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2020学年上海市交大附中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上海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上海市各区2019年高三一模语文分类汇编--现代文二

2019年上海各区高三一模现代文一汇编

2019年高三一模文言文一汇编

2019年上海高三一模文言文二汇编

2019年上海各区高三一模古诗鉴赏汇编

2018年上海各区高三一模作文汇编

2020届上海市普陀、杨浦区一模作文题及范文导写

上海市虹口区2020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  高三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届奉贤一模作文及范文

2017年普陀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7年崇明县高三语文一模  作文范文

2017徐汇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7年松江区高三一模作文 范文

2017年杨浦区高三语文一模作文 范文

2017年奉贤区、虹口区、静安区高三一模作文 范文

2017年上海高三十四校语文第一次联考作文 范文

2017年浦东新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7年长宁、嘉定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7年金山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7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2017年上海黄浦区高三语文一模作文 范文


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作文 范文

2017年上海宝山、长宁四区高三二模联考作文 范文

2017年杨浦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奉贤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崇明县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松江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普陀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嘉定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黄浦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虹口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静安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长宁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徐汇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浦东新区、虹口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上海市高考作文 优秀范文


2018年浦东新区高三一模作文

2018年普陀区高三语文一模作文

2018杨浦区高三一模作文分析

2018年长宁、嘉定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8年闵行区高三一模作文

2018年静安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8年黄浦区高三一模作文

2018年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一模作文(7篇)


2018年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8年上海浦东新区高三二模作文

2018年上海杨浦区高三二模作文

2018年上海徐汇区高三二模作文

2018年上海闵行、松江高三二模作文

2018年上海宝山区高三二模作文

2018年上海长宁区、嘉定区高三二模作文

2018年上海崇明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8年上海虹口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8年上海奉贤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8年上海黄浦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8年上海普陀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8年上海青浦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8年上海静安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20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0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0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0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0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0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0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0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0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0年上海嘉定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0年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0年上海市松江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20年上海市普陀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2020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洋泾中学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17年上海高考作文题一类文例文


2019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市长宁区、嘉定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20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9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海2020 届高三二模徐汇区范文《群体与个体》16篇

上海市2020 届高三二模松江区范文

上海市2020 届高三二模普陀作文范文6篇

2020年浦东新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上海市2020 届高三二模范文(静安)

上海市2020 届高三二模范文(黄浦)

上海市2020 届高三二模范文(虹口)

2020 届高三二模杨浦区作文范文(20篇)《物质与精神》

2020 届高三二模奉贤区作文范文15篇

2020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二模语文 作文范文 7篇

2020年上海宝山区高三二模作文解析及范文

2020年崇明高三二模作文范文4篇


2020年杨浦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6篇

上海市2020年高三一模宝山区范文:(8 篇)

上海市2020年高三一模浦东区范文:(4 篇)

上海市2020年高三一模徐汇区范文:(5篇)

上海市2020年高三一模闵行区范文:(5篇)

上海市2020年高三一模长宁区、金山区、嘉定区范文(7 篇)

上海市2020年高三一模静安区范文(4篇)

上海市2020年高三一模虹口区范文(5篇)

上海市2020年高三一模黄浦区范文(4篇)

上海市2020年高三一模崇明区范文(5篇)

上海市2020年高三一模松江区范文(10篇)

上海市2020年高三一模奉贤区范文(4篇)


2019-2020学年上海市交大附中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10分)

1.(5分)按要求填空。

(1)欧阳修在《蝶恋花》一词中用叠词写女主人公内心孤寂幽深的一句是   

(2)张先在《天仙子》一词中写影的名句是   

(3)苏轼在《定风波》中写自己面对人生风雨不畏坎坷的超脱情怀的一句是   

(4)李煜在《虞美人》中将愁化无形为有形的两句是      

 

2.(3分)以下名句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王刚考上高中就放松学习,妈妈告诫他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能松懈。

B.同桌在市辩论赛中未能晋级,小李安慰他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在中美贸易摩擦会谈中,谈判专家引用“风物长宜放眼量”希望转化视角对待双方关系。

