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急诊早期抗凝专家共识(2023)

新冠肺炎 离床医学
2024-08-28

成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急诊早期抗凝专家共识


由新型冠状病毒 2 型 (SARS-CoV-2) 引起的 2019 冠状病毒病 (COVID-19) 自 2019 年 12 月底爆发以来,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大规模传播。近来奥密克戎毒株也呈现出普遍易感性,且有症状的患者比例高。患者可出现高热、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疲劳、恶心、胸闷、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并且可同时出现凝血、心血管、消化、泌尿、免疫等系统的损伤,甚至发生速发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国内研究显示奥密克戎毒株导致的重症率为 0.27%~0.50%。


已有研究表明,D- 二聚体轻微升高时即进行抗凝治疗可显著改善组织灌注而保护多脏器功能,这是阻断多脏器损伤的重要策略之一。急诊新冠患者就诊时的状态可分为发病早期和发病中后期,但对急诊医生来说,患者第一次医疗接触时,无论疾病处于哪个阶段,都属于早期(疾病早期或就诊早期),应根据疾病状态进行积极合理地抗凝,以尽早阻断多脏器损伤。

本共识旨在为急诊就诊的新冠患者如何抗凝提供依据,经专家会议讨论后,证据等级被分为 3 级(表 1)

1  新冠病毒感染诱发凝血功能障碍是多脏 器损伤的机制之一

SARS-CoV-2 通过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 ACE2)受体结合进入宿主细胞。ACE2 受体广泛分布在血管内皮细胞、心脏、肾脏、鼻腔、 肺、消化道、睾丸。新冠病毒感染后,全身多部位小血管 内皮细胞脱落、血管内膜或全层炎症、血管内混合血栓形成,

可出现血栓栓塞及相应部位梗死; 肺上皮细胞受损,同时肺血管内皮细胞也严重受损,水及蛋白质渗漏形成透明膜。肺微循环障碍导致肺通气/灌注(V/Q)失衡,可出现严重低氧、高 CO2 血症; 心肌细胞弥漫性水肿,可见微梗塞。肌钙蛋白升高,传导系统受损可出现严重窦缓。腹胀与白介素 -6(IL-6)升高有关,X 线或 CT 上可见扩张的肠道。重症患者大约 20%~40% 出现急性肾损伤, 患者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升高。肾小管尤其是近曲小管可发生急性坏死。病毒直接同时损伤肺脏和其他 器官可导致速发型(原发型)MODS ,在病毒直接损伤多脏器的基础上,肺外器官还可因缺氧和炎症因子的作用发生继发性损伤。损伤达到一定程度后,患者出现与脓毒症病理生理基本相同的重症状态。

推荐意见 1:

新冠病毒同时损伤多脏器,严重时可引发速发型(原发型)MODS(证据水平: 高)。

SARS-CoV-2 感染早期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而激活凝血,多脏器微血栓形成导致组织低灌注是发生 MODS 的重要机制之一。疾病加重过程中,脑、肾、心脏和肢体等也可发生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如肺栓塞(PE)、深静脉血栓(DVT); 研究发现新冠患者中,74.1% 的死亡患者和 0.6% 的生存患者发生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凝血激活的常见原因有:慢性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肥胖、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肝病等)导致的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合并病毒感染; 长时间缺氧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在发病早期,抗凝目的是改善组织灌注、预防 PE 和 DVT。

在急诊就诊的发病早期患者中,部分中型患者即可出现 D- 二聚体轻微升高,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尚在正常范围; 随着病情进展,FDP 和 D- 二聚体持续迅速升高,当 FDP ≥ 10 mg/L 和(或)D- 二聚体≥ 5 mg/L 即为重症状态。D- 二聚体轻微升高或有高危因素的患者中,抗凝治疗可显著改善组织灌注和多脏器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核心治疗措施。

推荐意见 2:

急诊早期就诊新冠患者需监测 FDP 和 D- 二聚体(证据水平: 高);FDP ≥ 10 mg/L 和/或 D-二聚 体≥ 5 mg/L 即为重症状态(证据水平: 中); 抗凝治疗是急诊早期就诊新冠患者的核心治疗措施,目的是改善微循环,保护多脏器功能,预防 PE 和 DVT(证据水平: 高)。


