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川:我可以在这里朗诵,也可以到马路上去,我可以在任何地方朗诵诗歌 | 纯粹访谈

西川 章咪佳 纯粹Pura
2024-09-16

🌟来自纯粹Pura的邀请请阅读本期推送,文末有赠书福利!

🌟敬请留意本周获得赠书幸运读者名单




"第12届春风悦读榜年度榜单"海报

这个春天,第12届春风悦读榜出炉。


即将到来的4月19日,获奖作家们与李敬泽、阿来、毕飞宇、艾伟、欧阳江河、杨念群、乔叶、毛尖组成的评委团,以及全国各地的书业大咖,将相聚杭州的颁奖盛典,与读者直面交流。

在年度榜单出炉的同时,潮新闻记者也将奔赴全国各地,带着读者的好奇和关注,到获奖作家的创作生发地和他们一一对话,相关的深度对话和视频专访将在潮新闻客户端和钱江晚报人文读本上陆续推出。

在这一个月的采访中,潮新闻记者也有很多有意思的发现,它有时看似与写作和阅读无关,实质又有千丝万缕的关联。我们想分享这些“发现”,甚至有点迫不及待。


今年春风悦读榜终评时,诗人欧阳江河提名西川的《巨兽》获“春风诗歌奖”。对这部作品,他要投票给“两个西川”,“一个早年的西川,一个现在的西川。”



巨兽作者:西川 著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2023-12
(荣获第12届春风悦读榜“春风诗歌奖”)


4月9日我前往北京,想要与“两个西川”会面。


结果一照面,西川说:“嘿,你一看见我,发现不止俩,是‘五个西川’。”他常说他不是那么自我的人,“我的自我很小,但是我有好多个自我。”


写诗,翻译,拍纪录片,做古典文学研究、美术研究,交错地贯穿在西川现在的日常中。


我描绘了其中的几个西川,确切地说,还只是“诗人西川”的几个侧面。这里能窥见他的丰沛、敏锐、和善,算是一张日常的“速写”。至于“写生”的西川,一个5000字的专访稿,待续。


1.谁是刘军儿


订票时,我们编辑部第一次知道了西川的真名。


可能有很多朋友注意过这个名字——2023年,西川作为嘉宾,参与录制《我在岛屿读书》。有一天,苏童、余华他们在岛上收到一个包裹,信封上写着“寄件人:刘军”。


余华凑过来:“西川寄来的啊?”


苏童低头翻书:“不是不是,和西川有关的,是西川的书。”


主持人忍不住cue了一句:“刘军是西川老师的原名。”


“哦!!啊哈哈!”苏童拍脑门,“我还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怎么刘军这名字这么熟呢我说。”哄堂大笑。


刘军(本名)=西川(笔名)。


年轻时的西川(肖全  摄) 

1982年5月,北京大学西语系英文专业大二的学生刘军,与四位同学合出手刻蜡纸油印诗集《五色石》,他用了“西川”作为笔名。


“‘西川’哪儿来的?”2024年春天第一次见面,我也想追溯这个身份。


西川的父亲当年在北京海军航空兵当兵,给儿子取名“军”。“那个年代(1950、60年代),军儿特多,刘军,王军,李军……我就认识六个刘军。”


跟这么多人同名,写诗的刘军觉得自己没法叫刘军了。


“别人猜(取“西川”这个笔名有)这个原因那个原因,不是。我(西语系)有一个同学叫西小虹;他爸叫西虹,是延安时期的一个作家。这个‘西’字儿(作姓氏)没见过!”


“川”,就是为了简单,笔画少。“三画,那我总不能叫‘西三儿’吧。”于是从19岁开始,西川就选了“西川”,作为面向更广阔世界的名字。 


2.田野溜达计划黄了


2017年,在接受《十三邀》许知远的专访时,西川把采访点放在了北京西山的七王坟。不巧,赶上这处全国文保单位重修,王爷不见客。两个人就绕着醇亲王墓的小山转悠,结果,一个能翻进去的野生口子都没能找到。


但是这天像卡夫卡笔下的K一般的经历,意外地促成了一场高明的对话。


作为记者,我羡慕死了,以至于这次去北京前,我暗自在行李箱里装了双登山鞋。


西川肖像(左:陈雨 绘;右:荆歌  绘)

我的田(溜)野(达)访问计划没成行。两个下午的采访,西川全约在望京的帝星咖啡厅,在他的工作室(书房)附近。


七王坟、九爷坟那一带,西川后来再没去过。他给我讲了个里头的故事,七爷醇亲王的陵墓附近,也曾是法国外交使团的驻地。1910-20年代,使团里有一位外交官叫圣-琼•佩斯(Saint-John Perse 1887-1975),他是法国非常重要的诗人。


担任法国公使馆三等秘书的圣-琼•佩斯,此后多年在中国广为游历,曾从京城出发,经居庸关到张家口,一直到达库伦(今乌兰巴托)。回到西山后,他完成了叙事长诗《阿纳巴斯》(中文译名《远征》)的创作。  


1960年,圣-琼•佩斯凭借这部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辞说:“由于他高超的飞越与丰盈的想象,表达了一种关于目前这个时代之富于意象的沉思。”


“他几乎在七王坟目睹了清王朝毁灭的整个过程,这对他的诗歌创作有极大的影响。”但西川说,那儿最有意思的其实是一通醇亲王亲书的石碑,“讲的不是人的事儿,是一棵树(古松移植、枯朽)的故事。”


“后来没看着,倒是让《十三邀》的镜头动起来了。”这档原本定位室内访谈的节目,开始往外走了。 


3.拒绝扎堆儿


那咱也出去吧。


去户外朗诵诗歌,是西川的主意。


我们团队需要为4月19日春风悦读颁奖典礼,录制一段西川朗诵《巨兽》选段的视频。4月9日下午,我跟他在咖啡厅里商量拍摄地点,他说“我可以在这里朗诵,也可以到马路上去。我可以在任何地方朗诵诗歌。”


我一下有种某个世界的大门,被他给一脚踹开的感觉,兴奋!但还是问了一句:“我以为会在您的书房(拍摄)之类的地方。”我见过西川书房的照片,那个由书籍、古画、老物件充斥的狭小空间,上下几千年。


可他猛摇头:“cliché!”(陈词滥调)


西川的书房

出了门才注意到,咖啡厅所在的北小河美食街,几乎所有的餐馆都关门了。荒废倒正中诗人下怀,“前边有个餐馆,门脸儿有一对巨大的门神。”


走过去一看,叫“行运”的粤式打边炉馆子,关门了。尉迟恭和秦琼各有一人多高,周身鲜艳。


“您以前来过?”