D.老刘退休后想再就业,家人用“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劝他不要再工作。

3.(3分)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贾母因要带着刘姥姥散闷,遂携了刘姥姥至山前树下盘桓了半晌,又说问她这是什么树,这是什么石,这是什么花。刘姥姥一一的领会,又向贾母道:“谁知城里不但人尊贵,连雀儿也是尊贵的。       。”众人不解……刘姥姥道:“那廊上金架子上站的绿毛红嘴是鹦鹉哥儿,我是认得的。那笼子里是黑老鸽子,怎么又长出风头来,也会说话呢。”众人听了,又都笑将起来。

A.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变得既俊又会说话了

B.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会说话了,也变俊了

C.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也变俊了,也会说话了

D.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变得既会说话又俊了

二、阅读(70分)

4.(14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人文精神为大众文化引航

童庆炳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真的坐下来读审美型的纯文学的人,已为数不多。电视连续剧、纪实文学、流行音乐、互联网文学作品等统治了人们的闲暇时间。在诸如此类的大众文化产品的轰击下,人们传统的审美观念坍塌了,人们的种种欲望又被刺激了起来。既然大众文化来势凶猛且已影响到了每个人的生活,那么如何引导大众文化,就成了人文知识分子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课题。

我个人对于大众文化的看法是矛盾的。一方面,我觉得大众文化是时代的产物,是深受大众的欢迎的,它的娱乐休闲的价值,是不容怀疑的;可另一方面,我又觉得现在的大众文化,就其深层的价值取向而言,又是令人担忧的。

每到年底,挂历和各种美女图之类的艺术品,铺天盖地而来,人们享用着这些大众文化产品。可是当那些青年(特别是农村青年)高高兴兴地把画面逼真的美女图挂历之类的东西拿回家时,我内心的隐忧就像那水底的污浊的沉渣浮上水面来了。

为什么我会感到隐隐的忧虑?这需要从大众文化本身的性质说起。所谓大众文化是指那些通过科技产品生产出来的、可以无限复制的、适合大众品味的、通俗的流行的文化产品。由于这种产品被纳入市场经济的运行体制,从而具有了区别于以前的产品的特征。大众文化对于商品的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和商品的消费者都是有意义的。生产销售部门可以赚钱,消费者来说可以得到赏心悦目的快乐,也即娱乐。一个消费者能用金钱买来快乐,这难道不是高兴的事情吗?但意义的消解作为当代流行的一种特性,则是消极的,不能不让人感到担忧。

我所说的意义,就是指人文意义,即人的生活目的与价值问题。意义消解就是指这种大众文化产品中,只给人提供感官的刺激与快乐,不给人提供人生意义的引导。作品平面化,丧失了底蕴。如前面提到的挂历,各种裸露的搔首弄姿的美女像挂历,让读者看了受到感官的刺激,但在这些美女像上面绝对读不出人的生活的意义。假如把这些美女像一张一张贴在农村家庭饭堂的墙上,那么原本阴暗的饭堂会鲜亮起来,看着这些美女像吃饭也许会刺激食欲,某个小伙子也许会盯着其中的一位“美女”,欣赏她,觉得他的意中人就是这一位,可当他回过头来瞥见他的不那么美的媳妇时,他可能会觉得这不是他的意中人,她顿时变得不真实,他的意中人在墙上。结果假的变成“真”的,而真的却成为“假”的。真实感的丧失,就是这类大众文化产品的一种效应。

我们总是强调对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的引导(当然这也必要),却很少讲人文精神的引导。人文精神主要规定:人是什么?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人与他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人文精神的核心是规范人生的意义。这样,人文精神就幅射到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领域则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大众文化中有无人文精神,是关系到这类产品有无灵魂的问题,关系到把大众往什么地方引导的问题。越是在商品大潮中,人们往往越会见利忘义,这就越要通过大众文化加强对人的引导。

既然这样,现在有一些人站出来喊一喊、说一说,指出大众文化有很多毛病、有很多坏处,就很有意义。必须有这么一种批判的声音,有这么一支制衡的力量,大众文化才不会滑得太远。

(有删节)