2 急诊就诊新冠患者抗凝指征与停止指征

对急诊就诊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如果符合以下指征中的任何一项,应第一时间给予抗凝。

(1) 无基础疾病的新冠感染患者伴 D- 二聚体升高(无论多高);

(2)D- 二聚体正常但有高危因素的患者(≥ 65 岁、糖尿病、高血压、BMI≥30 kg/m2、自身免疫性疾病、梅毒、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肾衰竭等); 

(3) 存在需要抗凝治疗的基础疾病,如心脏支架、人工瓣膜、瓣膜修补术、房颤、深静脉血栓、易栓症等; 

(4) 超声发现有深静脉血栓。

急诊就诊的轻型新冠患者中,D- 二聚体正常且无高危因素,如果没有抗凝禁忌证,也建议早期进行预防性抗凝。有肝硬化、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及老年患者,抗凝过程中需警惕出血风险。

停止抗凝的建议: 轻型患者抗凝不超过 3~5 d、中型患者抗凝不超过 7~10 d,由于感染后的 7~10 d 是重症发生的高峰期,当疾病重症高峰期过后,没有重症倾向的患者宜尽早停止抗凝; 重型、危重型患者则需要在 FDP 和 D-二聚体恢复正常后尝试停止抗凝,但停止抗凝后 24 h 需监测凝血功能; 对有基础抗凝的患者,如果无针对新冠病毒感染的抗凝指征后,恢复原有的基础抗凝措施; 有 DVT 高危因素的患者或者出院患者建议评估是否需要出院后继续抗凝,可参考相应的指南或共识。急诊早期就诊新冠患者的抗凝流程,参见图 1


推荐意见 3:

急诊就诊的新冠患者应予以抗凝(证据水平: 高)。轻型和中型患者的抗凝疗程分别为 3~5 d 和7~10 d(证据水平: 低)。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在 FDP 和 D-二聚体恢复正常后,尝试停止抗凝(证据水平: 中)。


3  抗凝药物

临床研究显示,抗血小板治疗无改善新冠患者脏器功能及生存天数的作用,对全因死亡率、住院病死率、机械通气、血栓事件等方面无肯定结论,并且严重出血的发生率升高; 在 SARS-CoV-2 导致呼吸衰竭的患者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静脉推注序贯肝素维持可以改善氧合。有研究发现补充血浆纤溶酶原可能对新冠病毒感染的肺部病变和低氧血症有效,但缺乏对照组,需进一步确定其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表明,直接抑制凝血酶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抗凝措施,但目前尚无临床研究报道;磺达肝癸钠作用与肝素类似,推荐在出现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时可选用其进行抗凝治疗。

肝素是临床最常用的抗凝药物,能显著增强 AT-III对 多种凝血因子的抑制作用 。还可以直接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凝血酶介导的V、VIII因子活化,增加组织因子通道抑制剂的释放,拮抗 TF- VII a 复合物的促凝作用。去除普通肝素的抗凝活性后,低剂量无抗凝活性的肝素也能通过抑制 Caspase-11 防治 DIC。肝素有抗炎症反应的作用,能与细胞因子、急性期蛋白及补体结合,降低体内炎症介质及 C-反应蛋白水平。肝素还可通过减少组蛋白生成、保护多糖包被等机制减轻炎症因子对内皮细胞的损害,并通过调节Ang1/Tie 轴参与新生血管形成、抑制血管渗漏及炎症反应 。


3.1  抗凝剂的分级选择与剂量

3.1.1 口服抗凝治疗 

原有接受基础抗凝治疗且无 D- 二聚体升高的患者,可继续口服原有的抗凝药物,但需要关注是否增加药物剂量。当 D-二聚体升高时,则建议停止原有针对基础疾病的抗凝剂而改为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抗凝。

推荐意见 4:

原接受基础疾病抗凝治疗的新冠感染患者,若 D- 二聚体升高,建议停止针对基础疾病的抗凝剂改为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抗凝(证据水平: 中)。