“我没来过他们家,这门儿我就不喜欢。但我觉得拍东西特好。”


“那您这么熟悉细节?”我惊讶他有种GPU的属性。


“当然,我随时观察所有的事情。”咖啡厅是西川会友的阵地。每次从北面的工作室过来,一路上他都在做视觉处理。


西川在这里读了《巨兽》中《论限度》的选段,“一般人不觉得在诗里可以论什么,我努力地在诗里论点东西。”


西川(敖彬伟 朱杰  摄)

走到北小河边,在一块标语牌边上,他又坐下来,读《巨兽》中《万寿十八章》里的选段,最后两句写的是:


愁啊,诗词歌赋的传统题材,眼看到头


黄遵宪独立风雪一清教徒。怪样子。


西川(敖彬伟 朱杰  摄)

他旁边那块标语牌上,以“拒绝扎堆”四个大字,引领“佩戴口罩”“不图一时热闹 但求平安健康”上下两堆小字。


比较远处,还有一块标语:“水深危险 请勿靠近”。我们都喜欢这个景。


但是坐在河边的椅子上,镜头里看不清楚这些警示。“那就没有表现力了。别坐这儿了。”——别忘了“有一个西川”是拍纪录片的,他具备对镜头的强调度、判断能力。


“听不清楚也没事,就是个意思。”他完全是来搞当代艺术的——“还有一个西川”在中央美院教了几十年书,热爱艺术。


“反正不能拍成特抒情的。”


他说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越来越多以后,会觉得还抒什么情啊,所有的情都抒完了。


但这个时候诗歌依然要存在。


“那么这个时候需要你调整感受世界的方式,需要培养自己的思想力,而且要让你的思想能够不断地看到你以前没看到的东西。


新的一条街道也好,新的一个门脸也好,新的一个窗台也好,就是你能够保持一个能力能够看到这些东西。这会让你的生活显得有意思。”然后他说了一句更加鼓舞人心的话:


“如果你会把这些记录下来,那么你已经在从事一个诗人的工作了。” 


4. 要不把西川接入大剧院吧?


西川会在春风悦读颁奖典礼(4月19日)的前一天晚上到杭州。


很可惜的一件事情是,我早先买了“勃拉姆斯《B大调第一钢琴三重奏》”音乐会的票,同一天晚上。


正准备忍痛赠票时,相约同去的天才女朋友说:“要不把西川接入大剧院吧?”


那会不会变成一首诗歌?当“勃拉姆斯”进入B大调慢板,丰富的织体,柔美的抒情。旁边的空位子突然有人坐下来了。一个和勃拉姆斯几乎相反的大个子。


西川手稿

4月10日结束北京采访当天,同事问我情况。我跟他讲了许多奇闻趣事,他担忧:“你的专访稿怎么办?”啊呀!我一个激灵。我确实没有问出来一份答案性质的材料。


自从听了西川的建议,我开始在笔记本上,把看见的、脑子里闪过的杂咕隆咚的都写下来。新闻,奇观,笑话,情绪……全挤在一个兜里。


至于“5000字的西川”,总归是在路上了——我已经开始拥有一个乾坤袋了不是?但愿不会是一个新的cliché。


期待4月19日啊,朋友们。


(本文原题为《春风手记 | 几个西川》,作者:潮新闻记者:章咪佳,转载自:潮新闻)

深度阅读


远游

文/ 西川

1.


沐着八月的清风众星西移,
唯有北极星凝然不动,
有如体育馆里赛事结束,喧闹的众人离去,
最后一盏明亮的大吊灯高悬于穹顶。
你若注视这吊灯你必久久愣住。
你想找到贴切的词汇赞颂这恒常的事物
却惴惴不安于自己的无能。


无能而沉思,
在蟋蟀宛如清风的歌唱里,
在吊死鬼儿的树下,在毛毛虫的台阶上,
——这是星宿的意愿。
而就在星宿认出我们的一刹那
我们也认出了 我们可怜的小生命
乃是大生命的一部分;
我们的清贫并不比蟋蟀更清贫。


灯火费力地照耀着大地,
大地上依稀可见的脚印
岂非灵魂升天的见证?
我们远望见二十八个巡逻兵在星空迷路,
一个逃离生活的少妇提灯问道,
去远方,不回头。
从未听说过她从星空坠落,
从未听说过她后来化身为白骨。


曰:“天地毁乎?”
曰:“天地亦物也。”
曰:“既有毁也,何当复成?”
曰:“天地毁于此,焉知不成于彼也?”
曰:“人有彼此,天地亦有彼此乎?”
曰:“人物无穷,天地亦无穷也。
       至人坐观天地,一成一毁,
       如林花之开谢耳,宁有既乎?
[1]


我们这些方生方死的徘徊者
头顶星空低语或高歌
当我们有时企望一手遮天,
一场流星雨便撒落在我们身后!



西川《巨兽》封面平面图


2.


布满伤痕的肉体啊
你有布满星宿的灵魂,
衡量灵魂的尺度啊
一个秘密引诱你牺牲。
而在我灵魂的深处,
仁慈的风把烛焰吹抚,
落满水缸的雨水悄悄预告了
那火红的太阳转眼之间
便会自海的那边笔直地上升。


在我灵魂的深处,
攀登者所攀登的是鸟类的阶梯;
在我灵魂的深处,
泅渡者所泅渡的是星光的海域。
多少人走在相同的道路上,
必然在一个相同的地点
决定开口言说以赢得那海市蜃楼。
率先归于泥土的人们
又不仅仅是泥土,他们又是
黎明的露水、黄昏纯净的笛声。


我们每天重新醒来,
在一个崭新的高度上
拥抱一个改头换面的旧世界;
把无用的箴言请出历史,
把无声的噩梦请下床铺,
当一朵浮云带走了我们的百合花,
我们怎能坐定在屋檐下,
清谈脆弱的美德,
错过上路的时辰,
充耳不闻那些造化的呓语和歌唱?



