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核心通胀中枢不变,高利率仍将持续——5月美国通胀点评

蒋飞、贺昕煜 蒋飞宏观研究 2023-09-13



核心观点  

 结论 

美国5月份CPI同比下跌至4.0%,但核心CPI同比5.3%。得益于能源价格同比大幅降温,导致整体通胀迅速回落。但值得警惕的是,美国核心通胀仍在高位,季调环比维持在0.4%,也就是对应4.9%的通胀中枢。美联储降低通胀的任务并未完成,或将维持高利率环境。美国经济在财政支出高增长的驱动下依然坚韧,下半年美国经济可能呈现高赤字、高通胀、高利率的脆弱平衡。


 数据 

美国5月CPI同比4.0%,前值4.9%,市场预期4.1%。核心CPI同比5.3%,前值5.5%,市场预期5.2%。分项来看,房租同比8.0%,贡献2.78个百分点,服务同比5.4%,贡献0.75个百分点,商品同比2.0%,贡献0.43个百分点,食物同比6.7%,贡献0.90个百分点,能源同比-11.7%,贡献-0.81个百分点。


 要点 

首先,在高基数作用下,5月CPI能源同比大幅回落,拉低整体通胀。今年和去年5月,WTI原油期货平均收盘价分别为71.71和109.61美元/桶。但往后看,能源项目进一步拉低通胀的空间有限。


商品消费持续下降,商品通胀维持在温和区间。4月美国零售同比0.54%,是2020年6月后最低增速;耐用品和非耐用品名义消费支出增速也都基本回落至疫情前水平。美国商品消费需求回归至合理区间,商品通胀已经降温。


服务通胀降温,但回落缓慢,且后续可能反弹。5月美国服务CPI同比5.41%,前值5.91%。虽然同比连续降低,但环比仍维持在0.47%的高位。而且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且服务消费需求依然旺盛,服务通胀可能出现反弹。


住房通胀同比继续缓慢下降,缓解通胀压力。住房通胀见顶回落,验证了我们在1月份通胀点评“房租对CPI的推动作用将会趋于稳定,5月后见顶回落” 的观点。往后看,住房通胀对CPI的贡献或将逐步降低。


核心通胀环比增速依然过高,显示出较强韧性,美联储不可掉以轻心。美联储更为关注核心PCE,4月同比4.7%,3月同比4.63%,甚至出现了一些反弹。我们认为,美国经济比预期的更为坚韧,通胀的回落速度并不理想,且比如人均可支配收入、房屋销售等一些指标显示出通胀有反弹压力,因此美联储紧缩周期并未结束。


随着国债上限问题解决,美国政府迅速发行新债,财政部现金增加后,为继续扩张财政提供有力支撑,导致通胀无法按美联储合意的速度回落。我们认为,美国经济在深度衰退之前,可能经历一段高赤字、高通胀、高利率的脆弱平衡状态。



1

 整体通胀回落,核心通胀高位

6月13日晚,美国公布5月CPI同比4.0%,前值4.9%,低于市场预期的4.1%。得益于能源价格同比大幅降温,导致整体通胀迅速回落。但值得警惕的是,美国核心通胀仍在高位,季调环比维持在0.4%,也就是对应4.9%的通胀中枢。能源项目进一步拉低通胀的空间基本见顶。5月整体通胀降温给了美联储暂停加息的理由,但核心通胀高位使得美联储紧缩周期难以结束,高利率环境将会延续。

首先,在高基数作用下,5月份CPI能源同比大幅回落,拉低整体通胀。5月美国CPI能源同比-11.66%,前值-5.06%,对通胀的贡献从-0.35降为-0.81,拉低通胀0.46个百分点。CPI能源商品中权重最大的项目是汽车燃料。2023年5月,WTI原油期货平均收盘价71.71美元/桶,美国汽油零售价3.67美元/加仑。而去年同期,WTI原油期货平均收盘价109.61美元/桶,美国汽油零售价4.55美元/加仑。高基数是导致能源通胀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

