10只,并根据当前行业情形进行调整。主要选择计算机、传媒、银行等行业转债,并适当配置中特估系列。因此银行股实际是我们在5月可转债组合中重点配置对象,具体可选标的仍以高业绩的中小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为主,兼顾转股溢价率和地域特点,推荐中信转债、杭银转债、常银转债、苏行转债。

1

存款利率下调带动银行业利好

5 月 8 日,银行股全面爆发,中国银行、中信银行等涨停,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 银行等大行和多数股份制银行也涨幅较大,我们认为银行股受青睐的原因一方面是当前 市场已长期处于资产荒状态,银行股的低估值和高股息率成为机构“争抢”的优质资产;另一方面得益于年初以来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次导火索就是上周的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事 件,可以说负债端成本的再次下降,彻底带动了银行业的利好。

周,浙商银行、恒丰银行率先发布了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公告,拉开了股份制银行队伍中的序幕。浙商银行公告表示,自202355日起,该行将对人民币挂牌利率进行调整,恒丰银行、渤海银行也发布了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公告。经调整后3家银行活期存款年利率均已经下调至0.25%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调降幅度更大,其中渤海银行三年期整存整取由3.25%调整为2.95%,下降幅度达30BP

事实上,此已并非是年内首次发生存款利率下调现象。今年1月份,乌鲁木齐银行、新疆银行等多家中小银行已对部分期限的存款利率下调,普遍调降了3至15个基点。4月份,又有一批中小银行存款利率集体下调,范围涉及山东、广东、河南、湖北、陕西等多个省份的20余家城商行、农商行。比如,4月8日,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将一年期、两年期、3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分别调降至1.90%、2.40%、2.85%,河南省内多家农商行跟进下调。不过,与此前不同的是,此前存款利率下调多集中在区域性的中小银行,并未波及全国性大型银行,而上一次全国性银行发生下调存款利率现象为去年的4月份和9月份。

其实,在2022年4月,人民银行就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对于存款利率的“锚”,央行建立的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提出,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 1 年期 LPR 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我们在去年年末的报告《推动存款利率更加市场化》中已提示,在市场利率下降的背景下,存款利率也应跟随下降,可见当前股份制银行的调降存款利率在我们的预期之中。

2

资产荒的宏观背景支持银行股的上涨

2.1首先是中国在“类通缩”的压力下,呈现出资产荒现象。

一、短期经济数据向好,但长期信心不足

一季度GDP同比4.5%,好于市场预期,我们跟踪的GDP高频指数也显示当前其均值或已在8.4%的高点(5月8日)。较好的总量数据体现了经济正逐步复苏的态势,但仍掩盖不住分化式复苏的现象:首先是投资端,基建高增长,服务业正贡献较强,但制造业阻力大于机遇;其次是消费端,居民线下消费火热,但大宗商品和耐用品消费乏力(如汽车和手机);最后是地产端,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销售差异较大,新房和二手房销售也冷热不均,且地产高频数据波动性较大,短期的复苏能否延续还仍待观察(目前已有掉头趋势)。据中指研究院发布的《百城价格指数报告》,4月二手房市场挂牌量持续走高,房价走势继续承压。报告显示,2023年4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181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02%,涨幅与3月持平;全国100个城市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5826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14%,跌幅较上月扩大0.09个百分点。

我们的年度报告《艰苦奋斗,抗击通缩》中指出,当前中国仍面临消费降级、房地产后周期、人口老龄化三大长期问题。较好的经济数据以及高增的信贷,背后却凸显着M1、CPI甚至PMI仍处于低位,因此长期信心不足的问题仍存。

二、政府投资挤出效应明显,私人部门需求不足

当前政府投资和出口为经济数据贡献较大,体现出政府投资力度在经济修复中的作用,这一点从连续三个月超预期的信贷可以看出。但政府投资挤出效应明显,私人部门需求不足,3月份CPI为0.7%,4月份PMI为49.2,这都反映了经济仍有“动力不足”迹象;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统计数据也表明虽然出行人次已高于2019年同期,但人均消费却与2019同期有较大差距。

截止到今年3月,国有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为-5.6%,而私营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为-23%,虽两者都为负值,但国有增速明显高于私营增速,表明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民企有挤占效应另外,代表私人部门需求的CPI房租当月同比从去年5月以来就一直处于负增长区间,而7天回购定盘利率却仍长期保持较平稳状态,并没有随着房租同比下行而大幅下移。可见私人部门需求不足在较多方面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三、货币供应持续增长,但优质资产荒仍在