西川《巨兽》书籍设计展开图

3.


道路高高地升起,大地遥远。
飞鸟的天空深邃,一分钟漫长。
呈现于生命的生命,
多么丰盛,又多么荒凉!
我们已经看到
黑色的峡谷、白色的幼儿园,
我们还将看到
黑色的果实、白色的小卖部。


那被先贤赋予多重意义的大河并不难堪,
它横冲出自己的宽阔以接纳投奔者。
在大河的两岸,物竞天择无声,
鲜血滴落在鸟巢之下。
我们已经看到
黑色的岩石、白色的鸟卵,
我们还将看到
黑色的厨房、白色的歌剧院。


在未来歌剧院的片片屋瓦上,
烈日将闪耀它彻骨的孤独,
就像一只春天的老虎穿越林莽,
每前进一步,孤独就加深一层,
就像这食肉的老虎,这大个,
面对小牛犊禁闭起肠胃深处的欲望,
而等待被吞噬者
虽不懂它的自戕却倾倒于它的金黄!


我们已经看到
黑色的动物园、白色的屠宰场,
我们还将看到
黑色的海滨墓地、白色的高原产房。
一切辛劳为了心中不解其意的幻象。
当你吁请一个路标指向高原
你迈步走向的或许是大海;
当你在秋天的傍晚想在路边歇歇脚
一阵狂风却把你吹送到千里之外。


4.


今夜我就此歇脚了,不去投宿了。
在这小城中心的小公园里,
今夜我将得到所有先贤的庇护。
头上是鸟儿遁迹的星空;
耳边是柏树丛隔开的行人的脚步。
我躺下在这清风的旅店,
远离那些臭味儿弥满的旅店里

翻江倒海的呼噜声。
我黑色的雨衣裹着我,
把我交给这本来的世界。


在这本来的世界上,梦来了。
颠三倒四的梦境:有人,没人。
有人走在狼群里,狼群变狗群;
狗群游荡,游荡成狼群。
那个消失了很久的人我又看见了。


只有在梦中我们才能同逝者说话,
或者回避一个现实的世界,
从血液,从裸露的躯干,
发现一丁点他们的痕迹:
在月明星稀之夜,
安静的逝者跨过田垄和荆棘围向我,
仿佛我曾经是他们中间的一员。
他们喜悦着,给我变出
我不曾见过的野兽和不曾睡过的被窝。
他们向我吹风,
他们向我下雨。
沉闷的雷声自天边传来。
他们说此地不宜久留。


他们叫我交出钱来为了到达远方。
他们搜我的身为了负责我灵魂的方向。
我心甘情愿地说:“你们搜吧!”
我从地上坐起却惊见一个姑娘正在我身上摸索。

这不是艳遇哦,这是打劫
这好像是艳遇哦,这其实是打劫。


她的男人在不远处的树下坐等,有点冷漠。



我的身体就像一座旅馆:西川演讲访谈录
作者:西川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2023-08

5.


在路上的花粉,
遇见在路上的鸟粪。
在路上的老和尚,
遇见在路上的小和尚。
呼啦啦走过要饭的毛驴驮着圣人及其门徒。
离他们一百里,跋涉着蒙面的千里独行侠。


居住者,给这些过客以水和干粮,
容他们避雨,给他们屋檐、稻草和灯光。

因为有了他们,雨水美丽;
你活在世上,就能偶尔听到灵魂的声音。
而假如一个过客掉了队,
在你们剪除了杂草的城中迷路,
徒劳地寻找一个不存在的姑娘,
你也不必肆行嘲讽,
你当看出一个悲剧的主题,
暗含在他逐渐的毁灭中。


今天,古老的生活一如既往,
古老的富足与贫困、彻悟与萎靡
历经瘟疫、饥荒、妥协与搏杀,
相互交换位置,相互依存。
公平的交易不会让任何人捞到好处。
你要生活你就得屈尊。
这就如我屈尊的姐姐小红莲
哆嗦着,保持着热量,
带着遗憾和委屈,踏着厚厚的积雪,
像鬼火一样穿过一个世纪的
街道和桥梁、青春和死亡,
回到她清晨出发的地点,
在新年午夜的钟声里心烦意乱。


6.


从我最初寻觅大地的花朵,
我几乎一无所获;
从我最初迈向寂寥的星辰,
我几乎依然在原地停留。
开门迎望北极星,
朝天的大路上空无一人。


经过夏季和冬季,
对许多人来讲我已经死去。
毛皮发光的走兽擦身而过,
黎明来了,我在树下听到了歌声。

歌声发自树木和岩石,
歌声塑造了大海和嘴唇,
朝天的大路上空无一人,
有限的是我,无限的是歌声。


有限的是一个远游者,
无限的是他的必由之路。
有限的是他的乞讨之手,
无限的是玉米的生长,一张小甜饼。

有限的是一只飞鸟全部的羽毛,
无限的是它的传说、它的飞翔。
有限的是一朵瞬间开放的百合花,
无限的是她那神秘的芬芳。


肉体和肉体拥抱在一起然后分离,
不像灵魂和灵魂拥抱在一起就能汇合为
精神的大海,就能应和远方大海的音乐。



西川《我的身体就像一座旅馆:西川演讲访谈录》书籍设计展开图


7.


大海,到了。万岁的大海,到了!
你啊,物质最初的形态!
时间必然的结果!空间喧响的大梦!
一切经验转向这鸥鸟的正午,
一切沉思直接迎向这荒凉和幸福!

