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州味道|陈霸先的崛起之路

湖州发布 湖州发布 2023-12-10


播音:王然、汇哲
全文8020字,阅读约36分钟《湖州味道》特邀作者:顾方明投稿邮箱:963458800@qq.com

陈朝(557—589),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最后一个王朝,由陈武帝陈霸先创立,共传五帝,仅历33年。陈朝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史中并不是一个长寿的朝代,它所控制的疆域在南朝之中最小,但陈朝却是一个独特的朝代:梁末侯景之乱的巨大社会动荡中,历史选择了陈霸先这位出身寒微的英雄,面对北方强敌虎视与内部贵族动乱的双重困境,兴起义军,收拾起破碎山河,使整个江南地区免于更残酷的战火。陈朝三代帝王的励精图治使江南经济得以恢复,使华夏文化在南方地区得以赓续与发展,为后续光辉灿烂的隋唐大一统时代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陈霸先戎马一生,以寒门夺取帝位,开南朝之先,突破了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陈朝基本贯彻了陈霸先务在廉平的治国理念,仕进道路的拓宽使得寒门士族能够凭借自身能力跻身上层社会。陈霸先崛起之路的起源,要追溯到他的故乡——湖州长兴。


陈武帝万安陵石刻(1980年代)



陈霸先(503—559),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郡长城县(今长兴县)人,按同治《长兴县志》《古迹》篇记载,“陈武帝故宅在县东九里,即今广惠寺。”据《陈书·高祖本纪》,陈霸先的远祖是东汉太丘县的县令陈寔,世居颍川。陈霸先的十世祖名叫陈达。西晋永嘉年间(307—312),时任丞相掾、太子洗马的陈达随西晋王室渡江南迁,出任吴兴郡长城县令,因喜爱当地山水,就在长城下箬里定居下来。东晋咸和年间(326—334)实行“土断”,亦即以居住地“土”作为断定户籍的依据,陈达一家由此成为长城人。陈达选择长城作为定居地时,曾有过预言:“此间山川秀丽,当有王者兴,二百年后,我子孙必种斯运。”元末明初诗人张羽有诗《陈武帝宅遗址》凭吊追思曰:


霸先亦人杰,出自太丘陈。洗马初南迁,卜宅苕溪津。

山川钟奇秀,末运生异人。出当梁祚衰,殷忧致经纶。

拯溺济横流,受禅主生民。化家乃为国,霸业谁与伦。


同治《长兴县志》下箬里图


陈氏子孙经过十世繁衍,到陈霸先时已蔚然成为人数众多的大家族,但南朝门阀制度盛行,长城的陈家,仍属于寒门。出身寒门在南朝意味着什么呢?晋室东迁,衣冠南渡,司马氏依靠王敦、王导立国,一度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门阀世家成为了六朝时期社会的一个核心矛盾:门阀制度既是江南立国的支柱,又导致了严重的统治阶级基础问题。寒门士子难以跻身社会上流,早在西晋左思就发出了“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慨叹,投笔从戎依靠军功是寒门实现阶级跃迁的一条明路。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总结了东晋一代“北伐”与“内变”,这种社会动荡不仅发生在东晋时期:


大抵豪族清流,非主苟安,即谋抗命。寒士疏门,或王室近戚,始务功勤,有志远略。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统驭之实,遂使“北伐”与“内变”两种事态,更互迭起。


刘、萧两家较于司马氏来说族姓寒微,他们开始反思门阀制度的弊端,着力裁抑名门,崇上抑下,起用寒门子弟担任关键职位,即便如此,门阀世家作为国家根基的事实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士族内部又有南北之分,随着侨姓士族在江南的地位日益稳固,开始有意识地在政治军事等方面裁抑吴地士族,拿著名的武康沈氏来说,刘宋时军功累累的沈庆之、沈攸之会因为朝野尚文鄙武的舆论风气而深感自卑,南齐时怀门户之见的王融竟然以蛤蜊讥讽沈文季,协助梁武帝萧衍上位的沈约最终仅止于尚书令、尚书左仆射,而无望三公。江南士族受排挤可见一斑。了解了这样的社会背景,方能理解陈霸先这位出身寒门的开国君主创业之艰难。《陈书》关于青少年时代的陈霸先的记载十分有限:


高祖以梁天监二年癸未岁生。少俶傥有大志,不治生产。既长,读兵书,多武艺,明达果断,为当时所推服。身长七尺五寸,日角龙颜,垂手过膝。尝游义兴,馆于许氏,夜梦天开数丈,有四人朱衣捧日而至,令高祖开口纳焉,及觉,腹中犹热,高祖心独负之。


《集古赞像》中《陈武帝像》明孙承恩撰 明嘉靖十五年刊本


史书上的帝王神迹俨然一种书写传统,这种神迹的书写被延续到地方志中,如嘉泰《吴兴志》《古迹》篇中有“陈高祖圣井在州东广惠院,高祖初生,井泉涌出,家人汲以浴之,后名圣井”等神秘化描述,其具体真实不可考证,但陈霸先少年时代即有极高的自我期许是确凿无疑的,他没有选择就地当一名安居乐业的农民,而选择勤学兵书武艺,《南史》记载他“及长,涉猎史籍,好读兵书,明纬候、孤虚、遁甲之术”,他“明达果断”的性格与足以服众的能力也显示出了领袖的潜质。陈霸先“身长七尺五寸”,折算成现代身高约为172公分,“垂手过膝”的描述或有夸张,但在冷兵器时代这是学习剑术与射箭等武艺不可多得的禀赋。按嘉泰《吴兴志》《事物杂志》篇记载长兴县有陈武帝钓台遗迹:“在县西北三十里,石壁兀然如屏,高五十余丈。陈高祖微时垂钓之处,其顶平夷有池号陈高祖磨剑池。池下有惊湍,前有弹子坞,相传陈高祖垂钓时飞弹于此。”


崇尚武功在湖州有悠久的历史,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吴越之民皆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而易发”。从春秋到六朝,这里涌现许多战将和武力强族。齐梁间吴兴郡的武力强宗开始向文化士族转型,但长城县始终保留着崇尚武功的社会风气。长兴县内有一山,名斫射山,山下曾建有一座羿庙,“相传山民皆善射,故立”。直到唐代,长兴仍有轻悍好勇的民俗民风,根据张文规《斫射神庙记》载:“大历七年(772),贼郎景聚此山游奕。将钱景秀率乡村子弟,尽斫射手,遂平草贼,贞元三年(787),乡人立草屋,称斫射神,长庆中(821—824)毁去。会昌中(841—846),为斫射亭而无像,文规始置神座。” 从 “斫射山”“斫射神”“斫射手”“斫射亭”并置神庙,可以看出长兴民众的尚武精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陈霸先集中体现了长兴民众的尚武精神,强弓劲弩的运用更是充分表现在陈霸先部队的历次战斗中。后来陈霸先袭杀王僧辩,派遣大将周文育轻兵袭取义兴郡,守将韦载“所属县卒并高祖旧兵,多善用弩,载收得数十人,系以长鏁,命所亲监之,使射文育军,约曰十发不两中者则死。每发辄中,所中皆毙”,迫使周文育军退却相持数旬,陈霸先只得亲自率军平定韦载。则陈霸先的弓兵部队之强劲可见一斑。


明归有光撰、吴承恩书《圣井铭并序》


青年陈霸先最初在家乡担任里司,随后走出长城县来到建邺,担任油库吏,因他聪明伶俐且工作勤奋,升为皇室宗亲新喻侯萧映的传令官。萧映可谓是陈霸先的伯乐,他非常器重这位晓于吏事、勤恳工作的青年人,在萧映担任吴兴太守时,萧映对他的僚佐夸奖陈霸先道:“此人将来远大,必胜于我。”萧映不拘泥于陈霸先寒微的出身,在调任广州刺史时,将陈霸先也一同带上,将其引入幕僚担任中直兵参军,受命招集士马,成为主管军队的一名武官,负责镇守宋隆郡。这是陈霸先命运的一个转折点,梁末动荡的社会中即将淬炼出一位英明神武、慷慨激昂的常胜将军。