年以来,我国的M2增速已三个月处于12%以上,货币供应量持续增长,但票据利率和资金价格仍在下行。6个月国股票据转贴现利率从3月的2.6%左右持续回落,并从4月下旬的2%左右下滑至目前的1.5%左右;上周R001从4月28日的2.23%下降至5月6日的1.12%,DR001从2.13%下降至1.08%,整体短端利率仍在相对低位,较4月下旬明显偏低。7天回购定盘利率甚至在5月5日跌破7天逆回购利率。

另外,我们在专题报告《再议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中提示,当前十年国债收益率下行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年初以来的资产荒现象,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等优质资产规模压缩,出于配置需求,需要购买长期债券,十年期和三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不断震荡下行。

可见,优质资产荒仍在。

2.2 其次是中特估主题行情,背后反映的是对低估值、高股息率的银行股的“抢购”。

“中特估”概念从3月下旬就开始火爆,多次领涨市场,成为市场资金关注的焦点。且上证路演官网显示,上海证券交易所拟于5月11日下午举办“发现央企投资价值促进央企估值回归”业务交流会暨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宣介会。而业绩较好的银行业在多种利好促使下于本周抢夺了中特估主题行情,背后反映的是对低估值银行股的“抢购”。当前较多银行股票的股息率在5%左右,市盈率和市净率也依然偏低。

银行财务指标整体稳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1%,增速较2022年提升0.7%。业绩表现明显分化,优质区域性银行利润增速保持双位数,一季度上市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其中国有行1.2%、股份行1.5%、城商行11.7%、农商行11.9%。一季度上市银行总资产、总贷款规模分别同比增长12.2%、 12.0%。一季度实体经济复苏较快,主要驱动力仍在于大基建与产业链核心的实体企业,上市银行一季度贷款投放均以对公贷款为主,零售贷款需求弱修复情况下仅贡献15%左右增量,国有行及优质区域性银行信贷增长更为强劲。

3

五月发布的转债组合已推荐银行转债

我们在周报《存款利率调降,债市或将继续走强》中指出,银行继续下调存款利率,其会导致银行存款资金流向收益较高的债市,将会利多债市,且对可转债同样也是一种利好。因此,虽然当前可转债指数已走到中高位,但随着经济苏复持续,A股分化式行情仍在,叠加债市资金正流向加大,可转债投资仍有配置机会。

上周涨幅前五名的行业为银行、传媒、非银、纺织服装、建筑;其中银行业以3.91%排名第一,且当前银行转债数量18只,规模2745亿,转债价格平均数为113.96,转股价值平均数为92.17,溢价率平均数为27.83%。规模最大,但价格和溢价率都处于低位。

在4月底发布的报告《五月债券投资分析》中,本月我们将个债配置数量增加到10只,并根据当前行业情形进行调整。主要选择计算机、传媒、银行等行业转债,并适当配置中特估系列。因此银行股实际是我们在5月可转债组合中重点配置对象,具体可选标的仍以高业绩的中小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为主,兼顾转股溢价率和地域特点,推荐中信转债、杭银转债、常银转债、苏行转债。

风险提示 

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债券交易不及预期;数据提取不及时;信用事件集中爆发。

证券研究报告:存款利率下调带动银行业利好,转债行情正当时对外发布时间:2023年5月9日报告发布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分析师: 蒋飞S1070521080001 jiangfei@cgws.com李相龙

S1070522040001  lxlong@cgws.com

滑动查阅往期报告


数据、会议点评

二季度或再降准一次——2022年4月央行降准点评

【长城宏观】针对个人养老金问题该出手了——“个人养老金”点评

【长城宏观】内需修复加快,地产急需稳住——6月经济数据点评【长城宏观】内需修复加快,地产急需稳住——6月经济数据点

【长城宏观】忘掉数据回落,警惕需求反扑——美国7月通胀数据点评【长城宏观】欧央行展现强硬“鹰派”态度,欧美或将持续加息——欧央行7月会议纪要点评疫情扩散,PMI进一步回落——11月PMI点评

