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可忽视的全球第二大药物市场,华东医药最新自免BD近7亿美元

阿咪 医药笔记 2023-01-21

▎阿咪

2022年2月23日,华东医药的一场国际化BD交易再度引发市场关注。华东医药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中美华东与Kiniksa Pharmaceuticals (UK), Ltd.(简称“Kiniksa”)达成产品独家许可协议,中美华东获得Kiniksa海外已上市产品Arcalyst®(Rilonacept)及在研产品Mavrilimumab于中国、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24个亚太国家和地区的独家许可,包括开发、注册及商业化权益。中美华东将向Kiniksa支付2200万美元首付款,最高不超过6.4亿美元的开发、注册和销售里程碑付款,以及分级两位数的净销售额提成费。

此次交易完成后,华东医药在免疫领域已有产品达到十款,形成了丰富及差异化的管线布局,是国内免疫领域科室覆盖最全的医药公司之一。华东医药表示,此次与Kiniksa合作符合公司向国际化和科研创新转型的发展战略,有望加速满足自身免疫及罕见病患者的临床需求。

受消息影响,公告日2月23日盘中,华东医药(000963)股价一路高走,最终收涨7.70%。

近7亿美元引入自免及罕见病新药

Rilonacept为临床急需境外新药

此次华东医药通过与Kiniksa合作,进一步深化了在自身免疫领域的布局,医药工业创新转型有的放矢,深入推进。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交易总金额创下了华东医药历史BD交易的新记录,足以证明此次引进产品的重要性,亦彰显了华东医药深入布局创新药的决心和魄力。

华东医药公告显示,本次引进Kiniksa的Arcalyst®(Rilonacept)是重组二聚体融合蛋白,可阻断白细胞介素-1α(IL-1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信号传导,已在美国上市,用于治疗复发性心包炎、冷吡啉相关的周期性综合征及IL-1受体拮抗剂缺乏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反馈。根据Kiniksa Pharmaceuticals披露的数据,Rilonacept产品2021年第2季度净收入为770万美元,第3季度净收入为1210万美元,第4季度净收入为1870万美元,2022年全年净收入预计为1.15亿至1.3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 Rilonacept是迄今FDA批准的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适用于12岁及以上人群的治疗复发性心包炎药物。Rilonacept在美国的获批是基于其RHAPSODY试验的积极结果,这是一项Rilonacept治疗复发性心包炎的的Ⅲ期临床试验,接受Rilonacept治疗的患者复发性心包炎的风险降低了96%(风险比= 0.04,p<0.0001)。该试验数据同时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来源:《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官网

在国内,因冷吡啉相关的周期性综合征是罕见病,病情日益加重且在中国目前无有效治疗药物,Rilonacept 被CDE纳入《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第一批)》,CDE将建立专门通道加快审评,并在受理后3个月内完成技术审评。

因此,借助上述审评审批程序,Rilonacept有望在国内快速实现商业化。华东医药表示将全力推进Rilonacept在中国的注册上市,加速解决相关患者用药可及性的问题。

Mavrilimumab是一种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可靶向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α(GM-CSFRα),并抑制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信号传导。Kiniksa于2017年从MedImmune Limited获得了Mavrilimumab的全球许可。Kiniksa正在准备开展Mavrilimumab用于GM-CSF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海外Ⅱ期临床试验。

全球领先生物药企自免管线丰富

引高瓴、摩根大通投资力荐

Kiniksa专注于发现、获取、开发和商业化调节免疫信号通路的治疗药物,是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产品管线聚焦于自身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除了此次授权华东医药的已上市产品Rilonacept和在研产品Mavrilimumab,另外还有Vixarelimab和KPL-404两款在研产品。

Vixarelimab是一种全人源单克隆抗体,通过靶向白细胞介素-31受体(IL-31R)与抑瘤素M受体β(OSMRβ)的共同受体亚基,同时抑制白细胞介素-31(IL-31)和抑瘤素M(OSM)的信号传导。IL-31和OSM是两种与炎症、瘙痒和纤维化有关的关键细胞因子。Vixarelimab是目前唯一一款同时针对这两种通路进行研发的单克隆抗体。2020年,FDA授予Vixarelimab用于治疗结节性痒疹相关瘙痒的突破性疗法认定,这是一种以严重瘙痒性皮肤结节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KPL-404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旨在抑制CD40-CD40L相互作用,这是一种对B细胞成熟和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具有重要作用的T细胞共刺激通路。阻断CD40-CD40L相互作用被认为可用于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Kiniksa目前已启动KPL-404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Ⅱ期临床试验。今年1月备受瞩目的全球首例人类成功接受猪心脏移植的重大医学突破手术,外科医生就使用了该公司的KPL-404用于患者器官移植抗排异。

Kiniksa Pharmaceuticals(NASDAQ:KNSA)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全球性生物制药公司,被多家资本看好,亦是高瓴资本在医疗健康板块的投资企业之一。2021年12月,摩根大通将Kiniksa Pharmaceuticals评为8家最值得买入的biotech公司之一,股票目标价看至27美元。截至2022年2月24日收盘,KNSA股票价格为10.46美元,较目标价有超150%上涨空间。

此外,Kiniksa 的管理团队具有深厚的生物制药专业背景及丰富的商业化经验。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Sanj K. Patel曾是罕见病生物技术公司Synageva的创始人,领导了全球首款治疗溶酶体酸脂肪酶缺乏症的药物Kanuma®的开发工作。Synageva公司2011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后被全球领先的罕见病研发公司Alexion Pharmaceuticals收购(2020年被阿斯利康收购)。

