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崔致远《古意》

朝鲜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古意

[朝鲜] 崔致远


狐能化美女,

狸亦作书生。

谁知异类物,

幻惑同人形。

变化尚非艰,

操心良独难。

欲辨真与伪,

愿磨心镜看。


《古意》是崔致远回到朝鲜以后写的。诗歌用“古意”作题,意在以古讽今,用动物幻化为人形这一神话传说,以辛辣的比喻讽刺手法,深刻地揭露了当时朝鲜封建统治者的人面兽心和虚伪本质。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讲述了一个关于狐仙的神话传说。狐狸经过修炼,可以获得人形,能够幻化为美女书生。狐狸是动物,与人原本不是同类,但是它幻化为人形后,让一般的人很难分别出究竟是人还是狐狸。中国古代还有书生因受美色诱惑爱上狐仙(即狐狸幻化的美女)的爱情故事。诗人回国后看到国内到处是非混淆、善恶不分,统治阶级腐朽无能,朝中官僚争权夺利,甚至很多人面兽心者占据朝中重要位置。因此在诗中,诗人正是以一种拟人化的手法,把封建统治阶级比作狐狸,揭露他们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是欺骗人民丧尽天良的伪君子。
后四句,说明了一个道理。诗人认为,这种幻化本身并不是非常艰难的事,但幻化背后的用心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从而告诫人们要提高警惕,用心察看,辨清真伪,以防被其伤害。诗人要人们剥开封建官僚的画皮,揭开他们的伪装,看到他们的真实面目。他认为,要想改变“狐能化美女,/狸亦作书生”这种现象,必须要“愿磨心镜看”,也就是说,只有正直的人,才能不被他们的假象所迷惑,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够明辨是非。这标志着具有朴实正直品质的崔致远思想走向了成熟。他对纷纭的现实生活、名利官场观察得比较透彻,有了辨别真伪的警觉。
从更深意义上说,《古意》不仅仅是一首批判现实的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诗歌,它还有更深的哲理意蕴。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诗人对世界本质的一种探索,用狐狸幻化人形这一具象,来说明了一个抽象的哲理: 世间万物真真假假,我们如何辨别真假。诗人受到了晚唐禅宗思想的影响,用反思的目光深入到世界的本质当中,在禅蜕的境界中去感悟自然、人生。
《古意》在形式上基本属于中国唐代的一种格律诗——五律。只是五律要求整首诗歌一韵到底,而《古意》前四句一个韵,后四句一个韵。晚唐人爱写篇幅短小的律诗和绝句,尤其是五律。显然,崔致远作汉诗深受唐人的影响。一首五律只有四十个字,又要具备律诗所要求的声调、辞藻、对仗、意象等近体诗所必备的要素,要求颇高。《古意》一诗,将这些艺术元素在这四十个字中安排得非常妥帖,如开头两句“狐能化美女,/狸亦作书生”对仗十分工整。可见,崔致远不愧是朝鲜汉文学的鼻祖。(凌 喆)



