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伤后破伤风预防处置和预防接种门诊建设专家共识

指南合集 淋床医学
2024-11-08
▲ 为防失联点击上方“淋床医学”,再点击右上角的“···”,选择设为星标,文章每天自动推送

外伤后破伤风预防处置和预防接种门诊建设专家共识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破伤风杆菌)感染机体导致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破伤风杆菌产生的一种外毒素即破伤风痉挛毒素是破伤风的致病因子,可引起全身骨骼肌强直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重症破伤风患者可并发喉痉挛、窒息、肺部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达30%~50%,在无医疗干预的情况下病死率接近100%,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潜在致命性疾病[ 1 ]。破伤风重症患者的治疗费用可高达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经济负担。

人类对破伤风杆菌无自然免疫力,需要进行主动或被动免疫来预防。中国1978年将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12年中国已经成功消除了产妇和新生儿破伤风,但目前非新生儿破伤风尤其是成人破伤风发病甚至死亡仍时有发生。作为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之一的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过敏率为5%~30%[ 2 ],国外已经淘汰了TAT,而中国每年TAT使用量达数千万支,存在潜在的医疗安全问题[ 3 ]。中国部分医疗机构仍然存在被动免疫制剂不规范使用、破伤风主动免疫缺失等现象,给患者健康带来严重威胁,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并因伤口不规范处置给医疗机构带来法律纠纷风险。如何解决破伤风主动免疫制剂的可及性,规范有效地进行破伤风的预防仍然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破伤风疫苗立场文件指出[ 4 ],破伤风疫苗接种的目的是要在全球消灭破伤风,并通过预防接种提高破伤风疫苗覆盖率以确保所有人群终生具有预防破伤风的能力。

破伤风防治涉及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需要进一步规范目标人群破伤风防治措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2030年中国健康状况达到高经济收入国家水平,给破伤风防治工作提出了目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9年印发《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2019年版)》和《外伤后破伤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用指南(2019年版)》,确定了破伤风防控策略和措施,仍然需要进一步规范目标人群破伤风防治措施。

外伤后进行伤口处置和合理使用破伤风免疫制剂对预防破伤风至关重要,而含破伤风成分疫苗(Tetanus containing vaccine,TCV)是暴露前主动预防和暴露后医疗处置必须的生物制剂。目前单价破伤风疫苗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明确规定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通过备案可以开展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但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预防接种单位对外伤后TCV使用规范以及人群破伤风暴露前免疫缺乏足够认识,医疗机构开展外伤后TCV接种需要进一步明确备案机制,明确门诊设置的基本要求。为进一步提高TCV接种的可及性和及时性,切实落实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要求,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疾病预防控制和临床医疗专家制定本共识,围绕外伤后破伤风,重点介绍其预防处置(特别是预防接种)和门诊建设等内容,以促进中国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破伤风防治,有效预防并消除破伤风。

一、病原学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感染机体导致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严重者可致死。破伤风杆菌属于梭菌属,菌体细长,大小为(0.5~1.7)μm×(2.1~18.1)μm,革兰染色阳性,有周鞭毛,无荚膜,芽孢呈圆形,直径大于菌体,位于菌体顶端,细菌呈鼓槌状[ 5 ]

破伤风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可存在于土壤、尘灰、动物和人类的肠道/粪便、表皮、生锈工具如钉子、针头和铁丝网等[ 6 ]。破伤风杆菌严格厌氧。在血平板上37 ℃培养48 h 后始见薄膜状爬行生长物,伴 β 溶血;不发酵糖类,不分解蛋白质,在含有蛋白胨或组织提取物的常用培养基上生长较好。破伤风杆菌芽孢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在pH≥7且温度接近37 ℃时,芽孢在24 h内开始形成,通常持续4~12 d;芽孢存活力强,在中等加热环境(75~80 ℃,10 min)仍能存活,直到100 ℃持续1 h才可被完全破坏。芽孢在复杂培养基(如肝肉汤)中厌氧或需氧条件均可发生复苏,最佳温度为37 ℃[ 7 ]

