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历史人物时,我们最常用的一个词就是“盖棺定论”。然而,几千年来的事实一直都是“盖了棺,却永远定不了论”。同一个历史人物,同一件他做过的事,讲过的话,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视角下,其“定论”,常有天壤之别。可见,“史观”“史识”的价值,远大于史实。甚至可以说,任何史实,都是不同史观、史识塑造的。20世纪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写道:“尽管历史没有目的,但我们能够赋予其目的,尽管历史没有意义,但我们能够给予其意义。”从十多年前,易中天在百家讲坛“品三国”开始,后经当年明月、袁老师、石老师等人的进一步通俗化解读,古代史的重要人物、事件,被用新的“史识”重说了一遍。虽然很多观点迄今仍有争议,但终归在沉寂的历史湖水中激起一层涟漪。不过,对今天影响最深,而且还会继续影响我们的,无疑是1840年以来的政治家以及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今天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评价他们,不仅关乎史实与史识,更关乎现实与未来。宪法学者王人博老师的新书《1840年以来的中国》,不仅提供了一种重新理解近代史的新范式,对近代史上旗帜性人物的独到洞察,更是充斥于字里行间。◎思想“建树”,不过是“新瓶装旧酒”——康有为思想中形似现代民主的东西,与其说是从西方学来的,不如说他自己的中国式幻想。◎“书生变法,三年不成”——一个毫无政治经验的人,用激进的方式断送了戊戌变法。◎“欺世盗名,圣人外衣包裹下的妄人”——变法失败后,利用伪造的光绪遗诏捞取政治资本和金钱利益;表面宣称男女平等,自己却有好几个小妾。然而,王人博老师对康有为的评价,却带着一抹浓重的英雄主义色彩——“唐吉诃德式的悲剧性人物”。这是因为王人博老师宪法学者的独特视角,着眼于康有为“君主立宪”的精神内核。康有为认为,模仿英国的“君主立宪”,搞虚君,皇帝“统而不治”,只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因为中国数千年传统决定了,君主必须存在,才能安定人心,维持稳定,才不会发生法国大革命式的血腥动荡。而只有满清皇室,才具备合法性,君主立宪的路才能走得通。对此,王人博老师在《1840年以来的中国》分析道:康有为的宪制方案,无非就是把西方宪制的形式,和中国传统道德进行简单的嫁接,这本身就注定了它失败的命运。不仅如此,康有为的悲剧还在于,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满清皇族的愚蠢和革命浪潮的到来,使得“君主立宪”彻底丧失了合法性,但是他仍然固执地追求他的理想,不断地投入一场场注定无法成功的冒险,直至四面楚歌,郁郁而终。◎1917年,张勋复辟,康有为大喜过望,立即拿出一整套方案,试图重启“清末立宪”。然而,张勋对此却毫无兴趣,碰了一鼻子灰,更为凄惨的是,随着复辟的失败,康有为不得不再次逃亡。◎复辟失败后,康有为不断串联遗老遗少,不遗余力地宣传复辟。然而,溥仪身边的遗老遗少们却对他嗤之以鼻,说康有为保皇“宗旨不纯”,“保中国而不保大清”。◎1927年,蒋介石北伐成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此时,距离戊戌变法已近30年了,满清业已作古,末代皇帝溥仪都已流落天津租界。而康有为却仍抱着“君主立宪”之梦,还给溥仪写了一份谢恩奏折,以表忠心。他在临终时,被满清的遗老遗少,和国民政府当局同时抛弃,真可谓食古不化。王人博老师说:“康有为对君主立宪的偏爱,对传统道德的执着,蒙住了他的眼睛,虽然有些不识时务,但是他至死不悔的精神,今天的人们应该予以理解与宽容。”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绝对绕不开的人物之一,王人博老师说:“梁启超长袖善舞、随机应变,但他绝不陶醉于权谋,他的政治手腕,都是为了实现现代性价值。这样一个政治理想,从来都是他内心最底层的压舱石。”1898年戊戌变法的失败,在梁启超看来,是由于袁世凯的首鼠两端,向慈禧告密导致的,他对袁世凯,可谓恨之入骨。然而,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即将就任大总统,梁启超便面临两难抉择,是否支持袁世凯?此刻,梁启超善于妥协与务实的精神便表现出来了,他认为,袁世凯拥有强大的政治威望,还控制着全国的军事力量,有治国经验,是实现共和的最佳人选,于是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公开信,愿意辅佐袁世凯。但是,随后袁世凯复辟的洪宪梦,就触动了梁启超心中“现代性价值”这条红线。他先是公开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的文章与袁世凯决裂。大意为,袁世凯逆历史潮流而动,人人得而诛之。一石激起千层浪,梁启超的文章获得了全国的响应,不久,他的学生蔡锷发动护国战争,袁世凯在做了83天的皇帝后,郁郁而终。然而,现代性原则的胜利,不一定就等于现代性的胜利。