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正大天晴技术全梳理

Armstrong 医药笔记 2022-12-09

▎Armstrong

正大天晴为上市公司中国生物制药的子公司,近年来从仿制药开始向创新药积极转型。2018年安罗替尼获批上市,2021年与康方生物合作的PD-1抗体派安普利单抗获批上市,成为中生制药的业绩增长支柱。

正大天晴研发团队超过1800人,在研项目近200项,其中创新药82项。

正大天晴研发管线中超过60款创新药进入临床阶段,其中小分子安罗替尼和大分子PD-1抗体派安普利单抗单抗已经获批上市。ALK抑制剂的上市申请于2022年5月20日获得NMPA受理,处于后期临床阶段的还有3代EGFR TKI、CDK4/6抑制剂、PD-L1抗体等。

正大天晴的主要布局领域包括肿瘤、肝病、呼吸/感染等。

大分子创新药方面,正大天晴在PD-1单抗、PD-L1单抗之后,布局了TIM-3、PD-1/TGFβ、PD-L1/TGFβ、CD47、CD40、TSLP、CD3/CD20双抗等。其中CD3/CD20双抗采用药明生物WuxiBody,2:1 TCB设计。

TQB2930可能为HER2双抗,具体靶点组合尚不清楚。

正大天晴研发了HER2双抗ADC,采用的是氘代Dxd-ADC技术,规避了第一三共的专利。

上周,正大天晴宣布引进施维雅子公司Symphogen的LAG-3单抗。技术平台合作方面,正大天晴引进百奥赛图的全人源抗体转基因小鼠技术。小分子方面,与晶泰科技合作采用AI辅助药物设计技术。

总结

正大天晴转型创新药成果显著,强大销售能力助力市场转化。安罗替尼销售一路高歌猛进,PD-1抗体去年上市几个月即销售2亿元。在大分子新药方面,正大天晴作为后来者布局也颇有特色,合作的PD-1已经上市,自己推进的PD-L1也处于后期临床阶段,双抗布局的重点是CD3/CD20、PD-1/TGFβ和PD-L1/TGFβ。ADC方面,国内多家药企多对标第一三共的DXd-ADC,开发类似的技术,正大天晴则选择直接开发氘代DXd-ADC。在治疗领域方面,正大天晴的聚焦度也更高,肿瘤、肝病、呼吸、感染为其布局重点。

----------------------

  • 欢迎加入“医药笔记”知识星球。

  • 如需加入读者实名讨论微信群,可以添加小编微信(wuwenjun6605),烦请主动注明姓名、企业、职位。

Armstrong技术全梳理系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