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汀:二十个世纪好像二十个站台 | 未来荐读

2017-01-08 江汀 未来文学




每一个曾经生活在世界上的人如果说出它,那么这个词就紧紧地附着在他的身体和灵魂周围;比如,策兰曾在镜子中间瞥见星期天。因此,时间的线性反而在这个词上消失了;另一种维度转而呈现出来,如同阿甘本所说:“同时代是通过脱节或时代错误而附着于时代的那种联系。


二十个站台

江汀



 

有一阵子,我常常在晚间坐地铁,横穿当代的北京城。在末班车上,我感到疲惫,仿佛自己所坐的小小位置,正好嵌在冬日最深的地方。于是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舒伯特的曲子《冬之旅》,因为自己正好身处一次旅行。北京地理是一个宏大的形象,由于每日生活在它的内部,我从幼时构建起来的时间感和空间感发生了变化。我得以常常进行这种短途旅行,这在幼时的经验里是难以设想的。而接下来的时刻,我将去注视车厢里的人们,他们大多和我一样面露倦容。


我成长在安徽南部的一个小镇,晚上十点之后,大人们就会催促孩子入睡。现在我回想那些夜晚,小镇的街道上空空荡荡,偶尔有汽车穿行而过,假如有什么夜间旅行的话,那只能是“肉桂色铺子”式的幻想。假如童年的自己来观看现在的生活,那么它一定是光怪陆离的。但它可能在什么时候暗暗地吸引了我。夜晚时间进入公共生活,可能是今天与以往有所不同的特点。今天在北京,我和友人们的聚会大多在夜晚,而散场一般在末班地铁之前。


我意识到,地铁是一种典型的当代经验。现在是2015年10月,最近一个月以来,地铁6号线的屏幕上一直在反复播放阅兵仪式的录像。然而有趣的是,只有图像,没有声音,这班列车里的广播只是用来报站的。于是,在这条横贯北京的线路上,哑剧在每一天都会上千次地重演。


他们会毫不在乎地继续播放录像。它不会畏惧观众的漠然——这种漠然与荒诞构成政治;更不会察觉我的嘲讽——这嘲讽在人群中隐而不显。间或地,屏幕信号出现中断,画面变得残缺。我偶然地想起近期读过的王炜的诗剧《韩非与李斯》。我记得自己在阅读中存有一个疑惑,剧本中设置了一个背景,“一幅整墙投影屏幕,时不时有电视无信号状态的雪花屏和噪音”,初读了全诗之后,我想知道这个电子屏幕作为道具,是否象征着什么?我曾为此去询问了作者本人,但他没有给我确定的回答。然而在此时,我突然理解了他的语境。


王炜为《韩非与李斯》的上演写了这样的宣传语:“何为首都?何为同时代人?”这样的思索同样出现在他为陆帕的戏剧《伐木》所写的评论中。在这两个文本中,他或许触摸到了某个房间台灯的开关。那篇评论里写道:“一个同时代人因为死亡成为我们惯性的一个暂时打断和干预者,不论她是乔安娜,还是马雁。……”我意识到,北京——是一座废墟,而王炜——经历过一场地震。


“并不需要那么多才能。这也是

 又一轮年轻人来到首都而诸公

 并不感到嫉妒和害怕的原因。

 为什么要嫉妒和害怕他们?

 他们明天就会衰老。

 持久的是政权而不是人。”[1]


今年年初,我在网上买了一本马雁诗集。我第一次知道她的名字,是在她去世之后不久;而来到北京之后,我数次听到关于她的故事和传闻。这本诗集里出现了她部分友人的名字,他们仍然全部生活在这个国家,我也见过其中的一些人。我明白,自己和马雁仍然分享着同一个时代。


但这个时代终究在地震中被摇晃过;马雁之死作为一场友人们之间的“地震”,也许只是某种圆形涟漪边缘的一次余波。我们不妨抬起头来,看看我们的公共生活空间,几十年来沧海桑田式的巨大改变,也许并不亚于唐山和汶川的可怕震动。那两次地震把1949年之后的中国历史,分成了两个可见的阶段。按照约定俗成,1949年之后的任何中国写作者,都和我分享着同一个“当代”。这种划分方式虽然终究将被抛弃,但也是通往某种永恒的权宜之计。现在这个“当代”的开端,就伴随着传统秩序的撕裂。


