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宏观吴棋滢】债务率与财政环境
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 吴棋滢
wuqiying@gf.com.cn
广发宏观郭磊团队
报告摘要
第一,2020年疫情期间广义财政和地方债务显著扩张,地方债务率问题引起关注。同期监管层面重提地方举债规范、化债推进等问题,财政纪律收束是2021年的财政重要线索之一。
第二,什么是债务率?我国债务率真的接近经验警戒区间下限了吗?债务率与负债率、宏观杠杆率等指标有何区别?
第三,债务率偏高将掣肘未来地方债额度的扩增。不过,随着经济逐步修复,作为分母的政府综合财力也在好转。综合估算下2021年末地方债务率仍可能小幅上升,但增幅将趋于收敛。而这一前提为新增地方债务额度控制在既定区间内。
第四,2010年、2017年、2021年均是适度控制债务率的年份,其相似性是财政收入均随名义增长扩张,只有类似年份才适合控制债务率;但2010年包括城投在内的广义财政部分承担了地方融资较多角色;2017年地方财政存量资金尚充裕,PPP项目增长迅速,地产去库存背景下土地出让金收入偏高,财政压力均小于今年。
第五,2021年处于连续五年的“开正门堵偏门”及2020年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支出之后,财政环境又包括存量资金摊薄、地方债务到期规模偏高,以及政策强调“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等影响因素,紧平衡特征会更明显一些。
第六,截至2020年末地方债务余额约达25.7万亿元,其中一般债余额为12.8万亿元,专项债余额为13.9万亿元。一般债纳入一般公共预算,专项债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故二者的理论天花板分别为税收为主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土地出让收入为主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和土地市场的稳定性均较为重要。
第七,这也是稳定债务率的年份对政策均衡性的要求,即一方面要控制作为分子的地方债务,化解显隐性债务聚积的风险问题;另一方面,又要确保实体经济和名义增长不受影响,进而作为分母的地方政府综合财力不会下降。这是我们理解2021年财政环境特征的主线之一。
正文
2020年疫情期间广义财政和地方债务显著扩张,地方债务率问题引起关注。同期监管层面重提地方举债规范、化债推进等问题,财政纪律收束是2021年的财政重要线索之一。
在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针对2021年财政工作新增表述“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财政部长刘昆也于近日接受新华社采访,强调“给地方政府债务戴上‘紧箍咒’”。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与隐性债务化解工作再度引起市场关注。
财政纪律收束是2021年的财政环境重要线索之一。2020年12月,在中国国债协会主办的政府债研讨会上财政部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副主任薛虓乾表示:“从总体规模看,2020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将达26万亿,债务率接近警戒区间下限”。
什么是债务率?我国债务率真的接近经验警戒区间下限了吗?债务率与负债率、宏观杠杆率等指标有何区别?
债务率为年末债务余额与当年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是衡量偿债资金来源对政府债务的承载能力。国际公认安全标准是小于100%,其控制标准参考值为90%~150%。
2015年是地方政府自发自还地方债的元年,当年地方债务率受历史存量债务影响,处于相对高位。而后伴随连续三年的地方债务置换,地方债务率显著下降;其后由于地方债新增限额的扩张,债务率于2019年再次回升,但依然显著低于警戒标准。截至2020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约在25.7万亿元左右,而2020年政府综合财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约在27.2万亿元左右[1]。据此我们可粗略估算至2020年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率约在94%左右[2],即将接近100%的经验警戒线。
此外应注意与“政府负债率”(通常简称为“负债率”)这一概念进行区别,负债率为年末地方债务余额与当年GDP的比率,是衡量经济总规模对政府债务的承载能力或经济增长对政府举债依赖程度的指标,国际上通常以负债率60%作为政府债务风险控制标准参考值,截至2020年底我国政府负债率约为45%,相较债务率指标,负债率仍显著低于警戒线。
另一常被提起的度量指标是“宏观杠杆率”,这一指标通常以年末社会总负债余额与当年GDP的比率度量。其中分子端包含居民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负债总规模。根据社科院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我国宏观杠杆率水平为270.1%,较2019年末攀升了24.7个点。
债务率偏高将掣肘未来地方债额度的扩增。不过,随着经济逐步修复,作为分母的政府综合财力也在好转。综合估算下2021年末地方债务率仍可能小幅上升,但增幅将趋于收敛。而这一前提为新增地方债务额度控制在既定区间内。
为对冲疫情对经济影响,2020年我国地方债新增限额大幅提升,是地方债务率加速逼近警戒线下限的主要原因。这对未来的地方债新增额度必然会形成一定影响。
