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婆私藏中古食谱⑬从丝袜奶茶聊到张岱《陶庵梦忆》里的古奶茶
本 文 约 2600 字
阅 读 需 要
[ 中 ]
《陶庵梦忆》
有个笑话,有人问:“奶茶好了吗?”有人答:“美女丝袜还没脱下来,等等!”我们近代历史里,公认的奶茶是史于17世纪初期的香港石板街,我最近一次去香港就住在那里。
两年前去香港,不敢乱走动,香港这么多地方,最后还是决定住我最熟悉的中环,那里有Pottinger。
出门正对Pottinger街,1958年因香港第一任总督Sir Henry POTTINGER命名,一条斜坡石板路上叮叮当当撑开一整串小铺子,高楼林立间像个马戏班子,但城市的风韵就在这里。清早路过那些曾经吃过的破破小店。让我确认是在香港,而不是世界任何一个地方。
蔡澜在《十三邀》节目里就带着许知远走过这里,就在这条旧时的“总督第一街”上,广州官吏林智贤,首创以加了牛奶的茶在香港石板街招待荷兰使节,这种独特的喝法后来被带回荷兰。1680年,约克公爵夫人又把时髦的荷兰式饮茶——在茶中加鲜奶、砂糖引进英国,成为英皇贵族专供饮品。在凯萨琳王妃把红茶引进英国之初,英国当地饮用红茶的习惯是和中国人一样清饮的。到了18世纪,加糖和奶,甚至柠檬、鲜奶油、伯爵茶的奶茶,已经成为英国人饮茶方式的主流。
香港现在街上随处可见的奶茶店,内地习惯叫“港式奶茶”,旧时也有叫“香港老街奶茶”(Hongkong Street milk tea)的,味型是有醇厚茶味的,不加糖时候甚至有微微苦涩,口感香滑。港式奶茶需要撞茶(拉茶)工序,保证奶茶中保留茶叶的浓厚。后来,在“香港老街”奶茶的基础上又派生出一种称为“丝袜奶茶”的神奇存在。
丝袜奶茶真的用丝袜?年届八十几岁的“丝袜奶茶之父”从没用过丝袜冲茶,“兰芳园开张时,香港还没流行丝袜!”10多岁到港打工的林木河,与妻子及一名伙计于1952年在中环摆花街开设兰芳园大排档。当年小小的排档,每日下午总吸引附近的码头工人光顾,“工人看见我将茶用个袋冲来冲去,觉得好过瘾。他们见茶袋啡色,以为是丝袜,以后每次就大叫‘一杯丝袜奶茶’。”
原创人(兰芳园茶餐厅的林先生)使用特制白布袋,时间久了,看起来茶袋像丝袜。所谓“丝袜奶茶”,其实就是把煮好的锡兰红茶用一个尼龙网过滤,然后再加入奶和糖。林木河说,战前香港仍流行喝南洋咖啡,直到五、六十年代,港人才开始爱上奶茶。这个过程让我想起在新加坡喝咖啡的经历。
最初的香港奶茶味道普遍较苦涩,原因是“当年大部分食肆用大水壶煲茶,大水壶份量多,要很久才冲完一壶,不停煲着,结果煲到过了火,冲出来的茶自然苦涩。
为了避免“过于苦涩”这个现象,丝袜奶茶之父林木河,他首创上等的斯里兰卡的科伦坡“季后茶叶”做茶底,配以膻味较低的马来西亚植脂奶。
好的丝袜奶茶玄机在过滤这一步骤,核心是除了滤走茶渣以外,也使红茶更香滑。这中间需要一个叫“手壶”的神器。那是林找来打铁师傅,用铜定制的体积较小的茶壶。他的妻子用制棉袄的毛布,自制隔茶渣的茶袋,“茶壶体积细,茶可以不用煲太耐;用茶袋冲来冲去,可以去草青味,令茶味均匀。他说煲茶时间要控制得宜,太短去不掉草青味,太久则过火苦涩,喝完会胃部不适。
在甜奶茶流行前,内陆西北地区早有奶茶加盐的发明。
约奶茶吗?其实古代的游牧民族已经这样问了。西藏人将中原茶与最常喝的奶,还有盐巴,融合一体,这就是酥油茶的雏形。在唐朝的史料中,最早出现了把茶放到奶里的这种新鲜尝试。相传,唐德宗是第一个在煮好的茶中加入酥的人。
宋代直到元代,这种源自酥油茶的饮品,慢慢传播至新疆、内蒙古一带,广受游牧民族的喜爱。直到现在,那些地区的人们,都有煮奶茶的习惯。到了清代,宫廷里的早点和晚餐,都会有奶茶,通常与点心及花样繁多的菜品搭配,极其讲究。优质牛乳、四方进贡的上品茶叶,不寻常的水,一切都是高规格。
苏辙在《煎茶诗》里写道:“俚人茗饮无不好,盐酪椒姜夸满口。”喝多了花样百出的甜奶茶,煮一回酥油香咸奶茶,感受下粗犷的塞外味道。不过呢,我把茶叶换成了绿茶,口味会稍稍淡一点,清香一点。
古代的酥呢,指的就是酪类,牛羊乳制成。明清之交的文学家史学家张岱,绍兴人,住杭州西湖边,他吃东西那叫一个讲究!
张岱最早发明了网红奶绿,取名兰雪奶茶,还捧红兰雪茶的黄金搭档,禊泉。兰雪那是浙江日铸产地的绿茶,喝起来有“金石之气”。张岱把“乳酪”静置下来的奶皮,和兰雪茶一起煮开,“玉液珠胶,雪腴霜腻,吹气胜兰,沁入肺腑,自是天供”。张岱结果把安徽的松萝茶打压了下去。为了生存,松萝茶居然也改名叫做“兰雪”了。我这就要喝张岱同款海盐奶绿,大杯,谢谢!
那下面就跟婆婆一起,做一杯奶茶吧。
🍌
神 婆 问
你喜欢什么奶茶 ?
奖品:
大额优惠券
- 请用留言&转发勾搭我 -
喜欢就请加我微信公众号:
foodblessyou
“人无癖不可与交,
以其无深情也;
人无疵不可与交,
以其无真气也。”
——张岱《陶庵梦忆》
Food Bless You!
中国国际美食博览会顾问
《神一样的餐桌》制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