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强光中∣圣贤、先知与神仙,谁才是人类真正需要的?印度人为何偏向于神性化生活?

2017-08-16 强光中 文明比较


点击上方蓝字:“文明比较”,敬请关注!


主导印度的宗教教义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更接近于神性的一面,这种状况的形成,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处于文明起源期的雅利安人对于种族利益的特殊获取方式形成了固化的社会性逻辑范式;二是南亚次大陆自然资源的丰富度让印度人更易于追求到一种有别于其他资源匮乏地区的神性生活方式。

 

没有学习过圣典的婆罗门,像枯草的火光一样熄灭,供物不应该给予他,因为人们不把酥油倒在灰烬中。

——摘自《摩奴法典》, []迭朗善译本,马香雪转译,商务印书馆,198211月版,68

 

印度是个宗教的王国,在探讨印度的宗教时,我们仍需一如既往地从文明的起源学上来思考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弄清这样的一些根本性大问题:人类为什么需要宗教?宗教是如何产生的? 

无知是一切神学逻辑产生的真正根源。在缺乏理性与科学思维的远古时代,人类无知的区域正是属于神灵统治的空间。人是由于无知才产生出对于神灵的心理需要。比如,如果人类明白了无中生有的道理,人类或许就不会对世界之所以存在的第一因产生困惑;人如果具备了无中生有的能力,人就差不多也像神一样存在着,神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空间。因此,当人类拥有意识的同时,人就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也就意识到神的存在。在无知的黑暗世界里,神不仅是人的意识无法摆脱的,而且是无知以神的面目在意识世界的投影。人一旦拥有了意识,亦即同时拥有了神性思维,因此,我们不得不说,神是意识化世界的副产品

文明的逻辑就是从人类意识支撑下的点状空间开始产生的,世界的存在之迷如万花筒般一点点向人类打开。人类意识以神为中介,搭建了一个意义联结的世界。在无边的黑暗世界里,人类学会了按照有神论的思维方式解决生存问题。神照自己之像造人 人照神的眼光看待世界。从此,神学逻辑进驻人心。神如万丈光芒照亮了人的世界,人类的心灵世界于是有了不灭的明灯。 

人类的文明世界里不能没有神。人类依靠对于神的思维,产生出一个具有明确意义的世界;在此基础上,人类又通过意义的联结,产生出具有体系性神学逻辑思维的文明有机体。

在远古时期,人生活在一个万物有灵、神人不分的世界里。是人创造了神,然而,人们反过来又认为人是被神创造出来的。人神相对而存在的思维方式使创造人类文明的大师们认为,在人自身之内必然蕴含着某种神性的基因。

神与人相距万里,却又同归于一。如果把神人之间的关系理解为一个具有无限宽度的数轴,数轴的一端是神的世界,另一端则是人的世界。数轴上的每一数值都可视为常数,即神性与人性两者数值的总和。如果把这一常数值确定为100,数轴两端的数值总和即为100,且每一数位点都具有神性值与人性值两个数值,它们的总和恒定为100。那么,在数轴上代表神性的一端,其数值为神性值100、人性值0;在数轴上代表人性的另一端,其数值为人性值100、神性值0;在数轴的中心位置,神性与人性数值均为等值的50

如果按照数字化的方式来理解人类各民族创造的宗教文明,确实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纵观宗教文明史,人类的宗教文明都是建立在族群自我中心论的基础上——各民族都是按照族群的结构状况,并以这种结构状态作为认知世界的尺度,此所谓神人之间的法度。从这些结构的神性与人性数值取值范围中,就可以看出宗教文明的起源与本质。

在一个民族的宗教文明中,各族群往往依其结构状况拥有神性与人性的数值。这种状况通常是以可量化的利益为主导的族群价值取向所决定的。居于统治地位的强势族群或同一族群中的统治阶层在神人关系中所取得的数值总是偏向于神性的一端。因而,强势族群或族群中的强势阶层总是更多地拥有神性而更少地拥有人性;弱势族群或族群中的弱势阶层则更少地拥有神性而更多地拥有人性。

趋神性是一切宗教教义立论的基础。所谓的趋神性,指的是宗教教义对于何者更具有本原性、命定性、法定性的命题的界定。

如果以印度文明为例,今天为我们所熟知的印度文明有机体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成长发育期,这一时期与吠陀时代和列国纷争时期基本吻合,即从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河流域开始,到公元前300年左右的1000余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大致又可以分为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第一阶段是雅利安人依靠武力和强权,实现了对于土著印度人的种族统治,雅利安人的游牧文化与印度本土农耕文化进入碰撞、融合期;第二阶段是雅利安人精英阶层依靠他们的学识,即通过精神性的手段创造出基于种姓制度的基本教义,宗教教义干预社会的功能初步显现,全体民众的社会生活不得不受到宗教教义的至关重要的影响,印度社会达到了长久的稳定状态。