刘 勰 以 前 的 文 学 理 论

在刘勰(xié)以前,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已有很长的一段历史了。《文心雕龙》的产生,正是这个传统的继续。
从先秦到魏晋间,一些学者、作家在自己的著作中已或多或少地接触到文学的各种问题,有的还写了专篇的论著。综合起来,他们谈到的主要有下列六个问题:
第一,文学的特征问题。
人们起初对文学的特征是认识不清楚的,所以还不能把文学和别的事物区别开来。“文学”的含义由广义转向狭义的过程,就是人们对文学特征的理解由模糊渐趋明确的过程。这里,我们从“文学”含义的演变来说明一下古人对文学特征的认识的情况。
最早“文”字的意义只是指青色和赤色的配合  ,后来渐渐地用以指一般事物的修饰或文采,也用以指文化、学术,乃至于典章、制度。如《论语》中共用了三十多次“文”字,常指学术、文化,也有指文采或修饰的,但都不是专指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文”字和“学”字或“章”字连用时也是这样。先秦各学派都还没有给文学以独立的位置。不过,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一件艺术品——任何其他的产品也是如此——创造一个了解艺术而且能够欣赏美的公众” ;由于文学创作的日益繁荣,人们对文学特征的认识逐渐清楚起来了。班固继刘向、刘歆(xīn)父子所写的《汉书·艺文志》里,详列了西汉以前的著作。他所谓“艺”,似乎指学术性的书籍,如经、子、兵书等;而“文”则指诗和赋  。范晔(yè)《后汉书》把“儒林”和“文苑”分列两传,也多少反映出东汉时文学渐渐和一般学术分家的迹象。但是这个界限在汉代还不太明确,所以扬雄《法言》、王充《论衡》等著作里边所谓“文”,常常兼有广义、狭义两种。到了曹丕的《典论·论文》和陆机的《文赋》,才着重于探讨比较狭义的文学。晋代以后兴起的“文”、“笔”之分(“文”专指文采较丰富的文艺创作,“笔”专指文辞比较朴质的学术性或政治性的应用文字),也与文学特征的认识日益清楚有关。《文心雕龙》中虽也论及“诸子”和“史传”等等,但全书重点显然还是在于狭义的文学作品。“文学”含义前后演进的痕迹是很容易看出来的。
第二,文学的社会作用问题。
虽然古人对于文学和非文学的分界还很模糊,但对于诗歌一类作品的巨大社会作用却很早就看到了。《诗经》中某些篇的作者如尹吉甫  、家父  、寺人孟子  等,都已初步意识到自己的诗篇有益于政教,因而在篇末都表达了这种信念。孔丘从维护当时统治者利益出发,更一再指出诗歌可以帮助人们提高道德品质,培养政治才能,增进学问见识  。汉代学者继承了儒家的传统,都一致强调《诗经》和封建政教的密切关系(如《毛诗序》、郑玄《诗谱序》等)。诗歌如此,其他作品如辞赋也不例外。扬雄所以斥赋为“雕虫篆刻”(《法言·吾子》),主要因为他感到一般的赋虽然文辞华丽,但是社会意义和教育作用都不够大。班固则从正面强调赋要“抒下情而通讽谕”或“宣上德而尽忠孝”(《两都赋序》)。魏晋以后,这一观点基本上没有改变。曹丕认为“文章经国之大业”(《典论·论文》),陆机指出文学可以“济文武于将坠,宣风声于不泯”(《文赋》),挚虞也说创作是为了“宣上下之象,明人伦之叙,穷理尽性,以究万物之宜”(《文章流别论》)。这些论点,明显地强调了文学应当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正如毛主席指示的:文艺批评的标准,“任何阶级社会中的任何阶级,总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 。
《文心雕龙》中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正是对前人理论的继承与阐述。
第三,文学和现实的关系问题。
和文学的社会作用问题相联系的是文学和现实的关系问题。文学作品和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优秀的作品不能不是现实的反映,这个问题很早也被古代文论家注意到了。他们谈论文学和现实的关系的意见,常常和谈论文学的社会作用的意见伴随在一起。古代文论家所谓文学描写现实,主要是指在作品中体现出社会环境、时代风尚、自然景物,等等。如《诗经》中的某些诗篇,基本上能够真实地反映现实,所以孔丘说“诗……可以观”(《论语·阳货》),孟轲也主张“颂其诗,……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后来《礼记·乐记》和《毛诗序》里把文学和音乐都分成“治世”、“乱世”和“亡国”三种类型,便是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道理。不过,过去理论家在这一点上的看法,有时不够全面。如王充《论衡》(在《超奇篇》、《对作篇》里)和左思《三都赋序》,对作品的真实性的要求不免过于狭隘,甚至有轻视艺术加工的偏向;而陆机《文赋》又有点过于强调了自然景物和创作的关系,所以他论作文之由,除学习古书外,就只有“遵四时”而“瞻万物”了。
刘勰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不但指出作品和外界事物的密切关系,在外界事物中也兼顾自然景色和社会现象两个方面;而且也开始注意到作者的情志和作品的关系了。虽然在文学和现实的关系上,他的分析还远不是全面的,但较前人已有所提高了。
第四,内容和形式的问题。
