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味道|陈霸先的极限之战
全文11509字,阅读约47分钟《湖州味道》特邀作者:顾方明投稿邮箱:963458800@qq.com
侯景之乱不仅使江南区域经济凋敝,生灵涂炭,也使得北强南弱成为一种定局。南梁陷入破灭的危局之中,西魏趁南梁内乱一举鲸吞蜀地,旋即又取巴州,南梁尽失川蜀之地,而在东部高洋建立北齐后不断蚕食江淮之地,步步紧逼。一时间南梁竟然同时出现了三个皇帝,背后三股势力博弈,面对残破不堪的江南与充满不确定的未来,陈霸先又将何去何从?
大宝三年(552)三月石头城决战胜利后,王僧辩委托陈霸先镇守京口,抵挡北齐。仅仅不到两个月,北齐派遣辛术围攻秦郡,陈霸先命令徐度领兵协助严超达坚守。在当时鼎足而立的三大国家之中,占据中原的北齐实力最为强大,这次伐梁便派出了整整七万大军。齐军依靠人力填沟壑、堆土山、挖地道,来势凶猛。陈霸先亲自率军一万人纵兵四面袭击敌军,弓弩乱发,射杀齐国平秦王,斩杀百人,齐军见形势不利暂时撤退。七月,广陵的侨居百姓朱盛、张象暗中组织人马袭击齐国刺史温仲邕,并派使者联络,陈霸先率部队渡长江接应。但恰逢王僧辩应允了北齐使者割取广陵的要求,只得率军退回南徐州,江北的百姓跟随梁军南迁的有一万多人。
“征北将军之印”兽钮铜印 南朝梁陈 图源:故宫博物馆数字文物库
十一月,湘东王萧绎在江陵登基,改元承圣,史称梁元帝。这位皇帝在登基前以武力肃清邵陵王萧纶、河东王萧誉等宗亲势力,登基后既要平息南梁内部武陵王萧纪与湘州陆讷的叛乱,又要抵挡来自西魏、北齐的侵略,着实辛苦。梁元帝下诏命王僧辩为都督东上诸军事,命陈霸先都督西上诸军事,这以前陈霸先曾经将都督之位让给王僧辩,但王僧辩不接受,于是梁元帝分别命两人为东西都督。
在太清三年(549)(西魏历大统十五年)时,岳阳王萧詧在南梁诸王的混战之中落于下风,他的兄长萧誉与叔父萧纶直接或者间接死于湘东王萧绎之手,为求自保向西魏称藩,次年西魏派遣大将杨忠率军击败南梁军队,生擒柳仲礼,萧詧得以在襄阳站稳脚跟。承圣三年(554)九月,周太祖以萧詧为梁国国主,派柱国于谨率军五万,以中山公宇文护和大将军杨忠为主将讨伐江陵,十月萧詧引兵与西魏军会和,梁元帝紧急征召在建业的王僧辩,并告诫王僧辩:
“黑泰背盟,忽便举斧。国家猛将,多在下流,荆陕之众,悉非劲勇。公宜率貔虎,星言就路,倍道兼行,赴倒悬也。”
当时南梁的主要军事力量部署在长江下游,考虑到西魏军队骁勇善战而劳师远行,王僧辩在整体战略上避敌锋锐,等到各路军马集合后再前往汉江截断西魏军退路,以逸待劳。但南梁君臣无疑都低估了西魏军队的实力,《周书·于谨传》中记载了周太祖为于谨饯行时,长孙俭询问战略:“为萧绎之计,将欲如何?”于谨设身处地提出上中下三策,并料定萧绎会选择原地守城的下策:
“萧氏保据守江南,绵历数纪。属中原多故,未遑外略。又以我有齐氏之患,必谓力不能分。且绎懦而无谋,多疑少断。愚民难与虑始,皆恋邑居,既恶迁移,当保罗郭。所以用下策也。”
果不其然,梁军在外城设立长达六十里的木栅栏决定据守。西魏先锋精锐骑兵昼夜兼程,率先占据长江津要,断绝梁军后路。南梁方面斥候没有探得实情,九月份萧绎还在龙光殿讲授《老子》,虽然面对压力紧急召唤了王僧辩,但迅速兵临城下的西魏军打得梁军措手不及,江陵城在仅仅十六天后便沦陷,万念俱灰的梁元帝在城破前焚毁了十四万卷图书。梁元帝率领太子以下臣民出城投降,不久遇害,江陵城中十多万男女被俘,府库珍宝尽被掳掠,随后西魏强行用江陵向萧詧换取襄阳。时年十三岁的梁皇子萧方智幸免于难,被拥立为帝,王僧辩因参与拥立新君有功进位骠骑大将军、中书监、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与陈霸先共同商榷讨伐事宜。南梁在此时形成了以王僧辩与陈霸先两位都督鼎立的权力真空时期。