因此若不考虑意外风险事件,未来地方债的新增限额我们预计总体将保持稳定,2020年显著扩张导致地方财力承压的现象将不再发生,但额度遽然收缩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小。在2021年度财政政策展望报告《回归再均衡》中。我们预计2021年新增专项债限额预计约在3.0-3.5万亿元,新增一般债限额预计约在1.0-1.2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约在19-20万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约在9.5-9.7万亿元。基于以上假设粗略估算,2021年末地方债务率预计约将略超100%警戒线[3],虽继续上行,但增幅将趋于收敛。
2021年风险防控地方化债等工作正式提上议程,叠加经济向好收入回升等因素,地方债务大幅扩张的必要性也在下降。薛虓乾也在政府债研讨会中表示:“在宏观经济好转后,法定债务,特别是专项债务规模要逐步‘退坡’,防止形成路径依赖和债务风险持续累积”。
2010年、2017年、2021年均是适度控制债务率的年份,其相似性是财政收入均随名义增长扩张,只有类似年份才适合控制债务率;但2010年包括城投在内的广义财政部分承担了地方融资较多角色;2017年地方财政存量资金尚充裕,PPP项目增长迅速,地产去库存背景下土地出让金收入偏高,财政压力均小于今年。
追溯既往,处于财政收入扩张阶段的2010年与2017年同时也为宏观调控杠杆率的年份,这与今年是相似的,实际上只有在财政收入扩张的年份才适合系统性地控制债务率。2010年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回升9.6个点录得21.3%。2017年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录得7.4%,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上行21.6个点至31.8%。2021年在疫苗落地、内外需继续修复等积极因素推动下,财政收入预计也将继续修复。
但2010年、2017年不同的是,2010年仍处于地方融资平台迅速扩张的时期,狭义的预算内财政收支变化对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影响相对较小;2017年监管政策虽较2010年有所收紧,但整体依然受益于存量可调用财政资金尚算宽裕、PPP政策环境宽松、隐性债务化解还未提上议程、地产去库存背景下土地出让收入偏高等因素影响,压力较小。
2021年处于连续五年的“开正门堵偏门”及2020年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支出之后,财政环境又包括存量资金摊薄、地方债务到期规模偏高,以及政策强调“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等影响因素,紧平衡特征会更明显一些。
第二,2021年地方债务到期规模将继续走高:2021年地方债到期量预计约达2.6万亿元为历史高点,较2020年增加5000亿元;受2020年发行量较大的影响,未来数年到期规模亦不容小觑。
第三,2021年地方隐性债务化解工作正式提上日程,对地方举债规范和化债规模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截至2020年末地方债务余额约达25.7万亿元,其中一般债余额为12.8万亿元,专项债余额为13.9万亿元。一般债纳入一般公共预算,专项债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故二者的理论天花板分别为税收为主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土地出让收入为主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和土地市场的稳定性均较为重要。
我们知道,一般债纳入一般公共预算,专项债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故二者的偿债资金来源分别为两本账的收入。财政部长刘昆针对十四五规划曾撰文《建立现代财税体制》表示:“一般债务限额与税收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匹配,专项债务限额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及项目收益相匹配”,即地方债限额应与偿债资金来源相匹配。其中,用于偿还专项债务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基本由地方国有土地出让收入构成。故土地财政是地方专项债务的最重要偿还保障之一,是与日俱增专项债务的“安全垫”。
近年来专项债发行规模逐年扩张,截至2020年底专项债务余额已达13万亿元左右[4],已超过单年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额(单年收入一般落在4-9万亿元区间)。这一扩张趋势不仅引起了市场关注,也引发了监管层面的关注,防范地方债务风险问题再度备受重视。
整体来看,债务率的逐年提升(尤其是去年的陡然增高)致使地方政府举债空间受掣肘;受此影响,土地财政这一“安全垫”的重要性也显著增加。换言之,若仅从地方政府举债这一角度来看,土地财政收入一则是目前存量债务的偿还资金来源与保障,二则可以为未来或然出现的再一次债务扩张留足空间,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从历史规律看,土地市场实际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2021年多重因素交织,地方财政仍一定程度承压,部分地区对土地市场稳定性具有较大的依赖度,土地出让收入整体深度下探的概率也同样相对较小。
此外,土地市场本身存在区域分化情况,地方财力亦然。部分财力薄弱、自身造血能力不足、显隐性债务负担较重的地区,尽管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也相对较高,但这类地区的土地供给、房企融资、地区金融机构等也更受当下监管所限,叠加人口流出压力,土地收入本身存在诸多限制,或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况。故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区域的具体面貌,预计人口净流入且财力位于中游水平的地区将受此影响更大。
