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设分享丨将纪念性转化为不朽的建筑形式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StudioAlpha大巧筑人 Author SA
忆境 Ⅲ
对于人类来说,产生于人类自身关于他们的信仰,意识,目标和行动的高度抽象与象征。“忆境”具有时代性,因为它超越了产生纪念性时刻与空间的某个特定时代。“ 忆境”对于未来人类是一笔宝贵的遗产而且它联系着过去,现在与未来。Adolf Loos 曾经说过:“是不是普通建筑物和艺术完全没有关联?建筑是否应该被归类于艺术?只有仅仅的一小部分建筑可以被称为艺术:墓地和为了纪念的空间。其他的任何为了功能而填塞的建筑物是被排除在主流艺术之外的。“当代的“忆境”是什么样的空间呢?我们是否还需要这样的纪念空间?如果需要的话,它的意义,功能,形式又会有什么样的不同?我们Open Project的目的就是去设计一个新的“忆境”去纪念并质疑当下的集体记忆,公众表达,政治话语,民主价值等等话题。单就设计来说,为了纪念的空间是最极致的建筑项目。因为它将建筑内容与建筑形式的关系非常激进的表达出来。这也会给我们这个Open Project一个更纯粹的工具去将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和对当下的思考结合起来。
本次OpenProject需要每组学生首先确定想要纪念的时间、回忆、话题、人物等。其次,每组根据选定的纪念内容以collage的方式进行关于纪念性与空间关系的研究。再者,以类型学的手法推进设计。这次设计的场地依据每组需要纪念的内容与老师讨论选定。每组学生需要在推进设计的同时思考这两个问题:1. 选取的内容中最值得被纪念的部分是什么?2. 这个部分如何转化成不朽的建筑形式?
指导老师
Angela Zhang
Harvard, MArch
获得哈佛March II建筑硕士学位。在校期间,分别在北京奥雷舍人事务所,纽约Mesh Architectures以及巴塞罗那Mangera Yvars Architects实习工作。
指导老师
Herzog
Harvard, MArch
2016年至2018年在GSD取得MArch 2学位。先后在纽约SOM和KPF工作。擅长建筑设计和图纸表达,对建筑的精神性,类型学,建构等有兴趣。
指导老师
Gordon
Harvard, MArch
16年进入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攻读MArch.II项目。曾在俞挺工作室实习。研究生期间师从张轲(标准营造)、Jeanne Gang(Studio Gang)等建筑师。
Student Work
X同学作品
老师评语
X同学是一个非常刻苦努力的同学,曾几次因为方案概念的不成熟推翻重做,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了满意的方案,而且是非常符合我们主题的方案。希望X同学在之后的学习中坚持这种追求完美的精神。
学生感想
OP138 忆境是我在SA所上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完整探讨建筑的课程,之所以选择忆境是因为强大的师资力量,三位来自GSD的老师会在项目的不同阶段给出极具建设性的意见。作为一个非建筑背景的学生,我在OP138中学习到了基本的建筑学理论,并在前期建立了清晰的故事逻辑。其中三位老师针对每个阶段的训练都能够给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作为学生也总是可以从中得到适合自己的答案。因此尽管OP138被标定为高等阶的OP课程,但我认为没有建筑背景的同学同样可以报名参加,严密的发展逻辑总是可以为后续自身建筑素养的替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F同学作品
老师评语
F同学在没有接触过建筑的情况下,一直很有想法也一直可以跟上op的节奏。虽然作为转专业同学会有很基础的尺度的问题,但是F同学也在老师的指导下很快的找到了建筑设计的感觉。很期待看到未来的她,给我们带来的惊喜。
学生感想
OP意境是一个让我从传统国内studio的思路中跳脱出来的课程。不管是前期文献还是设计过程中老师们的启发,都给我一个全新的机会认识设计。在这次设计过程中我有机会在一个没有限制的条件下进行选择,经历过OP初期的迷茫之后逐渐找到自己设计方向是一件给我很大满足感的事情。感谢老师们的引导和帮助,不仅让我了解了以前一知半解的理论知识,也给我足够的空间思考。
L同学作品
老师点评
L同学是一个非常理性又具有独特视角的同学并且知难而进。老师们和L同学在这个项目上同时对形态和概念的表达进行了深刻的理性分析。他也用于探索软件的各种特性给他带来的挑战和惊喜。最后的作品我们也非常满意,希望L同学在科技和建筑空间中探索到最好的平衡。
学生感想
忆境OP是一个强调概念逻辑和抽象语义的项目,十分有趣。三位老师储备丰富,授课思路清晰,在方案立意和建筑语言转译上对我帮助极大。Gordon老师授课旁征博引,Herzog老师视角独特而敏锐,每每让我醍醐灌顶,Angela老师则解决了我在技术上的许多难点。OP收尾阶段虽然因为各种原因稍显仓促,但是老师还是私下里耐心解答了关于后续出图的问题。特别好!