生命的远景,下沉又上升的
是百合花纯洁而盛大的火焰,
在正午的太阳铺设于海水的金色大路上,
波涛的蓝色姐妹往来奔走。
什么样的喜悦抓住了她们,使她们透明,
并将她们的信仰
传播给岩岸上三只迷路的瓢虫?


近了!一座花园越过万顷波涛
而呈现于心灵的视野:
以大海为基础,幻美的亭台微微颤动。
从闪耀的花枝间传来蝴蝶的笑语。
复活于青苔之上的老虎步态从容。
我要说生命是美丽的,
对于它所意味的希求,这就是报答:
当一只有力的手向大海挥动,
悬空的太阳上也要刮起微风!


那些远游者,穿过盲目的黑暗
先我而来的人们,业已脱胎换骨的人们,
他们去了哪里?他们是否也曾从
不断的放弃中最终获得了
深渊、海水和被阳光拍打的大门?
瞬间的安慰既已足够,
不需要更多的美,使灵魂难于平静。


然而
金光灿灿的一万道大门
却在海面依次打开,
一道璞玉的阶梯通过所有的大门向高处延伸。
众鸟列队而下,醉饮大海,
一个小人儿循着无尽的阶梯缓步攀登。
当他闻听钟鼓之声响彻大海,
更高的地方已布满星辰:
正确的高度,星辰登临的高度!
俯身大海,不必再为命运而拍手叫好,
却得以为歌唱而歌唱,为静默而静默!


1989年10月,1990年4月

注释:

[1]摘自元代伊世珍《琅嬛记》。问答者为姑射谪女与九天先生。

(本文选自《巨兽》,西川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出版,2023年12月)





巨兽作者:西川 著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2023-12
(荣获第12届春风悦读榜“春风诗歌奖”)


本书共分为六卷,卷一收录了西川20世纪80年代的部分早期作品,卷二至卷五则以诗人中后期的长诗和组诗为代表,卷六多为随笔。全书所收作品创作时间自1985至2022年,横跨近40年,集中体现了西川诗歌风格的转型和成熟。从《致敬》开始,西川的诗歌表达转向了对混杂、异质和偏离式主题的偏爱,他通过新的写作形式向我们展示了精神世界与现实的遭遇产生的荒诞、真实、尴尬,而到《鹰的话语》《小老儿》《开花》《近景和远景》等体积庞大的作品,形式上的创造性、语言的矛盾与缠绕愈加明显。在其多维度的书写和探求中,这些不同元素的交错、现实材料复杂性的呈现,大大扩展了诗歌经验的内涵,并为现代汉语诗歌开拓出新的可能。



我的身体就像一座旅馆:西川演讲访谈录作者:西川 著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2023-08

《我的身体就像一座旅馆:西川演讲访谈录》收录了诗人西川近年来30篇演讲访谈录,如《我的诗歌革命》《诗歌和诗人的“沸点”》《我不想浪费这个时代》《从国际文学现场回看中国诗歌》《我把保守的一面都留在了画里》《了解古代是为了充分做一个当代人》等,汇集了西川在诗歌写作、诗歌与书画、诗歌与文明、诗歌与时代、诗歌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重要思考,较大程度展现了作者一贯强调的“诗歌思想”,使诗歌问题被放置在文化、艺术和历史的大背景中处理。作者以其广阔的视野、深刻的问题意识、敏锐的直觉面向诗歌,力图通过对中外古今诗歌,以及诗歌与其他行当艺术的反复比对,为当代中国诗歌的创造力呈现找到可能的出发点和突破口。

西川,诗人、散文和随笔作家、翻译家。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系美国艾奥瓦大学国际写作项目荣誉作家(2002)、纽约大学东亚系访问教授(2007)、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写作系奥赖恩访问艺术家(2009)、香港浸会大学卓越华语作家(2022)、牛津大学出版社Hsu-Tang中国古典丛书编委。曾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校图书馆馆长,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出版有各类著作约三十部, 其中包括诗文集《深浅》、诗集《够一梦》、长篇散文《游荡与闲谈:一个中国人的印度之行》、论文集《大河拐大弯:一种探求可能性的诗歌思想》、专论《唐诗的读法》《北宋:山水画乌托邦》、译著《米沃什词典》(Milosz's ABC's,合译)、《博尔赫斯谈话录》(Borges at Eighty: Conversations)等。


曾获鲁迅文学奖(2001)、中国书业年度评选· 年度作者奖(2018)、德国魏玛全球论文竞赛十佳(1999)、瑞典马丁松玄蝉诗歌奖(2018)、日本东京诗歌奖(2018)等。其诗歌和随笔被收入多种选本并被广泛译介,发表于约三十个国家的报刊,其中包括美国《巴黎评论》《肯庸评论》《哈泼斯杂志》《麦克斯韦尼杂志》、英国《泰晤士报·文学副刊》、德国《字母国际》、日本《现代诗手帖》等。纽约新方向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由柯夏智(Lucas Klein)翻译的《蚊子志:西川诗选》,该书入围2013年度美国最佳翻译图书奖,并获美国文学翻译家协会卢西恩· 斯泰克亚洲翻译奖。第二本由新方向出版社出版的诗集《开花及其他诗篇》(2022),获《纽约时报》推荐。2019年德国柏林诗歌节宣传册称赞西川为“当代诗歌的巨匠之一”(one of the greats of contemporary poetry)。美国《麦克斯韦尼》(McSweeney's)网刊评价西川为“最重要的在世诗人之一”(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oets alive)。



纯粹赠书


本周获赠名单


根据纯粹赠阅活动规则,综合留言和转发质量,本周纯粹君选出了以下读者,每人赠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精品图书一册。

请以上截图中的小伙伴在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您的姓名、电话、收件地址,并提出希望获赠书名(纯粹Pura出版书目)。若所提示书目超出赠阅范围,我们将进一步沟通择优赠阅。逾期一月未提交个人联系方式视为弃权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赠书规则更新


1. 关注微信公众号:纯粹Pura


2. 关注后,选择近期任意一篇推送文章,点击右下角给我们留言,可以说说您对这篇文章的感想、对作者思想的感悟,也可以说说您与纯粹的故事、您读过的纯粹书籍,我们欢迎各位读者能与我们互动交流、思想碰撞。留言后,请将留言的这条微信文章转发到您的朋友圈,转发同时需要配有20字以上的推荐或感想文字。然后将朋友圈转发截图,发送至纯粹Pura微信公众号后台。


