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沉默的螺旋”在互联网时代还适用吗?

读书组 传说公关
2024-09-01

主笔 | 丁芸
编辑 | 陈银儿

人们对于被隔离的恐惧要大于对犯错误的恐惧,因此他们会和多数人为伍,而并没有思考多数人是如何成为多数人。


《沉默的螺旋》

作者:[德]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9

ISBN:9787301200346

译者:董璐


理论提出

为何会发生“最后一分钟动摇”?


本理论来自于当时身为研究员的作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在研究1965年德国大选时所发现的特殊现象


在选举到来的前4个月中,基督教民主党与社会民主党两大阵营的支持者数量此起彼伏、难分伯仲


但在选举当日,基督教民主党的支持率突然上升,社会民主党的得票率突然下滑,最后一天的巨大变化呈现在折线统计图中为一个明显的“剪刀差”


1965年选举迷局

选举意愿在四个多月里几乎一直没有变化,双方(粗型黑白线)肩并肩地随时间向前冲刺。与其同时,关于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会会赢得大选的观点也在流传,预测其获胜的人数也逐渐增多(细黑线攀升),预测社会民主党获胜的人则越来越少(细白线下降)。

最后,选民们“最后一分钟的动摇”让得票率出现了明显的“剪刀差”,随大流效果出现在预测中会获胜的一方。


类似的情况在1972年的德国大选中再次出现。即便选举意愿在长时间内都保持相对稳定,但总会出现“最后一分钟的动摇”


伊丽莎白试图通过资料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民意测验法等方法分析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


在分析问卷结果和其他相关资料时,伊丽莎白提出了“意见气候”的概念,她指出“谈论和沉默决定了意见气候”


一些情况下,对于某一观点显现出来的支持者的势力强于实际情况反对该观点的势力则表现出比实际情况更弱的样子。


此时直接显现出来的双方意见势力对比就决定了意见气候,而社会中的人具有敏锐的感知气候的能力——这也是作者在理论中做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假设,即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


影片《西力传》剧照

影片描述一位被称为“变色龙”的奇人——雷纳德·瑞力克的传奇生平故事,当他和社会名流一起攀谈时能化身为支持共和党的贵族,而当和厨房里的帮工聊天时他却能变成一个带着粗鄙乡音的民主党人,有时候甚至连种族都能随意改变。

医生对西力进行催眠,与他的潜意识进行交流时问其“为什么你要表现出周围和你在一起的人的特征?”西力答道:“因为安全。”在谈到第一次试图与别人变得不一样的时候,西力说:“在学校里,几个非常聪明的孩子问我有没有读过《白鲸》,我不好意思说我没读过。”


作者也从动物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对这一假设进行了证明。


社会中人们对被孤立充满恐惧,于是表现出更强势力的一方收获更多拥趸,表现出势力更弱一方的支持者越发不敢发言,保持沉默


这样的现象不断自我循环,优势意见越发占明显的主导地位,其他的意见从公共图景中完全消失,并且“缄口不言”,这就是“沉默的螺旋”的过程。


一滴血骗局

从指间提取少量血液进行多项准确化验是不可能完成的事,霍尔姆斯的想法一开始遭到了业内的否定,但在顶级学者、诸多知名人物、有名投资方和大众传媒营销宣传的强大影响下,意见气候逐渐偏向于对霍尔姆斯的肯定,支持她的声势越来越大,持质疑、反对意见的声音越来越小甚至从公众议论中消失,最终造就了“沉默的螺旋”也造就了轰动世界的硅谷骗局。

(视频源自B站up主“财才说”)



研究方法

从众实验


《沉默的螺旋》一书除了论述“沉默的螺旋”的理论和假设内容,作者还对这一理论的研究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因为该理论本身涉及到的人们所表现出的意见与他们所持的真正意见之间的出入对于常规问卷来说难以调查,但在研究理论时这些问题又十分重要无法避开,所以作者提出了设计了“坐火车测试”


测试对于教育理念这样有争议的问题的谈论意愿和沉默的可能性

火车测试过程中,访问者向家庭主妇展示以上两种观点后,假设被访者将要与另一位观点相悖的妇女一同乘坐长达5小时的火车,然后询问是否愿意、有无必要通过聊天使两人立场相近。

研究者用不同的话题反复进行“坐火车测试”,并验证了假设:在争辩中,不同的阵营对于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不同的意愿。表现出更愿意表达自己观点的那一阵往往更强势,并且以此来影响他人,使他人追随更强势的或不断壮大的大部队。