梁启超坚持的现代性原则胜利了,但是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却更曲折了。1840年以来的中国,大清帝国的中央权威越来越弱,内乱不止,动荡不安。袁世凯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这一局面,尽管他的个人野心葬送了历史功绩,自作孽不可活。但是梁启超一介书生,根本无法稳定之后的乱局,整个中国竟然就此急转直下,陷入军阀混战。王人博老师说:“梁启超以最大的胸襟气度,在近代中国的各方之间奔走斡旋。可是,历史的震荡,远远超过了梁启超胸襟的幅度。作为知识分子,梁启超可谓功德圆满,可是这位功德圆满者的失败也提示我们,中国的现代性转型,真的很难。”虽然,梁启超在开启民智,推动共和,甚至个人品德上,远超他的老师康有为,但对于他的思想局限性及其根源,鲜有一语中的者,直到读到《1840年以来的中国》引言中这一段:应当注意的是,当梁启超表扬西方的时候,他更多的不是为了证明中国有多坏,而是为其找出一个可以效法的目标;当他对中国的历史与文化表达愤怒地时候,只是为了说明当时中国的现状,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西方主义。他把中国的过错更多地归结为中国历史上对自己正确的东西的背离,而不是根上的坏死......梁启超引述中国古典,并不是为了让读者支持他的西方式的新民计划,而是提醒读者,在成为新民的过程中不能忘记对中国圣人君子的效仿。(《1840年以来的中国》P12)一方面他是毫无争议的“近代西学第一人”——是他,把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密尔的《论自由》、赫胥黎的《天演论》和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翻译并引进中国。另一方面,他却反对革命,提倡保皇,他不剪辫子,亲近袁世凯,甚至公开支持张勋复辟。王人博老师对如此“分裂”的严复,有过一段深刻而又独到的评价:“他对中国立宪的道路,抱有一种绝对的理性与冷静,这种冷静源于他对中国和西方的巨大差距,有切身的体会。西方不在他的想象里,西方在他的经历中。”严复从13岁起,便游历英国,深受斯宾塞和密尔这些英国思想家的影响,认为在社会变革的道路上,只能是渐进的,任何激进的道路都会引发灾难,中国更是如此。然而,严复依然没有走出中国知识分子的桎梏,虽然他很可能是1840年以来最早,也真正理解了现代文明的知识分子。严复对自由到底为何意,以及“情景语境”可能了解,也可能不了解,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中国人的严复,知道他的祖国需要这些文本,但他却被Liberty卡住了:◎语言文化上的鸿沟——中国人应该知道Liberty,但中国文化中却没有这种东西,所以,他没有直译为《论自由》,而是用了一个既符合中国文化语境,又能传达密尔意图的《群己权界论》。◎情景语境的差异——对作者密尔来讲,On Liberty(《论自由》)是对世界上一个最强大繁荣的国家的成功现实所做的论证;对译者严复而言,《群己权界论》则是为自己贫弱落后的国家寻找出路。作者踌躇满志,译者悲愤满怀,就自然而然了。但结果是,严复的翻译“不仅对文本作者的情景语境,予以翻译者的再语境化,而且对文本的真理性内容,也实现了语境的重置。严复的工作性质,是将隐匿在文本中的原理,进行了改变,以满足自己国家的需求,但是文本语境变了,意义也就被改写了。”(《1840年以来的中国》P27)在西方,“自由”是宪制的起点。为了保护个体自由,人们才实行宪法政治。自由不是通往富强的手段,恰恰相反,自由就是目的本身。严复的纠结和悲剧正源自,他知道自由的目的究竟为何,但却不得不将目的当作救国的手段。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的心路历程,无一例外地导向了一个范式——被外力拖入现代化进程的中国,一切思考都必须转换成“救亡图存”“国家富强”的命题才政治正确。然而,现代化的逻辑不会因动机而改变。这只“看不见的手”,紧紧地扼住了中国近代史以来几乎所有风云人物的思想脉搏。除了本文提及的几位,王人博老师在《1840年以来的中国》一书中,对孙中山,袁世凯、陈独秀、胡适等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的评析,更是不乏真知灼见。因此,诚挚推荐阅读这本《1840年以来的中国》,身处历史变局中的我们,需要卸下桎梏和包袱,才能前行。王人博老师曾是西南政法大学的精神领袖,如今他是中国政法大学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1840年以来的中国》是他用25年的时间写就的一本大书。您的书架上可能已经有很多版本的近代史作品,但对热爱阅读与思考,关心中国现状与未来,想用一种新视角重新理解历史的你,本书不应错过。您可点击下图或识别二维码,进一步了解图书详情,购书赞赏作者。
464.情愿不自由,便是自由了 | 量子多体中的呐喊与彷徨之十二
465.英国化学家詹姆斯·史密森和美国史密森学会
466. 不可思议的生命之旅:《我们为什么长这样》
467. 科普 | 从胶体金到新冠病毒抗原检测
468.他在河北混“黑道”的那段鲜为人知的日子
469.BBC纪录片《神奇的青蛙》
470.韩剧《鱿鱼游戏》全9集
536.电影《死亡实验》
537.全世界超过一半河流每年断流,地球人缺水喝怎么办?
