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方问题”与巴尔干化的历史根源》:一部巴尔干半岛“东方问题”的历史、地缘与政治著作&奥斯曼、奥地利与俄国的角逐!

中央编译出版社 蒙古史与元史学术兀鲁思 2023-09-19


“ 

巴尔干半岛是“东方问题”中的焦点,是多个帝国的多重边缘地带,在帝国、霸权、民族国家的博弈与冲突之下,巴尔干半岛成为地缘政治的破碎地带。帝国、宗教形成的文明的冲突、帝国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博弈、欧洲国际体系对巴尔干国家的深度介入、民族国家构建与个体身份认同之间的冲突等多条断层线构成了“巴尔干化”的逻辑。







01

本书概况


《“东方问题”与巴尔干化的历史根源》


外文名:The Eastern Question and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the Balkanization

作者:孙兴杰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6月

页数:404页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定价:120.00元

ISBN:978-7-5117-3900-1


作者简介

孙兴杰,历史学博士。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史、地缘政治、中国外交。


内容简介

“东方问题”是国际关系史中经久难解的问题,贯穿于帝国、霸权和区域等多种国际秩序的变迁之中。巴尔干半岛是“东方问题”中的焦点,是多个帝国的多重边缘地带,在帝国、霸权、民族国家的博弈与冲突之下,巴尔干半岛成为地缘政治的破碎地带。帝国、宗教形成的文明的冲突、帝国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博弈、欧洲国际体系对巴尔干国家的深度介入、民族国家构建与个体身份认同之间的冲突等多条断层线构成了“巴尔干化”的逻辑。在国际秩序变迁中,巴尔干半岛成为矛盾的爆发点,在帝国向后帝国空间的惊险一跃中,“巴尔干化”的幽灵一直在盘旋。


目录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第二节  研究现状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四节  创新之处第二章  东方问题的内涵与分期第一节  帝国、霸权与战争

一、霸权与帝国:两种形态与逻辑

二、国家能力的理论框架

三、帝国战争与霸权战争

四、帝国之后:区域的兴起

第二节  “东方问题”的几种解读范式

一、马克思恩格斯解读“东方问题”

二、文明冲突的范式

三、地缘政治范式

第三节  “东方问题”的内涵与分期框架

一、东方问题:内涵与本质

二、东方问题的分期框架

第三章  帝国、战争与边缘的形成第一节  三大帝国国家能力的变迁概述

一、奥斯曼帝国国家能力的演变

二、哈布斯堡帝国国家能力的演变

三、俄国国家能力的演变

第二节  三大帝国之间的战争

一、战争与(去)边疆化

二、文明的接触与对抗:奥斯曼VS哈布斯堡

三、自然边界的分割与土俄战争

四、若即若离的俄奥联盟

第三节  帝国边缘:形成与特征

一、帝国扩张与边缘的形成

二、边缘的内涵与特征

第四章  霸权体系下的东方问题第一节  从帝国体系向霸权体系的转型

一、欧洲现代国际体系的形成与扩张

二、面向霸权:奥斯曼帝国的初次改革

第二节  帝国战争与霸权战争:奥斯曼帝国的内外挑战

一、来自边缘地区的冲击:希腊革命及阿里

二、克里米亚战争与维也纳体系的重组

第三节  欧洲霸权体系与东方问题的互动

一、东方问题的“欧洲化”

二、欧洲变局与近东危机

第五章  区域崛起与东方问题的终结第一节  巴尔干民族国家的构建

一、民族主义与国家能力结构的重塑

二、巴尔干的民族主义与国家:类型与历程

第二节  巴尔干区域的构建

一、巴尔干区域的初步构建与尝试

二、战争与巴尔干区域的确立

第三节  东方问题的终结

一、南斯拉夫:次区域秩序的构建

二、希土战争

第六章  后帝国空间与巴尔干化的逻辑第一节  人类组织演化的动力与逻辑第二节  迈向后帝国时代的动力第三节  后帝国空间的特征第四节  巴尔干化的逻辑

结语

参考文献





02

本书导言

帝国、战争与边缘的形成

奥斯曼帝国军队进入欧洲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启,在此后的几百年间,奥斯曼帝国、俄国与哈布斯堡帝国之间的战争与角逐塑造了巴尔干地区。巴尔干地区从奥斯曼帝国的边缘地带进而演变为三大帝国的边缘地带,各种权力的边界交叠于一体,造就了巴尔干独特的政治地理生态。三大帝国的国家能力变动引发了帝国边界的移动,总体而言,在东方问题的前半段,奥斯曼帝国具有优势地位,帝国边界深入中欧、黑海北岸,随后哈布斯堡帝国兴起,将边界推向多瑙河一线;俄国后来居上,将黑海沿岸收入囊中,并对君士坦丁堡虎视眈眈。巴尔干作为三大帝国争夺的边缘地带,成为日后东方问题的焦点与核心。

三大帝国国家能力的变迁概述

国家能力的变化是引起国际关系变动的根源,帝国扩张是帝国国家能力的投影。东方问题首先是一个帝国的问题,奥斯曼帝国、哈布斯堡帝国与俄国先后成为东方问题的主导者,并由帝国国家能力决定三大帝国在东方问题中的地位。东方问题不是三个帝国的国家史,也不是帝国外交史,但是对三个帝国国家能力演变的线索进行概述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奥斯曼帝国国家能力的演变

