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州味道|那根小小的扁担……

湖州发布 2023-12-10


播音:汇哲


全文5246字,阅读约20分钟

《湖州味道》特邀作者:沈林江

投稿邮箱:963458800@qq.com



“一根扁担两只包,全国各地到处跑”的情景,刻印在一代童装人的记忆里,铭记在每一位织里人的灵魂深处。


近日,织里镇党委、政府提出“重寻扁担精神,推进共同富裕”,我感慨万千,尘封了42年的青春记忆重新点燃……


查阅历史,织里在宋代以前就因“织”而名,先民自古以来从事缫丝和织绸等,“行商于外”。旧志记载“乌程县北多商于外者”,“商贾惟湖滨及南浔之人往楚、豫间贸易”。相传宋高宗南渡夜宿王家庒时,听到此起彼伏的“轧轧”之声,改名为轧村,一直沿用至今。明清时,镇域内农户家家有土丝车,各个村落皆有棉绸织机、土布织机等织造机器,“遍闻机杼声”。镇域太湖边农村将黄麻加工成麻绳、麻袋,并用编织机织造出麻布,缝制成麻布衣衫,在20世纪中期风靡一时。村民种植的苎麻,加工后织成布绵,称为“夏布”,制作成衣衫,为当时服饰佳品,夏布制作的蚊帐,清凉美观耐用。新中国成立后,镇域土法缫丝遍布农村、织造土布流行。织里境域女性一直有绣花的传统,新娘嫁妆中必定备上几对绣花枕套、门帘、帐眼等绣花制品。20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引入机绣技术后,使绣花业有了爆发式发展。


青葱岁月似老式胶片电影般在我脑海中一帧帧闪现:泥泞昏暗的村口小路上,走出一位小伙子,挑着小扁担走街串巷,却因青春羞涩不敢大声叫卖......镜头慢慢推近,与我年纪相仿的小伙、姑娘,一个个走出家门、奔赴未知,脸上洋溢着热忱、希望。镜头切换,街头巷尾、车站码头……行色匆匆、神情各异的织里人,他们有着共同的形象:用一根小扁担挑着两个包,走出织里,走向全国的城市、社区和乡村。思绪回到当下,回望来时路,如今坐拥全国童装市场2/3份额,冠以中国国际童装之都美誉的织里,不正是源于那根短短窄窄的小扁担吗?



1978年7月,在轧村中学高中毕业后的我,便回到生产大队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每天得5分工分。这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号角吹进了织里,我凭着满腔的热情和勇气,和村上的许多青年一样,毅然踩上这改革大潮。我请村上的竹匠给我削了一根小扁担,刚削的扁担呈青绿色,还有许多的毛刺,像极了青年的我!我便挑起扁担,跟着有经验的大姐大妈们到处推销绣花品、贩卖化纤布、销售童装,直到1981年底到大队从事财会工作后才停止,整整挑了3个年头。青绿色的小扁担变成了黄褐色、油亮亮的,古朴可爱!遗憾的是,这根扁担现如今不知所踪了,感到特别可惜,一代代传承下去多么有意义啊!而今我已花甲之岁,跟孙女讲讲这根小扁担的故事时,她们好奇的眼睛里藏着许多的问题。我在回答的时候,突然想到,这就是“扁担精神”的内涵,是我们家最该传承的家风。


这根小扁担到底承载了怎样的精神呢?



男子也绣花。1978年,缝纫机绣花在织里兴起,推销地点从周边扩大到外省。随着政策的逐渐放开,农村女青年几乎人人参与绣花,许多男青年也学习机绣,做起了女红。看到人家绣花赚钱,我父亲凑了45元钱,到骥村大队的陆家兜买了一台二手的蝴蝶牌缝纫机后,把绣花的重任交给了才从学校回队务农的我。那时我对绣花一窍不通、对经商更是一无所知,当年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就模仿别人学绣花。绣花材料都要去上海购买,我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去上海采购的情景。当时,我紧跟着村上的人,乘“上海班”轮船来到了十六浦码头,上岸后找到了城隍庙,在那里购买了绣花板、绣花绷子,五颜六色的绣花线。又到上海解放路百货商店购买了红色、白色和绿色的面料。回家后到轧村的百货商店买了辅料和复写纸。尔后向村上的大妈借来了绣花样张,将图案复印在布上,一边跟人学习,一边做绣花枕套、绣花门帘、绣花帐眼等。起早摸黑20多天,第一批产品算完工了,那质量在今天看来是十分粗糙的,但在当时物质匮乏的年代,也很受人们欢迎。然后跟着村上人去苏北宝应县等农村兜售,八九天时间后竟然也能卖完,一算竟赚了近百元钱,虽然不多,但比参加集体劳动要高出好几倍,这可是我人生赚到的第一笔“巨款”啊。



