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娱乐至死》:为何公众理性不断消失

读书组 传说公关
2024-09-01

主笔 | 刘雨晴

编辑 | 陈银儿

娱乐至死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娱乐本身,而在于人们日渐失去对社会事务进行严肃思考和理智判断的能力,在于被轻佻的文化环境养成了既无知且无畏的理性文盲而不自知。


《娱乐至死》

作者:[美] 尼尔·波兹曼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6

ISBN:9787563344970

译者:章艳 


在被电视、手机等媒介充斥的今天,人们发现一切都太过泛娱乐化


抖音神曲会爆火,却经不起时间的推敲,燕过无痕;搞笑段子层出不穷,但也仅是插科打诨,博人们一笑;新闻百转千回,事件难分真假,只为满足大众吃瓜心理。


当各个领域的新现象或新事件都不再为追求事件本身真相、不再为追求真理而出现,却为娱乐人们而出现,的确陷入了“娱乐至死”的漩涡。


同学们之所以常常用“娱乐至死”这个词,就是因为大家意识到,如果只有娱乐,大众的精神世界就会被麻痹,最终导致缺乏理性、缺乏思考,其危险不言而喻。人们能够意识到“娱乐至死”的危害,却意识不到其产生原因。


2022年2 月26日在乌留学生呼吁大家不要“玩梗”

俄乌战争打响,调侃“乌克兰美女”等梗却成为了网民彰显幽默感和优越感的表现形式。这种对战争和苦难缺乏敬畏与共情、玩弄历史和具有引发“反华”风险的言论却广受欢迎。



媒介即隐喻


在本文作者引入过度娱乐化的美国之前,作者阐述了媒介即隐喻的原因。路易斯·芒福德曾用长时间观察钟表,他并不是观察钟表如何运转,而是观察钟表如何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

 

由于钟表的存在,他意识到钟表把时间从人类活动中分离开来,并且使人们相信时间是可以精确而可计量的单位,是独立存在的。但是想想我们平时对于钟表,只是看作时间的标志,无疑忽略了它的隐喻。


我们每天需要通过钟表来知道时间,却从来没有考虑过钟表为什么可以体现时间的分秒。时间是大自然的产物,钟表的发明则削弱了时间和大自然的这种关联,让很多人觉得时间只和钟表有关。


事实上,早前已经有很多人意识到了媒介的重要性。无论是《圣经》规定不可以自己雕刻偶像,还是柏拉图认为会话形式会影响表达的思想,抑或是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深入文化最有效的途径是了解其用于会话中的工具。


他们都共同认为,媒介会对人类的思维方式和不同民族的文化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又是不易察觉的,所以作者得出媒介即隐喻的结论。


隐喻指隐蔽而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作者指出,媒介正是一种隐喻,它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且潜移默化的指导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



知识分子构成的美国社会


作者在描绘印刷机统治时代的美国时,主要选取了两个例子——辩论阅读


从辩论的角度看。于辩论者而言,有充足的观点阐述,可以融入复杂多样的句式,句与句之间逻辑清晰。辩论者之所以能以这种复杂的形式呈现整场辩论,在于听众的文化水平也足够地高


当时的美国公众习惯于长时间的辩论,他们不仅仅有超常的注意广度,而且有着能够理解复杂句子的能力。无论是在街边、还是大型公众场合,辩论都是美国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化生活与公众事务有机融合在一起。


1854年10月16日,史蒂芬·道格拉斯与林肯进行了一场7小时时长的辩论,而观众也都兴质满满的听完了整场辩论。但是今天的美国听众鲜有具备当时听众那般超常的注意力和理解力,已难以做到连续听这么久的演讲。