3.1.2 肝素抗凝治疗

(1) 低分子肝素抗凝

无抗凝禁忌证的轻型、D- 二聚体升高的中型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 原有接受基础疾病抗凝的患者,新冠感染后若出现 D-二聚体升高,建议停用原有抗凝剂改为低分子肝素; 中型、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恢复期也可予以低分子肝素预防 PE 和 DVT。

用法: D- 二聚体正常但有高危因素的中型患者: 低分子肝素 40~60 U/kg,每天皮下注射,持续 7~10 d; D- 二聚体正常且无高危因素的轻型、中型患者: 低分子肝素 40~60 U/kg,每天皮下注射,持续 3~5 d。

低分子肝素种类较多,如那屈肝素钙、达肝素、低分子肝素钙、低分子肝素钠、依诺肝素钠等。钙盐制剂可以直接被皮下组织吸收,而钠盐制剂需要进行钠 - 钾交换、钾-钙交换,再被人体吸收。钙盐制剂由脂肪层内的毛细血管内皮直接转运到血液中,而钠盐制剂需要二次交换再入血液,可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产生局部出血、水肿等反应。钙盐制剂注射后导致的疼痛轻微,比钠盐制剂的耐受性更好。

推荐意见 5:

无抗凝禁忌证的轻型、D- 二聚体轻微升高的中型患者,应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证据等级: 中)。


(2) 普通肝素抗凝

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已达到与脓毒症类似的严重状态,此时患者纤溶指标已达到 FDP ≥ 10 mg/L 和 D- 二聚体≥ 5 mg/L,建议采用普通肝素抗凝。

普通肝素抗凝方法可按照凝血状态进行分级处理。

①高凝期

首先给予负荷剂量(40 U/kg)的普通肝素静脉推注,如果 FDP 和 D-二聚体异常升高达到检测的上限时,建议翻倍(80 U/kg)给予负荷剂量。在负荷剂量的基础上,再根据血小板水平启动持续的肝素抗凝,若 PLT ≤ 30×109/L,则普通肝素起始剂量为 3 U/(kg·h); 若 PLT>30×10 9/L 则 5 U/(kg · h) 开始持续静脉推注,1~4 h 后根据 FDP、D- 二聚体的变化趋势调整普通肝素剂量,若 FDP 和 D-二聚体开 始降低,表明肝素剂量已达到治疗量; 若无降低甚至升高, 则增加 1~2 U/(kg·h),按照上述方法反复滴定到 FDP 和 D- 二聚体开始降低作为持续推注剂量。

②低凝期

低凝期指患者气道、消化道、尿道少量出血; 皮肤瘀斑、针刺点出血时间延长等。在严密监测下进行抗凝,普通肝素起始剂量为 3 U/(kg · h),经上述方法滴定获得最佳持续推注剂量。

③抗凝期间凝血因子的替代治疗

普通肝素抗凝期间,无论高凝还是低凝期均务必保证 Fg>1.3 g/L[24]。高凝期内禁止注射凝血酶原复合物、新鲜冰冻血浆和血小板; 只有在低凝期才可以在注射肝素的同时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AT-III严重缺乏时,建议替代治疗。AT-III活性在 50%~75% 之间时,肝素抗凝疗效开始降低,建议补充; 其活性 <50% 时肝素抗凝疗效严重低下,需要补充 AT-III使其活性达到 75%~90%,若无重组人 AT-III, 可改用非肝素类抗凝药物。

当 FDP <10 mg/L 和 D- 二聚体 <5 mg/L,且氧合指数正常后,普通肝素可改为低分子肝素继续抗凝治疗直至纤溶指标恢复正常。

普通抗凝流程参见图 2

推荐意见 6:

FDP ≥ 10 mg/L、D- 二聚体≥ 5 mg/L 时启动普通肝素抗凝治疗(证据水平: 高); 不建议在不能严密监测凝血功能的患者中使用普通肝素进行抗凝(证据水平: 中)。