破伤风杆菌对活组织、淋巴结和血液无侵袭力,但可产生破伤风溶血毒素和破伤风痉挛毒素两种外毒素,后者是引起破伤风临床表现的主要致病物质。破伤风痉挛毒素属于神经毒素,毒性极强,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0.015 ng,对人的最低致死剂量<2.5 ng/kg[ 8 ]。破伤风痉挛毒素是单链蛋白,分子量约150 kDa,由1 315个氨基酸组成,被切割为重链和轻链,通过二硫键连接[ 9 ];该毒素在细菌溶解时释放,不耐热,65 ℃ 30 min可破坏,亦可被肠道中存在的蛋白酶所破坏。破伤风痉挛毒素对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神经细胞有高度的亲和力,引起全身骨骼肌强直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重症患者可发生喉痉挛、窒息、肺部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破伤风痉挛毒素是已知的毒力最强的毒素之一。

二、流行病学

三、发病机制和主要临床表现

破伤风杆菌的芽孢只能在厌氧条件下生长繁殖。破伤风杆菌无侵袭力,不侵入血循环,仅在局部组织内生长繁殖。破伤风主要由破伤风杆菌产生的一种外毒素即破伤风痉挛毒素引起,该毒素是一简单的多肽链,随菌体自溶而释放,并形成异型二聚体,后者由一重链和轻链连接而成。破伤风痉挛毒素主要侵犯脊髓和脑干运动神经元,一旦与神经细胞相结合,则不能被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中和。

破伤风杆菌芽孢侵入皮肤或黏膜局部破口后,在厌氧微环境下,以繁殖体形式大量增生,并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先与神经末梢的神经节苷脂结合,反向沿神经鞘经脊髓神经根传入脊髓前角神经元,上行到达脑干细胞。破伤风痉挛毒素也可附着在血清球蛋白上,经淋巴液吸收,通过血液到达中枢神经。破伤风痉挛毒素能选择性地封闭抑制性神经元,阻止神经传递递质抑制物的释放,使伸屈肌间收缩松弛平衡失调而同时强烈收缩。破伤风痉挛毒素还能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神经触突的传递活动,使乙酰胆碱聚集于胞突结合部,不断频繁向外周发放冲动,导致持续性肌张力增高和肌肉痉挛,表现为牙关紧闭、角弓反张、阵发性痉挛等主要临床表现。破伤风患者的交感神经抑制过程亦同时受到损伤,产生临床上各种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症状,例如心动过速、体温升高、血压上升、出汗等,血中可测得儿茶酚胺水平升高。

破伤风杆菌不侵犯血循环和其他器官,因此其病理改变无特异性。多数器官损害由严重肌肉痉挛性抽搐、缺氧或继发感染引起。如脑和脊髓充血及出血,严重者有水肿。神经元细胞可见水肿、核肿胀和染色质溶解。病程长者大脑半球可出现脱髓鞘和神经胶质增多,其他器官如心、肝、肾、肺、胃肠道等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肺部等继发感染者发生炎症病变[ 37 , 38 ]

四、伤口评估和处理

五、破伤风免疫制剂

(一)主动免疫制剂

破伤风主动免疫制剂(即TCV)包括吸附破伤风疫苗(Tetanus vaccine,adsorbed,TV)、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iphtheria and tetanus combined vaccine,adsorbed,DT)、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iphtheria,tetanus and acellular 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adsorbed,DTaP)等。TCV是用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TT)为抗原制作的疫苗,即用破伤风杆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中培养产生的毒素,经甲醛脱毒、精制,加入氢氧化铝佐剂制成。1962年Latham开发半合成培养基,获得了免疫原性高、杂质更少的TT,该工艺至今仍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提高免疫效果,在TT中增加了铝佐剂,诱导产生的抗体水平显著提高。目前TT为纯化的精制产品,主要成分是TT单体及其二聚体和多聚体。

(二)被动免疫制剂

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包括TAT、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Equine anti-tetanus F(ab′)2,F(ab′)2]和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Human tetanus immunoglobulin,HTIG)。TAT系由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所得的血浆经胃酶消化后纯化制成的抗毒素球蛋白制剂。F(ab′)2在原有使用马血清生产TAT工艺的基础上经加用柱色谱法纯化工序降低 IgG 等大分子蛋白的含量,提高有效成分抗体片段 F(ab′)2的相对含量,使之安全性较TAT得到较大提高。TAT在2~8 ℃条件下避光保存和运输,防止冻结,有效期一般为36个月。HTIG是采集人用破伤风疫苗免疫供血浆者的高效价破伤风抗体的血浆产品。HTIG在2~8 ℃条件下避光保存和运输,避免冻结,有效期一般为2~3 年。

六、破伤风免疫预防

(一)常规免疫

1.免疫程序:

儿童在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各接种1剂DTaP,6周岁接种1剂DT。肌内注射,接种剂量为0.5 ml。如果儿童已按疫苗说明书接种含百白破疫苗成分的其他联合疫苗,可视为完成相应剂次的DTaP接种。