3.邀请朋友为您在公众号下方的留言点赞,我们每周将选取留言点赞靠前的书友;我们将根据纯粹Pura微信公众号后台转发截图,赠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精品图书一册。(每周,我们将综合留言转发质量和留言点赞数量,抽取1-5位幸运读者,赠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精品图书一册。获奖读者会在下一周的周二微信公众号文章中公布。)

4.扫码加入下方纯粹读书社群,了解更多加码获赠图书规则;(邀请朋友进群,以及群内互动,也可获赠图书哟)


请获奖读者在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你的姓名、电话、收件地址。逾期一月未提交个人联系方式将视为弃权。


为了和读者进行更好地互动和交流,现特将赠阅活动升级!纯粹赠阅和纯粹读书会的赠书活动一道,将以日常性赠阅方式打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特将设置时段的局部赠阅活动,调整为长效日常赠书活动,和广大爱书人一起共同营造一个高质量公共阅读空间。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深度阅读,纯粹Pura好书期待大家指正!



纯粹读书社群


扫码加入纯粹读书社群

每日与您分享好书



巨兽

西川 著


本书共分为六卷,卷一收录了西川20世纪80年代的部分早期作品,卷二至卷五则以诗人中后期的长诗和组诗为代表,卷六多为随笔。全书所收作品创作时间自1985至2022年,横跨近40年,集中体现了西川诗歌风格的转型和成熟。从《致敬》开始,西川的诗歌表达转向了对混杂、异质和偏离式主题的偏爱,他通过新的写作形式向我们展示了精神世界与现实的遭遇产生的荒诞、真实、尴尬,而到《鹰的话语》《小老儿》《开花》《近景和远景》等体积庞大的作品,形式上的创造性、语言的矛盾与缠绕愈加明显。在其多维度的书写和探求中,这些不同元素的交错、现实材料复杂性的呈现,大大扩展了诗歌经验的内涵,并为现代汉语诗歌开拓出新的可能。

我的身体就像一座旅馆:西川演讲访谈录

西川 著


本书收录了诗人西川近年来30篇演讲访谈录,如《我的诗歌革命》《诗歌和诗人的“沸点”》《我不想浪费这个时代》《从国际文学现场回看中国诗歌》《我把保守的一面都留在了画里》《了解古代是为了充分做一个当代人》等,汇集了西川在诗歌写作、诗歌与书画、诗歌与文明、诗歌与时代、诗歌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重要思考,较大程度展现了作者一贯强调的“诗歌思想”,使诗歌问题被放置在文化、艺术和历史的大背景中处理。作者以其广阔的视野、深刻的问题意识、敏锐的直觉面向诗歌,力图通过对中外古今诗歌,以及诗歌与其他行当艺术的反复比对,为当代中国诗歌的创造力呈现找到可能的出发点和突破口。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

 王学泰 著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是一本介绍中国古代的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关系的书。本书以被学术界忽视的游民及游民文化为核心,从“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及其成员的地位”“城市游民群体的形成”“江湖艺人与通俗文艺作品”“游民情绪与游民意识的载体”等角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游民、游民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学的密切关系。游民与游民文化对于文学创作,特别是对于通俗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的思想意识、习惯也因通俗文艺的流传而深入到了社会各个阶层。本书阐述深刻,可读性强。

物中看画

扬之水 著


《物中看画》是作者扬之水研究名物的著作,其中收录了《忻州北朝壁画墓观画散记》《有美一人——历代美人图散记》《物中看画——袁旃新作精品展散记》等作品。对物的关注,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写作方式。作者的兴趣点在于超绝之笔墨所穿系起来的故事,通过研究绘画、雕塑、工艺品中的“物”,来考证图像描摹的人物身份、图像样式来历等,进而或展示中国古代士人的日常生活场景,或讨论中国古代家具布置。对于“物”的关注,使作品中的细节变得真实亲切、立体可感。

桑奇三塔:西天佛国的世俗情味

扬之水 著


本书是我国名物学家扬之水对古老历史遗存——桑奇三塔艺术研究的重要学术著作。桑奇三塔是印度早期古塔建筑艺术的重要遗存,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且保存最完整的古塔遗迹,始建于公元前三世纪的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作者对桑奇三塔的形成过程和历史地位做了深入浅出的细致解说,以专题的形式介绍了桑奇三塔浮雕,并配以大量相关清晰美观的图片,包括一些中国石窟和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博物馆所收藏的相关图片,极具艺术价值。

理性的光辉

宋协立 著


本书是一部关于欧洲文明史的作品,作者通过对欧洲文明发展历程的深入研究,并结合自己的留学经历创作而成。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围绕哲学和社会思潮的问题展开,是对欧洲文明发展过程中重要思想家的思想、社会思潮和社会变革等的基本论述;下篇则是对欧洲从古代至20世纪前期科学和科学方法发展概况进行阐述,包括欧洲文明各个历史阶段科学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其对于思想和观念的影响。作者在论述中尽量减少对历史事件的铺陈,注重理论和观念的价值,力避内容意义的一般化。


一生与某日

刘烨园 著  冯秋子 编


《一生与某日》是当代散文代表性作家刘烨园的代表著作,其中收录了《未死的神话和一个青年》《一生与某日——精神收藏》《乡村精神》《诗人变奏》等三十余篇文章。本书主要为新时代散文开拓者刘烨园的艺术散文随笔作品,是他对文学艺术立足社会、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思考,强调作家诚实、朴素和不拘一格的投身观察、发现、思考、提炼,进而写出的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作和表达。作品体现出作者阅读和思考的自觉性、思想的开阔性,以及质朴而严谨的作风。《一生与某日》不失为一部当代文学创作中具有精神价值和艺术探索性的扎实作品。