那么,“当代”从什么时候开始了?想想这个词的字面含义:每一个曾经生活在世界上的人如果说出它,那么这个词就紧紧地附着在他的身体和灵魂周围;比如,策兰曾在镜子中间瞥见星期天。因此,时间的线性反而在这个词上消失了;另一种维度转而呈现出来,如同阿甘本所说:“同时代是通过脱节或时代错误而附着于时代的那种联系。


我可能在自己的一首诗《盐柱》里触碰到这个概念:“当你回头探望的时候,你就凝固了,像罗得的妻子变成盐柱。……这个时代,紧紧地悬在绳索的末端,我们生活在这里,双脚踩着时间的最底层。”思想就是脚面与底层发生接触的过程,仿佛我们处在一个快速下降的封闭电梯里,我们脚下的那个横截面就是“当代”。而我必须追溯到卡夫卡,他在《猎人格拉胡斯》的结尾写到:“我现在在这儿,除此一无所知,除此一无所能。我的小船没有舵,只能随着吹向死亡最底层的风行驶。”


肯定有某个你已经预感到的人,等待在时间的终点。我还记得自己初读王尔德童话《自私的巨人》时的感受,在读到巨人认出小男孩就是基督的时候,不由得流下眼泪。在易卜生的戏剧《培尔·金特》中,王尔德的小男孩又化身为一个铸纽扣的人,——我们的灵魂等待着成为一颗纽扣。在漫长的时日里,基督和死神的面貌竟然变得混淆。基督教设定了最终的审判,这个终结正全神贯注地看着我们,并且使得历史像人一样终有一死。历史本来也是轮回状的,但基督教也许召唤出了它的进化。



[1] 引自王炜的诗剧《韩非和李斯》。

 

诗人杨键在一次访谈中说:“西方的20世纪已经完成了,我们的20世纪还没开始,许多清理工作还没开始,我们还在毁坏的恶果里。”显然,他并不承认现有的关于本国历史的解释,那种解释无意间承袭了西方启蒙时代以来的通俗历史观;按照它的看法,现在比过去好,未来将比现在更好。虽然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中国的20世纪中叶,但如果翻看文学史,会发现那几乎是一块荒芜之地;而这并不是因为那时的作家没有才华。


“我是一座空园子,

 我是一座空山,

 我是一座空塔,

 我是一个空心人,

 我走神了,

 也就有了1949以来,

 我是一个空了的中国。”[1]


来到北京之后,我开始关注曾在这里生活过的作家。周作人和沈从文令我极为感兴趣,我认识到,他们写作的年代比1950—70年代更接近于今天。我分别去寻访过他们的故居,并且思考这样的问题:他们的生活在何种力量下,呈现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


有一次,我在旅途上随身带了本鲁迅小说选。我随意地翻到了《孔乙己》和《药》,读完后不禁眼眶湿润。这是少年时期语文书上的课文,十几年后重读,我明白自己在时间中初次理解了他。我重新把鲁迅当成我们当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形象在“空了的中国”之内显得空洞,却在我成年之后再次降临。他对日常生活的关注,时至今日仍然是有效的。


现代性,一个百年的问题。鲁迅的心灵之光使得他成为21世纪中国公民的同时代人,但对我们来说,现代性意味什么?自觉的启蒙工作,在1950年代之后被历史中止了,直到1980年代,某种接续才重新到来,正如杨键的诗里所说,“我体内掩埋了很多年的中国人,开始醒来”。欧洲人曾经长期反思极权主义的源头,但中国人做得远远不够,当然,也因为我们还直接地处在一块阴影的末端。


文学与政治是两回事。但是,两者却面临一个相同的问题。走在北京胡同边上的老街区,一些光从低矮的窗口倾斜出来,我有一种错觉,感到这种景象一百年来从未变过。假如我们回到那里呢?想一想回到故乡的迅哥儿,在辨认之后,发现眼前的闰土已经变得欢喜、凄凉而恭敬。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与其说德语是冰,汉语是炭,不如说

 现在是冰,过去是炭,相煎于你的肺腑。

 中国在变!我们全都在惨烈的迁徙中

 视回忆为退化,视怀旧为绝症……”[2]


