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种出未来 | 食话第75位讲者宁博

2016-12-01 FoodTalk 食话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t0351kftxrz

音频版:

(看完演讲有任何问题,可以在文章下直接留言提问,我们会邀请宁博回答)


我们相信今天看上去一个很小的改变,可能就是未来一个伟大的开始。今天看上去我们只是做了一款智能的种菜机,但是我们其实也是在展现一种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Food Talker:

宁博,友菜智能种菜机创始人。化学硕士的知识背景,使她笃信科学的思维和技术的力量。种菜机为家庭和个体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食品安全解决方案。未来农业会是什么样,友菜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宁博要做的,就是让改变,更直接地发生。





(原文有删节,点击视频观看宁博完整演讲内容。)


我是友菜的创始人,宁博。我创业很大程度是受了我家人的影响,我家人属于对食品安全、食品的质量非常非常担忧的这样的一个人群。他们会在家里的门前的院子开一小块地,会在里面种菜。他们会从网上买种子、化肥,甚至买土,然后花很长的时间在小菜园里面。甚至有的时候不在家、出差的时候,也会找人来帮忙照料。然后等到收获的时候,就会把这些为数不多的产品、产出的蔬菜,像宝贝一样给各家各户,给各位亲戚送过去,说实话这菜我尝了,味道挺一般的。但是他们还是乐此不疲,为什么呢?其实他们觉得这菜毕竟是自己种的,没有弄农药,比较放心。那这个事情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觉得既然他们这么担心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不光是他们担心,很多人都在担心。那我能不能做点什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去改变这个问题。当我真正决定进入这个行业,围绕这个问题寻找解决办法的时候,我先问了我自己第一个问题,就是食品安全问题背后的根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深入调查之后发现,这个问题不像我们之前想的那么简单,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首先从客观环境来说,我们的很多空气、水、土壤,是受到污染的。所以在一些地方失去了种植出放心蔬菜的一个根本条件。


我们在说蔬菜的时候,从蔬菜的种植到一直被消费者购买回家,整个利益链条里面,其实生产者占的比例非常非常低,而讽刺的是,就是这些生产者反而恰恰是对我们食品安全、食品质量的一个直接负责人。所以说,大家可能听到是两种感觉,非常无奈,但这个东西又不同于奶粉,我们没法买进口的,这东西没有进口。所以大家可能是一边担心,一边无奈,但还是要买回来吃。可能顶多是多洗几遍,图一个心安。但是我调研之后发现不是这个样子的,其实用户并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用户的很多反馈和选择,在对食品安全问题产生影响,尽管有的时候影响的方式和影响的方向,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方向。




给大家举个小例子,就是有一段时间很多人认为长得很难看的蔬菜,是没有用农药的,是放心的。于是在批发市场这种蔬菜就被以两倍、三倍,甚至更高的价格去被人收购,要知道这个蔬菜仅仅是长得丑而已。在以前这个蔬菜没有人买的,没有人要的。那同样后来又有很多人觉得,蔬菜可能是包装得比较好,或者说在一些很好的购物环境下购买的蔬菜是放心的,那么于是商家又在这些环节下很大的功夫。


说到这可能大家都明白了,我想说的是由于蔬菜它的质量,它是否用农药,是否放心,这并不是一个,我们的消费者并不是大家可以直接感知的东西,大家只能通过一些其他的东西,外形、包装,去间接地判断蔬菜的质量。所以这样的信息不对称,就会造成消费者有的时候不能做出最正确的,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同时也打击了生产者的积极性,那这个是一个造成食品安全问题非常重要的原因。那么我们发现,尤其近几年来,其实不管是用户,还是商家都在努力去打破这种信息不对称,去提供更放心的蔬菜。比如说可以承包一个农场,或者周末去农场参观,又或者有二维码追溯,摄像头这种。甚至有人可能比较极端的可能就像我的家人一样,是在家种菜,其实在家种菜这种方式被很多人选择,因为它是一个最放心的,你可以24小时看到这个蔬菜生长,你可以自己把控整个的生产过程。但是这个种植的过程其实恐怕并不是那么美好,那首先就是,可能很多人体验,就是所谓的种啥死啥。你不要说种菜的,种植物,种多肉,甚至种仙人球,很多人种完都养不活,对吧?