往后看,能源项目进一步拉低通胀的空间有限,从7月起可能抬升通胀。基于美国能源署(EIA)对汽油零售价的预测,我们测算美国CPI能源同比可能在6月见底,之后同比降幅将逐渐收窄。相应的,CPI能源对通胀的贡献可能在6月达到-1.2个百分点左右,然后开始回升,重新形成通胀上行的力量。因此,美国5月份CPI大幅回落并不意味着通胀问题已经解决,其通胀中枢仍在高位。

商品消费持续下降,商品通胀维持在温和区间。2023年5月,美国商品CPI同比2.03%,前值2.01%。美国商品通胀在2022年12月就回到了2%附近的相对低位,不构成通胀的主要压力。2023年4月,美国零售同比0.54%,是2020年6月以来的最低增速;美国耐用品和非耐用品名义消费支出增速分别为3.48%和3.67%,基本都回落至疫情前的平均水平。这些数据说明,美国商品消费需求回归至合理区间,商品通胀已经降温。

具体来看,耐用品和非耐用品通胀都在回落。2023年5月,美国CPI非耐用品同比-4.6%,前值-1.3%;环比-1.4%,非耐用品价格正在下降。在耐用品中,汽车对CPI的影响最大。5月份新汽车同比4.2%,前值5.3%;新卡车同比4.9%,前值5.6%,同时环比增速均为负值。机动车部件和设备同比4.2%,前值5.8%,也在降低。虽然二手汽车和卡车同比降幅收窄至-4.2%,但整体来看,车辆通胀还是呈现下降趋势。

服务通胀降温,但回落缓慢,且后续可能反弹。2023年5月,美国服务CPI同比5.41%,前值5.91%。虽然同比连续降低,但CPI服务环比仍维持在0.47%的高位。而且2023年以来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大幅反弹至7%以上,2022年三、四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为1.9%和3.2%。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且服务消费需求依然旺盛,服务通胀可能出现反弹。

具体来看,大部分服务项目同比都在下降,机票价格同比降幅最为明显。在剔除住房租金之后的CPI服务中,影响最大的项目是医疗服务和运输服务。2023年5月,美国医疗服务同比-0.1%,前值0.3%;运输服务同比10.3%,前值11.1%,均在下降,带动服务通胀整体回落。同时,运输服务中的机票价格同比大幅降低至-13.4%,环比-3.0%。

最后,住房通胀同比继续缓慢下降,缓解通胀压力。2023年5月,美国CPI住房同比8.04%,前值8.11%,对通胀的贡献从2.80个百分点下降至2.78个百分点,变相拉低通胀0.02个百分点。住房通胀见顶回落,也验证了我们在1月份通胀点评“房租对CPI的推动作用将会趋于稳定,5月后见顶回落”的观点。往后看,住房通胀对CPI的贡献或将逐步降低。我们估计,三、四季度CPI住房对通胀的贡献平均为2.46和1.72个百分点。

随着房价增速回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反弹后,房价收入比下降,进而成屋销售见底回升,可能会导致房价回升。2023年3月,美国20大中城市房价同比虽然降至-1.13%,但是环比却上行至1.55%。同比在高基数的作用下可能继续降低,但是环比体现出房价的边际变化却有所回暖。如果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力度不足,房价形成新一轮上涨,那么或将出现通胀二次反弹的风险。

核心通胀环比增速依然过高,显示出较强韧性,美联储不可掉以轻心。2023年5月,美国核心CPI同比5.3%,前值5.5%,回落缓慢,而且季调环比0.4%,对应的通胀中枢还在5.0%左右。美联储更为关注核心PCE,4月同比4.7%,3月同比4.63%,甚至出现了一些反弹。我们认为,美国经济比预期的更为坚韧,通胀的回落速度并不理想,且比如人均可支配收入、房屋销售等一些指标显示出通胀有反弹压力,因此美联储紧缩周期并未结束。


