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一百零一 游艺习俗(七)

2017-05-07 陈秉荣 保德新青年

编者语:《保德民俗》一书是县政协文史资料,陈秉荣先生著,从现在开始不定期编发保德民俗。


手工制作


民间有许多手工制作,制作的过程便是一种游戏,在制作过程中便可享受到一种乐趣。制作出的成品,有的是玩具,有的是欣赏品,有的还是生活用品。


一、折纸


原科多为正方形彩纸或纸烟盒内的锡纸,将纸块用各种折叠的方法,最后叠成一种造型。如风葫芦、纸鹤、飞机、船、官帽、青蛙等,青蛙的折叠方法最为复杂。


近年来,女孩子们用一分钱的纸币叠成若干个三角形,然后插套组合成一个大菠萝,摆在桌上,作为一个观赏品。


二、草编


用草叶或庄稼叶茎、秸杆、篾皮等编制的造型。如蒲草叶编的小鱼、蚂蚱;用豇豆叶柄编的塔;用玉米皮编的小包;用牛紫筋编的小筐、小篮;用高粱杆皮篾编的风车,用麦杆编的粽子、八宝,组合成大型的“苍蝇架”等。


三、脱泥人


农村一些心灵手巧的人,用红胶泥脱制一些泥玩具,在戏场出卖,很受儿童欢迎。泥人可分挂件、摆件和玩件,挂件如大阿福、小花狗、脸谱等;摆件如小狮、小虎等;玩件如不倒翁、带哨子的小泥人等。

制作方法是:先用成品作芯子翻作泥模,泥模干后再脱泥人。然后再粉刷、点染,生动活泼,煞是可爱。有一种带哨子的小泥人,是由两半个空壳组合而成,屁股下面安一个小哨,吹起来呜呜作响。哨子的制法也很简单,取一节高粱茎杆,长约寸许,在一端削出斜面,然后掏空,在斜面上装一块用桦皮剪的小簧片即可。


四、扎风筝


春秋两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农村孩子放风筝,多为自己制作,即用废旧的竹帘上的竹蔑作骨架,蒙上白麻纸,拴上拉线即可。


常见的风筝为菱形,附带两条飘带形的尾巴。


风筝能不能飞起来,关键点是拉线的中心点要选择好。


五、糊潮灯


潮灯,又叫孔明灯,据说是诸葛亮发明的,现在仍有人玩。

潮灯用全开或对开的彩纸糊制,无骨架,成品为四棱柱形,底下四角有四根飘带,底部有一个比碗口稍大的小圆口,在圆口下方坠一个约拳头大小的铁纱网兜。


玩时,两个人将潮灯上面的四个角拉住。在网兜内放入蘸满煤油的棉球,将其点燃,使热气充入潮灯内,待潮灯产生明显的上浮力时,将手松开,潮灯便会冉冉升空。


六、其它玩具制作


旧时,农村孩子的玩具都为自己制作,很少在市场上购买。


常见的玩具有卜浪鼓、捻转转、嗡嗡板、枣呜呜、小猴翻杠、叫蚂蚱、风车、洋火枪、水枪、竹蜻蜓、刀、矛、弓箭、手枪等。


(1)卜浪鼓


用胶泥捏一个小圆环安一个小把,粘两根带小泥球的线,长短以击着鼓面为度。待其干后,两面贴上牛皮纸,鼓圈上贴上彩纸,一面小鼓便作成了,摇一摇,啷啷作响。


(2)风车


风车的构造比较简单。取一截高粱茎杆,长约六七寸,中间钻一个孔。取两片较厚的彩纸,剪成正方形,一反一正粘贴在高粱杆上,风叶便作成了。有的孩子一时找不到彩纸,便将过年贴的对联扯下,剪一些简单图案中间裱一层白纸即可。


然后找一截带有丫叉的小树枝条,穿过风叶上的小孔,固定在另一根高粱杆的顶端,风车便做成了,孩子们手拿风车,迎风疾走,风叶便会旋转。


(3)叫蚂蚱


取一节高粱杆,弯曲成拱形,在中间挖一个小槽,将穰掏掉。两端各开一个小洞,插入转轴,转轴上附一个胶泥的小三棱柱。另在框架中间拴一根环线,用一根小别棍绞紧,小别棍一头压在小三棱柱上,一头压框架空洞上方。捏住转轴,绕动框架,小捌棍敲击中空部分,会发出像蝈蝈叫的声音。蝈蝈,本地称“叫蚂蚱”,所以玩具也以此命名(如图)。