那第二个问题就是说,这个蔬菜产量太低,辛辛苦苦种了两个月,可能吃了两顿就没有了,并不能满足一个正常的食物供给。那第三个问题是什么,第三个问题就是很多人工作忙,回家之后并没有时间去打理一个菜园,并没有时间在阳台去种菜。那么这个现象其实非常非常地启发我,就想那既然大家有这样的需求,大家在试图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去用一些技术的手段来把在家种菜变得更加简单和方便呢?于是我们就做了这样一款智能种菜机,大家可以看到这个种菜机是四层,八个小格子,最上面一层是光源,每一层都有人造光源,不需要外界的阳光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所有的光照。然后这个植物种植在里面,它是用水培的原理做种植的,所以没有土壤。也就没有土传病害,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是不用任何农药的。




我们直接给用户提供这样的菜苗,每周都给用户提供这样的小菜苗。因为很多用户他种植失败,其实这个失败的过程是发生在发芽阶段,因为有些种子它发芽需要一些特殊的环境条件处理,比如说高温、低温,或者不同的湿度控制。所以说我们相当于把这个种子从已经发好芽的一个半成品送给用户。这样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我们缩短了种植周期,用户用这样一台种菜机来循环种植的话,平均每天可以产出接近半斤的无农药的绿叶蔬菜。是这样的一个产量,然后大家可以看,这个是一个产品的实物图,然后这边图片是产品,这个是菜苗刚刚放上去的,这个是长到两周以后,这边是整个收获的一个过程。




我们在想做这样的一个种菜机,其实这条路走得并不平坦,还是挺曲折的。花了很大的精力,比如说这个,这个是我们刚开始的一个原型产品,这是用了一个酒柜改造的,我们在测试不同的光照对植物的影响,然后这个是后面,后面这个是手工,停留在手工小作坊的阶段,做了这样一个Demo的产品。然后这个,这个是从这时候开始就接近我们最终成品的样子了,是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得到了投资,得到了资本的支持。所以进展一下就快了很多。然后后面这样,一点一点成形。这是我们在测试光照,然后大家可以看到右边这张图,是我们在种菜机上种出来的第一批蔬菜。然后最后完整版,就是这个样子。




整个这个研发的过程,其实遭遇了很多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我在这里并不打算太多地讲这样的困难,因为其实任何工作都困难,任何工作你想把它做好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我更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这个种菜机生产出来以后,在我们跟用户去沟通产生互动的时候,有一些很有趣的事情。很多用户看到我们这个种菜机第一反应是这个东西很有趣,这东西酷,我也想要一个放在家里。然后第二点,一听我们说这个东西是用水培种植的,很多人就开始担心了。说,哎哟,这个东西不用土壤可以吗?这个是一个非天然的种植方式,应该是对植物不好吧,会不会对身体不好,有这样的顾虑。


那在我们最开始听到用户有这样的疑问的时候,我们作为理科生自带的属性就进入了一种科普的状态,就是一种很兴奋的状态,开始给用户去科普,说这个您可以放心,因为是这样的,植物的根系它只能吸收离子态的营养,即使在土壤中,它吸收的也是溶于水的各种各样的离子,那所以说土壤只是仅仅起到固定作用,当我们可以用其他的基质去固定植物的时候,并且在水溶液中给植物提供所需的足够营养,它就可以长得非常好。并且水培它跟传统农业相比,没有土传病害,比如农药,节水、节肥,是未来农业的重要方式,是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方向,这样讲很多。


我们的用户反应跟大家在座的各位反应差不多,我说到一半的时候,就已经失去大家的注意力了。其实大家不太喜欢听这种方式的科普,于是我们就换了一种方式跟用户沟通,在用户问到水培的安全性的问题。我们也不妨在现场做一个小的测试,我们用了四种不同的方式跟用户沟通。



▲太空舱水培种植实验


第一种,我们会跟大家说这个东西是宇航员现在在空间站上,宇航员在用这种方式种植绿叶蔬菜,作为新鲜蔬菜的补给。这个我想多说一下,这个在之前,我在准备这个演讲的时候,我还举的是NASA的例子,举的是美国宇航局的例子。但是我现在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天宫二号这次做的植物实验,其实也是在用水培的办法来做的。然后第二种办法,我们跟用户沟通的时候,会说南极科考站的队员在用水培的办法,作为新鲜蔬菜的补给。



