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家族庞大的餐桌翘楚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科学世界 Author 科学世界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3年《科学世界》杂志全年订阅现已开启。
现在订阅,立享7.5折,并赠送经典科普图书《从一到无穷大》。通过文末链接,即可登录“科学世界”微店订购。
马上过年了,大家的年货食材都备好了吗?迎接新年,最温馨的时刻莫过于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欢谈家事,享受团圆美好的幸福时光。
提到年夜饭,相信鱼一定是最受欢迎的美味之一。因为鱼不光好吃,还有“年年有余”“年年富足”的吉祥寓意。今天我们要说的鱼就是节日餐桌上的翘楚——石斑鱼。
图片来源:recipes
石斑鱼不需要复杂的烹饪,只需要简单地清蒸,就足以展示它的鲜香,让食客垂涎。20世纪90年代,即便在我国食用鱼类很丰富的沿海地区,石斑鱼也属于昂贵的珍稀食材,只出现在高档餐厅,令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如今,随着养殖品种和产量的增加,养殖成本降低,石斑鱼的价格不再高不可攀,逐渐变成广大百姓餐桌上的常见菜品。
石斑鱼是指鲈形目、鮨科、石斑鱼属的鱼类,拉丁名是Epinephelus spp.,整个属目前有305种,是一个非常大的家族。此外,同属于鮨科之下的九棘鲈属(Cephalopholis)、鳃棘鲈属(Plectropomus)等多个属的鱼也被冠以“石斑鱼”的商品名称在市面上流通。
石斑鱼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海域,在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都有分布,仅在我国自然海域(南海和东海)生活的就有36种。它们常常在岩礁和珊瑚礁区域活动,是典型的岛礁鱼类,身上分布着复杂的条纹和斑纹,故而得名。
图片来源:pixabay
石斑鱼身形巨大,看似很笨重,实际动作敏捷,捕食时看上去非常凶猛。它们主要以虾、蟹为食,也会捕食小鱼,甚至还会自相残杀。对于刚出生不久的小石斑鱼来说,生活并不惬意,因为它们要随时警惕被体型大的同类吃掉。石斑鱼还有一项捕食绝技,它们可以张大嘴巴瞬间快速吸水,把附近的猎物“吸”到嘴中。石斑鱼不喜欢集群活动,常常独来独往。
如今,餐桌上的石斑鱼种类丰富,口感各有千秋。
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俗称“青斑”)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点带石斑鱼,图片来源:scandposters
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俗称“老虎斑”)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鱼皮厚,头腩丰满,肉多而爽脆。
棕点石斑鱼,图片来源:scandposters
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俗称“龙胆石斑”)蛋白质含量高,肉质鲜美耐嚼。
鞍带石斑鱼,图片来源:eprints.cmfri.org
驼背鲈(Chromileptes altivelis,俗称“老鼠斑”,因其头部尖尖像老鼠而得名)有“斑中之皇”的美称,肉质细嫩,味道特别鲜美,价格最为昂贵。
驼背鲈,图片来源:scandposters
喜剧电影《食神》中造型夸张的“锦绣多味鱼”,其中就用到了“星斑背”,即指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俗称“东星斑”)的背部,这种鱼通体橘红色,配上蓝色的小圆点,非常漂亮。
豹纹鳃棘鲈,图片来源:http://rules.fish.wa.gov.au/
以前,人们吃的石斑鱼都靠渔民在大海里捕捞,由于野生资源有限,因而价格昂贵。为了丰富鱼品种类,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最先开始石斑鱼的人工繁殖和养殖。我国台湾地区最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养殖石斑鱼;90年代,养殖技术传到大陆地区,主要在沿海的广东、海南、福建、浙江进行养殖。目前,市面上的石斑鱼多数为人工养殖的。
如今我们能吃到物美价廉的石斑鱼,得益于人工杂交技术。“人工杂交”是动植物育种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指在人工控制下,将不同的亲本进行交配或结合,得到新的品种。而且通过人工选育,往往可以使得后代品种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杂交出来的新品种石斑鱼,除了肉质细腻,还具有生长更快、不容易生病的特点,更适合人工养殖和提高产量。
大家最常见的“珍珠龙胆”是典型的杂交种,它的父亲是“龙胆”,母亲是“老虎斑”,于是它的外形集“老虎斑”的头和“龙胆”的尾于一体。“珍珠龙胆”因为生长速度快、抗病性好等特点,在市面上占了大多数。
“花龙斑”的头部非常像父亲“老鼠斑”,而体型又跟母亲“龙胆”很像,它集合了“老鼠斑”鱼皮胶质丰富、肉多刺少、肉质纤维幼嫩,以及“龙胆”体型硕大、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的优点。
要想进行人工繁育,需要有足够的雌性和雄性亲鱼。然而,首先面临的难题是不容易获得性成熟的雄鱼。尽管雄性亲鱼可以来自野生捕捞或者人工养殖,但在自然海区,石斑鱼往往是雌多雄少,捕捞野生雄鱼比较难。此外,即使是从野外捕捞到雄鱼,也是要经过人工强化以后才能进行繁殖。
这些难题都是由石斑鱼特殊的生理习性决定的。石斑鱼在性成熟之前,身体里同时具有雌性和雄性的生殖腺,是雌雄同体。在性成熟的时候,石斑鱼首先成为雌性。当雌鱼生长到一定年龄及一定的体型时,就会有一定的几率发生性转化,一部分雌鱼变为雄鱼,被称为“性逆转”,此后,雄鱼才会进行交配繁殖。
在自然条件下,一条石斑鱼从鱼卵孵化出来,到发生性逆转变成雄鱼,要经历很长时间。比如,赤点石斑鱼发生在6龄,鲑点石斑鱼则发生在9龄以上,有的品种甚至要达十几年。如果人工繁殖时等待石斑鱼自然转化为雄鱼,会让人工养殖成本和风险成倍增加。
赤点石斑鱼(上)和鲑点石斑鱼(下),图片来源:fishillust
影响石斑鱼性逆转的因素主要是雄激素水平。认识到这一点,我国的科研人员便开始利用埋植(注射)雄激素的方法缩短雄鱼的性逆转时间。研究显示,目前利用这种方法,可将雄性石斑鱼性逆转的时间缩短到80天以内。在成功实现“人工诱导性逆转”后,才实现了多个品种石斑鱼的全人工养殖。
那么,今年过年,你家餐桌上有没有石斑鱼这道菜呢?如果有的话,你能鉴别出来你家吃的是哪种石斑鱼吗?大家又是怎么烧这道菜的呢?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交流~~
最后,祝大家吃好喝好,团团圆圆,开开心心过大年!
注:因春节物流放假,《科学世界》微店自2023年1月15日至1月30日期间仅接收订单暂停发货,31日起按下单先后顺序发出,请您耐心等待哟~
订阅《科学世界》2023年全年杂志↓↓↓
往期推荐
1、蘑菇:森林中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