(1)第段加点词“轰击”在文中的含义是   

(2)下列不符合段划线句关于“大众文化”定义的作品是   

A.故宫博物院在天猫销售的手账。

B.演员在剧场里与人合说的相声。

C.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D.腾讯推出的手游《王者荣耀》。

(3)以下情形不能作为“意义消解”的例证一项是   

A.看完窦娥三桩誓愿全部实现的情节觉得特别解气。

B.某动作电影全程激烈打斗能使观众不愿上洗手间。

C.将《黄河大合唱》改编成动感十足的广场舞伴奏。

D.田汉在《关汉卿》中塑造与原型不太一致的形象。

(4)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A.大众文化作品中鲜有人文精神内涵。

B.应加强对大众文化作品的监管力度。

C.大众文化如果无人文精神就无灵魂。

D.作者不喜欢看电视连续剧、网文等。

(5)文章认为人文精神的核心是规范人生的意义,请结合巴尔扎克《守财奴》中葛朗台形象,评析其规范人生的意义。

《守财奴》通过塑造一位以金钱为唯一追求嗜钱如命不顾亲情道义的反面人物形象,批判了人际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能激发人们对追求金钱问题的反思,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我们有引导作用,引导人们求财有度、重视亲情,除金钱之外,追求更为丰富人生价值。

5.(1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海宁潮

洪 烛

去海宁,首先为了看潮。

看花,看山,看古迹,哪里有看潮来得刺激?真想长出一双额外的眼睛。慢慢地看,细细地看。看来看去,还是看不够啊。

海宁潮是活着的古迹。远胜于那些死去的风景。或者说,古老的海宁潮,几乎每天都要复活一次。钱塘江是因为举世无双的特大涌潮而出名的,海宁,千百年来一直是观潮胜地。说不清谁是第一个看潮的人,但我眼前的潮水,孟浩然、李白、白居易、苏东坡看过,乾隆、林则徐看过,孙中山、毛泽东看过,王国维、徐志摩看过……终于,轮到我了。但我注定不会是最后一个。

我站在他们站过的地方,看他们看过的风景。看潮水,同时也看那些先期到达的名人,穿着各个时代服装的身影。也许我看到的只是幻影、只是自己的想像,但我更愿意相信:随着海宁潮在每一天的复活,远去的看潮的人,也逐渐复活了。他们组合成另一道人潮。

瞻仰不死的潮水,莫非也能使人永生?他们出类拔萃,仿佛借助了潮汐所给予的神秘力量。

在海宁,恨不得多长一双眼睛,近看海潮,远看人潮。海的浪花、人的精英,交汇在一起。甚至使我这样平庸的观众,也无法平静。

花开、花落。日出、日落。潮涨、潮落。看不够啊,真的看不够。

只要有看潮的人,潮水就不会失去意义。只要有现实与未来,过去的岁月,就不会失去记忆。看潮的人,在羡慕那些弄潮的人。

我甚至想:若干年后,谁会在看潮的同时,无意间看到我呢?看到我在若隐若现的人潮里,东张西望、左思右想?哪怕他看到的不是我的身影,而只是这一篇文字,我也满足了。那证明我并没有真正地消失。

想到这里,我的身体,传来一阵闪电般的颤栗。那是血液在涨潮。  

今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拥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农历八月十八的观潮节。传说这一天是潮神伍子胥的生日。战国时伍子胥帮助吴王夫差击败越王勾践,并力谏夫差杀死忍辱求和的勾践,夫差不予采纳,反而听信谗言赐子胥死,以皮革裹其尸,投之钱塘江。越王勾践在大夫文种协助下,灭掉吴国,文种的下场与子胥类似:被赐剑自刎,葬于山阴。相传子胥从海上背负文种,一对冤魂素车白马,踏浪来去,成为潮神。南宋时,每年都在潮神生日这一天于钱塘江祭潮并检阅水军,以纪念两位忠臣,农历八月十八定为观潮节。

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为了祭奠投水自尽的大诗人屈原。而观潮节,怀念的是被冤杀后尸沉江底的名将伍子胥。这是一文一武的两个节日。如果说屈原心中更多的是委屈,体现在伍子胥身上,则彻底是愤怒了。难怪钱塘江潮总是咆哮而来,仿佛充满怒气。纵然人间不平事太多,钱江潮,敢于鸣不平。此乃性情之潮。永远怒发冲冠的样子。

唐代第一位以钱塘观潮入诗的人,是孟浩然。他写下一首《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回,浮天渤澥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公众号:沈姐的语文课堂。我更喜爱他的另一首《渡浙江问舟中人》:“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我这次来海宁,一直想找找孟浩然登临的樟亭在哪里。白居易也曾经在这亭子里观潮。他写过一首《樟亭》:“夜半樟亭驿,愁人起望乡。月明何处见,潮水白茫茫。”白居易任职杭州刺史期间,为西湖修筑白堤,钱江潮经常轰鸣于他枕畔:“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即使后来远离此地,想忘也忘不掉的。钱江潮构成记忆的画外音。他还有一首《观浙江潮》:“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游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在那个时代,潮汐是一种比沙漏更为雄浑壮丽的时间表。钱江潮,用一线银练结绳记事。

