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肌功能评估在撤机中的指导意义
膈肌功能评估在撤机中的指导意义
膈肌功能障碍在临床较常见,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也是常被临床医师忽略的导致机械通气(MV)撤机失败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入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第1天MV患者膈肌功能障碍发生率高达64%[1],无膈肌病变患者MV后膈肌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9%[2],膈肌功能障碍患者病死率升高,存活率下降,需要更长的MV时间及撤机时间。除MV可损伤膈肌外,脓毒症[3]、药物(激素或神经肌肉阻滞剂)、农药中毒[4]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膈肌损伤。膈肌在MV的成功撤离中起决定作用[5, 6],临床上膈肌功能障碍患者大多存在延迟撤机及过早撤机,从而造成不良临床后果。因此,通过评估膈肌功能筛查撤机失败及困难撤机高危患者,可以早期发现及预防撤机失败,并指导成功撤机。
1 撤机对膈肌的影响
已有大量动物及临床研究证实,MV可导致膈肌不活动,引起膈肌萎缩变薄,收缩功能下降[7]。上述膈肌改变呈时间依赖性,控制性MV 18~69 h即开始发生膈肌萎缩[8],随MV时间延长,膈肌力量呈对数下降[9],控制性MV 5~6 d时膈肌功能下降32%左右[10]。膈肌也易发生失用性萎缩,研究表明,相同MV时间下,膈肌萎缩时,其他骨骼肌(如比目鱼肌)尚未发生萎缩[11]。这些改变使膈肌运动速度减慢,运动幅度减小,通气作用减弱,但由于患者呼吸机、镇静药物等的应用而难以被发现。撤机时,随着呼吸机支持力度下降,膈肌被动运动转换为主动运动,逐渐恢复自主呼吸。膈肌功能障碍患者撤机时,呼吸系统所承担的呼吸负荷较高,呼吸中枢对呼吸的驱动增加,呼吸肌活动增强,除膈肌外,同时动员肋间肌、呼气肌、辅助呼吸肌包括胸锁乳突肌,维持自主呼吸,代偿的同时掩盖了膈肌功能不全,但辅助呼吸肌的收缩能力远不及膈肌,耐力不足而且容易疲劳,最终导致撤机失败[12, 13, 14]。因此,撤机中准确评估膈肌功能,利用膈肌功能障碍相关撤机指标能指导撤机。
2 膈肌功能障碍相关撤机指标
2.1 压力指标
2.1.1 最大吸气压(PImax):
PImax是指在功能残气位,气道被阻断时最大吸气所测得的口腔压,能反映吸气肌肉收缩能力,是被广泛使用的评估呼吸肌功能的指标。膈肌作为主要的呼吸肌,PImax能反映膈肌收缩能力,具有简单、无创、检测方法易操作的优点,但其代表所有呼吸肌肉功能,不能独立反映膈肌功能,且检测时受患者吸气努力、肺容量影响[15],在评价膈肌功能上变异性较大,不适用于镇静和不配合的患者。研究表明,单侧和双侧膈肌功能障碍患者PImax可分别下降至预计值的60%和30%[16]。有研究者将PImax应用于指导撤机,结果显示,撤机失败患者PImax下降,以PImax<-25 cmH2O(1 cmH2O=0.098 kPa)为界值可预测撤机成功[17, 18],但其特异性较差[19],可重复性也不高[20, 21]。因此,PImax评估膈肌功能、预测撤机的价值有限。
2.1.2 跨膈压(Pdi):
通过置入胃食管导管监测胃内压及食管压,分别代表腹内压及胸腔内压,二者差值即为Pdi,是评价膈肌功能的"金标准"。根据测量方法不同,Pdi相关指标包括最大跨膈压(Pdi max)、最大吸鼻跨膈压(Pdi sniff)、颤搐性跨膈压(TwPdi),前两者的测定受患者吸气努力、用力方式、初始肺容积等的影响,人群中变异性较大;TwPdi指膈神经由经皮单次颤搐性超强电或者磁刺激后,膈肌收缩产生的Pdi,能特异性地反映膈肌功能,受患者体位的影响[22],不受吸气方式及吸气用力的影响,变异性小,可重复性好,适用于气管插管患者。研究显示,撤机失败患者撤机开始时Pdi max、TwPdi下降,但是撤机前后Pdi max和TwPdi的变化在撤机成功组与失败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撤机时肋间肌、呼气肌及辅助呼吸肌动员有关[14]。也有研究显示,撤机成功患者撤机后Pdi max较撤机前增加,而撤机失败患者撤机前后Pdi无明显变化[6]。这可能是由于撤机成功患者膈肌力量改善,而撤机失败患者经过长时间的MV,膈肌纤维已发生不可逆损伤。
