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0月书10本 | 黑格尔从来没有讨论过羊水

云也退 云也退 2023-02-17



10月书10本:

黑格尔从来没有讨论过羊水




10


《游荡的影子

/ (法)帕斯卡·基尼亚尔 著


张新木 译


“顺其自然吧”——读这本《游荡的影子》时,脑袋里时时冒出这样的话。法国作家和学者,一个赛一个地擅长写这类“灵光集”,它简直已自成一类文学体裁了。在基尼亚尔的行文进入近乎意识流的轨道时,译者给他提到的各种人名加的注,都显得是在打乱节奏了,而我所乐于做的,不是努力搞清这一句和下一句、这一段和下一段之间的关系,而是对自己说一声:“顺其自然吧。”

 

当然有一些熟悉的主题还是能辨认的,比如对于起源——“我从哪里来?”——的执迷,它是跟语言相关的,所谓“太初有道”是也。还有东方,欧洲作家总能从东方人的文章里收到一些茅塞顿开的机会。本书作者在第十五章中,第一次点出了主题“影子”,而他用的材料就是谷崎润一郎对于阴翳之类的东西的描述。“1933年,谷崎润一郎发表了一篇很短的文章,他在文中说他对影子感到很内疚。”基尼亚尔旋即赞道,“我想这篇文章是天下所有文章中最为精彩的一篇,也是有史以来所有不同社会中最为精辟的文章。”——可以窥见他在第一次读到此文时那种如获至宝的心情。

 


 

09


《艺术精神

/ (美)罗伯特·亨利 著
张婷 译


一百年前的艺术教育工作者,都是这么有激情的吗?书中的每一页都在鼓动读者,去画吧!去画吧!就算你看到一个乞丐,他并不美,你也应该明白他能成为一幅画的主题——赶紧去画吧!

 

这本初版于1923年的书,处处都在提醒我们不要忘了宏大叙事。亨利的关注点只在于伟大,在于价值。他一遍又一遍地重申,要画出“对你最重要的东西——内在的真实,而不是表面的真实”。你要随时注意摆放手中的材料,寻找让你自己最为满意的色彩和结构;你要对声音中的变化保持充分的敏锐度;你要带着丰富的幽默感来欣赏万物,等等。还有各种小节,比如,你应该从选好一块合乎你心意的调色板开始。亨利的理念,用一句大俗话来讲,就是“学艺先学做人”。



 



08


过去之死

/(美)J.H. 普勒姆  著


林国荣  译


“职业史学家们藐视对过去的一切记忆,只保留那些借由他们自己的研究得到印证,并在行内的权威期刊上发布出来的历史记忆,这是否明智呢?”尼尔·弗格森在为本书撰写的序言中,以这句话来点出普勒姆的问题意识所在。本书原作发表于1968年,在普勒姆眼里,几个世纪以来历史学家对于“过去”的理解和叙述,同他们对于个人权威的追求,还有种种其他因素结合到了一起,造就了现今历史研究和历史学教育的总体失败。

 

普勒姆的抽象概括有个人鲜明的语言风格,而他的话题转换也是十分快速。例如他说,“过去”是牢固掌控着宗教、教育以及经济活动的,这种掌控一旦削弱,社会事务就会陷入瘫痪。随即又说,师徒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的“亲传性质的教育模式”会为此归于败落,众多青年男女认为,所谓“家庭意识形态,通常不过是一堆过时概念的空洞集合体而已,成年人对此类概念实际上也漠然以对了”——跟上他的思路就很不容易,随后还得明白他在说什么。



 



07


《特洛伊战争:旧史新解

/(美)巴里·施特劳斯  著


王舒琴 译


终于可以不必在那些复杂的人名里迷失,而看清特洛伊战争的线索了。这本书没有颠覆海伦、阿基琉斯这类人物的既有人设,也没有因为断定特洛伊木马纯属虚构而让战争失去高潮,而是一面稍微驱散围绕种种人与事的迷雾,一面将故事放进了一个更为可信的历史背景之下。特洛伊战争是希腊和特洛伊两方对于东爱琴海海域的控制权之争——这是个有说服力的结论,而另一个暗含的结论是:英雄并非出自个体作者的虚构,而是因应普通人心中的需要而生的。