3.2  抗凝治疗的辅助药物

3.2.1 大剂量维生素 C 

抗凝最严重的并发症为出血,因此,为了降低和减少出血风险,使用普通肝素的患者需同时静脉注射维生素 C(Vit C)。其具有保护内皮细胞、保护心肺肝肾等多脏器功能的作用 ;还是儿茶酚胺合成的必需辅助因子,具有抗休克作用;还能维护肠道菌群稳态、抑制肠上皮细胞-树突状细胞转分化。静脉补充 Vit C 能迅速抑制外科患者的弥漫性创面渗血。推荐在抗凝同时给予静脉注射大剂量 Vit C 辅助治疗。对于病毒检测转阴困难的患者,大剂量的 Vit C 可能会缩短病毒转阴时间。上海瑞金医 院的研究显示,大剂量 Vit C 对改善新冠患者的预后有积极意义。

对处于高凝期的患者,若 PLT>30×109/L,给予静脉输注大剂量 VitC 100~200 mg/(kg · d),输注速率为 1 g/h; 若 PLT ≤ 30×109/L,则静脉输注大剂量 VitC 200 mg/(kg·d),输注速率为 1.5 g/h。对处于低凝期的患者,给予静脉输注大剂量 Vit C 300~500 mg/(kg · d),输注速率为 2 g/h。

炎症因子风暴消失后,Vit C 可减量至 50~100 mg/(kg·d)。以全身炎症反应消失、氧合指数改善为目标决定是否降低 VitC 剂量。

推荐意见 7:

普通肝素抗凝时,可同时给予静脉输注大剂量 VitC。(证据水平: 高)


3.2.2 抗炎治疗

由于炎症反应和凝血是相互影响的两 个方面,因此抗凝的同时建议同时进行抗炎治疗,例如COX2 抑制剂、广谱蛋白酶抑制(乌司他丁)、血必净和西维来司他钠等。


4  抗凝的监测方法

4.1  抗X a 活性监测

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持续时间超过 7 d 或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监测抗X a 活性,要求维持抗 X a 活性在 0.5~1.0 U/mL。


4.2  普通肝素滴定监测法

普通肝素抗凝治疗时,需连续不间断的每 1~4 h 根据 FDP 和 D- 二聚体的变化滴定获得最佳的治疗维持剂量。且需每天至少监测一次 DIC 指标。


4.3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用于评估 DVT 的状态。


4.4  AT- III活性

有检测条件时,重症、危重症患者应定期监测 AT- III 活性。


4.5  HIT 抗体

有检测条件时,使用肝素的患者应予以监测 HIT 抗体。


5  抗凝并发症及处理

抗凝治疗过程中,需规范监测抗凝效果,检测抗 X a 活性、血小板活性、FDP、D- 二聚体和 AT- III活性,注意防止不恰当抗凝导致的出血,如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


5.1  大出血

若按照上述规范的普通肝素流程进行抗凝后,再继发致命性的出血,如上和(或)下消化道大出血(可能与应激性溃疡或粘膜微血栓有关)、气道、尿道大量出血等。建议暂停肝素,必要时采用鱼精蛋白拮抗,同时寻找出血原因。对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应及时加用质子泵抑制剂。


5.2  HIT 的处理

停用肝素,并监测血小板计数; 使用肝素类以外的抗凝药物(口服或注射),如磺达肝癸钠、利伐沙班等; 必要时可使用激素加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


综上所述,对于急诊就诊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应尽可能进行早期低分子肝素抗凝。当达到重症状态时,建议采用普通肝素抗凝,可同时联合使用大剂量维生素 C。