自免领域临床需求广阔 

华东医药免疫科室覆盖领先

自身免疫疾病是抗肿瘤以外的全球第二大药物治疗市场。2020年全球销售额TOP100药品的合计销售规模约3558亿美元,自身免疫及炎症药物位列第2,销售额约940亿美元,占比26.4%。

兴业证券研报显示,全球自身免疫病药物市场预期将由2019年的1169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1638亿美元;中国自身免疫病市场整体市场规模预计从2019年的24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241亿美元,2019-2024年CAGR 26.3%。

根据AARDA(美国自身免疫相关疾病协会),目前已发现100多种自身免疫病,主要自免疾病市场可分为风湿、皮肤、胃肠等三类,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RA)、银屑病(PS)、克罗恩病(CD)治疗领域单一市场均已超过100亿美元。

兴业证券指出,自身免疫病是国内很多创新药企业重点布局的治疗领域之一,但由于自免疾病认知及诊断率低、市场支付能力弱、新药研发起步晚等因素影响,大部分研发管线仍是全球已上市药物的靶点。因此,管线布局丰富、具有新靶点品种、渠道优势明显的公司值得重点关注。

事实上,华东医药深耕免疫用药多年,构筑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和雄厚的市场基础,拥有多款已上市免疫抑制剂产品,市场地位领先。免疫领域作为与糖尿病领域一样重要的战略领域,是华东医药持续发展的基石。

此次与Kiniksa达成合作后,华东医药在免疫领域已有十款产品,形成了丰富及差异化的管线布局,产品适应症覆盖皮肤科、风湿科、心血管、呼吸科、肾内科、移植外科等科室,是国内免疫领域科室覆盖最全的医药公司之一。

来源:华东医药公告

此外,公司多款在研新药竞争格局良好,临床治疗潜力大。例如公司从Provention Bio引入在研产品PRV-3279两个临床适应症在大中华区独家临床开发及商业化权益,包括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以及用于预防或降低基因治疗的免疫原性。

Frost & Sullivan数据显示,中国SLE治疗生物药市场规模预计由2019年的0.03亿美元增加至2030年的2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82.4%。目前SLE 已上市及在研创新生物药仍以单抗为主,个别双抗产品主要集中BAFF相关靶点。PRV-3279为全球首创双抗产品,靶向B细胞表面蛋白CD32b和CD79b,并且在临床试验中体现出良好的安全性以及其抑制B细胞功能而不耗竭B细胞的机制。除正在开发的SLE适应症外,PRV-3279也有望成为解决基因治疗中免疫原性问题的潜在策略,以用作基因治疗产品的辅助疗法。

近日,华东医药与荃信生物合作开发的乌司奴单抗生物类似药QX001S(HDM3001)注射液已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受试者入组,较计划节点提前近两个月。QX001S的原研产品喜达诺®由美国强生公司研发,根据美国强生公司年报,喜达诺®2021年全球销售额约91.34亿美元,稳居2021年全球药品销售额TOP10、全球抗体药物销售额TOP10榜单席位。华东医药QX001S研发进度领先,有望打破原研的垄断,率先造福中国患者。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华东医药引进Kiniksa的2款自身免疫产品同时还具备开发其它潜在自身免疫适应症的潜力,可以与现有免疫产品形成互补,从而在研发、销售、临床等方面形成协同效应,释放研发和技术优势,提升华东医药在免疫治疗领域的竞争力。

结语

自全面创新转型以来,华东医药聚焦抗肿瘤、内分泌、自身免疫三大重点领域。本次与Kiniksa公司战略合作,也将是华东医药继抗肿瘤、内分泌之后,在自身免疫赛道布局的重要战略落地。

相较于热门靶点“内卷”严重的抗癌药市场,自身免疫药物是更为广阔的蓝海,疾病种类更多元复杂,适应症领域拓展空间大,且当前主流的药物治疗机制尚处于缓解病症的阶段,尚存在大量未满足的临床治疗需求。因此,自身免疫领域有着更多差异化创新的机会。基于原有深厚的产业优势,华东医药正加速打造更为丰富的免疫领域板块,以临床需求和患者为先,依托于公司现有的研发平台加大自身免疫产品的研发投入,有望为公司创新药管线与国际化布局打开更广阔的市场想象空间。

近几年,激荡的市场让行业企业不断承压,但危机与新机并存。也是这几年,华东医药从中国走向全球,身影不断活跃在国际舞台。通过“融入、引进、吸收、创新”,围绕内分泌、肿瘤、自身免疫核心领域丰富创新产品管线,打造出自己的研发生态圈,不断增强研发实力,不仅差异化布局ADC领域,抢滩高端医美,而且前瞻性布局工业微生物,正逐渐探索出一条具有华东医药特色的创新转型之路。“宝剑锋从磨砺出”,不断进取的华东医药也已经让市场投资者们看到了公司的雄心与信心,相信华东医药会在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创新型制药企业的道路上,不断登顶新的高峰!

----------------------

欢迎加入“医药笔记”知识星球,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

Armstrong技术全梳理系列

Armstrong:我们已经建立读者实名讨论微信群,可以添加小编微信(wuwenjun7237)后进群,添加时请主动注明姓名、企业、职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