2.补种要求:
(1)对于3月龄~5周岁儿童,未完成DTaP规定剂次接种的,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第2剂与第1剂、第3剂与第2剂间隔不小于28 d,第4剂与第3剂间隔不小于6个月。

(2)对于6~11周岁儿童,接种DTaP和DT累计小于3剂的,用DT补齐3剂,第2剂与第1剂间隔1~2个月,第3剂与第2剂间隔6~12个月。DTaP和DT累计接种大于或等于3剂的,若已接种至少1剂DT,则无需补种;若仅接种了3剂DTaP,则接种1剂DT,DT与第3剂DTaP间隔不小于6个月;若接种了4剂DTaP,但满7周岁时未接种DT,则补种1剂DT,DT与第4剂DTaP间隔不小于12个月[ 44 ]

2.免疫功能受损外伤人群:
(1)轻度受损外伤患者:实体器官移植手术后使用常规抗排异药物的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和常规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慢性肾功能不全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CD4细胞计数≥300/μl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接受破伤风主动免疫后抗体滴度较正常人群衰减快,外伤后TCV和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在遵循一般人群的使用原则基础上,考虑所有伤口均将加强免疫的时间间隔缩短至5年[ 31 , 32 ]

(2)严重受损外伤患者:实体器官移植后使用抗CD20单克隆抗体的患者、非实体肿瘤化疗患者、CD4 细胞计数<300/μl的HIV感染者,接受破伤风主动免疫后的效果不可靠。有条件的机构,可考虑检测破伤风抗体水平,无检测条件时应给予HTIG或F(ab′)2/TAT进行保护[ 31 , 32 ]。部分既往接受过破伤风全程免疫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后失去免疫保护,应在移植后12个月重启破伤风基础免疫,免疫效果与正常人群相近。在移植后12个月内如果受外伤,可考虑注射HTIG或 F(ab′)2/TAT给予临时性保护,不推荐注射TCV[ 31 , 32 ]

(四)非外伤的破伤风易感人群免疫

坏疽、牙周感染、肛周感染、慢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注射吸毒者等人群TCV和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应结合既往免疫史进行判断[ 31 , 32 ]。全程免疫最后1剂次注射后≥5年,应加强接种1剂TCV,不推荐使用HTIG和F(ab′)2/TAT;免疫接种史不详或不足3剂次接种,全程接种TCV的同时应注射HTIG或F(ab′)2/TAT[ 31 , 32 ]

七、外伤后破伤风预防接种门诊设置

(一)预防接种门诊设置和预防接种

为提高服务可及性和及时性,鼓励设有急诊外科的医疗机构开展破伤风预防接种服务。儿童破伤风预防所用TCV一般为DTaP或DT,TV主要用于外伤暴露后免疫以及特定职业人群、青少年、育龄期妇女和免疫功能受损人群的暴露前免疫。预防接种服务可在门诊进行,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常规预防接种单位:承担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的常规预防接种单位应提供TCV接种服务,接种流程与其他非免疫规划疫苗相同。常规预防接种单位主要提供破伤风暴露前免疫服务,也可根据需求配合辖区具备外伤处置能力的医疗机构提供破伤风暴露后疫苗接种服务。

2.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狂犬病暴露后免疫的人员常需同时进行伤口处置和破伤风预防,因而所有的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都应同时提供破伤风预防接种服务。当患者需要TCV与狂犬病疫苗同时接种时,应分别在左右上臂三角肌内注射。如同侧接种,则接种部位间隔2.5 cm以上。

3.其他承担预防接种的医疗机构:此类医疗机构包括已经开展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产科接种室、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门诊(预防保健科)等。此类医疗机构可由已承担预防接种任务的门诊为受种者接种TCV,也可由急诊、外科、烧伤科等需要破伤风预防处置的科室部门在备案成功后为受种者进行TCV接种;接种地点可根据伤口严重程度,进行病床边接种、门诊注射室接种等,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设立专用接种台/室。疫苗接种工作流程需符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

4.既往未承担预防接种但已申请备案的医疗机构:既往未承担预防接种服务的医疗机构需要提供外伤后破伤风预防接种,首先需要按照下文备案机制,对外伤后破伤风预防接种申请备案,并按照工作规范实施预防接种。无条件开展预防接种的,可经辖区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协调,指定就近的其他预防接种单位承担。


(二)既往未承担预防接种服务的医疗机构备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承担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并应当报颁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备案。