承圣四年(555)五月,原计划进军南侵的高洋听闻江陵已经陷落后,致书王僧辩,表示要派兵护送梁武帝的侄子贞阳侯萧渊明回南梁为帝。萧渊明是个彻底的败家子,他在太清年间受命率领十万大军接应侯景并趁机北伐,却在渡过淮河不久后就被东魏军彻底击溃,连同部下悉数被俘虏多年,实在难以称得上具有治国的才干。表面上高洋关心南梁的危急存亡,担心年幼的皇族支脉萧方智难堪大任,但谁都明白北齐摆明着是要乘虚干涉南梁内政,当然不肯轻易接受。萧渊明在被护送南归前多次致书王僧辩但都遭到拒绝。随后北齐大军压境,迅速分兵攻克谯郡、晋州、东关,梁将裴之橫兵败身死,王僧辩退守姑熟防御,此时北齐大军与建康只有一江之隔,江南危惧。王僧辩屈服于北齐高压,被迫承认萧渊明为帝,并将自己第七子王显与其生母刘氏、侄子王世珍到北齐充当人质,并要求立萧方智为太子。北齐退军,并还回郢州。这是南梁历史上最为诡异的时刻,竟然同时出现了三个皇帝,背后三股势力博弈,南梁面临着国土被瓜分的危局。
王僧辩对北齐的投降妥协并未征得陈霸先的同意,在四次派遣使者与王僧辩苦苦争论无果后,陈霸先与部将徐度、侯安都、周文育、杜稜秘密商议,安排侄子陈蒨做好坚守故乡长兴城的准备后,于梁敬帝绍泰元年(555)九月从京口发兵十万,水陆并进,奇袭建康城,一举擒杀王僧辩与其第三子王頠。
《陈书》在描写陈霸先杀王僧辩这一事件时常用“诛”字以表正统,但事实上是陈霸先集团对王僧辩发动的奇袭。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之中整合史料梳理了这次奇袭的筹备过程:
“会有告齐师大举至寿春将入寇者,僧辩遣记室江旰告霸先,使为之备。霸先因是留旰于京口,欲袭僧辩。壬寅,召部将侯安都、周文育、及安陆徐度、钱塘杜稜谋之。稜以为难,霸先惧其谋泄,以手巾绞稜,闷绝于地,闭于别室。部分将士,分赐金帛,以弟子著作郎昙朗镇京口,知留府事,使徐度、侯安都帅水军趋石头,霸先帅马步自江乘罗落会之。是夜,皆发,召杜稜与同行。知其谋者,唯安都等四将,外人皆以为江旰征兵御齐,不之怪也。”
陈霸先集团内部对奇袭王僧辩抱有很大的分歧,事发前夕老好人杜稜不同意,陈霸先担心机密泄露,用手巾将这位保守的部下暂时闷绝囚禁。激进的侯安都是这次行动的急先锋,他率领舟舰开赴石头城,见陈霸先控马不前,侯心生恐惧,追着陈霸先大骂:“今日作贼,事势已成,生死须决,在后欲何所望!若败,俱死,后期得免斫头邪?”《资治通鉴》这里批注解释说陈霸先故意控马踟蹰,以观察侯安都的意向,见到侯安都决死向前后才继续前行,发出“安都嗔我!”的回应,而非陈霸先自己内心的动摇。侯安都率领水军在石头城北弃船登岸后,披甲带刀,军士将他投入女墙内后,跟随潜入王僧辩卧室。当时王僧辩正在办事,外面禀报有敌情后很快就有士兵出现在城中,王僧辩连忙逃走,和他的三儿子王頠相遇,从小门逃出,身旁仅有几十人跟随苦战。等到陈霸先大军赶到,王僧辩寡不敌众登上城南门口拜请宽宥性命,陈霸先则下命火烧南门楼,王氏父子只得束手就擒。当夜与其子王頠被绞死。当时程灵洗率军前来营救王僧辩,在石头城西门力战兵败,陈霸先费了很大劲将其招降,又感佩其忠义任命他为兰陵太守,协防京口。随后陈霸先发出布告,列举王僧辩罪状,并申明“资斧所指,唯王僧辩父子兄弟,其余亲党,一无所问”。