文学艺术是为阶级服务的工具,所以,凡是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而又强调文学和现实的密切关系的人,不能不注意到内容在作品中的主导地位,而形式只是为内容服务的。孔丘认为古代乐舞《韶》和《武》都是“尽美”的,但《韶》已达到“尽善”的境界,而《武》则“未尽善”(《论语·八佾(yì)》)。这主要是从内容着眼的。子夏问“素以为绚(xuàn)兮”一句诗的意义,孔丘答以“绘事后素”(同上),也是强调思想内容的。孟轲主张“以意逆(迎合)志”,而反对“以辞害志”(《孟子·万章》上),显然认为在理解一篇作品时,重点在于内容方面。他们在重视内容时,也不忽视形式。所以子贡反对棘子成要质不要文的偏见,说:“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论语·颜渊》)意思是,二者不应偏废。扬雄指出,“事胜辞则伉,辞胜事则赋,事辞称则经  ”(《法言·吾子》)。王充是十分重视著作内容的真实性和创造性的,同时他也理解到“文辞设施”的必要,所以既反对“华而不实”,也不赞成“实而不华”,得出“夫人有文,质乃成”的结论(《论衡·书解篇》)。自然,古代文论家中也有人误以为内容和形式绝对对立,美的形式反有损于内容的价值(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田鸠深怕“人怀其文忘其用”的话),或过于强调了形式技巧,而相对地忽视了思想内容(如陆机《文赋》)。
在内容和形式问题上,刘勰所谓“衔华而佩实”(《征圣》),“为情而造文”(《情采》),能在一定程度上给文意、文辞以比较适当的位置,正是儒家传统的文学思想的推衍。
第五,创作法则问题。
为了更好地解决文学的重大任务,古代的理论家很早就探讨了创作的法则,以提高作品的质量。这里当然有个由粗到精、由略到详的发展过程。孔丘说,“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荀卿说,“君子之言,涉然(浅显)而精,俛然(平易)而类(合乎条理)”(《荀子·正名》)。这些议论尽管对后代有影响,但究竟还只是零星的意见。到《毛诗序》说明诗歌的“美刺”(歌颂与批判)的意义,《法言·吾子》提出辞赋的“丽以则”(文字华丽又有规范)的原则,《论衡·自纪篇》强调文字应接近口语而避免隐晦,于是创作手法的问题就渐渐具体化了。在这一问题上,陆机《文赋》是有空前的贡献的。它较系统地阐明了创作的各个环节:首先,它谈到作者受自然万物和古籍的启发,接着就进行构思,考虑谋篇布局;其次,它指出各种体裁的写作要点,进而论述写作上的种种利弊,以及怎样安排音节,突出警句,避免雷同,在立意遣词上要能满足五种要求(照应、和谐、悲感、雅正、华艳);接着,它说明各人才华不同,手法亦异,其中巧妙难于尽述,而灵感的忽来忽去和文思的或快或慢,也不易掌握;最后,以创作的巨大作用作结。它诚然如刘勰所指责的,“汛论纤悉(琐碎小事)而实体未该(具备)”(《文心雕龙·总术》),但它能把艺术技巧问题从创作的角度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论述,特别是其中对构思过程作了探讨,是前人未曾作过的。刘勰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加以发展而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创作法则并不等同于创作手法,创作手法只是创作法则的一个内容。上面所谈古人的一些理论,大都只还是探索创作手法,而未谈到创作法则。这正是古人在文学理论上欠完备的地方。
第六,批评原则问题
刘勰以前的文学理论家很少正面讨论文学批评原则,他们往往在评论作家作品时,阐发自己的批评标准、方法等等。先秦各个学派的思想家对几部古书大都作了评价,特别对《诗经》作了一些分析。到了汉代,刘安、司马迁、扬雄、班固、王充、卫宏、王逸、郑玄等人,都对《诗经》、《楚辞》,以及当时的辞赋或乐府,作出不同的论断。例如对于《楚辞》,班固和王逸的意见便针锋相对;关于辞赋,扬雄和王充的看法也不一样。他们有时探索了古人写作的动机,司马迁认为主要由于“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史记·自序》),而王充则认为都是为了“匡济薄俗,驱民使之归实诚”(《论衡·对作篇》)。这样摸索了数百年之后,出现了我国最早的一篇文学批评专论——曹丕的《典论·论文》。它虽然谈的很简单,但是已经能够提出并初步分析了一些问题,如文学的价值问题、文体问题(不同体裁的不同特征)、文气问题(作者的气质和作品的气势的关系)、批评的态度问题(反对文人相轻和贵远贱近)等等。以后,挚虞、葛洪等继续有所发挥,到刘勰便进一步建立了自己的批评理论,对作家作品作出比较广泛的评价,并对过去文学演变的历史进行了探讨,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文学史观。
由此可见,到刘勰写《文心雕龙》的时候,古典文学理论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并且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日新月异的古典文学杰作不断出现,也给刘勰提供了进行理论探讨和总结经验的丰富材料。在社会发展的要求下,在创作和理论遗产的诱导下,杰出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的出现,便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了。