苏东坡担任杭州通判,多次来海宁,除了观潮,还有公务:督役开河。他在盐官镇西南门内的庆善寺烧香祈祷:“古邑居民半海涛,师来构筑便能高。千金用尽身无事,坐看香烟绕白毫。”他对海宁潮大加赞美:“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一九一六年九月十五日,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以及蒋介石等人,自上海来海宁观潮。钱江潮使他联想到革命洪流:“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后来他还亲笔书写“猛进如潮”四个字,题赠海宁。

一九五九年九月十一日(农历八月十八),毛泽东来海宁观潮。“在塔东面,当时主要考虑八月十八观潮日人多,毛主席来观潮,群众要争看主席,这就无法观潮了。所以选择了镇郊位置。”这是一次秘密的看潮行动,长达三十六年后才由一九九三年十月三日《文汇报》首次报道。后来公开的还有毛泽东的七绝《观潮》诗:“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海宁潮又一次涨起来了。海宁潮一次又一次涨起来了。它总是那么准时。像跟谁约好了似的。它气势浩荡地来赴约,摆开壮阔的阵容。今天,谁在约会潮水呢?

它见多了一张张陌生或熟悉的面孔,其中,有没有它要找的人?

哦,潮水在搬家!理想的家园,是岸。所以它总是在投奔不属于它的地方。海岸线有多长,潮水,就有多长。每天都编织的花边新闻,有人相信,有人不相信;重编了一遍又一遍,变成了真的……瞧,它来了,期待着在你的嘴唇上靠岸。

㉑我等待着今天的潮水。潮水,知道有人﹣﹣在等它吗?

㉒它并不因为别人的守望,而变得快点或慢点。

㉓去海宁,恨不得多带一双眼睛。为了看潮。光用自己的眼睛看还不够,我还希望借助别人的眼睛,看潮。看无数人看过的海宁潮。那就等于:我在同一天里,看到了无数次的海宁潮……

㉔花开、花落。日出、日落。潮涨、潮落。终归会体现在人身上:人来、人往。看不够啊,真的看不够。

(1)作者为什么说“想到这里,我的身体,传来一阵闪电般的颤栗”?

(2)作者用大量篇幅写到伍子胥、屈原等历史人物材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结尾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4)结合全文,分析标题“海宁潮”的含义。

6.(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注释:高牙:高矗之军旗,高官出行时的仪仗旗帜。牙:军旗,竿上以象牙饰之。

凤池:全称凤凰池,原指皇宫禁苑中的池沼。此处指朝廷。

(1)这首词在字数上属于一首   

(2)以下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一开头用全景式写法点出杭州的地理位置和悠久历史。

B.“市列“三句,只抓“珠玑“和“罗琦“两个细节,反映了杭州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C.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古文见义,嬉嬉二字则写渔翁及姑娘的欢乐神态,由此生动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画卷。

D.结尾以作者欲将杭州美景画为图卷献与朝廷,以此烘托西湖之美。

(3)这首词通篇用赋体写法,请就此加以分析。

7.(19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邝埜,字孟质,宜章人。永乐九年进士,授监察御史。

成祖在北京,或奏南京钞法为豪民沮坏,帝遣埜廉视。众谓将起大狱,埜执一二市豪归。奏曰市人闻令震惧,钞法通矣,事遂已。倭犯辽东,戍守失律者百余人,皆应死。命埜按问,具言可矜状,帝为宥之。

十六年有言秦民群聚谋不轨者,擢埜陕西按察副使,敕以便宜调兵剿捕。埜白其诬,诏诛妄言者。宣德四年振关中饥。在陕久,刑政清简。父忧服除擢应天府尹蠲苛急政市征田税皆酌其平。

正统十年进尚书。旧例诸卫自百户以下当代者,必就试京师,道远无资者,终身不得代。埜请就令各都司试之,人以为便。瓦剌也先势盛,埜请为备,又与廷臣议上方略,请增大同兵,择智谋大臣巡视西北边务。