在朱朱悼念张枣的诗中,他同样说,过去与现在相互煎熬。每一个年代像一条飘带,层层叠叠,几个醒目的年份将它们隔离开来,比如1966、1976和1989,它们就是“厚障壁”。我又想起自己曾看过的电影《颐和园》,在那儿,导演明白这样的事实:1989年的夏日之夜,冷漠的天使悄然调整了时间的惯性秩序。所有的人都被挡在了厚障壁之外,他们开始了惨烈的迁徙,再也无家可归。而身处今天,或许我们意想不到,张枣和马雁去世的2010年,也将会成为某种绝症。


批他事实上我们已经意识到了。在去年,诗人刘立杆为朱朱写了一篇精彩的评论《岬角》,在我看来,这篇文章像一张拍立得相片,笼罩了1990年代独有的色彩和光。在回忆了他们的青年时代和“夏日南京的屋顶”之后,刘立杆说,“我的疑惑仅仅是,在招魂术和想象力的篡改之间,历史和传统将以何种方式进入我们身处其中的巨变,进入一场‘内在的流亡’?”这样的语调令人想起汉学家何伟为陈梦家写的文章,还有布罗茨基为他的童年而写的回忆;或许也因为,这几篇文章被我同时读到。对于这些写作者来说,修辞与语境根本无法剥离。


确实“中国在变”。这就像一个巨大而古旧的磨盘——我曾在外婆家见过,在二十年前的乡村——当我们稍微分心的时刻,它就开始转动。然而,这个磨盘同样也在循环。1940年代,沈从文先生已经敏锐地发现了“常”与“变”。在中篇小说《雪晴》里,沈从文勾勒了一个轮回,在十五年之间,母亲和女儿陷入了类似的处境。然而他们的命运已经有轻微的变化:“巧秀已经逃走半个月,巧秀的妈颈悬石磨沉在溪口长潭中已十五年。”


变动简直从未停止过,轮回也总是在定时地显现。昔日的北大校长蒋梦麟,在回忆录里提到南京时说:“国内每有重大战事,南京必定要遭一场浩劫,每经一次战祸,它的精华也就失去大半。战事结束,和平重临,南京又会在废墟上重建,恢复旧日的光辉。”在更早的一次朝代更迭中,我们的文学经典里留下了这样的句子:“山松野草带花挑,猛抬头秣陵重到。……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我不得不告诫自己,这正是刘立杆的那座有着夏日屋顶的城市,这一切,正如另一位更加年轻的江南诗人叶丹所说的“花园变貌”:


“我梦见变硬的麦芒刺破水泥来到

我们中间,像个亡人从灰烬之中站起。”[3]


叶丹知道,亡国的楚人仍然住在这个被水泥覆盖的花园里,或者说,直接地住在他的体内。在另一首为明朝人傅岩所写的诗中,他又写到,“我们的不幸在于历史总抄袭残酷的章节……你急切地冲入一朵来不及完成的雨滴中,那里正预演国王的葬礼”。这样的诗句可以用来对比年轻的曼德尔施塔姆,后者的那句“一切古已有之,一切又将重复,只有相认的瞬间才算甜蜜”,我们已经十分熟悉。叶丹瞻望的楚国和南明,正如摆在曼德尔施塔姆心中相同位置的小亚细亚城市特洛伊。


我不经意地再次陷入了文本之网。在这个世界上,那么多的心灵是可以互相理解的。成为同时代人,意味着从某个地方开始逐级堕落,或者艰难地提升。我们的文本被巨大的力量撕开了口子,事件涌入进来;但这样的事件也渐渐归顺于心灵的秩序。因此时间成为点状的事物,犹如水位降低的溪水中露出一块块石头。你踩踏着它们,可以便捷地去到对岸。我们需要去互相理解对方的语境。


米沃什在诗歌中说,“二十个世纪好像二十个日子。”而在夜间回家的路上,我模糊地想象,二十个世纪好像二十个站台。


                         为北京青年诗会“成为同时代人”主题活动而作



[1] 引自杨键的诗《空园子》。

[2] 引自朱朱的诗《隐形人——悼张枣》。

[3] 引自叶丹的诗《花园变貌记》。


江汀

 

江汀,安徽望江人,1986年出生,毕业于青岛理工大学,现居北京。参与发起北京青年诗会,著有诗集《来自邻人的光》《寒冷的时刻》。




未来文学工作室发布2017年第一道故事征集令:


我们为好故事买单,8万元收您4个3分钟的故事。


点击 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一日一书


噪音使整个世界静默:耶胡达·阿米亥诗选


:  [以色列] 耶胡达·阿米亥 

译者: 傅浩 

定价:  96.00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年:  2016-9


本书为“世纪北斗译丛”之一种,收录以色列当代具有国际影响的诗人耶胡达·阿米亥的诗集,全书八百余页,基本上将其创作生涯优秀作品囊括在内。阿米亥的诗生动地将宗教、历史、时间等抽象宏大的主题放置在个人情感,尤其是男女两性情感这一比喻性语境中,以激情的释放与克制来对照前述主题的边界,从而轻而易举地唤起阅读者的共感。这种共感并不短促狭窄,足够读者去体会、返观,因而展现了自身的开阔浩瀚。





  • 近期精彩推荐

导读人:

李敬泽 | 谢有顺 | 田瑛 | 东西 | 甫跃辉 | 周晓枫 | 世宾 | 阿来 | 弋舟 | 荆歌 | 朱文颖 | 金仁顺 | 戴来 | 李亚伟 | 东紫 | 张执浩 | 笛安 | 吴玄 | 莫非 | 毛尖 | 钟二毛 | 孟繁华 | 王跃文 | 叶弥 | 黄咏梅 | 桑克 | 汪剑钊 | 王秀梅 | 陈希我 | 王刚 | 魏微 | 钟鸣 | 雷平阳 | 赵野 | 盛惠 | 杨卫东 | 李浩 | 黄土路 | 鲁敏 | 谢宗玉 | 陆梅 | 杨小滨 | 陈东东 | 张曙光 | 海男 | 贺奕 | 刘立杆 | 朱琺 | 了小朱 | 王炜 | 孙智正 | 王家新 | 胡续冬 | 司屠 茱萸 | 石一枫 姜涛 | 倪志娟 | 阿乙 | 赵松 | 王威廉 | 金海曙 | 席亚兵 | 何小竹 | 陈黎 | 冷霜 | 庞培 | 马嘶 | 敬文东 | 胡传吉 | 谢宗玉 | 李约热 | 李德南 | 乔叶 | 鲁敏 | 娜夜 | 莫非 荆永鸣 | 芬雷 | 慕容雪村 | 贾冬阳 | 西渡 | 泉子 | 朱白 | 黄惊涛 | 蓝蓝 | 哑石 | 李宏伟 | 申霞艳 | 蒋浩 | 何平 | 朱庆和 | 金特 | 陈先发 | 连晗生 | 


作家:

赫鲁伯 | 赫拉巴尔 | 保罗·萨特 | 海尔曼 | 大江健三郎 | 巴别尔 | 罗恩·拉什 | 阿尔都塞 | 图尔尼埃 | 皮兰德娄 | 谢默斯·希尼 | 屠格涅夫 | 凯鲁亚克 | 埃利蒂斯 | 大卫·班尼奥夫 | 里尔克 | 图森 | 穆齐尔 | 向田邦子 | 罗兰·巴特 | 托妮·莫里森 | 马拉美 | 契诃夫 | 金子美铃 | 尤金·奥尼尔 | 简·奥斯丁 | 里索斯 | 所罗门 | 博纳富瓦 | 海明威 | T·S·艾略特 | 索罗金 | 玛丽安·摩尔 | 布朗肖 | 村上春树 | 莫泽巴赫 | 库切 | 尤瑟纳尔 | 加西亚·马尔克斯 | 纳博科夫 | 普列乌斯 | 拉克司奈斯 | 爱丽丝·门罗 | 马歇尔·埃梅 | 米沃什 | 巴尔提斯·阿蒂拉 | 弗吉尼亚·伍尔夫 | 雅歌塔 | 布鲁诺·舒尔茨  | 帕特里夏·赖特森  | 莱昂内尔·特里林 | 斯坦纳 | 奥登 | 阿波利奈尔 | 加缪 | 费尔南多·佩索阿 | 罗伯特·勃莱 | 理查德·耶茨 | 特朗斯特罗默 | 约翰·伯格 | 品特 | 弗兰茨·卡夫卡 | 格非 | 辛波斯卡 | 阿摩司·奥兹 | 朱迪斯·赖特 | 冯古内特| 理查德·普瓦里耶 | 卞之琳 | 杰瑞蒂斯·梅林 | 乔治·巴塔耶 | 玛格丽特·迪基 | 菲利普·拉金 | 舍伍德·安德森 | 伊萨克·巴别尔 | 索罗金 | 帕特里夏·海史密斯 | 阿部公彦 | 迪诺·布扎蒂 | 康斯坦丁·卡瓦菲斯 | 蒲松龄 | 唐纳德·巴塞尔姆 | 苏珊·桑塔格 | 罗伯特·D·卡普兰 | 威廉·布莱克 | 冯至 | 胡安·鲁尔福 | 卡洛斯·德鲁蒙德 | 韩愈 | 谢默斯·希尼 | 洛尔迦 | 巴顿尔科姆·考利 | 切斯瓦夫·米沃什 | 阿瑟·克拉克 | 契诃夫 | 保罗·策兰 | 孔飞力 | 张志扬 伊利亚·卡明斯基 | 特德·姜 | 阿兰·巴丢 | 伊凡·克里玛 | M.H.艾布拉姆斯 | 黄宾虹 | 米歇尔·图尔尼埃 | 巴特勒 | 奥斯普·曼德尔施塔姆 | 格鲁格·贝尔 | 王刚 | 查尔斯·布考斯基 | 莎朗·欧兹 | 莫拉维亚 | 格鲁格·贝尔 | 西奥多·斯特金 | 保罗·艾吕雅 | 纳博科夫 | 阿莱霍·卡彭铁尔 | 狄金森 | 布莱希特 | 艾萨克·阿西莫夫 | 远藤周作 | J.M.库切 | 蒋浩 | 菲利普·雅各泰 | 凯特·威廉 | 普希金 | 赫·欧·贝茨 | 塔可夫斯基 | 迈克尔·杜曼尼斯 | 菲茨杰拉德 | 钟鸣 | 伊斯梅尔·卡达莱 | 罗伯特·勃莱 | 特利·比松 | 黄惊涛 | 翁贝托·艾柯 | 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 | 波尔·安德森 | 黄灿然 | 维吉尼亚·伍尔夫 | T.S.艾略特 | 姜涛 | 华莱士·史蒂文斯 | 乔治·R·R·马丁 | 赫尔岑 | 费尔南多·佩索阿 | 南茜·休斯顿 | 约翰·弥尔顿 | 阿瑟·克拉克 | D·H·劳伦斯 | 冯内古特 | 阿赫玛托娃 | 萨拉马戈 | 尼尔·盖曼 | 加林·吉哈诺夫 | 阿尔贝·加缪 | 托马斯·哈代 | 杰弗里·兰迪斯 | 乔治·奥威尔 | 奥托·魏宁格 | 杜绿绿 | 陀思妥耶夫斯基 | 帕索里尼 | 纪德 | 纳博科夫 | 阿莱霍·卡彭铁尔 | 乔治·西尔泰什 | R·S·托马斯 | 彼得·S·毕格 | 德米特里·贝科夫 | 谢默斯·希尼 | 苏珊·桑塔格 | 帕斯捷尔纳克 | 南希·克雷斯 | 乔治·佩雷克 | T.S.艾略特 | 毛姆 | 


当代写作者:

黄惊涛 | 金特 | 黎幺 | 东荡子 | 陈梦雅 | 毕飞宇 | 李宏伟 | 孙智正 | 万夏 | 魔头贝贝 | 彭剑斌 | 马松 | 司屠 | 陈集益 | 冉正万 | 甫跃 | 马拉 | 朱琺 大头马 | 王威廉 | 朵渔 李约热 | 王小王 | 冷霜 | 贺奕 | 胡桑 | 凌越 | 须弥 | 何小竹 | 冯冬 | 茱萸 | 雷平阳 | 刘立杆 | 西渡 | 蓝蓝 | 赵松 | 曹寇 | 颜歌 | 朱庆和 | 李静 | 张光昕 | 顾前 | 杜绿绿 | 文珍 | 魏微 | 庞培 | 赵野 | 陈东东




本期编辑:吴林燕



欢迎转发、分享,其他公号如需转载,请与“未来文学”订阅号后台联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