 


06


《巨兽:工厂与现代世界的形成

/(美)乔舒亚·B. 弗里曼 著


李珂  译


作为一本较新的专题史著作,它的写法有些陈旧了,我们能看到明确的由古及今的时间顺序,以及对一个个国家的分头缕述。但是弗里曼有着相当不错的叙述节奏,他那些看似“堆砌资料”的文字读来鲜有枯燥的时候。

 

“巨兽”是对现代巨型工厂的比喻,它从英国起步,到美国,再到苏联,当美苏争霸的时候,分析家认为意识形态斗争会慢慢退居二线,美苏会越来越相似,原因就在于巨型工厂的作用。最后弗里曼写到了亚洲巨兽的崛起。他说了中国巨兽中的工人的感受,有些地方他们类似于西方的工人先辈,他们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有机会挣钱,帮助家人盖房子、支付兄弟姐妹的教育费用”等等,但也有一个很大的独特之处,那就是,中国人去工厂里工作,是“一种摆脱乡下的狭隘地方主义、体验城市生活和被视为现代化的方式”。

 

巨兽“已经让梦想成真,但也让噩梦成真”,这个噩梦的意思,就在于“每一个社会,巨型工厂的伟大生产力都依赖于惨重的牺牲,而且几乎总是分配不均。”于是本书的开头引用马克思的话就实在太不出意料了。总之,这本提供了很多知识的书,能证明狄更斯那句“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实在是一个过于正确的废话。



 


05


谈鲍勃·迪伦:精选评论集 1968-2010

/(美)格雷尔·马库斯 著


董楠 译


这段文字来自1975年,鲍勃·迪伦发行的唱片《地下室录音带》的内页:“迪伦在传统音乐——那些山地音乐的古老歌谣——中发现了对死亡的接受,只是一个歌手坚信,任何对生活意义的诚实理解,都和神秘密不可分;是一个寻找拯救的人凝视空虚,却感觉空虚也在回望的无声的恐怖。”他接着写道:“现在,歌手想要的是什么已经昭然,然而又几乎不可能被真正理解。他想从自己的生活中解脱出来,变成一个无足轻重、不齿于人的生灵……他想毁灭这个世界,然后自己活下去。”

 

评论迪伦的歌曲,总免不了要带上一些迪伦的气息,否则就会显得力有不逮。迪伦的歌词的魅力从来难以通过翻译来传达(光是歌名都不可翻译,比如《我眼中流血》、《褴褛又肮脏》、《时代正在改变》),因此评论也时常会显得拗口,甚至还会觉得是不是故弄玄虚了;然而,这些文字至少能传达迪伦的丰富性——他的灵感的来源太丰富了,各种民谣,各种声响,各种带有口音的人声,各种流过人们眼前的文字。“民谣”一词在迪伦那里被镀上了神圣的光彩,但是马库斯的文本也是充分开放的,就像在叙说一些真正的艺术品的价值那样,他保持一种开放性的“语流”,让人自己去体会。



 



04


疯狂时刻:

谋杀、欺骗及哈珀·李的最后的审判》


(美)/凯西·库珀 著


赵地 译


副标题有点极尽耸人听闻的意思,但却是照原书名忠实翻译过来的。本作的前半部分就使用了一个典型的罪案—司法小说的谋篇布局,后半部分让哈珀·李出场,这位《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作者,在一举成名十多年之后,终于又获得了一个与“知更鸟”有些相似的写作素材,但她在耗费了数年光阴后宣告放弃。

 

书中叙述了她遇到的实际困难:因为她太有名,所以她不得不警惕同她说话的人是不是有“卖故事”的动机。有的人故意撒谎,那些照实说的人,他们的心态也会因为面对一个名作家而起变化。对事实的进一步探寻受阻于她的名声。写作本身的伦理也困扰着她,“李不愿写任何骇人或低俗的东西,然而真实犯罪故事通常都与暴力有关,畅销书也经常都是抓人眼球的。”还有一点格外令人伤心,那就是,为《知更鸟》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编辑和出版人都已经相继谢世,使得李在投入她的新一次冒险时孤立无援。