也先入寇,王振主亲征,不与外廷议可否。诏下,埜上疏言:“也先入犯,一边将足制之。陛下为宗庙社稷主,奈何不自重。”不听。既扈驾出关,力请回銮。振怒,令与户部尚书王佐皆随大营。埜堕马几殆,或劝留怀来城就医。埜曰:“至尊在行,敢托疾自便乎?”车驾次宣府,朱勇败没。埜请疾驱入关,严兵为殿,不报,又诣行在申请。振怒曰:“腐儒安知兵事,再言者死!”埜曰:“我为社稷生灵言,何惧?”振叱左右扶出。埜与佐对泣帐中。明日,师覆,埜死,年六十五。

埜为人勤廉端谨,性至孝。父子辅为句容教官,教埜甚严。埜在陕久,思一见父,乃谋聘父为乡试考官。父怒曰:“子居宪司,而父为考官,何以防闲?”驰书责之。埜又尝寄父褐,复贻书责曰:“汝掌刑名,当洗冤释滞,以无忝任使,何从得此褐,乃以污我。”封还之。埜奉书跪诵,泣受教。成化初,谥忠肃。

节选自《明史•邝埜传》,有删改)

 

【注】邝埜:kuàngyĕ 钞法:中国古代关于纸币发行、流通、兑换的法令。

(1)解释以下加点字。

具言可

埜堕马几

(2)为以下加点字选择恰当的含义。

敕以便宜调兵剿捕   

A.方便

B.见机行事

C.有利的时机

D.适宜的方法

驾出关   

A.随侍

B.制止

C.骄横

D.使……跟从

(3)以下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或奏南京钞法豪民沮坏

清望官

B.子居宪司,父为考官

不言色欲之

C.何防闲

戒奢

D.以污我

设九宾于庭,敢上璧

(4)第段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忧服除擢/应天府尹蠲苛急政市/征田税皆酌其平。

B.父忧服除/擢应天府尹/蠲苛急政市/征田税皆酌其平。

C.父忧服除擢/应天府尹蠲苛急政市/征田税皆酌其平。

D.父忧服除/擢应天府尹/蠲苛急政/市征田税皆酌其平。

(5)翻译句子。

车驾次宣府,朱勇败没。埜请疾驱入关,严兵为殿,不报,又诣行在申请。

(6)根据文章内容,概括邝埜为百姓着想的具体表现。

8.(13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悲剡溪古藤文

(唐)舒元典

 

剡溪上绵四五百里,多古藤,株枿逼土,虽春入土脉,他植发活,独古藤气候不觉,绝尽生意。予以为本乎地者,春到必动,此藤亦本乎地,方春且有死色,遂问溪上人。有道者言:“溪中多纸工,刀斧斩伐无时,擘剥皮肌,以给其业。”噫!藤虽植物,温而荣,寒而枯,养而生,残而死,亦将似有命于天地间。今为纸工斩伐,不得发生,是天地气力为人中伤,致一物疵疠之若此。

异日过数十百郡,洎东雒西雍,历见言书文者,皆以剡纸相夸。乃寤曩见剡藤之死,职正由此,此过固不在纸工。□今九牧士人,自专言能见文章户牖者,其数与麻竹相多。听其语,其自重皆不啻握骊龙珠。虽苟有晓寤者,其伦甚寡,不胜众者亦皆敛手无语,胜众者果自谓天下之文章归我,遂轻傲圣人之道。使《周南》《召南》风骨折入于《折杨》《皇荂》,言偃、卜子夏文学陷入于淫靡放荡中。比肩握管,动盈数千百人,数千百人下笔,动数千万言。不知其为谬误,日日以纵,自然残藤命,易其桑叶,波浪颓沓,未见其止。如此则绮文妄言辈,谁非书剡纸者耶?纸工嗜利,晓夜斩藤以鬻之,虽举天下为剡溪,犹不足以给,况一剡溪者耶?以此恐后之日不复有藤生于剡矣。

大抵人间费用,苟得著其理,则不枉之道在,则暴耗之过,莫由横及于物。物之资人,亦有其时,时其斩伐,不为夭阏。予谓今之错为文者,皆夭阏剡溪藤之流也。藤生有涯,而错为文者无涯。无涯之损物,不直于剡藤而已,予所以取剡藤以寄其悲。

【注】东雒西雍:雒,通“洛”,唐代以京城长安之东的洛阳为东都,称东洛;西雍泛指处于西方的京城长安一带。《折杨》《皇荂》:代指世俗音乐。言偃、卜子夏:都是孔子弟子,在孔门以文学见称。