1.门诊基本要求和条件:既往未承担预防接种服务的医疗机构实施非免疫规划破伤风预防接种,需要进行预防接种备案。提供破伤风预防接种的单位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2)接种人员应当具有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的资格,这些人员需要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开诊时至少配备2名以上工作人员,其中至少含1名具有执业资质的医师或助理医师和1名具有预防接种资质的专业人员,负责咨询登记、伤口处理、免疫接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处置、生物制品管理、信息填报等工作。其中,从事健康询问、知情告知和接种操作的工作人员应具有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从事伤口处置、留观和AEFI救治的工作人员须具备医师资格;从事疫苗出入库管理、冷链温度监测、预约和信息登记的人员可以为一般管理人员,无需具备医疗卫生专业资格。
(3)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和设备以及冷藏保管制度。疫苗接种区应按需求配备临时存放疫苗的专用小冰箱或冷藏包、电脑、网络、扫码设备等,确保疫苗追溯信息的实时采集和报告。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应储存在配备自动温度监测设备的医用冰箱内,注射前全程不得脱离冷链。

(4)具有疫苗接种信息采集和报告的设施和设备。预防接种单位具备免疫规划信息系统运行条件,配备计算机或移动终端、扫码枪(器)、打印机等硬件设备,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记录疫苗和接种相关信息。在受种者接种完成后应打印或填写预防接种凭证,交予受种者。

2.备案机制: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从事破伤风预防接种工作实行备案制。由于各地备案的形式和流程不同,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备案机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3.推荐的备案流程:
(1)门诊建设:拟从事破伤风预防接种的医疗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规定以及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文件的要求,配备相应疫苗储存运输和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的设施设备,确定实施疫苗接种的护士或者乡村医生(培训合格上岗),建立和完善冷链管理、疫苗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和疫苗接种管理制度。
(2)审核确认:审核并非必要的步骤,依照各地备案机制规定执行。如果有审核的环节,拟开展破伤风预防接种的医疗机构,先提出预防接种申请,由颁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现场审核,确认是否符合预防接种条件。

(3)上报备案:拟开展破伤风预防接种的医疗机构将预防接种单位简介、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疫苗接种人员执业资质、培训合格证、预防接种单位建设与审核结果(如有)等材料,书面盖章后上报给颁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健康主管部门。

4.备案管理:
(1)备案过程要符合各省级卫生健康委的有关规定。收到备案材料的卫生健康部门,要及时公布辖区内符合条件医疗机构的相关信息,并将完成备案医疗机构的有关情况通知给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医疗机构按照相关程序备案后开展破伤风预防接种服务,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预防接种工作规范、非免疫规划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并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技术指导。

(三)疫苗供应和追溯

1.疫苗的采购和配送:TV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组织采购,由省、市或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完成采购合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预防接种单位供应疫苗。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按照招标采购合同约定,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供应疫苗。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应按照采购合同约定,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定的预防接种单位配送疫苗,或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向预防接种单位配送疫苗。疫苗在储存和运输全过程中应当处于规定的温度环境,冷链应当符合要求,并定时监测、记录温度。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预防接种单位要在疫苗出入库的当日,对本单位各类疫苗使用、损耗和库存情况进行统计和核实,并于每月底开展本单位的库存盘点,做到日清月结,账物相符。在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中做好疫苗出入库信息维护,通过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上报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管理平台。

2.疫苗电子追溯: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从全国疫苗电子追溯协同平台下载疫苗追溯码及其对应关系,并按照规定向全国电子追溯协同平台提供追溯信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预防接种单位应在疫苗出入库、实施接种时按要求进行全程扫码,如实记录疫苗流通、预防接种等情况,保证疫苗全程可追溯。

(四)疫苗接种和信息收集

预防接种单位应具备免疫规划信息系统运行条件,配备计算机、扫码枪(器)、打印机等硬件设备,合理配备信息登记和报告工作人员,做好培训工作,确保疫苗追溯信息、接种信息的实时采集和报告。对符合条件的接种对象要进行破伤风疫苗接种前的知情告知和健康询问,确保受种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提供破伤风疫苗接种服务,在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中如实记录疫苗和接种相关信息,在受种者接种后打印或填写预防接种凭证并交予受种者保存。

(五)AEFI监测和处置

少数受种者接种TCV后可出现接种部位的红肿、疼痛、发痒等局部反应,或低热、倦怠、头痛等全身反应,一般不需处理即可自行痊愈;严重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等极其罕见。相关部门和机构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预防接种工作规范》《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范围参考目录及说明(2020年版)》《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等相关规定,开展TCV接种后AEFI监测报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和鉴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等工作。