 

哈珀·李至死都没能写出新作来。凯西·库珀持有的精确而同情的视角,给这位受到全美拥戴的作家做了一次悲壮的人生总结。

 


 



03


《隋炀帝

/(日本)宫崎市定 著


赵弘喆 译


宫崎市定在日本的历史学家里,不说最优秀,至少也是最聪明的一位吧。每一次打开宫崎的书,第一印象都是一种“富于平衡感的潇洒”。在宫崎的文字面前,夸奖他“渊博”简直是侮辱,他并没有那种把很多史料嚼成“干货满满”的感觉,而说他“观点独到”好像也不合适,他即便想要发些惊人之语,也会做得十分圆润谦和。日本人性格中的内敛、谨慎,在他这里都不明显。他常常直抒胸臆,也偶有天马行空;他似乎并不刻意考证什么(本书中考证隋恭帝兄弟的情况,有点像是正文意犹未尽后的一点补遗),但始终让你感到他对人和事情都看得特别透。

 

在写隋军兵败高句丽时,宫崎说“就好像拿破仑的军队从莫斯科败退一样,从撤退变成了大溃败”,说残剩的两千多人一路丢盔弃甲,“真正是仅仅剩下一条命而已”。这些联系和描述,其精准、生动和含有的同情,都是非同一般的。之后,他写到战败的后续影响是让一批隋军高级将领受罚,又激起了很多人复仇雪耻的求战欲望。他拓展出几句点穴一般的议论:“战争真是一种有魔性的东西。它和投机、赌博颇为相似。赢了一次,便会觉得下次也会赢;输了,就想要连本带利都赢回来。”归结起来,宫崎是个潇洒敞亮的人,他在历史写作中找到了巨大的、理智性的快乐。



 



02


《漫长的星期六:斯坦纳访谈录

/(美)乔治·斯坦纳 (法)洛尔·阿德勒 著


秦三澍 王子童 译



斯坦纳是灵魂级别的文化学者。当彼得·盖伊、哈罗德·布鲁姆先后逝世,斯坦纳也在今年告别世界,这三位美国顶尖的犹太裔学者,都同时有着欧洲之根和世界关怀,心中牵挂20世纪留下的重大问题,对西方文明的前景怀有宝贵的思考。斯坦纳是这三人中最谦逊,最优雅,最给人以亲切感而缺少大师架子的一位,例如,在这个堪称“袖珍”的访谈集中,他谈到过1994年的电影《邮差》,这部电影描绘的是流亡中的大诗人聂鲁达在遇到一个小邮差后,“逐渐意识到成为聂鲁达的意义”。斯坦纳说,他自己就想做个优秀的邮递员,“把信件投入正确的信箱……能够成为伟大作家的邮递员,我感到很激动。”

 

肺腑之言在书中俯拾皆是。在谈到自己的犹太人身份时,斯坦纳倾吐他对于以智识为生活和志业的由衷骄傲:“做一个犹太人,就是和您坐在这个房间,身旁围绕着所有这些书、这些音乐,每天通过阅读练习好几种语言,每天早上都试图学到一些新知识。对我来说,成为犹太人就是保持学生身份,成为学习者。它拒绝迷信,拒绝非理性。它拒绝求助于占星学家来了解自己的命运。这是一种智力、道德和精神的视野。最重要的是拒绝羞辱或折磨他人。不要让他人因我的存在而痛苦。”



 



01


《哲思与海:一部诗意的哲学随笔

/(美)戴维·法雷尔·克雷尔 著


陈瑾 译


这是一本不停在给自己提问题的书。克雷尔以冥思海洋为主题,但他念念不忘的,是对冥思做出冥思:我究竟在冥思海洋的什么?我用来冥思的那些介质,如肖邦的音乐,麦尔维尔的小说,卢梭关于灾难的议论,荷尔德林的诗……我能对它们说些什么?他从不肯轻易放过一段他所引用的材料,而是将它放在材料作者的总体思想中来看,这是相当严肃的写作态度,但也相当宽广,表现出巨大的探索欲望。