打个也许不够恰当但却又十分形象的比喻,这两个阶段和毒蛇咬住猎物的过程非常相似。第一阶段,毒蛇用毒牙深深地扎入猎物的身体——雅利安人以族群战争的方式向土著印度人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并且获得了绝对性的胜利;第二阶段,毒蛇再向猎物注入了致命的毒液,使猎物进入麻痹状态——雅利安人利用他们在创造文化方面的主导权,建立了一整套繁琐复杂的制度化逻辑范式,宗教教义将所有的印度人绳之以 宗教法典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历史学家认为,自从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印度开始步入吠陀时代。吠陀时代这一名称的由来,是由于在这一历史阶段出现了印度最早的文献:吠陀。所谓吠陀 按照婆罗门教原义,意即圣智、圣学、圣典,通俗的说法即为学科、学问、知识的意思。吠陀在印度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正如《圣经》之于基督教徒、《古兰经》之于伊斯兰教徒,是其宗教信仰的主要来源。吠陀本集计有四种,包括《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四吠陀本集中以《梨俱吠陀》最为原始、最古雅、最完整,约产生于公元前1500—1000年间,因而是四吠陀集的根本性经典;其他几部以及附属于吠陀本集的若干文献是其后出的派生作品,约产生于公元前1000500年。为了研究的方便,历史学家把这个阶段划分为前吠陀时期后吠陀时期


在族群自我中心论的驱使下,种姓制度明确了印度社会阶层的等级化结构状况,越是高级种姓,越是更多地拥有神性;越是低级种姓,越是更少地拥有神性。因此,如何越多地拥有神性,就成为人们宗教行为的目标。这一目标必须通过终生修炼等多种方式才能得到。相反,那些违反教义的行为,就会使人逐渐丧失原先具有的神性,如在来世可能丧失今生优势地位的种姓,等等。种姓制度让人感受到似乎存在着一种可量化的数值,这一数值将神、人乃至动物世界,整合到了一个链条式的业报轮回的结构性关系中。

 

在我们生活的这座星球上,可以分出三大宗教河系来:

·源于印度的宗教:印度教和佛教

·源于中国的宗教:儒教和道教

·源于近东的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每一种宗教的领导人物,在第一类型中是神秘家,第二类型中是圣贤,第三类型中是先知。((《世界宗教寻踪》[]汉思·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前言IV页)

 

显然,主导印度的宗教教义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更接近于神性的一面,这种状况的形成,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处于文明起源期的雅利安人对于种族利益的特殊获取方式形成了固化的社会性逻辑范式;二是南亚次大陆自然资源的丰富度让印度人更易于追求到一种有别于其他资源匮乏地区的神性生活方式。

犹太人不像雅利安人那么幸运,他们没有固化的被统治族群。犹太人在民族自强的道路上,找到了独特的信仰之路,那就是在芸芸众生的族群社会中建立了他们与上帝之间的特殊联系。西奈盟约是犹太教的核心,其中的内容意味着雅赫维是以色列的神,以色列是他的子民。没有这项约定,没有日渐清晰的信仰表白,就没有以色列的信仰,没有犹太经书,没有犹太教。在犹太人的信仰中,西奈盟约具有排他性,不可拆毁性。通过这个约定,以色列民族与周围信仰多神教自然神话的民族逐渐区分开来。

犹太教的教义让犹太人从上帝那里找到与人性相对应的神性,然而,这一神性又界定了人与神各自不同的位置。人生活在人的世界里,人不可能成为神——犹太教至少不是一种主张人要成为神,或是通过艰苦的人间修行而获取神性地位的宗教。因此,作为犹太教的先知,他们只是人神之间的中介者,先知的行为很像是在人神之间搭建了相互沟通的第三方平台,人间的意志通过先知的引领而统一。先知如同头羊的牧师,他们偏于神性,但又并非像印度式的仙人们那样,生活在人神不分的世界里。

人神分离的精神世界使宇宙图景变得清晰起来,人的力量开始出现在神人数轴的另一端。《圣经》中记载的众多故事系统地体现了以色列民族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因此,以犹太教为开端的基督教等宗教文明开创了神人之间保持相对平衡的关系,而不再是任何一方从属于另一方的附庸关系的存在状态。

中华文明在春秋战国时代经历了系统性的伟大变革,其背景在于她既不像印度雅利安民族那样以种族利益为核心,也不像近东犹太民族那样以一个家族的成长史为核心进而发展到部落王国,中华民族从众多的部落共存状态逐渐融合为一体,直至彻底消灭部落的外壳,从而形成以家族为核心的家国一体化社会。没有种族的特殊利益作为考量的标准,也没有世代固化的特殊族群的崛起,而是超越了族群对立与冲突这一在欧亚大陆其他区域普遍存在的难题,家族成为建构社会的最小单位,人们更精明于亲亲尊尊等级制下的世俗事务,而遗忘了远在天边的神族。在中华文明中,只有定天下于的皇族才具有与相通的资格,只有他们才具有神性的本原性、命定性、法定性。因此,中华文明的主体具有更趋于人性的一面,而非神性的一面,创造中华文明的大师更像是圣贤而非先知仙人。