八、健康教育

外伤后破伤风预防处置和疫苗接种工作人员需通过学术交流和预防接种服务相关培训,掌握正确的破伤风防治知识,规范使用TCV和被动免疫制剂,并将正确的破伤风防治知识传播给暴露后人群,评价健康教育效果。在“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9.25世界狂犬病日”等主题宣传日活动期间开展破伤风防治相关知识的社区宣传,可制作多种形式的图文影音材料,通过报纸、宣传画/册/单、海报、电视、电台、短视频、主流媒体公众号、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相关知识传播。

引用:中华预防医学会. 外伤后破伤风预防处置和预防接种门诊建设专家共识[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2,56(06):726-734.
通用技术

国家卫计委:需要紧急救治的急危重伤病标准及诊疗规范

重症技术:6个重症操作前谈话

重症技术常用操作图谱(精彩好图)

NEJM教学视频:手卫生(英文版,中文字幕)

视频:七步洗手法操作流程

手卫生有什么新进展吗?(译文)

手卫生的“昨天、今天、明天”(PPT课件)

重症患者准备接受侵入性操作,应该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吗?

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操作规范:专家补充意见(2021)

常规心电图检查操作指南(简版)(2019)

临床微生物学血培养操作规范

奈特临床技术操作图解指南

青霉素皮肤试验临床操作专家共识2022

常规皮试假阳性率达94.1%?“青霉素过敏史”主诉患者规范化青霉素过敏检测


血气分析
乳酸上升与静脉血气解读
动脉血气分析的采集与结果解读(精彩PPT课件)
血气分析流程图
一图读懂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采血总是失败?看看这些穿刺临床技巧
动脉血气结果判读(译文)
集锦:血气分析,21篇
血气分析三五步
血气分析的临床解读
动脉血气分析
肺心病患者的动脉血气变化和酸碱失衡
秒判血气分析的实用技巧
问:如何辨别动脉血气分析误抽了静脉血?
血气分析攻略
临床技能系列文章15:动脉血气的意义
血气分析:协和医院教学视频
六步法、三步法看血气分析,谁令人窒息?
血气分析:9个病例教你解读
动脉血气监测在大手术中的重要作用
基于动静脉血气分析的心输出量估计:监测方法的建议
中心静脉与动脉血气的比较及其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
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实操视频
给你一份血气分析结果,你能解读吗?
动脉血气分析怎么应用?
血气分析就这4大问题?说清了!
静脉血也能行血气分析?您确实没听错!
血气分析系列:病例2,男性,72岁
血气分析系列:病例1,男性,76岁

氧气疗法
关于吸氧的3个问题(PPT课件)
氧疗(北京协和医院杜老师授课视频)
低氧血症的诊断思路(视频)
脉氧仪是惊艳的,但并不完美
认识第五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 SO2 )!SpO2≠SaO2?
重症成人合理的氧疗目标(译文)
重症监测技术:氧供、氧耗和氧的供需平衡
氧:起源、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及在重症疾病中的应用
无创通气与氧合策略(PPT课件)
正确认识氧疗的利弊,警惕氧中毒!
成人重症的氧中毒
高流量氧疗在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进展
成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临床规范应用专家共识(PPT课件)
急诊氧气治疗专家共识
严重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急诊治疗专家共识
急诊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专家共识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气管插管,爱你这个基本功不容易!
气管插管详细步骤、评分标准(附视频)
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的护理配合(PPT)
气管插管术(医护配合,图文+视频)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PPT课件)
气管内插管入路选择及其并发症
问:如何预防气管插管相关的心脏骤停?
10条优化重症患者成功气管插管脱机及拔管的技巧
玩转气管插管术
气管插管拔管前评估
视频: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喉罩技术+电除颤术
气管插管(图文+2视频)
收藏!急救技术-环甲膜穿刺术【图文+视频详解】
NEJM视频:气管插管 + 拔除气管插管 + 环甲膜切开
ICU的经皮气管切开术
NEJM:经皮气管切开术(图文+视频)
扩张钳式(PORTEX Griggs) 经皮气管造口技术(图文+视频)
经皮气管切开术(手术步骤、注意事项、术后护理)(图文+视频)