贩卖化纤布。20世纪70年代,邻近江苏的社办(集体)企业发展较快,特别是南浔比邻的江苏南麻公社,有几家化纤厂织造的涤纶布色彩鲜艳、轻盈、经久耐穿,且批发价格低廉。1980年轧村一带的村民开始到南麻的社办化纤厂批发涤纶布,然后回家剪成一块块裤片,再到安徽、江苏北部等地推销。当时人们所穿的衣服大多是自己买来布料后,请师傅裁剪,再自己缝制。票证时代购买布料又需要布票,所以这些涤纶布深受大家的欢迎,赚钱比绣花来得快。才绣了一年花的我,便又转行贩卖化纤布料。



刚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期,时尚的面料是中长纤维,具有挺括、滑爽、易洗快干、免烫等优点,但价格昂贵,只有少数人舍得购买。在当时,谁能穿上一件中长纤维的上衣,走路时会引来无数羡慕的眼光。在经营过程中发现萧山的社办企业生产丙纶布,外观与中长纤维极为相似,且价格非常低廉。我又学做起了丙纶生意,后来证实了我们的猜想:卖丙纶赚钱比卖涤纶布料更多。




改革开放初期,各地政策不一,一些地方对这种贩卖行为仍视为投机倒把,对贩卖布料进行干预,或罚款,或没收。然而越是查得紧的地方,串村推销的人越少,村民对上门推销产品的商贩就越感到新奇。每到一处会围上一大群人,围观的人都会怂恿他人购买,所以生意好做,赚钱较快。


收购国库券。1981年财政部发行了国库券,要求每个家庭认购。那时多数家庭没有经济结余,且对国库券不够了解。而一些地方既有钱又对国库券理解的企业和个人愿意购买比票面面值便宜的国库券。有人从中发现了商机,涉足收购国库券。这种生意,与销售绣花品和布料相比,既轻松又赚钱。于是我也跟着到外地收购国库券,回来再卖给其他中间商。



试做连衣裙。1981年下半年,绣花产品扩大到电视机套、电风扇套、冰箱套等五花八门,有人又做领带,用布角料做小孩子的裤子等。枕套的面料也不断调整,从开始的人造棉到时尚“的确良”,从刮浆布到特丽纶,不断翻新。有人将花绣在特丽纶上,做成小孩的连衣裙。绣花与服装的结合,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这时我又试做特丽纶连衣裙,从轧村的地摊特丽纶市场购入面料,请村上的土裁缝用硬板纸剪成样片,土裁缝耐心地告诉我“这是领头,这是鸡心,这是前片,这是后片”,我小心地在样片上写了字,回家把门板缷下搭成工作台,将布匹平铺在门板上,然后按样片依样画葫芦。裁剪后将布料及绣花线等送到苕南公社的三田漾村,请那里的女青年加工。产品完成后到江苏的溧阳、溧水等农村销售。这些特丽纶连衣裙质量较差,有袖子的长短不一,针脚不齐等问题。但外表好看,价格也不高,几天下来竟能全部卖掉,还赚上三四百元钱。





轧村影剧院门前绣品地摊集市(1980年)


一根扁担两只包,全国各地到处跑。那时出门推销产品,通常乘夜班轮船到苏州人民桥码头上岸,然后挤1路电车到火车站。上火车后在无锡、镇江、南京、蚌埠等地下车。出站后往往乘渡船过长江,过江后又需要换乘汽车到县城,再从县城坐车船到小集镇,然后在小集镇上找一家旅社安顿下来,所以一路上要换乘5-6次。那时所有车站码头都是人山人海,车辆到站后大家都拼命往里挤,一不留神就上不了车船。况且我们都带了两大包的货物,挤车非常困难。不知是谁想出了一个办法,用一根70至90厘米的小扁担,挑着两个大包,大家很快仿效。因为用小扁担挑着包挤车船时,人和两个包前后紧贴,没有空隙,这样无论怎么挤,包都不会被挤掉,而且越挤越是帮你往前推,只要挑着包站在人群中,自然会被推上车船。旅社像是织里扁担族的大本营,大家把其中一个包放在旅社,用扁担挑着另一只包串村走巷去兜售。长江南北雨水很多,我们在小扁担上绑着一把长柄雨伞,脚上穿着解放牌球鞋,这个行头是在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是当时织里每个外出推销人员的标配。一根扁担两只包,最后挑到了除西藏以外的全国各地。