2‍

 财政支出高增,加大通胀压力

5月份,美国财政支出大幅增长,导致财政赤字剧增。根据美国财政部数据,5月份美国联邦政府财政支出5478亿美元,同比20.35%,环比18.49%,导致了2403亿美元的财政赤字。1-5月累计财政支出27121亿美元,同比14.37%,而累计财政赤字7435亿美元,2022年同期累计财政赤字仅485亿美元。美债上限对美国财政支出的影响似乎只有4月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一季度高赤字维持了美国经济的坚韧,通胀回落缓慢。

随着国债上限问题解决,美国政府迅速发行新债,财政部现金增加后,为继续扩张财政提供有力支撑。6月3日,美国总统签署通过联邦政府债务上限和预算的法案,将国债上限暂停至2025年1月1日,这是美国二战结束以来第103次调整债务上限。该法案通过后,截止6月9日,美国就新增国债4540亿美元,同时美国财政部现金见底回升,美国可能继续扩张财政,导致通胀无法按美联储合意的速度回落。

《20230608高赤字、高通胀、高利率的脆弱平衡》的美国下半年美国经济展望报告中,我们认为,美国经济在深度衰退之前,可能经历一段脆弱且异常的“三高”平衡。由于财政高赤字导致高通胀延续,进而造成持续高利率。下半年,美联储会更加谨慎,相机抉择调整利率。6月15日,美联储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可以重点关注美联储公布的经济预测,这可能影响美联储之后的政策路径。

风险提示

金融风险集中爆发;美联储加息超预期;国际局势恶化;美国通胀反弹

证券研究报告: 核心通胀中枢不变,高利率仍将持续——5月美国通胀点评‍‍对外发布时间:2023年6月14日‍‍‍‍‍报告发布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分析师: 蒋飞S1070521080001 jiangfei@cgws.com贺昕煜(研究助理)S1070122050027 hexinyu@cgws.com

滑动查阅往期报告


数据、会议点评

二季度或再降准一次——2022年4月央行降准点评

【长城宏观】针对个人养老金问题该出手了——“个人养老金”点评

【长城宏观】内需修复加快,地产急需稳住——6月经济数据点评【长城宏观】内需修复加快,地产急需稳住——6月经济数据点

【长城宏观】忘掉数据回落,警惕需求反扑——美国7月通胀数据点评【长城宏观】欧央行展现强硬“鹰派”态度,欧美或将持续加息——欧央行7月会议纪要点评疫情扩散,PMI进一步回落——11月PMI点评

物价降速加快,加息仍有空间——美国11月通胀数据点评

降息周期再延续——六月降息点评
未来一段时间物价怎么走?——5月通胀数据点评
美国制造业产需错配加重——5月美欧PMI点评
服务业复苏态势现隐忧——5月PMI点评企业利润负增拖累财税收入房地产修复受阻居民信贷再次收缩,降息或可期通缩只差一步,降息或将至
服务通胀压力缓解,核心通胀仍显韧性
新市场开拓成效持续显现——4月外贸数据点评
存款利率下调带动银行业利好,转债行情正当时
欧央行放缓加息,但不会停止紧缩
加息周期可能接近终点
美国非制造业大幅回落
内生动力不足,PMI再度收缩
政策基调有何变化?
财政收入回暖,收支差额由正转负——3月财政数据点评
GDP同比回升至趋势线上
出口增速为何超预期?
滞胀与衰退临界点,美联储仍需一次加息
信贷持续超预期,但产出效应递减
通缩压力加大,降息可期
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进一步分化
环比回落,回归正常
加息25bp,控通胀仍为主线 开年收入增速下降,支出强度仍在——1-2月财政数据点评如约而至——降准点评 欧央行顶住压力,再度加息50bp三驾马车复苏节奏快慢不一——1-2月经济数据点评