▲美国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垂直水培种植区


那第三种是我会跟用户讲说,现在日本、美国、欧洲,在大规模地使用水培这种方式做种植,所以这个是安全的,是放心的。那第四种我会跟大家说是你身边的某某人,可能是朋友,或者是邻居,已经在用我们的产品,在用这种水培的方式做种植。大家可以猜一下,哪一种方式是最有效的,第几种?是的,第四种,第四种最有效,几乎是无一例外。我们私下开玩笑,说这说明了一个现象,叫什么呢?叫宇航员的选择、科考队员的选择,比不上隔壁老王的选择。这个玩笑归玩笑,但是这个其实它代表了一种我们现在的人接受新的信息,认识事物、甄别信息的一种行为模式。


除此之外,也给了我们一些其他的思考。其实人们面对新的东西总是会有担忧,这很正常。而且可能是由于我们文化上的原因,大家在面临新的东西,新的问题的时候,习惯于说我要向过去寻找答案,我要向经验、向历史寻找答案。但是我想说的是,当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一个全新的问题的时候,或许我们应该向未来,向科技去寻找答案。




举个例子,大家可以看一下,左边的图是十七世纪的西瓜,右边是我们现在的西瓜。其实如果那个时候的人们,在对西瓜的种植方式上还是不断地向过去寻找答案,向以前寻找答案,我们现在吃到的西瓜还是这个样子的。我们很幸运的是发现在一路走来的过程中,慢慢地有人去接受我们这样的理念,愿意跟我们一起去用技术的手段探求答案。比如说我们最开始 51 31070 51 15989 0 0 4202 0 0:00:07 0:00:03 0:00:04 4202们的种菜机第一个用户,第一个用户其实在短短的,在使用的最初的几周内,我们上门维修了N多次,但是他还是非常地支持我们,然后花整晚的时间跟我们去讨论产品的使用感受,给我们提改进的建议。然后包括后来我们开始谈一些商业用户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我们还是在居民楼里办公,所以觉得这个环境实在是拿不出手,没法去跟商业用户去谈判。那也是一个我们早期的支持者拿出他的会所,让我们在那个里面去进行商业谈判和展示。


后来我们在上海的时候还有一家媒体,叫Shanghai Family,在活动中看到我们的产品觉得比较有趣,就直接给我们登了一条广告,广告登出来了之后,才跟我们说这个事情,给我们寄了两本杂志。问他们为什么,他就是觉得这个东西好像很有趣,好像这是给大家提供放心食物的方式,于是他就登了。那我们一路走来有这样的支持者,有这样的早期用户,我们感到非常非常地幸运,也非常非常地感谢他们。


但这个事情后面也让我们思考,我们思考什么呢?就是其实用户他不单单是消费者,他不单单是在购买产品,购买服务。其实用户才是决定者,是由用户决定,我们想要什么样的食物,我们未来想要什么样的农业。而我们友菜,我们友菜不单单是一个服务的提供者,产品的提供者。我们其实是把我们看到的,我们想到的未来的农业的一种方式展现在用户面前,供用户去选择,跟用户沟通,引导用户去选择。现在很多做消费类市场的品牌什么的都愿意管一些很忠诚的用户叫“粉丝”,其实我不太喜欢用这个词,尤其是对于我们的早期用户我更喜欢叫“智囊团”。一路走来我一直觉得这些人其实我们是一个团队,他们是我们的队友,我们在一起努力,去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我们一起把我们看到的,我们认可的未来农业的样子带到现实中来,带到我的城市中来。那这个未来农业到底是什么样子,可能今天没有办法把种菜机拿来,大家感觉不够直观,我给大家看一个小的短片。



▲日本富士通公司的水培实验


这个短片是Discovery一个关于水培的介绍,这个是用深液流的办法在大规模地生产水培的生菜,大家可以看到整个温室面积是非常大。这个是第一步播种的过程,这个后面接了一个真空泵,上面的板子上面有很多小孔,大家现在看到这些小孔,由于有真空泵,它就把每个小孔吸住了一颗种子,你看在上面。然后再把种植基质扣过去,把真空去除,这个时候很多种子就会落到种植基质的小孔里。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播种效率非常非常地高。