L同学作品
老师点评
L同学本来就有很好的基础,刚进入忆境OP小组的时候,就做好了很多准备,每次都按要求甚至超出我的预期而完成任务。虽然作为转专业的学生,再将故事转化为建筑时有些感觉非常迷茫。但是最终通过L同学坚持不懈的努力,还是做出了理想的方案。
学生感想
作为转专业的学生,刚进入忆境OP小组的时候,由于自身能力不足,感觉非常迷茫。但是三位各有所长的老师共同授课的新颖方式,不仅从各个角度一步步解决了我的各种疑惑,也真的让我逐渐理解了建筑和我原专业在设计方法上的差异。作为纠结症患者,能够每周听到三方意见,来逐步敲定自己的方向,实在是太治愈了。
末尾跟上公众号旧闻链接,欢迎了解更多其他相关资讯。
高校设计课项目赏析:
1. 本科作品
北京服装学院环境设计专业2017级设计课:13步走向媒体建造
北京林业大学2019级梁希班课程作品展丨鼓楼外大街城市广场设计+菜市场改造
东南大学建筑系本科2018级课程设计展丨西家大塘社区美术馆设计
上海交大设计学院建筑学系2019级《建筑设计及原理 (1-1)》课程评图及学生作品展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2017级课程设计:循环综合城市
天津大学城乡规划学2019级课程设计:社区中心组群规划与建筑设计
浙江大学建筑学系2018级课程设计作业 | 逆向迭代——五联西苑的有机更新
RCA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建筑系2021WIP(Work In Progress)展
STUDIO成果分享 | 纪念性景观 Memorial Landscape- Poetic
2. 研究生作品
高校录取项目赏析
UPennxTUDxNUS录取 | 治愈底层生活中被遗忘的场所
UPennxTUDxNUS录取 | 拯救来自世界尽头的岛屿——基里巴斯
TUDxUMichxCMU 录取 | Beyond the visible,空间权力的寓言
竞赛项目赏析:
1. 国内竞赛
“向海而筑”佳兆业国际乐园生态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漂浮的蓝洞
开封竞赛获奖作品赏析:清园春韵---“新宋潮“特色文旅体验中心设计
渭南竞赛获奖作品赏析:银色田茂 情动预愈--全龄友好的村落式银发小镇再塑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银奖作品 | 生活与生鲜——平疫结合的菜场改造:东南大学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铜奖作品 | 围墙5.0——健康社区神经末梢: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金奖 | 移动城堡——平疫结合的疗养院设计: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金奖作品 | 多维共生的模式语言: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昆山之路·美好朝阳” 城市设计竞赛街区更新设计项目作品展示
2020第六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金奖作品赏——未来神仙城市设计
2019第六届紫金奖·金奖作品:船底之歌——船底人聚落空间重塑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银奖作品:第三幼儿园——住宅架空层遐想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铜奖作品:荐读 | 巷世界——书院门巷景观更新设计
2019年AIM安宁金方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竞赛入围作品:涟漪菜市场:水滴落入安宁的水面
2019年广州人民桥北桥头堡桥底空间设计第一名作品:红色港湾
渭南竞赛获奖作品赏析 | 多功能适老购物车:属于老年人的便利购物方式
2. 国外竞赛
UIA-霍普杯 2020 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二等奖深度解读——衍聚-倚巷折坊(10°空间)
舒适谷(Coziness valley)国际竞赛获奖作品—Moving Fish Park
UIA-霍普杯 2020 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三等奖深度解读——迷宫城市(骆肇阳)
2021普利茨克奖得主LACATON&VASSAL曾经的广州博物馆投标文本
上海国际设计周未来之星中国设计奖 TOP 100 LIST 正式发布!
2019年幸福古村泛博物馆竞赛一等奖作品:Below the river
2019年塞内加尔KAIRA LOORO“和平馆”国际建筑竞赛提案作品:同一个屋檐下
项目分析:
森林Park+,共享垂直校区 | 重庆柏溪校区九年一贯制学校方案
Diller Scofidio + Renfro:“最不可思议”的建筑
DA!作品《引力的影子》落天长江文化艺术周,以艺术之名 “还重庆以蓝天”
2021英国托马斯·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新作问世 | 即BIG,隈研吾之后再塑温哥华天际线
GWP 新作 | “放飞梦想,快乐成长”— 杭州临安·风之谷户外自然学校
矛盾之“间”|The ‘room’ between of contradictions
初生牛犊不怕虎?看新锐设计师如何在Benoy新作上讲海豚故事
Masdar城市入口设计,对自然的敬畏,对古典美学精神的追求和对技术革新的认同
最新行程 | 寻美杭州8大地产项目,探索极致美学空间【环球建筑】
设计师项目:
高田浩一新作:上海太阳能树市场,32棵太阳能“树”供电的有机建筑
MUDO 孙树瓅:当你运气不太好的时候——两个以退为进的设计故事
杨东子:疫情下的设计思考——MILESTONE里程碑|广设学院新春巨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