一包米粉吃一周。外出推销时大家非常节俭,为了减少支出,出门时总会在包里面放上一包用炒熟的小麦或大米磨成的粉。这些米粉在磨粉时里面放点糖精,有时能放点黑芝麻属奢侈了。包里再带上一个碗和一个调羹或筷子。一路上肚子饿了,向人家讨一点开水,泡上一碗炒米粉充饥。也有在生意不错,大家高兴时偶尔一起在小吃店里炒一二个菜,但往往是苏北的干丝榨菜青菜汤,因为汤最便宜,且可以多加水,有时水加得太多了又央求老板加点盐,从而引来他人的数落,但大家并未感到羞耻。



晚间睡澡堂。出门在外总要住宿,当年旅社每天要一元五左右,大家都有点心疼,所以一般是不睡双人小房间的,通常睡通铺,一个大房间里有七八张床。因为通铺每晚只要八角左右,男的女的各睡一侧,白天大家的物品可放在一起,晚上又可交流推销心得,商量明天销售路线。几天后两个大包的货物销售一空,即可凯旋。归途往往经过南京、镇江或苏州,而大城市的旅社很紧张,且价格比小镇上贵,但城市浴室将洗澡的躺椅放在一起,专供客人过夜,价格仅五毛钱,大家很乐意睡澡堂。




愿意乘棚车。苏州到南京、镇江的火车票一直很紧张的,元旦到春节期间更是一票难求,为此铁路部门特增设棚车。棚车是一种封闭式的火车车厢,平时用来运货物,节日期间将货运改成客运,缓解了客运的压力。而且票价要便宜一半左右,大家都喜欢乘坐。棚车里乘客们席地而座,除了一盏灯外什么都没有。幸好每节车厢里配备一名工作人员,到站时会报站名,开车门,不会误了下车。



徒步从苏州回家。为了节省时间,外出推销往往是黎明出门夜里回家。苏州到湖州的轮船班次不多,有一次我们在苏州轮船码头没有赶上傍晚回湖的轮船,也没有其它公共交通可回家。如果住在苏州,又会增加一天开支,更是浪费了一天的光阴。怎么办?大家异口同声:“走回家!”第二天拂晓时分,竟也走到了家。到了家稍作休息,下午我们又一起去进货了。




分享信息。20世纪80年代初期,交通闭塞,人员交往不多,信息来源单一,每个大队有一部摇把子电话算是最先进的信息传递工具了。织里一部分首先闯天下的人赚到第一桶金后,激动之余都会告诉自己的兄弟姐妹、邻里乡亲,与大家分享喜悦,介绍经验。织里人不安逸现状,求富心切,会纷纷打听他人的致富途径,效仿他人的做法。一人带动全村干,一户引来万户富。顷刻间抗三圩、孟乡港成了绣花村,范村大队的赤家兜自然村成了卖布村,增圩大队、小邾、王母兜成了童装村,而后来居上的太湖人更是不得了,他们将北方各国营企业的棉布包销了!




结伴而行。一直围绕田间地头转的村民,走出织里之后感到外面的世界太大了,感觉一切都是新的,一切又很陌生。一些单独出门的人曾经遇到诸多困难,还有被谋财害命的,家里人更不放心。我村上的一位中年大姐,就是因为一个人外出推销绣花枕套而失踪,至今杳无音信。所以大家外出时都是结伴而行,一路上相互照应,遇到困难时群策群力,共同应对。



组团进布。开始做生意时都是小本生意,做一批推销一批,而需要购买的原料辅料品种又多,颜色还需搭配,批发与零售的价格不一样。南麻、萧山等地的布匹需要成匹购买。因此大家一起去进货,回到家裁剪后再分配。这样在购买过程中可集思广益,品种又齐全,价格也便宜些。大家相互取暖,抱团发展,一些联户企业应运而生。