 

例如,从他对黑格尔关于海洋的议论的引述中,我们能发现一个十分新鲜的黑格尔,克雷尔说,黑格尔眼里的大海首先是“苦涩”和“恶臭”的,“散发着一种特殊的臭味——像是永远融于腐败中的生命”。他进而提到,黑格尔“对人的生殖和性行为非常感兴趣,但是在提到不同类别的生物时……他从来没有讨论过羊水”,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他对海涉及“腐败、死亡”的一面的趣味要超过对其涉及生命的一面的认识。

 

这已经是极厉害的洞察了,而克雷尔又接着请出了康德来做对比。康德对星空和道德律的关系的迷恋是众所周知的,但黑格尔却相反,他的眼里,星河被大海所反射,因而变得肤浅,成为一种会迅速退化成“胶状粘液”的虚假光芒;康德赋予了崇高意味的星空,黑格尔却认为“并不比人类皮肤爆痘或者蜂拥而至的苍蝇更具有启发性”。

 

书中的一句话——“我要重申一下,诗歌孕育了我们,尤其是如船歌一般的诗歌”。我特别喜欢这话。克雷尔乐此不疲地回到“我”,不仅叙说“我”读过什么,“我”想到什么,“我”经历过什么,更宣扬了一种雄健的信念,即无论自然多么伟大,塑造“我”的终究是人类大脑的创造。



 



往期回顾


9月书10本 | 和他处于同一时代是多么幸运的事

看书 | 7月书10本:在屠杀的现场也有光合作用发生

看书 | 6月书 | 温柔地击破那个幸存者的光环

5月书10本 | 最可取的心境是谨慎悲观

看书 | 残酷居所——敖德萨

在荒诞中重读加缪和萨特 | Naive咖啡馆vol.07

看书 | 没有掘过墓的人,哪能前往死海之滨

祝复工安康,复健顺利,复读的无怨无悔:春书10本

小说与疫病:当文学穿过灾难之门

看书 | 知识分子一旦坐下,他的声音就将越来越小

看书 | 吉姆佩尔,有头脑的傻瓜或无罪而忏悔的人

看书 | 抓紧空气:赫贝特的诗

看书 | 《客居己乡》:匈牙利犹太人的死与生

10月10本书 | 裹紧衣袖,等待寒冬

9月10本书 | 幸好,还有一些并不只是交付“干货”的书

看书 | “灵魂三问”后的第四问

看书 | 梅耶荷德的献祭

看书 | 《甜蜜巴士》:指引我人生路的那个养蜂人

8月10本书 | 祝贺自己,无论我活多少年

看书 | 用刀尖挑起钻石的手艺

歌德诞辰270周年:他是如何成为完人的?

迟到的7月10本书 | 原子弹和化疗来自同一种力量

有些人的祖先在乱交,有些人的祖先在搞艺术

想象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直到你笑出声来

看书 | 维也纳欢迎希特勒,历史是无情对无脑的胜利吗?

看书 | 以色列的总理们,一些特别的人做着特别的事

看书 | 四季是一场终极的怀旧

至爱书 | 美国山川风物四记

6月10本书 | 永远不要杀你不准备吃的东西

关于犹太-以色列,我的四本压仓底的书

5月10本书 | 总的来看,读书还是比爬珠峰安全一些

看书 | 从今往后,再也没有为理想而发起的战争了

谁最懂言辞,谁就能上六里庄当禅师丨见书

4月10本书 | 有百度则无百年,用仇恨留住你的青春

3月书 | 比高级黑更高级的黑

2月书 | 他们在相互纠葛的世界里 挑战世道的不公

看书 | 12月的10本书:既不做玩世不恭者,也不悲天悯人

11月11本书(下)| 刀落鞘,鸟归巢

11月的11本书(上)| 需要多少热情来阻止一本书的流传

看书 | 一个人就是一张摆不平的桌子

10月的11本书(下)| 伟大的作者从不说多余的话

9月11书(上):一个政体可以承载多少嘲讽的目光

至爱书 |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10月的11本书(上):一个女人对自己的凌迟

9月11书(下)| 给苦命的恋情增加一点点优雅

8月11本书 | 强者抽刀向更强者,却原是自己的亲妈

人性的善良天使,或撒加的两副面孔

看书 | 美国人的西部经验:在自然读书会上的讲话

看人 | 伍迪·艾伦,最纯种的犹太人

看书 | 任性地活下去,就是你的圆满

看书 | 一匹马走进酒吧,和一个我喜欢的翻译故事

7月11书:“他们不知道自己没有资格与苦难相处”

