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曾经也是小孩的我们,怎么就“厌童”属性大爆发?

荐书组 传说公关
2024-09-01


文案 | 黄俊柏

推送排版 | 魏靖芳

审核编辑 | 陶雨菲



近期,有关厌童症的话题居高不下,与频上热搜的高铁“熊孩子”、小孩哭闹事件、韩国“No Kids”标识等话题一同引发热议。多个主流媒体、微博大V争相发声,对年轻人的“厌童症”问题进行探讨。


其实,真正的“厌童症”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疾病,有媒体发文援用这一心理学概念,称部分人已上升到了仇童恐童的心理层面。


“南方周末”的文章中关于“厌童症”的解释


2023年7月15日,微博话题#厌童症厌的到底是什么#冲上热搜,引发新一轮讨论。我们可以看到,当代青年声讨的无非是“熊孩子”和对其负责的“熊家长”,并没有上升到“厌童症”的程度。


热搜中的热门网友评论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从高铁小孩哭闹事件发展出的微博论战,我们能看到,原先只是对“熊孩子”不满的群体在各个平台发表的言论越来越极端,有些人甚至直接使用“厌童症”这个词来表达对儿童群体的厌恶。


是什么使得人们的“厌童”情绪不断加深呢?


进行讨论的一个群体的成员通常到最后所采取的立场,与讨论前成员所持有的倾向总体相同而且更为极端,这种现象称为群体的极化本文将根据《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从群体极化的视角出发,对此进行分析。


《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

作者:[美]凯斯·R·桑斯坦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译者:郭彬彬

出版时间:2010-5-1

ISBN:9787501191970



信息证据傍身,信心大增


从今年年初的热搜#家长纵容男孩翻围栏追打孔雀还拔毛#、#女孩被擅闯厕所的六岁男孩母亲辱骂#,到最近#热心大哥高铁上怒斥熊孩子家长获喝彩#、#女子高铁上劝小孩别踢椅背反被扇耳光#,呈现了现实生活中人们身边存在的值得关注的现象。


关于“熊孩子”“熊家长”的新闻报道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群体之所以转移,主要是由于信息的影响。新闻收集并放大了这些信息,人们不可避免的对“熊孩子”“熊家长”形成负面的判断。


这些事件不断出现在大众面前,也为群体的“厌童”行为提供了事实依据。人们倾向于对外界的证据作出反应,在一个已有自己立场的群体中,观点的集合就会不可避免地朝着已有立场的方向偏斜。


热点话题下的热门微博及高赞评论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桑斯坦发现,人们的意见之所以被证明变得更为极端,不仅由于他们最初的观点得到了进一步证据的证实,还在于了解到别人的相同看法后,他们变得更加自信满满。


在这些微博话题下,充斥着“厌童”人群的亲身体验和观点,通过评论区讨论,相互分享与交换相同的看法,补充了所持“厌童”观念的信心。


微博投票中,讨厌“熊孩子”“熊家长”的选项

获得压倒性胜利



全面了解反而促进同化


2023年7月12号《新周刊》发布文章《“厌童症”这顶帽子,年轻人不认》提出,一味指责年轻人“厌童”,只会增加敌意与愤怒,掩盖了社会需要兼顾不同人群需求的本质。


《北京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也接连发声,对“厌童症”本质进行探究和溯源,并对各方观点进行了点评。


主流媒体争相发声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可以看到,虽然在针对年轻人的“厌童”问题上,各主流媒体在肯定部分孩童带来的困扰的同时,站在亲人、道德、社会风气等多方角度对年轻人进行了“规劝”。但在评论风向中可以感知,规劝的效果似乎微乎其微。


相关话题下的高赞评论依然有不少人表达强烈不满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桑斯坦在解释抱有偏见的同化中说到,在交谈和听取全面的意见后,群体成员更加坚定原先的信念。在一些问题上,人们阅读了一系列论点,对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不屑一顾,却认为与自己相同的观点很明智,而且十分相关。


这一点在本次事件发展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即使主流媒体讨论了各方观点,但提出的解决方案基本落在“探索适合孩童释放天性的空间”上,而这在某种程度上契合“厌童”群体的诉求,使群体原先的观念得到强化。


构建儿童友好型社会的建议


微博大V苏小懒,作为高铁小孩事件最为活跃的人物之一,在她的微博了记录了若干高铁小孩哭闹被请到车厢连接处等“苛待”现象,呼吁对婴幼童有不同包容度。


因此,其微博也成为家长诉苦、倾诉亲身经历的地方。但“厌童”群体似乎不为所动,与这些评论产生了很大的割裂感。


苏小懒替有婴幼童的家庭发声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抱有偏向的人看起来是因为情绪和动机而扭曲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理性的人会合理的思考,选择继续相信和怀疑,偏激的人会维持反对观念。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往往会根据自己原先的观念深化立场,即便有以博主苏小懒为首的外部群体呼吁包容儿童,“厌童”群体也仍然极化加深。