奥斯曼帝国国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而国家能力的因素则是通过学习、模仿、继承或者创新等各种手段逐渐累积起来的,本节将讨论这些国家能力因素及其结构变迁,粗线条地认知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与转型。奥斯曼帝国兴起于一个小公国,其首领是具有魅力的领袖,周围是一些与之共同征战的武士,这种具有游牧特征的军事组织是奥斯曼的力量源泉。“伊斯兰国家通常出自游牧部落的世系”,“它们建立在征服之上,其原理和结构都是军事性的”。“军事上的僵化、意识形态的狂热以及对商业的冷漠因此就成为土耳其、波斯和印度征服的一般准则”。这种变化来源于奥斯曼帝国内涵的变化,随着征服区域的扩大,奥斯曼帝国从突厥人的国家变成了一个伊斯兰教国家,其基础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这个王朝通过与不同种族之间的通婚很快失去了‘突厥’特性,其国家权力基础源于各种民族的混合,将各种能量融入国家内部,很快其根基从中亚来的游牧移民转向中东”,经过这一变化,“土耳其”失去了其种族特性,而变成了穆斯林的代名词。

有学者认为,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与崛起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原因:王朝政治,通过联姻与周边的政治势力结成姻亲关系;行之有效的征服手段,在不同的地区实行不同的统治政策,从盟友、附庸到直接统辖等不同的统治方式;轻徭薄赋的政策,在新近征服的地区减轻租税,缓解被征服臣民的反抗行动;建立提马尔等赋税体制,有效地征收赋税;采用先进的火器,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以征募(devirme)制度“最大化地动员了男性臣民,使有才能的农家子弟可以登上帝国军事、行政管理的高位,帝国从中吸收了大量的青年才俊为帝国服务”。

“为了建立一个复杂精巧的国家机构,奥斯曼人从其征服的社会中学习了许多有用的制度。塞尔柱突厥人接受了伊斯兰教、教育与法律制度,其结果是,如奥斯曼社会继承了塞尔柱突厥人的清真寺、学校与法律制度。奥斯曼也从拜占庭帝国那里采用了一套完整的官僚制度:税收、宫廷制度、分封实践以及土地占有制度等都被奥斯曼人所吸收。这些制度成为支撑奥斯曼帝国的强大工具。”

因此,“奥斯曼帝国可以被视为是从拜占庭、突厥游牧部落、巴尔干国家和伊斯兰世界各种各样的因素形成的一个高效的混合体”。“奥斯曼帝国崛起为一个世界性力量是东南欧、中东、北非甚至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从国家能力的角度而言,奥斯曼帝国的国家能力经历了几次转型,例如从时间性帝国向空间性帝国的转变以及从空间性帝国向现代国家的转变,真正令人惊奇的不是奥斯曼帝国的迅速崛起与扩张,而是奥斯曼帝国能够顺利完成国家能力结构的转型,并且将一个创建于13世纪末的国家延续至20世纪初。

为解开奥斯曼崛起之谜,首先需要了解奥斯曼从一个小小的公国迈向帝国的转折,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奥斯曼初步形成了国家能力。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及其大臣多数都是实用主义者,他们能够灵活地将各种制度与自己的游牧习俗融合起来,并服务于政治、经济需要。“随着帝国的扩张,苏丹日益意识到需要建立一套制度收取赋税以满足宫廷和军事需要”,此时,奥斯曼初具时间性帝国的雏形,奥斯曼土耳其人在本质上是“好战分子、牧人游牧者”。这种游牧的习性并不适合建立有效持久的政治秩序,奥斯曼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很快他们便继承了拜占庭帝国的衣钵,实施税收、宫廷制度、分封实践以及土地占有制度。作为征服者,他们迅速调整了与希腊教会之间的关系,苏丹穆罕默德在三天之内便重建了教会秩序,东正教主教需要通过选举产生,同时按照既往的仪式赋予其足够的神圣性。主教从苏丹那里不仅获得了个人的尊严,而且还得了苏丹对教会的保护,尤其是完全的宗教信仰自由。穆罕默德在君士坦丁堡宣传“伊斯兰教优于罗马教皇”,因此,“希腊教会将苏丹视为对抗罗马教廷的保护者”。苏丹多次造访东正教的最高首脑,并且与其讨论宗教信仰问题,这种宗教举措不仅是一种宗教宽容的政策,更是一种高明的治国之术,通过满足被征服者的宗教需求,苏丹得以在基督教世界的东西两部分制造纷争。

随着帝国的扩张,奥斯曼帝国的统治阶级发生着变化。1453年是奥斯曼帝国的起点,标志着一个地跨欧亚,融合东西方思想的帝国进入世界历史舞台。“征服者穆罕默德统治时期是一个转折点,即开始创建一个新的帝国政体,同时毁灭另一个帝国——拜占庭。”“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开始着手为这个新的国家设计一个国家结构。”统治阶级由好几个阶层构成:第一个是土库曼家族,他们是构成帝国的核心力量,他们协同第一代奥斯曼苏丹作战,为帝国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第二个是早期被征服并且融入奥斯曼帝国的民族;第三个是德迈希,即进入奥斯曼帝国统治阶层的基督教臣民,年轻的基督徒入选之后被送往首都接受教育和培训,然后被派往各地担任职务;第四个是乌里玛,即伊斯兰教的神职人员。