广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愈后康复指南(试行)2023

新冠肺炎患者呼吸支持的特殊风险与建议

二次加重的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

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长期影响:对NICE、SIGN和RCGP快速指南的总结

新冠肺炎胸部CT特点

新冠肺炎患者的医学营养治疗
低分子量肝素对新冠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作用
重症新冠肺炎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特征对比
肝素抵抗的发生机制及临床处理策略
视频: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第十版)解读
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受体及抗病毒药物概述
影像学检查在病毒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
这很新冠!!!
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感染患者治疗的总结归纳
奥密克戎变异株致重症新冠病毒感染为何不推荐丙种球蛋白和恢复期血浆?
奥密克戎变异株致重症新冠病毒感染,慢阻肺者易致CO2潴留,如何调整氧疗标准?
新冠肺炎患者血小板参数特征及其生理病理意义
糖皮质激素对病毒性肺炎的辅助治疗价值
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用药建议(2023年1月8日)
呼吸机的基本模式与参数设置(视频)
2022年度急诊医学十大研究热点
新冠肺炎的呼吸支持治疗(培训PPT)

新冠病毒肺炎重症患者,D-二聚体为何升高?

如何使用床旁超声对清醒俯卧位通气患者肺复张评估?

视频解读:手把手教您看懂新冠肺炎胸部CT

张伯礼院士揭露外国利益集团收买国内败类反中医中药

新冠肺炎:支气管镜的实操(4个视频)

间质性肺疾病中的一种特殊表型——进行性肺纤维化

博弈:医保谈判机制运行障碍因素与对策探讨

病毒性肺炎炎症后肺纤维化,对预后造成严重影响,致病机制是?
为什么中国民众突然对新冠口服药呼声很高,寄以很大希望?
呼吸道病毒与肺纤维化
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发生机制和处理对策
呼吸机相关肺损伤与驱动压
重症病毒性肺炎与心功能不全
气道管理中应用视频喉镜的优势和技术要点
国际特发性肺纤维化指南及进展性肺纤维化临床诊疗指南摘译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疼痛

当前中国的新冠感染率和病死率估计是多少?

国家四部门明确:乙类乙管后新冠治疗医保怎么报销?

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ICD-10编码分类

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工具与疾病管理进展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高流量氧疗视频

呼吸康复指南:评估、策略和管理

新冠病毒变异株感染肺炎的胸部CT诊断与鉴别

标注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 第十版

新冠病毒感染救治培训视频(11位大咖授课视频)

成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用诊疗建议(北京协和医院2022)

新型冠状病毒凝血病与免疫血栓

如何通过临床指标指导机械通气(视频)

气管插管尺寸如何选择?

划重点:奥密克戎变异株所致重症新冠病毒感染临床救治专家推荐意见

肾脏病临床使用新冠肺炎防治药物的药学建议(临床版)

肺间质异常的临床识别、认识、管理

新冠肺炎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与传统ARDS的不同

仅有掌声是不够的!后疫情时代如何重新定位护理专业?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性心肌炎简明诊治建议

用药警讯:Paxlovid、阿兹夫定、托珠单抗、巴瑞替尼

抗新型冠状病毒的单克隆抗体作用机制及其制剂研究进展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通气管理的34条最佳证据总结
新冠病毒感染危重症患者救治快捷指南(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 第一版)
清醒俯卧位通气和新冠肺炎,该方法仍存在许多不足
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
俯卧位通气治疗核查单(表)
危重患者的滴定式氧疗,less is more
中日医院成人Omicron病毒感染初始诊疗方案(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牵头)
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治规范与分级诊疗流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性凝血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机制

气切套管的封堵与拔除,何时?何种方式?(视频+课件)