主导规范才占论战上风


在《极端的人群》中,桑斯坦发现了一个现象。在许多领域中,一个观点与其他观点相比,会展现出一定的舌战优势,这种舌战优势体现在:群体内占据主导地位的具体行为规范,即主导规范更容易辩论获胜。


梳理不同群体的发言我们可以看到,“厌童”群体主要从道德规范和公共场所的秩序出发,对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评价和要求,这是主导规范。


相较而言,对“熊孩子”的支持只能从“天性”、“同情”等道德层面出发寻求认同。


孩子特性与公共场所秩序的矛盾


“厌童”群体有着相对充分的论据,更能论证自身的立场的合理,具有舌战优势,深化原有的观念。


另一方面,舌战优势是反对自私的呼吁对婴幼童有不同的包容,这种为自己人“辩护”的行为,更容易被认定为自私,在舆论中处于下风。


一些网友认为“熊孩子”家长是护短



“厌童症”需要整个社会共同治愈


总而言之,从早先针对“熊孩子”、“熊家长”的就事论事到现在上升群体的“厌童症”,“厌童”群体的观念进一步深化,促使网络上对“厌童症”的讨论愈发激烈。


群体内部通过信息和证据交流不断加深极化,互联网获取信息便利和讨论的公开性让不同群体之间观点和立场的极端化。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对“熊孩子”持有厌恶态度的群体在情绪方面不断加深。


呼吁家长做好育儿工作比指责年轻人厌童更为重要,

人民日报整理了10种容易惯坏孩子的行为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真正的讨论应该在合理的、充分的沟通上避免无意义的骂战与人身攻击。上升群体的“厌童”是不可取的,素质教育和家庭教育还需要不断提升。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儿童的成长不是立竿见影的,我们应该积极帮助儿童成长,而不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还没消化好社会规则时就盲目的极化排斥儿童。我们每个人曾是儿童,所有的儿童也终将成为大人。


“厌童症”的出现不是某一个群体的问题,

而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


《极端的人群》作者指出,现实是复杂的,我们难以区分有关群体极化究竟是揭示了隐藏的信念与欲望还是创造了新的信念与欲望。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需要客观的看到多方诉求,保持谦逊。


扫码阅读《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

(密码:enxi)


如果你也对群体的极化现象充满好奇,希望了解更多的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那就快扫码读读《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这本书吧!




【往期热文推荐】

一周公关大事件 | 7.10-7.16


显眼包打败国民校草?来看魏大勋如何横刀夺爱!


鼠鼠我鸭,怎么就变成罗生门啦?

引发争议的椰树式营销——平等物化每个人并不平等



【深度评论】

 |  | BOY

 雪糕护卫雪莲 | 古驰自爆黑历史 | 

  |  

 |  |  | 

 |  | 快手《看见》



【公关解析】

一周公关大事件 7.10-7.16

孟宴臣出圈 鼠头鸭脖事件 | 椰树式营销

 演唱会穿婚纱 小美人鱼票房惨淡

FENDI&喜茶联名 女装尺码缩水

蜜雪冰城520高调秀恩爱 | 美依礼芽浪姐断层第一

“流水线”公主争议 |  “挖呀挖”爆火引发热议

宝马MINI史诗级拉胯公关 | 王琳凯”泰裤辣“热梗



【好书推荐】

厌女 存在主义咖啡馆 | 信息简史 

社会学的想象力 | 互联网“下半场”技术赋能

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 | 中国叙事学 

金枝 |  | 媒介事件

  |  | 文本盗猎者

制造消费者 |  | 度的人 |  |  |  |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重磅书评】    | 说服与认同  | 消失的地域  技术垄断 | 是她照亮我  | 知识分子的鸦片 |   | 疯癫与文明 |    | 谣言 |  | “读书的料”  | 湿 

【传播科普】  基模理论 | 社交货币 | 休眠效果文本盗猎 |  |  |  | 认知不协调 | CMC媒介环境学 |  | 高考作文中的传播学 |  | 知沟假说


【营销解析】 狗坨子营销 | 审美营销 | 负能量营销  音乐营销  |  电影周边 | 表情包营销 世界杯营销 | 省钱文学 | 反差营销 | 洗脑营销 “她”经济 | 可爱营销 | 神秘营销 平民化营销行为艺术营销 | 价值观营销 | 无厘头营销羊群效应 | 品味营销 | 跨界营销恐惧营销 | 互动营销 | 整蛊营销

【大咖讲座】  500 | 策划实践里出公关   | 数字时代下的对话   | 企业高效赢取信任   | 小事件大议题   | 舆论引导的困境和破局 


文中图片皆为网络资源,仅供学术研究之用。

若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

cuc_pr@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传说公关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