值得注意的是奥斯曼帝国王位的继承方式。1402—1413年的内战为奥斯曼确立了王位继承制度,如果想获得苏丹的大位就必须杀掉所有的竞争者。内战的获胜者穆罕默德认为这种制度是合理的,他认为:“杀掉所有的兄弟而获得神圣的支持并且成为苏丹,有利于世界秩序的稳定。”一位苏丹即位后,必须将自己的兄弟及其侄子处死,以免对王位造成威胁。这种王位继承的风俗,源于游牧习俗,“与土库曼—蒙古政体极为相似,即没有一个事先制定好的继承程序,以选择在治国和战争中显示出才能的王室成员为重点”。也许这种继承方式在局外人看来显得十分残忍,但是从政治权力交接与发展的角度而言,利弊参半:一方面保证了统治者的素质,苏丹的儿子们将被派往各地担任封疆大吏,研习治国之术,当苏丹驾崩之后,王子们通过这种比较残酷的角逐,只有权谋与意志兼具者才能胜出,“只有获得军队、宫廷官僚的支持的王子才能获得王位,这种继承方式被认为是获得了神圣的支持”;另一方面,造成政局动荡。没有完整有序的继承制度,每次王位更迭意味着一次政治动乱,只有获得禁卫军支持的候选者才有可能登上王位,因此,军队在政治生活中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巴耶济德二世的同父异母的兄弟杰姆试图将帝国瓜分,巴耶济德统治帝国的欧洲部分,杰姆占有亚洲部分。最后巴耶济德获得胜利,但是杰姆逃到法国避难,一直是巴耶济德的一块心病。在此期间(1481—1495年),基督教强国试图利用巴耶济德王位不稳的隐忧对其进行敲诈,除了付出了大量的金钱之外,巴耶济德也难以再次调集兵力进行扩张。只有当杰姆在欧洲去世之后,巴耶济德二世才敢放手一搏,与威尼斯展开了对东地中海霸权的争夺。

毫无疑问,奥斯曼帝国以宗教与军事立国,其经济制度完全适应于这种军事征服体制的需要。在农业社会,土地是最重要的财产,土地制度及其相关的财税制度极大地影响了一个国家的走向。在奥斯曼帝国中,有四种土地制度:第一种被称为“米尔”(Miri),所有可用耕地和牧场都归上帝所有,或者上帝的代理人苏丹所有;国家还拥有大量的公共用地,如森林、大山、道路、市场用地等;没有继承人的土地要收归国有。第二种是提马尔(Timar),这是一种半公共的土地,是苏丹将“米尔”的土地赐予行政官员或者军官的土地,但是受封人只有用益权,没有所有权。这种权利既不能私吞也不能继承,当然,或多或少会通过合法或者不合法的手段,土地逐渐走向私有化。合法的手段是“无限期租赁”,不合法的手段是“通过行贿”获得这种权利。提马尔制度的起源存在诸多争论,有人认为起源于游牧部落的习俗,有人认为源自拜占庭帝国的制度。提马尔制度从安纳托利亚传播到其他地区,一些勇猛、体格健壮的农民被招募为提马尔的所有人,这是提马尔制度的扩大,“持有土地的人必须向国家提供军事服务”。第三种被称为瓦克福(Vakf),这种土地主要用于宗教目的或者公共福利,土地是免税的,正因为如此,很多地主便想方设法将自己的土地置于瓦克福的保护之下,这样便可以偷税,并且将土地传给自己的子女。第四种,被称为“穆勒克”(Mulk),这是一种真正的私有土地,主要包括臣民的住宅、菜园、果园之类的。这种土地免于国家控制,国家既不会向这种土地征税,也不会征发兵役,因此很多提马尔的土地会转变为穆勒克,这种土地制度的变化,造成了私人财富的增加,因此,“极大地损害了苏丹、中央政府以及军事权力”。

时间性帝国的构建为奥斯曼帝国的快速扩张奠定了基础,这种国家能力结构以征服作为中心目标,与布匿战争之后的罗马帝国一样,经过一百年,奥斯曼帝国从安纳托利亚的小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当然,奥斯曼帝国快速扩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来看,奥斯曼帝国的外部环境比较优越,欧洲的教会处于分裂状态,东正教会与天主教会互相对立,欧洲处于分裂状态,绝对主义国家的建设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利维坦”还在孕育之中。此外,拜占庭帝国处于长期衰落状态,巴尔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而且处于相互敌视状态。凡此种种都为奥斯曼帝国的扩张提供了比较宽松的空间。从内部而言,奥斯曼帝国建立了一个适合扩张的国家能力结构。在苏莱曼大帝期间,奥斯曼帝国占领了北非、阿拉伯半岛,向东征讨萨法维王朝,向北深入中欧。苏莱曼大帝之后,奥斯曼帝国大规模扩张的进程基本结束,如同罗马帝国在恺撒远征高卢之后。

诸多论者都认为,苏莱曼大帝之后,奥斯曼帝国急剧衰败。“奥斯曼帝国东征西讨的昌盛时期持续了将近3个世纪之后,到了1560—1617年间,在亚洲,特别是在欧洲,实际上已经结束了。”在“战场的胜利之于奥斯曼帝国犹如呼吸之于生命一样,军事胜利本质上是国内有效管理的表现”。另一位《剑桥史》的编纂者认为,苏莱曼大帝将奥斯曼帝国推向了权势的巅峰,“那时候它拥有良好有效的制度支撑其政治的伟大”。斯塔夫里阿诺斯也认为:“苏莱曼大帝是奥斯曼帝国历史上巨大的分水岭。在他之前奥斯曼的历史充满胜利与扩张;在他之后则是收缩与防御。”诸多论者认为,奥斯曼帝国从苏莱曼大帝之后其发展轨迹便是一路下行,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崩溃为止。“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直到17世纪末,从整体而言,奥斯曼帝国及其社会依然是一个高效的战争组织。”这种国家能力来源于苏丹无可置疑的权威、完整有效的中央机构,以及在广大的领土范围内调度资源的能力。以国家能力的视角来分析,苏莱曼大帝处于帝国转型的关口,他既是一名伟大的征服者,也是一位立法者。奥斯曼帝国从快速扩张趋于稳定,是时间性帝国向空间性帝国转变的开始,从国家能力的要素来分析,帝国的转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苏莱曼大帝之下的奥斯曼帝国领土扩张已经接近古代世界的极限,奥斯曼帝国重现了伊斯兰教帝国初期的辉煌,其扩张边界已经遇到各种外部势力的强力抵制。在东方是波斯帝国的后裔,在西方是哈布斯堡帝国,在南方是沙漠的自然阻隔。被西方史学家大书特书的勒班陀海战并没有扭转西欧对抗奥斯曼帝国的颓势,时隔两年,奥斯曼帝国重建了一支更为强大的舰队,威尼斯在此臣服于奥斯曼帝国之下,土耳其重新夺取海上控制权。勒班陀海战并没有撼动奥斯曼帝国在东地中海的统治,而在西地中海,奥斯曼帝国未能打败腓力二世的西班牙。奥斯曼帝国基本达到其最大的扩张边界。