新冠肺炎急性期后的远期肾脏转归:从急性肾损伤到慢性肾脏病

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

95例COVID-19患者合并细菌及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肺复张的临床应用及手法实施(附2个视频)
感染后咳嗽的病原学、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治疗现状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呼吸治疗流程专家建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嗅觉障碍的机制及治疗
气道湿化治疗
成人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气道管理推荐意见
新冠肺炎治疗中人免疫球蛋白的合理使用与药学监护
胸部CT:是肺水肿,还是新冠肺炎?应当如何最优化处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间质病变诊断和治疗专家建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时期心力衰竭患者管理建议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加强免疫策略的进展及专家建议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实体肿瘤患者防护和诊治管理相关问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佩戴N95口罩所致生理学变化的研究进展
认识新冠肺炎相关性凝血病及凝血检验的应用
新冠肺炎的放射学检查与诊断(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郭佑民教授)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治挑战
危重症患者的“肥胖悖论”现象:神话还是现实
嗜神经病毒穿越血脑屏障入侵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致病机制
糖皮质激素在病毒性肺炎中的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患者气管插管术的专家建议
新冠肺炎药物培训视频: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应用的临床管理
肺超声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视频)
疫病论——五运六气解读新冠肺炎疫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治疗(武汉郭老师PPT课件)
基于药学角度谈对新冠治疗药物Paxlovid的十点思考
俯卧位通气的细节与实施
山东省新冠病毒感染重症肺炎诊疗专家共识(第一版)
阿兹夫定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河南药学专家共识
广东省药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病毒治疗临床药学指引(更新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挽救性治疗:实施俯卧位通气刻不容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俯卧位治疗上海专家建议
心肌炎与炎症性心肌病:深入认识病理机制 不断提升诊治水平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诱发肺纤维化的机制及相关治疗研究进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认知障碍诊治和管理共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恢复期健康管理专家指引(第一版)
院内感染新冠病毒,患者要起诉,医院要承担责任?
疫情期间医务人员辞职,吊销执业医师证?
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不能口服,如何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
新冠肺炎药物:阿兹夫定和Paxlovid临床用药指引(同济药学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可能机制及治疗对策
抗新冠病毒药物: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Paxlovid)如何用?
王小亭、张丽娜、刘大为: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再认识
北京协和医院新冠肺炎诊疗参考方案(PDF可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手册(华西医院PPT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血栓防治相关国内外指南概览
谨防新冠肺炎“伤心”十大危险时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静脉血栓防治药物使用(思维导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建议+解读
新冠肺炎危重患者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的同质化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超声应用专家共识(战时应急稿)

新冠肺炎CT早期征象与鉴别诊断

血液来源治疗制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的治疗作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营养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发气胸的临床特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免疫失衡与免疫调节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肺外临床表现
病毒性感染中毒症——一个亟待重视的概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和相关研究进展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血液净化治疗流程的专家建议
新型冠状病毒疾病与低钠血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其他相似肺疾病的鉴别诊断(28例胸部CT)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感染时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探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症处置专家共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心肌炎发病机制
COVID-19患者神经损伤的途径、临床表现和机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伴发的皮肤表现
季节性流感疫苗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同时接种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沉默性低氧血症的发生机制
常见慢性疾病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重症化风险的系统评价及荟萃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心电图表现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再感染的研究进展

重型与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呼吸支持策略与选择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关注细胞因子风暴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体外生命支持应用时机及模式选择的专家建议

体会总结: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多器官功能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管理策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心理健康:从生理机制到社会影响

拯救脓毒症运动关于成人COVID-19的ICU管理指南:第一次更新

“新十条”后医务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管理、居家治疗及返岗建议
美国感染科医生:得了新冠肺炎怎么办?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成人多系统炎症综合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心脏表现和治疗建议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急性肺损伤的机制及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机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肝脏损伤机制及临床认识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吗?
实用临床问答:儿童发热的30问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肝脏损伤的预防及诊疗方案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俯卧位通气实操流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及死亡的影响因素
儿童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策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糖尿病是重症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关注感染新冠病毒的糖尿病患者
新冠肺炎后遗症是个谎言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胸部CT临床实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医学全流程管理
杜斌、邱海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创通气还是有创通气?
刘又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受关注问题之我见(13条答疑解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附PDF文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更新11处核心要点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抗病毒药“PF-07321332/利托那韦片”是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的专家共识解读
不同人群的新冠肺炎疫情心理调适(10个视频)
问: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核酸检测的Ct值是什么?
文献速览 | 新冠肺炎患者产生的抗体能在体内待多久?
病例学习:新冠肺炎患者,罕见同时纵隔气肿和心包积气?

病例分享:肺CT呈典型磨玻璃,此时此刻,不得不考虑新冠肺炎?


好记性不如点个赞!收藏起来以防忘记哦!
小师妹和俺建立了资料分享群,邀您互相交流,微信gabstudy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书籍宝库,用完记得收藏哦,下次更方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离床医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