心肺复苏
特殊病因(可逆病因)的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救治流程及合理用药
成人心脏骤停CRP实操22条意见(2020年AHA指南)
中国急诊专家共识:成人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诊断和治疗
成功救治心脏骤停1例报告
心脏骤停不等同于心源性猝死
心肌梗死和心脏骤停的区别
心脏骤停后的脑损伤
心脏骤停后重症监护期间的个体化血压目标
心脏骤停时肾上腺素的使用:已知、未知和争议
心脏骤停复苏后血流动力学管理的专家共识
记好了:如何正确且高效的拨打120急救电话?
院外心脏骤停心肺复苏终止的时机与指征
全球统一的心肺复苏术标准:多个动图分步解析+高清视频
视频:心肺复苏(欧洲复苏委员会)
精致有趣的动画版心肺复苏教学
我国首部急救科普三维动画视频---心肺复苏,学会可救人一命!
成人院内心肺复苏术质量控制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成人心肺复苏最佳胸部按压点研究进展
心肺复苏与机械通气(PPT课件)
重症监护ABC系列10: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热点解读
心肺复苏压断老人12根肋骨遭索赔?法院判了......
2020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指南(成人与孕妇部分)
主动脉球囊阻断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中国淹溺性心脏停搏心肺复苏专家共识
心肺复苏后目标温度管理的最新评价
落坑:低血钙--补钙补出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早期神经功能预后评估专家共识2019
《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之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临床操作指南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何操作?非常简单,3分钟视频学会!
心脏停搏,先除颤还是先心肺复苏?
除颤仪的使用(PPT课件+视频)
除颤仪的使用(视频)
教学视频:双人心肺复苏+电除颤
国家卫健委:心脏除颤器安全管理

静脉置管
穿刺针上的G、mm是啥?尺寸的计算公式是?
颈内静脉穿刺术
视频:颈内静脉置管术(中文字幕)
中心静脉置管术:颈内穿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锁骨下静脉穿刺术(图文详解)
锁骨下静脉置管操作详解(图文结合)
中心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经验+视频)
视频:桡动脉穿刺技巧
超声引导桡动脉穿刺置管术(平面内)
桡动脉置管的十个最佳实践技巧
重症超声引导的血管置管精准操作
视频: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
新手秒变老司机:中心静脉穿刺(视频+图文)
中心静脉穿刺的穿刺经验,避开十大埋伏!
PiCCO穿刺置管、连接和数据获取(带视频)
临床静脉导管维护操作专家共识2019
中心静脉通路实践指南
中心静脉导管
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
实操教学视频:中心静脉压力监测
中心静脉压监测的临床意义再评价
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中心静脉导管冲管及封管专家共识2022
中心静脉压急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0,附PDF)
中心静脉压与补液的关系
中心静脉与动脉血气的比较及其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
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安全管理专家共识(2019版)
集锦:深静脉置管、管理;中心静脉压(共计27篇)

四大穿刺
解密:腰椎穿刺为什么老是失败?
成年人诊断性腰椎穿刺后卧床时间和体位的最佳证据应用
CT和腰椎穿刺正常的爆裂样头痛患者没有必要进行更深入检查吗?
NEJM教学视频5合集:胸穿、腰穿、腹穿、骨穿、心穿
超声引导下胸腔积液穿刺引流细节(附视频)
超声引导下胸腔穿刺置管术(NEJM视频)
如何引流胸水:引流时间安排、引流管径的大小?
胸腔积液及其引流引发的病理生理学效应
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的定义、病因、分类
胸腔积液的定位巧记
胸腔积液的基础与临床(经典教案)
胸腔积液的一些事儿。。。
临床实战病例引导学习恶性胸腔积液
包裹性胸腔积液,如何使用尿激酶?
集锦:胸腔积液,共计38篇
胸水疑案:右侧胸水居然来自脑脊液???
您见过吗:一侧胸水像牛奶,一侧胸水像橙子汁?
肝硬化胸水来源何处?与腹水一定并存吗?如何诊治?
这个病例是胸水还是胸膜肥厚?CT如何鉴别?
肺栓塞为何出现胸腔积液?如何诊治?
病例:72岁男性,快速进展性肺囊肿与胸腔积液
以单侧胸腔积液入院,发现多浆膜腔积液,这种鉴别诊断你还记得吗?
肺部超声评估胸腔积液(译文)
识别气胸的好方法(文图结合)
共识:自发性气胸的处理(2016 年版)
声明: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诊断和治疗(欧洲呼吸学会)
气胸病因知多少,这些疾病不能忽略?
如何鉴别气胸与肺大疱?
图解1例怪胸片。附各种原因导致气胸的治疗?
疑似气胸而不是气胸,形像而神不是?
小小气胸亦致命?
50岁男性,双侧气胸闭式引流术后,突然剧咳,RPE?
看图识病:CT气胸还是肺大疱?还有什么异常?