在设计其他问卷时,作者也“顾左右而言他”,通过其他具体的话题从侧面得到问卷回答者的真实想法,尽可能地排除人们在做问卷调查时的“表演性”。这也为我们今后研究问题做出了一定的方法指导。


作者在论证孤立恐惧为动机时,引用了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的经典实验。该实验中,受试者被要求识别线段长度,在三条线段中选出与标准线段等长的那一条。


在实验具体进行时,清楚实验用意的助手们假扮成受试者并在回答时一致将较短的那根线段说成是标准线段,而毫不知情的唯一受试者被安排在每组的最后一个。


实验的结果是,大部分受试者在看到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占上风时会对自己的判断或多或少地产生怀疑,即使他们深信这样的意见是错误的。


阿希实验:如何证明1+1=3?真理在群体压力面前,是如此不堪一击

(视频源自YouTube“弗洛1得”)


模仿行为源于学习和孤立恐惧两种动机,作者在分析阿希的实验时指出该实验中受试者亲眼看到多数人认为等长的两条线段并不等长,巧妙地排除了受试者出于学习而模仿的可能性。


因此可以确定此时受试者模仿他人行为是出于对被孤立的恐惧


社会实验:从众行为

实验中,被测试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大多数人的影响——“哔”声后站起,中途被问为何要这样做是时,她答道:“因为每个人都这样做”,进而继续影响同样不知情的人,让原本自己觉得尴尬的行为变成该空间存在的规则。

防止成为“圈外人”而选择“从众”是我们社会化的表现,人类从小就会从观察进而模仿身边人的行为,大脑也会因此奖励我们,这种“行为的内化”也是我们社会学习的一部分。

(视频源自YouTube“Kober Hsiao”)


在对现有的资料运用这一方面,伊丽莎白主要是从每个学科中汲取观点进行解释和论证,从而得出结论。


例如对于“公共意见”的解释,作者就是通过这一方法,最终将“公共意见”定义为“在有争议的领域中人们能够公开表达而不至于使自己陷于孤立境地的意见”。



互联网时代还有“沉默的螺旋”吗?



沉默的螺旋理论最基本的假设是:个人对被社会孤立的恐惧——由于害怕自己因为意见与大多数人不一致,才会变得沉默。


而作者伊丽莎白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在大众传播时代,那么在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现象是否依旧存在?“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否依旧适用?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改变,网络媒体的受众接受到的信息不再像大众媒体那样普遍而平均,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互联网世界的人们观点更趋于多样化,所谓的“优势意见”所占优势地位有所降低


在互联网世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不像现实世界中那样可以直接判断。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一个人似乎可以进行无限的社交而不用担心因为自己的意见与他人不同而被孤立


由于传统媒体舆论垄断地位的削弱、网络传播空间的虚拟性等新媒体传播现象变化,关于认为“反沉默螺旋”现象出现的案例分析、言论观点也逐渐增加,即认为公众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能够自由发表或支持“劣势”或“少数”意见、能够自我思考而避免盲从和趋同从而可以打破沉默。但“反螺旋”真的存在吗,“沉默的螺旋”在互联网时代难道不适用了吗?


我们要判断在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否依旧适用,就需要从理论的提出开始分析。


首先,在互联网中,是否存在公共意见?


按照伊丽莎白的定义来看,公共意见指“在有争议的领域中人们能够公开表达而不至于使自己陷于孤立境地的意见”。无疑,尽管在网络世界,一些明显有悖于社会公序良俗的意见一旦公开表达,也会被攻击。


江歌案

2016年11月3日凌晨,就读于日本法政大学的中国籍女研究生江歌被中国籍男子陈世峰在寓所门前用刀刺死,同在案发现场的还有陈世峰的同学兼前女友,也是江歌此前收留同住的友人刘鑫。

网民更多地将针对案发过程中刘鑫递刀、没有开门的行为视为“见死不救”“忘恩负义”等,认为其违反社会公序良俗,并对其进行激烈的声讨、指责和抨击,公众不敢从理解刘鑫的角度发言。


同时,在表达孤立的方面,互联网有其独特的方式。


在同样体量的平台,一条微博、一支视频发出,要么是众星捧月,要么是门可罗雀、无人问津。


虽然信息是否能够被更多人所看到与各平台的算法有关,但普遍来看,可以认为互联网时代,不被用户接受的意见往往“流量”较小


纪录片《The Social Dilemma/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片段

设计“推荐系统”的工程师指出,为了吸引用户、达到商业目的,演算法并不是提供受众想要的内容,而是通过寻找与用户兴趣最接近的“幻境”进行推送,也就是说用户感兴趣、更容易接受的信息就有可能被送达。


