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青袍笔记 2022-11-03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解目录

楞严讲解28:这八俱非便成一切外道言说戏论的核心

楞严讲解27:于修行中所有见闻觉知种种相,一概不依不随不取不着

楞严讲解26:当今邪魔外道、附魔外道这么多,我们应当戒慎恐惧,战战兢兢

楞严讲解25:若见有好说神通或搬神弄鬼者,便知多半有问题,最好敬而远之

楞严讲解24:大抵上修禅的人比较容易着魔,修净土的人比较不会着魔

楞严讲解23:外道悟道不究竟,停顿在第七意识跟第八意识的微细执着上进不去

楞严讲解22:这个五十种阴魔对于正法重现是有正面的作用,非常重要

楞严讲解21:自心不贪不取,一切诸魔所不能动

楞严讲解20:若自心贪则不论善相、恶相甚至中性之相,一切都可成魔相

楞严讲解19:佛法不能等到死才受用,是在当处、当下、现在就要受益

楞严讲解18:我执和法执,就是修行人最重的二块石头

楞严讲解17:我们亲近善知识,应当取其莲花,不应取污泥

楞严讲解16:要往生天趣一定要行十善,还有你淫欲愈少往生的天道层次就愈高

楞严讲解15:同样是杀生,你杀死愈接近成佛的罪愈重

楞严讲解14:要学一种功夫:就是尊重异己、包容异己的存在

楞严讲解13:悟不悟,就但看你对这个[无]字参得透参不透?

楞严讲解12:事相就是差别,差别就是平等,活在平等的心性当中就是佛法的生活

楞严讲解11:是诸众生求三摩地,当断世间五种辛菜如避毒药

楞严讲解10:理可顿悟,事须渐修---见性后还要继续把习气慢慢的断掉断除

楞严讲解09:我们娑婆世界以听经闻法证悟最快,速度最快

楞严讲解08:令心无所增减是名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楞严讲解07:在娑婆世界要以耳根最为精明,要多听经闻法就是这个道理

楞严讲解06:你知道投胎成人,又能听到正法有多困难吗?

楞严讲解05:什么是宇宙?就是业力的网。一切的众生都活在业力的网子里

楞严讲解04:给大家一个深入《楞严经》的整个轮廓、概念

楞严讲解03:要修首楞严大定,要决定捐弃一切诸有为相

楞严讲解02:我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

楞严讲解(01)楞严经就如同小部的大藏经,禅净律密都包括在里面


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目录

法华经浅释65:十法界不离一念心,一念心生十法界

法华经浅释64:忍辱仙人答,若我生瞋恨心,将来就不能成佛,乃至堕地狱...

法华经浅释63:我们常穿忍辱的铠甲,为弘扬流通妙法莲华经甘愿忍受种种难忍的事

法华经浅释62:劝说他人读诵奉持这部妙法莲华经,一定会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法华经浅释61:要相信生生世世来反对你、给你苦头吃的人,都是在帮助你成佛

法华经浅释60:提婆达多生生世世都以反面人物来助佛成道

法华经浅释59:假使有人能护持妙法莲华经,等于供养佛和多宝如来一样有功德。

法华经浅释58: 结跏趺坐的功德能生戒力、定力、慧力,三力具足

法华经浅释57:拜佛能将无量劫的罪业消灭。拜佛是拜自性佛.