(1)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因      B.而      C.则      D.且

(2)下列对第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剡溪地域除古藤外的的植物,到了春天一般都能够焕发生机。

B.古藤因为纸工的过度采伐而枯萎,我因此向剡溪上的人询问。

C.剡溪纸工出于公利来采伐,就使大多数古藤能得到较好的保护。

D.古藤被人中伤,乃至生气丧尽,暗含了作者愤懑的身世之感。

(3)请分析第段划线句的语言表达特点。

(4)请分析第段画线句的作用。

(5)本文是一则杂感,在写作时采用了“因事说理”的方法,请对此进行分析。

三、作文70分

9.(7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位记者说,新闻报道应该避免下简单的结论,而要努力呈现复杂的真实。

对新闻报道的态度,也可引申到我们对待人生与社会,对此你有何看法?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2019-2020学年上海市交大附中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应用(10分)

1.【解答】故答案为:

(1)庭院深深深几许(重点字:庭)

(2)云破月来花弄影(重点字:影)

(3)一蓑烟雨任平生(重点字:蓑)

(4)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重点字:愁)

 

2.【解答】A.“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是“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常用于以勉励人做事要善始善终。”与语境“刚考上高中”不符。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此处应是对“同桌”晋级失败后的鼓励和安慰,不合语境。

C.正确。

D.“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意思是“自古以来养老马是因为其智可用,而不是为了取其体力,因此,我虽年老多病,但还是能有所作为的。”语境是说不要工作,和诗句意思相反,使用不恰当。

故选:C。

3.【解答】与“怎么又长出风头来,也会说话呢”相对应,应该“俊”在前,“说话”在后;与刘姥姥乡下老太婆的身份相吻合,该用口语“他也变俊了,也会说话了”,“变得既俊又会说话了”这样的书面语不符合人物身份。

故选:C。

二、阅读(70分)

4.

(1)全方位多角度长时间的占据人们的闲暇时间。

(2)B

(3)D

(4)C

(5)《守财奴》通过塑造一位以金钱为唯一追求嗜钱如命不顾亲情道义的反面人物形象,批判了人际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能激发人们对追求金钱问题的反思,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我们有引导作用,引导人们求财有度、重视亲情,除金钱之外,追求更为丰富人生价值。

5.

(1)身体的颤栗是因为内心心潮激荡,难以平静。作者从海宁的自然潮汐的力量领悟到历史的弄潮人的生命意义,感悟到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联系及个人在历史潮流中的生存意义。

(2)内容上借历代诗人的诗句来写海宁观潮,抒发了对伍子胥、屈原、孙中山、毛泽东等弄潮精英的崇高气节的赞美,结构上呼应前文“他们组成了另一道人潮”,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意蕴。

(3)内容上,从自然的花开花落,日落日出,潮涨潮落,类比人生社会人来人往,起伏变化,感叹人的生存和历史变迁的深刻哲理,启发人们要从看潮中领悟到要做弄潮儿,追求永生,呼应前文,反复咏叹,具有感动人心的浓烈的抒情意味。

(4)既指海宁的自然潮水,又指众多的观潮者,进而引申到历史中众多出类拔萃的弄潮者,虚实结合,揭示了通过不断努力和奋进追求永生的道理。

6.【解答】(1)词按照字数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照段数可以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本词上下阕均在50字以上,属于长调,双调。

(2)D.“欲将杭州美景画为图卷献与朝廷,以此烘托西湖之美”错误,“图将好景”不是烘托,是直接表现,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3)此词主要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片写西湖,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通篇用赋体作法,极尽铺陈,并在铺叙中渲染情感,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

 

译文:

  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7.【解答】(1)同情。句意:邝埜向皇帝陈说可以同情之处。        危险。句意:邝埜在行军途中掉下马来几乎摔死。

(2)B.见机行事。句意:皇帝授予他权力见机行事调兵剿灭。

A.随侍。句意:随从帝王的车驾出关之后。

(3)B.连词,表转折。A.介词,被/动词,是。C.介词,凭借/连词,表目的。D.副词,竟然/副词,才。

(4)D.句意:父亲去世守孝结束,朝廷提拔他任应天府尹。减免了当地百姓的苛捐杂税,征取的田税全都参考几种意见定出可行的办法。“擢应天府尹”动宾短语,不可断,排除AC.“市征”是一个意思完整的词语,不可断,故选D。