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陈霸先与梁元帝萧绎、王僧辩之间的私人矛盾,如果说萧绎与陈霸先没有私交,那么王僧辩与陈霸先在共同讨伐侯景期间是有着比较良好的关系的。《资治通鉴》记载二人“情好甚笃,僧辩为子頠娶霸先女,会僧辩有母丧,未成婚。僧辩居石头城,霸先在京口,僧辩推心待之。”倒是王僧辩的长子王顗屡屡劝谏他防范陈霸先,但王僧辩并未听从。因此司马光在评价这一突发事件时给予了“僧辩立渊明,名不正而言不顺,故奸雄得因以为资”的批评,《梁书·王僧辩传》也给出了“苟欲行夫忠义,何忠义之远矣。树国之道既亏,谋身之计不足,自致歼灭,悲矣!”的评价。
陈霸先与王僧辩之间的矛盾很难说是表面上王僧辩屈服于北齐高压迎接贞阳侯萧渊明为帝这一事“名不正”的问题,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陈、王二人就此问题往返数次的书信内容,陈霸先打破权力真空后也没有将忠臣之道贯彻到底,而是如前代刘裕、萧道成一般迅速走上王位。王僧辩临死前被陈霸先质问:“我有何辜,公欲与齐师赐讨?”史书中并没有明确记载王僧辩联合齐军攻打陈霸先的计划,这句话应该是陈霸先给王僧辩扣帽子,然后陈霸先又问:“何意全无防备?”王僧辩回答说:“委公北门,何谓无备?”这番问答有不同层次的理解,陈霸先更多在问王僧辩为何对奇袭毫无防备,而王僧辩的回答透露出其在战略部署上对陈霸先的防备:平定侯景后陈霸先部队一直被派遣在江淮前线与北齐对峙,名义上与王僧辩为东西两都督,实际上要受梁元帝和王僧辩辖制,比如大宝三年与北齐交锋得胜后可以联合广陵侨民北伐,却因外交决定反而割让广陵,长此以往,陈霸先的部队必然会不断消耗。平定侯景后,整个部队面临着是受制于人不断被齐军消耗,乃至未来可能被王僧辩与齐军联合消灭的惨剧,还是先发制人效仿前代事由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不仅仅是陈霸先个人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整个集团发展必须要做出的决定。同时在后方布置上,王僧辩的女婿杜龛被任命为吴兴太守,心腹王僧智被任命为吴郡太守,部将韦载被任命为义兴太守,实是对陈霸先的钳制,而杜龛对陈霸先的意见比较大:
以霸先既非贵素,兵又猥杂,在军府日,都不以霸先经心,及为本郡,每以法绳其宗门,无所纵舍,霸先衔之切齿。
杜龛对陈霸先的看法代表着王僧辩集团内部的一种歧视:“既非贵素,兵又猥杂”陈霸先无法与太原王氏出身的王僧辩相提并论。王僧辩在天监年间随同父亲王神念归附南梁,自家中征召出来后便担任湘东王国左常侍,是萧绎的嫡系,即便生性苛严猜忌的萧绎在太清年间愤怒地用剑砍中王僧辩左髀让他昏死良久,王僧辩一直对萧绎忠心不二,他的母亲魏氏也教诲他“人之事君,惟须忠烈,非但保祐当世,亦乃庆流子孙。”岳阳王萧詧联合西魏军队攻克江陵后,老将尹德毅劝谏萧詧设计擒杀西魏军做主南梁时提及“僧辩之徒,折简可致”,可知王僧辩是一位忠于君权的将领。
贵族与寒门之间的矛盾横贯在陈霸先戎马倥偬的一生中,梁末的社会以及把持这个社会的君权,在出身寒门的陈霸先眼中恐怕要比王僧辩所看到的更加残忍和荒诞:如同陈霸先当年对着上司杨㬓的慷慨陈词,他在一开始就痛斥了能力不足与品行失格的上层贵族是梁朝诸多社会矛盾的源头;部将杜僧明、周文育一度面对忠诚的上司含冤屈死而极度愤怒;促成侯景之乱殃及整个王朝的乃是萧氏一族的冷眼旁观与内部倾轧;当他怀着高昂的理想主义在岭南兴起抗击侯景的义军时,首先面临的不是叛军的干戈,却是地方军阀萧勃的阻挠;残忍上司湘东王萧绎为了权力,不顾国家大局对同室宗亲狠下杀手,心怀猜忌而对忠臣王僧辩砍下的那一剑;优柔寡断的王僧辩无法禁绝王琳所率江淮群盗,使得建康城在侯景之乱评定后再次遭受纵火掳掠的暴行……陈霸先奇袭王僧辩除了对权力的渴望外,诸多客观原因其实都已经撰写在史书之中,但陈霸先到底是愧对王僧辩的,梁敬帝的禅位诏书中只字不提这一事件,至于陈霸先心中究竟有何想法,后来人是永远难以知晓。