法华经浅释56:你所见物质的见其实也是假的,看不见的那个才是真的

法华经浅释55:受持法师就是受之于心、持之于身,永不忘经义

法华经浅释54:佛给法华会中的二千位有学无学位的声闻授记

法华经浅释53:悭法是修行中之大障碍,果报不只是愚痴,还会得哑吧之果报

法华经浅释52:谁若能精进勤奋教化众生,谁即是清净佛国土

法华经浅释51:佛法本来是只有佛乘才是实乘,没有缘觉乘、声闻乘之分

法华经浅释50:佛法都是讲因果,若无此因,则无此果。

法华经浅释49:众生也必须要具足无量功德才遇见佛

法华经浅释48:凡是修道证果的人,都要经过魔考的一关

法华经浅释47:佛给摩诃迦叶及三位大弟子予以授记

法华经浅释46:现前听法所得之功德及果报,使我们与之前判若两人,但自己不知道

法华经浅释45:一切诸法性虽空寂,然救度众生乃必须之事

法华经浅释44:人若要修正道,亦要有助道之因缘相助

法华经浅释43:能有机会听闻法华经的人皆有大善根,否则不得入此法门

法华经浅释42:若人能信解经中之义理,继而躬行实践,才能真正得到法益

法华经浅释41:唯有对有大乘根性的人,才可说法华经上乘妙法

法华经浅释40:佛历尽千辛万苦  久经劫数才得栽培出大乘的种子根基

法华经浅释39:修道人必须具足择法眼,明辨是非,择善而从

法华经浅释38:精进分身精进\心精进。拜经念佛打坐持咒是身精进。

法华经浅释37:人有业障才有烦恼,应消除业障,修忍辱行

法华经浅释36:人若能保持无漏,定会成佛。无漏即驾上白牛车

法华经浅释35:学佛法不可有分别心,无论任何法师说法,都应虚心地听法

法华经浅释34:那些人乐于诵经、学佛及助印经典,故得智慧

法华经浅释33:妙法莲华经乃是至高无上法中之王;佛说此经去权智而说实智

法华经浅释32:凡是成功的人,皆有克制功夫

法华经浅释31:能听过妙法莲华经的人不容易找到,犹如优昙华那么罕见

法华经浅释30:如果有人对于其他法门功夫用不上,可以修念佛法门

法华经浅释29:不要把念佛看得那么容易,一旦业障障住时你想念也念不出来

法华经浅释28:在末法时期能来此学佛听经者,如黄金一般罕有

法华经浅释27:真正修道者,不会怕别人比自己好

法华经浅释26:三世诸佛的目的就是教化众生令发菩萨心,使之成佛

法华经浅释25:你生死的问题不清楚,你的大事就没有完成

法华经浅释24:定力就是不被一切境界所转,对善恶境均不动于心

法华经浅释23:一般众生无论到那一个境地上,亦有他的执着

法华经浅释22:在每一个法界里,皆有十如是

法华经浅释21:佛之所以成佛,皆因“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

法华经浅释20:切记修行者要仗自力---佛陀本无种,众生当自强!

法华经浅释19:万劫不离一念心,时间的长短无非分别在心

法华经浅释18:宁可修行死,莫为偷安活

法华经浅释17:若人悭贪不舍,亦不行布施,则永远不能了生死

法华经浅释16:作功德即修福;听经诵经及研究佛法则名为修慧

法华经浅释15:作为一个人之最基本条件是持五戒

法华经浅释14:功德生时烦恼灭,烦恼生时功德灭

法华经浅释13:释提桓因、四大天王、龙王等与其眷属,同时到法华会上。

法华经浅释12: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

法华经浅释11:我们对于佛法有真正的大信心,我们也就是菩萨摩诃萨

法华经浅释10: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等大阿罗汉

法华经浅释09: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

法华经浅释08:没有定力就会起瞋心,看人看事都觉得不顺眼

法华经浅释07:在每一部经前面都有六种成就,佛才说法

法华经浅释06:鸠摩罗什法师到中国的因缘

法华经浅释05:唯有莲华才真正可以比喻妙法。因为莲华是花果同时

法华经浅释04:讲一些公案给大家听,来证明法华经妙法的妙处

法华经浅释03:那一个法门可以治你毛病,那一个法门就是第一

法华经浅释02:无论任何修学佛法的人都一定要谦、恭、和、敬。

法华经浅释01:天地间所有一切,没有一样不是妙的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摘录

现前苦乐忧喜舍看破了,一切境界里面能如如不动,这个叫作功夫。

我们学佛就是六根在六尘境界当中,要晓得回头返观自性

心是通的,心是一不是二,你所想的事情,我都知道

记住一定要正助双修,正修是念佛,助修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要在转识成智,转的方法要学分别即是不分别,执著便是不执著

佛给我们讲,迷的时候一切都不是;悟了以后一切都是。

佛法是以悟为宗,说法听法读诵都是摄心的方便

摧邪立正的邪是我们自己心里头的邪思,与外人不相干

修行是修正行为,行为有了错误,把它修正过来

净土法门唯一的一个特色就是带业往生

佛说法最大的期望就是希望我们直下承当

凡是把佛菩萨也看作鬼神来祈求保佑,这个是极冤枉啦,迷信到所以然处了

人家说我们盲修瞎练就一肚子不高兴,这个不高兴正是盲修瞎练

楞严经跟华严经,就是帮助我们得到理一心不乱

一法含一切法,一种解脱门含摄无量无边的解脱门,法法如是

背书是修根本智,它并不重在记诵,目的是开悟

佛法里面所谓迷失自心,就是误认缘影为自心,那与认物为己、为心没有两样

为什么叫你天天念经背经?这念经背经就是唤醒自己

性迷了就叫识;识悟了就叫作性

念佛看你用什么心去念,有念佛念到地狱饿鬼里去了

我们现前这个十法界依正庄严山何大地芸芸众生,就如银幕里头现出来的相

阿赖耶识里头的种子是不是真实的,一不相熏种子就没有了

不与境缘相会的那是真心;凡是与境缘相会的通是妄心

要想超越轮回在业上(修善)是不行的,一定要破惑才行

凡是没有明心见性的人,都是属于邪见之人

七处征心之之六:执心在中间

七处征心之之六:执心在中间

七处征心之五:执心则随有

七处征心之四:执心分明暗

七处征心之三:执心潜眼根

七处征心之二:执心在身外

七处征心之一:执心在身内

读佛经乃至古人的注疏不要受他的拘束,才能看到真正的东西

今天要想挽救这个世界从不妄语救起,直心是菩提心的根本

初学的时候,解就是行;老参的时候,行就是解。

我学佛学了三年,才肯跪下来拜一拜啊

求学的态度就是这八个字: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背诵是三学等运三慧齐修---不是叫你背文字,而是借这个做自己修心的功夫