物价降速加快,加息仍有空间——美国11月通胀数据点评

欧央行放缓加息,但不会停止紧缩
加息周期可能接近终点
美国非制造业大幅回落
内生动力不足,PMI再度收缩
政策基调有何变化?
财政收入回暖,收支差额由正转负——3月财政数据点评
GDP同比回升至趋势线上
出口增速为何超预期?
滞胀与衰退临界点,美联储仍需一次加息
信贷持续超预期,但产出效应递减
通缩压力加大,降息可期
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进一步分化
环比回落,回归正常
加息25bp,控通胀仍为主线 开年收入增速下降,支出强度仍在——1-2月财政数据点评如约而至——降准点评 欧央行顶住压力,再度加息50bp三驾马车复苏节奏快慢不一——1-2月经济数据‍点评

环比仍较高,二次通胀趋势明显——美国2 月通胀数据点评

社融结构初步改善,居民信贷难言回暖——2月份金融数据点评

通缩未走,通胀未至——2月份通胀数据点评

出口形势依然严峻——1-2月外贸数据点评务实的目标——政府工作报告点评

出口订单意外反弹,带动生产提速——2月PMI点评

美国下半年通胀反弹风险加剧——美国1月通胀数据点评
信贷总量创新高,但社融结构仍待改善——1月金融数据点评
消费修复初步确认——1月份通胀数据点评

欧央行强硬加息——欧央行1月加息点评

减缓加息或促使通胀反弹——美联储1月加息点评

美国PMI跌破临界线,失业率或将回升——美欧1月PMI点评

内需修复第一步——1月PMI点评

年度小结和2023年看点——12月财政数据点评

防疫政策优化,消费快速复苏——12月经济数据点评

美联储仍需坚持走完加息路程——美国12月通胀数据点评

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12月外贸数据点评

通缩趋势仍在延续——12月通胀数据点评

抗通缩仍是主旋律——12月金融数据点评

差别化房贷政策继续加码,降息周期延续——1月房地产政策点评

美国制造业PMI指数继续下行——美欧12月PMI点评

美联储或将继续加息至5.5%——美联储12月会议纪要点评

美国PMI跌破临界线,失业率或将回升——美欧1月PMI点评

减缓加息或促使通胀反弹——美联储1月加息点评



周报、月报、季度报

【长城宏观】人民币汇率料将兑现我们预期——20220425【长城宏观】八月大类资产配置月报

存款利率调降,债市或将继续走强
五月债券投资分析报告
五月大类资产配置月报
地产销售降温,降息预期又起四月可转债投资策略报告
中国将为世界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20230403周报
二季度债券投资分析报告
四月大类资产配置月报
二季度 GDP 增速或到 7%——二季度中国经济展望
国外紧急灭火,国内需求新高—20230327周报
美国经济开启衰退模式——美国二季度经济展望
原油指数暴跌,大类资产指数创年内新高——20230320周报硅谷银行破产,美国经济风险显现——20230313周报
三月债券投资分析报告
三月大类资产配置月报
GDP跟踪指数持续回升——20230213周报
二月大类资产配置月报
二月债券投资分析报告2023年全国GDP增速目标或在5.5%以上——20230116周报元旦假期出行迎来修复——20230103周报
一月债券投资分析报告


专题报告

【长城宏观】短期利率的再思考——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

AI开启科技浪潮,中美竞争更显激烈

安徽经济分析报告

供给侧改革促进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

黄金正在开启新一轮牛市

湖南经济分析报告

欧美银行危机可能已经开启 

可转债市场结构分析

湖北经济分析报告——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再议十年期国债利率——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河南经济分析报告——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2023年可转债市场或迎来良机——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四川经济分析报告——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M2/GDP的新形势:或将持续上升——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四季度出口为何快速下滑?——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如何看待IMF下调中国中期GDP增速?——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美国失业率为何再创新低?——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还会持续走高吗?——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天津经济分析报告——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2022年度总结——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特别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已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以上推送信息仅面向长城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若您并非上述类型的投资者,请取消阅读,请勿收藏、接收或使用以上推送中的任何信息。

因此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


免责声明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证券)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以上推送信息摘自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完整内容请以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研究报告由长城证券向专业投资者客户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客户(以下统称客户)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所有研究报告的版权属于长城证券。未经长城证券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亦不得作为诉讼、仲裁、传媒及任何单位或个人引用的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任何用途。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长城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研究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研究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研究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他人作出邀请。在任何情况下,研究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研究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长城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研究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长城证券可能与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长城证券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