值得一提的是,陈蒨在后来的长城保卫战中表现出色。陈霸先在奇袭前密令陈蒨返回长城,安置军栅防备杜龛,以消除后顾之忧。时间紧急,当时陈蒨总共才召集数百人,又缺少装备,面对杜龛手下杜泰率领的五千精兵,众人相顾失色时,只见陈蒨“言笑自若,部分益明”,于是众人心定,在陈蒨的激励与亲自领导下,顶住了敌军数旬的日夜苦攻,终于等到陈霸先的援军,联合击败了杜龛。长城保卫战的胜利为陈霸先稳固大后方、平定三吴地区奠定了基础,同时陈蒨也在三吴地区的战斗中发展了以章昭达、沈恪、钱道戢为代表的生力军。
袭杀王僧辩后陈霸先首先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生存下去,当时他实际控制的地区只有长期镇守的京口和残破的国都建康,而他首先需要应对的敌人便是王僧辩的旧部以及隔江虎视的北齐,在他的原定计划中,优先需要解决的是三吴地区以杜龛为首的王氏旧部,盘踞会稽的军阀张彪,以及据守江州的大将侯瑱。
梁敬帝绍泰元年(555)冬,王僧辩的外甥秦州刺史徐嗣徽据城投靠北齐,等到陈霸先率军讨伐义兴,便秘密联合南豫州刺史任约叛变,以响应韦载、杜龛的兵变。北人不习水战,水军主要由徐嗣徽、任约指挥,北齐都督萧轨在长江北岸驻军严阵以待,并在后方提供兵力粮草补给。
徐嗣徽方面率领精兵五千趁陈霸先率主力外出袭击建康,当天占据石头城,并派遣游骑兵至台城下探路。当时留守台城的侯安都见状紧闭城门,倒伏旌旗,佯装虚弱,并严禁士兵登楼窥探敌情。日落时分,徐嗣徽等收兵回石头城后,侯安都再令将士连夜备战,次日凌晨叛军再到台城下时,侯安都率领甲士三百开东西掖门出战,大破敌军,徐嗣徽等奔逃回石头城,不敢再次靠近台城。
十一月己卯北齐先派兵五千渡据姑熟,以响应徐嗣徽、任约,陈霸先派遣徐度在冶城设立军栅。不久北齐又派遣安州刺史翟子崇、楚州刺史刘士荣、淮州刺史柳达摩等将领率军万人,从石头城对岸的胡墅渡河运送粮三万石,马匹上千入据石头城。陈霸先问计于韦载,韦载答道:
“齐师若分兵先据三吴之路,略地东境,则时事去矣。今可急于淮南因侯景故垒筑城,以通东南转输,别命轻兵绝其粮运,使进无所虏,退无所资,则齐将之首,旬日可致。”
当时南梁久经战乱,民力虚弱,国家东部江淮地区被北齐尽数蚕食,都城建康成为了战争最前线,况且国内叛乱需要处理,依照当时情况南梁只能处于守势,倘若北齐依靠兵力优势深入南梁腹地只留建康孤城腹背受敌,则南梁危急,但此时徐嗣徽复仇心切,北齐也希望一口气打下建康,则南梁还能依靠长江天险与水军优势获胜。陈霸先认同韦载的战略,先派遣侯安都夜袭胡墅,烧毁北齐船舰千余艘,派遣周铁虎率水军截断北齐运输,擒拿北徐州刺史张领州,截获粮米几千石。秦淮河补给线的切断使得徐嗣徽部孤悬于南梁主战场,难以持久应战。另一方面陈霸先又派韦载在大航(朱雀航)利用侯景故垒筑城,命杜稜据守。齐军在仓门、水南立两个军栅与梁军对峙。甲辰,徐嗣徽等强攻冶城军栅,结果徐度扛下了这一波攻势,陈霸先则亲率精锐铁甲骑兵出西明门奇袭,大败敌军,于是徐嗣徽留柳达摩等守卫石头城,自己率领亲信前往采石等待北齐后援。十二月癸丑,陈霸先派遣侯安都奇袭徐嗣徽大本营秦州,俘获他的家眷和军马器械,夺得徐嗣徽弹奏的琵琶和豢养的猎鹰,寄信给徐嗣徽:“昨至弟住处得此,今以相还。”徐嗣徽等人见状大为惊恐,不久请和,陈霸先听任他们渡江北还。当时齐国主力军队仍然占据采石,防守森严。丙辰日,陈霸先命令所有军士,渡河接近冶城,攻打齐军在秦淮河南岸的两个军栅,柳达摩等见状渡过秦淮河摆开军阵,陈霸先督兵力战,纵火烧毁军栅,一时间烟尘遮蔽了天空,齐军大败,争夺船只逃亡,光淹死的就有几千人。