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谁在控制你?
主笔 | 张欣琳
编辑 | 陈银儿
当你形成一个观点的时候,也许你对事件的真实情况远谈不上了解。
《舆论》
作者:[美]沃尔特·李普曼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5
ISBN:9787301277997
译者:常江 肖寒
作者是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作为一名政治评论家的他在《舆论》这本书多次以政治历史表达他从错综复杂的社会中领悟的理论并指出:“理论是存在盲区的,而一切实践都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结果。”
“舆论之川行至此处,便在人们星星点点的谬见和误解的涡流中呜咽而止,在偏见和牵强的类比思维中黯然失色。”
网传上海女子遭网暴自杀事件
近日,网传“女子网暴跳楼”事件引发众人热议。外卖员余先生于深夜用四小时行驶27公里,为上海一市民的听障父亲送菜,该市民欲酬谢被拒转而给外卖员充话费的感人事迹发生后,经博主转发却遭到网友攻击、指责谩骂,最终市民不堪网暴跳楼身亡,一则原本温馨的故事却演变成了悲剧。
女子跳楼原因还在调查,但不论是真实存在的网暴,还是近日网友对此事的关注和议论,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我们都只是在星星点点的谬见和误解漩流中。
形成刻板印象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
人们总是在未知的事物和现象寻找因果关系,对所发生的事件进行合理化。对于长期缺乏思考训练的人更是如此,其思维随意性的危险性也娓娓道来。
众所周知,人的本性是懒惰的,在吸收或加深对事物的印象往往使用最为省力的方式。
人们总是提前被告知世界的模样,所以当实际所见与预先所想吻合,刻板印象会随之强化。
元气森林疑似Bug营销事件
2021年年底,“元气森林Bug营销”等相关词条在抖音、微博等引起大量关注与热议,原因是该品牌运营失常被消费者“薅羊毛”损失200万,但无论元气森林在官方回应的内容中如何陈述店铺管理系统崩溃细节、解释运营人员失误,都无法改变网友们已有词条的扩充、对其固有印象的争议和对这种营销事故的调侃甚至指责谩骂。
没有人能完全脱离刻板印象,若人们真的这么做了,对于新事物的吸收能力速度将会无异于孩童。
刻板印象随着时间不断加强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就如作者所说,我们会对熟悉的事物更熟悉,对陌生的事物更陌生。人们倾向于识别自己熟悉的符号,而大多数都是无意识的。
刻板印象形成后,大众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其脑海生成的图景并不是真实的,对局势的转变做出的反应也建立在脑中图景的基础之上。
作者把刻板印象视作人们自尊心的堡垒,当自己的刻板印象遭受质疑,人们会拒绝承认自己的世界和真实世界之间是有所差异的,因为只有这样人们才得以在自己所处的地位获得安全感。
视频中,作者通过分析白人老太凭刻板印象误解两位陌生黑人,和心理学家测评不同种族学生在不同暗示、同一试题后的不同结果告诉我们,光是“偏见”的存在,就会大大地影响我们看待自己和行为任务的表现,即心理学上的“刻板印象威胁”。当周围存在刻板印象的暗示时,人们会产生心理压力、打压自信乃至影响行为,研究证明这种“刻板印象威胁”存在于所有社群中。
拟态环境的提出
在互联网未崛起时,人们仅能通过报纸、新闻索取外部世界的信息,由于无法直接接触外部世界,这些被大众传播媒介构造出来的环境被作者称作“拟态环境”。
报纸是当时人们获取外部世界信息的渠道之一,它让不同城市的消息互通,而消息互通的范围也随着“新闻交换机制”不断扩大。
战争时期的公报是控制人民思想的工具,越少人知道真相政府就越容易掌控局面,让大众认为公报构建的“拟态环境”就是他们所在的真实世界。
在影片中,军方研发出一种叫“麦斯系统”的技术并殖入在军人大脑中,使其看到虚拟而并非真实的世界,从而更容易管理、更高效地进行科技性作战。他们在系统的作用下看到面目狰狞、野蛮嘶吼而需要击杀的“蟑螂”其实只是有“缺陷基因”、手无寸铁的普通人类,眼前居住着美丽爱人的温馨小家其实只是一栋荒芜的房子。
(视频源自B站up主“cici观影GO”)
公众接触的新闻都是经过一系列筛选的结果且部分内容性质具有暗示性,其鼓励着人们采取一系列行动。新闻的价值依事情的严重程度与解决事件的难度增加而上涨。
人的自恋本性
每个人对自我或有关自己的事物会给予更多关注,因为人与生俱来是对自己感兴趣的,其次是与自己相近的消息。