第二,军队转型,曾经为奥斯曼帝国扩张立下汗马功劳的近卫军发生蜕变,奥斯曼帝国的军事权力大打折扣。与东方的波斯、西方的哈布斯堡帝国长期战争造成了帝国军队的大量的伤亡,同时,战争方式的转变、火器的使用、堡垒要塞防御等要求军队功能相应发生转变。奥斯曼帝国的军队以往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非穆斯林或非土耳其出身的“基尔曼”(意思是苏丹的侍从),这些人组成近卫军团,最著名的当属“德伍希尔迈”,主要从巴尔干地区征召的基督教幼童,他们被征召之后便改信伊斯兰教,同时接受严格治国之学训练,包括军事技术、治国经验、行政管理等各方面的教育与培训。近卫军是苏丹手下的扩张锐器,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这支军队之所以能够一直保持战斗力,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基尔曼的资格不能世袭,近卫军军官不可以结婚,因此,保证了这支军队一直有新鲜血液注入,避免了近亲裙带关系的侵蚀;另一方面,近卫军不能参与经济活动,他们接受国家俸禄,没有封地,更不用说要参与商业活动了。从某种程度上讲,“庞大的穆斯林帝国是以基督徒的肌肉与大脑为基础的,从1453年到1623年奥斯曼帝国处于鼎盛时期的年代中,47位大维齐尔只有5位有突厥血统”。除此之外,苏丹手下还有一批封建骑兵,即“西帕希”,这些骑兵拥有一块国家封地,依靠封地收入来购买作战装备,西帕希的身份是可以世袭的。这种军制到了17世纪发生了变化,对职业军队的需求使得大量穆斯林进入基尔曼的队伍,使基尔曼讲求高招战术技能和纪律严明的传统受到冲击,同时传统的封建骑兵已经难以担当边境防御的重任,而步兵、工程兵、炮兵等技术兵种更能够胜任。这支禁卫军只是苏丹的私人工具而已,但是随着征战的结束,禁卫军成为兵变的导火索。1566年,禁卫军允许结婚,又允许其子弟继承军职与财产,此后,越来越多的禁卫军军官投身于商业,军队纪律日渐松弛,从16世纪末开始,这支曾经能征善战的军队在国内成为飞扬跋扈的特权阶层。曾经的军事精英集团开始蜕化,纪律严明的禁卫军逐渐成为威胁政权稳定与社会秩序的动乱之源。禁卫军的来源多样化,训练松懈、纪律弛废,在首都的禁卫军“成为受乌里玛集团的偏执或宫廷阴谋所操纵的狂热群氓”。

第三,政治权力的转变。从统治权力由苏丹一人之手向集体统治权力过渡。1453年之后,统治阶层出现变化,苏丹开始逐渐清理昔日的统治精英,因为这些来自中亚草原的游牧家族桀骜不驯,通过削夺他们的财富与权力,苏丹强化了个人统治,直到19世纪,苏丹在理论上成为绝对的统治者。帝国扩张开始停顿之后,“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行政管理技巧的作用超过了武士,立法的苏丹超过了战斗的苏丹”。苏丹宫廷成为统治中心,同时各省的长官及其家族成为新的统治精英,尤其是大维齐尔更是如此。1617年起,奥斯曼帝国苏丹的继承制度发生了变化,获胜的继承者不会血腥地将所有的男性继承人杀死,而是将男性的王位竞争者关在宫廷的高墙之内,王储们失去了政治历练的机会,从此,奥斯曼帝国再也没有可以与苏莱曼大帝比肩的枭雄君主,苏丹的政治能力衰落,使得政治权力开始流散,政治中枢的调控与调度能力大打折扣,“苏丹成为统而不治的领袖,他们赋予官僚权力,但是很少参与政策制定”。维齐尔代替了苏丹成为奥斯曼帝国的实际统治者,在几代维齐尔的治理下,奥斯曼帝国又重振雄风。1638—1644年,大维齐尔穆斯塔法帕夏采取一系列增强国家能力的举措,削减和控制近卫军数量、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库、推行货币改革等,此后的科普卢家族掌握奥斯曼帝国大权,当然一个贤明有能的首相对于国家兴衰至关重要,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的建设,比如官僚制度、财税制度,一个人是难以撑持一个庞大的帝国的。1656年,科普卢就任维齐尔之后,奥斯曼帝国的宫廷阴谋与妇女干政才被终止,“政府的权威才慢慢重建”。


【相关书目】


感谢中央编译出版社供稿授权!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即可查看本书的豆瓣主页!本号推荐书目的版权归相关出版社或出品方所有,书讯由本号整理发布,转发请注明原出处本公众号名称!整理不易,欢迎学界友人转发,点个 “  ” 和 “ 在看 ” 以示鼓励!感谢支持!