值得注意的是,公众的知识背景充足、理解能力也比较高,笔者认为,这主要来源于当时美国人的阅读习惯。在没有电视机的时代,阅读和辩论是人们打发空闲时间的重要途径。


当时的美国,有着关于教育的法令;书籍从英国而来,源源不断。这一切都使得所有人无时无刻都在阅读,从而形成了没有阶级、生机勃勃的阅读文化。


阅读带给他们最重要的,是铅字的严谨、理性和逻辑。作者指出,铅字本身是排列有序,具有一定逻辑性的,这种媒介使得人们更具理性思维。


此外,由于铅字本身在书籍中会带有一定的命题,也间接促使人们思考,对书中不同观点产生自己的认识,从而使读者具有评判力。



娱乐业时代


在本书的第一章结尾和第二章中,作者描绘了电视出现后的美国社会


从摄影到电视,无一不是“视觉媒介”。它们展示的是某个片段发生的事,且是具象的,因此形成了割裂的世界。这被作者称为“伪语境”——让脱离生活、毫无关联的信息获得一种表面用处,更重要的是具有娱乐功能


正如作者自身所言“我本人不反对看电视,我也很喜欢看电视并接受其中的一些内容”。不能否认,每一种媒介的出现都会对一个时代产生双向的影响


但是,不能忽略的是,电视由于其本身连续性强、娱乐性强的特征,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新认识论的中心,成为了一种“元媒介”


电视本身决定了我们的世界观以及认识世界的工具,同时也影响着其他媒介与其共同产生作用,影响我们的思维模式和文化内容


《不要抬头》“娱乐至死”片段

影片讲述了科学家试图采取媒体战术向人类警告“有颗彗星会与地球相撞”的信息,却逃不过主持人调侃、花边新闻当道、被制作成表情包等被娱乐化的命运。体现了对美国信息洪流下,对人们失去思考精神的反思。


电视与铅字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首先,看电视可以随意切台,即使在一个卫视里,不同时间节目、广告也会自由更替。作者称“电视节目支离破碎”,因为电视把连贯的东西进行了切割


这就导致人们产生了碎片化、断断续续的思维,无法再像铅字时代的美国民众一样,具有连贯理性的思维。


此外,电视需要的并不是思考和反思,而是掌声。在看新闻的时候,每条大概只有30-40秒,当人们被代入到或喜或悲的情感中,又会因为新闻的切换或广告的插入,随之改变。


每一种情绪都留不住,又何况对新闻本身的思考。电视需要的仅仅是人们短时间的代入感、满足感,需要的仅仅是娱乐。


历史学者张锦力痛斥“娱乐至死”

强调严肃话语的娱乐化造成公众理性的缺失


在本书开头,作者描绘了政治、新闻人、商业、宗教、教育等领域,美国公众话语的解体和向娱乐艺术的转变。在最后几章,又分别陈述了新闻、宗教、政治和教育在电视时代的转变。


政治领袖不再因为出众的政治才能被公众爱戴,因为公众需要的是“形象政治”,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商人、演员都能成为美国总统;新闻的内容不再是重点,新闻的真假无需探寻


因为新闻只是为了娱乐观众而上演的表演;宗教在电视节目中永远无法实现,因为只是少部分人为了成为“上帝”做出的表演。


教学在电视前成为一种娱乐活动,但由于电视隐含的三条戒律——你不能有前提你不能令人困惑;你应像躲避瘟神一样避开阐述,人们无法真的在电视中学到东西



与媒介理性共存


作者在《娱乐至死》中,没有否定电视的存在价值,却也揭示了其带来的不良影响。直至今日,虽然电视在日常生活中所占比重逐渐减小,但是手机、互联网中的内容却和电视上的内容异曲同工


像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打的就是视频流的旗号。或许一个小时,我们会不停刷抖音,但是大多数人刷的过程中并不是有目的的筛选,而是不假思索的“浏览”


后者导致的结果就是,一个小时好像看了很多东西,但是具体看了什么,一个也没有记住。最终,这些视频只是用来打发时间、娱乐自己。


纪录片《监视资本主义》片段

工程师通过利用用户深层人格和破解人类心理,开发与应用“说服科技”如“滑动更新”、Facebook“照片标注”等,让互联网用户更多地加入、交互,甚至上瘾。


互联网上有许多关于“碎片化”时间利用的方法。殊不知,人们虽然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但是很难用一段很短的碎片化时间完成一件“完整的事”。比如,在坐地铁的时候背单词。这种方式的确会将时间利用得更高效。但是,却忘了“仪式感”。