出家的弟子接受在家人供养,一定要给人说法才合法

我们有愿而没有心。只要你存这个心都是招一切障碍的根源

没有吃亏的人,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老师责备学生也是为了爱护他,对不爱护的学生一定是当宾客看待

世间稍微聪明一点的人都喜欢博学多闻,因此心不能专志不能一

现了神通一定就走,这是佛法里面是一种规矩

要学得佛的那个法门在日常生活当中确确实实能做到,做得很圆满

记住:同学们当中有过失是不可以说的,无论是当面无论是背后

从绐列举这六位上首的专长,也就能看出这一部经的特性。

佛菩萨现身是随我们众生根性的

我们一定要孝亲,一定要爱国,一定要懂得本末这个顺序

佛学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完全为众生的是正;有一念为自己都是邪

有心就有业,无心就无业。

菩萨所修的就是利益一切众生,自已所得到的是清净平等慈悲

用这一个名号是唤醒自己本性里面的释迦牟尼佛

因为你有时间观念,你就会老

我觉得修定最好的办法是背经,背经书就是修定

你的我执、法执还在,你就还没有入门

在古时候凡是学佛的不管学哪一宗,没有不读《楞严》的

见了性的人才看到“常乐我净”

执着恶法是病,执着善法还是病。一切都不分别,心才能定得下来

一切法里头不起心不动念,那就是舍识用根

般剌密帝法师把楞严经送到我们中国来的苦心

现前一念心我们不难体会,但是现前一念心的理体不容易体会

两三年不间断熏习,利根的人就有入处,就有悟处

有断证的功夫,能以观照破见思烦恼.是观行级的菩萨

用根不用识;称性不着相

修行的方法上来讲:一根归源,六根就通达

破戒的人佛有办法救他,破见之人诸佛没有办法救

凡是秘密传教的一定有问题啊,不要去相信他

众生为什么一个人一个相貌呢?