往期精彩回顾一、原创系列文章蒙古史学家勒内·格鲁塞的生平及其国内著述蒙古史学家杰克·威泽福德的生平及其国内译著
蒙古史学家丹尼斯·塞诺的生平及其国内译著
“蒙古史与元史学人”豆瓣小组成立致辞!
走进海归瓷艺术馆,领略元代瓷器文化!美国中古罗斯与金帐汗国史学者查尔斯·哈珀林小传
《俄罗斯与金帐汗国:古罗斯历史上的“蒙古冲击”》节译(一)
《俄罗斯与金帐汗国:古罗斯历史上的“蒙古冲击”》节译(二)
《俄罗斯与金帐汗国:古罗斯历史上的“蒙古冲击”》节译(三)《原始文献中14~16世纪的金帐汗国、哈萨克汗国、昔班尼王朝、奥斯曼帝国与蒙兀儿斯坦》:一部明代中国与内亚世界关系史新著!《库曼人和鞑靼人:前奥斯曼时代巴尔干半岛的东方军事力量(1186~1365)》书讯信息
《成吉思汗传:历史上最大帝国的创建者》微评与纠误!
《中国-哈萨克斯坦友好关系发展史》简评与纠误
《中国-塔吉克斯坦友好关系发展史》微评与纠误二、蒙古史、元史、游牧民族史、中亚史、内亚史苏北海:元代金帐汗国的建立及其统治《成吉思汗及其显赫家族》:一部成吉思汗后裔笔下的的成吉思汗家族史学术著作!
《明代吐鲁番与“大礼议”研究》:一部研究东察合台汗国与明朝关系的重要著作!
《鄂尔浑文回鹘碑铭研究》:一部由鄂尔浑文回鹘碑铭探讨回鹘汗国诸领域的学术著述!《蒙古语人群的分子人类学溯源》:一部国内鲜见的分子人类学领域集大成的蒙古学著作!
《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的变迁》:一部多维度论述内蒙古游牧文化变迁历程的学术著述!
《细读匈奴七百年 : 草原帝国的崛起与衰亡》:一部世界视野下的匈奴通史新著!
《匈奴帝国》:一部台湾学者笔下的匈奴帝国微型通史!
《鲜卑列国》:一部台湾学者笔下的鲜卑列国兴衰史!
《五胡史纲》:赵丕承先生历时30载撰写的我国首部五胡十六国专史!《柔然传奇》:揭秘第三个草原王朝与《木兰辞》中神秘的草原游牧民族民族史学家马长寿先生及其民族史三种
《内亚渊源:中古北族名号研究》:一部中古北方阿尔泰语诸族政治名号制度研究力著!
《统一的前夜:东晋十六国与南北朝》:一部再现中国魏晋南北朝分裂与融合的巨著!
《吐鲁番出土文书新探(第二编)》:唐长孺先生110周年诞辰纪念论文专辑出版!
《从张骞到马可·波罗:丝绸之路十八讲》:一部图文并茂的丝绸之路中古史权威著作!
《古代高昌王国物质文明史》:法国西域考古学者莫尼克·玛雅尔的中古吐鲁番社会史著作再版!
《突厥汗国》:一部台湾学者笔下的突厥通史!
《大辽王朝》:一部台湾学者笔下的契丹民族兴亡史!《塔吉克人:上古时代、古代及中世纪历史》:一部塔吉克人的五千年历史《哈萨克斯坦简史》:带你走进中亚的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经济法律制度概论》:一部研究哈萨克斯坦法律的新著!
《热土荒丘五十年:中亚考古回忆录》:一位优秀考古学家的成长往事!
《万国来朝:<职贡图>里的古代中国与世界》:一部清王朝与周边地区及国家往来的彩绘记录著作!
六部中亚史好书:带你揭开中亚的神秘面纱
“丝瓷之路博览”丛书:一套专业且通俗的历史科普读物
迈克尔·普劳丁《蒙古帝国兴起及其遗产》
《丝绸之路人文与艺术(第一辑)》:一部丝路人文艺术研究领域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陌生人马可:意大利与中国的古今丝路》:一部意大利学者笔下的亚平宁半岛丝路简史!
《丝绸、瓷器与人间天堂:马可·波罗亲历的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文明史》:一部马可·波罗在丝绸之路上的伟大冒险的亲历与再现之作!
《从希腊到中国》:法国著名东方学家勒内·格鲁塞的东方学著作再版!
《新疆石窟艺术》:一部“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先生所著的系统介绍新疆石窟的通识读物!
《蒙古、安多与死城哈拉浩特》:俄国西夏学家科兹洛夫的一部研究起点著作!
《蒙古与唐古特地区:1870-1873年中国高原纪行》:俄国科学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的一部中国边疆生物学著作!
《中国史研究历程·元代卷》:我国首部蒙元史学术研究概况综述著作!
《元上都扈从诗辑注》:国内首部元代扈从诗的系统辑注著作!
班布尔汗新作《元与世界》
《珍珠在蒙古帝国:草原、海洋与欧亚交流网络》:国内首部蒙古帝国时代的物质史译著即将出版!
《解元:他们的元朝》:历史迷雾中的元朝争议
《最后的抵抗》:一部蒙古帝国艰难灭亡南宋史!
《大哉乾元》:一部通俗易懂的元朝史
《三事忠告》:元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张养浩的“政事论”&元代政治思想史的必读书目!
《宋辽金元史论》:宋辽金元史专家李涵教授的史学代表作出版!
《元文类》:元代重要的古籍与诗文总集校点本出版!
《元代文学通论》:一部元代文学研究的通观性、实证性与总结性巨著!
《元代文学散论》:元代文学研究成果的结集&《元代文学通论》姊妹篇!
《元曲三百首》:一部任中敏、卢前二先生选编的元散曲经典读本!
《元人散曲:蒙元的新诗》:一部赏析解读元代文学的灵魂——元曲的经典通俗著作!
《元代建筑雕塑史》:国内首部元代建筑与雕塑小史!
《元代科技史》:国内首部元代科技小史!
《元代绘画艺术史》:一部图文并茂的元代绘画艺术小史!
《艺眼千年:名画里的中国·元代卷》:一部从名画里见证元代中国的通俗作品!
《跨文化美术史年鉴1:一个故事的两种讲法》文摘:《伊斯兰中国风:蒙古伊朗的艺术》内容概览!
《跨文化美术史年鉴2:“欧罗巴”的诞生》文摘:元朝时期中亚丝绸设计的本土元素及其对意大利哥特式丝绸的影响!
《跨文化美术史年鉴3:古史的图像》文摘:欧洲的伊斯兰艺术:围绕着一件织物的讨论!
《神风与铜钱:海岛日本遭遇世界帝国1268—1368》:一部海洋视角下的元日关系史著作!
《岛夷志略简注》:元代汪大渊的一部重要的中外交通地理志再版!
《京藏古道:基于元代北京至西藏古驿道研究》:噶尔哇·阿旺桑波所著的元代京藏古道及其驿站考察史!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元代卷》:一部元代地方行政体制与政区变迁史著作!
李致忠《中国出版通史(宋辽西夏金元卷)》
《海上丝绸之路的陶瓷:外销瓷如何塑造全球化的世界》:一部中国外销瓷与中古世界的贸易、技术和文化史图典著作!
《青花瓷的故事:中国瓷的时代》:一部近世世界的青花瓷跨文化交流史著作!
陈伟明《元代饮食文化散论》
周少川《独具气象:元代史学思想与史学成就研究》