刀与木:我的版画之路

杨先让 著    


本书主要记述了杨先让版画创作的艺术之旅。杨先让以西洋画、油画作为他艺术之路的起点,通过版画记录那个时代的风貌,表达自身与时代之间的联系。书中涉及作者所处历史时代的面貌、民风民俗、文学插图、名人肖像、动植物小品、风景等六种题材,不仅讲述版画创作的艺术生活,同时也展现了他创作出的《梨渊》《恩师徐悲鸿》《梁漱溟》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版画艺术作品。杨先让的版画被认为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感,可谓创造了一个木刻版画独有时代特色的时代。

# 应许之地

吉狄马加 著  


《应许之地》是著名诗人吉狄马加最新长诗力作。该作品穿越历史与现实,对当下人类每天所要面对的现代与后现代社会等诸种发展元素和现实,以诗歌艺术的多元手段进行结构和解构,一反诗人所擅长的现代抒情诗的表达方式,呈现出一个具有充分现代意象和调动各种现代手段的诗歌文本。《应许之地》既保持了诗人的初心和纯真,又融合了诗人的辩证思考及历尽沧桑的悲悯。该作品精神架构宏伟,视野开阔,同其他长诗一样,气韵与语词,既具有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又具有高度复杂的现代表达手段,以诗的语言,揭示人类所面临的境遇。


张抗抗文集

张抗抗 著


《张抗抗文集》包括《北极光》《把灯光调亮》《何以解忧》《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作女》《牡丹的拒绝》《乌镇的倒影》《仰望星空》10本书。集中呈现了张抗抗不同时期的小说、散文随笔等创作成就。内容丰富多彩,创作风格多样,是一套丰富、厚重,值得收藏的张抗抗文学创作集大成之作。铁凝、萧乾、刘再复、陈晓明、孟繁华、戴锦华等联袂推荐!

所谓伊人

唐晓渡 著


《所谓伊人》是著名诗歌批评家、诗人唐晓渡的一部随笔散文集。主要涉笔作者长期关注且交谊深厚的众多国内前辈及同代诗人,如杨炼、忆明珠、昌耀、北岛等等,也记录了与作者有重要精神关联的国外诗人、翻译家和汉学家以及一批当代小说家及其作品。记述了作者对自20世纪80年代初亲历的当代诗坛的风云变化的观察、思考和感悟。唐晓渡置身当代中国诗歌变革和发展的前沿,既是参与者,也是记录者,让读者从第一视角感受当代诗坛的风云变化,对当代汉语诗歌的发展历程有更深的了解和思考。

时间的美学

张清华 著


文学评论家张清华从“时间修辞与当代文学的美学演变”“中国当代文学的走向及评价纷争问题”“世纪之交以来诗歌流向的几个问题”“当代诗歌中的地方美学与地域意识形态” “从文化地理观察中国当代诗歌的一个视角”等议题展开叙述,对莫言、余华、苏童、食指、海子等作家及其作品进行了精当、恰如其分的评价,言他人所未言,角度独到,内容深刻,是一部值得细读的文学评论精品集。

书梦重温

 汪家明 著


《书梦重温》以“书”为线索,汇集汪家明不同人生阶段读书与做书的感悟,从读者、作者、出版者的角度述说其与书交织的一生。40篇小记中包含作者与汪曾祺、张洁、灰娃、叶至善等文人的交往故事,《棔柿楼集》《七札》《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等图书的诞生始末,以及《老照片》刊物的创办历程,而一些大家如普希金、雨果、梅里美、鲁迅的身影也时常出现。这些因书而生发的点滴故事,处处可见岁月流逝中个人成长之印迹。文字平实矜持之中见优雅,真正展示了出版人的修为和敬业精神。

美术给予我的

汪家明 著


作者少年时代的梦想是做一名画家,对美术迷恋至深。他认为自己是通过绘画进入各知识领域,从而奠定自己作为一个人、一个知识者的基础。本书收录了作者围绕美术阐发的多篇小记,分四篇,第一篇收录了作者少年时学画、赏画、收藏画的经历;第二篇介绍了欧洲版画的发展以及马约尔、麦绥莱勒、斯坦伯格等名家名品;第三篇介绍了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现代出版繁荣中鲁迅先生对书籍设计的倾注与投入、同时代丰子恺的漫画艺术,以及范用、宁成春等当代出版界大家对书籍装帧设计的重视;第四篇介绍了中国小说插画的发展,以及国内外的插画名家。

人与世界的相遇

王家新 著


《人与世界的相遇》收录王家新自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的34篇诗歌评论及随笔,包括《人与世界的相遇》《这个时代的写作》《卡夫卡的工作》《诗与诗人的相互寻找》等。既有对中国诗坛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冯至、海子、张枣、多多,以及叶芝、里尔克、曼德尔施塔姆、帕斯捷尔纳克等中外诗人的诗作的评论研究与诗学探讨,也有与作者本人的诗歌经历、人生经历相关的随笔文字,是作者多年来诗歌理念与诗学研究的文字合集,深入探讨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讨论了不同诗歌流派的出现的源头、诗歌语言与主题的变化、当代诗歌的写作困境等。

诗人与他的时代

王家新 著


《诗人与他的时代》收录王家新自2003至2014年间创作的的32篇诗歌评论及随笔,包括《是什么在我们身上痛苦》《我的80年代》《“喉头爆破音”——英美诗人对策兰的翻译》等。本书对叶芝、奥登、茨维塔耶娃、策兰、海子等数位曾对作者发生过深刻影响的中外诗人,进行了整体性评述和回望,内容全面,论述客观。既有对于诗歌语言、诗歌翻译、诗歌意象的学术探讨,也有着作者对诗歌及时代的感性表达。在这些文字里,诗人的见识、学养、情感、对世界的认知方式自然流淌,让读者窥探到诗人精神世界的内核,也让读者抵达诗人的诗学本质。