(5)车马驻扎在宣府,朱勇战死。邝埜请求快速起驾入关,用重兵作为殿后,没有得到回复,再一次到皇帝处上奏请求班师。

(6)调查败坏钞法的豪民时不大型牢狱,仅抓几个豪民。

戍守海防失职者按照法律都应该被处死,他向皇帝陈请值得同情之处而得以宽恕。

减免百姓苛捐杂税。

 

译文:

邝埜(Kuàng Yě),字孟质,宜章人。永乐九年进士,被授予监察御史。

明成祖在北京,有人上奏说南京金融制度被一些豪民破坏,明成祖派邝野前往查访。大家认为将要大兴牢狱捕获人犯,而邝埜只是抓获几个豪民就回来了。上奏皇帝道:“南京百姓听到皇帝的命令非常震惊害怕,金融制度畅通了。”南京金融制度被破坏一事得到了整治。倭寇进犯辽东,有一百多个戍守海防的人失职,按照法律都应该被处死。皇帝命令邝埜追究查办,邝埜向皇帝陈说可以同情之处,皇帝为此宽恕了这些人。

永乐十六年有人说秦地百姓聚在一起图谋不轨,提拔邝埜任陕西按察副使,皇帝授予他权力见机行事调兵剿灭。邝野向皇帝禀告了诬陷之事,皇帝下诏书诛杀了诬告之人。宣德四年赈济关中遭受饥荒的百姓。在陕西任职较久,执行刑律、主持政事清明简约。父亲去世守孝结束,朝廷提拔他任应天府尹。减免了当地百姓的苛捐杂税,征取的田税全都参考几种意见定出可行的办法。

正统十年晋升为尚书。旧制筑城设卫的地方,自百户以下当替换的人,一定要到京城去考试,由于路远而自己不能筹足路费的,一辈子不能得到替换。邝埜向朝廷请示这些人到各自的都司处考试,让每个人都得到便利。瓦剌也先势力强大,邝埜向朝廷请示做好防备,又和朝廷大臣商议防备方略,请求增加大同的驻军,挑选有智谋的大臣巡视西北边务。不久又请求免除驻守京城的士兵修筑京城的劳役,使他们得到休养来准备事情急迫时可以及时调用,当时朝廷没能采用。

也先进犯,宦官王振主张皇帝亲征,不与朝廷大臣商议可否。诏书下达,邝埜上疏道:“也先进犯,派一个边将足够控制局面。陛下是国家的主人,为什么不重视自己。”皇帝没有听从。随从帝王的车驾出关之后,力请皇帝回朝。王振十分愤怒,命令他与户部尚书王佐一同随皇帝大营出行。邝埜在行军途中掉下马来几乎摔死,有人劝他留在怀来城就医。邝埜道:“皇帝亲自出征,怎么能借口生病按自己意思行动呢?”车马驻扎在宣府,朱勇战死。邝埜请求快速起驾入关,派出重兵作为殿后。没有得到回复。再一次到皇帝处上奏请求班师。王振大怒道:“腐儒怎么知道行军用兵之事,再讲处以死罪!”邝埜道:“我替社稷百姓出言,何惧死罪?”王振命令身边的侍卫将他扶出大帐。邝埜与佐相对在帐中哭泣。第二天,明军战败,邝埜被杀死,时年六十五岁。

邝埜为人勤劳廉洁正直谨慎,非常孝顺。他的父亲邝子辅做句容教官,教育邝埜甚严格。邝埜在陕西做官时间很长,想见一见自己的父亲,于是想请父亲任乡试的考官。父亲很愤怒:“儿子做宪司(提点刑狱司),而父亲做考官,怎么可以防闲?”急忙寄去书信责备他。邝埜曾经寄给父亲一件衣服,父亲又回信责备道:“你掌管法律,应当洗雪冤案、解决长期积压的案件,而不要有愧于你的官职,从哪里得到这件衣服,竟然用它来玷污我。”封好之后交还给他。邝埜拿着书信跪着诵读,哭泣接受父亲的教诲。景泰初年,朝廷赠与邝埜少保一职,让他的儿子邝仪为主事。成化初年,朝廷赐予谥号为忠肃。