李娟娟《元朝民间慈善活动研究》
《阿尔泰语系语言比较研究》:一部20世纪至今阿尔泰语系研究成果的系统综述!
《极简金代史》:一部用十个问题串联起的金代史“问题史学”著作!
《元朝首任帝师八思巴》:陈庆英先生的元朝帝师八思巴传记著作修订再版!
《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西夏藏传佛教研究》:一部基于文本的党项族源与藏传佛教研究著作!
《西藏通史(典藏版)》:首部完整全面的西藏历史通史巨著精装典藏版出版!
冉热·阿旺旦贝坚赞《西藏王统世系·水晶鉴》:班玛更珠翻译的藏文通史典籍出版!
《共同书写的历史:藏文史籍的中原历史记叙研究》:一部藏文史籍中的中原地区历史记叙专题研究著作!
《卡尔梅克史评注》:伯希和的卫拉特蒙古史遗著修订再版!
《伊犁河流域额鲁特人托忒文文献荟萃》:一部研究卫拉特蒙古各领域的重要托忒文文献汇编!
“突厥学研究丛书”:《西方突厥学研究文选》和《欧亚草原历史研究》
《草原帝国准噶尔》:一部草原帝国卫拉特-准噶尔汗国的兴衰史!
《蒙古包建筑史:13至20世纪中叶》:国内首部全面系统的蒙古包700年发展史著作!
《蒙古包住居原型现代转译》:一部基于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的蒙古包住居原型转译著作!
三、欧美史《中国风:13世纪—19世纪中国对欧洲艺术的影响》:一部中国和远东文化影响的欧洲潮流艺术史!《希腊史纲》:一部古希腊史学家狄奥多罗斯所作的古希腊文明通史原典巨著!
《希腊史:从梭伦时代到公元前403年》:英国史学家乔治•格罗特巨著《希腊史》之精华&古希腊文明必读经典著作!
《古希腊人 : 从青铜时代的航海者到西方文明的领航员》:一部个性十足、生机勃勃的希腊文明演化通俗史!
《古希腊文明的光芒》:一部赵林教授所写的古希腊文明全景巨著!
《在希腊:通往现代世界》:一部爱尔兰古典主义学者诠释现代欧洲的古希腊文明遗产的新著!
《奥古斯都大帝与罗马帝国:罗马盛世的奠基者、元首政治的创始人》:一本了解古罗马历史与奥古斯都显赫生平的优秀入门读物!
《神人之间:黄金时代的罗马皇帝》:一部罗马帝国早期的皇帝群像重磅力作!
《尤利安与晚期罗马帝国》:一部罗马帝国“理想君王”尤利安的历史形象深剖著作!
《罗马—拜占庭帝国嬗变与丝绸之路:以考古发现钱币为中心》:一部丝绸之路上的罗马-拜占庭钱币考古学新著!
《地中海战争史》:东罗马帝国普罗柯比所著查士丁尼大帝时代战争的原典著作!
《拜占庭兵法》:国内首部美国拜占庭史专家所著的拜占庭帝国军事艺术史译著!
《维京时代与英格兰:北欧勇士征服英格兰的传奇和历史》:一部牛津大学博士解读另类“维京传奇”之著!
《贝叶挂毯里的诺曼征服》:一部基于文物视角的诺曼征服英格兰史!
《金雀花王朝1215》:一部丹·琼斯《金雀花王朝》《空王冠》英国史姊妹篇著作!《从记忆到书面记录:1066-1307年的英格兰(第三版)》:一部英格兰读写能力变化研究与社会史经典著作中译本首次出版!
《梦游进入新世界:12世纪意大利城市公社的出现》:意大利城市公社的诞生和发展与近代社会的萌生和转型!
《中世纪人》:从6个普通人的生活见证欧洲的中世纪社会!
《传奇之地》:一部意大利学者基于历史与考古学对传奇地域的追根溯源著作!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与欧洲”联合书单:你之前可能错过的4部意大利与文艺复兴新著!
《哥伦布与大航海时代》:“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笔下的哥伦布个人及其时代!
《海洋征服者与新航路:哥伦布的四次航行》:劳伦斯·贝尔格林“三部曲”最后一部&哥伦布与他的地理大发现时代!
《亨利八世》:英国都铎王朝史学者J. J. 斯卡里斯布里克笔下的亨利八世权威传记著作!
《伊丽莎白女王与埃塞克斯伯爵》:英国传记文学家利顿·斯特莱切笔下伊丽莎白女王的爱恨情仇!
《伊丽莎白二世及其时代:女王的传奇生涯和她治下的英国世相演变》: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女王和她的家族成员!
《西班牙帝国:走向全球霸权之路,1492—1763》:一部基于全球叙事下多维度剖析的西班牙帝国史集大成之作!
《国王的城市:查理二世与改变历史的伦敦》:国内首部英王查理二世时代的城市社会史权威译著&“查理二世三部曲”之一!
《英国史10讲》:一部日本学者笔下的英国社会历史的全方位通史!
《德国史10讲》:一部日本德意志学者笔下的德意志通史!
《时间与权力》:从“三十年战争”到第三帝国的德意志之路与德意志君主的抉择!
《法国史10讲》:一部日本学者笔下“独特”的法国通史!
《法国史》:一部法国史学家皮埃尔·米盖尔所著的法国史经典通史著作!
《法国文明史》:一部了解法国古今社会和法国民族意识的经典通史著作!
《意大利史10讲》:一部叙事明快凝练的意大利通史!《机会的捕手:安德鲁·杰克逊传》:美国首位“平民总统”安德鲁·杰克逊的首部中译本传记!
《贸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梳理当今世界纷乱来源,剖解“全球化”积累效应!
《规律简史:规律的族谱与规律的发现》:一部揭秘科学与社科规律的科普类专业著作!
《西方艺术学科史:古希腊到18世纪》:国内首部西方艺术学科观念建构史重量级著作!
《西方艺术学科史:古希腊到18世纪》:国内首部西方艺术学科观念建构史重量级著作!
《艺术哲学》:美国当代美学家奥尔德里奇美学思想集中体现的代表作!
《货币文化史Ⅲ:文艺复兴时期假币盛行与信任危机》:货币价值的新争议与欧洲纸币萌芽出现!
《货币文化史Ⅳ:启蒙时代货币泡沫与价值反思》:重新审视货币与西方经济新秩序雏形诞生的时代!
《货币文化史V:帝国时代殖民主义与货币大变革》:19世纪帝国时代的货币与现代社会!
《货币文化史VI:现代数字革命与货币的未来》:现代货币多元化转型与当代社会!
《1400-1900年欧洲诸帝国的法律与地理》:一部近世欧洲诸帝国基于地理形成的帝国法律空间的政治理论著作!《更大的不列颠:帝国与世界秩序的未来(1860—1900)》:构建更大的“盎格鲁-撒克逊政治共同体”的方案与实践的政治理论著作!
《和平戛然而止:通往1914年之路》:“一战”的欧洲与世界历史的转折!
《中产阶层噩梦:1870—1930年的美国城市郊区》:一部剖析美国郊区居民对他人、市场和变革的恐惧与梦魇的契约历史著作!
《双标帝国:从独立战争到反恐战争》:一部揭示美国“双标帝国”矛盾现象背后根源的革命性著作!
《猫咪秘史:从史前时期到太空时代》:一部猫咪所著的喵星人征服世界战纪!
四、中东史