当时的报纸为了迎合不同口味的公众的需求可说是费尽心思,将报纸视为取悦公众的手段也不完全错误,因为它需要不断激发读者的热情与兴趣以确保自身发行量保持稳定。
由此可见,只要读者对报纸展示的信息产生认同感、符合读者的刻板印象,其销量都不会太差。
人对于时间与空间概念是不精准的,容易将正确的事实解释与貌似合理的错误言论混为一谈。
此外,人们对于自己的观点总是深信不疑,一旦拥有足够的事实支撑自己的观点,便很难对于事实展开进行反思与权衡。
设计“推荐系统”的工程师指出,演算法并不是提供受众想要的内容,而是通过寻找与用户兴趣最接近的“幻境”进行推送,从而吸引用户甚至令其上瘾,沉沦在政治宣传、片面论调、荒谬谎言中无法自拔。“自恋”的我们以为掌握了全世界,对符合自己观点的言论深信不疑,今天人们会相信“相信地球是平的,明天就会选择相信更大的谬论。
作者对此提出了解决方案,即通过“命名”的方式区隔不同的观点能有效让人们对自身情绪进行反思,如此一来更易于接受新的资料带来的新角度与信息。
作者不断强调,所有人的智慧或能力都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对未知的事物实现完全的控制。
他认为政治体制需要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以助于做出正确的决策,比如情报人员可以简化复杂的公共事务。
这是因为人很容易“感情用事”,与事务无关但有着相关领域学识的专业人士能以客观角度给出妥当的建议。
人和舆论一样“善变”
人性本身是没有绝对答案的,人在不同环境或时间点对事物的反应抑或是做出的行为也会有所不同。人性之所以不被定义,是因为它拥有随时变化的可能性。
舆论也是如此,比如一个“树会吃小孩吗”毫无逻辑的问题会演变成“梧桐树在午夜3点33分点会吃人”的乡间怪谈。
某理工大学“耳机门”事件
2021年底,某理工大学出现了一则占座事件,因占座者互不相让而在校内论坛中争论。事情不断发酵、网友反复倒戈,不仅涉及是否盗窃和道德问题,还引起了男女平权骂战甚至有了“女生保研”等谣言,事件发展说法越来越离谱。
信源传递者的信息还原度随着信息接收者进行再传播的增加而递减。
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必定有误差,其过程经由人们的“偷工减料”或“添油加醋”都将造成接受信息者的误判。
而接收的信息也会因为当时传递者的表情、用词、语病、口音、当天的氛围甚至更多无关紧要的因素导致出现双方对信息的理解带有差异的现象。
(点击图片查看实验详情)
针对奥斯卡掌锢事件,小学老师洪黄祥通过分阶段、从不同角度给学生透露讯息,每次讯息更新后大多数学生的态度都会发生转变,最后发现全程没有动摇过的人数不到四分之一。随着信息“喂养式”地传播而产生量与质的变化,人们产生误判甚至被“操弄”,只有学会独立思考、搜集足够的资讯再分析利弊得失之后,我们的立场才可能足够扎实。
原本的意图在传达到他人头脑的过程中发生扭曲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人们会下意识对接收的信息进行重组,在各自知识范畴中选择性截取信息重点以及在脑中进行过滤、压缩。
由于所有人的认知能力与脑中构建的图景不同,所以观点必定因而造成偏差。
丰富的想象力
人在回顾与陈述某些事件的完整过程时,大多数是由意识的局部进行再创造的产物,就连亲眼目睹事实经过的目击者都不可能完整地再现事件全貌。
每个人脑中生成的图景是不同的,图像经过想象力变成独有印象烙印在脑海。
橄榄球比赛
1951年,美国心理学家曾邀请了普林斯顿大学和达特茅斯大学的学生一同回忆一场双方几周前进行的橄榄球比赛。因为这两所学院本身就水火不容,再加上当时赛场上发生了暴力冲突,所以这场比赛在两校学生心中留下了很深的芥蒂。研究者惊奇地发现,两所大学的学生对同一场比赛的回忆和评判相差千里,都认为是对方首先挑起的事端,责任不在自己学校这边。
人们使用想象力拼凑缺失的信息且多数舆论都是建立在随意空想的基础上,就连大部分观念也是基于想象力得出的。
没有相同,只有相似
所有社会实验、心理测试等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里面参杂着太多观点以及不确定性因素,因为没有相同的人,只有相似的人。
没有某个决定、群体标签能在真正意义上代替一个具体的人,人们只是因为持相似观念或意见而做出某个选择或成为某个群体。
以辩论赛为例,小花因为持正方观点相似而把投票给正方,但是小花并不完全认同A方的辩词。
本书则以“民主主义”为例,在独立战争中的领袖们与民主主义者呈对立关系,领袖们通过不断强化政府权力以对抗民主主义者。但是支持领袖们的人民会和领袖们一样,将民主主义者视为“顽固的地方势力”吗?