在播种之后是把这个基质需要浇水,让它湿润一下。这是一个30米深的水池,把这些刚刚播种过的基质漂浮在上面,然后进行浇水。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是浇水,基本在第三天或者第四天的时候,会出现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种子开始发芽。这时候会添加一些肥料供植物生长。这个时候由于植物种得太密集,就需要进行第一次间苗。这就是把基质分散开,给植物足够的生长空间。



▲大型植物工厂


1820天之后,植物进一步长大,需要进行第二次间苗。看,这个是在保证植物的根系要垂下来,方便后面继续进行深液流的栽培。长得很快。基本上是在20天到30天左右进行最后一次的间苗。这个时候植物的根系已经长得非常强壮,最后把这些植物把这个浮板放到生产区域,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深夜流的水池,下面是营养液,植物这个浮板漂在上面。使用一些自动化的设备去推这个浮板,这样的话在整个很长的水池,一边是已经长大的苗,一边是刚刚放进去的,不断不断地移动。整个生产过程是不用任何杀虫剂的,不用任何农药的。最后一步就是开始收获,这些工人有的时候会把一些黄了的叶子给去掉,然后有的时候会把根剪掉,或者是根保留,取决于需求。然后最后再这真空抽一下,这个是产出。


不知道大家看了这个视频有什么样的感受,很酷是吗?很酷。确实,在农业发展,未来农业的技术里面,其实现在展出的这个仅仅是一个方面。仅仅是一个方面,关于农业生产未来农业技术,我们其实有很多其他的事情可以做。比如说在精细化种植,在环境条件内精确控制,在生产的自动化方方面面很多我们可以做的。


那我在这里想说的是科技很酷,但是它并不冷。科技不是冷冰冰的,科技可以带给我们生活很多温暖、柔软的存在。比如说我们有这样的水培技术,有这样的智能硬件技术,那么我们可以在家里去种植蔬菜。我们甚至在未来,可以在城市的空地,城市的屋顶去做农业的生产,去种植我们想要的食物。那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我们是在拉近人和食物的距离,在重塑人和自然的关系。让这些繁忙的疲惫的都市人群,可以更简单、更方便地体会到这种成长和收获的快乐。所以科技并不是冷冰冰的,其实一路走来,从最开始只有我一个人想做这样一件事情,一直到现在,我们可能还是一个比较小的创业团队。我们一直没有妄自菲薄,我们一直很相信改变的力量。我们相信今天看上去一个很小的改变,可能就是未来一个伟大的开始。今天看上去我们只是做了一款智能的种菜机,但是我们其实也是在展现一种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我在这想跟大家说的是,希望大家能跟我们一起相信这种微小的改变的力量。尤其在现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个人的话语权、影响力在不断地扩大,只要我们大家相信改变的力量,其实未来的农业到底是什么样子,是由在座的各位决定的,是由在座的各位去选择,去塑造的。我们友菜期待跟大家一起去呈现我们想要的未来的农业,我们一起种出未来,谢谢大家。    



点击名字,查看食话分享大会现场视频

陈立 | 锡芹 | 叶文侃 | 路易 | 桃二 | 周大宝

滕军康 | Roman | 刘益平 | 琪琪 | 林珂 | 韩省华

庞颖 | Alex Mok & Briar Hickling | 倪进庄 | 大瞿 | LuLu | 徐征洋

潘兴祥 | 老波头 | 寺尾千佳子| 赵博 | 朱华夏

徐嘉 | 管家 | 董定珠 | Franck Pecol | 王令凯 | 张新宇

张岳 | Julia Zotter | 郑斌 | 卢丹 | 汪一昕 | 林国平

Gerald Furtado | 小鱼 | 陈旻 | 食家 | 成爱国

唐建军 | 阿彬 | 老童 | 毛晨雨 | 张卫星 | 滨斌

左壮 | 林琪 | 谌涛 | 林家驹 | 王小冬 | Davide Croatto & 张雷

安峰 | 王勇 | 顾勇 | 冯文 | | 马坤山

王建荣 | 夏琛 | 林勇 | 阮浩耕 | Yoga | 张士康

Erica Huang | 伯恩 | 张如愚 | 知其白 | 王婧 | 童启华



图 | 宁博、网络

责任编辑丨绿绿

 


文艺连萌 |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