这也是稳定债务率的年份对政策均衡性的要求,即一方面要控制作为分子的地方债务,化解显隐性债务聚积的风险问题;另一方面,又要确保实体经济和名义增长不受影响,进而作为分母的地方政府综合财力不会下降。这是我们理解2021年财政环境特征的主线之一。
既要保障经济、民生与投资维持在一定的合意增长水平上,又要防控和化解地方显隐性债务聚积的风险问题,对财政平衡来说这无疑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稳杠杆期间,寻找不同政策组合之间的相对平衡点,在前进中探索均衡与稳定,这是我们对2021年财政环境主要线索的理解。
核心假设风险:刺激政策超预期,国内外疫情防控超预期。
[1]由于12月财政数据尚未公布,故2020年政府综合财力为估算值,据此计算所得的债务率数据也为估算值。
[2]此处需要注意几点,一是仅为地方债务率的大致测算,存在口径上的误差,如分母端未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分母端未扣除中央本级财政收入等;二是未将隐性债务纳入考量,仅考虑地方显性债务,若纳入测算则实际债务率亦将更高。
[3]由于占比较小,此处暂不考虑2021年到期地方债务还本情况,也未考虑通过发行再融资债化解地方存量隐性债务的情况。
[4]由于12月官方债务余额数据尚未公布,此数据为估算值。
郭磊篇
【广发宏观郭磊】出口延续强势
【广发宏观郭磊】PMI数据与第三轮脉冲
【广发宏观郭磊】融资环境收敛驱动BCI小幅放缓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企业利润的特征和趋势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广发宏观郭磊】经济数据符合复苏中期的内生特征
【广发宏观郭磊】什么是需求侧改革
【广发宏观郭磊】寻找确定性——2021年宏观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郭磊】PMI和BCI继续上行印证经济环比趋势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9月强劲的进出口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人民币汇率走势
【广发宏观郭磊】9月PMI:复苏格局继续,服务业有所加快
【广发宏观郭磊】9月BCI继续回升,中间品价格有所回落
【广发宏观郭磊】出口产业链改善是当前至明年都值得关注的线索
【广发宏观郭磊】经济趋势和融资环境仍是定价的双坐标
【广发宏观郭磊】哪些价格在加速上行,哪些价格偏弱
【广发宏观郭磊】机电产品回暖带动出口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理解内循环
【广发宏观郭磊】持久战、双循环与锻长板:政治局会议精神理解
【广发宏观郭磊】通缩交易与复苏交易:两种不同的资产定价特征
【广发宏观郭磊】CPI温和、PPI触底是一个合意的组合
【广发宏观郭磊】容易被忽视的基本面线索
【广发宏观郭磊】宏观视角下当前像历史上哪个阶段
【广发宏观团队】预见下半场
【广发宏观张静静】美国地产:周期拐点还是昙花一现?
【广发宏观张静静】警惕预期差——2021年海外宏观经济展望
【广发宏观张静静】历史上美国再通胀回顾:现象、成因与资产表现
【广发宏观张静静】RCEP落地,全球贸易共振、助推强资本开支周期
【广发宏观张静静】两因素明朗前美联储或维持鸽派——11月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广发宏观张静静】美大选后两院分裂概率上升,总统施政或受约束
【广发宏观张静静】美国通胀之谜:菲利普斯曲线失效、宽货币失灵与再通胀之路
【广发宏观张静静】美国地产热度何时降温?
【广发宏观张静静】海外黑天鹅事件中各类资产复盘:兼谈美国大选不确定性影响
【广发宏观张静静】从第一场辩论看谁更接近白宫
【广发宏观张静静】为何至今仍要关注英国脱欧
【广发宏观张静静】美联储宽货币退出时间或取决于大选结果
【广发宏观张静静】原油价格:供给博弈、风险偏好与疫苗
【广发宏观张静静】若财政刺激落地,海外市场或再现Risk-on——7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广发宏观张静静】酝酿中的变化——海外宏观经济2020年中期展望
【广发宏观张静静】收益率曲线管理意味着货币溢出效应加剧——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广发宏观张静静】疫情、两党分歧与美国大选
【广发宏观张静静】美国就业数据最差月份已过——美国4月就业数据点评
【广发宏观张静静】美股超涨迹象再现
【广发宏观张静静】鲍威尔谈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三点目标
【广发宏观张静静】疫情过后:中国的股票和美越的地产——穿越疫情系列(三)
【广发宏观张静静】疫情或加速中美角色切换——穿越疫情系列(二)
【广发宏观张静静】疫情过后全球或迎来一轮强资本开支周期——穿越疫情系列(一)
吴棋滢篇
【广发宏观吴棋滢】9月专项债投向:基建持平前期,棚改占比提升
【广发宏观吴棋滢】财政支出重点由抗疫转向稳投资
【广发宏观吴棋滢】落地后的绽放:财政政策2020年中期展望
【广发宏观吴棋滢】财政状况继续改善
【广发宏观吴棋滢】4月投资项目审批维持上月高增趋势
贺骁束篇
【广发宏观贺骁束】猪肉价格为何出现一轮上行
【广发宏观贺骁束】发电耗煤增速放缓,织机开工率新高
【广发宏观贺骁束】涨价比较集中的七个领域
【广发宏观贺骁束】工业品价格修复的比较研究:2016与2020
【广发宏观贺骁束】工业品和农副产品价格7月涨多跌少
【广发宏观贺骁束】如何看雨季对建筑业新开工的扰动
【广发宏观贺骁束】渐变中的潜流:通胀形势2020年中期展望
【广发宏观贺骁束】宏观高频指标与股价表现
钟林楠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