梁武帝萧衍在位后期,朝廷政治腐败,风气萎靡,社会贫富悬殊,国力外强中干,统治阶级内部的腐败与混乱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关键内因。翻阅《梁书》,虽然梁武帝能够启用有才干的寒门子弟,但梁武帝统治后期种种荒诞的现象主观上根源于他对皇室宗亲的极度纵容,贵族恣肆的行为完全不受法律约束,诸如萧正德叛国、萧渊明战败这样对国家造成极严重损害的行径梁武帝都可以既往不咎,读之令人瞠目结舌。这或许是梁武帝吸取南齐的经验教训以团结统治阶级内部的做法,但法律的严重失效与不公,是绝难依靠梁武帝在文化上弘扬儒家、宣扬佛法来弥补的。


明张居正等编《帝鉴图说》中的反面教材:梁武帝《舍身佛寺》


大同七年(541),在都城“南朝四百八十寺”一片宁静祥和的表面下,梁王朝南部边境的交州地区却爆发了土豪李贲为首、联结数州豪杰、历时数年的叛乱。这场动乱的直接原因是武林侯萧谘在交州刺史任上横征暴敛,萧谘本人通过贿赂叛军得以回到越州,但叛乱并未因此止息。高州刺史孙冏与新州刺史卢子雄因春季岭南地区多瘴气,请求秋季再进行征讨,萧映不听,加上萧谘催促,致使孙、卢兵败,死伤惨重。征讨失利,萧谘反手构陷孙、卢二将勾结叛军,梁武帝将二将赐死于广州。这一悲剧点燃了以卢子雄弟弟卢子略为首的一众兵吏的怒火,当时杜天合在集合众兵时发言道:“卢公累代待遇我等亦甚厚矣,今见枉而死,不能为报,非丈夫也。我弟僧明万人之敌,若围州城,召百姓,谁敢不从?城破,斩二侯祭孙、卢,然后待台使至,束手诣廷尉,死犹胜生。”于是众人慷慨跟从,在一日之间集聚数万人的队伍,擒拿了南江都护沈顗,并进军广州城,昼夜苦攻。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累积在这一事件中可见一斑,萧谘本人是交州叛乱的导火索,其作为统治者腐败无能,真正做事的孙冏、卢子雄受其辖制乃至冤死,更为底层的杜天合等人在承受极限压力时,很可能就变为与政府敌对的李贲。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南朝交州地图


此时的陈霸先因为讨伐安化两县头领有功,担任西江都护、高要郡守,他闻讯后率领三千精兵,卷甲兼行,屡战屡胜,为首的杜天合身中流矢而亡,陈霸先义释杜僧明与周文育并将其收为手下。梁武帝听闻后感慨惊异,授予陈霸先直阁将军,封新安子,并排遣画工临摹陈霸先的肖像一看究竟。这是陈霸先第一次重要的军事胜利,杜僧明与周文育两员猛将成为了陈霸先队伍中最早的核心成员。


这一年冬天陈霸先的上司萧映去世,第二年当陈霸先负责送丧回京,行到大庾岭时收到诏命担任交州司马、武平太守,协助刺史杨㬓平叛。陈霸先出色的组织备战能力让杨㬓赞叹:“能克贼者,必陈司武。”于是将统筹工作交给陈霸先。陈霸先出兵番禺,与定州刺史萧勃在西江会合,不料后者临敌打起了退堂鼓。萧勃知道军士害怕远征,私下里用金钱引诱他们,又责成杨㬓施压。当杨㬓向部下问计时,陈霸先直率地回答道交州的叛乱是由宗室引发,祸乱数州,历时数年,并发出了“节下奉辞伐罪,故当生死以之,岂可畏惮宗室,轻于国宪?”寒士的慷慨之音。大同十一年(545)六月,陈霸先担任前锋所向披靡,于苏历江口大败李贲军,一路追至典彻湖。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太原府在交州府西北四百五十里……典彻湖在(太原)府西。旧时湖陂浩邈,吐纳群川,今堙。”面对屈獠界内充塞湖中的船舰众军逡巡不前,陈霸先力主一鼓作气,或许是命运之神站在梁军一边,或许是陈霸先所学的“纬候、孤虚、遁甲之术”发挥了作用,当夜江水暴涨七丈,注入湖中,奔流迅激,梁军乘流前进击溃叛军,屈獠斩李贲,传首京师。交州乱平的这一年是太清元年(547)。这是中国史书记载的少有的一次海战,后来梁敬帝给陈霸先的诏书中描述道:


公英暮雄筭,电扫风行,驰御楼船,直跨沧海,新昌、典澈,备履艰难,苏历、嘉宁,尽为京观。三山獠洞,八角蛮陬,逖矣水寓之乡,悠哉火山之国,马援之所不届。


诏书固然有夸赞之辞,但史料中所反映的陈霸先孤军深入、跨海远征,反映了很多事实:梁朝对南部边境的交州地区经略有限,当时的造船技术水平已经允许军队跨海远征,陈霸先作为一名将领所具有的出色能力。陈霸先随后率军平定了李贲兄李天宝在德州、爱州的叛乱。交州平叛是陈霸先个人军事生涯的一座里程碑,他也因此升职为振远将军、西江督护、高要太守,督七郡军事。



太清二年(548),侯景之乱爆发。次年,侯景在临贺王萧正德的内应之下攻破建康城。国都的沦陷一石激起千层浪,地方上骚动不已。陈霸先防患于未然,解决了图谋不轨的广州刺史元仲景,迎接萧勃为广州刺史,随即又帮助镇守衡州的欧阳頠平定了兰裕在始兴郡的叛乱。十一月,陈霸先顿军2000人于岭上,并厚礼结交始兴郡豪杰共谋勤王义举,侯安都、张偲等率千余人投奔。这支人数仅仅3000的义军决心北上驰援京师,不料首先遭遇的却是萧勃的阻挠,这位宗亲一心隔岸观火、拥兵自重,他派遣的钟休悦以梁末混乱局势游说陈霸先:


侯景骁雄,天下无敌,前者援军十万,士马精强,然而莫敢当锋,遂令羯贼得志,君以区区之众,将所何之?如闻岭北王侯又皆鼎沸,河东、桂阳相次屠戮,邵陵、开建亲寻干戈,李迁仕托身当阳,便夺马仗,以君疏外,讵可暗投?未若且住始兴,遥张声势,保此太山,自求多福。


《今古舆地图》中所绘《萧梁南国图》明沈定之、吴国辅等撰 明崇祯十六年山阴吴氏刊本


侯景本是东魏一介叛将,在当时南梁难以发动大型北伐的前提下,梁武帝有心收留侯景制造东魏内部的政治军事混乱以坐收渔翁之利,谁料偷鸡不成蚀把米,侯景在面对南梁与东魏和好后铤而走险,反动叛乱,彻底撕破了南梁“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的锦衣,南梁内部积蓄已久的社会矛盾骤然爆发。梁武帝素来厚待的皇室宗亲,但在国家危亡之际却大多没有记得他的恩情:皇室近戚萧正德开门揖盗直接导致建康沦陷,地方上势力小的宗室如萧勃采取“遥张声势,保此太山,自求多福”的策略,而镇守一方的藩王多趁势发起区域性的兼并战争,同室操戈。太清三年(549),湘东王萧绎围困河东王萧誉于长沙良久,以至于内外断绝,有意勤王的邵陵王萧纶闻讯后想要前去救急,因为军粮不继而罢,萧纶致书萧绎,信中沉痛之情溢于言表:


夫征战之理,义在克胜;至于骨肉之战,愈胜愈酷,捷则非功,败则有丧,劳兵损义,亏失多矣。侯景之军所以未窥江外者,正为藩屏盘固,宗镇强密。若自相鱼肉,是代景行师,景便不劳兵力,坐致成效,丑徒闻此,何快如之。