机械通气
什么是呼吸机?为什么要用呼吸机?
呼吸机的工作原理(英文视频,中文字幕)
呼吸机波形评估诊断肺部病理生理学的流程
机械通气-基础知识
机械通气基础(好文力荐)
机械通气前准备(PPT课件)
机械通气进阶培训(PPT课件)
呼吸机的使用(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手把手培训)
呼吸机的使用操作演示视频
机械通气:俯卧位通气操作(图文+3个视频)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通气治疗规范化流程
机械通气基本原理及基本模式(值得收藏的PPT课件)
呼吸机通气模式(常用模式全集)
机械通气基本模式:呼吸机设置概述
呼吸机通气模式(英文版,中文字幕)
机械通气-参数设定
机械通气—常用模式
机械通气的参数设置,这样就懂了!
机械通气:呼吸末正压(PEEP)的设置与滴定
如何通过临床指标指导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雾化应用(PPT课件+3个视频)
机械通气患者雾化治疗指南
机械通气雾化吸入治疗临床路径(专家共识2020)
机械通气—监测与故障处理
机械通气的脱机流程(PPT课件)
机械通气撤离面临窘境:理论和实践怎么去做?
机械通气撤离影响因素和序贯机械通气切换点的选择
误诊:机械通气者CT示双肺毛玻璃影,肺弓形虫病?
TBI患者机械通气:现有证据和临床建议
床旁超声评估机械通气患者撤机风险
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PPT课件)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指南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流程
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的区别要点(一图读懂)
分享26篇文献:慢阻肺、呼吸衰竭、机械通气、肺康复
无创呼吸机BiPAP V60的使用操作 | 高清视频
无创呼吸机规范化操作流程图
无创呼吸机使用培训
无创呼吸机的临床应用及实践要点
经鼻高流量氧疗切换无创呼吸机时机(文图+视频)
机械通气与自主呼吸活动的评估
如何通过呼吸机观察患者的自主呼吸(短视频)
有创呼吸机的临床应用及及实践要点
程序化机械通气撤机流程,呼吸机应用成败的关键!
中国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医院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肝肺穿刺
CT介入引导操作规范(2022)
呼吸危重症患者行肺组织活检操作的专家意见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附2个视频)
快速识别与处理胸部肿瘤经皮穿刺相关急重症
胸部肿瘤经皮穿刺活检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经支气管针吸在肺癌应用相关共识
看图识病:肝脓肿穿刺液为红褐色?
肝穿刺活检:安全性、目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硬货分类:重症超声、心脏超声、肺部超声、超声引导

血液净化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1版(国家卫健委)
重症血液净化:从技术到科学
重症血液净化:从理念到实践
六大血液净化模式临床应用要点总结(表)
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年版)
中国重症血液净化护理专家共识(2021年)
血液净化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强化血液净化治疗中毒:过犹不及
操作视频:血液净化-胆红素吸附治疗
血浆置换标准操作规程(国家卫健委2021版)
CRRT上下机操作流程图解(PPT课件)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如何调整抗菌药物?
CRRT时常用抗生素的剂量调整(表)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时机之争,仍在继续?
连续性血液净化置换液的配制(重症血液净化学)
血液透析基础知识大全
血液透析时机的选择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防治专家共识(2022)
输血透析尿毒症者并发丙型肝炎引发的争议
47岁女患者,长期透析-发热-左下肢疼痛-肺内结节,原因何在?
透析性脑病(血液透析并发症)
一种越来越罕见的综合征:透析失衡综合征(DDS)