推荐阅读:

保罗·德尔坎《向巴西的朋友们问好》

勒热夫斯基诗2首赏析

史耐德诗2首

泰德·休斯诗21首

施家彰诗7首

瓦科特诗7首

波格丹诺维奇诗2首赏析

拉季舍夫诗2首赏析

涅列金斯基-梅列茨基诗2首赏析

卡拉姆津诗3首赏析

莎士比亚诗7首

菲利普·拉金诗15首

茨维塔耶娃诗3首

佩脱拉克诗4首

卡萝·莫朵诗2首

波洛茨基诗3首赏析

苏马罗科夫诗2首赏析

毕尔格诗2首赏析

博尔赫斯诗5首

短歌行咏掌旗官基道霍·里尔克之爱与死

特列佳科夫斯基诗3首赏析

德尚诗2首赏析

吕特伯夫诗2首赏析

阿拉玛农《破晓歌》

加米涅夫《梦》

德米特里耶夫《一只灰鸽在呻吟》

汉斯·埃贡·霍尔特胡森《里尔克传》①  

克尼亚日宁《黄昏》

勒热夫斯基《诗章》

康捷米尔《致智慧》

里尔克俄语诗6首

博尔赫斯《雨》

歌德诗12首赏析

罗蒙诺索夫诗4首赏析

席勒诗6首赏析

赫尔蒂诗2首赏析

赫尔德诗2首赏析

博尔赫斯《献给贝阿特丽斯·比维洛尼·韦伯斯特·德布尔里奇》

丽泽·穆勒诗6首

希尼《挖掘》

希尼《在外过冬(1966-1996)》41首

克劳狄乌斯诗2首赏析

莱辛《卫生》

马丁·路德《上帝是座坚实的城堡》

维兰德《哀悼玛丽雅·泰莱希雅女皇 1780年11月29日》

采尔提斯《致阿波罗,诗歌艺术的创造者,愿他从意大利莅临德国》

博尔赫斯诗2首

雷沙德·卡普钦斯基诗2首

哈菲兹诗6首赏析

格吕菲乌斯诗4首赏析

胡腾《一曲新歌》

胡什哈尔·哈塔克《雄鹰第一次刚冲出窝巢》

哲利尔《昨天拉米斯带着一个坏消息》

波莉·克拉克诗3首

博尔赫斯诗5首

斯坦尼斯拉夫·巴朗扎卡诗2首

鲁达基诗4首赏析

瓦尔特诗4首赏析

阿塔希叶《善与恶在习惯与欲望中间连为一体》

哲米勒《布赛娜!你占有了一颗忠贞的心》

马杰农《有人对我说》

沃尔肯施泰因《我心在极度快乐中年轻》

赛莉玛·茜尔诗4首

尼约丽·米里奥斯凯特诗7首

内扎米诗5首赏析

萨迪诗3首赏析

艾德温·摩根诗11首

博尔赫斯《IN MEMORIAM A.R.》

戴夫·史密斯诗4首

琳达·格蕾格诗5首


列戟围熊馆 分弓射虎城 风云日暮起 偏遶汉宫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