当时都城老百姓在秦淮河两岸观战,见官军大败齐军,欢呼声震动天地。梁军乘胜追击,无不以一当百,将齐军船舰尽数收缴,敌军大为震撼。当天徐嗣徽、任约又率领齐军水路兵士一万多渡江还据石头城,陈霸先派兵前往江宁占据险要切断敌军后路,致使敌军不敢前进,停留在江宁浦口,陈霸先又派遣侯安都率水军奇袭,徐嗣徽等最后只乘坐小舟紧急逃命,顾不上军械辎重。到已未日,梁军向石头城发起围城总攻,从辰时打到酉时,攻下东北小城,夜间继续攻城,柳达摩抵挡不住,遣使求和,考虑到目前南梁危急的形势,陈霸先同意和谈,在城门外刑牲盟约,对叛军不再追究,任其北归。辛酉日,陈霸先出石头城南门,列兵数万,送齐人北归。壬戌日,北齐和州长史乌丸远从南州奔还历阳,江宁令陈嗣、黄门侍郎曹朗占据姑熟造反,陈霸先命侯安都、徐度等讨伐,斩首数千,石头、采石、南州才算彻底平定。
当时南梁国内的州郡多没有归附中央,而京城又极其虚弱,北齐主力军与南梁隔江对峙,连粮运都有时刻中断的危险,此次建康保卫战虽然以梁军胜利为结尾,但南梁艰难的局势并未改变,陈霸先表面上依然按照王僧辩签订的和约向北齐称藩。北齐兵败后请和,并要求陈霸先的子侄作为人质,满朝文武都愿与北齐请和,这让陈霸先感到十分为难,只好对百官说:
“孤谬辅王室,而使蛮夷猾夏,不能戡殄,何所逃责。今在位诸贤,且欲息肩偃武,与齐和好,以静边疆,若违众议,必谓孤惜子侄,今决遣昙朗,弃之寇庭。且齐人无信,窥窬不已,谓我浸弱,必当背盟。齐寇若来,诸君须为孤力斗也。”
由于担心侄子陈昙朗畏惧此行或者逃跑,陈霸先率兵前往京口迎接昙朗,等到他回到京师,依然满足北齐苛刻的和约要求,将爱侄送到齐国做人质,南梁艰难处境可见一斑。陈霸先心里也明白北齐必然不会善罢甘休,只是第一次建康之战胜利后陈霸先必须要留有时间缓冲,以应对下一次更为极限的挑战。
第一次建康之战的惨败令齐文宣帝高洋异常愤怒:这位才能出众的君主自即位后励精图治,在经济、政治、思想领域的改革都颇有建树,在军事领域更是组建“百保鲜卑”与“勇士”两支精锐部队,力压西魏,设置长城,屡次击败突厥、柔然、契丹,被突厥可汗尊称为“英雄天子”,出兵南梁拓地淮南,即位以来一路顺风顺水,没想到被区区残梁打了个落花流水,损兵折将的柳达摩因此被高洋斩杀泄愤。到三月戊戌日,北齐派水军仪同萧轨,厍狄伏连、尧难宗、东方老、侍中裴英起、东广州刺史独孤辟恶、洛州刺史李希光,联同任约、徐嗣徽等南梁叛将,率军十万出栅口,向梁山进兵。
其实第二次建康之战在绍泰二年(556)二月癸亥日徐嗣徽、任约偷袭采石就已经拉开序幕。高洋与陈霸先彼此心照不宣,北齐想要借助军事威压使南梁彻底承认萧渊明这个傀儡皇帝,南梁则在表面称臣时用缓兵之计,为接下来更大规模的战役做准备。因此二月,陈霸先平定杜龛后派遣侯安都、周铁武率领舰队在江州防御,积极构筑南朝传统的梁州防线。另一方面,三吴地区的联盟在陈蒨守住长兴后由周文育军团和陈霸先本部出动后平定,会稽的张彪后来由周文育和陈蒨力战讨伐,在稳定住整个三吴地区后,陈霸先又派周文育军团沿江西讨伐侯瑱,正当周文育在攻打湓城时,由北齐发动的第二次建康之战打响,陈霸先紧急召周文育回师。
三月份北齐撕毁和约向梁山进兵后,被梁帐内荡主黄丛击败,先头部队战舰被烧,便退据芜湖整整两个月。陈霸先则抽调定州刺史沈泰、吴郡太守裴忌协助侯安都一起固守梁山。北齐十万大军在先头部队失利后,据守芜湖按兵不动整整两个月,这是一件非常耐人寻味的事,单说十万大军的后勤补给需求巨大,便不可能白白损耗。核心原因恐怕还是高洋想利用好傀儡皇帝萧渊明,两军对峙之间很可能处于打打谈谈的状态,四月丁巳日,陈霸先到梁山巡查安抚将士,同时侯安都又率轻兵袭击了历阳,大破北齐行台司马恭,俘虏上万人,再次显现水军的机动优势。而齐军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指挥官内部互相掣肘,按《北齐书·李希光传》:
五将名位相侔,英起以侍中为军司,萧轨与希光并为都督,军中抗礼,不相服御,竞说谋略,动必乖张。
第一次建康之战败绩后齐将柳达摩被高洋斩杀泄愤,这一次又增派了都督李希光与一干将领,结果不同派系之间意见不合。等到五月北齐召唤萧渊明想要佯装退军,陈霸先送还萧渊明,不料中途萧渊明离奇地背部毒疮发作而死,高洋这才缓过来陈霸先根本就不想合作,于是甲申日北齐大军终于发兵芜湖。
起初徐嗣徽引齐军渡江据守芜湖,在青墩将战舰一直排列到七矶,打算拦截周文育这支主力军。夜间周文育军鼓噪而发,徐嗣徽无法阻拦,到了白天周文育军发动反击。史载周文育原名“猛奴”,十一岁时“能反复游水中数里,跳高五六尺”,陈霸先麾下的这第一猛将见徐嗣徽部下骁将鲍砰独自乘坐小舰殿后,不由分说一个人乘着蚱蜢舟追赶,跳入小舰,斩杀鲍砰,徐嗣徽部见状极为震撼。于是齐军将船舰全部留在芜湖,放弃水战,改从丹阳徒步上岸,在五月丙申日到达秣陵旧镇。周文育则顺利突破封锁,率水军急行。
陈霸先见齐军走陆路,于是放弃梁山防线,征调周文育驻守方山,徐度驻兵马牧,杜稜驻兵大航南。己亥日,陈霸先率领宗室王侯和朝中文武百官,在大司马门外白虎们下杀牲祭告上天,因为齐国人背弃盟约,慷慨陈词,涕泪交流,一同盟告的人也不免悲从中来,旁观的士兵也激奋不已。
辛丑日,齐国军队在秣陵故县横跨秦淮河修筑桥梁军栅,运送兵马,当天夜里抵达方山。侯安都、周文育、徐度等人各自率军回到建康城。癸卯日,齐军从方山进军倪塘,游骑兵抵达禁城。周文育、侯安都驻军台城东的白土岗,两军对阵,旗鼓都能相互望见,建康城中的百姓都十分恐慌。陈霸先与周文育会师湖熟县内的白城,当晚风急,陈霸先尚在踌躇“兵不逆风”时,猛将周文育喊道“事急矣,何用古法”,并抽槊上马奋勇当先,此时大风恰好转向,梁军杀伤数百人。陈霸先召回侯安都率马步兵在高桥御敌,但南梁正面的层层防御难以抵挡北齐的陆路攻势。在耕坛南侯安都率领十二骑骁勇突破敌阵,生擒齐仪同三司乞伏无劳,刺伤东方老。陈霸先悄悄撤回三千精锐士兵给沈泰,渡过长江在瓜步袭击齐军的行台赵彦深,缴获一百艘战舰,上万斛粮食。这一天梁敬帝召集守卫禁中的羽林军,驻扎在长乐寺,全城内外戒严。
补给线遭受攻击触动了齐军的神经,六月甲辰日,齐将王敬宝率军北渡蒋山,潜行至钟山龙尾,侯安都大概在侦查时与之发生遭遇战,从弟侯晓中枪坠马,军主张纂战死,侯安都拼死救回侯晓。丁未日,齐军进至莫府山,试图在建康城外构建大型包围圈。陈霸先派钱明率领水军从江乘出发,拦腰攻击齐军的运粮部队,尽数缴获其运粮船只,齐军因此粮食困乏,杀驴马充饥。庚戌日,齐军越过钟山,陈霸先的各个部队分别驻守乐游苑东和覆舟山北,截断交通要道。壬子日,齐军抵达玄武湖西北莫府山南侧,打算占领北郊坛。梁军各个部队从覆舟山东进,驻兵郊坛北侧,和齐军相对阵。
时值江南梅雨季节,这一年的雨量相当丰沛,给齐军带来了相当大的负担,《北齐书·李希光传》中有“顿军丹阳城下,值霖雨五十余日,及战,兵器并不堪施用,故致败亡”的记载。而在这一夜又有雷电大雨,暴风拔起树木,平地涨水高达一丈多,齐军日夜深陷泥泞之中,高挂铁锅做饭,相反,禁城中和潮沟北侧水势退落路面干燥,梁军占据优势。