并不一定,他们可能只是认为政府下定的规则可以让治安稳定抑或是不喜欢持民主主义的某一个人,大大小小的因素最后只能因相似的观点而支持其中一方。
在选民被问询到“为何投(不投)拜登/特朗普”的时候,出现了诸如“瞌睡乔是瞌睡乔”“因为妈妈叫我投”“他无偿工作”“骄傲男孩引发暴动”甚至“无所谓我不在乎”等回答,人们的看法和选票原因林林总总,最后只因相似的观点而支持其中一方。
(视频源自B站up主“我是郭杰瑞”)
有关政治投票活动只是政治人物之间的游戏,部分傻乎乎的人民却认为自己掌握了国家的命运,实际上他们正被掌控,毕竟投票选项只有非黑即白的结果。
连正规大型的投票活动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真实准确,若要对其进行舆论整合更是难上加难。
与其摧毁偏见,不如达成共识。
只有让人们达成共识才有可能让他们做出同样的选择,而共识是通过科学分析手段的普及达成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象征符号。它能模糊意图、掩饰目标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群体的意志,以此达成目标。
有效思考
要想进行有效思考,就先避免判断。
在刻板印象的主导下,人们总是“先定义后理解”而非“先理解后定义”,长期执迷于自身偏见的人将无法拥有更大的格局。
在面对巨大的信息流里,我们时常忘了作为意义载体的语言本身也是有缺陷的,毕竟语言是人类创造的,而人们掌握的词汇量远远不足以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在此书结尾,作者并没有像其他写作者一样总结内容精华,而是让读者思考本书要传递的传播理念。
社会很复杂,但纷乱并非常态,当舆论正被所有人争论得面红耳赤时,不妨化身为旁观者冷静地看待这世间诞生的一切问题。
本文作者
主讲人:张欣琳
张欣琳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2021级网络与新媒体(智能融媒体运营方向)本科生
继续努力!
【往期热文推荐】
陷入科普文危机,宝洁是否需要认真“保洁”?
《娱乐至死》:我和娱乐究竟谁是谁的附庸?
上海奢侈品店为客户送菜:“投其所好”为何引发声讨?
《消失的地域》:网课忘记关麦的时候你听到过什么?
【公关解析】 保洁科普文危机 | 上海奢侈品店送菜 盼盼暖心回应女孩 | 315探灯如期打亮 3.8节广告层出不穷 | 羽生结弦无缘世锦赛 麦当劳香菜口味新地 | 星巴克驱逐民警 谷爱凌代言暴增 | 冰墩墩频上热搜
【重磅书评】 消失的地域 | 技术垄断 | 是她照亮我 娱乐至死 | 知识分子的鸦片 | 跑赢危机 童年的消逝 | 疯癫与文明 | 舆论 叫魂 | 谣言 | 论可爱 文本盗猎者 | 未来是湿的 | 观看之道
狂热分子 | 交往在云端
【传播科普】
基模理论 | 社交货币 | 休眠效果文本盗猎 | 女性媒介作品 | 可见性 | 自我呈现生命故事与画像 | 认知不协调 | CMC媒介环境学 | 拟像理论 | 高考作文中的传播学意义协调管理 | 网络迷因 | 知沟假说
【营销解析】UGC营销 | 数据营销 | 善经济 | 文化IP | “她”经济 疫情中被偏爱的品牌 | 搜索引擎营销 | 禁忌营销 综艺营销 | 会员卡营销 | 社群营销 | 秀场营销 效果广告思维 | 短视频营销 | 信息流广告 病毒营销 | 跨界营销 | 饥饿营销 | 情感营销
【大咖讲座】 世界500强实战经验 | 策划实践出公关
公关核心素养:洞察 | 数字时代下的对话甲方高管对外发声 | 企业高效赢取信任流量时代塑造品牌 | 小事件大议题大数据赋能公关传播 | 舆论引导的困境与破局
文中图片皆为网络资源,仅供学术研究之用。
若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
cuc_p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