538.纪录片《女孩崛起》
539.电影《王者之路》
540.NHK纪录片《实境之旅——桂林》
541.争鸣:爱因斯坦的卓识,还是爱因斯坦的错误?丨展卷
542.Netflix 纪录片《歌、舞、伎:生田斗真》
543.电影《奇异博士》
544.“像婴儿一样思考”,Deep Mind最新研究让AI有人一样的直觉感知
545.自民党“哀兵”大胜,日本修宪一触即发了么?
546.电影《0.5毫米》
547.枪杀、子弹与宝甲:日本南纪白滨的妖魅刺客
578.BBC纪录片《企鹅群里有特务》全3集
579.沉默的危险
580.“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大革命,为什么会一再重演
581.Science:男性为什么寿命比女性短?他们会弄丢Y染色体
582.欧美强制接种的通行证政策被放弃,给中国带来哪些启示?
583.请别抢了他们苦等的面包,还笑他们是“小镇做题家”
584.霍乱不是甲类传染病吗,为啥武大的病例不危险?
585.BMJ子刊:安医大学者发现,单身增加死于胃癌的风险
586.ADC另类毒素α-鹅膏蕈碱浅析
587.“细节中隐藏玄机,魔鬼藏在细节里”——豆瓣书友评《中国经济改革进程》
588.历史不仅关乎真相,更关乎道德与信仰
589.基因魔剪,是怎样修改生命的说明书的?
590.“诡辩”的逻辑
591.纪录片《大秦岭》全8集
592.百忧解犹未解:抗抑郁新药路在何方?
593.他给余秀华的道“谦”信:先扇你十几巴掌,再教育你要增强修养、“多看国学”
594.关于香水,我们知道什么?
595.记忆是有味道的,为何气味会激发强烈的情感记忆?
596.电影《柳如是》
597. 当那个因为安倍流泪的中国女孩决定去死
598.历史的回声:未来的路,比想象中更窄
599.电影《乱世佳人》
600. 一把菜刀,居然也能引发一场舆论血案
601. “播下龙种,却收获跳蚤”:法国大革命233年反思
602.罕见的数学天才,靠“假结婚”才得到追求事业的机会
603. 电影《愤怒的葡萄》
604.电影《灰影人 》
605.BBC纪录片《天才动物》全4集
606. 电影《燃情岁月》
607.“小阁老”周劼的“爹力学三定律”——好爹要拼在了刀背上
608. 不用光合作用也能生存?这些植物刷新你的认知
609.细思极恐却无法抗拒——当科学成为新“上帝”
610. 那些举报论文造假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611.“无恶不作”,或“无所不能”:被误解百年的进化论
612.自然界中的“非常规”胰岛素,有些动物甚至拿它当“毒素”诱捕猎物
613.Nature子刊:喝酒会缩短端粒长度,加速衰老
614.卷出新高度:韦布空间望远镜发现破纪录的古老星系
615.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思想家的三个层次
616.人脑和机器能直接通讯吗?
617.电影《美丽心灵》
618.电影《教父》三部曲
619.有时,内卷也是浪催的 | 科学遐思
620.科学界的“二舅”:他两次因祸得福,最终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621.对话加拿大工程院于非院士:寻找 AI 领域的「香农定理」
622.电影《天使爱美丽》
623.电影《谍影特工》
624.电影《拆弹部队》
625.Science:根据分子结构预测气味?AI再胜一筹
626.电影《夏日时光 》
627.不可轻言的“必有一战”
628.BBC记录片《吃货的周末》全5集
629.科学大发现,长期睡眠不佳,埋下老年痴呆症祸根!改善睡眠,可预防老年痴呆症
630.乳腺癌治疗药物汇总
631.电影《花样年华》
632.PBS纪录片《秦始皇的兵马俑》
633. “不要打开”:黑匣子发明人为人类留下的礼物
634. 电影《人类之子》
635.自然界中到处都是“化学家”
636.身体更干净,生命更脆弱?| 展卷
637.历史的三个层次:真相、教训、人心
638.欧洲,就是被看不起它的“大帝”们打出来的
639.常用于制作香水的植物香料
640.电影《硅谷传奇》
641.BBC纪录片《中世纪思潮》全4集
642.温伯格:愿意认识到自己错了,应感到自豪
643.你最不屑的口水,曾是最神奇的治疗药剂
644.怎样体面地讲道理?
645.七夕:总感觉牛郎和织女那事不像正经爱情,倒更像是……
646.夜班熬的是命!上海交大研究发现,熬夜、上夜班,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增加92%有关
647.草那么难消化,为什么有些动物却能把它当饭吃?
648.中国是如何做到维持千年“不变”的?
649.至少多少个水分子,才能叫一滴水?
650.太热了,等不及减少碳排放,能不能把碳塞回地里去丨展卷
651.默然纯粹映秋水丨纪念量子力学奠基人狄拉克诞辰120周年
652.电影《血战沙漠》
653.电影《八月迷情》
654.电影《超能追缉》
655.纪录片《乔布斯:改变世界的力量》
656.电影《黑皮书》
657.电影《小黄人大眼萌 》
658.电影《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