伊丽莎白也在书中指出,“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


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这一现象放在互联网时代也是普遍存在的。


比如在公认某一节目无聊的时间段,很少有人会站出来说自己觉得该节目很有趣,而这样的发言也往往会遭到反对或无视。当这种发言遭到反对或无视时,即便是真正认为节目好看的人也会出于对被孤立的恐惧,不再发言


《甄嬛传》剧照

反观备受网民“宠爱”的《甄嬛传》,在其经典台词、人物表情包和梗图在各种平台爆火、欣赏赞美的声量盛大的情况下,关于其原作涉嫌抄袭、不符合史实等言论和负面观点则很少出现,人们更加愿意加入这场传播游戏、搭上这辆“乐队花车”。


其次,互联网中的表达是否符合“公开的表达”的要求?


因为网络社会的匿名性,在互联网中的身份与现实社会中的身份并不直接挂钩,因此许多人在网络中发言并不面对“公开表达的压力”


而笔者认为,我们在网络中接触的人依然是与我们同一个圈层的人,我们在网络社交过程中依然有着自己在网络中的定位


即便互联网身份与现实身份并不等同,但在互联网中进行一系列表达行为,如发朋友圈、发微博等,依旧符合“公开表达”的定义,会存在“压力”


不难看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在互联网时代依然适用,人们的孤立恐惧心理并未消失,意见领袖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各大社会热点事件的走向中,我们也都能够看出“沉默的螺旋”依然存在


罗琳被消失事件——“取消文化”的典型案例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认为“女性的性别仍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女性的生理特征”这一观点后遭到了广泛的批评和抵制、行业内外纷纷与其割席、被封杀。

罗琳基于事实和数据、条例清晰的解释被无视,只能被进步主义网友标记为terf(不保护跨性别人群的激进女权主义者)、受到无数死亡威胁、除名,曾经受其恩惠、为她点赞辩护的人在巨大的抨击声浪选择沉默、与其割席;有异见者选择噤声,以避免被同僚贴上“排跨落后”的标签。

(视频源自B站up主“墨带ink_ribbon”)


文化战争:中间派为什么会消失?——解读“取消文化”

(视频源自得到-刘擎-年度思想前沿报告)



“沉默的螺旋”理论与其说是一个单独的假说,毋宁说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涉及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其理论提出、研究方法都能充分体现出传播学学科交叉性的特征,无疑是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理论。


该书及其理论虽屡屡遭受质疑,却无法掩盖理论本身对传播学的重要影响。在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仍然是个值得深思的理论。




本文作者




主讲人:丁芸



丁芸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2021级网络与新媒体

(智能融媒体运营方向)本科生


艺术家不寻求认同




康师傅老坛酸菜面卷土重来:信誉重建能否仅靠一纸文件?


《舆论》:谁在控制你?


陷入科普文危机,宝洁是否需要认真“保洁”?


《娱乐至死》:我和娱乐究竟谁是谁的附庸?



【深度评论】
 |  |    |  |  | 江苏大学坠楼 争议点理论 |   |  |  | 227 | 丰巢新规 | 高以翔
  【】   老坛酸菜信誉难保 |  上海奢侈品店送菜 |   315探灯如期打亮 | 3.8广  羽生结弦无缘世锦赛 |  星巴克驱逐民警 | 

【重磅书评】  消失的地域 | 技术垄断 是她照亮我  娱乐至死 知识分子的鸦片 | 跑赢危机 童年的消逝 疯癫与文明 | 舆论 叫魂 谣言 | 论可文本盗猎者 未来是湿的 | 观看之道 
狂热分子 交往在云端 
【传播科普】
基模理论 | 社交货币 休眠效果 | 女性媒介作品 | 可见性 | 自我呈现生命故事与画像 | 认知不协调  | CMC媒介环境学 | 拟像理论 | 高考作文中的传播学意义协调管理 | 网络迷因  | 知沟假说 
UGC |  | 善经济 | 文化IP | “她”经济 疫情中被偏爱的品牌 | 搜索引擎营销 | 禁忌营销 综艺营销 | 会员卡营销 | 社群营销 | 秀场营销 效果广告思维 | 短视频营销 广 病毒营销 | 跨界营销 | 饥饿营销 

【大咖讲座】 500 | 
 |  | 流量时代塑造品牌 | 小事件大议题 舆论引导的困境与破局


文中图片皆为网络资源,仅供学术研究之用。

若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

cuc_pr@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传说公关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