至爱书 | 《从巴黎到耶路撒冷》

6月11书 | 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瞪眼

看书 | 普鲁斯特和普华永道是不一样的

至爱书 |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至爱书 | 《象棋的故事》:哪来的什么“自由的颂歌”?

至爱书 | 《受害者》:犹太人的头脑风暴

5月10本书:有个帝国江河日下,有个半岛沧海横流

看书 | 再见,菲利普·罗思

看书 | 帕慕克先生的礼拜X午睡时刻

4月的11本书:亲爱的,留住一切是有难度的

看书 | 你是文艺青年,你要学会加戏

看人 | 高尔基150岁:托尔斯泰家门口的流浪汉

看书 | 时间不中止,就像地名不会消失

看书 | 契诃夫说要把奴性一点一滴挤出去……然后呢?

看书 | 让他活着,就是杀死他的最好方式

看书 | 平行世界里那只悬而未决的猫

看书 | 叔本华:你若安好,那还得了?

厌世才能传世:9本新书和较新的书

怎样的帝王将相值得被书写?

就像昆德拉说的,要抵抗一切抒情的企图

斯文·赫定今天153岁生日,他用人生诠释了狗的天性

普通读者 | 基布兹里的爱与自由

光荣与浪漫,都属于存在主义的法国

看书 | 11本新书,我选的,以及波兰人的三驾马车

看书 |“一个人功成名就后,才可以做回真正的自己”

看书 | 赵松评《自由与爱之地》:如何触及以色列的灵魂

看书 | 干什么都是行当,包括干那些专门让人消失的事

看书 | 下半年的这些书,让我觉得没有比出版更伟大的事业了

看书 | “我们对狗开枪”

至爱书 | 《死亡的时代》

看书 | 自恋始于照镜子:浅交往为何盛行于我们的时代?

天生一个雷马克,腰缠万贯的流亡者

看书 | 在纳粹时期的德国,文学作品都在描绘生活的美好

福克纳120周年记:今天,你必须像个健身者一样走进约克纳帕塔法

诺奖作家库切:自律、孤僻,并在羞耻感中艰难生活 | 检书

当躲闪成了艺术,当没出息上升为境界,石黑一雄就成功了

看书 | 让我遗忘你,非洲

福克纳的花瓶和痰盂,现在都是奢侈品

这本狄更斯读过500遍的书,饱蘸着愤怒和理想主义 | 检书

看书 | 人们只有在不彼此需要的时候,才会是幸福的

再丧也丧不过波德莱尔 ——《恶之花》首版160年记

看书·特别版 | 你来到这世界,你要看看以色列

看书 | 孤独的更新版,仍是孤独

看书 | 互联网拉开的代沟太宽,精卫都表示要放弃了

18世纪最后的五年里,法国人把婚姻变成了消遣

看书 | 虽不比雨果风华绝代,但这个沉闷阴郁的胖子却是法国真正的国宝

看书 | 请问上帝,鸟头侏儒是怎么回事?

看书 | 上半年的这些书,让我觉得出版依然是一门很伟大的事业

看书 | 巴格达大学高考政治主观题:萨达姆和美国人,哪一个更可恨?

看书 | 黑人如何写黑人 ——从《土生子》到《地下铁道》

看书 | 没人想说一说这世界真正的安排

云也退:他的书揭示了蓝翔如何通往哲理之境,只怕你不会读

看书 | 李敬泽《青鸟故事集》:偏僻的想象或可能的艺术



本文系原创

首发《经济观察报》

图片来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