(4)小猴翻杠


用硬纸剪一小猴,小猴由五个部件组成,即双手、双腿、头身。类似皮影人物,四肢活络。再找两根细木棍或高粱杆作杠子,也就是玩时的手柄。用两根线,穿过小猴手掌,固定在支架上,要有一定的松紧度。两只手柄中间用一根小木棍支撑。玩时,握动手柄,小猴就会在线的抽动下,上下翻腾(如图)。


(5)洋火枪


取一节光滑的小木棒,长约三四寸,直径约六七分。在上下两中间各挖一个绿豆大的小洞。其中一个小洞向上延伸一个坡形小槽。再用一节铅丝掘成弓形,后端嵌在小圆洞内,前端卡在圆洞小槽的上缘。玩时,将火柴头上的磷片取下,放入前端的小圆洞内,迅速用力将铅丝弓按下,撞击磷片,便会发出响亮的爆炸声。


(6)嗡嗡板


嗡嗡板是最简单的玩具。孩子们往往捡一块蓖梳板,在一头烫一个小洞,拴一根细绳。手捏细线用力作圆圈甩动,嗡嗡板便会发出嗡嗡的声音。


(7)枣呜呜


在打枣时节,孩子们拣一个大枣穿二个孔,将一根线的两个头,从同一方向穿过,并结成圆环。玩时,捏住线环的两端,使枣置于中间位置。甩动枣,使两股线绞紧,然后两手一拉一松,使枣不断地转动,并发出呜呜的响声。


(续)

保德民俗相关文章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一百 游艺习俗(六)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九十九 游艺习俗(五)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九十八 游艺习俗(四)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九十七 游艺习俗(三)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九十六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九十五 游艺习俗(二)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九十四  游艺习俗(一)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九十三 生活习俗(三十)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九十二 生活习俗(二十九)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九十一 生活习俗(二十八)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九十 生活习俗(二十七)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八十九 生活习俗(二十六)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八十四 生活习俗(二十一)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八十三 生活习俗(二十)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八十二 生活习俗(十九)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八十一 生活习俗(十八)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八十 生活习俗(十七)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七十九 生活习俗(十六)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七十八 生活习俗(十五)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七十七 生活习俗(十四)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七十六 生活习俗(十三)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七十五 生活习俗(十二)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七十四 生活习俗(十一)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七十三 生活习俗(十)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七十二 生活习俗(九)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七十一 生活习俗(八)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七十 生活习俗(七)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九 生活习俗(六)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八 生活习俗(五)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七 生活习俗(四)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六 生活习俗(三)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五 生活习俗(二)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四  生活习俗(一)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三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二 生育保育习俗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一 生育保育习俗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 生育保育习俗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九 生育保育习俗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八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七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六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五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四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三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二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一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九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八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七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六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五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四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三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二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一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九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八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七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六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五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四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三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二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一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九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八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七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六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五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四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三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二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一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九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八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七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六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五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四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三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二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一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九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八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七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

陈秉荣 || 保德民俗

【保德民俗】第一辑 人生礼仪

【保德民俗】第二十二节 年末岁尾话“腊八”


作者简介:

陈秉荣先生1941年生于保德县石塘村,早年曾任公社书记,后历任县文化局长、档案局长等职。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他致力于地方文化研究,在方志、民俗、民间文艺等方面颇多建树。他是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山西分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中国地方志学会会员、忻州走西口研究会理事。他学识广博,研究领域宽泛,堪称是保德传统文化的半部活词典。几十年来,他如同一位勤勉的老农,不计寒暑,不避风雨,默默地耕耘于大山深处。除主编完成《保德县志》以外,他还校点重印了《保德州志》,创办了《保德文化》杂志,出版了民歌集《大河采风》、散文集《定羌杂识》,手中还存有《保德农业合作史稿》《金瓶梅方言》等书稿。他为挖掘整理保德文化遗产,传承保德文明付出了大量心血。年近古稀,他孜孜不倦,执笔写下了这部三十万字的《保德民俗》,为保德又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