萧绎怎会不明白其中道理,但这位性情猜忌的王侯落井下石,在萧纶将要讨伐侯景之际派大将王僧辩率军一万击溃其部队,致使萧纶死于西魏军队之手。不久萧绎在残酷的诸王混战中取得最后胜利即位为梁元帝,但南梁因内耗过度,国力空虚,无力抵御北方外敌,萧绎本人即位不久后即遭遇萧詧联合西魏入侵,江陵陷落,身首异处。这是后话了。


《历代帝王半身像册》中的《陈武帝像》绢本浅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


《陈书》中陈霸先的总体形象是一位临战审时度势而坚毅果断的将领,他能够凭借能力与气度招纳团结杜僧明、周文育等降将,他出色的协调组织能力让他能够与欧阳頠这一类地方豪右达成私交,这种友谊对后来陈朝初年平定广州叛乱奠定了基础。《陈书》中没有记载陈霸先对当时天下局势系统性的预判与策划,姚察父子无意将陈霸先美化成一名诸葛亮式的谋士,《陈书》与《南史》中钟休悦仅仅在《陈武帝本纪》中出场一次,他分析梁末混乱局势后提出了相当保守的“榻上策”,晓之以理后质问陈霸先这位“疏外”之臣凭借“区区之众,将所何之?”时年45岁的陈霸先当时哭泣着回答钟休悦:


仆本庸虚,蒙国成造。往闻侯景渡江,即欲赴援,遭值元、兰,梗我中道。今京都覆没,主上蒙尘,君辱臣死,谁敢爱命!君侯体则皇枝,任重方岳,不能摧锋万里,雪此冤痛,见遭一军,犹贤乎己,乃降后旨,使人慨然。仆行计决矣,凭为披述。


《论语》有言“察其言,观其行。”国家与君王的恩义在很多枭雄口中往往会成为指责他人的令箭,而陈霸先的回答饱含着猛士捐躯赴国难的悲歌慷慨之音,这位寒门出身的将领体验到残酷的现实后吐露了自己的憋屈与心寒:萧勃身为皇室宗亲不想着远征北上,报仇雪恨,现在派遣来阻挡我的军队尚且要强过我,后面发出的命令让人何其慨叹!我心意已决,随便你怎么向你们家侯爷报告吧!


45岁的陈霸先带领3000义军,毅然决心向北挺进。陈霸先的志虑忠纯,行动上则稳抓稳打。此时国内诸王混战的结果已经明朗,他先派使者从小路前往江陵,投靠湘东王萧绎,表示愿意接受调度军队的命令,使自己的义军获得勤王的合法性。在大宝元年(550)正月,义军从始兴郡开拔,驻军大庾岭。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江州版图


萧勃劝说陈霸先不成,便派遣心腹谭世远结交南康军阀蔡路养阻击义军。义军大败蔡路养后进驻南康,湘东王承皇帝旨授陈霸先员外散骑常侍、持节、明威将军、交州刺史,改封南野县伯。六月,陈霸先修缮崎头古城,作为义军根据地。适逢高州刺史李迁仕占据大皋口拥兵反梁,派主帅杜平虏率军入侵灨石、鱼梁。南越部族首领洗夫人智破杜平虏,率兵与陈霸先相会灨石,陈霸先命周文育击退杜平虏,李迁仕奔走宁都。这位怀集百越、守护岭表和平的少数民族女中豪杰回程后对丈夫高凉太守冯宝说道:“陈都督极得众心,必能平贼,君厚资给之。”义军在南康时得到迅速壮大,陈霸先派杜僧明率军两万驻扎白口保卫南康,与李迁仕部队各自筑城对峙,一直到大宝二年(551)三月,杜僧明等攻陷城池,活捉李迁仕。陈霸先随后受命平定江州,被授命为江州刺史。六月,陈霸先部从南康出发,史载当时江水暴涨,灨石二十四滩长达三百里间的巨石都被淹没。陈霸先此前为大战做好了充分的后勤准备,他班师蠡泽,在巴丘积蓄粮食,利用战舰运粮,在后来梁敬帝的诏书中有“億庾之咏斯丰,壶浆之迎是众,军民转漕,曾吴砥柱之难,舻舳相望,如运敖仓之府”的赞语,从中亦足见义军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入陈后,广州刺史沈恪在洗夫人陪同下巡视各州