带新帮弱。织里绣花、童装产业的发展壮大,都是相互帮助,以老带新,以强带弱,达到快速发展,共同富裕。每个村上都有一些能手,会带着其他人一起制作和推销,出门推销时少者3人,多者7人。如果人数过多,会分成2组,各组有个核心人物带领大家,一路上统一乘车,统一住宿。大家出门推销时会选择不同的方向,避免重复。第一次出门推销的新人,有老推销员教他推销方法和技巧,再单独行动。到最后几天,有的人产品颜色和规格不齐全了,会相互调剂。销售进度快的人也不会提前回家,主动帮助进度慢的人推销,最后一起回家。如果谁不帮助他人推销,或要提前回家,会遭到大家非议,下次不会再有人与他同行了。




分工合作。一个团队外出采购或推销时,每个人的特长和作用不一样,扬长避短,分工合作是最佳选择。有的人负责选择货料的质地、规格、颜色,有的负责出门的方向路线,有的则擅长问讯了解情况。实践中得出经验:外出推销选择交通不便,偏远偏僻的地方,哪里去的人少,生意自然好做些。同行中,我是最不懂生意经的,但我算能识几个字,会看《中国交通地图》,会看车站的运营线路和班次,还能管账算账,我的包里总是带着一本《中国交通地图》和一本记事本。凭借这几样优势,也能发挥自己所长。



织里小商品市场


随着生意的扩大,织里的童装业从生产到销售一条龙的模式逐渐缺乏优势,各自的特长已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不久便有了专业化的分工。一些人专门从事面料、辅料的采购,一些人专门在家生产制作,一些人专门从事外出推销。轧村的布料市场、织里茧站门口的地摊市场形成了,再后来,织里棉布城、织里商城、中国童装城拔地而起,童装之都名扬四海。


如今,一代人的小扁担光阴渐行渐远。而小扁担曾经承载的岁月,对于后辈来说,难道不是一个个传奇吗?


今天又想起了那根伴我行走青春的小小扁担,“扁担精神”永放光彩。





往期推荐

上下滑动

湖州味道①|湖州味道②|湖州味道③

湖州味道④|湖州味道⑤|湖州味道⑥

湖州味道⑦|湖州味道⑧|湖州味道⑨

湖州味道|湖州味道⑪|湖州味道⑫

湖州味道⑬|湖州味道⑭|湖州味道⑮

湖州味道⑯|湖州味道⑰|湖州味道⑱

湖州味道⑲|湖州味道⑳|湖州味道㉑

湖州味道㉒|湖州味道㉓|湖州味道㉔

湖州味道㉕|湖州味道|湖州味道㉗

湖州味道㉘|湖州味道㉙|湖州味道㉚

湖州味道㉛|湖州味道㉜|湖州味道㉝

湖州味道㉞|湖州味道㉟|湖州味道㊱

湖州味道㊲|湖州味道㊳|湖州味道㊴

湖州味道㊵|湖州味道㊶|湖州味道㊷

湖州味道㊸|湖州味道㊹|湖州味道㊺

湖州味道㊻|湖州味道㊼|湖州味道㊽

湖州味道㊾|湖州味道㊿|湖州味道51

湖州味道52|湖州味道53|湖州味道54

湖州味道55|湖州味道56|湖州味道57

湖州味道58|湖州味道59|湖州味道60

湖州味道61|湖州味道62|湖州味道63

湖州味道64|湖州味道65|湖州味道66

湖州味道67|湖州味道68|湖州味道69

湖州味道70|湖州味道71|湖州味道72

湖州味道73|湖州味道74|湖州味道75
湖州味道76|湖州味道77|湖州味道78

湖州味道79|湖州味道80|湖州味道81

湖州味道82|湖州味道83|湖州味道84

湖州味道85|湖州味道86





来源:湖州发布
制图:王燕婷编辑:黄娟娟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


投稿方式

即日起,您可以通过进入南太湖号APP的“看见”栏目,点击“我要分享”进行投稿(照片或短视频)。除了赢取积分,您的作品还有机会登上湖州发布和爱湖州微信哦!


南太湖号推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