2.1.3 膈肌张力时间指数(TTdi):
TTdi由膈肌收缩强度与收缩持续时间表示。膈肌收缩强度=平均跨膈压(mPdi)/Pdi max,收缩持续时间=吸气时间(Ti)/呼吸周期总时间(Ttot),TTdi=(mPdi/Pdi max)×(Ti/Ttot)。TTdi可以反映膈肌耐力,一般TTdi>0.15认为存在膈肌疲劳。撤机失败患者撤机时呼吸肌负荷不断增加,膈肌持续收缩但耐力不足,TTdi较撤机成功患者明显增加[14]。撤机失败患者TTdi一般大于或者接近0.15,说明大多撤机失败患者已经存在或者即将发生膈肌疲劳[23]。研究显示,TTdi可以预测MV患儿拔管结局,以TTdi>0.15预测MV患儿拔管失败的敏感度、特异度均为100%,预测价值优于浅快呼吸指数(RSBI)、Pdi及最大吸气压[24]。
2.1.4 颤搐性气管内压(TwPtra):
TwPtra指生理指标平稳时,呼气末予以撤机,同时阻断气道,通过磁波刺激双侧膈神经所测得的气管内压,可有效反映气管插管患者的膈肌功能,与TwPdi相关性高。研究显示,撤机失败患者TwPtra明显降低[25]。
尽管Pdi是评估膈肌功能的可靠指标,根据其检测方法衍生的指标,如TwPdi、TTdi、TwPtra,也可以准确评估膈肌功能,但其测量存在有创性、不舒适性、技术要求高等缺点,限制了在ICU的应用,因此用于撤机评估的研究较少。
2.2 电生理指标——膈肌电活动(Edi):
当支配膈肌的神经纤维兴奋时可产生动作电位,并传递至神经肌肉接头,再传递给膈肌,引起膈肌兴奋,从而产生Edi,可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以记录Edi。膈肌电位可以反映呼吸中枢对膈肌的驱动[26, 27],从而反映膈肌功能[28, 29]。Edi增加表明患者的呼吸驱动和吸气努力增加,较其他反映呼吸肌功能的指标(潮气量、呼吸频率、Pdi)变化更早。单位Edi所产生的潮气量为神经通气耦联指数(NVC),代表膈肌受呼吸中枢驱动而产生通气的效能;单位Edi所产生的胸腔内压为神经机械耦联指数(NMC),代表呼吸中枢驱动下膈肌收缩的效能。膈肌功能障碍患者撤机时,为维持通气需要,呼吸中枢驱动增加明显,撤机早期即出现Edi快速增加,同时膈肌以外的辅助呼吸肌也参与呼吸,但通气作用弱,导致中枢驱动膈肌的电活动不断增加,中枢驱动增加不是持续的,辅助呼吸肌活动也不能持久,最终导致撤机失败。刘火根等[30]研究表明,自主呼吸试验(SBT)时,撤机失败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Edi较撤机成功者明显增加,NVC、NVC×NMC明显下降,都是预测脱机失败的良好指标,其中NVC×NMC既能反映膈肌收缩效能,又能反映膈肌通气效能,故预测价值较大,以<39 cmH2O·mL·μV-2为临界值,预测撤机失败的敏感度(100%)、特异度(83.3%)均较高。同样,Edi、NVC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撤机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31]。Edi的监测在SBT早期意义较大,研究显示,撤机失败的患者较早出现呼吸中枢驱动增加,早期(SBT 3 min)Edi增加是预测撤机结局早期、可靠的指标[32]。由于Edi的测定技术要求高、有创伤性、且尚无统一的标准值而限制了临床应用。
2.3 形态学指标:
影像学检查可以较直观地反映膈肌的形态学改变,评估膈肌功能,包括X线、CT、磁共振成像(MRI)、超声,其中床旁超声因无创、简单、易操作而越来越多地被ICU医师应用。通过膈肌超声可以反映膈肌力量,诊断膈肌功能障碍[23],并具有准确性高、组间及组内可重复性高[34, 35]的优点,而其他检查因ICU患者病情危重,难以动态评估等原因而受限,较少应用于撤机的评估。
2.3.1 膈肌增厚分数(DTF):
用B型超声测量膈肌厚度,吸气时膈肌收缩、变短、增厚,可通过呼吸时的膈肌厚度计算DTF。DTF=〔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DTee×100%。DTF能较好地反映患者的吸气努力,是评估膈肌收缩力的有效指标[36, 37],辅助通气时也能反映膈肌功能[38],但其受肺容量的影响。正常人群的DTee为2.2~2.8 mm,DTF为28%~96%。膈肌功能障碍患者膈肌厚度变薄、DTF减小[39],膈肌瘫痪患者在吸气时膈肌不增厚[40],与膈肌纤维萎缩有关。以DTee≤2 mm且DTF<20%定义为膈肌萎缩伴功能障碍。DTF可以准确预测撤机成败。DiNino等[41]研究显示,以DTF≥30%为标准,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度为88%,特异度为71%。陆志华等[42]在COPD MV患者撤机研究中发现,以DTF≥30%预测撤机成功具有84%的敏感度和83.33%的特异度。
2.3.2 膈肌活动度:
通过M型超声测量膈肌活动度能反映膈肌的运动状态及功能[43],但其只能反映自主呼吸状态下的膈肌功能。MV时,膈肌活动度代表膈肌自主活动和呼吸机驱动膈肌被动活动的总和,膈肌活动度容易受呼吸深度、功能残气量、腹腔内压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其测量值与吸气努力的相关性不如膈肌厚度指标[38]。有研究显示,以超声检测右侧膈肌活动的可操作性及可重复性较好[44]。一般平静呼吸时膈肌活动度<10 mm被认为膈肌功能不全。撤机失败患者膈肌活动度减弱,Jiang等[45]首次将膈肌活动度用于撤机评估,通过超声测量肝、脾随呼吸运动的位移代表膈肌活动度,发现预测撤机成功的临界值为11 mm时,其敏感度及特异度较高,分别为84.4%和82.6%。Spadaro等[46]研究结果显示,将膈肌活动度与RSBI结合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指标,即膈肌浅快呼吸指数(呼吸频率/膈肌活动度),其值≥1.3次·min-1·mm-1时预测脱机失败的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64.7%,诊断准确性优于其他撤机指标,包括最大吸气压、RSBI、膈肌活动度。膈肌活动度和膈肌浅快呼吸指数均可以有效指导撤机,易被临床医师所掌握,但尚缺乏预测撤机成败的统一标准值,还需大规模临床研究确定。
综上,膈肌功能障碍是临床上撤机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撤机早期进行膈肌功能监测,能指导撤机。床旁超声在临床上(尤其ICU)应用越来越广泛,指导撤机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引用: 罗杰英, 韩小彤, 樊麦英, 等. 膈肌功能评估在撤机中的指导意义 [J] .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7,29 (11): 1035-1038.
通用技术
常规皮试假阳性率达94.1%?“青霉素过敏史”主诉患者规范化青霉素过敏检测
师兄和俺建立了资分享群,邀您互相交流,微信gabstudy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实用书籍专辑,用完记得收藏哦,下次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