大宝二年(551)春夏,湘东王萧绎乘乱肃清了其他宗室势力后,派遣王僧辩都督诸路军马,在巴陵防守反击战中大败侯景,生擒主将任约,随之乘势沿江而下攻克郢城,活捉大将宋子仙。梁军成功扭转战局。八月,陈霸先率领杜僧明诸路军队以及南川豪帅共计三万人,与湘东王麾下首席将领王僧辩会师湓城,当时王僧辩率领的西军缺粮,陈霸先事先贮藏军粮五十万石,慷慨资助王僧辩三十万石军粮。《梁书·王僧辩传》中称“霸先倜傥多谋策,名盖僧辩,僧辩畏之。”彼时陈霸先已经是名闻朝野的军事将领,作为湘东王麾下首席将领的王僧辩也对他十分敬畏,他的加入对湘东王军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


侯景在巴陵战败后被迫退守建康城,并在这一年秋冬加快了篡位的步伐,大肆屠杀皇室宗亲,逼死梁简文帝。到大宝三年(552)三月,王僧辩率领湘东王主力部队在芜湖水战大破贼将侯子鉴,顺利进军建康城,与侯景展开决战。而陈霸先则在这一年正月率甲士三万,强弩五千张,舟舰二千乘由豫章开拔,陈、王二人在大决战前在白茅洲登坛刑牲,缔结盟约,相约“同心共契,必诛凶竖”。随后陈霸先与诸军进克姑熟,驻扎于蔡洲。


陈霸先率甲兵三万,战船两千艘,在白茅湾与王僧辩会师。


此时的侯景已经是强弩之末,芜湖败绩的原因之一是侯景轻敌且急于应战,放弃陆战采用水战,犯了战略上的严重失误,侯子鉴率领步骑万余人协同水军迎击梁军,结果全军覆没,只身逃回建康城。史载侯景听闻侯子鉴兵败后,“大惧泪下,覆面引衾以卧,良久方起,叹曰:‘误杀乃公!’”面对来势汹涌的梁军,侯景采取守势,派遣卢辉略守石头城,纥奚斤守捍国城,并逼迫老百姓和军人的家属全部迁入台城内部。等到王僧辩进入淮水,到达禅灵寺边,侯景在惊慌之下沿着淮水建立栅栏,从石头城一直到朱雀航。


时间回到太清二年(548)十二月诸路勤王军队合力攻打建康时,当时柳仲礼、韦粲等部十余万兵力夜中从南岸渡江,侯景清晨登上禅灵寺门楼瞭望,见韦粲部军营尚未建好,便集中兵力击溃韦粲部,重创联军。此时王僧辩派遣部下问计于陈霸先,陈霸先在总体战略设计上充分吸取太清二年冬勤王联军的惨痛教训,改道石头城北岸进军,避免侯景借助地利优势窥察将梁军布局,并自告奋勇担任前锋,即刻到石头城西横土岗上修筑栅栏,其他部队依次连着八城,直奔东北进军。


《南京分界图》,出自《地图综要》明李釜源、朱绍本等编撰 明末新安黄氏刊本


侯景担忧西州路途被截断,也在石头城东北方果林建筑了五座城来遏制大路。侯景率领一万多人,铁甲战马八百余匹,结阵冲锋。陈霸先见状献策利用我方兵力优势分化敌军力量,以弱势遏制强势,避免其聚集精锐拼死决战。于是梁军诸位将领各处安置兵马,当敌军冲击王僧志部使其后退时,陈霸先立即派遣部将徐度带领两千弓弩手截断敌军后路,形成强力威慑,在敌军退却之时陈霸先协同王琳、杜龛等将率铁甲骑兵冲锋陷阵,尽力追击,迫使他们退回营栅。不久贼将卢辉略开石头城北门投降,梁军又迅速攻克果林五城,当侯景部反扑拼死夺回营栅后,陈霸先又愤然领军杀入营栅击溃敌军。最终侯景率领的一百多骑兵面对梁军坚固的军阵溃散奔逃,侯景本人最后派遣心腹接走两个儿子仓皇逃遁。石头城决战的结局是一场混乱,由于梁军成分复杂,王僧辩无法有效约束部下,在王僧辩引众军进入台城后,“其夜,军人采梠失火,烧太极殿及东西堂等。时军人卤掠京邑,剥剔士庶,民为其执缚者,衵衣不免。尽驱逼居民以求购赎,自石头至于东城,缘淮号叫之声,震响京邑,于是百姓失望。”