强光中, 1989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省哲学学会会员。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人类文明比较研究工作,2011年出版《全球史观下的孔子学说》一部,已被台湾“中央研究院”、上海社科院、中国科大等数百家图书馆收藏。80余万字新作《全球史观下的人类文明》正待出版。“强光中的哲学博客”(http://qianggz.blog.ifeng.com)是凤凰文史名博。欢迎添加强光中微信号:qianggz1.公众号:文明比较(qiangguangzhong



·         ∣人类文明∣天堂抑或地狱?——古巴比伦文明何以衰亡?在人类文明的比较中,为何说中华文明具有较强的爆发力和最强的持久抗打击力?汉字的优势在哪里?文字革命何以导致古代文明的衰亡?语言为何是强势民族统治世界的符号?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空间革命是如何发生的?轴心时代人类思想的共同起源是什么?人类文明何以能够薪火相传?人类文明究竟让人类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性本能与求生、畏死本能活动是如何催生出人类原始文明逻辑范式的?人类的文明世界为何不能没有神?∣儿童是如何看世界的?∣人类历史上“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的重大事件是什么?∣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信息技术革命”是如何发生的?∣鸡年望福续:中美之争的本质是什么? ∣鸡年望福:人类文明将往何处去? 

·         ∣印度文明∣ 近现代印度衰败和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古代亚欧大陆上真正的“流奶与蜜之地”究竟在哪里?

·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何以衰亡?西方文明的真正开创者竟是非洲黑人吗?为何说古代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比古埃及人高出了一个层级?古埃及人是如何“造神”的?来世文化何以使古埃及丧失了竞争力?人真的会有来世吗?古埃及的来世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         ∣西方文明∣∣读懂了古希腊,方能找到开启西方文明的钥匙吗?修昔底德陷阱”的结局究竟有多么悲惨?——伯罗奔尼撒战争启示录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究竟在哪里?——斯巴达奴隶制与雅典民主制启示录历史上原生态的“修昔底德陷阱”究竟是如何发生的?∣雅典帝国惊世崛起的秘密是什么? 雅典民主制为何是海洋文明的“副产品”?∣“恶之花”——斯巴达为何是西方文明史上的“邪恶基因”?古希腊斯巴达与雅典两大集团你死我活的对抗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古希腊城邦为何难以成长为中国式的专制帝国?∣古希腊是一个“正常的儿童”吗?英雄抑或海盗?——古希腊民族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人权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美国为何“抢”不回中国人的iPhone工作岗位?∣近代科技革命为何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近现代西方文明何以后来居上?∣海洋文明为何是孕育资本主义的温床? 

·         ∣中华文明∣在亚欧大陆的文明古国中,中国究竟是靠什么“特殊本领”胜出的?∣古代中国何以能够幸免于遭受外来多种族压迫的命运? ∣历史上真的有河图、洛书吗?——易经为何是中国人思维领域的逻辑学?∣中华文明为何没有沦亡之忧?∣中华文明何以独步于公元1500年前的欧亚大陆?∣古代中国为何更易于发生内乱、大乱?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是从哪里来的?  古代中国为何发展不了资本主义?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社会科学院”诞生在哪里?∣中华文明的特质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先秦时代的思想大一统是如何实现的?∣大一统之路——中国古代部落文明是如何消亡的?∣稷下学宫是如何“催熟”中华文明的?

·         ∣中国崛起系列∣中国崛起背后的基因密码 

·         ∣学术活动∣]安徽省社科界学术年会交流论文:当下的中国应该向世界传播什么样的文明价值观?中国崛起的世界性意义  构建全球史观下的大思想史:哲学史领域的文明话语权之争∣微信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微信公众号的优势究竟在哪里?

·         ∣历史∣ ∣奴隶社会为何不是人类历史的必经阶段?古代中国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吗?公元前841年究竟发生了什么?30年与3000年:殷墟启示录当下国人历史意识中究竟缺乏了什么”元素”? 历史“周期律” 历史悲情意识∣古代中国为何实行不了禅让制?——从燕国的政改悲剧说起 

·         ∣韩非子系列∣解读韩非子的悲剧人生  大秦帝国短命的文化根源韩非子:一个赤裸而又尖刻的功利主义者
荀子系列文字狱的由来∣∣等级制度的强大生命力
  

·         庄子系列人过四十才识庄? ∣人应该如何面对死亡? 

·         ∣孟子系列∣儒墨争鸣是什么造成了中国式潜规则的泛滥? 人的浩然正气是从哪里来的?

·         ∣墨子系列∣∣墨学是如何衰微的?《墨经》向今天的我们昭示了什么?

·         ∣基督教∣基督教的世界为何是平的?

∣人生哲学∣∣人类何以能够从动物世界中脱颖而出? 人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人是如何失去自由的?∣人生于偶然,为何却无法逃避必然的宿命?∣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生而为人,为何不能没有梦想?∣热爱生命为何不需要理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