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讲堂 | 二尊一教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微讲堂 | 二尊一教
——要弘二门判略解(三)
微妙法音随缘讲
堂堂正正往西方
南无阿弥陀佛
之前所说的二尊二教是将《观经》分为释迦教之要门与弥陀教之弘愿,释迦佛通过要门诱引定散之机,弥陀佛则通过弘愿显示其归趣。接下来所要论述的二尊一教则比二尊二教更进一步,显示释迦、弥陀皆以弘愿念佛为其说法之旨趣。
二尊一教之义也是从之前已有所论述的“华座观”演绎而来。接续之前已引用过的文句,善导大师释言:
从“说是语时”下至“不得为比”以来,正明“娑婆化主(释迦)为物故,住想西方;安乐慈尊(弥陀)知情故,则影临东域。”
斯乃二尊许应无异,直以隐显有殊;正由器朴之类万差,致使互为郢匠。
比照经文,当说完“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时,释迦佛即隐没其身姿,闭口不言;而就在此时,阿弥陀佛当下现身,彰显其法。如此看来,释迦教之要门与弥陀教之弘愿绝非矛盾对立之关系,而是如前文所说的,释迦佛是通过要门调熟我等之根机,再由弥陀佛通过其弘愿施以救度。如果沿着这个思路继续深入考察,便可以发现释迦微笑之素怀正是在于开示弘愿念佛之法。因此,善导大师才在序题门的后半部分开显“二尊一教”之大悲,劝导我等言“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遣,岂容不去也”,又于“二河白道喻”中分别将二尊比喻为东岸之人与西岸之人,详细开阐此意言:
东岸忽闻人劝声:“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
又西岸上有人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
不过,我们虽然根据“华座观”之经文推测出了其中所蕴含之密意,但此时之释迦佛尚未明确开显弘愿,而只是闭口不言,将说法一事让与弥陀而已。而且,当住立空中之弥陀隐没、释迦佛再开金口宣说华座观后,其所说之法也仍然是延续之前的定散诸行。
那么,究竟是《观经》中的哪一部分在体现释迦佛之发遣呢?体现释迦佛发遣之经文其实是在《观经》最后之流通分。流通分言: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释尊上来虽说定散之要门,但今不付嘱定散,反而只付嘱阿难弘愿之念佛,只劝导我等要持无量寿佛之名号。释尊这一付嘱实在是惊天动地,彻底翻转之前我们对《观经》的理解。正如在前文中我们已经提到的,《观经》正宗分主要是在宣说定散二善,于念佛绝少涉及,即便有所提及,也只是作为散善的一种;而释尊在此处却将定散与念佛之主次关系完全翻转,有关定散诸行的种种说法到此戛然而止,而只付嘱称名念佛一行。这一点近乎于不可理喻,读经至此,甚至有一种《法华经》中五百增上慢比丘离座而去之光景现于眼前的感觉。可是不管怎么说,定散诸行在这里是被“废”的,而弘愿念佛是被“立”的。
可是,如果我们再深入一层思考,便会发现释尊在这里通过付嘱而使其独立出来的是在之前的正宗分中所说的:以定散之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的念佛(散善之念佛),很难说这里的念佛就一定等同于“弘愿之念佛”,即便同样是念佛一行,可“自力之念佛”也是有可能存在的。
那么,流通分之文究竟该如何解释呢?善导大师是将显彰弘愿之文与流通分之文彼此对照,认为流通分之持名即是“弘愿之念佛”,同时也是释尊之所以将此持名一法付嘱于阿难的原因。大师释言:
从“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以下,正明“付嘱弥陀名号,流通于遐代。”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善导大师特别在“望佛本愿”之后加上一个“意”字,正是将显彰弘愿之文(《大经》之本愿)与流通分之文相互对照,从而得出《观经》所诠之意在于“弘愿之念佛”这一结论。另外,显而易见的是,以流通分所说之内容为基础,也可以看出正宗分中下下品所说之称名往生等也都属于释迦佛之发遣。
要之,要弘二门判是善导大师直接根据《观经》之意涵而做出的净土教之根本教判,若将此两门对待观之,则释迦佛是以要门(定散)调熟我等之根机,而弥陀佛则是以弘愿(念佛)救度我等(二尊二教)。但释尊佛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废舍要门独劝弘愿(二尊一教)。至此,我们已明了二尊摄化善巧之不可思议,欢喜之情不能自已。
善导大师认为《观经》之意在于诱引圣道诸机,故先立要弘二门判。要门者,谓入要之门,而弘愿正是其所入之要。由此可见,此要弘二门判始于二尊二教,而终于二尊一教。
接着,大师又在正宗分中判释《观经》之宗(要旨),认为《观经》既是以观佛三昧(要门)为宗,但同时也以念佛三昧(弘愿)为宗。在这里,善导是将要弘二门全部看做是释迦佛所说,通过这种解释一方面阐明了道绰大师的观点,另一方面也楷定了诸师的谬解。而接下来所要论述的“正杂二行判”,在开显弘愿之念佛这一目的上与之前的“要弘二门判”和“一经两宗之判”固然并无不同,但这一正杂二行判却并非教判,而是行判,其设立之目的是为了阐明立信所就之行体。(全文完)
我 要 赞 赏
(长按扫码,赞赏作者,支持念佛)
◎微讲堂 | 导观佛宗入念佛宗,废观佛宗立念佛宗 ——试论“念观二宗”(上)
◎微讲堂 | 观佛、念佛二宗,终归念佛一宗 ——试论“念观二宗”(下)
◎熏染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