侯景之乱以侯景的兵败身死为句号,这一场持续多年的动乱给江南地区以毁灭性的破坏,《资治通鉴》称:“自晋氏渡江,三吴最为富庶,贡赋商旅,皆出其地。及侯景之乱,掠金帛既尽,乃掠人而食之,或卖于北境,遗民殆尽矣。”侯景之乱充分显示了在整个中国北强南弱的局势下,梁朝末期国力的外强中干,在这场动乱期间,虎视眈眈的西魏、东魏以及取而代之的北齐趁乱在边境的战役中蚕食了南梁众多土地,陷入混乱、权力中空的梁朝则无力应付外部侵略,常常以梁王朝宗室的典压宗亲人质的投降妥协政策为结局。大宝三年(552)三月侯景之乱平定伊始,五月份北齐军便南下围兵秦郡(辖境约当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和安徽省天长市西部地),当时镇守京口的陈霸先亲率万人解围,四面出击,以强大的弓弩部队获得胜利,但在七月广陵郡依然割让给了北齐。北齐施加给南朝的高压,一直要到陈霸先取得两次建康保卫战的胜利,才最终得以解决。




往期推荐

上下滑动

湖州味道①|湖州味道②|湖州味道③

湖州味道④|湖州味道⑤|湖州味道⑥

湖州味道⑦|湖州味道⑧|湖州味道⑨

湖州味道|湖州味道⑪|湖州味道⑫

湖州味道⑬|湖州味道⑭|湖州味道⑮

湖州味道⑯|湖州味道⑰|湖州味道⑱

湖州味道⑲|湖州味道⑳|湖州味道㉑

湖州味道㉒|湖州味道㉓|湖州味道㉔

湖州味道㉕|湖州味道|湖州味道㉗

湖州味道㉘|湖州味道㉙|湖州味道㉚

湖州味道㉛|湖州味道㉜|湖州味道㉝

湖州味道㉞|湖州味道㉟|湖州味道㊱

湖州味道㊲|湖州味道㊳|湖州味道㊴

湖州味道㊵|湖州味道㊶|湖州味道㊷

湖州味道㊸|湖州味道㊹|湖州味道㊺

湖州味道㊻|湖州味道㊼|湖州味道㊽

湖州味道㊾|湖州味道㊿|湖州味道51

湖州味道52|湖州味道53|湖州味道54

湖州味道55|湖州味道56|湖州味道57

湖州味道58|湖州味道59|湖州味道60

湖州味道61|湖州味道62|湖州味道63

湖州味道64|湖州味道65|湖州味道66

湖州味道67|湖州味道68|湖州味道69

湖州味道70|湖州味道71|湖州味道72

湖州味道73|湖州味道74|湖州味道75
湖州味道76|湖州味道77|湖州味道78

湖州味道79|湖州味道80|湖州味道81

湖州味道82|湖州味道83|湖州味道84

湖州味道85|湖州味道86|湖州味道87

湖州味道88|湖州味道89|湖州味道90

湖州味道91|湖州味道92|湖州味道93

湖州味道94|湖州味道95





来源:湖州发布制图:王燕婷编辑:柯佳琪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

投稿方式

即日起,您可以通过进入南太湖号APP的“看见”栏目,点击“我要分享”进行投稿(照片或短视频)。除了赢取积分,您的作品还有机会登上湖州发布和爱湖州微信哦!


南太湖号推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