《在神圣和世俗之间:西亚城市带的交融与冲突(公元前7000一公元1922年)》:国内首部西亚城市演进史!

《生业与文明:中国南、北及西亚上古社会组织演进比较》:一部对比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演进的新作!

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国内新著好书三种!

《两河文明三千年》:一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通史著作!《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苏美尔人、阿卡德人、亚述人和巴比伦人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史!
《古代西亚2000年》:一部由史料、文物与博物馆藏构筑的古代西亚2000年文明史著作!
《通天塔与空中花园:古巴比伦人的生活》:一部带你体验古巴比伦人日常生活的通俗科普读物!
《通往来世的冒险之旅:古埃及人的生活》:一部带你体验古埃及人生活点点滴滴的通俗科普读物!
《法老统治下的埃及》:“埃及学之父”商博良揭秘法老统治下的古埃及面貌的经典著作!
《古代埃及:从原初时代到波斯征服》:美国埃及学鼻祖布雷斯特德的埃及史著作中译本首次出版!
《美索不达米亚的遗产》:一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对外传播与影响史!《中东的王国和帝国》:一部从以色列王国到波斯帝国的早期中东文明千年史!
《古代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简史(公元前550—前330年)》:一部美国东方学者所著的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多方位研究著作!
《安息王朝兴衰记:帕提亚帝国简史》:国内首部伊朗帕提亚帝国史著作出版!
《伊朗细密画中的中国元素》:蒙古时代下的伊朗绘画艺术!
《书苑撷英:阿拉伯地理古籍中的中阿海上丝路交往》:一部中世纪阿拉伯地理古籍中的阿拉伯与中国交流史研究新著!
《乌鲁伯格:撒马尔罕的天文学家》:帖木儿帝国君主乌鲁伯格的学者生涯!
《伊比利亚八百年:摩尔人统治下的西班牙》:一部英国阿拉伯学者笔下的伊比利亚半岛伊斯兰时代史的重磅新作!
《伊朗五百年》:从萨法维王朝到现当代伊朗《天堂的颜色 : 火药帝国时代的祖母绿》:莫卧儿、奥斯曼、萨法维三大帝国的挚爱!《伊朗恺加王朝(1796-1926)政治经济学:社会、政治、经济及外交》:一部揭秘近代伊朗经济发展谜题的伊朗政治经济学著作!
《认识镜中的自我:伊斯兰与西方关系史入门》:一部土耳其历史学家笔下的伊斯兰历史观代表作
《帝国的伙伴:革命年代奥斯曼帝国的秩序危机》:“西亚病夫”奥斯曼帝国的自救与抗争!
《土耳其、俄罗斯帝国与明代中国》:一部蒙古帝国衰落后 东方三大帝国的宏大比较史!《中东史》:一部美国中东史学者所著的经典中东地区通史著作最新版!
五、俄罗斯-东欧史

《古罗斯的哲学家形象》:一部11~17世纪的古罗斯的哲学、文化与历史译著!