甲寅,天稍放晴,高祖命令各部军队喂饱战马,早食战饭,准备黎明时分发动总攻。彼时梁军自身粮运周转艰难,几乎全部依赖建康,决战前夕陈霸先命令建康令孔奂“多营麦饭,以荷叶裹之,一宿之间,得数万裹”。这里的“麦饭”应该是陈霸先多次袭击齐军运粮部队所得,有道是“南人食米,北人食面”,为避免士兵饮食不调导致军力下降,麦饭可供充饥而不可长期食用,只是战况紧急,“皆是以麦屑为饭,以荷叶裹而分给,间以麦䬳”,士兵困乏。恰在此时,陈蒨送来了及时雨一般的三千石米和一千头鸭子,陈霸先命令炊米煮鸭,使得每个士兵都分得夹杂着鸭肉的米饭,士气为之大振。
乙卯晨,陈霸先亲自率领部下将士出兵莫府山南侧,吴明彻、沈泰等各部军队首尾一同出击,纵兵大战,侯安都从白下领兵横击其后,形成三面合围之势,出发前侯安都对着年轻的万人敌萧摩诃说道:“卿骁勇有名,千闻不如一见。”萧摩诃回答道:“今日令公见矣。”等到战斗时刻,侯安都意外坠马被围,萧摩诃单骑大呼直冲敌阵,抢下侯安都。在梁军的包抄围剿之下,齐军大败溃逃,杀死的与俘虏的有数千人,相互挤压踩踏而死的不计其数,生擒徐嗣徽和他的弟弟嗣宗,斩首示众。
梁军追亡逐北至临沂。江乘、摄山、钟山等地军队相继获得胜利,俘虏了萧轨、东方老、王敬宝、李希光、裴英起等齐军将帅共计46人。齐军士兵逃到长江的,捆扎草筏渡江,在中间溺水而亡尸体漂流到京口,遍布江面和两岸。随后各部军队从南州出兵,烧毁敌军战船。至此第二次建康大战以梁军大获全胜为结局,叛将刘归义、徐嗣彦、傅野猪等皆被生擒问斩,建康解严。不久萧轨、李希光等齐将被正法,可惜的是陈霸先拒绝齐主高洋赎回俘虏的请求后,在北齐作人质的陈昙朗被杀,时年28岁。
两次建康之战均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尤其是决定南梁政权生死存亡的第二次建康之战,陈霸先动员了一切力量来保卫国都。梁军在第二次建康之战中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江南地区持久的梅雨气候严重削弱了齐军的作战能力;齐军劳师远征而不习水战,徐嗣徽、任约等南梁叛将难以独当一面,由于地理原因齐军的人数优势无法充分发挥,而陈霸先充分利用主场与水军的优势,灵活高效地发动奇袭,切断齐军水路运输线,频频对齐军后勤补给予以重创,使得人困马乏的齐军孤悬于建康主战场;在指挥层面上齐军统帅之间相互掣肘,意见不一,而梁军内部将帅团结统一,作战奋勇,最终在两军形成明显的士气差异时,集中兵力对齐军包抄合围,取得最终胜利。经此一役,陈霸先威震华夏,北齐再不敢轻易南下,为随后陈朝的开创奠定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承圣四年(555)十月,晋安王萧方智在陈霸先的扶持下登基,改元绍泰元年,陈霸先担任丞相,进位相国,加封陈公。在太平二年(557)受梁禅称帝,改元永定。姚察、姚思廉父子在撰写《梁书》《陈书》时多有避讳,试图构建了一个更加完美的陈朝建立者,同时又在诸列传填充了细节,比如《沈恪传》中呈现了陈霸先派遣中书舍人刘师知杀害16岁的梁敬帝之事:
高祖受禅,使中书舍人刘师知引恪,令勒兵入,因卫敬帝如别宫。恪乃排闼入见高祖,叩头谢曰:“恪身经事萧家来,今日不忍见许事,分受死耳,决不奉命。”高祖嘉其意,乃不复逼,更以荡主王僧志代之。
历来改朝换代之际为避免后患,先代王室宗亲多被屠戮,在这件不光彩的事之中陈霸先也显示出了一般君主对部下难有的宽容大度。陈霸先虽然篡夺了梁朝权柄,但事实上南梁在最后阶段的保全仰赖于陈霸先部队的支持,后人难以想象齐文宣帝高洋这位暴君成功染指江南地区后会给南朝带来多大的破坏。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在研究君权禅代问题时,认为陈霸先的政治道德高于魏晋以及南朝其他开国君主:“陈高非忠于萧氏,而保中国之遗民,延数十年以隋之一统,则功亦伟矣哉!”