以歌的桅杆驶向大地

王家新 著   


《以歌的桅杆驶向大地》收录王家新自2013年至2021年间所写诗论诗评30篇,包括《诗歌的辨认》《一个伟大的诗人离去了》《作为“同时代人”的杜甫》《为了我们语言的光荣》等。作者从诗歌写作的角度,探讨昌耀诗歌的“重写”现象,解读穆旦诗歌的独特性,展现曼德尔施塔姆所处时代及自身命运等;还从诗歌译介的角度分析雷克斯罗斯对杜甫诗歌、冯至对里尔克诗歌等翻译的得失,探讨诗歌译介作品的过程与本质。作者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亲身经历见闻和流畅真诚的语言,以“诗歌倾向”和“诗歌精神”为读者解析诗歌创作、诗歌评论和诗歌翻译。

蛮荒与文明

郝建 著    


本书是影视传播领域的经典普及读物和专业教科书,以“好莱坞电影工业为何长盛不衰”的问题切入,重点探究在商业社会中如何讲述英雄故事等话题。作者从好莱坞电影的演进历程讲起,用西方文论中细读文本的手法,探究类型电影的经典模式构成,并结合经典作品分析了爱情片、西部片、惊险片、恐怖片、侦探伦理片、政治电影、强盗片、警匪片、灾难片、动作片、音乐歌舞片、喜剧、黑色电影等主要电影类型,并有专门一章介绍美剧。对好莱坞电影文化对大众娱乐消费的影响,也有新颖的理论观点与应对建议。

不在场的人:黑色电影研究

郝建 著  


本书涉及的黑色电影涵盖了从经典好莱坞时期到当今的优秀佳作。作者以深入浅出见的分析、轻松幽默的文笔对一批黑色电影新老经典《低俗小说》《暗花》《消失的爱人》《唐人街》《黑社会:以和为贵》等做出精深解读。作者的分析视野广阔,往往不限于某部影片,而是将电影文本与文学作品、哲学和美术文本做旁征博引的融汇标本。作者对电影艺术形式美学堪称迷狂,对作品视觉处理和叙事肌理有着敏锐的把握。书中插入大量影片镜头截图,每幅截图都配有电影语言和叙事肌理的艺术分析,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把握到黑色经典作品的此中三昧,堪称骨灰级影迷和电影研究者的读片指南。

辨喜传

(法)罗曼·罗兰 著


本书是罗曼•罗兰所著印度近代思想家辨喜的传记,为罗曼•罗兰“巨人传”之外,所著“三贤传”之一。辨喜与其师父罗摩克里希纳同为印度近代思想之父,他还是把印度思想广泛传播到西方的第一人。本书第一部分讲述辩喜自师父罗摩克里希纳去世后开始的道院冥想和云游岁月直至离世的生活;第二部分讲述辨喜的思想;第三部分论述了辨喜思想的影响。附录涉及内省沉思的科学价值,以及西方思想与印度思想的关系等。罗曼•罗兰的传记着重于辩喜的心灵发展以及他的思想对人类的贡献,不仅使读者全面深刻地了解辩喜的思想,也因传记作者与传主的思想碰撞而激发出诗意的文学魅力,给读者带来精神的力量和灵性的启迪。

甘地传

(法)罗曼·罗兰 著


罗曼·罗兰为自己心心相印的异国友人甘地所著的传记,其独特之处在于用词典雅,摄义深广。更为罕见的是,传记作者罗曼·罗兰与传主甘地都是时代激流中涌现出来的具备类似品质的一世之雄杰,作者对传主的理解与支持尽在书中,这是其他的甘地传所没有的。


1869年10月2日,甘地诞生于印度一个殷实的家庭。他出生时,印度这个古老神秘的东方大国早已丧失了它的辉煌与尊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这是甘地一生奋斗的重要背景。为了印度的独立,他先后在南非、印度教导民众,以其特有的“消极”方式与英国人的枪、刺刀和铁棒抗争。为传播并实践他的非暴力思想,甘地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一次又一次濒临生命的绝境,最后遭遇暗杀使自己的生命成为绝响……

罗摩克里希纳传

(法)罗曼·罗兰 著


本书详细叙述了罗摩克里希纳的一生和他的思想智慧。全书从不同层面详细讲述了罗摩克里希纳“达到了三亿印度人两千多年来灵性生活的顶峰”的过程。同时,透过罗摩克里希纳的一生可以了解印度的哲学智慧,特别是印度传统的思想和修习。罗曼·罗兰的传记,不注重个人资料的罗列,而着重于人物的心灵发展以及对人类做出的特殊贡献。不仅使读者对人物思想境界有了深刻的了解,也创造出因思想碰撞而激发的诗意的文学魅力,给读者带来精神的力量和灵性的启迪。

银盘中的宝石

 (印)帕德玛那潘·克里希纳 著


本书是一本回忆录,作者克里希纳通过个人回忆,描述了他与主人公克里希那穆提在众多会议上的接触,以及对维玛拉·塔卡、阿秋·帕瓦尔当和拉塔·布尼尔等与克里希那穆提关系密切等人的访谈,介绍了20世纪伟大的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的思想与生平。全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是由与克氏关系密切之人的采访汇集而成,内容涉及到克氏生活与思想的方方面面,以及对话记录,其中不乏种种精辟且引人深思的探讨。下部分是对克氏教诲的集中阐述,内容涉及自我、真理、关系、行动、教育、快乐等根本性论题。目前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在欧美多个国家出版。

不大可能

(法)伊夫·博纳富瓦 著


《不大可能》是博纳富瓦著名的文学艺术评论集之一,是一部关于诗歌和诗人研究、绘画及画家研究的评论集,对法国和欧洲文学史、艺术史上的拉辛、波德莱尔、兰波、马拉美、瓦雷里、吉尔伯特·莱利、T. S.艾略特等重要诗人,和巴尔蒂斯、拉乌尔·乌贝克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杜乔、布鲁内莱斯基、马萨乔、保罗·乌切洛、安德烈亚·德尔·卡斯塔尼奥、达·芬奇、波提切利和拉图尔等绘画大师逐一进行点评,表达了博纳富瓦的诗学主张和艺术观点。