环比仍较高,二次通胀趋势明显——美国2 月通胀数据点评

社融结构初步改善,居民信贷难言回暖——2月份金融数据点评

通缩未走,通胀未至——2月份通胀数据点评

出口形势依然严峻——1-2月外贸数据点评务实的目标——政府工作报告点评

出口订单意外反弹,带动生产提速——2月PMI点评

美国下半年通胀反弹风险加剧——美国1月通胀数据点评
信贷总量创新高,但社融结构仍待改善——1月金融数据点评
消费修复初步确认——1月份通胀数据点评

欧央行强硬加息——欧央行1月加息点评

减缓加息或促使通胀反弹——美联储1月加息点评

美国PMI跌破临界线,失业率或将回升——美欧1月PMI点评

内需修复第一步——1月PMI点评

年度小结和2023年看点——12月财政数据点评

防疫政策优化,消费快速复苏——12月经济数据点评

美联储仍需坚持走完加息路程——美国12月通胀数据点评

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12月外贸数据点评

通缩趋势仍在延续——12月通胀数据点评

抗通缩仍是主旋律——12月金融数据点评

差别化房贷政策继续加码,降息周期延续——1月房地产政策点评

美国制造业PMI指数继续下行——美欧12月PMI点评

美联储或将继续加息至5.5%——美联储12月会议纪要点评

美国PMI跌破临界线,失业率或将回升——美欧1月PMI点评

减缓加息或促使通胀反弹——美联储1月加息点评



周报、月报、季度报

【长城宏观】人民币汇率料将兑现我们预期——20220425【长城宏观】八月大类资产配置月报

化解地方债务问题任重道远
国家安全问题“复杂艰巨”,地缘政治风险抬升六月大类资产配置月报
六月债券投资分析报告
两大峰会同时举办,国际“阵营化”趋势加剧存款利率调降,债市或将继续走强五月债券投资分析报告
五月大类资产配置月报
地产销售降温,降息预期又起四月可转债投资策略报告
中国将为世界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20230403周报
二季度债券投资分析报告
四月大类资产配置月报
二季度 GDP 增速或到 7%——二季度中国经济展望
国外紧急灭火,国内需求新高—20230327周报
美国经济开启衰退模式——美国二季度经济展望
原油指数暴跌,大类资产指数创年内新高——20230320周报硅谷银行破产,美国经济风险显现——20230313周报
三月债券投资分析报告
三月大类资产配置月报
GDP跟踪指数持续回升——20230213周报
二月大类资产配置月报
二月债券投资分析报告2023年全国GDP增速目标或在5.5%以上——20230116周报元旦假期出行迎来修复——20230103周报
一月债券投资分析报告


专题报告

【长城宏观】短期利率的再思考——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中国人口趋势研判及建议

可转债个债分析——淳中转债

国债务上限谈判失败的影响有多大?

双低转债还能继续投资吗?

陕西经济分析报告

可转债个债分析——起帆转债

中美两国经济呈现分化趋势

中国生育率研究

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

AI开启科技浪潮,中美竞争更显激烈

安徽经济分析报告

供给侧改革促进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

黄金正在开启新一轮牛市

湖南经济分析报告

欧美银行危机可能已经开启 

可转债市场结构分析

湖北经济分析报告——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再议十年期国债利率——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河南经济分析报告——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2023年可转债市场或迎来良机——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四川经济分析报告——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M2/GDP的新形势:或将持续上升——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四季度出口为何快速下滑?——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如何看待IMF下调中国中期GDP增速?——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美国失业率为何再创新低?——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还会持续走高吗?——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天津经济分析报告——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2022年度总结——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特别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已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以上推送信息仅面向长城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若您并非上述类型的投资者,请取消阅读,请勿收藏、接收或使用以上推送中的任何信息。

因此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


免责声明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证券)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以上推送信息摘自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完整内容请以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研究报告由长城证券向专业投资者客户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客户(以下统称客户)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所有研究报告的版权属于长城证券。未经长城证券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亦不得作为诉讼、仲裁、传媒及任何单位或个人引用的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任何用途。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长城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研究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研究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研究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他人作出邀请。在任何情况下,研究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研究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长城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研究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长城证券可能与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长城证券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