陈霸先的事业是一路打出来的。后来人很难从《陈书·高祖本纪》中了解陈霸先青少年时代性格的发展,毕竟帝王本纪的书写传统使得他每次发言都那么明智果断,每次作战都那么智慧骁勇,难以找出他的缺点。从史书中所记载的多次战役中,陈霸先所率领的部队是训练有素,有着过硬的军队纪律,能够从3000人的义军部队不断发展壮大,这与梁末竞谈玄礼不习武事、在侯景进寇建康城时不战而逃的贵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历史的发展趋势来看,以陈霸先集团为代表的平民阶级的崛起乃是一种必然,侯景之乱不仅给建康及三吴地区的南梁贵族以灭顶之灾,与此同时南梁各地的寒门和庶族纷纷拥兵割据一方,以讨伐侯景为名,迅速跻身梁末的统治阶层。陈霸先的嫡系部队大都出身平民或者南部地方大姓,其中很多都源自于陈霸先曾经的敌人,但陈霸先度量恢宏,善于用人,这些部将随他出生入死多年,保持着对陈霸先的绝对忠诚,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核心团队。清代史学家赵翼《廿二史劄记》《陈武帝多用敌将》中论述道:
“陈武帝起自寒微,数年有天下,其将帅自侯安都、黄法氍、胡颖、徐度、杜稜、吴明彻诸人外,其余功臣皆出于仇敌中者。杜僧明、周文育,则起兵围广州,为帝所擒者也。欧阳頠亦事萧勃,为周文育擒送于帝者也。侯瑱、周铁虎、程灵洗则王僧辨故将也。鲁悉达、孙玚、周炅、樊毅、樊猛,则王琳故将也。或临阵擒获,或力屈来降,帝皆释而用之,委以心膂,卒得其力以成偏安之业。其度量恢廓,知人善任,固自有过人者。”
陈霸先登基后不到两年就突发疾病去世,时年五十七岁,在这一年多时间里陈朝投入了大量精力去应对地方上的叛乱,他的政治抱负还未来得及在国家制度建设上施展开,但在国家政权基本稳定后,朝廷任贤使能,政治清明,江南地区趋于稳定。史家对陈霸先即位后的表现有极高的评价,一方面他在行政风格上“恒崇宽政,爱育为本”,另一方面他在个人生活的衣食住行上依然保持着寒门素士的一贯风格,“常膳不过数品,私飨曲宴,皆瓦器蚌盘,肴核庶羞,裁令充足而已,不为虚费”。
历史记录了梁陈鼎革换代中出现的一位“恭俭勤劳,志度弘远,江左诸帝,号为最贤”的陈武帝,在分裂割据的中华整体呈现出北强南弱的局势与梁末饱经战乱民生凋敝的经济条件下,他以最坚定的抵御外敌意志,两次大败锋芒正劲的北齐军,威震华夏,给新生的陈朝奠定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出身寒门、戎马一生的陈霸先以身作则,严以律己,体恤民情,恭政勤俭,明察秋毫,用人得当,实在是整个南朝史上首屈一指的明君。后人所为之扼腕叹息、引以为戒的是,在陈武帝、陈文帝、陈宣帝三代君王励精图治后,历史如同跟陈朝开了个玩笑一般,安排了一位耽溺宫廷浮华、热衷吟唱《玉树后庭花》的陈后主,面临整个中华不可阻挡的统一趋势快速断绝了陈朝发展的可能性,千百年后或许唯有南京栖霞的石狮,在雨打风吹去后铭记着昔年英气勃发的王朝。
往期推荐
上下滑动
湖州味道73|湖州味道74|湖州味道75
湖州味道76|湖州味道77|湖州味道78
来源:湖州发布制图:王燕婷编辑:童冯雯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
记者:沈佳汉
制作:卫越
投稿方式即日起,您可以通过进入南太湖号APP的“看见”栏目,点击“我要分享”进行投稿(照片或短视频)。除了赢取积分,您的作品还有机会登上湖州发布和爱湖州微信哦!
南太湖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