玻璃星座

[美]施家彰著  史春波译 


本书从诗人迄今为止的创作生涯中选取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分为四辑:第一辑收录诗人2021年出版的新诗;第二辑收录诗人《红移之网:诗选1970—1998》《结绳记事》《银杏之光》等中早期作品;第三辑收录提名普利策诗歌奖的《罗盘玫瑰》;第四辑收录2019年出版并荣获全美图书奖的《视线》。《罗盘玫瑰》和《视线》为作者风格形成后的成熟期代表作,均体现出交响乐般的整体构思。该书通过诗人不同创作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呈现诗人完整而持续的写作面貌。

聋哑剧院之夜

(美)伊利亚·卡明斯基 著


《聋哑剧院之夜》是美国诗人卡明斯基的第二本诗集。这本2019年出版的带有抒情诗剧性质的英文诗集,从自己的“聋”出发,从他所归属的“人民”的沉默和拒绝出发,虚构了一个“瓦森卡”小镇聋哑人木偶剧团和居民们反抗占领的故事。但这不止是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甚至也不同于一般的“诗剧”,它就是诗——是带有叙述性的诗,但也是富有最奇绝的想象力的诗,是“冬天里的童话”,最后也是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是折磨人的良心的“刑讯室”,但也是“夏加尔式的”天使蹦跳的楼梯。本书包含有很出色的饶有意味的插曲,其中有暴力、温柔、欢愉和苦痛,种种混杂成民间剧,使人感受到原型,但又深入揭示了人类的当下。

盗贼之家

[澳]马克·特雷尼克 著   


《盗贼之家》收录诗人代表性诗作百余首,其中短诗为主,兼涉中长诗,主要选自诗集《初学者指南》《从水下行走》《从聚焦的距离》等。作为当今澳大利亚诗坛自然写作的主将,马克•特雷尼克被称为“澳洲自然的歌者”,他的诗歌以自然风物触动心灵,河流、荒原、草原大火、袋鼠、蓝乌鸦,都是他讴歌的对象。他怀抱对自然的虔诚之心,持续发现这块土地的大美,推展诗情,洞鉴人生,在与超越人类的世界的亲密接触中,见证和倡导对自然世界的开放。

到清晨我们就会老去

(匈)图尔茨·伊什特万 著    


本书由图尔茨·伊什特万和译者共同编选出八十余首诗歌代表作,包含组诗、散文诗、长诗等,如《陌生人》《鲸之声》《散文的战争》《开始与结束:一个关于匈奴王阿提拉的传说》等。诗人的创作主题多样,从生死爱恨到萌发于日常生活的哲学思考,从自然之景到自我认知,内涵丰富,营造出复杂的诗歌意象。图尔茨·伊什特万对日常生活观察细致,体味深刻。他用精细、敏锐、奇巧而深刻的诗歌语言,为读者构建了一个结构精巧、意蕴深远的诗歌王国。其诗歌抒情与理性相互交织,无论修辞还是结构,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现代性。


纯粹好书


孙康宜作品系列·千年家国何处是 长亭与短亭 独行的缪斯丨齐泽克·面具与真相福克纳·野棕榈丨顾彬·房间里的男人埃德蒙·雅贝斯  问题之书 相似之书 界限之书 边缘之书 门槛·沙朱迪斯·世界的重量慎重:庞德——父亲与师长梵澄译丛 吉檀迦利弗·克·阿尔谢尼耶夫·在乌苏里的莽林中自然主义译著系列 毛罗·科罗纳 貂之舞 山林间 劳伦斯·安东尼 格雷厄姆·斯彭斯 象语者布鲁诺·舒尔茨·鳄鱼街茅野裕城子·韩素音的月亮西蒙娜·韦伊 比克瑙集中营的黎明扬之水·定名与相知 博物馆参观记二编王鼎钧 春秋花果:王鼎钧自选集 爱情意识流杨先让·黄河十四走 杨先让文集 徐悲鸿汉声·松阳传家刘醒龙·天行者 秋风醉了 寂寞歌唱 凤凰琴张炜·铁与绸 不践约书李浩·自我、镜子与图书馆 乡村诗人札记苏炜·听大雪落满耶鲁张宗子·时光的忧伤秀陶·树的轮回高翔  旅克·理查德 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丁雨·看展去:博物馆里的中国与世界胡弦·风的嘴唇中国诗歌协会·时间之外的马车萧耳·流光记  中产阶级看月亮 锦灰堆美人计 樱花乱王树村·戏出年画吉狄马加·火焰上的辩词李季·顺天游张钧·张爱玲十五讲 张爱玲传江子·回乡记 去林芝看桃花 青花帝国黄梵·意象的帝国黑陶·江南三书” 中国册页 夜晚灼烫 百千万亿册书 | 张清华·海德堡笔记庞余亮·半个父亲在疼丨彭程作品系列计文君· 曹雪芹的遗产 曹雪芹的疆域 化城喻 问津变王学泰作品系列 “水浒”识小录樊国宾·仁慈江湖|冯秋子·未曾消失的苇岸 时间的颜色儿童粮仓”系列丨半夏· 悬铃木咖啡馆 与虫在野燎原主编系列诗集 海子·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昌耀·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张锐锋·卡夫卡谜题于赓哲·唐开国朱夏妮·新来的人新九叶集周晓枫散文系列·河山 收藏 斑纹聂晓华·生别离夏维东·上古迷思苏七七·光与真的旅途:电影笔记二十四则荆歌·日月西东:从苏州到马德里庞培·碗和钵赵波·云上丨巨兽我的身体就像一座旅馆:西川演讲访谈录丨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丨物中看画丨桑奇三塔:西天佛国的世俗情味丨理性的光辉丨一生与某日丨应许之地丨所谓伊人丨张抗抗文集丨时间的美学丨美术给予我的丨书梦重温人与世界的相遇丨诗人与他的时代丨以歌的桅杆驶向大地丨蛮荒与文明:类型电影教程丨不在场的人:黑色电影研究丨辨喜传丨甘地传丨罗摩克里希纳传丨银盘中的宝石丨不大可能丨玻璃星座丨聋哑剧院之夜盗贼之家到清晨我们就会老去更多纯粹好书&相关资讯请查看公众号下方菜单栏 
● END ●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纯粹Pura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