诸佛菩萨千经万论教我们“敬”,要懂得了诚与敬

背诵经典是第一层的功夫;持咒念佛是第二层的功夫

业障相是通过人的长相可以看出来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

楞严要解67:要了生死必须先要了这个淫欲心,夫妻之间是正淫也不能维持

楞严要解66:如果你执着这就是妄;你不执着这就是真,这就是见性

楞严要解65:知见越多,执著和挂碍就越多,能障碍我们的正觉之道

楞严要解64:见性之后念佛打扫自己的妄想,把习气消灭,使妄心变成佛心

楞严要解63:你定力不够,顺逆境界一来你要么欢喜要么烦恼

楞严要解62:断惑是度生的第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培植福德

楞严要解61:见到本性还不是真功夫,要活泼泼地证体起用,才是真功夫

楞严要解60: 真正的“得无挂碍”就是心不住相,并不是一点事情都不管

楞严要解59:只有对着各种顺逆的环境都不动心了才是真成道

楞严要解58:小乘讲定业一定要酬报不可转,但大乘法说定业可以转

楞严要解57:一切都是我的妙用,不要再去着相,不要再去着知见

楞严要解56:假如不是根尘相对,就不能生起见。没有见性就发不出这个识。

楞严要解55:讲的这些道理为的就是破这六根,把这六根摄归本来,摄归如来藏

楞严要解54:见闻觉知这六根,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不是别的东西

楞严要解53:见觉本身实际是无知的,因色相之故才得以显发,发出个见觉

楞严要解52:不管是念佛参禅修密都是为了转这个心。能够转为佛心,当下就是净土

楞严要解51:错就错在误以为修法就是要把一切相都去掉。是要透过相而不要执着相

楞严要解50:性空真风----有形状、有动摇、有触觉,那就不是真风

楞严要解49:修行是在内心不在外表,悟道以后的修行才是真修

楞严要解48:心量大了法就大,心量小法也就小了。

楞严要解47:要透过形相认识本性,一切都是佛,都是真心所显现

楞严要解46:前四科讲的是因缘性是和合相;七大讲的是自然性是不和合相

楞严要解45:不要执著在事相上,你做的那些善行是福报不是功德

楞严要解44:不管横也好、竖也好,一定要破了五蕴才能成佛

楞严要解43:由于意根不缘外尘,所以外面的色境不是意识所缘

楞严要解42:舌、味、舌界,三处都无

楞严要解41:著相而修,以为要做多少功德,好比肩上挑着千斤重担

楞严要解40:耳、声、声界,三处都无

楞严要解39:眼、色、色界,三处都无

楞严要解38:修行要晓得一个“觉”字,要晓得道属于悟,不属于修

楞严要解37:心生境,境生心,意根缘法尘;都是不可得,都是虚妄的

楞严要解36:我们时时刻刻做这样的功夫,一切事相都是妙有非有

楞严要解35:嗅与香二处都是虚妄不实的,尝与味也是虚妄不可得的

楞严要解34:要透过相见到体,时时刻刻在这上面用功

楞严要解33:偏空或者偏有,都是我们的分别心在执着

楞严要解32:实际上心和色并不是固定的,心就是根,根就是心

楞严要解31:意根非常重要,修行时时刻刻都要在意根上着手

楞严要解31:身体以内、以外的这一切都是你自己

楞严要解30:禅宗大德开悟见性之后,回过头来还要再修净土

楞严要解29:根身眼耳鼻舌身意,都是由妄见粘滞在色相上

楞严要解28:我们定力不够,听到别人说话会随语生解,心就跟着跑了

楞严要解27:眼睛等对境能吸收尘境,吸进来的东西都是妄想劳相

楞严要解26:尽虚空遍法界正是我自己本身

楞严要解25:我们的业报身在六道轮回无有息时

楞严要解24:诀窍第一要紧的就是开悟

楞严要解23:你不执著才是灵明妙用,你若执著那就死掉了

楞严要解22:达摩祖师传的禅宗不讲渐次,没有次第加行,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一步即可登天的圆顿法门

楞严要解21:悟后的真修就是要学会观照好自己的心和念头,与妄念做千万次的斗争

楞严要解20:自性也叫法身,不仅佛与佛,佛与众生都是共一法身。

楞严要解19:指上指下都是虚妄,说正说倒都是妄见

楞严要解18:你看起来停止不动,其实一念当中九十个刹那

楞严要解17:禅宗行人开悟之后,不少人忽然大哭一场,痛哭流涕。

楞严要解16:修行实际上是闹革命,不是革他人的命,是革自己的命

楞严要解15: 客对主、尘对空,憍陈那就在这两个字上悟道了

楞严要解15:实际上能见东西的不是眼睛,眼根只是‘见’性的增上缘。

楞严要解14:若不实修,知道的理论再多,也得不到三昧,

楞严要解13:打坐做功夫,先粗住再细住,然后是欲界定、未到定

楞严要解12:一切事物都是从妙明真心生起的,妙明真心是一切事物的源头

楞严要解11:一切色相都是真心的变现,都是真心的妙用。

楞严要解10:学佛要根据人的根器,一点都不能勉强。

楞严要解09:修什么法门都要根据学人的根器来定。从前的师父能识取来人的根基

楞严要解08:不同的人同样做一件事情,但果报却不一样。

楞严要解07:一切法门目的都是让我们息下缘心,但现在的人不知道这个关键

楞严要解06:我们修行的人一定要认清本性,念头一来,不予以理睬就行了

楞严要解05:凡有言谈,皆无实义;化身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

楞严要解04:修行不应落入顽空。该做的事情还是应该认真去做

楞严要解03:心无所住,处处都是净土。如果有所住就是秽土了

楞严要解02:真正有体性的东西必定有相用。体、相、用三者密不可分。

楞严要解01:真心是不动的,而妄心生灭不已


历史文章选读集一(新关注的师兄入)

历史文章选读集二链接(新关注的师兄入)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宣化上人教念楞严咒,万佛城教读慢诵楞严咒

慧律法师教念楞严咒,文殊讲堂唱诵楞严咒

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 


说说母亲的伟大

娑婆众生耳根最厉,骂人一句话一辈子都记得,甚至进入轮回

要有学习祖师高僧的精进精神

管好自己的六根,耐得住清贫和寂寞

打坐之人,最好也念经背经

生命要有大格局观

佛教对中国最大的贡献是华严经

要积累三千阴功才能到天上

一个修道人有清气是很重要的

看媒体网络的世俗信息,会让人生很多妄想,智慧减少

人的贪嗔痴,都是阴暗的魄的力量向外的表现

地藏菩萨专门清理我们生命中的垃圾

要生起真正的惭愧心确实不容易

把阴德留给子孙胜过钱财

善事功德不会丢失

现在科技发达,我们很多本能都退化了

身体生病要多念经,什么药方都没有念经好

一个人生病了并不只是简单的四大不调

修行第一关破除对色身的贪着

看人多往光明正大、好处看,这个是一种功德

想身心健康,就要保持身体的能量来源干净及能量不流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