如果静下心来,坐在课桌前,打开书本背单词,这样会有一个仪式感,告诉我们自己,此时该背单词了。这样就为我们提供了思维转换的空间,而地铁上则更为嘈杂,更难以静下心来,效果也更不好。


笔者提到这个例子并不是想说应该如何背单词,而是想说为什么会有“碎片化时间利用”的出现。这与电视给我们的影响也是息息相关的。一集电视剧或许30分钟,中间总有个几分钟的广告,提供人们中途休息的时间。



人们在电视的“训练”下,看似效率更高了,也学会如何转换状态了,却也降低了人们的专注度、完成一件事的质量。


作者在文末提出了一个“希望渺茫的方法”,即通过学校教育帮助年轻人解读文化中的象征、学会怎样疏远某些信息形式。但是我们今天面对的情境远比作者所处时代更为严峻,“希望更加渺茫”


因为,我们已经是在电视中成长的第三四代了,而新型媒介形态层出不穷,我们的思维模式也更难以改变。因此,更要尽可能在使用媒介的时候保持住理性,学习如何与媒介共处。




本文作者




主讲人:刘雨晴



刘雨晴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2021级公共关系学 本科生


橄榄树不仅仅是去追寻的,更是去成为的,要成为你心中的橄榄树。



【往期热文推荐】


麦当香菜新地限时优惠奇葩口味能否俘获大众?


《谣言:世界上最古老的传媒》:谣言是人民的第一自由广播电台


巴克再陷舆论风波,面对特殊职业企业姿态该如何取舍?


基模理论 | 农民工读海德格尔:被赋予逆袭



【深度评论】公关内容生产悖论 | 特斯拉 | 互联网被遗忘权  阳刚之气 | 课代表 | 马保国 | 江苏大学坠楼 争议点理论 |  爆款文章标题 | 快手《看见》《后浪》当当内斗 | 抱歉占用公共资源 | 227《完美关系》无锡燃气爆炸 | 丰巢新规 | 高以翔
【公关解析】 麦当劳奇葩新品 | 星巴克驱逐民警 谷爱凌代言暴增 金钱豹“财神爷” 冰墩墩频上热搜 王冰冰被“塌房” 屈臣氏营销失败 薇娅逃税漏税 三只松鼠被指辱华 星巴克食材过期

【重磅书评】   知识分子的鸦片 | 跑赢危机 童年的消逝  疯癫与文明 舆论 | 叫魂 | 谣言论可爱 | 文本盗猎者 | 未来是湿的  观看之道 | 狂热分子 | 交往在云端 结构洞 | 沉默的螺旋 |  消费社会 
 幻影公众 | 议程设置 
【传播科普】
基模理论 | 社交货币 休眠效果文本盗猎 | 女性媒介作品 | 可见性 | 自我呈现生命故事与画像 | 认知不协调  | CMC媒介环境学 | 拟像理论 | 高考作文中的传播学意义协调管理 | 网络迷因  | 知沟假说 
【营销解析】UGC营销 | 数据营销 | 善经济 | 文化IP | “她”经济 疫情中被偏爱的品牌 | 搜索引擎营销 | 禁忌营销 综艺营销 | 会员卡营销 | 社群营销 | 秀场营销 效果广告思维 | 短视频营销 信息流广告 病毒营销 | 跨界营销 | 饥饿营销 情感营销

【大咖讲座】 世界500强实战经验 | 策划实践出公关
公关核心素养:洞察 | 数字时代下的对话甲方高管对外发声 | 企业高效赢取信任流量时代塑造品牌 | 小事件大议题大数据赋能公关传播 舆论引导的困境与破局


文中图片皆为网络资源,仅供学术研究之用。

若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

cuc_pr@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传说公关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