《斯托雷平与俄国贵族》:一部20世纪初斯托雷平改革和俄国贵族转型历程的鲜见著作!

《欧亚角力场:黑海史》:查尔斯·金所著的一部东欧与黑海钦察草原历史著作!

《失败的融合:狄德罗、叶卡捷琳娜与启蒙的命运》:一段专制君主与启蒙思想家的奇闻逸事!

《俄罗斯油画300年》:一部1700年至今的俄罗斯艺术史新出版专门著作!

六、南亚史《岛史》:斯里兰卡最古老的巴利文佛教编年史典籍中译本出版!
《大史》:斯里兰卡国宝级经典编年史文献典籍中译本出版!“古典语言丛书·语法系列”:拉丁语、梵语、巴利语的3种世界经典语法书英文影印版出版!《丝路重驿:印度的再发现》:南亚文化史学者孟昭毅先生印度研究的一部代表性文化著作!
七、东南亚史

《泰国佛教史》:东南亚史权威段立生教授的一部泰国史领域新作!

《新加坡与海上丝绸之路:1300—1800》:国内首部基于历史考古学的新加坡中古史著作!

八、中国史《史前中国:从智人时代到涂山会盟》:一部基于多学科前沿成果、堪比《翦商》的远古中华史著作!《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商周革命下华夏文明的萌生与转型!《中国通史》:一部我国近现代史学泰斗吕思勉所著的中国史公认必读经典著作!《中国人的历史意识》:一部日本中国史学家川胜义雄先生的中国史遗稿集!《古代中国:中华文明的起源》:一部法国著名汉学家马伯乐的经典上古中国史巨著!
《中国绘画史》:这才是中国人“美的底气”!
《中国画在西方:66幅海外馆藏珍品》:在北美五大博物馆见证中国画征服欧美的审美史!
《中国美术史》:日本美术史家大村西崖的中国美术通史奠基扛鼎之作再版!
《<经学系传谱>校勘本》新书书讯《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年兴衰》:海路绵延,千年辉映!
《南北鱼羊 : 美食历史的探寻》:一部唤起读者对美食的向往的餐盘文化史!
《探古鉴今 : 社会生活史考辨札记》:一部中国市井民俗、社会文化变迁之巨著!
《隐没的皇城:北京元明皇城的建筑与生活图景》:一部元明时期北京皇城建筑面貌与生活图景的重磅力作!
《北京三千年:从考古发现看北京建城史》:从元大都(汗八里)到当世的北京城!
《砖石之上:北京古城垣寻考》:一部基于史料、考古与建筑学考察古都北京的城墙、城门、城砖的研究著作!
《重拾1860-1948:私藏老照片中的北京记忆》:老北京百年社会生活旧影的生动重现!
《建构“英雄”传奇:成龙研究》:全球首部“龙叔”的英雄文化研究著作!
九、美洲史
《玛雅三千年:隐身的第五大古文明》:与四大文明并称的玛雅古文明,是怎样灭亡的?《波托西 : 改变世界的白银城市》:一座拉丁美洲传奇银矿城市的兴衰史!索飒《把我的心染棕》:在拉美大地上,寻找土豆和玉米的“祖先”!
十、人类文明史
《分子人类学基本原理与应用》:一部国内鲜见的分子人类学领域总结性著作!《人类起源与进化:一种系统视角的认识》:一部融汇多学科、多角度探讨地球生命和人类起源进化的地质学科普著作!《人类文化进化:从狩猎采集到现代文明》:一部介绍人类进化与人类文化发展间辩证关系的大众通俗读物!《人类文明交往的历史观念》:一部彭树智老先生的基于人类史与自然史相互交织的大历史观综述性著作!
《人类史前史》:法国法国史前史学者所著的人类史前史考古与艺术图典著作!
《图腾艺术史》:我国著名民俗学者岑家梧先生的史前图腾艺术史著作再版!
《王赓武谈世界史:欧亚大陆与三大文明》:一部立足于“欧亚世界史”叙事的世界史政治理论著作!
《企鹅全球史》:企鹅出版社传奇巨著“一部为新世纪写的新全球史”第六版全面增订!
《帝国、国际法与普遍历史》:一部全球视野下的政法文明和历史的学术随笔著作!
《帝国的重负:公元1539年至今》:一部“帝国”的政治概念与帝国发展史的政治理论著作!
《干草堆中的恐龙:进化论和进化模式对人类产生的深远影响》:美国著名古生物学家斯蒂芬·杰·古尔德的知名著作再版!
《人文草木:16种植物的起源、驯化与崇拜》:一部图文丰茂的植物与人类文明小史!
《希望之书:珍·古道尔谈人类的生存、未来与行动》:你中学课本上的自然学家为你揭秘人与自然的希望!


本号目前建有  安迪肥子兀鲁思历史学游牧社群、中东史群、东欧-俄罗斯史群、南亚史群、中国中古史群(秦汉~隋唐),请添加群主或管理员简要说明来意(格式:某一领中亚史、蒙古史、游牧民族史、中东史、东欧史等+研究者 / 专业爱好者。例如:蒙古史研究者、世界史爱好者),群主或管理员会邀请您入群。

交流&书讯合作操作同上,请直接添加号主,并说明来意“交流或合作事项”

号主微信:qiu28269383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