重症超声
对肺脏超声评分系统的思考
肺超声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视频)
如何使用床旁超声对清醒俯卧位通气患者肺复张评估?
重症超声的血管评估
颈部血管超声、经颅脑实质超声和周围神经超声的操作规范
经颅多普勒超声的操作规范
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的操作规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超声应用专家共识(战时应急稿)
图文详解超声心动图的测量方法
重症超声与血流动力学(王小亭)
重症超声基础讲座系列1+2(6个视频)
重症超声导向的六步法休克评估流程
不明原因休克急诊超声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超声心动图标准观察切面、测量参数、观测时相、测量方法
重症技术:心脏超声实操(附视频)
心脏超声中常用英文缩写+中文对照
血培养和超声心动图均为阴性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例)
价值50块钱的心脏超声口诀
心脏超声测量标准参考(视频+图文)
超声心动图正常值(超全汇总)
中国成人心脏瓣膜病超声心动图规范化检查专家共识2021
为何肺超声检查总是失败?(译文)
重症肺部超声的15个基本征象(图示)
重症超声临床应用技术规范
肺超声检查如此简单:分步指南
超声引导下胸腔穿刺置管术(NEJM视频)
超声引导下胸腔积液穿刺引流细节(附视频)
肺部超声评估胸腔积液(译文)
重症超声在心肺复苏中的临床应用
床旁超声在心脏骤停中的应用
床旁超声在急危重症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
POC:急诊超声的临床应用
床旁超声评估机械通气患者撤机风险
基于循证的成人床旁超声护理专家共识
用事实说话:床旁超声对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治疗
从超声心动图9大征象洞察肺动脉栓塞
如何利用超声心动图判断肺动脉栓塞?
超声引导桡动脉穿刺置管术(平面内)
超声引导下的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术(视频2个)
临床问题:深静脉导管拔管前,是否需要超声检查?
超声引导穿刺视频: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ECMO操作示范
重症超声引导的血管置管精准操作
重症超声指导循环衰竭处理临床思维
重症技术:膈肌超声-操作实践经验(3个视频)
头颈部血管超声若干问题的专家共识 (颈动脉部分)
中国重症经食管超声临床应用专家共识(附PDF)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经支气管针吸在肺癌应用相关共识
肝病超声诊断指南2021
硬货分类:重症超声、心脏超声、肺部超声、超声引导
好书/新书推荐:支气管内超声
循序渐进用好血管内超声
掌握规范肺部超声实操技巧
重症肺超声
心脏超声技术指南—解剖、检查规范及超声表现
畅销全球50年,《Feigenbaum超声心动图学(原书第8版)》
消化系统疾病超声入门
支气管内超声临床应用病例解析

ECMO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技术ECCO2R(PPT课件)
体外膜式氧合治疗成人重症呼吸衰竭推荐意见
成人体外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更新 (2023版)
体外心肺复苏——起死回生之术还是奢侈的安慰剂(精彩幻灯)
VA-ECMO,真的可以避免死亡吗?
成人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肺复苏(ECPR)实践路径
体外膜肺氧合ECMO导管维护技术规范
重症技术:ECMO与CRRT的珠联璧合
体外膜氧合ECMO的基础(译文)
ECMO生命支持期间抗真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超声引导穿刺视频: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ECMO操作示范
体外膜肺氧合ECMO工作原理、上下机及管道预冲(附视频)
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抗凝管理
体外膜肺氧合抗凝管理现状和挑战
体外膜肺氧合抗凝管理进展
重症超声引领体外膜肺氧和从技术迈向精准管理(王小亭等)
凝血相关指标与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出血风险的研究进展
体外膜肺氧合过程中的监测
中国体外膜肺氧合应用现状及问题
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上机时机的探讨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上机时机的探讨
不同情况下成人体外膜肺氧合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
ECMO临床应用(附典型病例及操作视频)

其他技术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的原理和操作规范(图文+视频)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操作规范(视频)
床边基本操作-颈动脉窦按摩,如何做???
右心漂浮导管检查操作流程专家共识
晚期胰腺癌介入治疗临床操作指南(试行)(第五版)
内科胸腔镜规范化操作(视频)
支气管镜诊疗操作相关大出血的预防和救治专家共识
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国家卫健委办公厅)
ICU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采集、送检、检测及结果解读规范
抗凝(栓)门诊标准操作规程专家共识
直立倾斜试验标准操作流程中国专家推荐意见
六分钟步行试验临床规范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与支架植入术操作规范(2022)
动态心电图报告规范专家共识
成人肺功能诊断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静脉硝酸酯类药物:规范化应用(附PDF)
胺碘酮规范应用专家建议(2019)
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如何使用才正确?
病人用了胺碘酮死了,错在哪里?注意16种死法!
五花八门:肾上腺素救治过敏性休克最佳使用方法是?
心脏骤停时肾上腺素的使用:已知、未知和争议
您到底懂不懂?药品说明书≠诊疗规范

【规范与指南】卡普兰-费希尔规则(Caplan-Fisher Rules)


师兄和俺建立了资分享群,邀您互相交流,微信gabstudy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书籍书店,用完记得收藏哦,下次更方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淋床医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