8.【解答】(1)D此处语境说的是浏溪古藤受到过度摧残,前文“历见言书文者,皆以浏纸相夸。乃寇最见刻藤之死,职正由此,此过固不在纸工”是说剡纸为文人滥用,后文“今九牧士人,自专言能见文章户牖者,其数与麻竹相多”说的是利用剡纸著书立说的人很多,陈述的是更近一层的原因,“因”表原因,“而”表递进或原因,“则”表顺承,“且”,况且,表示更进一层,多用来补充说明理由。故选:D。

(2)A(B.因果倒置,“我”因为“此藤亦本乎地,方春且有死色”而询问,询问的结果有人说因为纸工的过度采伐而枯萎。

C.“出于公利来采伐,就使大多数古藤能得到较好的保护”说法绝对,原文“物之资人,亦有其时,时其斩伐,不为夭阙”是说按时节采伐不能说是摧残。

D.“暗含了作者愤懑的身世之感”错误,本文是借古藤的遭遇,讽刺了当时社会上文人们竟相自夸的虚骄风气和浮夸低俗的文风。没有表达作者愤港的身世之感。)

(3)整散结合。整句和散句的结合使用,起到增强气势、调节音律的作用;便于表达作者对古藤遭摧残的态度,抒发强烈的感情。

(4)这句话是说“周南”“召南”代表的高雅音乐会被《折扬》《皇荂》代表的世俗音乐折散。以此形象地揭示天下文人“轻傲圣人之道”,会使高雅文风变得低俗。

(5)作者围绕造纸原料剡溪古藤受到过度摧残一事展开议论。炎溪纸工砍伐古藤为了造纸,炎纸为文人滥用。以此批判、讽刺了当时社会上文人们竞相自夸的虚骄风气和浮夸低俗的文风。

 

 

参考译文:

       炎溪向上绵延四五百里,长着许多古藤,藤根迫近土地。即使春气输入土地脉络,其他植物已抽枝发芽,唯独古藤感觉不到气候的变化,完全断绝了生的意向。我以为植根于土地的东西,春天来了一定会呈现生机。这古藤也植根于土地,正当春天却呈现死亡的颜色,于是向炎溪上的人询问。有人解释说:“炎溪一带有很多造纸的工人,用刀斧砍伐古藤而不顾及什么季节,剥去古藤的外皮,来供造纸之用。”唉,古藤虽然是植物,但气候温和就繁荣,天气寒冷就枯萎,人们养育它就能生长,残害它就会死亡,看来也像是受命于天似的。现在却被造纸的工人砍伐,不能发育生长,这是天地赋予它的气力被人所中伤,导致一种生物遭受如此严重的病害啊。

       后来我到过数十百个郡县,东至洛阳,西到长安,每每见到谈论写字作文的人,都拿如纸相夸耀。这才明白从前所见刻溪古藤的枯萎,责任恰恰应由这些人负,而这过错本来就不在造纸工人。而且如今天下的读书人,自己专门立言而能见出于文章门户的,那数量和竹麻一样多。听他们说话,都自命不凡,仿佛已经掘到了骊龙颌下的宝珠。即使有通晓明悟的人,他们的话语却少得很,不能胜过众人,也就都缩手不说了。胜过众人的果然自称天下的文章都归功于我,于是轻视圣人的道理,使得诗经中《周南》《召南》的风骨折散为《折扬》《皇荂》的俗调,使言偃、卜子夏的文学陷入淫靡放荡之中。他们挤在一起动笔写作,动不动就是几千几百人。几千几百人下笔,动不动就是数千数万字。他们不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一天天放纵下去,自然残害了古藤的生命,把它看得比桑叶还容易得到的东西,使得衰败的趋势日益严重,不见终止。这样一来,那么写绮丽文章随意发表言论的人,谁不是用刻纸写的呢?造纸工人贪图利益,日夜斩伐古藤用来卖钱,即使全天下都是划溪,也还不足以供给,何况只有一条溪呢?因此,恐怕以后不再有古藤生长于剡溪了。

       大凡人世间的耗费,如果合理,那么正道存在,则肆意耗费的错误,就无从横加于万物。万物资助人类,也是有一定时节的。在一定时节斩伐古藤,不能说是崔残它。我认为如今胡乱写文章的人,都是残害剡溪古藤之流。藤的生命有限,而胡乱作文的人却没有限度。且毫无限度地残害万物,并非只限于剡溪古藤而已。这就是我选择剡溪古藤来寄托哀思的原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