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恒瑞医药技术全梳理

Armstrong 医药笔记 2022-12-09

▎Armstrong

2021年,恒瑞医药在医保谈判与集采双重压力之下,首次迎来营收、净利润的双双下滑。与此同时,恒瑞医药也在积极应对,包括将销售团队从17000人缩减到13000人,并将继续缩减。研发投入方面却仍保持增长,研发团队达到5478人,10年来累计研发投入超过220亿元。

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换来的是丰富的研发管线,临床阶段创新药接近百款,其中10款创新药进入商业化阶段。

从治疗领域来看,从聚焦肿瘤药到更广阔的的治疗领域,包括自身免疫、疼痛、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感染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血液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眼病等。

在技术平台和药物形式方面,从单抗、小分子扩展到更广泛的药物形式,包括双抗、ADC、PROTAC、分子胶、细胞治疗、核酸药物、基因治疗药物、核药等。

双抗

的很长时间内,恒瑞医药的大分子管线以单抗为主,先申报的2款申报IND的双抗PD-L1/TGFβ和GCGR/GLP-1实际上都为融合蛋白形式。近年来,恒瑞医药开始构建自己的双抗技术瓶体,如HOT-Ig,以Obscurin(遮蔽蛋白)和Titin(肌联蛋白)取代CH1和CL。恒瑞医药已经申报了PVRIG/TIGIT双抗。


ADC

恒瑞医药已经建立新一代ADC技术平台,在研管线超过22款ADC新药。

恒瑞医药建立了多个ADC技术平台,包括依喜替康类似物ADC、艾日布林ADC、抗体偶联TLR激动剂等。

对标DS-8201的HER2 ADC新药SHR-A1811,为恒瑞医药ADC管线的重点,目前已经推进到二期临床。临床拓展方面推进多种联合治疗方案,如联合PD-1、化疗、靶向治疗等。

肿瘤免疫

恒瑞医药在PD-1之后,重点推进的方向为PD-1联合治疗,以及寄希望于迭代的PD-L1/TGFβ双抗。

联合治疗方面,恒瑞医药正在推进PD-1的多种联合治疗,如最近PD-1+VEGF联合一线治疗肝癌的国际多中心三期临床获得成功。

糖尿病

恒格列净去年底获批上市,在研降糖新药重点项目包括超长效GLP-1、超长效胰岛素,以及多个复方制剂。此外,恒瑞医药还研发了GCGR抗体融合GLP-1,已经申报临床。

乳腺癌

乳腺癌方面,HR+/HER2-乳腺癌占比最大,是CDK4/6抑制剂的主要适应症,恒瑞医药对其CDK4/6抑制剂达尔西利寄予厚望,开展4350例的超大规模三期临床,该临床投入巨大,这类原因也是恒瑞医药资本化其研发支出的一个重要因素。

新型药物形式

恒瑞医药也在建设新型药物形式平台,如放射性核素RDC。

恒瑞医药从2019年开始建设PROTAC技术平台。

恒瑞医药同样在布局分子胶,如来那度胺之后新一代IKZF1/3分子胶药物的研发。HRS-3738可能即为IKZF1/3分子胶,目前处于一期临床研究阶段。

恒瑞医药也在开发肿瘤疫苗。

恒瑞医药子公司拓界生物,也是其主要的创新中心之一,主要研发项目包括GPR119激动剂、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FcRn抗体等。
总结

作为转型的传统药企,恒瑞医药在小分子创新药的优势更为明显。从后期关键临床即可看出其布局重点,小分子多款新药上市,包括CDK4/6抑制剂达尔西利(HR+/HER2--乳腺癌)、PD-1+小分子联合治疗(阿帕替尼、法米替尼),大分子在PD-1之后以PD-1/TGFβ双抗为重点,寄望于通过联合与双抗迭代PD-1。可以预见的是,恒瑞医药的后期管线在未来几年内将极大拓展临床空间。在自免(JAK1、IL-17等)、痛风(URAT1)、糖尿病(SGLT-2、超长效胰岛素、超长效GLP-1等)、疼痛(MOR等)、高血脂(PCSK9)等新治疗领域,值得关注恒瑞医药在市场开拓方面的作为。更多早期管线和创新药物形式,能否脱颖而出,需要持续观察。

----------------------

欢迎加入“医药笔记”知识星球。

Armstrong技术全梳理系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